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民航华东局开展辖区首个螺旋桨产品生产许可审定审查(2025-03-12)
【摘要】 3月12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民航华东局在安徽芜湖启动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XF2-T-RTA型螺旋桨生产许可审定首次审查会议。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航空螺旋桨与旋转翼设计、生产、维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具备年产和交付18万套螺旋桨的能力,产品可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多旋翼飞行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通用航空器。XF2-T-RTA型螺旋桨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三叶地面可调桨距定距螺旋桨,适配Rotax914系列发动机,是华东地区首个按照CCAR-35部完成适航审定全部流程并获颁型号合格证(TC)的民用航空螺旋桨产品。华东局将严格按照《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5)和《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AP-21-AA-2023-31R2)要求,积极推进审查工作,助力国产通航飞机螺旋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
【关键词】华东民航,航空螺旋桨,通航飞机
【航空运输】吉安井冈山机场完成防跑道侵入系统升级(2025-03-11)
【摘要】 3月11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吉安井冈山机场成功完成防跑道侵入系统的技术升级。通过采用高精度定位仪对跑道四个端点进行精准打点定位,并结合后台地图参数优化,系统误报警频率显著降低,进一步提升了跑道运行安全性和保障效率。井冈山机场作为军民合用机场,跑道安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机场核心管控风险之一。前期,机场已部署一套防跑道侵入系统,通过电子围栏及车载终端的技术形式对跑道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因传统定位参数精度不足,系统偶发车辆误报警情况,对地面保障效率和管制指挥造成一定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机场使用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仪,对跑道四个关键端点进行实地测绘和坐标校准,获取更精确的地理位置参数。随后同时,基于新数据对后台电子地图进行动态更新,优化围栏边界算法,减少因定位偏差导致的误判。通过精准打点和参数迭代,系统能更智能地区分正常作业车辆与潜在侵入风险,既保障安全,又避免“过度报警”影响运行节奏,为军民合用机场高效协同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井冈山机场,防跑道入侵,系统升级
【航空运输】昭苏机场与联通新疆产业公司共探科技鸟击防范与FOD防范(2025-02-18)
【摘要】 2月18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昭苏机场与联通新疆产业公司就科技鸟击防范与FOD防范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智慧机场建设和5G智网围界技术的应用,为机场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昭苏机场与联通新疆产业公司共同探索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鸟击防范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场能够实时监测鸟类活动,预测鸟击风险。此外,昭苏机场与联通新疆产业公司共同探索了5G智网围界技术在FOD防范中的应用,利用5G智网围界技术能够实现对外来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为FOD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大提升了机场的安全运营水平。昭苏机场与联通新疆产业公司的这次合作,不仅为机场鸟击防范和FOD防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智慧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昭苏机场,鸟击防范,FOD防范
【航空运输】“防眩光”组件成为机场建设光伏电站的“不二选择”(2025-02-14)
【摘要】 2月14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期,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国内多家4F级机场的光伏电站落地,标志着国内民航机场大跨步迈向国家3060“双碳”目标,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成为驱动民航“双碳”目标的有效引擎。然而,常规光伏组件存在眩光风险,影响机场飞行安全,导致众多机场对建设光伏电站“犹豫不决”。常规光伏电站因为组件(光伏板)表面存在金属银栅线和电池片,无论采用怎样的防眩光技术处理,常规组件都会在特定角度下产生强烈的反射光,反射强度超过飞行员视觉耐受阈值。所以,机场在安装光伏电站时候要慎重选择常规组件,避免常规组件对机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面对机场的特殊需求,隆基绿能针对性地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BC技术的机场专用组件——Hi-MO X6防眩光组件。该组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天然具备“防眩光”优势,Hi-MO X6防眩光组件正面无金属栅线,且采用亚微米减反膜技术,并对玻璃进行特殊处理,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光线反射,而且组件表面色泽更统一,实现防眩光效果。经国家光伏质检中心测试,凭借BC技术的天然优势,隆基Hi-MO X6在反射率控制、最大亮度处理等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准。因此,该款组件成为机场建设光伏电站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机场,光伏电站,防眩光
【航空运输】峰飞航空获12架大型eVTOL订单(2025-02-12)
【摘要】 2月12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峰飞航空宣布获得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采购订单,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峰飞航空还将与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以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范,推动大型eVTOL航空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次采购订单包括货运机型、应急消防机型和5座载人机型。目前,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已经获得全球首个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其5座载人版中长航程eVTOL航空器V2000EM“盛世龙”,则正处于适航取证进程中。此外,汉阳区还将与峰飞航空合作建设覆盖华中区域的总装基地、展销中心,未来计划开展航空器总装、测试、试飞、销售、交付和展览展示等业务。
【关键词】峰飞航空,eVTOL,采购订单
【航空运输】用时缩减50%,白云机场“易安检”服务升级(2025-02-10)
【摘要】 2月10日,民航资源网讯,据白云机场消息,春运期间,白云机场“易安检”服务全面升级。乘坐国内航班且符合“易安检”资质的旅客,无须提前预约即可使用白云机场“易安检”通道过检,用时较以往缩减50%以上,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本次“易安检”服务升级,一方面是流程优化,全面开放免预约服务,“易安检”专用通道执行民航局最新的配套流程措施,并增派维序人员进行宣传引导;另一方面是技术革新,在二号航站楼22号“易安检”专用通道启用全新的手提行李CT安检设备,并构建起与智能传输系统配合使用的新查验模式。新流程与新技术的融合,使得高效与便捷成为此次“易安检”服务升级的核心亮点,极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关键词】白云机场,易安检,升级
【航空运输】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验证机“窜天石猴”首次对外展示(2025-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举办“云行”超音速飞机产品发布会,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验证机“窜天石猴”首次对外展示。此次发布的“窜天石猴”飞机,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机身线条流畅,具备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飞行阻力,提高飞行效率。同时,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选材,实现了良好的重量控制,为飞机的高速飞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相较于传统发动机,“窜天石猴”的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喷射压力低、比冲高、冲压部件简单、核心热部件规模小、速域适应性宽等多方面的性能优势。这款验证机是四川凌空在超音速飞机领域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其设计方案和性能参数的首次公开,体现了中国在超音速客机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能力。根据规划,2026年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代号为“CUANTIANHOU”)将完成首飞,2030年高速客机“齐天大圣”(代号“DASHENG”)实现客机原型机首飞。这一系列规划展示了凌空天行在高速客机领域的决心和实力,届时有望为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带来新的变革。
【关键词】超音速飞机,验证机,对外展示
【航空运输】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eVTOL上海首飞(2025-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上海市中心完成首飞,单次试飞全程约持续7分钟。同日,亿航智能宣布将开启在上海龙华直升机场黄浦江畔eVTOL观光游览航线的常态化试运行,为下一步在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空中交通应用场景中开展空中出租车商业化运营作准备。EH216-S是全球最先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三证”的载人eVTOL,已完成超56000架次的安全试飞。按计划,其运营合格证(OC)有望于2025年内落地。龙华机场是上海市中心唯一具备机坪空域的机场和中国民航局华东通用航空服务中心所在地,是上海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基地,为低空出行、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多种低空经济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本次飞行为未来其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逐步实现城市空中出租车常态化商业运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亿航智能,无人驾驶,eVTOL
【航空运输】东航数科自主研发升级东航统一支付系统(2025-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民航网讯,为提高东航支付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东航数科公司近期自主研发升级了东航统一支付系统,提供支付、风控和账户体系等综合服务,精准管控东航资金支付,筑牢安全防线,给东航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东航统一支付系统作为服务东航各直销渠道的重要工具,统一东航线上线下销售支付、结算管理和各营业部资金归集等业务,全流程精准安全管控东航资金,减少结算人员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金管控风险。近年来,东航数科加大研发力度,为东航研发了东航汇、信用虚拟账户、储值虚拟账户、差旅管家、UATP(商务差旅信用卡)、消费补差账户、白金账户7大支付产品,广泛覆盖东航直销渠道。
【关键词】东航数科,支付系统,升级
【航空运输】南京机场“黑科技”登机桥用2分钟实现无人接靠(2025-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118机位上的全自动登机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仅用时2分钟便顺利完成HO1911航班的靠接任务,标志着南京机场“无人旅客登机桥控制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这一重大进展,让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又一次跻身国内登机桥无人控制领域的行业领先行列。截至2025年1月13日,该系统已平稳运行超2周,共保障航班12架次,并将在2025年春运中大展拳脚,让旅客的回家之路更加平安、顺畅。在今后的研发进程中,技术团队将持续深挖远程全自动登机桥领域的创新潜力,重点聚焦系统精准识别行进路径障碍物这一成果,积极探寻更经济、更高效的障碍物识别优化方案。同时,团队将持续迭代数据大模型,扩充样本学习数量,针对非常见机型开展图像学习和识别训练,为系统助长“经验值”,助推南京机场的智慧化建设跑出“加速度”。
【关键词】南京机场,登机桥,无人接靠
【航空运输】全国首创,仪表着陆系统保护区强制等待点正式落地深圳(2024-12-13)
【摘要】 12月13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深圳机场正式运行仪表着陆系统(ILS)保护区等待点与强制等待点并行使用模式,这些并行等待点为航空器提供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等待界限,简化了管制指令,提高了安全裕度,在全内尚属首创。ILS作为飞机进近着陆的关键导航设施,其保护区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深圳机场这样的繁忙机场,确保航空器正确、高效穿行保护区,是一个重大课题。深圳空管站积极探索运行技术优化方案,协同深圳机场在ILS保护区并列划设了三个强制等待点,一方面取代每一架进入航空器均需发布等待指令的方式,强制航空器在进入保护区前停下,等待许可通行指令,即为“无明确指令不得继续滑行”;另一方面,将多个等待线合并标示,简化等待程序,双管齐下有效避免了航空器侵入保护区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同时,中英文管制指令由“21字16词”简化为“7字5词”,简单清晰,大大减少了管制员与机组间的沟通成本,提高了空中交通的指挥与调度效率。
【关键词】深圳机场,仪表着陆,强制等待点
【航空运输】海南自贸港首例“一机双屏”查验模式在三亚机场正式实施(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海南控股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联合三亚机场海关,在国际航站楼全面推行海关与安检融合查验模式,标志着三亚机场成为海南首家采用这一创新查验模式的民航机场。在该模式下通过“一机双屏”技术,海关与安检部门实现了查验设备的屏幕信息共享,旅客只需一次过检即可完成海关与安检的双重查验,实现“一次过检、无感通关”,极大地优化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缩短了旅客的通关时间,还进一步提升了整体通关查验效率,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封关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海南自贸港机场口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亚机场此次“一机双屏”模式的启用,标志着出入境查验工作向智能化、高效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三亚机场深入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工作部署,更为未来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三亚机场,安检,一机双屏
【航空运输】山东威海机场再添两项国家著作权软件(2024-12-06)
【摘要】 12月6日,中国民航网讯,日前,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机场协同办公管理系统、资产盘点系统成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在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威海机场共有8项自主研发软件获得国家著作权。近年来,威海机场高度重视智慧机场建设,以研发与创新为抓手,立足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新技术运用向机场运营业务转化,为机场运行保障持续赋能。今年,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释放管理效能,威海机场研发团队深入各部门岗位实际进行调研,自主研发出威海机场协同办公管理系统、资产盘点系统,并通过自主申报,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威海机场协同办公管理系统以来文阅办、公文下发、督查督办三大业务模块为功能基础,联动钉钉软件,全面实现办公管理电子无纸化审批,办公效率大幅度提升;资产盘点系统以精细化管理为研发中心,对资产进行分类分级、一码一物、责任到人等多维度数据报表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此次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取得,不仅是对威海机场自主研发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机场长期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威海机场,软件,国家著作权
【航空运输】“领雁”AG100飞机正式投入运行(2024-12-05)
【摘要】 12月5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领雁”AG100单发活塞初级教练机首飞启动会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珠海飞校召开,民航广西监管局审核组有关负责人现场听取了AG100飞机各项性能验证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飞机相关证照、手册及检查单,审核了相关资料和记录,对飞机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检查,认为AG100飞机符合民航规章相关要求,同意正式批准其列入运行规范。AG100飞机作为一款3座复合材料单发飞机,采用了下单翼、低平尾、单垂尾的常规气动布局,采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材结构、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配装活塞发动机、触屏综合航电系统和机械侧杆操纵,标配整机降落伞,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安全性优、维护工作量小,培训能力更强等优势。AG100飞机是通飞研发取证、批产交付的初级教练机,主要面向飞行培训学校和私人用户等,用于初级飞行培训和私人飞行,填补了国产民用初教机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初级教练机,投运,填补空白
【航空运输】民航地-空远程医学支持平台首次地空三地试点运行圆满完成(2024-11-18)
【摘要】 11月18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民航总医院)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地-空远程医学支持平台试点运行。近年来,旅客空中突发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旅客生命安全、出行体验和航空运输安全。为响应民航局《“十四五”航空运输旅客服务专项规划》的要求,医学中心牵头、南航等航司作为成员单位承担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基金项目《国内航线地空远程医学支持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旨在自主研发民航地-空远程医学支持音、视频平台,建设航空应急医学支持人才队伍,在空中为机组提供专业医学支持,提升机上突发疾病旅客应急救护水平。这次试点是复杂的系统测试,涉及南航和医学中心的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医学中心航空医学研究所牵头,信息中心、急诊科、医务处、胸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部门参加保障。后续医学中心将继续加强与南航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平台,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地空远程医学支持平台早日正式应用。
【关键词】地空协同,医学支持平台,试点运行
【航空运输】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机亮相中国航展,引领全球航空新风向(2024-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民航网讯,联合飞机携全系列十五款产品亮相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其中由联合飞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镧影R6000,更是刷新了长距离点对点无人化交通物流的极限,能够一键起降跨越4000公里。镧影R6000于今年9月正式下线,其载重量为2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6吨,能够以直升机模式起降,无需机场跑道,巡航时旋翼倾转为固定翼模式,最大速度达到550公里/小时,突破了传统直升机的速度限制,可连接相距4000公里的地点无需转乘,载人载物两用,甚至能够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有人乘坐。无人机作为航空产业的新锐力量,在低空经济政策的支持下迅猛崛起。通过新质生产力成果转化,联合飞机已经实现了十大“低空+”场景照进现实——通过“低空+”应急消防、城市管理、智慧公安等护航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低空+”农林植保、智慧电力、智慧水利、侦查测绘赋能基础建设,“低空+”物流运输、低空医疗提升生活品质与人民幸福感,“低空+”城市空中交通重塑交通出行与物流运输,开创长距离运载新生态。
【关键词】联合飞机,自主研发,倾转旋翼飞行器
【航空运输】东航数科与东航云南联手推动机位协调智能优化(2024-11-12)
【摘要】 11月12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东航数科公司与东航云南公司联合研发的机位智能协调平台开始投入使用。该平台能对出港航班目的地与机位进行自动匹配,协助东航协调人员,开展合理分配、调整机位,调度航班保障车辆、设备和人员,减少飞机地面滑行时间,节约航班燃油和机组空勤成本,降本增效。同时,平台对非同向航班自动告警,提醒机位协调人员与机场协调,规避飞机因跑道不同向而穿越滑行道,确保飞行安全。传统模式下的机位安排,容易出现进出港航班机位距离过远等问题,需投入大量摆渡车运送换机机组,造成资源浪费。该平台可以智能化收集飞行与客舱排班数据,筛选空勤人员过站换机信息,机位协调人员可利用平台给出的信息,联系机场将到达航班机位协调至出港航班机位附近,提高机组换机效率,降低机组摆渡车运行成本。这一平台还能自动收集、分析中转旅客的航班桥位数据,及时提醒机位协调人员,将承运转机旅客进港航班安排在离转机出港航班较近的机位,提升航班运行效率。
【关键词】东航数科,东航云南,机位协调
【航空运输】沃飞长空AE200批产构型发布,计划2025年开启载人验证飞行(2024-11-12)
【摘要】 11月12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沃飞长空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旗下AE200航空器的批产构型,宣布这款全球领先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正式从科研走向量产,并计划于2025年开启载人验证飞行。沃飞长空自成立以来即围绕eVTOL的研发、生产、运维及服务技术持续创新,致力于提供全球绿色低空出行解决方案。AE200是沃飞长空旗下首款自研战略产品,一型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具备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等多方面优势。在设计上,系统性优化航空器气动外形、通过低速大扭矩电机与静音螺旋桨有效提升静音性能;进一步优化舱内空间利用率与驾驶员、乘员的视野,综合降噪、减振多项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乘坐舒适性。面向城市大规模低空出行的商业目标,沃飞长空始终坚持产品研发适航和商业化运营探索“双线并进”战略,此次发布会上,沃飞长空还透露了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规划:在生产制造方面,沃飞长空全球总部的建设即将启动,同时预计在2026~2030年间,同步开展低空出行试点运营,率先开启商业化;同时,AE200预计在2026年完成型号合格证(TC)取证,加快产品落地进度。
【关键词】沃飞长空,AE200,批产构型
【航空运输】TCB最终会议通过冠一通飞GA20机型审查报告,型号取证即将收官(2024-10-22)
【摘要】 10月22日,中国民航网讯,今日,江西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通航机型GA20的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最终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通过了GA20型飞机审查报告,建议适航司颁发型号合格证(TC)。这款国产通航飞机的TC取证工作即将成功收官。GA20飞机是由江西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单发四座固定翼飞机。飞机布局形式为下单翼、单垂尾、低平尾常规布局,机体采用铝合金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起落架为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可用于飞行训练、私人飞行,经改装后可用于货运,也可用于海洋监测、航空摄影、旅游观光等多种用途。GA20的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机体结构设计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8年9月19日在南昌首飞成功,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0余项。从GA20立项伊始,作为民营企业的冠一通飞,始终秉持自主研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心,通过型号自主研制培养了一批国内通航飞机研制专业人才,克服重重困难、逐步走通了国内民企完成通航飞机整机型号研发与适航取证的路径。
【关键词】冠一通飞,GA20,机型审查
【航空运输】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下线,将于珠海航展动态展示(2024-10-16)
【摘要】 10月16日,中国民航网讯,近期,联合飞机集团研制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正式总装下线。该机型命名为“镧影R6000”,将在今年11月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珠海航展”)首发亮相,并现场进行动态演示。镧影R6000倾转旋翼飞行器集合了直升机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机高速巡航的优势,无需机场跑道,飞行速度可达550km/h,飞行航程达到4000公里,最大载重量2吨,最大升限7620米,将成为跨省域交通出行、物流运输的利器。基于载人与载物等不同用途,镧影R6000发布了两款构型,载物型货舱空间能够满足大部分高价值产品货运需求,实现高效的远距离派送,同时在应急救援场景中能够实现快速抵达、高效运投、安全保障。载人型可灵活配置4-10人乘坐,服务于集散转运、商务及家庭出行,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小轿车”,将以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引领智能的立体交通新时代。
【关键词】倾转旋翼飞行器,总装下线,珠海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