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口】连云港港拥抱Deepseek,开启全新智能时代(2025-02-25)
【摘要】 2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随着连云港港口数字孪生平台——“连云港智慧港口全息平台”的界面展开,一个交互式对话窗跃然而出,只要输入问题,它都能应答如流。这是DeepSeek在连云港港落地的成果,也标志着连云港港的数字化转型开启全新智能时代。依托于AI技术构建的港口数字孪生平台,融合了DeepSeek的多模态分析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将通过对港口长期积累的作业数据深入学习与分析,为港口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为重塑港口运营模式和全链路智能化提供智慧保障。下一步,连云港港将继续与DeepSeek、Qwen等AI领域大模型携手,深入探索港口和口岸在智能生产、智能运营、智能通关、智能物流等领域AI应用场景,积极打造“AI+港口运营”智慧生态,为连云港港高质发展注入“智慧”全新动力。
【关键词】连云港港,智慧港口,AI
【港 口】兴通股份接入DeepSeek,推动航运智能化启新篇(2025-02-25)
【摘要】 2月25日,中华航运网讯,兴通股份近日正式接入了DeepSeek API,以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和全球化为核心,开启从传统运营模式向“数据驱动、风险可控、效率跃升”的智慧航运体系转型的新篇章。在开拓全球市场方面,依托DeepSeek强大的智能分析与预测能力,兴通股份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精准匹配个性化运输方案。在智能调度优化方面,基于历史航次数据、港口作业效率、航运市场动态、天气状况、船舶排队情况等多维度信息,DeepSeek的深度学习与智能预测模型为公司实现船舶航线的智能预排期,优化船舶调度策略,显著提升航运效率和船舶利用率。在精准能耗管理方面,兴通股份凭借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为公司提供精准的船舶能耗计算,并根据不同航行条件推荐最佳航速与燃料组合,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推动航运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兴通股份,智慧航运,航运效率
【港 口】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成功落地山东港口青岛港(2025-02-18)
【摘要】 2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随着中远海运“创新轮”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顺利完成纸浆货物的入库,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正式宣告成功落地。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为港航领域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三单”融合业务通过整合GSBN电子提单平台、“云港通”平台以及“港云仓”电子仓单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客户货物单据从电子提单到电子提货单,再到电子仓单的无缝衔接,提升了货物单据处理的便捷性和效率,确保了数据链条的完整可追溯性和内容真实性,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构建起一个高度安全、值得信赖的数据交互环境。此次纸浆“三单”融合业务的成功落地,是山东港口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实践成果,标志着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迈向新高度,加快构建高效、安全、智能的港口贸易数字生态。
【关键词】山东港口,数字化,电子提单
【港 口】中远海科航运大模型Hi-Dolphin正式版发布(2025-02-14)
【摘要】 2月14日,中华航运网讯,2月13日,中远海科发布了航运大模型Hi-Dolphin的正式版,该模型拥有更强大的智能问答、更智能的航运智链百科和更准确的航运动态“全球通”功能,使智能航运更加触手可及。Hi-Dolphin正式版的三项主要升级包括:支持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问答,结构化知识体系,以及为航运管理、船舶运营、港口调度等核心业务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的业务赋能简单化。智能语义查询是Hi-Dolphin正式版的一大亮点,支持自然语言界面(NLI)的人机交互模式,用户可以在一个窗口完成海事类知识查询、航运数据调取、运力趋势分析等操作。Hi-Dolphin已接入DeepSeek R1接口,并融合了知识图谱和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为航运上下游企业提供强大的信息整合和智能决策支撑工具。升级后的Hi-Dolphin能够从海量文本数据中凝练高价值信息,帮助用户梳理完整的航运知识架构体系,通过深度思考的技术能力为多元的航运业务场景赋能,助力航运业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中远海科,航运大模型,Hi-Dolphin
【港 口】“长江e+”完成主要岸电平台对接工作(2025-01-24)
【摘要】 1月24日,中华航运网讯,近日,长江经济带港口和船舶岸电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与江苏省、上海市、国家电网等主要岸电平台完成对接,实现了智能岸电设备的“三个统一”,即统一采用一个二维码,统一使用长江e+扫码用电,数据统一汇总至长航数据中心。此次系统对接后,新接入智能岸电设备3399台,岸电设备智能化率提升了16%,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航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长江e+已累计接入超过1.4万台岸电设备,此次整合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港口和船舶统一的岸电智慧监管服务体系,形成了基础数据、监管与服务闭环。这一举措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船舶靠港作业效率,并为准确定制政策和资源调配提供了数据支持,确保了岸电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岸电信息系统,绿色航运
【港 口】浙江海港首个绿能管控“智能大脑”诞生(2025-01-20)
【摘要】 1月20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16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首个绿色能源智控中心——北三集司绿色能源智控中心在穿山港区通过交工验收。该智控中心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示范工程,构建了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通过多源出力、实时追踪、潮流控制、动态平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智能管控,确保港区用能安全,提升港口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自洽率,降低碳排放率。
【关键词】浙江海港,绿能管控,智能大脑
【港 口】辽港集团数智化转型取得新进展(2025-01-16)
【摘要】 1月16日,港口圈讯,辽港集团近日通过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甲方四级(量化管理级)认证,成为国内港口行业和大连市首家获得此级别认证的企业。其下属科技公司“大连口岸物流网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获得DCMM乙方三级认证。DCMM是我国数据管理领域的国家标准,旨在推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辽港集团的数据管理能力提升,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还密切关联企业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整合成立以来,辽港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并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在数智化转型中,辽港集团围绕数据治理、数据运营、数据应用等多个维度,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成为港口行业数据管理领域的领先标杆。
【关键词】辽港集团,数智化转型,DCMM认证
【港 口】烟台港智慧理货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2025-01-14)
【摘要】 1月14日,中国水运网讯,2025年元月以来,烟台港的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和莱州港区通过智慧理货调度指挥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一体化运作。这一举措旨在统一管理外理业务、人员调度和市场经营,以构建理货核心竞争优势,支持烟台港的特色业务发展。一体化运作不仅提高了理货精准服务能力,还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此外,烟台港还在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市场拓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整合,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烟台港的这一举措标志着其理货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烟台港,智慧理货,一体化
【港 口】国内首套双数据库国产化集装箱操作系统(AI-TOS)在福州港正式上...(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海顺丰7”轮在福州港罗源湾港区顺利完成装卸船作业,标志着国内首套双数据库国产化集装箱操作系统(AI-TOS)在福州港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由福州港务集团组织建设,支持国内主流的达梦数据库和人大金仓数据库,功能主体包括集装箱TOS、散杂货TOS、理货TOS、智能化调度TOS、设备管理TOS(TOS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码头作业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据了解,AI-TOS紧跟前沿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大模型,实现智能化生产调度、客户管理、数据分析和基础服务。
【关键词】福州港,AI,集装箱
【港 口】全国首个船岸协同开展移动式岸电箱接电模式在宁波舟山港正式落地(2024-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华航运网讯,12月6日15时许,随着一声指令,靠泊在北二集司2号泊位的“第一使命”轮成功通过海洋网联——宁波舟山港新型移动式岸电箱接通岸电,标志着全国首个船岸协同开展移动式岸电箱接电模式正式落地。新型移动式岸电箱操作模式即船舶在港靠泊期间,把岸电箱吊装上船用作临时岸船连接系统,实现岸电的接驳与使用。在一定区域内,新型移动式岸电箱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转移,为未配置船载岸电设施的船舶提供更完善的船岸配合模式、更便捷的操作方式、更高效的接受电服务。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移动式岸电箱,岸电
【港 口】i-AM系统设备设施模块登陆集装箱码头(2024-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信通公司自主研发的i-AM智慧资产管理系统在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正式上线。该系统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加速推进了码头设备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这是该系统设备设施模块首次在集装箱码头实现落地应用。传统港口设备管理模式下,码头员工依赖纸质台账记录设备维修情况,存在诸多问题。i-AM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设备信息,建立了维修申请、故障处理、特种设备登记等全方位管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可视、可知、可控”。目前,i-AM系统已在集团旗下28家单位上线使用,覆盖了宁波舟山港旗下多个业态客户群体。
【关键词】i-AM系统,集装箱码头,智慧化
【港 口】山东港口青岛港智慧化通用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iGTOS)全面上线(2024-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和科技集团青岛公司共同研发的iGTOS系统在青岛港大港公司全面上线。iGTOS系统是以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机制创新为理念,旨在强化数字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港口业务转型升级,实现青岛港散杂货生产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该系统在研发过程中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包括业务流程的梳理、技术难题的攻克、核心算法的优化和调派逻辑的设计等。研发团队在55天内进行了75次现场推演,面对压力,他们化挑战为机遇,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方法。系统测试阶段,业务与研发团队的紧密合作成为推动系统完善的关键,进行了三轮测试和培训工作,提出了740条问题和近200项专业技术问题的复测整改。iGTOS系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青岛港在向更高质量、更优服务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iGTOS,青岛港,散杂货码头
【港 口】山东港口“港易佳”平台正式发布,打造专业数智化采购供应链生态...(2024-11-28)
【摘要】 11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11月20日,由中国港口采购供应链联盟主办,山东港口阳光慧采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中国港口采购供应链联盟生态伙伴大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山东港口港易佳采购供应链服务平台正式发布。近年来,山东港口聚焦科技、聚焦协同、聚焦创新,在建设智慧供应链、精益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与协同供应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构建了专业的数智化采购供应链生态平台——“港易佳”。港易佳是一个智慧平台、价值平台、生态平台,能够使链上伙伴关系更紧密、链条更稳健,加快数字化进程,促进链上伙伴互为供需关系,带来更多商机,大幅提升采购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山东港口,港易佳,数智化采购
【港 口】打破海公铁运输数据壁垒,北部湾港集团实现物流信息透明监控(2024-11-28)
【摘要】 11月28日,中华航运网讯,北部湾港集团近期通过其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成功实现了海、公、铁三大运输方式的数据整合,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数据壁垒。这一突破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还标志着广西在数字化驱动海铁联运业务运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北部湾港集团利用BI工具分析市场需求,为货品量身定制全程物流方案,预计达到每月5000吨的稳定发运量。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的透明监控和查询,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为货物提供了更优质的物流解决方案。
【关键词】北部湾港,物流信息,数字化运营
【港 口】国内首个混行模式的“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示范区”获批设立(2024-11-28)
【摘要】 11月28日,港口科技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自动驾驶试验区近日获得批准设立,成为国内首个混行模式的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示范区。该试验区采用海关监管下的码头运营模式,实现陆港与海港的无缝衔接,是多式联运的重要枢纽。试验区建设将突出智能网联集卡和常规人工集卡高水平全混行的特点,打造智慧铁路场站改革样板工程。核心应用场景包括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和智能平面运输车。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施全链智能化作业模式、全港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全景可视化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等四大改革场景。目前,项目正在全力推进,目标是在2024年底基本建成。
【关键词】混行模式,自动驾驶,多式联运
【港 口】辽港集团“易运维”数智化产品重磅发布(2024-11-18)
【摘要】 11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西安国际港-宁波舟山港“陆海一体”铁海联运直达班列暨“浙江e港通”西安站专列首发仪式在西安举行,这标志着“浙江e港通”品牌完成了首个省外铁路站点的推广。“浙江e港通”品牌自今年9月上线以来,已覆盖全国14个站点,有力提升了当地外贸进出口便利化水平。“浙江e港通”品牌是将海港的港务、关务、船务功能延伸至内陆地区,推动实现“陆港如海港”,促进货物进出口更加便利化。此次西安站正式启动,标志着“浙江e港通”首个省外铁路港站扬帆启航。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浙江e港通
【港 口】无人机测厚技术助力CCS远程检查迎来新突破(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中国船级社(CCS)向中兴海陆工程有限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无人机船舶检验服务认可证书,标志着中国在远程检查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人机检验技术能够抵达人员不易接近的区域进行检验,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测厚技术已日臻成熟。CCS作为国家船检的主力军,一直致力于推广智能化检验技术,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动无人机测厚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此次认证不仅是中国船级社培育航运业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推进“船舶检验模式创新与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无人机,远程检查,船舶检验
【港 口】青岛海关开展全国首个“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试点(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讯,青岛海关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展了全国首个“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试点工作,此举旨在提高船舶进境通关效率。针对传统检疫模式存在的问题,青岛海关创新推出了交通运输工具“智慧电讯检疫”模式,该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在多个口岸应用。此次试点将进一步巩固该模式的成效,通过引导船公司改进船舶卫生状况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海关将实施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如靠港前完成智慧电讯检疫,以及对船方采样送检结果的采信。青岛海关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检疫效率,还有助于加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通过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可以显著压缩检疫时间,降低成本,同时确保监管的严密性和服务的便利性。
【关键词】青岛海关,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
【港 口】青岛港岸电数据平台上线试运行(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的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研发了山东省内首个岸电数据平台——青岛港岸电数据平台,并已开始试运行。该平台实现了青岛港岸电使用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是港口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平台展示了泊位数量、设备数量、使用时长、用电量等基础信息,实现了港口和船舶岸电使用情况的“一张图”通览。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实现减排氮氧化合物20017.2kg,二氧化碳299370.9kg,硫氧化合物 14.8kg,一氧化碳1626.2kg,PM591.4kg。
【关键词】青岛港,岸电,数据平台
【港 口】辽港集团“易运维”数智化产品重磅发布(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10月18日,“2024年大连数智化创新深度行——走进辽港集团”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辽港集团在活动中重磅发布数字化转型实践优秀产品之一——“易运维”平台。此次发布的“易运维”数智化产品是在辽港集团在一体化数智化运维体系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平台。产品以数智化资产的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强化主动巡检,事前预防,实现了用户报事、呼叫中心、自动派工、运维执行和用户评价的全链条服务流程,确保了服务的连贯性和效率。产品深度融合招商随行,并加持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能力,提供便捷一键报事和应急指挥会议功能,以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易运维”平台的推出,标志着辽港集团在IT运维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完成了从传统模式向智能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辽港集团,数智化,易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