【船 舶】Bibby Marine全球首艘电动CSOV更换建造船厂(2025-01-24)
【摘要】 1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英国海工船东Bibby Marine宣布,由于西班牙Gondan造船厂无法按时完成建造项目,公司已与西班牙Armon造船厂签订了新的造船合同,以建造这艘创新型电动CSOV。Bibby Marine最初于2024年5月与Gondan造船厂签订了建造合同,按照原定计划该船将由Gondan位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造船厂建造,计划于2026年交付。然而,随着船厂的变更,目前该船的交付时间已经推迟到了2027年。这艘新船采用英国船舶设计公司Longitude的OSD-IMT9605型设计,Bibby Marine正与船舶设计公司Seaplace密切合作,在Longitude完成的原始概念设计基础上进行船舶基本设计。该船将配备一套强大的20兆瓦时电池系统,辅以双燃料甲醇发动机,提供可供选择的绿色运营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促成零排放运营,该船还配有高压海上充电设施,能快速进行二次充电。在两次充电周期之间,该船可完全依靠电池供电运行16小时以上。在其使用寿命期间预计可节省数千吨二氧化碳,同时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关键词】Bibby,Marine,电动CSOV,绿色运营
【船 舶】手持新船订单超8000亿元,韩国政府表态力挺造船业(2025-01-22)
【摘要】 1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截至2024年年底,韩国造船业手持新船订单金额约160万亿韩元(约合1100亿美元、8048亿元人民币),这是自2009年以来韩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金额的最高纪录。此外,韩国造船业2024年的出口额达到256.3亿美元(约合18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创下了近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2024年韩国造船业的接单质量也进一步提升。LNG运输船新船订单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以大型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连续承接了大量订单,得益于这种选择性接单战略,HD韩国造船海洋、三星重工、韩华海洋等三大船企时隔13年再次同时实现盈利。2025年,为了维持韩国造船业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强竞争力,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关键词】韩国政府,选择性接单,韩美合作
【船 舶】替代燃料销量首破100万吨,新加坡船舶加注总量创新高(2025-01-17)
【摘要】 1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最新数据,12月新加坡传统燃料和生物燃料需求总量达到474万吨,同比下降6%,但环比增长6.9%。这使得2024年新加坡的传统燃料和生物燃料总销量达到5492万吨,同比增长6%,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24年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12万TEU、全年到港船舶总吨位首次突破31.1亿总吨(GT),两项数字再创新高。
【关键词】新加坡,船舶加注量,历史新高
【船 舶】超66亿美元,印度计划建设航运枢纽(2025-01-13)
【摘要】 1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印度政府计划投入5700亿印度卢比(约合66.3亿美元)将Deendayal港发展成为当地的航运枢纽。第一步,印度政府计划斥资3000亿印度卢比(约合34.9亿美元)建造一座造船厂。根据计划,这个占地超8000英亩(约合3237.5公顷)的船厂将具备建造高达32万载重吨的VLCC的能力,并且每年能够建造32艘新船和维修50艘船舶。它还将配备诸如码头、渔港、城镇等设施,成为海洋产业集群的一部分。第二步,印度政府计划在港口附近新建一个货运码头,预计耗资2700亿印度卢比(约合31.4亿美元)。新码头设立在港口沿岸六公里长的可用海滨区域内,预计将为港口增加1.35亿吨的年吞吐量。Deendayal港是印度收入最高的港口之一,包括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液体货物码头和多用途码头,不仅能够处理大量的集装箱货物,还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重型车辆等特殊货物的装卸。主要进出口货物包括石油、化学品、机器、谷物以及日用品等。
【关键词】印度,Deendayal港,航运枢纽
【船 舶】法国船级社发布《钢质船舶入级规范》2025版(2025-01-09)
【摘要】 1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法国船级社(BV)发布了《钢质船舶入级规范》2025版。该规范适用于海船,为BV入级船舶的评定和维护提供了详细要求。2025年1月版与2024年7月版相比,进行了多项重要更新。一个显著变化是引入了新的服务符号,例如“风电安装船”(Wind Farm Installation Vessel),适用于主要用于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的船舶,以及“风电运营船”(Wind Farm Operation Vessel),适用于用于海上风场维护、检查和支持操作的船舶。先前的“风电场服务船”(Wind Farm Service Ship)符号已被这两个更具体的符号替代。此外,“液化气运输船”(Liquefied Gas Carrier)符号现在包含与货物围护类型相关的附加功能。此次更新还带来了新的船级符号,包括“EVFP”(适用于配备电动汽车火灾管理系统的船舶)和“REALTIME”(适用于配备数字解决方案以计算国际或地区标准排放量的船舶)。
【关键词】法国船级社,钢质船舶,2025版规范
【船 舶】应对中国船企攻势,韩国船界提升数字化实力(2025-01-07)
【摘要】 1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韩国釜山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振兴院(BISTEP)、韩国造船海洋设备研究院(KOMERI)和釜山商工会议所(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联合发布了《釜山造船业ICT应用特点和相关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方案》报告,强调为应对中国船企低价抢单的攻势,韩国造船业应以信息通信(ICT)技术为核心,大力提升数字化实力。当前,韩国造船业正围绕数据平台逐步迈向数字化转型之路,但除了专业化ICT企业外,在船舶相关企业范畴内,仅有大型造船企业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实力,而作为釜山地区主力企业的中小造船企业以及船用设备企业在数字化实力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尤为突出的是,多数造船企业由于造船ICT项目具有间歇性开展的特点,导致企业内部难以长期维持ICT功能。一方面,大部分造船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自主构建数据平台的能力;另一方面,当船企参与外部平台时,又因担忧企业核心信息泄露,态度颇为消极。这种结构性难题极有可能成为阻碍造船业数字化转型的潜在因素。
【关键词】韩国船界,数字化实力,提升策略
【船 舶】欧盟碳强度法规FuelEU Maritime生效(2025-01-03)
【摘要】 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日,欧盟新推出的碳强度法规——FuelEU Maritime正式生效,这一法规迫使欧洲航运业在燃油效率和低碳推进系统方面做出艰难抉择。合规的选择包括支付更高的税费、削减燃油消耗或转向低排放燃料。为助力实现航运减排目标,欧盟对超过5000总吨的船舶设定了逐步递增的排放费用,按每吨运输工作量计算。这一收费机制是欧盟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到2050年将航运温室气体强度较2020年水平降低80%。该法规要求船东记录并报告每艘船舶运营过程中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强度,超出排放限值的部分,每吨VLFSO能源当量将面临2400欧元的罚款,大约是船用燃油价格的三倍。持续多年度不合规,罚款金额将进一步增加。船东最终的选择是直接遵守FuelEU的强度目标,通过提高船舶效率、增加风力推进系统或改用绿色燃料来实现。
【关键词】欧盟,碳强度法规,绿色燃料
【船 舶】《美国船舶法案》正式推出,韩国造船业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2024-12-30)
【摘要】 12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中旬,美国两党在国会正式推出了一项全新立法——《美国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并挑战中国的主导地位。该法案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美国造船业与韩国合作的可能性,在韩国造船业界再次刮起了暖风。该法案规定,只有在美国建造的船舶才有资格申请加入战略商业船队。但是如果船东拥有美国公民权,在外国建造的船舶也可以申请加入战略商业船队。考虑到目前向美国20多家造船厂订造的商船订单只有29艘,美国在外国建造船舶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所有满足船东资格条件的外国建造船舶都包括在战略商业船队中。该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将与条约同盟及战略伙伴一起,加强战时所需的海上运输能力”,反映了美国作为船舶建造国将优先考虑盟国的意志。
【关键词】美国船舶法案,韩国造船业,最大受益者
【船 舶】政府背书,德国百年船厂重组有望(2024-12-26)
【摘要】 12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期,德国联邦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访问了位于弗伦斯堡的Flensburger Schiffbau Gesellschaft(FSG)船厂,承诺将支持船厂的救助工作。担保银行的救助资金将保障船厂在2025年1月底之前的运营成本,目前FSG船厂的目标是完成澳大利亚航运公司SeaRoad的LNG动力滚装船建造工作,这艘新船预计将在2025年1月交付运营。FSG船厂成立于1872年,自1875年交付首艘船舶至今已经设计建造了超过750艘船。2019年,投资人Lars Windhorst通过其控股企业Tennor Holding接管了FSG船厂,但当年由于滚装/渡轮的建造延误和成本超支所致,亏损约1.2亿美元。2020年4月,船厂申请“自行管理”破产,即现有的管理团队将继续保持控制权,而公司将进行财务重组。2020年9月,Tennor Holding与FSG船厂债权人签署了收购协议,船厂归Tennor Holding所有。2021年8月,FSG船厂收购了Nobiskrug Yachts船厂。对于FSG船厂和Nobiskrug Yachts船厂而言,这已经是其自2020年以来第二次经历破产重组。
【关键词】德国百年船厂,政府背书,破产重组
【船 舶】韩国造船巨头收购美国“最大”船厂,进军全球海洋防务市场(2024-12-24)
【摘要】 12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历时半年,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完成收购美国“最大”船厂Philly Shipyard,成为第一家进军美国造船业的韩国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造船市场的影响力和业务版图。韩华海洋将通过公司拥有的世界级环保船舶技术和自动化等智能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Philly造船厂的生产效率,增加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同时,Philly船厂拥有美国国内最大规模的船坞,今后在韩华系统和韩华海洋进入美国舰艇市场时,有望被用作建造舰艇及执行MRO业务的基地。
【关键词】韩华海洋,收购美国船厂,海洋防务市场
【船 舶】韩华海洋与巴布科克结成“战略伙伴”(2024-12-18)
【摘要】 12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中上旬,韩华海洋与英国巴布科克国际集团(Babcock International)签订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为加快进军全球舰艇市场奠定了基础。根据此次协议,双方决定优先在出口加拿大、波兰潜艇项目中开展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在全球其他地区舰艇出口等领域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关键词】韩华海洋,巴布科克,战略协议
【船 舶】仅6艘,日本船企单月接单量创年内新低(2024-12-16)
【摘要】 12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SEA)发布了日本船企接单量最新数据。11月,日本船企接单量仅有6艘23.6096万GT,与2023年同期的23艘92.2697万GT相比减少了74.4%,是2024年年内月度接单最低的一个月。以船型分类,11月日本船企接获的6艘新船订单包括5艘散货船(1艘灵便型、2艘大灵便型、1艘巴拿马型和1艘好望角型)共23.51万GT,以及1艘996 GT小型油船。2024年前11个月,日本船企接单量同比下滑4.2%,共计232艘1024.6806万GT,订单船型包括24艘货船共112.149万GT,182艘散货船共804.093万GT以及26艘液货船共108.4386万GT。
【关键词】日本船企,11月接单新低,船东观望
【船 舶】达飞超越马士基成为跨太平洋航线最大班轮公司(2024-12-13)
【摘要】 12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达飞集团(CMA CGM)、马士基和中远海运集团在跨太平洋航线上处于领先地位,三家班轮公司部署的运力非常接近。具体而言,达飞集团在跨太平洋航线上的市场份额达到13.2%,已超越马士基的13.1%,成为跨太平洋航线上最大的班轮公司。中远海运集团以12.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11月,部署在远东-北美跨太平洋航线上的集装箱船总数为562艘,总运力近540万TEU,与2023年11月相比,同比增长了4.2%。基于此,部署在跨太平洋航线贸易上的运力占全球船队的17%。与此同时,由于红海危机,导致集装箱绕航好望角,亚欧航线占据了更大的运力,占全球船队的22%。
【关键词】太平洋航线,最大班轮公司,达飞集团
【船 舶】美国船级社最新发布海洋工程规范更新(2024-12-12)
【摘要】 12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美国船级社(ABS)最新发布了《海洋工程设施建造与入级规范(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Offshore Units)》(简称ABS海洋工程规范),将多套规范整合为一份统一的文件,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方式验证新技术,以更简便的引导为客户提供支持。这份具有前瞻性的倡议是ABS与行业、船厂、船东、设备制造商、设计方和监管机构多年合作的重要部分,支持由数字化和去碳化推动地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进步和创新。ABS将现有的规范,包括移动式海上平台、浮式设施等规范整合成一份易于查阅的出版物,采用全新格式,提升图像的清晰度,拓展搜索功能,进一步具象化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船级符号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ABS,海洋工程规范,数字化去碳化
【船 舶】日本常石造船建造甲醇双燃料散货船下水(2024-12-05)
【摘要】 12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常石造船建造的世界首艘657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Ultramax型散货船在常石工场举行了下水仪式,新船计划于2025年春季交付。该船采用常石造船自主研发的TESS66 AEROLINE设计,是常石造船主打“TESS”(Tsuneishi Economical Standard Ship)系列散货船的最新产品。其设计在利用TESS66的高装载能力和燃料效率的同时,使用甲醇燃料进行降低环境影响。
【关键词】常石造船,甲醇双燃料船,减少碳排放
【船 舶】越南最大国有航运公司斥资4亿美元扩张船队(2024-12-02)
【摘要】 12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越南远洋航运公司(VOSCO)正着手推进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船队扩张计划。公司董事会已正式批准了一项投资额超过4亿美元的项目,标志着该公司在10多年后首次重启新船建造计划。此次扩张计划中,VOSCO已预留资金购置两艘二手超大型散货船,每艘造价2300万美元。同时,公司还计划斥巨资建造4艘造价各为4000万美元的Ultramax型新船,以及4艘造价各达5200万美元的新型中型油轮,以实现船队的全面升级与扩容。目前,VOSCO的船队由13艘老旧船舶构成,涵盖散货船、成品油轮和集装箱船等多种类型。自2013年以来,公司一直未接收新船。此次大规模投资不仅将显著提升公司的运力,还将助力其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越南航运公司,扩张船队,运力提升
【船 舶】丹麦投资巨头联手两大船东共同开发氨运输船队(2024-11-28)
【摘要】 11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在全球航运脱碳化浪潮中,清洁氨作为未来燃料的潜力正逐步显现,而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简称CIP)正迅速联手船东布局,计划开发从灵便型到超大型的氨运输船全系列解决方案。作为丹麦顶尖基金管理公司,CIP日前已与挪威的Faerder Tankers及新加坡BW Epic Kosan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开发端到端解决方案,为航运公司提供清洁氨作为燃料,该计划包括遍布全球的生产项目网络。作为合作的具体体现,CIP与Faerder Tankers共同开发一艘5万立方米的中型气体运输船。这艘船将配备先进的双燃料氨发动机,不仅能够运输氨,还可直接以氨为燃料,艘新船计划于2028年下半年交付。这些创新型船舶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突破性成果,将传统中型气体运输船的框架与氨燃料的潜力完美结合,为行业树立全新标准。
【关键词】丹麦投资巨头,联手船东,氨运输船队
【船 舶】达飞携手晶澳科技共同实现海运供应链脱碳(2024-11-27)
【摘要】 11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中下旬,法国达飞集团与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供应商晶澳科技携手合作,致力于实现海运供应链的脱碳。双方的合作彰显了达飞集团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其中ACT+系列低碳解决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ACT+系列低碳解决方案是达飞集团脱碳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解决方案通过利用生物燃料、LNG和生物甲烷等替代能源,帮助客户减少碳足迹。达飞集团与晶澳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不仅体现在减少碳排放,双方也在转变日常业务运作方式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达飞集团,晶澳科技,海运供应链脱碳
【船 舶】日本船企10月接单量骤降70%(2024-11-20)
【摘要】 11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SEA)发布了日本船企2024年10月接单量最新数据。10月,日本船企接单量共计16艘69.74万GT,与2023年同期的16艘97.104万GT相比大幅下降70.9%。以船型分类,10月日本船企接获的16艘新船订单包括3艘货船(2艘杂货船和1艘汽车运输船)共12.8万GT,10艘散货船(3艘灵便型、4艘大灵便型和3艘好望角型)共50.63万GT,以及3艘化学品船共5.31万GT。2024年2月以来,日本船企月度接单量一直维持同比增长趋势,直到9月首次出现下降。过去几个月订单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7月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新的网络安全规则强制生效,船东担心新规可能会带来额外造船成本,因此赶在生效前敲定合同,6月接单量创下了8年半新高。
【关键词】日本船企,10月接单量,大幅下降
【船 舶】法国船级社加入智能海事网络推动数字化转型(2024-11-18)
【摘要】 1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法国船级社(BV)已加入智能海事网络(Smart Maritime Network,SMN),该网络是一个支持海事和运输物流领域利益相关方加强整合、标准化和数据共享的合作平台。该平台为行业提供技术发展和创新方面的信息和教育,有助于促进知识共享和关系建设的机会。BV的数字化战略侧重于通过四个关键领域加强行业实践:数字化效率、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入级和数字化资产(海事4.0)。在此基础上,BV致力于不断合作开发创新服务,在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的每个阶段为其提供支持。这一承诺包括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数字化,例如与OrbitMI 合作,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力,以减少行业的碳影响。
【关键词】法国船级社,智能海事网络,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