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铁】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硅软磁不锈...(2025-03-04)
【摘要】 3月4日,我的钢铁网讯,2025年3月4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硅软磁不锈钢大尺寸坯料的热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553037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5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软磁不锈钢大尺寸坯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坯料入炉温度T1=a×(1.0~1.5)℃,其中a为方锭或方坯以毫米为单位的端面短边长度;加热炉以升温速度V1升温至热处理均热温度T2,然后按照保温时间t保温,其中,V1=(100~150)℃/h,T2=600℃+8×(Cr%+2×Mo%+4×Si%)℃,t=a×(0.8~1.0)min;坯料以降温速度V2降温至400℃以下后出炉冷却,其中V2=(2~4)×104/a℃/h。本发明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出炉后冷却速度,改善坯料的内应力,塑性良好,抗裂性良好,成材率达到95%以上。
【关键词】山西太钢,发明专利,一种高硅软磁不锈钢大尺寸坯料的热处理方法
【钢 铁】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 一种带钢纠偏对...(2025-03-04)
【摘要】 3月4日,我的钢铁网讯,2025年3月4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 一种带钢纠偏对边系统多增益系数切换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556652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15日。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提供一种带钢纠偏对边系统多增益系数切换方法,通过引入多增益系数库和自动切换机制,将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增益系数,并在多增益系数库中选择纠偏系数和控制算法,同时采用机器学习模型技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增益系数进行修正拟合,不断优化,使带钢纠偏对边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来料跑偏情况,提高了纠偏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山西太钢,发明专利,一种带钢纠偏对边系统多增益系数切换方法
【钢 铁】佛山桂城企业研发的AI系统,让彩色不锈钢调色效率提升至少3倍(2025-03-04)
【摘要】 3月4日,我的钢铁网讯,系统可24小时运转,单日调色量从10个猛增至50个,产品色差率近乎为零……桂城企业研发的AI系统,正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春天”。“生产效率提升3~5倍,这是在没有运用AI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广州托马斯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赖国亮说道。赖国亮所说的,便是他们研发的一套“托马斯智能配色系统”,只需输入颜色代码,AI系统瞬间生成配方,这套系统让彩色不锈钢调色效率提升至少3倍,损耗率从20%降至5%,成为佛山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鲜活注脚。系统可24小时运转,单日调色量从10个猛增至50个;新手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彻底打破“5~10年出师”的行规;产品色差率近乎为零,客户定制化需求也能快速响应。“这一变革不仅简化了调色流程,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不锈钢表面处理行业带来了革新性变化。”赖国亮说道。
【关键词】托马斯供应链,AI系统,彩色不锈钢调色
【钢 铁】山西太钢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稀土铁素体不锈钢大尺寸初轧坯...(2025-03-04)
【摘要】 3月4日,我的钢铁网讯,2025年3月4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稀土铁素体不锈钢大尺寸初轧坯显微组织的控制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553049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21日。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稀土铁素体不锈钢大尺寸初轧坯显微组织的控制方法,包括:模铸工艺设计:钢水过热度45~60℃,锭身浇注速度180~220mm/min,帽口浇注时间≥6min,帽口钢液完全凝固时间≥60min;开坯工艺设计:钢锭入炉加热至1150~1200℃、保温2~3h后开坯:第一阶段开坯,单道次变形量在5%以下,轧制6~8道次;第二阶段开坯,单道次变形量在10%以上,轧制4~6道次,温度控制在850℃以上;第三阶段开坯,通过小变形量轧制到目标尺寸,初轧坯温度控制在750~800℃;退火工艺设计:退火温度600~650℃,保温2~4h后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空冷。
【关键词】山西太钢,发明专利,一种高稀土铁素体不锈钢大尺寸初轧坯显微组织的控制方法
【钢 铁】本钢首辆百吨级新能源矿用洒水车诞生,填补国内空白(2025-02-27)
【摘要】 2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讯,近日,本钢首辆“油改电”80吨矿用洒水车组装完毕并进入调试阶段,填补了国内百吨级新能源矿用洒水车的生产空白。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促使矿用车行业转向低污染、低能耗的新能源和绿色技术,开发新能源矿用汽车势在必行。北重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大力开发新能源矿用汽车,将80吨矿用洒水车进行“油改电”升级改造,主要将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升级改造为“动力电池+牵引电机+传动轴”,实现整车纯电驱动,重载下坡时通过电制动实现能量回收。升级改造后的矿用洒水车与原燃油车相比,整车能耗费用、维保成本更低,在满足运输效率和效益的同时,预计每台车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00吨、降低燃油费150余万元,助力矿山运输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本钢,矿用洒水车,新能源
【钢 铁】攀钢成功开发大规格高温合金电渣锭(2025-02-20)
【摘要】 2月20日,西本资讯网讯,近日,攀钢研究院协同攀长特成功制备出18吨大规格某高温合金电渣锭,填补了国内该高温合金大锭型电渣锭生产空白,标志着攀钢高温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取得有效突破。高温合金钢因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但其合金化程度高、凝固区间宽、热裂倾向大等特点,使得大锭型高温合金电渣锭生产过程极易产生缩孔、疏松等缺陷。为攻克这一冶炼工艺制备难题,项目组开展相关理论计算和现场工艺试验的反复验证,通过优化电渣关键工艺参数,有效改善了电渣锭凝固质量,电渣锭表面质量良好。该工艺的成功开发,不仅满足国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大尺寸高温合金材料的迫切需求,也为类似合金化程度高的大锭型合金钢的电渣重熔冶炼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攀钢,高温合金,大锭型电渣锭
【钢 铁】张宣科技“氢冶金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获批立项(2025-02-18)
【摘要】 2月18日,中国钢铁新闻网讯,近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申报的“氢冶金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获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并获得项目经费支持。该项目聚焦氢冶金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竖炉工艺制备直接还原铁的工艺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等内容,制定了氢基竖炉还原用球团与直接还原铁两项产品质量要求标准,建立了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的设备、DRI(直接还原铁)产品储存运输、气体脱除、水质要求等技术规范,着力攻克氢冶金生产工艺技术难题,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和低碳冶炼。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将形成多个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有效填补国内氢冶金标准体系领域空白。
【关键词】张宣科技,氢冶金,技术标准
【钢 铁】河钢长时效期烘烤硬化钢用于汽车外板制造(2025-02-11)
【摘要】 2月11日,西本资讯网讯,近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长时效期烘烤硬化钢HC180BD+Z顺利下线,后续将发往国内某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用于汽车外板制造。经检测,该产品时效期达6个月以上,是普通烘烤硬化钢钢种时效期的2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唐钢充分发挥产线装备与技术优势,通过多工序协同,攻克了热镀锌等环节的诸多技术难题,生产出了满足客户要求的烘烤硬化钢,解决了传统烘烤硬化钢抗时效性不足的难题。HC180BD+Z长时效期烘烤硬化钢采用了超低碳铌钛复合成分体系,对成分要求严格,波动范围窄,钢种具备良好的深冲性、抗凹陷性以及抗时效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外板的制造。
【关键词】河钢,烘烤硬化钢,长时效期
【钢 铁】涟钢实现大废钢比汽车热成型钢生产新突破(2025-01-21)
【摘要】 1月21日,西本资讯网讯,近日,涟钢在汽车热成形钢生产领域取得重大技术进展,成功完成了44%以上大废钢比汽车热成形钢10炉连浇生产。为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实现行业低碳转型,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提出低碳产品需求。涟钢作为行业先锋,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持续加大绿色产品研发与推广力度,打造绿色低碳冶炼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产品在满足低碳标准的同时,助力客户降低碳税负担,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成果充分彰显了涟钢在长流程低碳冶炼技术上的创新实力,为国内钢铁行业绿色低碳生产树立了新标杆。未来,涟钢将继续深耕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进一步提高废钢比,给客户交付更加绿色低碳的产品,引领钢铁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涟钢,汽车热成型钢,技术突破
【钢 铁】山东盛阳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专利(2025-01-17)
【摘要】 1月17日,我的钢铁网讯,近日,山东盛阳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消除热轧不锈钢表面线状鳞状折叠缺陷的装置及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303976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热轧不锈钢表面线状鳞状折叠缺陷的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表面清理、表面修磨、加热、除鳞步骤;装置包括打磨箱、除鳞箱、清理装置、打磨装置、回收装置、除磷装置;清理装置、打磨装置各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于打磨箱内,且打磨箱底部设有清理门Ⅰ;回收装置与滑动连接在安装槽Ⅰ内的打磨装置固定连接;除磷装置设有两组,一组除磷装置位于运输辊上方与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Ⅰ、支撑台Ⅱ的除鳞箱固定连接,另一组位于若干运输辊之间与除鳞箱固定连接,且除鳞箱顶部设有排气管道,底部设有清理门Ⅱ。本发明在对未加热的钢坯进行深层处理的同时,可以防止加热后的钢坯在除鳞过程中出现同一位置的横向温度不均匀的现象。
【关键词】山东盛阳金属,不锈钢,专利
【钢 铁】攀枝花钢城集团国鑫公司增材再制造产线再添一大助力(2025-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冶金报讯,近日,攀枝花钢城集团国鑫公司增材再制造产线一位特殊的“新职工”——六轴激光熔覆机械臂正在为溜槽板制作“防护盔甲”:镀上一层耐磨陶瓷金属层。这台机械臂以激光作为热源,通过激光弧产生的高温将合金陶瓷粉末与工件表面迅速熔化、凝固,形成的高性能合金涂层用以增强工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同时还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此外,六轴机械臂能够为工件的关键部件穿上“防护衣”,使产品的质量达到或超过原标准,使用寿命大幅延长。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可以修复轴类安装位磨损等以达到新制工件要求,从而极大地降低企业备件采购成本。这一技术的引进,拓展了该公司的业务市场,在保产保供的同时,也为其他合作单位提供可靠服务,更是该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出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攀钢,增材再制造,新质生产力
【钢 铁】我国最大金属3D打印制造装备在天津落成(2025-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期,由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研发的“超大规格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与装备”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金属3D打印制造装备,将为海洋基建开辟全新赛道。这台3D打印制造装备采用双龙门设计,一侧龙门承载24个打印头,能够实现针对大尺寸结构件多弧协同成型;另一侧龙门安装16个打印头,可实现多个小尺寸结构件同步成型。同时,该装备通过全自研专用集成控制系统,可完成差异化功能服务、复杂控制与计算密集型任务。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突破了悬空结构无支撑3D打印的技术难关,首次实现20米级大型金属点阵夹芯结构的制造,相比传统制造模式,具有设计制造一体化、复杂结构无支撑制造、轻量化等特点。
【关键词】金属3D打印,天津,无支撑制造
【钢 铁】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成功申请一项专利(2024-12-17)
【摘要】 12月17日,我的钢铁网讯,近日,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成功申请一项名为“电化学腐蚀剂、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化物的定量统计方法及应用”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125208A。本发明属于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腐蚀剂、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化物的定量统计方法及应用。所述定量统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预处理液对干净的不锈钢样品进行预腐蚀处理,得到预处理样品;采用电化学溶液对所述预处理样品进行电化学腐蚀处理,得到电化学腐蚀样品;采用后处理液对所述电化学腐蚀样品进行后处理,得到待测样品;获取所述待测样品的能谱数据,并进行数据重构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待测样品中碳化物含量的定量化数据。本发明提供的定量统计方法,可以对马氏体不锈钢样品中的碳化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进而为判断马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阳江合金,专利,碳化物含量分析
【钢 铁】东特股份主持修订的两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2024-12-13)
【摘要】 12月13日,我的钢铁网讯,日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殊合金分技术委员会召开标准修订审定会,对相关单位主持修订的国家标准进行审定,来自全国多家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单位代表参加会议。由东北特钢股份公司主持修订的GB/T15008《耐蚀合金棒》、GB/T37791《耐蚀合金焊带和焊丝》两项国家标准在会上通过审定。耐蚀合金产品是东特股份的重点品种,公司以产线为依托,结合产品实际生产情况,并在总结近些年我国在耐蚀合金棒材、焊接用带材和丝材生产检验的经验基础上,对《耐蚀合金棒》《耐蚀合金焊带和焊丝》两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专家、评委一致认为,东特股份主持修订的两项国家标准技术指标先进合理、可操作性强,为我国耐蚀合金棒材、焊接用带材和丝材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推荐为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东特股份,国家标准,国际先进
【钢 铁】兴澄特钢100毫米厚承压设备用9Ni钢填补空白(2024-12-13)
【摘要】 12月13日,中国冶金报讯,近日,兴澄特钢成功采用连铸工艺生产开发100毫米厚9Ni钢,并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美国船级社(ABS)等9国船级社型式试验认证,突破船级社最大厚度为50毫米的规格限制,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产品的空白。船用9Ni钢主要应用于液化天然气的存储和运输,是民用钢材中技术水平最高、难度最大、附加值最高的产品之一。兴澄特钢结合特殊钢冶炼经验、一流的装备优势和特点,对高品质9Ni钢进行不断深入研发与技术储备,成功开发全球最大厚度100毫米的承压设备用9Ni钢。这是兴澄特钢在开发高难度中厚板产品的实践中又一次跨越式进步,标志着其中厚板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将进一步引领洁净钢、高合金、高表面质量特点的一系列钢种研发,对中厚板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兴澄特钢,9Ni钢,填补空白
【钢 铁】全国首例低碳加热炉应用实践,大冶特钢氢能全氧燃烧技术降碳效果...(2024-12-10)
【摘要】 12月10日,中国钢铁新闻网讯,近日,大冶特钢创新应用氢能全氧燃烧技术,进行全国首例低碳加热炉应用实践,单台加热炉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0%,能耗减少20%,热周期缩短15.2%,氧化烧损降低0.15%,氮化物排放浓度降低15%,年可创效693.5万元。国内钢铁企业均在开展氢冶金研究与试验,目前主流的氢冶金技术路线有高炉富氢冶炼与氢基直接还原竖炉炼铁两种,但行业内尚无现成的应用案例可供借鉴。大冶特钢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在特钢生产中以氢能为突破口,将氢能燃烧与纯氧燃烧技术相结合,应用富氢燃料全氧无焰燃烧系统,进行全国首例低碳加热炉应用实践。
【关键词】加热炉,低碳,氢能
【钢 铁】张家港浦项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端电热管用耐热不锈钢及其制...(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我的钢铁网讯,今日,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端电热管用耐热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9040770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端电热管用耐热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冶炼及连铸:采用“EAF+AOD+VOD”方法冶炼,然后连铸形成铸坯;S2:铸坯加热及保温:采用加热炉对铸坯进行加热和保温;S3:热轧粗轧:采用粗轧机对铸坯进行5~13道次粗轧压延,其中,粗轧出口温度不小于1020℃;第一、第二道次粗轧的变形量均控制在15%~22%;S4:热轧精轧:对铸坯进行5~11道次精轧压延,其中,精轧出口温度不小于960℃;S5:卷取:将精轧完毕的铸坯以大于20℃/S的速度冷却至650℃以下进行卷取得到卷板;S6:退火及酸洗得到耐热不锈钢。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材率高、成本低且性能优异的优点。
【关键词】张家港浦项,耐热不锈钢,专利
【钢 铁】青岛特钢两项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11-22)
【摘要】 11月22日,西本资讯网讯,近日,青岛特钢主导修订的国家标准GB/T3429《焊接用钢盘条》以及主导制定的中钢协团体标准《制丝用盐浴热处理盘条》在湖南长沙召开审定会。两项标准顺利通过全国钢标委盘条与钢丝分技术委员会(SAC/TC183/SC3)审定,编制水平均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焊接用钢盘条》国家标准是焊条、气体保护焊用实芯焊丝、埋弧焊焊丝产品的原料标准。新修订内容整合了GB/T33958-2017、GB/T33964-2017中涉及的牌号,调整并加严了部分牌号元素的含量范围,不仅使得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更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使用该标准,将进一步提升焊材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制丝用盐浴热处理盘条》团体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国家高铁、汽车、桥梁等行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因其环保性、节能性和节约合金资源的特点,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产品的超高性能又能满足下游行业的迫切需求,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盐浴盘条极具推广性。由于盐浴处理工艺是钢铁行业创新采用的新工艺,相关的产品标准在国内仍属空白,制定团体标准对于引导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青岛特钢,行业标准,国际先进
【钢 铁】泰山钢铁集团十五项技术成果通过省级评价验收(2024-11-21)
【摘要】 11月21日,我的钢铁网讯,近日,山东省钢铁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泰山钢铁集团完成的15项技术成果进行了评价验收。与会专家听取汇报、审阅资料,交流讨论后认定,“强韧持久耐蚀刀刃具用50Cr15MoV不锈钢宽幅卷板产业化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于园区特点的氢气管道选材、敷设及安全运行技术研究”等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干熄焦余热锅炉长效稳定运行技术研究与应用”等7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余3项成果获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泰山钢铁集团坚持“学创”引领,聚焦生产实际,积极探索与实践,扎实提升创新工作水平,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泰山钢铁将持续在产学研用上向纵深推进,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创新水平和创效能力,厚植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后劲。
【关键词】泰山钢铁,技术成果,评价验收
【钢 铁】包钢集团煤样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上线运行(2024-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钢铁新闻网讯,近日,包钢集团化检验中心新引进的煤样机器人智能化验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能够全自动完成煤样中的灰分、挥发分、全硫、碳氢值和发热量等项目的检测,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因其高效精准的检测能力,被职工称为煤样智能“体检师”。该系统上线后,职工只需将试样按照顺序摆放至煤样瓶存储工位上,经信息核对和指令下达,智能检测系统就可依据检测信息对试样进行各项目的自动化检测,检测过程无需人为干预。这一系统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近年来,包钢集团化检验中心加快智能化转型发展步伐,先后建设完成智能废钢判级系统项目、电子拉伸试验机智能改造升级项目、全自动激光切割系统项目等,全面赋能传统检化验工作,不断为打造“智慧包钢”贡献力量。
【关键词】包钢,煤样,智能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