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融】日本东京无现金支付普及率已突破60%(2025-05-16)
【摘要】 5月16日,移动支付网讯,东京市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无现金支付普及率已达60.7%,较上年提升3.1个百分点,提前四年实现原定于2028年达成的目标。根据市政府对4600名成年居民开展的问卷调查,无现金支付比例自2021年以来稳步提升:2021年为43.4%、2022年为54.1%、2023年为57.6%、2024年首次突破60%。其中,20~29岁群体的使用率最高,达65.9%,而70岁及以上人群尽管起点较低,但增幅最大,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该趋势显示日本高龄人口正加快融入数字支付环境。不过,调查也指出,仍有部分居民因担心支付安全、盗刷风险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而拒绝使用无现金支付方式,提示政府和相关企业需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机制,以打消用户疑虑。下一阶段,东京的目标是到2032年将无现金支付普及率提升至80%。
【关键词】无现金支付,数字经济,东京
【金 融】韩国ETF资产净值逼近200万亿韩元大关(2025-05-16)
【摘要】 5月16日,DoNews讯,韩国预托结算院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韩国ETF资产净值达197.25万亿韩元,即将突破200万亿韩元。这是自2002年ETF在韩国推出以来的最高纪录。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者强劲需求及低廉经纪费用和稳定回报的吸引力。去年6月,韩国ETF市场规模首次超100万亿韩元。
【关键词】韩国,ETF,市场增长
【金 融】日元跌幅进一步扩大,日本央行行长称关税令经济展望不确定性加剧(2025-05-04)
【摘要】 5月1日,金融业讯,随着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讲话中提及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日元兑美元跌幅进一步扩大。此前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并推迟了实现通胀目标的时间预期,致使日元走弱。日元兑美元汇率最大下跌1.2%至144.74,此前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不变。日本央行当前预计,将在展望期间的后半段实现通胀趋于与其2%的目标一致,而该展望期被延长了一年以包含2027财年。植田和男表示,日本央行实现这一展望的可能性不如以往高,而且由于关税措施,不确定性极高。在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全部54位经济学家都预期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引发市场震荡,日本央行会按兵不动。掉期交易员也推迟了对加息的预期,目前隔夜指数掉期显示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约为39%,而在4月初该预期为确定性很高。
【关键词】日元贬值,日本央行,关税
【金 融】新加坡元兑美元升至近七个月高位(2025-05-04)
【摘要】 5月2日,DONews讯,5月2日,新加坡元兑美元汇率上涨0.9%至1.299,达到2024年10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此次上涨显示了市场对新加坡经济的信心增强,同时受到美元走弱的影响。分析师认为,新加坡元的强势可能持续,但需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关键词】新加坡元,外汇汇率,美元走弱
【金 融】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在北交所发行(2025-04-27)
【摘要】 4月27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23日,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为3+N年,票面利率2.5%。其中,3.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集团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发展,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发行创新性地结合了普惠金融导向与企业自身经营需求,旨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自2024年北交所公司债市场开市以来,已初步形成涵盖科创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品种的产品体系。未来北交所将继续加快债券市场创新,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可续期债券,北交所,普惠金融
【金 融】日本疑抛售200亿美元的美债,资金涌入日本债市(2025-04-25)
【摘要】 4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4月初,日本机构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两周内抛售超200亿美元外国债券,引发全球债市震荡。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的此番减持行动主要出于美债浮亏扩大、日元贬值及对美国国家信用担忧等多重因素。抛售潮推动海外资金流向日本债券和股票市场,4月海外投资者净买入日本资产达9.64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三分之二资金流向日本债券。日本国内也在加大对国债配置,伴随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升温,日本国债收益率上行,增强了本地和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专家指出,虽然日本此次抛售尚未撼动美债市场根基,但若引发跟风效应,可能加剧全球资金从美元资产向多元避险资产转移的趋势。
【关键词】规模缩水,赎回压力,市场震荡
【金 融】大规模抛售后,美债危机解除了吗(2025-04-25)
【摘要】 4月24日,证券时报讯,在4月初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滞胀担忧后,美国国债遭遇大规模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588%。不过,随着特朗普宣布推迟加税、CPI数据下行及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近期美债市场有所企稳,10年期美债利率回落至4.362%。尽管短期风险缓和,但多家机构指出,美债长期风险依旧存在,主要源于美国疫情后长期财政扩张、利率上升推高融资成本,以及债务总量巨大。未来,美债高波动或将持续,尤其在降息预期变化或关税冲击加剧的背景下,10年期美债利率有可能再度上破4.5%。
【关键词】美债,抛售危机,滞胀风险
【金 融】特朗普再次施压美联储降息(2025-04-19)
【摘要】 4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4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其降息。这是特朗普连续两天对鲍威尔施压,特朗普认为美联储应当降低利率,以应对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频繁批评美联储,并要求降息,以期缓解关税对经济的影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将不会因市场波动采取紧急措施,并强调应优先控制通胀,避免其对美国经济长期造成负面影响。虽然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可能根据未来的经济数据调整利率,但目前并没有计划立即降息。
【关键词】美联储,降息,特朗普
【金 融】韩元汇率震荡,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2.75%不变(2025-04-17)
【摘要】 4月17日,AJU视界讯,4月17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75%不变,这一决策旨在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继连续几次降息后,韩国央行暂时停止了降息周期。央行表示,虽然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但决定暂时不再降息,以评估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受全球贸易环境影响,韩元兑美元汇率近期大幅波动,创下十六年最低水平。央行强调,未来将继续观察外汇市场和家庭债务变化,必要时调整政策。
【关键词】韩国央行,基准利率,韩元汇率
【金 融】美关税措施加剧贸易紧张导致美元指数大幅走低(2025-04-12)
【摘要】 4月12日,新华网讯,4月11日,美元指数跌至100.10点,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9.1%,盘中一度跌破100点至99.01点,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走势受新一届美国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影响,进一步加剧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欧元、瑞士法郎与日元对美元汇率均升至近年来高位。美元持续走弱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强,多家投行(如高盛、惠誉、瑞银)纷纷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二是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本从美元流出,转向黄金、欧元等非美资产;三是美联储下调GDP增长预期至1.7%,引发信心波动。此外,美国关税政策的实施引发市场对“去美元化”趋势的担忧,导致美元资产吸引力减弱。投机交易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美元空头头寸升至43亿美元,为去年10月以来新高。纽约联储、道明证券及德意志银行分析指出,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资本多元化配置趋势,以及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潜在动摇,是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美元指数,贸易政策,资本流动
【金 融】美国银行出现实体分行关闭潮,2041年前可能全部消失(2025-04-12)
【摘要】 4月12日,杭州日报讯,目前,美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实体分行关闭潮。根据美国通货监理局(OCC)发布的数据,自2025年2月7日至3月14日,仅五周内就有145家银行分行宣布关闭,涉及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旗星银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其中,旗星银行关闭44家分行位居首位,道明银行关闭38家,美国银行则自2024年初以来累计关闭168家分行,并计划近期再关闭9家。OCC数据显示,美国银行分行正以每年超1600家的速度减少,若持续下去,美国最后一家实体分行或将在2041年前彻底消失。这一趋势主要由银行数字化转型、线上服务普及推动,亦受银行成本控制与城市发展格局影响。然而,分行关闭对老年人等不熟悉线上操作的群体带来明显不便。调查显示,尽管线上银行业务迅速发展,仍有45%的美国民众倾向亲临实体网点办理银行业务,反映出银行数字化进程中的普惠性挑战。
【关键词】银行网点,数字化转型,社区金融
【金 融】欧洲央行3月会议纪要: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稳定通胀并支持需...(2025-04-03)
【摘要】 4月3日,新华财经讯,欧洲央行3月利率决议显示,欧洲央行决定将三个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具体包括:存款便利利率降至2.50%、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降至2.65%、边际借贷便利利率降至2.90%,自2025年3月12日起生效。此次降息旨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促进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预计,2025年欧元区总体通胀为2.3%,并在未来两年逐步降至2%。与此同时,受出口下降、投资疲软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欧元区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至0.9%。降低存款便利利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通胀放缓及贷款增长加速,尽管此前加息对信贷存量的拖累依然存在。欧央行指出,随着加息效应逐渐消退及实际收入增加,将进一步促进需求回升。未来,欧央行将采取依赖数据的方法,根据经济和通胀形势逐步调整货币政策,并准备在必要时调整资产购买计划(APP)和疫情紧急购买计划(PEPP)。
【关键词】欧洲央行,关键利率,下调
【金 融】澳洲央行调整货币市场操作,提高所有新的公开市场回购协议的价格(2025-04-02)
【摘要】 4月2日,金融界讯,4月2日,澳洲央行宣布调整货币市场操作,提高其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利率。此次调整是技术性变化,对货币政策本身没有直接影响。澳洲央行助理总裁肯特在债务会议上表示,新的公开市场回购协议价格将提高5个基点,即较隔夜拆款利率目标高出10个基点。与此同时,除现有的28天期协议外,央行还将在每周操作中新增七天期协议。这些变化将于4月9日正式生效。肯特补充称,此举旨在优化流动性管理,并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短期流动性的需求。尽管此次操作调整在技术层面进行优化,但不会改变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也不意味着政策紧缩或宽松的转变。市场普遍预计,央行此举对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成本将略有提升,但对长期市场利率影响有限。
【关键词】澳洲央行,回购协议,利率调整
【金 融】外资连续七个月出逃,韩国解除卖空禁令提振股市(2025-03-28)
【摘要】 3月28日,AJU视界讯,近期,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和韩元贬值等因素,外资持续撤出韩国股市。据韩国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截至2025年3月14日,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的卖出规模已达到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8亿元)。此外,外资在股市中的持股比例也降至近20个月来的最低点。金融监督院的数据显示,外资已经连续7个月在韩国股市净卖出,创下历史上第三长的月度净卖出纪录。韩国政府宣布将于3月31日全面解除卖空禁令,试图通过这一改革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外资回流。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长金英焕表示,卖空禁令解除后,股市将能更好地吸引外资,特别是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他们通常使用多空策略进行交易。
【关键词】外资撤离,卖空禁令,韩国股市
【金 融】法国国有银行Bpifrance推出2500万欧元基金,布局本土加密货币(2025-03-28)
【摘要】 3月28日,智通财经讯,近日,法国国有投资银行Bpifrance宣布启动一项2500万欧元(约合27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旨在直接投资尚未上线交易所的本土加密货币项目,以推动法国本地加密行业的发展。这项举措是Bpifrance广泛支持新兴行业战略的一部分。投资将主要集中于具有“强大法国足迹”的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在去中心化金融、代币化、质押币(Staking)和人工智能领域。Bpifrance表示,投资将采取代币形式而非股权。该银行自2022年起已开始试行代币投资,并且在过去十年内,已经向100多个初创公司和项目投资超过1.5亿欧元。此举的背景是美国加速推进加密货币战略,法国希望保持竞争力,避免被全球加密产业的进展落下。
【关键词】Bpifrance,加密货币,区块链
【金 融】纳斯达克在美国达拉斯设首个区域总部(2025-03-19)
【摘要】 3月19日,观点网讯,3月19日,纳斯达克宣布将在美国达拉斯开设其首个区域总部,标志着这家与纽约紧密相连的交易所巨头进一步扩展其在美国的业务版图。纳斯达克自2013年已在德州设有实体办公室,吸引了超过200家德州上市公司。纳斯达克此次在达拉斯的新总部将不仅关注上市业务,还将聚焦科技和金融犯罪管理,帮助客户打击欺诈和洗钱。与此同时,新成立的德州证券交易所也提交了文件,计划在2026年启动交易业务。纽约证券交易所也计划在德州推出电子交易所。高盛投资的5亿美元金融大厦也在达拉斯市中心快速拔地而起,预计将于2028年竣工,容纳超过5000名银行家和投资者,成为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办公地点。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德勤、嘉信理财等金融巨头也纷纷加码,不断扩展在达拉斯的办公空间。
【关键词】纳斯达克,达拉斯,区域总部
【金 融】Visa与澳洲四大银行合作,推出VBIP简化B2B支付(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移动支付网讯,3月17日,Visa宣布与澳新银行(ANZ)、HAB、汇丰银行(HSBC)和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合作,在澳大利亚推出Visa B2B综合支付(VBIP)解决方案。该系统嵌入SAP商业技术平台,旨在自动化B2B支付流程,减少企业的对账需求,提高财务和行政团队的效率。VBIP的最大优势在于,即便是那些不接受信用卡支付的供应商,也可以通过SAP平台获得商业支付,这有助于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降低滞纳金风险,并减少人工处理支付的时间成本。Visa表示,该方案符合当前企业对支付简便性的需求,未来还将扩展至更多本地银行和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提升B2B支付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关键词】Visa,B2B支付,SAP
【金 融】加拿大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至2.75%(2025-03-12)
【摘要】 3月12日,新华财经讯,3月12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这标志着其货币政策继续向宽松方向调整。尽管加拿大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抑制消费和投资,影响企业雇佣计划和商业信心。加拿大央行指出,随着贸易冲突加剧,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企业推迟或取消投资,消费者信心下降,商业支出放缓成为突出问题。虽然货币政策无法完全抵消贸易战的影响,但央行希望通过降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并防止高价格水平导致持续通胀。回顾历史,加拿大央行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将利率降至0.25%,随后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间连续加息10次,使利率达到5%。自2024年6月起,加拿大央行逐步降息,至今已连续下调至3%以下,反映出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降息
【金 融】欧洲央行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2025-03-10)
【摘要】 3月10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3月6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各25个基点,即存款机制利率降至2.50%,主要再融资利率降至2.65%,边际借贷利率降至2.90%。这是欧洲央行自2024年6月以来的第六次降息,反映出其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宽松,以应对经济疲软和信贷增长放缓的问题。欧洲央行表示,尽管此次降息降低了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但信贷增长仍然疲弱,过去的加息政策仍在影响市场流动性。通胀方面,2025年欧元区总体通胀率预计为2.3%,2026年和2027年分别降至1.9%和2.0%,符合中期通胀目标。然而,2025年的通胀预期有所上调,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下调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GDP增速仅0.9%,2026年为1.2%,原因包括出口减少、投资疲软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这表明欧元区经济面临较大挑战,央行降息的效果仍需时间显现。
【关键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降息
【金 融】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9年来高位(2025-03-07)
【摘要】 3月7日,中新经纬讯,3月6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505%,创200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市场对日本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升温。推动收益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增强,副行长内田真一在3月5日表示,若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日本央行将继续上调政策利率,调整货币宽松的力度。此番表态推动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升温;全球债市收益率走高,德国放宽财政纪律,“债务刹车”政策调整,推动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日元汇率波动,东京外汇市场出现美元抛售、日元买入的趋势,但由于各国利率普遍走高,对汇率的影响较为有限。索尼金融集团高级经济学家渡边浩志分析称,海外因素与日本央行政策预期共同推高了日本长期利率,这可能导致日本债券市场进一步波动,并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关键词】日本国债,央行加息,利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