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我国功率最大氢气发动机在辽宁大连发布(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5日,一汽解放6DV超级工厂投产暨首款氢气发动机发布仪式在辽宁大连举行。全新发布的首款CA6HV3氢气发动机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其最大能够爆发460马力,峰值扭矩2100牛米,90%纯度的灰氢就能高效燃烧,可实现零碳排放,是当前国内功率最大的氢气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对氢气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需要达到99.99%。而这款CA6HV3氢气发动机对氢气纯度适应性非常强,只需使用灰氢,氢气纯度达到90%以上就能产生比较好的燃烧效果,对制氢要求较低,因此可降低其使用成本。与天然气和柴油不同,氢可能进入到金属内部并影响金属内部结构,引起管道材料强度下降而发生脆性断裂,即所谓“氢脆”现象。为突破这一技术难题,该款发动机与氢气接触的相关零件采用抗氢脆耐磨材料和特殊涂层技术,防止氢气分子扩散金属里,产生“氢脆”现象,进而达到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功率最大,氢气发动机,发布
【新 能 源】新型催化剂将水解制氢效率提高200倍(2024-12-03)
【摘要】 12月3日,科技日报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拓扑手性晶体,并将其用作水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通过操控该晶体内电子自旋,科学家将水解制氢效率提升了200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最新研究中,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由铑、硅、锡和铋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拓扑手性晶体。这些晶体的原子具有独特的左旋或右旋排列结构,使其能以特定方式与光和其他手性分子相互作用。电子转移速度的加快显著提高了整体反应速率。与利用传统催化剂相比,新催化剂的加入将水分解过程的效率提高了200倍。但目前研制出的催化剂仍然含有稀有元素,未来将很快推出高效且可持续的催化剂。
【关键词】新型催化剂,水解制氢,效率提高
【新 能 源】全球首个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制备成功(2024-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科学报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严克友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电池光热稳定性差的行业难题,利用绿色配体演变策略,调控全无机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成核结晶,成功制备出全球首个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该团队采用对甲苯磺酰肼的配体演变策略,制备了带隙为1.31 eV的无机窄带隙CsPb0.4Sn0.6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策略实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即低温处理阶段对甲苯磺酰肼作为配体调控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高温处理时将薄膜中的Sn4+还原成Sn2+减少深能级陷阱态,同时对甲苯磺酰肼的生成产物对甲苯磺酸又可以作为新的配体钝化钙钛矿薄膜的缺陷态。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7.41%的破纪录效率。结合带隙为1.92 eV的CsPbI2Br顶电池,首次成功构建了效率为22.57%(认证为21.92%)的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成功构建,有望在未来解决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关键词】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
【新 能 源】“冻晶”技术助力纤纳光电实现766cm2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达21.5%(2024-11-25)
【摘要】 11月25日,纤纳光电讯,纤纳光电近日宣布,纤纳光电766cm2中型钙钛矿组件经中国计量院认证,获得了21.5%的转换效率(正反扫平均值)。该组件结晶工艺使用纤纳光电新开发的冷冻激光表面钝化技术(简称“冻晶”技术),这是继钙钛矿小组件突破23.65%的效率后,在“冻晶”技术助力下公司取得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冻晶”技术与传统思路不同,通过超快激光精确深度调控与高精平台及光束角度的设计,实现了在钙钛矿晶体表面仅十几纳米范围内的瞬间局部退火,而体相晶体则保持低温稳定。这一举措在微观层面构建出陡峭的温差梯度,精准钝化表面缺陷的同时,避免了体相晶体的过度生长,从而推动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迈向新高度。纤纳光电认为,这充分验证了“冻晶”技术在优化大面积钙钛矿结晶质量方面的可行性,为解决钙钛矿面积放大效率损失的“顽疾”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冻晶”技术,纤纳光电,钙钛矿组件效率
【新 能 源】国内首套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交付(2024-11-13)
【摘要】 11月13日,科技日报讯,国内首套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近日完成测试,在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投入使用。该装置由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依据风力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设计。“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包含机舱单元、偏航单元、模拟风源单元及风机电气控制单元,能够模拟真实机组安全与常规运动控制,是可以支撑典型风电机组维护与检修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实训平台。
【关键词】国内首套,风电机组,实训装置
【新 能 源】我国科研团队提出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人民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近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研究针对海水制氢中最棘手的氯离子干扰难题,引入氧化还原介导的解耦策略,利用兼具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的阳极反应,巧妙规避了传统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析氧反应与氯离子反应的直接竞争,大幅降低了电化学腐蚀。
【关键词】科研团队,解耦式,电解制氢
【新 能 源】爱旭布局新型光电技术,晶硅理论转换效率有望超过30%(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能源网讯,日前,爱旭股份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爱旭将与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ACAP)携手研发具有行业开创性的光子倍增技术(Photon Multiplication)。此次爱旭与ACAP联合研发的全新光子倍增技术,致力于通过特殊材料将单个高能光子转换成多个低能光子以成倍产生额外的电子-空穴对,提升电流输出,现有电池结构无需进行复杂调整,即可打破传统技术局限性、显著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不仅如此,该技术与现有BC的电池制造工艺流程高度兼容,BC电池生产线只需进行简单改造便可实现这项新技术的量产应用,实现30%以上的阳光能量转换效率空间。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实践,将有望颠覆现有光伏技术理论,实现太阳能利用形式的全面变革,再次大幅优化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
【关键词】爱旭,光电技术,晶硅理论转换效率
【新 能 源】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再度刷新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2024-10-16)
【摘要】 10月16日,南京大学讯,10月14日,南京大学宣布,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测试,面积为1.05cm2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8.2%,刷新了该尺寸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效率纪录,进一步推动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产业化进程。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0月14日以《Homogenized contact in all-perovskite tandems using tailored 2D perovskite》为题,发表于Nature期刊。相关结果已被收录到国际权威的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效率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中。
【关键词】钙钛矿,效率,纪录
【新 能 源】中国首创、全球最大的35兆瓦级六自由度风电整机试验台投运(2024-10-16)
【摘要】 10月16日,三一重能讯,10月15日,中国首创、全球最大的35兆瓦级六自由度风电整机试验台,在三一重能风电试验中心正式投运。该试验台由三一重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采用100%国产供应链建设,是迄今全球可承载功率最大、还原度最高、验证最全面的风电整机传动试验台,满足35兆瓦级整机全生命周期验证需求,将为风电大型化未来创造更多可能。35兆瓦整机试验台通过6个百吨液压缸的组合配置,实现六个维度多向载荷的协同加载与解耦,对试验机组进行肆意极限拉扯,一比一复刻风场复杂工况。
【关键词】35兆瓦级,六自由度,风电整机试验台
【新 能 源】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组件通过低-高-低加严循环风压测试(2024-10-14)
【摘要】 10月14日,东方日升新能源讯,近日,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组件成功通过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极端气候条件下卓越稳定性和耐久性测试。此次测试严格遵循了AS/NZS 1170《结构设计准则》中的高标准要求,还融合了《澳大利亚建筑规范(BCA)》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模拟低-高-低循环风压环境的机械性能测试。测试依据AS/NZS 1170《结构设计准则》标准,设定了远超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风压变化强度的极端风压场景,旨在全面评估异质结伏曦组件在极限条件下的即时响应速度、长期耐受极限以及结构稳定性。此次测试有力证明了东方日升异质结伏羲组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高可靠性及卓越性能。
【关键词】东方日升,异质结,伏曦组件
【新 能 源】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生产制造实现国产化(2024-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电力报讯,9月26日晚,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MySE18.X-20MW成功并网发电,标志中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20兆瓦时代。该机组采用柔性功率设计,最大功率可达20兆瓦,风轮直径可覆盖260至292米,最大扫风面积66966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大小。以年平均风速8.5米每秒测算,该机组全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可满足9.6万居民全年用电需求。该机组研发实现了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桨系统到大型铸件、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生产制造的全部国产化,有力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国内装备制造水平的升级。
【关键词】明阳智能,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部件
【新 能 源】新型二维材料可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2024-09-19)
【摘要】 9月19日,新华网讯,德国科研团队以二维材料MXene为基础开发出一种催化剂,可高效催化电解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可望提高电解水制氢的效率、降低成本。MXene由过渡金属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制成,其微观结构是一层层的分子薄膜,与单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烯类似,所以被称为二维材料。这类材料有着高导电性和亲水性,总表面积很大,表面特性容易调节,在电催化领域有巨大潜力。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说,他们使用碳化钒制备出MXene材料,添加铜和钴的氢氧化物以增强表面功能,得到新型催化剂。实验发现,它对电解水的析氧反应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连续反应12小时之后,活性甚至有所提高。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材料化学杂志A》上。
【关键词】新型,二维材料,电解水制氢
【新 能 源】S&P标普全球:2024年起TOPCon技术成为光伏行业主流,市占比将超7...(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中国能源网讯,9月,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光伏技术报告》指出,光伏行业正处于向n型技术的快速转型期,预计在2024年,这一转型将进入关键阶段。在众多n型光伏技术路线中,TOPCon技术以其高效率、高性价比以及对现有PERC生产线的兼容性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主流。报告预计到2026年,TOPCon的市场份额将攀升至70%。标普全球报告指出,TOPCon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硅薄膜层,二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有效降低硅片表面复合和金属接触复合,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与XBC技术相比,TOPCon实现了钝化技术的显著迭代,过往主流电池技术的进步也正是基于钝化技术的持续提升。根据标普全球的预测,2030年前,TOPCon将持续占据光伏行业主流地位。
【关键词】标普全球,TOPCon技术,光伏主流
【新 能 源】鞍钢股份成功研发最薄规格光伏支架用超高强耐蚀钢(2024-09-06)
【摘要】 9月6日,鞍钢集团讯,9月4日,鞍钢集团向媒体表示,厚度为1.5mm、强度700MPa的光伏支架用耐蚀钢AWP700在鞍钢股份鲅鱼圈生产基地首次试制成功,实现了光伏支架用钢产品强度、轧制规格的突破。标志着鞍钢股份开发出最薄规格光伏支架用超高强耐蚀钢,也标志着其在拓宽光伏支架用耐蚀钢产品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此次鞍钢股份光伏支架用超高强耐蚀钢的成功研发,不仅满足了下游产业高强度、环保、耐蚀的发展趋势,更有效降低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成本,推动了新能源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绿色鞍钢、绿色低碳生态环境贡献积极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鞍钢股份,最薄规格,光伏支架用钢
【新 能 源】废弃太阳能电池板中银回收率可达98%(2024-09-02)
【摘要】 9月2日,科技日报讯,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从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回收银,回收率高达98%。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环境技术与创新》杂志。此前研究显示,太阳能电池板中的铁、钢和铝等金属相对容易回收利用,但银等金属的回收却困难重重。因为银与铜几乎总是“形影不离”,难以分离。最新研究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银回收方案。新方法巧妙运用了碱活化的过硫酸盐和氨。其中,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铜。得到的氧化铜可用作保护层,防止铜漏出。研究团队通过不断调整参数,进行多种反应,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材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氨浓度为0.5摩尔/升,过硫酸钾浓度为0.2摩尔/升,反应时间为1小时。在这样的条件下,新方法能够成功地从样品中分离出85%的银。借助电沉积氧化还原反应,他们进一步将回收率提高到98.7%。
【关键词】废弃太阳能电池板,银,回收率
【新 能 源】中船科技“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2024-08-26)
【摘要】 8月26日,中船科技讯,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试验场项目团队直面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等核心难题,创新采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组网技术和锂电-燃电混合储能模式,以电解制氢技术灵活调节能源供需,将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共同作为调峰载体和后备电源,搭载中船风电自主开发的风光氢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对“源网荷储氢”多能系统进行多尺度协调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供电,有效弥补了电化学储能在储能时长方面的局限性,实现了全天候、无间断、100%清洁能源离网供电,将该领域技术探索推向了新高度。
【关键词】中船科技,“风光氢储”,试验场
【新 能 源】叶状聚光器可大幅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2024-08-23)
【摘要】 8月23日,科技日报讯,发光太阳能聚光器(LSC)是一种利用光致发光材料将阳光转化为可被光伏电池捕获利用的装置。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日本立命馆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叶状LSC模型,可增强光子的收集和传输能力,大幅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研究人员将传统平面LSC技术(如边缘镜和串联结构)融入叶状LSC设计中。实验表明,可使用单点激发技术,根据入射光的光谱和强度,对这些叶状结构的光学效率进行分析计算。这种叶状的优化LSC为设计更灵活、更具可扩展性的太阳能系统提供了新解决方案,使其更高效,适用于更多用途。
【关键词】叶状聚光器,大幅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
【新 能 源】超大尺寸钙钛矿高速激光刻蚀成套设备在武汉发布(2024-08-14)
【摘要】 8月14日,上证报讯,8月13日,元禄光电在武汉正式发布1200mm×2400mm钙钛矿高速激光刻蚀成套设备,为解决钙钛矿大面积制备的产业化瓶颈提供了新方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光伏路线的“终极答案”,钙钛矿工艺流程包括薄膜制备、激光刻蚀、封装三个环节。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与规模化量产的关键环节,激光刻蚀的高精度调控对大尺寸钙钛矿电池组件量产至关重要。此次发布的设备由元禄光电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发,是目前市场上极少数能生产超大尺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激光刻蚀设备。胡兵介绍,该设备通过飞秒激光光刻局域成型技术,在保证刻蚀节拍的前提下,可精准实现多次定位刻蚀,解决了高精度界面调控难题,为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的高效制造带来可能。据了解,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专家评价认定。
【关键词】超大尺寸,钙钛矿,激光刻蚀
【新 能 源】技术持续突破,钙钛矿叠层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2024-08-06)
【摘要】 8月6日,证券日报讯,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研发再次取得进展。日前,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单位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突破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难题,并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达32.5%且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长期以来,钙钛矿叠层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常出现钙钛矿薄膜不均匀和晶体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成品出现缺陷,影响光电转换率和使用寿命。为此,相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都在积极进行研发突破。据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陈棋介绍,该团队创新提出宽带隙钙钛矿结晶控制策略,在前驱液中添加长链烷基胺,促使高质量晶核加速“生长”,抑制低质量晶核“生长”,从而制备出均匀的高质量宽带隙钙钛矿薄膜。
【关键词】技术突破,钙钛矿叠层电池,商业化进程
【新 能 源】世界最大口径和输量的绿氢管道勘察设计正式启动(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北极星氢能网讯,7月3日,康保至曹妃甸氢气管道工程勘察和详细设计阶段启动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标志着这条世界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勘察和详细设计工作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氢能一体化发展。康保至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于去年12月底,获河北省省发改委批复,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公司投资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院)负责可行性研究、勘察测量和详细设计工作。该管道起自张家口市康保县,终至唐山市曹妃甸区,线路全长972.7公里,管径为813毫米,设计压力7.1兆帕,最大年输量约为130万吨绿氢,是目前世界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
【关键词】世界最大,绿氢管道,勘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