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外币主权债券接力发行,中国金融开放信号强劲(2025-11-20)
【摘要】 11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讯,财政部11月18日在卢森堡成功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4年期和7年期各20亿欧元,发行利率分别为2.401%和2.702%。国际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1001亿欧元,认购倍数达25倍,其中7年期认购倍数26.5倍。此次发行吸引了超过1000家机构参与,亚洲以外地区获配超65%,欧洲、亚洲、中东、美国离岸投资者分别占比51%、35%、8%和6%。这是中国首次在卢森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也是继11月5日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后,半个月内第二次发行外币主权债券。美元主权债券总认购金额1182亿美元,认购倍数30倍,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金融开放,国际投资者,外币主权债券
【资产管理】外商独资公募富达基金注册资本增至2亿美元(2025-11-14)
【摘要】 11月14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中国市场吸引力增强,外资机构持续加码。天眼查显示,外商独资公募富达基金近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1.82亿美元增至2亿美元,增幅近10%,这是其年内第二次增资,2月已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富达基金2021年5月成立,2022年12月获批多项业务,由富达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100%控股。截至11月12日,旗下有10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35.71亿元,今年成立3只新基金。除富达基金外,贝莱德、联博等外资机构也有增资动作,9家外商独资公募年内共成立41只新基金。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价值,联博基金认为中国股市长期投资价值显现,建议关注红利价值企业及科技新消费题材;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械发展;宏利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则更青睐化工行业。
【关键词】外资基金,注册资本,中国市场
【资产管理】市场现分歧:对冲基金持续抛售股票,散户投资者力撑牛市不坠(2025-11-14)
【摘要】 11月14日,智通财经APP讯,当前市场出现分歧,专业投资者把市场破纪录涨势当作获利了结机会,而散户投资者在这轮持续三年牛市新阶段承担大部分支撑工作。美国银行客户资金流数据显示,2025年对冲基金等机构客户是个股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最大净卖出方,已抛售超670亿美元股票。散户自2020年起就是持续逢低买入者,在市场回调时稳定注入新资金,业绩领先部分谨慎的机构投资者。11月第一周,因担忧估值过高,对冲基金等出现两年来最大规模科技股净卖出,不过此前散户反复进场维持了大市值科技股及投机板块涨势。但美银指出,市场持续上涨后,散户热情已现疲态。本周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将齐聚纽约参加“传递Alpha”投资者峰会,探讨如何驾驭波动市场。
【关键词】对冲基金,散户投资者,市场分歧
【资产管理】高市早苗万亿刺激恐加剧通胀,日本央行陷两难(2025-11-07)
【摘要】 11月7日,环球市场播报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数周面临挑战,9月实际工资连续第九个月下降,自2021年起年度数据从未增长,名义工资虽涨但通胀侵蚀实际收入,9月名义工资同比增1.9%,实际工资同比降1.4%。高市早苗承诺重振“安倍经济学”,规划13.9万亿日元(约922亿美元)支出计划,含电费燃气补贴及助力中小企业加薪,以助家庭应对物价上涨。然而,该计划或与抗通胀冲突,日本总体通胀率已连续41个月超央行2%目标,9月为2.9%,家庭支出增长未达预期。专家警告刺激计划会加剧通胀压力,且日本财政空间有限,债务与GDP比高。高通胀或迫使高市软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立场,日本央行陷入两难,上月连续第六次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行长称应对通胀未落后,但高市表示日本未实现可持续通胀,央行应放缓加息。不过,政策正常化进程或仍将继续,分析师预测2027年央行将把政策利率上调至1.5%。
【关键词】日本经济,通胀压力,政策两难
【资产管理】外资险企再添新军,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2025-11-07)
【摘要】 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讯,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北京金融监管局颁发的保险许可证,机构编码为000266,发证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批准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法巴天星保险的股东包括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和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集团成员)。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机动车保险、企业/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拟任董事长OOI See See曾任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亚洲区总裁等职。法巴天星保险的成立标志着法国巴黎银行在中国完成产寿险业务布局,其金融版图还包括基金、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理财子公司等。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表示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关键词】外资险企,保险牌照,金融布局
【资产管理】中企加速度出海,海外投资已超5万家企业、10万亿美元资产(2025-11-07)
【摘要】 11月7日,第一财经讯,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2025虹桥HUB大会上表示,中国已在海外投资形成超5万家企业、10万亿美元资产,在外员工超100万人。A股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从2000年的0.3%升至2024年的16.7%,预计2028年达20.6%。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192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11.9%。中国企业出海模式多元,包括产品制造出口、供应链出海和商业模式出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企业出海的重要基地,提供法律、金融等综合服务。《中资企业出海指引》和《虹桥出海案例》发布,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全球化
【资产管理】软银集团批准向OpenAI提供225亿美元投资(2025-10-30)
【摘要】 10月30日,央视财经讯,日本软银集团董事会当日批准向美国OpenAI提供225亿美元投资。此前,软银已于今年4月首次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其研发支出与商业化进程,如硬件研发、模型训练等。此次投资后,软银承担OpenAI 400亿美元超级融资计划75%的份额,助力其为公开上市做准备。同时,OpenAI积极布局AI音乐模型研发,与美国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乐谱数据标注工作。尽管OpenAI此前推出过音乐生成模型,但因技术与计算成本限制,生成音乐与人类作品有差距,且存在法律风险。此外,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覆盖文本对话、图像生成、视频生成等多领域,近期还推出首款AI浏览器,将ChatGPT整合至浏览流程。
【关键词】软银集团,OpenAI,AI音乐模型
【资产管理】QFII三季度持股市值已超212亿元(2025-10-28)
【摘要】 10月28日,证券日报讯,随着三季报披露高峰来临,QFII最新持仓路径明晰。Wind数据显示,23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QFII身影,合计持股量10.18亿股,三季度末市值达212.83亿元。三季度QFII呈现新进与增持并进态势,行业配置上加码顺周期领域,有色金属、电力成热门加仓方向。QFII新进重仓个股93只,增持67只个股。持股数量上,7只个股获QFII持股超1000万股,盛屯矿业最多;持股市值方面,24只新进重仓股市值超1亿元,铂科新材最高。增持力度上,中国西电和兆新股份获增持超1000万股。摩根大通证券持仓市值暂列QFII机构首位。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优质资产,专家认为中国股市具中长期配置价值,服务消费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关键词】QFII,持仓市值,行业配置
【资产管理】高盛:中国上市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14%提高到目前的1...(2025-10-23)
【摘要】 10月23日,证券日报网讯,10月20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团队研报指出,中国出口已进阶演化,“中国出口企业仅提供低成本、低附加值制品”看法过时。中国更多以新兴市场为出口目的地,在高端制造业赢取份额,还出口服务等。分析师付思称,支持中国企业出海因素众多,如竞争力强的人民币汇率、供应链主导地位、产品兼具成本与质量竞争力。高盛测算,中国上市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从2018年14%升至目前16%,与发达及新兴市场企业均值53%、48%仍有差距。海外收入主要由汽车等行业带动,份额年增0.4个百分点,有望提升每股盈利增速1.5个百分点。未来,出海企业利润对国内依赖或降低,融资需求升温,更多领军企业或崛起。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收入,出海因素
【资产管理】标普突然下调法国信用评级引发预算风险,法国国债期货走跌(2025-10-21)
【摘要】 10月21日,新浪财经讯,标普全球评级非计划内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凸显该国财政困境,或致部分基金抛售法国国债,引发法国国债期货价格下跌。在亚洲交易时段,10年期法国国债期货价格跌35个基点至122.80。一个多月内,法国已被两家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剥夺AA级评级,9月惠誉已下调其评级,穆迪将于本周五公布评级结果。法国总理勒科尔尼推动预算案在分歧严重的国民议会通过,为保住职位暂停马克龙养老金改革计划。标普下调评级提及此因素,称2027年法国公共财政不确定性仍高,财政整顿计划不明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评级下调或降低法国国债对部分风险规避投资者吸引力,但多数持有者仍可持有或购买,因其评级仍处“投资级”,且标普维持“稳定”展望。市场焦点转向法国预算案谈判及本周五穆迪的评级审查。
【关键词】信用评级,国债期货,财政政策
【资产管理】避险潮再起,美债收益率跌幅全线扩大(2025-10-17)
【摘要】 10月17日,新浪财经讯,因市场担忧美国地区性银行暴雷及贸易紧张局势,投资者寻求避险,美国国债价格上涨,中期美债收益率降至一年最低点。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4个基点至3.51%,为2024年10月初以来最低;此前2年期跌至2022年以来水平,10年期跌破4%,30年期延续跌势。跨资产策略师AnnaWu称此为投资者避险反应。此前避险情绪升温,现货黄金触及4380美元新高。因担忧地区性银行问题贷款蔓延,资金涌入美债,10年期澳大利亚国债收益率降至4月初以来最低,日本国债收益率也下降。同时,美联储官员言论支撑债券市场,强化宽松预期,沃勒称利率可25个基点幅度下降,米兰主张更大规模降息,隔夜指数掉期反映年底前两次25个基点降息可能。星展银行策略师认为美收益率短期下行,市场情绪恶化可能加剧此趋势。
【关键词】美债收益率,避险潮,美联储
【资产管理】惠誉:发达经济体面临债市冲击的风险加剧(2025-10-17)
【摘要】 10月17日,新浪财经讯,惠誉称,发达市场主权债务水平上升与再融资成本升高,加剧债务可持续性挑战。预计即便无典型金融泡沫,收益率上升也会致预算赤字与债务比率上升,因现有债务将以更高利率滚动。今年发达市场政府预计发行约6万亿美元债券,债务总额超71万亿美元,美国占发达市场政府债务近半,自2007年以来增幅超60%。因投资者对长期通胀、大量发行及财政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今年多数市场30年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在预期冲击情境下,法、德等七国平均预算赤字占GDP比例到2029年将扩至0.6%,2032年扩至1%。惠誉还表示,评级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但压力可能加大,若怀疑政府稳定债务的意愿或能力,可能采取负面行动。
【关键词】发达经济体,债市冲击,债务风险
【资产管理】流动性警报拉响,美国银行业准备金连续七周暴跌,失守3万亿美元...(2025-09-26)
【摘要】 9月26日,新浪财经讯,因流动性持续从金融体系流失,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连续七周大幅下降,跌破3万亿美元。据9月26日美联储数据,截至9月24日当周,银行准备金下降约210亿美元,至29997亿美元,为1月1日当周以来最低。此次下跌正值美财政部7月提高债务上限后加大债券发行重建现金余额,抽走了美联储账簿上其他负债流动性。随着隔夜逆回购工具接近枯竭,商业银行存放美联储的准备金不断下降,外国银行现金资产下降更快。美联储持续缩表影响金融系统日常运作,因其可能加剧流动性限制与市场动荡,今年初已放慢缩表步伐。尽管鲍威尔称银行准备金余额充裕,但迹象显示或逼近临界水平,或迫使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受影响,有效联邦基金利率本周在区间内小幅上升,从4.08%升至4.09%,处于4%-4.25%目标区间内,过去两年多该利率多徘徊在目标区间低端,此次上行是重要变化。达拉斯联储主席洛里·洛根提议美联储放弃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基准,采用与美国国债担保贷款市场挂钩的隔夜利率,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已过时,银行间市场与隔夜货币市场联系脆弱易中断,更新货币政策机制是实现央行高效职能的一部分。
【关键词】银行业,准备金,流动性
【资产管理】美国经济数据支撑美元反弹,USD/CAD逼近四个月高点1.3949(2025-09-26)
【摘要】 9月26日,和讯外汇讯,近期美元走强,因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第二季度美国GDP年化增速上修至3.8%,高于此前的3.3%,GDP价格指数升至2.1%。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1.8万人,为7月以来最低,劳动力市场稳健。堪萨斯城联储主席称美联储接近政策目标,近期降息是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通胀仍高。芝加哥联储主席表示通胀高于目标时不倾向大量宽松。加拿大贸易部长称在总理领导下签署首个印太地区贸易协议,欲降低对美依赖。从日线图看,USD/CAD自9月上行,突破1.3900阻力位,刷新四个月高点,短期均线多头排列,MACD正向扩散,但RSI逼近超买区。站稳1.3950有望冲击1.4000,回落则1.3850是支撑位。编辑认为USD/CAD上涨因美元强、加元受外部制约,美国经济数据使市场对美联储加快降息预期降温,加拿大新协议短期内对货币影响有限,未来汇率取决于美国通胀及美联储政策信号。
【关键词】美元,加元,经济数据
【资产管理】全球投资者蜂拥入市,黄金突破45年来通胀调整后峰值(2025-09-12)
【摘要】 9月12日,新浪财经讯,在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背景下,现货黄金本周二触及每盎司3674.27美元历史新高,今年已刷新30余次名义纪录,还突破1980年1月21日通胀调整后历史峰值,标志黄金牛市进入新阶段。2025年以来,黄金累计上涨近40%,推动因素包括特朗普减税及贸易战致财政赤字与通胀压力上升、美元和长期美债遭抛售、特朗普影响美联储决策致市场担忧提前降息等。近两周金价因投资者押注美联储近期降息而再次爆发式上涨。与1980年相比,此次黄金上涨波动更温和,全球央行购金实现外汇储备去美元化,机构投资者和中国市场买盘及黄金ETF复苏推高需求。泰国因泰铢升值、股市低迷等因素,黄金需求大增。分析认为,若美股高估值动摇,黄金或迎新一轮超级牛市,其已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信心晴雨表。
【关键词】黄金价格,通胀,投资者
【资产管理】外资巨头借道ETF增配中国资产(2025-09-03)
【摘要】 9月3日,证券时报网讯,今年上半年,外资巨头在ETF投资上动作频繁,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持有ETF数量较去年底显著提升,且二者均持有多只港股和A股相关产品。Wind梳理公募基金中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巴克莱银行持有200只ETF,较2024年末135只大幅增加,其持有市值较高的ETF涉及港股、美股及多只A股相关产品,还新进成为部分A股ETF前十大持有人。瑞银集团持有141只ETF,较2024年末57只大幅提升,其持有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市值居首,还持有多只A股、港股相关ETF,上半年对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34亿份。法国巴黎银行也持有6只ETF。多家机构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企业盈利回暖等因素,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A股信心,海外资金未来仍有充足加仓空间,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看重长期“可预见性”,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持续增强,配置意愿逐步提升。
【关键词】外资巨头,ETF,中国资产
【资产管理】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增,韩国资金加速布局(2025-08-22)
【摘要】 8月22日,证券时报讯,近期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资产成热点,中国市场已成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截至8月20日,年内韩投资中国香港股市累计交易额超58亿美元,韩国基金对中国股票年内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净卖出9.85亿美元,韩国上市的中国主题ETF回报亮眼。从投资者结构看,从早期“在华经历者”到如今Z世代入场,因中国免签政策及社交媒体发展,年轻一代更关注中国市场。韩国机构也积极揽客,如未来资产证券5月举办“中国股票购买挑战赛”等。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中长期乐观,因中国政策利好、市场反弹,且相比欧美市场,中国市场有估值洼地吸引力,预计2026年前相关因素持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韩国资金,中国资产,投资趋势
【资产管理】沙特超大型项目红海全球集团将启动融资计划,IPO与REITs均在考虑...(2025-08-22)
【摘要】 8月22日,财联社讯,沙特超大型项目红海全球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帕加诺透露,公司正考虑近期启动包括首次公开募股(IPO)或将资产转换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替代融资方案。该集团由沙特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全资拥有,业务多元,重点打造红海和阿玛拉再生旅游项目,与沙特2030国家愿景相符。目前红海项目已有5家度假区开业,今年舒拉岛将有11家豪华度假区陆续开业。阿玛拉项目核心基础设施建成,年底前引入多个高端品牌开业。此外,Thuwal私人度假区已开放,满足私密化、个性化需求。集团将利用当前发展势头,推进各项目,提升沙特在国际旅游市场地位。
【关键词】红海全球集团,IPO,REITs
【资产管理】标普全球评级:财政问题或成美国重大隐患,关税经济影响值得关注(2025-08-22)
【摘要】 8月22日,财联社讯,近日标普全球评级公司确认美国“AA+”信用评级,展望“稳定”,称特朗普关税收入或抵消大规模减税和支出法案的财政打击。但分析师丽莎?施耐尔表示,美国贸易关税和预算政策的执行与效果是未来评级关键,未来财政问题或成影响美国信贷评级重大隐患。无党派分析人士称特朗普签署的支出法案未来十年或增3.3万亿美元国家债务,7月关税收入增210亿美元,但当月预算赤字仍增近20%至2910亿美元,国债已超37万亿美元。此前穆迪、惠誉分别因债务上升、财政状况恶化下调美国评级。标普预测范围约三、四年,若财政恶化超预期,仍可能调整评级。
【关键词】标普评级,财政问题,关税影响
【资产管理】史上首次,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2025-08-13)
【摘要】 8月13日,财联社讯,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为史上首次。截至周二下午,国债总额达37004817625842.56美元。对比去年11月突破36万亿美元,去年7月突破35万亿美元,40年前约9070亿美元。此突破比2020年1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的2030财年后提前数年。按当前增速,约173天债务将再增1万亿美元,今年公众持债预计达美国GDP的99%。相关人士指出美国财政状况失衡,债务不可持续,应改革预算。而美国债务未来或继续膨胀,高利率加剧困境。上个月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10年增4.1万亿美元国债,特朗普还抨击美联储降息慢致利息成本增加。
【关键词】美国国债,债务规模,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