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成功投运(2025-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6月28日,许继电气所属德理施尔公司自主研发的MISELA-40.5/4000-40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宁夏宁东绿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复合光伏项目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成功投运。这是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工程应用,标志着大容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设备额定电流达4000安,负载容量240兆瓦,柜宽仅900毫米,满足1.1倍额定电流温升要求,相比同规格空气绝缘开关设备占地面积减少50%以上。MISELA-40.5/4000-40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成功投运展现了我国在新能源电力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优异性能有助于提升光伏电站的电气布局效率,降低土地占用成本。研发团队突破绝缘和温升技术瓶颈,实现了产品可靠性与紧凑性的平衡,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气体绝缘开关,光伏项目,技术创新
【新 能 源】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讯,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近日通过氢耗与续驶里程关键试验,验证了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卓越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红旗氢燃料电池系统在稳定性和能量管理精度上表现优异,且相比整备质量更小的竞品实现了15%的氢耗降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果得益于红旗研发体系的两大优势:一是高效的技术转化能力,通过敏捷开发体系加速技术产业化;二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实现100%自主开发,为量产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一汽已掌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未来将持续优化性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能耗优化,自主可控
【新 能 源】晶澳科技创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晶澳科技讯,近日,晶澳科技DeepBlue系列n型TOPCon组件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转换效率达到25.5%,正面功率超过700W,由此一举创下n型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这不仅是晶澳科技在n型技术领域深厚研发实力的体现,同时再度证明了TOPCon技术的巨大提效潜力。
【关键词】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
【新 能 源】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2025-06-10)
【摘要】 6月10日,中国能源网讯,近日,白马湖实验室联合苏州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其中0.1cm2小面积电池效率高达27.3%,1cm2大面积电池效率达到26.9%;相关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太阳能电池效率表》(第66版)收录,展示出白马湖实验室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天然氢,清洁能源,勘探技术
【新 能 源】龙源电力风电机组防除冰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06-10)
【摘要】 6月10日,龙源电力讯,近日,龙源电力“极端气候下风电机组防除冰技术攻关与工程化突破”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针对寒冷潮湿地区风机叶片覆冰问题,从防冰材料、施工工艺到智能防控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首次提出复合防覆冰技术并成功应用。项目揭示了不同气候下的覆冰机理,开发了湿法铺层、高空真空灌注一体化成型等工法,施工效率提升显著。目前已在贵州、陕西等风电场应用,有效解决极端气象下的覆冰问题,推动行业从单一防冰技术向综合防覆冰技术转变,提升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防除冰技术,风电机组,极端气候
【新 能 源】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05-26)
【摘要】 5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讯,近日,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填补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空白,首创“水上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无人化作业模式,实现海缆故障点精确定位、海底地形三维建模及桩基设备360°扫测,显著提升运维效率。目前已在江苏、福建等地成功应用,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运维能力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关键词】海上风电,探测平台,国际领先
【新 能 源】纤纳光电攻坚钙钛矿产业化世纪难题(2025-05-26)
【摘要】 5月2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一通讯单位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适用于平米级钙钛矿组件结晶的3D层流风场技术》(3D Laminar Flow-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s for Square Meter-Sized Solar Modules)的研究型论文,首次系统阐释了稳效协同的平米级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的产业化路径。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独立第一作者单位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型论文。该技术使薄膜残留溶剂减少90%,量产良率达98.5%,并建成全球首条百兆瓦量产线。纤纳光电2024年出货量占全球钙钛矿市场52.2%,已形成300余项全球专利,核心专利获中、美、欧、日四方授权。纤纳光电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光伏技术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关键词】钙钛矿,纤纳光电,产业化
【新 能 源】新型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8.7%(2025-05-13)
【摘要】 5月13日,新华网讯,日本金泽大学与加拿大金斯顿女王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型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8.7%,较此前4%的效率实现大幅提升。该电池不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作为电极材料,通过“碳纳米管电极层压法”避免传统溶液工艺对有机薄膜的损伤。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电极导电性和制造工艺,推动低成本化应用。目前硅基电池效率达27%,钙钛矿电池达26%,全有机电池虽效率较低,但因其环保性和易回收性被视为潜力技术。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突破为绿色能源技术提供了新方向,其环保优势在碳中和背景下尤为重要。
【关键词】全有机电池,光电转换,环保材料
【新 能 源】单结硅光伏电池“终极”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2025-05-07)
【摘要】 5月7日,界面新闻讯,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发布《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这是光伏行业首份BC技术发展白皮书,标志着BC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当前BC电池量产效率达27%,组件效率24.4%,较主流TOPCon技术高1.6%,理论效率极限29.1%逼近晶硅天花板。2024年起,协鑫、天合光能等企业陆续推出BC组件,2025年通威、晶澳等也加入布局。白皮书预测,未来3~5年BC电池效率将提升至28.5%,组件效率超26%。
【关键词】BC电池,技术迭代,碳中和
【新 能 源】天合光能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世界纪录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2025-04-17)
【摘要】 4月17日,中国能源网讯,4月11日,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第32次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其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研发团队攻克了绒面基底钙钛矿大面积成膜、顶底电池匹配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工业级电池尺寸上效率超过31%的突破。钙钛矿叠层技术理论效率可达43%以上,未来将在BIPV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钙钛矿,叠层技术,电池效率
【新 能 源】我国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5-04-17)
【摘要】 4月17日,中国能源网讯,4月15日,国产首台直管结构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验收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技术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无法量值溯源的问题。装置具有压力灵活切换、无线智能监测、高度集成便携及防爆安全等级高等特点,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此外,该装置兼容35兆帕和70兆帕两种工作压力,设计符合最高防爆等级要求,解决了现场使用弱电设备的安全问题。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量技术的突破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此次研发的加气机检定装置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还为氢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氢能计量,技术突破,加氢站
【新 能 源】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2025-04-16)
【摘要】 4月16日,新华社客户端讯,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的“报国讲坛”显示,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导研发,具有常压工作、无水冷却、核废料少等优点。2023年10月11日,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临界反应;2024年6月17日达到满功率运行;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目前,我国正与工业界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的工业示范和应用。钍基熔盐堆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际空白。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核能技术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核废料处理难题,还为我国能源独立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钍基熔盐堆,核能技术,建成运行
【新 能 源】隆基刷新单结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2025-04-14)
【摘要】 4月14日,隆基绿能讯,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 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隆基通过重构电池结构与材料体系,在光学管理与载流子传输效率上实现双重突破。此次打破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验证了隆基聚焦价值创造、推动产业进步的能力。
【关键词】隆基,单结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新 能 源】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完成,填补国际氢能安全领域技术空白(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科技日报讯,3月13日,国际首次基于UNGTR13-Ⅱ《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在大连氢能检测中心完成。该试验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旗下锅检院公司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实施,在郑津洋院士指导下建立了氢瓶耐火极限评估方法。试验模拟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在火灾下从70兆帕升压至110兆帕最终爆炸的过程,持续约20分钟,通过复现灾难链式反应构建极限试验模型。大连氢能检测中心拥有国际上抗爆能力最强的储氢系统室内全场景火灾模拟实验室,其防护体系自主设计,首创复合防护系统,攻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系统安全性试验的安全瓶颈。此次试验成果填补了国际氢能安全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
【新 能 源】我国极地清洁能源利用实现历史突破(2025-03-07)
【摘要】 3月7日,中国电力报讯,3月1日,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科考站成功发电,这是全球首次在南极应用氢能技术。秦岭科考站投运了“风-光-氢-储-荷”新能源微电网系统,“氢腾”燃料电池可储能和供电,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相比传统发电更环保。2023年夏,国氢科技接到任务后,组建研发团队,经多地低温测试,于2024年11月设备启程南极,今年1月抵站调试后成功发电。“氢腾”此前已在博鳌论坛、冬奥会等活动应用。国家电投自2016年培育氢能产业,其多项氢能项目取得进展,还有多项创新成果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关键词】极地,清洁能源,历史突破
【新 能 源】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2025-03-07)
【摘要】 3月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讯,3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破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差这一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虽有高效、轻薄等优势,但在阳光下易“衰老”。研究发现其材料遇光膨胀收缩会产生内部破坏。科研人员用石墨烯和特殊透明塑料制成超薄保护层,给材料穿“防弹衣”。经测试,加了保护层的电池在强光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3670小时后仍能保持97%的发电效率,创下同类电池最长稳定工作时间纪录。该技术已与企业合作试验,未来建筑外墙发电玻璃等产品有望成为现实。该项研究突破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使其实用化进程加速,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颠覆了科学界认知,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一旦量产,将凭借低成本优势,推动太阳能在多领域广泛应用,改变能源利用格局。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钙钛矿
【新 能 源】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规模化商用难题(2025-03-06)
【摘要】 3月6日,科技日报讯,3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向媒体表示,2024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该成果已应用于新疆首个综合能源站,还获得8000万元新订单。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是主流制氢技术之一,具有响应快、环保等优势,但因依赖贵金属铱作催化剂,成本高阻碍了大规模商用。陶华冰团队开发出可批量制备、高工况活性的核壳结构催化剂,降低了对铱铂的载量,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工艺,提升了设备工作效能和使用寿命,降低了制氢成本,实现了该技术全链条自主研发,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关键词】高性能,制氢装备,规模化商用
【新 能 源】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试制成功(2025-02-21)
【摘要】 2月21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讯,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顺利通过各项技术测试和性能验证,成功填补了电站集团在该功率段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领域的空白。这款发电机优势显著,额定功率达10400kW,额定电压1140V,采用直冷冷却方式和全新绝缘系统。经电磁设计与结构方案双重优化,与同功率产品相比,在中心高、重量、噪声、成本、功率密度等方面表现更优。
【关键词】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试制成功
【新 能 源】中国高校团队在太阳电池领域取得突破(2025-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对外公布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叠层,让钙钛矿/铜铟镓硒太阳电池更广泛吸收太阳光能量,更高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让该类型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叠层太阳电池能突破单结电池转换效率瓶颈,理论极限效率40%。其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可用于不规则表面。该太阳电池与锂电池原理不同,主要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晶硅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占主导,但钙钛矿材料轻薄、可制成柔性材料,是团队未来研发重点。
【关键词】西湖大学,太阳电池,突破
【新 能 源】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2025-02-17)
【摘要】 2月17日,新华网讯,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机构历时十年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铂-铱双金属催化剂,成功破解了传统乙醇制氢的技术瓶颈。通过此催化剂,在仅270摄氏度条件下,就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的生物乙醇与水分子反应直接转化为清洁氢气,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
【关键词】新型,制氢技术,高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