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阿里巴巴推出实时3D数字人技术TaoAvatar,可部署到Vision Pro(2025-04-03)
【摘要】 4月3日,VR陀螺讯,TaoAvatar是阿里巴巴研发的实时3D数字人生成技术。可根据多视图序列生成逼真、拓扑一致的3D全身虚拟形象,姿势、手势和表情均可完全控制。该技术基于阿里自研的3D高斯溅射技术,通过MLP网络优化非刚性变形,支持高分辨率渲染且存储需求低,可以构建照片级逼真的3D全身数字人。该技术能让数字人在Vision Pro等移动和AR设备上以每秒90帧的速率运行,该系统可根据音频内容动态生成面部表情和手势,实现唇部动作、表情和动作之间的自然同步。其在3D空间中能聆听、能说话、有表情、有动作,同一数字人可瞬间切换职业/服饰,未来可应用于AR电商直播场景等。
【关键词】阿里巴巴,3D数字人,TaoAvatar
【绿色环保】国内最大规模污水硫自养脱氮提标项目签约,实现污水处理零碳脱氮技术创新(2025-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诚环境成功签约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7.5万吨污水硫自养脱氮提标项目。此次签约标志着中诚环境在环保行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再上新台阶,也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零碳脱氮技术创新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污水厂7.5万吨污水硫自养脱氮提标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硫自养脱氮项目。此次成功签约的项目,核心技术正是中诚环境自主研发的零碳脱氮工艺。零碳脱氮反硝化属于自养型反硝化工艺,通过自养反硝化菌利用无机碳(CO2、HCO3 -、CO3 2-)作为碳源。以无机物 (S、S2 -、S2O3 2-)作为硝酸盐氮还原的电子供体完成微生物新陈代谢,将硝酸盐氮...
【关键词】零碳,脱氮,技术
【绿色环保】北高峰环境创新高温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技术(2025-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恒力化纤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高温除尘-无尘高温SCR脱硝-湿法脱硫一体化技术,成功解决行业难题,为生物质能源清洁利用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该项目覆盖14台生物质热媒炉(含7台1400万大卡与7台1200万大卡热媒炉),经改造后尾气排放指标全面优于超低排放标准,系统稳定性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北高峰环境经过多年持续性的研发,在本项目上创新性的采用了高温除尘-无尘高温SCR脱硝-湿法脱硫工艺路线,有效的解决了恒力化纤投用生物质后出现的如催化剂堵塞、中毒,下游受热面结垢等一系列运行...
【关键词】锅炉,尾气,治理
【绿色环保】我国在页岩油勘探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2025-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年3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宣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的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樊页平1区块,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吨,技术可采储量1135.99万吨,成为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亿吨级页岩油田。这一发现标志着我国在陆相页岩油开发技术上实现重大跨越,被形象称为“石头缝里榨油”的技术突破。胜利油田的突破源于十余年技术攻关,形成了针对陆相页岩油的地质理论和开采体系。与北美海相页岩油不同,我国陆相沉积油藏非均质性强、储层薄,需自主研发立体布井、三维地震定位、体积压裂2.0等关键技术。此次发现还首次应用了2025年1月实施的《页岩层...
【关键词】突破,技术,攻关
【绿色环保】发挥科研优势和成果积淀,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蓝碳计划中国区域中心获批(2025-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并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海南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合作申请的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中国区域蓝碳中心”(Chinese Regional Hub for Blue Carbon)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批准。本项目隶属于“海洋十年”框架下的“全球海洋十年蓝碳计划”(The Global Ocean Decade Programme for Blue Carbon),该计划由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牵头实施,旨在构建从区域到全球的合作,共同推动蓝碳研究和数据共享,加强蓝碳科学的能力建设,并为政策决策者和社区提供...
【关键词】蓝碳,科学,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DeepSeek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2025-04-02)
【摘要】 4月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在救援行动中,一项由中国团队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驻缅甸使馆称,在救援工作中使用了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该系统由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的语言服务支持团队,在短短七小时内利用 DeepSeek开发完成。至今缅甸已有700余人持续使用该平台,这也是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据悉,“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急管理部等部委指导成立的公益联盟组织,主要任务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及国家...
【关键词】系统,语言服务,救援工作
【高端装备】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2025-04-02)
【摘要】 4月2日,湖南日报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研制出直径不足1厘米、重量仅21毫克的无线机器人,可实现可控飞行。该机器人利用外部磁场供电和控制飞行路径,外形类似小螺旋桨,内置磁铁。目前,机器人缺乏机载传感器,无法实时调整运动模式,但计划添加主动控制功能。未来,团队还计划研制5毫米级“集群”机器人,可协同完成复杂任务。这款最小无线机器人的问世,展示了科学家在微型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外部磁场供电和控制,解决了极小飞行器的动力和操控难题。
【关键词】无线机器人,最小尺寸,可控飞行
【新 材 料】高熵策略提升铋层状高温压电陶瓷性能(2025-04-01)
【摘要】 3月31日,科技日报讯,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祁核团队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了关于新型高熵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在铌酸铋钙基体中引入Na?、Ti??、Ta??等异质原子,利用高熵策略设计出铋层高温压电陶瓷,成功实现了压电性能、绝缘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等电学性能的协同提升。研究表明,高熵处理并未显著改变铌酸铋钙的长程平均正交结构,为保持高居里温度提供了结构基础。同时,高熵效应致使部分铋氧层被挤出,形成了无定形层,这些二维缺陷周围的钙钛矿层中引发了额外的独特平面外极化,进一步增强了极化柔韧性,实现了高压电性能的突破。该...
【关键词】高熵策略,铋层状陶瓷,高温压电材料
【数字创意】Meta研究人员将单个图像转换为VR头显的3D环境(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VR陀螺讯,Meta研究人员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单个图像创建逼真的虚拟现实环境。想象一下,能够从单个图像创建3D环境,然后使用Meta Quest进行探索或将其用作头显的主页环境。Reality Labs Zurich的一个研究团队希望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并提出了一种实现这一愿景的新方法。根据上周发表的研究论文,虽然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据单个图像创建视频,但它们难以生成完全沉浸式的场景。研究团队Katja Schwarz、Denis Rozumny、Samuel Rota Bulo、Lorenzo Porzi和Peter Kontschieder写道:“我们的主要见解是,从单一图像生成3D环境这项任务本质上是复杂...
【关键词】Meta,Quest,3D环境
【数字创意】索尼mocopi与Diver-X推出动捕手套适配器,可捕捉演奏乐器的动作(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VR陀螺讯,mocopi如今可作为手部传感器连ContactGlove动捕手套适配器。该适配器用于将mocopi移动动作捕捉系统连接到Diver-X的ContactGlove和ContactGlove2动捕手套上,结合使用mocopi的12个传感器进行全身动作捕捉和使用Diver-X的ContactGlove进行手部跟踪,将变得更加容易。mocopi的官方角色“RAYNOS-chan”通过佩戴适配器,她实现了弹奏吉他的动作捕捉。此外,作为购买适配器的奖励,用户还可以获得Diver-X官方角色“Diver-X-chan”的虚拟形像。
【关键词】索尼,动捕手套,适配器
【数字创意】Tobii的眼动追踪技术将集成到CitrusBits医疗平台(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VR陀螺讯,Tobii和CitrusBits已签署协议,将眼动追踪技术和Tobii Ocumen集成到新的CitrusBits IntelliXR查看器中,这项合作将促进、改善和优化医疗培训、诊断、通过XR眼镜进行康复以及通过实时信息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整合两家公司的软件和硬件,可以实时监控用户行为,适应不同的光学系统,保证数据隐私,并符合所有卫生法规和标准。CitrusBits首席商务官Gaurav Malik表示:“CitrusBits IntelliXR将在尖端技术和实际健康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将眼动仪与XR相结合,我们将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更智能的工具,以优化培训、完善诊断并最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Tobii,医疗,眼动追踪
【数字创意】Quest SDK v74版本引入拇指微手势功能(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VR陀螺讯,近日,Meta面向开发者推出了v74版本的Quest SDK,开发工具首次引入了一个名为拇指微手势的新特性。简而言之,该功能为手势交互新增了更多精细化操作选项,如左右滑动拇指可以切换视角、移动手腕可以快速选择传送位置等。在开发工具中,里面提及了数种全新的手势玩法。值得一提的是,Meta还将这套拇指微手势方案用于开发sEMG神经腕带,有传言称神经腕带可能会在今年Meta的AR眼镜新品有所亮相。
【关键词】手势交互,SDK,Quest
【高端装备】新兴际华集团自主研发多款机器人赋能服务升级(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3月31日,新兴际华集团自主研发的多款智能服务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服务能力。这些机器人包括全自动上芯机器人、管道检测机器人、AGV自动导向机器车和机器人维保团队,分别应用于工业检测、应急救援、智慧物流等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新兴际华集团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构建了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生产体系。此外,新兴际华集团还注重机器人维保团队的建设,确保机器人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新兴际华,机器人,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穿越者完成商业航天首次主动防热技术试验(2025-03-31)
【摘要】 3月31日,界面新闻讯,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商业航天首次亚轨道载人飞船主动防热技术地面验证试验。穿越者模拟飞船再入的极端热环境——通过持续高强度加热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穿越者主动防热材料在经受超1600℃高温长时间燃烧下,主动防热系统冷却效率最高达到58%,超过仿真预测的50%阈值,证明了主动防热技术的有效性及应用在再入飞行器领域的潜力,此外,还突破了载人飞船传统防热技术不可复用的瓶颈。
【关键词】穿越者,载人飞船,主动防热技术
【海洋经济】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2025-03-28)
【摘要】 3月28日,证券日报网讯,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东侧海边5公里水域,可以利用海上新能源离网制氢,并将绿氢进一步转换为容易储存的氨和甲醇,这两种化工产品既是船舶的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能源领域。该项目建设了我国首个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高度超...
【关键词】海洋,氢氨醇,海上制氢
【电子信息】中科院成功研发全固态DUV光源技术:完全不同于ASML(2025-03-27)
【摘要】 3月27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据悉,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发除了突破性的固态DUV(深紫外)激光,可发射193nm的相干光,与目前主流的DUV曝光波长一致,能将半导体工艺推进至3nm。据悉,ASML、佳能、尼康的DUV光刻机都采用了氟化氙(ArF)准分子激光技术,通过氩、氟气体混合物在高压电场下生成不稳定分子,释放出193nm波长的光子,然后以高能量的短脉冲形式发射,输出功率100-120W,频率8k-9kHz,再通过光学系统调整,用于光刻设备。中科院的固态DUV激光技术完全基于固态设计,由自制的Yb:YAG晶体放大器生成1030nm的激光,在通过两条不同的光学路径进行波长转换。一路采用四次谐波转换(FHG...
【关键词】中科院,全固态,DUV光源技术
【资产管理】九坤开始投AI,参与AI创新的量化机构又多一家(2025-03-27)
【摘要】 3月27日,华尔街见闻讯,3月25日,具身智能公司原力灵机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九坤创投后,中国头部量化投资公司“九坤投资”两位创始人的一级市场科技投资计划浮出水面。据悉,王琛和姚齐聪(九坤投资的两位创始人)已联合设立早期风险投资平台“九坤创投”,和从事量化投资的“九坤投资”相互独立。该投资平台已在水下运行一年多,期间出手近10个项目,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硬件、航空航天等领域,投资轮次均为A轮及A轮以前。筛选被投公司时,九坤创投没有设置明确的赛道限制。
【关键词】九坤,AI创新,量化机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成功商用全国首个地铁三载波聚合5G网络(2025-03-24)
【摘要】 3月24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广州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率先完成全国首个地铁场景2.6G+4.9G的3CC CA(三载波聚合)商用落地,实测下行速率超3.2Gbps,该成果为高密度场景网络建设提供了创新范式,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升级。本次商用验证的成功,标志着地铁等高价值场景的网络覆盖成功攻克5G-A多频协同、干扰规避和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广州移动、中兴通讯采用四频QCell设备建设的“LTE打底 + 5G-A增强”室分建网模式,为重要交通枢纽和室内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极简网络建设方案,同时为“信号升格”行动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智能化,5G,地铁
【电子信息】英飞凌公布AI数据中心电池备份单元BBU路线图,全球首款12 kW系统在列(2025-03-24)
【摘要】 3月24日,电子工程世界讯,英飞凌当地时间本月12日公布了该企业面向AI数据中心系统的电池备份单元(BBU)路线图,涵盖了从4kW到5.5kW再到全球首款12kW的BBU电源解决方案。BBU可在AI服务器机架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电量转换能力,这一组件对于AI数据中心至关重要。除了可确保供电不间断,BBU也可保护敏感的AI硬件免受电压尖峰、浪涌和其他电源异常情况的影响。英飞凌在5.5kW BBU中采用了独家拓扑结构,结合硅(Si)与氮化镓(GaN)技术,可实现超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而其12kw BBU系统结合多张4 kW电源转换卡,功率密度较业界平均水平高出四倍;同时并联的多张转换卡中若有...
【关键词】英飞凌,AI数据中心,电池备份
【海洋经济】海洋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发布,这三个方面表现更出色(2025-03-24)
【摘要】 3月24日,新京报讯,近日,我国首个海洋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英文名称OceanDS)发布,并成功通过专家评审。与通用大语言模型相比,"瀚海智语"在海洋领域的理论知识、专业术语和行业应用方面表现更加出色,成为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的垂直大模型。“智语精准”:该模型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海洋领域内容生成、知识问答、信息检索、政策分析、科普宣传等任务,并在专业领域测试中表现突出。相比前三名开源通用大模型,“瀚海智语”在试题回答中的成绩分别提高了7.15%、18.22%和25.30%。“学富瀚海”:该模型基于增量式向量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丰富的海洋领域...
【关键词】瀚海智语,大语言模型,海洋科技
【高端装备】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突破万米深海(2025-03-21)
【摘要】 3月21日,千龙网讯,3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发布了这项“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科研成果。该机器人首次突破万米深海,并实现多模态运动,为海洋资源开发、考古发掘、环境监测等带来更多可能性。团队设计出一款深海驱动装置:利用双稳态手性超材料结构在两个稳态之间切换时的快速突跳,巧妙地将深海高压对软材料的负面影响扭转为正面影响,成为提升机器人驱动性能的助力,帮助柔性材料驱动器克服在深海环境下性能衰减的困难。此外,团队还从深海世界的“舞者”——蝙蝠鱼的运动模式中汲取灵感,设计出能游动、...
【关键词】机器人,多模态运动,突破深海
【高端装备】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2025-03-20)
【摘要】 3月20日,机器人网讯,埃夫特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旨在通过整合墨斗IDE开发工具、OpenmindOS操作系统及EBOX硬件模块构建标准化技术平台,降低机器人应用开发门槛。该底座已应用于工业场景,提升汽车电子、3C制造等领域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并计划2025年上半年推出人形机器人样机,配套核心部件正在测试。研发层面,埃夫特获得政府补助2.2亿元,与清华大学、中科大共建实验室,加入华为生态推进AI融合;战略布局方面,投资18.93亿元建设年产能10万台的超级工厂,聚焦全球市场拓展,目标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梯队品牌。
【关键词】埃夫特,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海洋经济】国际首套,海洋所发布全球大洋海水三维pH格点数据集(2025-03-19)
【摘要】 3月19日,观海新闻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了国际首套基于机器学习的全球大洋海水三维pH格点数据集。该数据集具有全球大洋1°×1°的分辨率,覆盖海水深度0~2000米,时间跨度为1992年至2020年,能够为全球大洋酸化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海洋酸化是当前全球海洋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主要由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引起。海洋酸化不仅影响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变化。因此,准确评估海洋酸化状态对理解海洋生物对pH变化的响应以及全球海洋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未来变化至关重要。现有观测数据的不足,尤其是缺乏表层海水以下的长期、高覆盖率pH数...
【关键词】海洋酸化,pH数据集,环境研究
【生物产业】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2025-03-19)
【摘要】 3月19日,美通社讯,信达生物制药集团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与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信迪利单抗和呋喹替尼联合疗法用于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到盲态独立中心阅片(BICR)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信迪利单抗和呋喹替尼的联合疗法早前已基于FRUSICA-1研究的数据于中国取得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
【关键词】信达生物,和黄医药,信迪利单抗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首次:极光星通成功开展在轨星间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试验(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央视新闻讯,今日,极光星通“光传01/02试验星”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在轨星间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极光星通介绍称,“光传01/02试验星”面向国家大型卫星组网需求开展研制及试验,支持星间、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试验与验证工作。据悉,此次试验采用极光星通自主研制的LT-II型激光通信终端,兼容相干、非相干通信体制,支持 10Gbps、100Gbps、400Gbps 多档通信速率。极光星通表示,此次技术试验显著提升了星间信息交互能力,为未来空间高宽带组网应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将进一步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领域高速发展。
【关键词】通信数据,传输,自主研制
【电子信息】芯粤能半导体成功开发第一代碳化硅沟槽MOSFET工艺平台(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集微网讯,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粤能”)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技术研发和测试,已成功开发出第一代碳化硅沟槽MOSFET工艺平台。该平台采用芯粤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沟槽MOSFET结构,可显著降低比导通电阻、提高电流密度,并在确保产品可靠性的同时,有效突破平面MOSFET性能提升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大幅降低成本。据悉,芯粤能第一代碳化硅沟槽MOSFET工艺平台的1200V试制品单片最高良率超过97%,23mm2芯片尺寸下导通电阻为12.5mΩ,比导通电阻为2.3mΩ?cm2,比肩国际领先厂商主流产品性能指标,温升系数、开关损耗、抗雪崩和抗短路能力均能有效满...
【关键词】芯粤能半导体,碳化硅沟槽,工艺平台
【新 能 源】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完成,填补国际氢能安全领域技术空白(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科技日报讯,3月13日,国际首次基于UNGTR13-Ⅱ《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在大连氢能检测中心完成。该试验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旗下锅检院公司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实施,在郑津洋院士指导下建立了氢瓶耐火极限评估方法。试验模拟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在火灾下从70兆帕升压至110兆帕最终爆炸的过程,持续约20分钟,通过复现灾难链式反应构建极限试验模型。大连氢能检测中心拥有国际上抗爆能力最强的储氢系统室内全场景火灾模拟实验室,其防护体系自主设计,首创复合防护系统,攻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系统安全性试验的安全瓶颈。...
【关键词】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
【科技金融】玻利维亚央行: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增长116%(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移动支付网讯,近期,玻利维亚央行(BCB)行长罗哈斯在2024年度财政公开报告中表示,2024年玻电子支付业务10.04亿笔,较2023年(4.65亿笔)增长116%,其中38%为QR二维码交易;交易总额相当于玻金融系统存款总额的4.3倍,其中2024年下半年交易额超1.35亿美元,交易量超370万笔,表明民众对投资和支付新形式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据罗介绍,2024年玻金融体系总体呈现积极态势,生产部门融资显著增长,信贷组合增长4.2%,银行存款增长5.0%,反映公众对金融机构持有信心。玻央行顺应国际金融服务数字化趋势,在虚拟资产管理方面加大投入,通过融入新技术促进金融资源...
【关键词】玻利维亚,电子支付,业务增量
【科技金融】阿塞拜疆电子支付平台已开始接入SWIFT系统(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移动支付网讯,日前,阿塞拜疆央行与SWIFT代表团以及阿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代表召开会议,各方讨论了加强SWIFT框架下合作、二十国集团跨境支付合作,以及阿支付系统向“ISO 20022”标准过渡的情况和前景,探讨了SWIFT在阿实施创新支付解决方案项目进展。阿央行副行长哈利洛夫称,目前在阿运营的数字货币和支付平台已开始接入SWIFT系统,将有力推动阿金融科技和行业发展提质升级。阿金融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应落实《2024-2026年阿金融领域发展战略》有关举措。
【关键词】阿塞拜疆,电子支付,SWIFT系统
【科技金融】15家非洲各国央行和150多家商业银行已加入泛非洲支付和结算系统(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移动支付网讯,近日,15家非洲各国中央银行和150多家商业银行已加入泛非洲支付和结算系统(PAPSS),该系统是由非洲进出口银行、非盟委员会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秘书处合作开发的,可实现非洲范围内的无缝且经济实惠的跨境支付。
【关键词】非洲,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
【科技金融】汇付天下在澳洲成立子公司HuePay,将整合收单、BNPL等新兴支付方式(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移动支付网讯,2月15日,汇付天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宣布其旗下子公司HuePay开业。此次投资是汇付天下全球扩张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将其创新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引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该公司将为当地商家提供一站式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高效整合多种电子支付方式。HuePay CEO汤伟介绍,HuePay将充分利用汇付天下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优势,秉持“本地化、多元化、高效化”的服务理念,为澳新地区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HuePay的品牌名寓意“多彩”,象征着公司将为本地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创新高效的支付体验。汤伟还透露,HuePay将不断拓展支付...
【关键词】汇付天下,新兴支付方式,澳洲
【金 融】印尼央行与越南央行签署谅解备忘录,涉及支付和结算系统等(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移动支付网讯,印度尼西亚银行(印尼央行/BI)与越南国家银行(越南央行/SBV)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同意加强在中央银行领域的双边合作。该谅解备忘录体现了双方共同致力于在两家央行更加结构化和战略性的合作框架内进一步加强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支付和结算系统以及数字创新等央行主要职责领域的合作。据悉,谅解备忘录自2025年3月7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关键词】印尼央行,越南央行,结算系统
【海洋经济】中国船舶突破工业软件,创新链赋能产业链迈向制造新篇章(2025-03-17)
【摘要】 3月17日,国企讯,中国船舶集团正通过工业软件创新推动我国船舶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依托国内领先的造船能力,该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突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领域的技术瓶颈。目前,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模块源代码自主率已达到90%以上,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功能覆盖率。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中国船舶加快构建工业软件生态体系,推动核心底层技术的开放共享,联合多个行业和企业共建通用底座平台,并计划在2025年发布初版。该集团正通过工程应用...
【关键词】工业软件,船舶制造,产业链
【新 材 料】稀土新材料调温纤维开启千亿级市场(2025-03-17)
【摘要】 3月16日,新浪财经讯,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与天津纺科联合研发的“稀土红外反射中空隔热聚酰胺纤维”近日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新型纤维通过独特的“反射隔热+透射散热”机制,实现了持续主动降温效应,标志着稀土功能材料在民用纺织领域的颠覆性突破。该技术已获得中纺院2024年度“十佳科技成果”,在400~2500nm波段反射90%以上太阳辐射热,同时在8~13μm大气窗口实现93%的红外透过率,使体感温度降低3~5摄氏度,凉感持久性超越国标2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全球调温纤维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
【关键词】稀土新材料,调温纤维,千亿级市场
【海洋经济】全国首艘海上纯电动旅游客船在福建下水(2025-03-16)
【摘要】 3月16日,中关村在线讯,3月15日,福建船政旗下福宁重工成功完成全国首艘海上纯电动旅游客船“屿见77”的下水仪式。这艘49米双体纯电动客船不仅是福建省电动船舶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艘获得中国船级社(CCS)认证并完成陆上联调联试的海上纯电动旅游客船。“屿见77”总长49米,最大航速可达11节,按照9节航速计算,续航能力可达5小时,额定载客量为358人,主要用于沿海航区旅游观光。其核心动力系统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沿海直流组网变频电控技术,并配备国产化核心零部件,展现了我国在电动船舶领域的技术实力。该船符合A1无线电航区及Ⅲ级第3类客船标准,具备稳定...
【关键词】纯电动,船舶,海上旅游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自主研发“海脉”海底地震勘探节点智能生产线完成升级联调(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中国海油讯,2月10日,在中国海油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海油服产业园区,“海脉”海底地震勘探节点智能生产线完成全部升级联调工作,具备投产条件。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不断向深水、深层推进,传统拖缆地震勘探技术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海底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凭借其高精度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然而,该技术涉及多项核心壁垒,长期受制于人,国内产业化步伐滞后。中国海油加速推进“海脉”海底节点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建成国内首条智能生产线。同时,以“海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逐步完善,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提供了全新支撑。
【关键词】中国海油,地震勘探节点,智能生产线
【石油天然气】我国首条油井“手术刀”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投用(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中国海油讯,2月,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条磨铣工具智能自动化钎焊生产线正式投用。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磨铣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旋转的磨铣工具犹如手术刀,凭借其削铁如泥的特性,对井下硬材料进行有效磨削或铣削,精准实施井筒处理作业。2024年,我国海上油田应用550套磨铣工具,为322口生产井实施井筒处理作业,均成功恢复生产。中国海油该生产线利用清洁电能进行恒定加热,智能控制机械臂动作,可自动完成钎料置放、甄选抓取、齿槽啮合、物件运移、加温钎焊、成品下线等全部流水生产线工序作业。与人工钎焊工艺相比,智能自动化钎焊让焊接质量平...
【关键词】我国首条,油井“手术刀”,智能生产线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特分固井技术新突破(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中国石化讯,2月,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特分固井团队首次在某海域顺利完成一次高难度尾管悬空固井作业任务,标志着其尾管固井技术获得新突破,为海域油气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此次固井作业难度远超常规水平。本次作业所在井斜度大,尾管下端悬空段长度超过1400米,尾管悬挂器坐挂难度显著增大,并且水泥浆界面容易下沉,无法精准封固目的层段,气窜风险高。此外,本井在前期钻井过程中还遭遇了井漏等复杂情况,给该井的安全高效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此次尾管悬空固井作业的成功,将为后续同类型作业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特分固井技术
【石油天然气】原油制化学品技术应用日渐兴起(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2月17日,沙特阿美韩国控股公司S-Oil宣布,其位于韩国蔚山的Shaheen原油制化学品(COTC)项目已完成55%,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采用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将原油转化为液化石油气(LPG)和石脑油等石化原料,并通过裂解炉回收废热用于炼油厂发电。这是S-Oil公司首次商业化应用热原油制化学品技术。COTC技术的核心在于跳过传统炼油过程中的常减压蒸馏环节,直接将原油转化为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目前,COTC工厂主要采用原油蒸汽裂解、一体化水处理、脱沥青和蒸汽裂化等,同时采用加氢裂化技术加工中间馏分和残渣。该领域的...
【关键词】原油制化学品,日渐兴起
【化 工】独山子石化气相法POE获突破(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2月从独山子石化传出消息,独山子石化聚烯烃弹性体(POE)系列新产品产量已达1.5万吨。该产品是独石化首次实现气相法生产POE的新突破,产品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指标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2024年,独石化充分利用生产研发有利窗口期,密集开展新产品试生产工作,先后开发6个超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聚乙烯系列新产品,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市场同类改性及光伏用POE水平。
【关键词】独山子石化,气相法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