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华中电网超特高压线路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功能全面启用(2025-02-28)
【摘要】 2月28日,电网头条讯,2月19日,华中电网网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超特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均启用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功能。华中电网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家实现该功能的区域电网。电力系统中95%以上的故障为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保护是确保单相接地故障可靠切除的重要措施。此次华中电网全面启用的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具有电流越大、跳闸越快的特点,能够优化故障切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提高电网稳定性。国网华中分部于2020年全面铺开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功能启用工作。该分部开展联合攻关,科学编制定值整定方案,利用度夏、度冬窗口期,结合新建、改造工程保护定值调整需求等,开展以半年为一期的启用计划滚动调整,在确保电网安全等前提下,实现了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的有序启用,为1482套保护定值单调整任务的正确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特高压,线路保护,电流保护
【电力设备】河北雄安供电公司研发投用数字化二次安全措施防误体系(2025-02-28)
【摘要】 2月28日,国家电网报讯,日前,在河北雄安新区220千伏剧村变电站,雄安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依托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二次安全措施防误体系,完成110千伏剧安线的投运送电工作。经检验,该体系毫秒级校核结果反馈正确率达100%。在传统的电网二次设备安全措施执行过程中,安全措施状态无感知、信息不透明易引发误投误退、漏投漏退等风险。针对这一情况,雄安供电公司依托射频识别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安全标准结构技术,对现有各类电网二次设备安全措施工具开展智能化改造,构建数字化二次安全措施防误体系。该体系于1月16日正式投用后,实现了对安全措施布置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提升了二次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二次设备,无线通信,雄安新区
【电力设备】冀北电科院研发应用火电机组调频稳定控制系统(2025-02-28)
【摘要】 2月28日,国家电网报讯,近日,冀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火电机组新型调频控制技术攻关团队在华润电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电厂开展涉网试验分析,应用自主研发的调频稳定控制系统成功抑制了火电机组的功率波动,保障了机组安全。在本次试验中,冀北电科院和电厂试验人员在检查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历史趋势时发现,3号机组于1月15日13时在3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负荷段曾出现极为短暂的功率波动。经双方深入分析,确认该厂3号机组安装的调频稳定控制系统在功率波动发生初期迅速响应,有效抑制并阻断了波动的进一步恶化,避免了事故扩大,保障了机组安全。该系统由冀北电科院自主研发,具备毫秒级功率波动识别能力,通过“常态抑制-迫降-阻断”一体化功率波动抑制策略,可在火电机组功率波动初期实现强效抑制,进而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控制系统,火电机组,自主研发
【电力设备】高压直流主泵密封实现国产化替代,将在昆柳龙直流工程试点应用(2025-02-28)
【摘要】 2月28日,南方电网报讯,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科研院主导研发的“高压直流输电阀冷系统主泵机械密封”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定该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输电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据了解,科研团队历时两年攻克四大技术壁垒:创建了主泵机械密封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实现密封系统精准化设计;开发出密封环端面复合槽型结构,有效提高了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理论寿命可达11750小时以上;构建了高压直流输电阀冷系统主泵机械密封试验测试系统并提出机械密封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分析方法,能对机械密封开展全工况模拟测试并为其关键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输电线路,输电工程,电气设备
【电力设备】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2025-01-23)
【摘要】 12月23日,国家电网报讯,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全面升级工作。电网科学规划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意义重大。2024年,中国电科院组建核心攻关团队,对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功能和算力进行全面升级。升级后,该平台总体计算效率提高10倍以上,支持的最大数据规模从8万节点大幅提升到20万节点,可支持超1000人同步在线计算,支撑超20亿千瓦新能源并网和16亿千瓦负荷保供分析,并实现了电磁暂态与机电暂态一体化仿真分析,拓展了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科学验证深度。据介绍,该平台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必备工具,累计实现了超3000套规划方案构建、100余万台设备元件建模、20余万套电网运行方式的计算分析。
【关键词】仿真平台,国家电网,电网运行
【电力设备】国内首套配网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投运(2025-01-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电力报讯,近日,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科院与湖南大学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套配电网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成功投运。其中,10千伏/500千伏安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在南方电网广西贺州供电局望高供电所纵港产业园1号开闭所挂网,380伏/50千伏安移动式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在南宁仙葫培训基地投运。该装备能够实现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单元的宽频带阻抗外特性测量,测量频率范围在10至2000赫兹,扰动注入电压的频率精度达1%,扰动注入电压的畸变率小于等于3%。配电网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包含10千伏/500千伏安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380伏/50千伏安移动式宽频带阻抗测量装备、380伏/20千瓦阻抗适配装备。
【关键词】配电网,电网运行,新能源
【电力设备】全国首套新一代配电网智能纵联保护投运(2025-01-23)
【摘要】 12月23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研发的全国首套新一代配电网智能纵联保护系统正式投运。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如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小水电等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正在向有源配电网转变。以往靠故障电流大小和跳闸延时长短差别来逐级配合的保护系统已不再适用于新型有源配电网,无法适应其结构复杂多变、通信性能要求高的特征。为此,由电科院、信通公司、南瑞继保公司组成的国网湖南电力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配电网智能纵联保护系统。系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基于网格故障信号的多端纵联保护、故障信息逐级合并透传的故障自愈。
【关键词】配电网,保护系统,配电网
【电力设备】北大研制出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2025-01-23)
【摘要】 12月23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庞全全介绍到,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是衡量全固态电池的重要标准。这项研究的突破在于,所开发的新型电解质被赋予了除了导离子本身之外的新功能,通过电解质的化学及结构设计,我们团队引入了含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碘元素,从而激活了传统电池中难以进行的两相界面反应,从底层实现快速固固硫反应。
【关键词】固态电池,动力电池,电池技术
【电力设备】高灵敏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在四川电网试点应用(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家电网报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9家单位和高校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灵敏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研究成果在四川电网试点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设备-客户”状态全景感知提供数据支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向着高灵敏、高可靠、微型化方向发展。项目研究团队用3年时间攻克了高灵敏磁敏感元器件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高灵敏磁敏感元件和自主可控的微安级至千安级交直流复合测量系列化传感器模组及关键组件。
【关键词】传感器,新型电力,试点应用
【电力设备】国网湖北直流公司应用新技术提升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质效(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家电网报讯,12月16日,湖北±500千伏宜都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改造期间,国网湖北直流公司应用新技术提升改造施工质效,将原计划的75天工期缩短为60天。宜都换流站是三峡工程配套工程宜华直流的送端站。该站控制保护系统运行18年来故障率逐年上升,原厂为外国企业,备品备件已停产,采购困难。为此,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决定对其开展国产化改造。改造工程于10月15日启动,包含综合技改6项、综合大修6项、单独立项大修1项,同步治理深层次隐患16项,改造的设备类型涵盖了交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阀控系统、水冷控制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换流站,保护系统,系统改造
【电力设备】国网河南电力上线“供电服务指挥一张图”平台(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家电网报讯,12月20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一张图”平台上线应用。供电服务、配网运维等专业人员可利用平台监测、查看停复电等状态,实时跟踪抢修工单进展情况,科学研判配网线路设备异常,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工作质效。国网河南电力基于提升配网抗灾防灾能力、供电抢修效率和客户用电获得感,集成营销、设备等多个专业信息系统数据,于2022年年底建成“客户服务抢修复电数字化指挥”平台,支撑配网故障抢修、应急指挥等业务开展。年初以来,该公司组织国网河南电力营销服务中心,聚焦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停复电监测等业务质效,以“客户服务抢修复电数字化指挥”平台为基础,打造“供电服务指挥一张图”平台。
【关键词】配网运维,供电服务,国网电力
【电力设备】国网河北电力新一代继电保护在线监控与智能诊断系统上线(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家电网报讯,12月20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基于新一代调控云平台的在线监控与智能诊断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可实现继电保护隐性缺陷智能诊断及交流线路故障原因智能辨识,为电网故障快速处置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在线监控与智能诊断系统的继电保护隐性缺陷诊断功能构建了包含“稳态+暂态”全息运行数据的继电保护隐患感知体系,能实时汇集继电保护全量运行状态信息;建立稳态和故障态共计24类异常状态判据模型,可结合波形分析、同源比对、语义识别等多种技术,实现对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隐性缺陷的智能感知与研判。
【关键词】继电保护,在线监控,电网运行
【电力设备】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用,新型大排量压力释放阀成功研制(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国家电网报讯,11月1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用新型大排量压力释放阀样机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已具备工程应用条件。该装置可显著提升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极端故障防御能力,降低有载分接开关爆燃发生概率,助力特高压直流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有载分接开关是换流变压器的重要组件,通过调节分接头的位置来改变换流变压器变比进而实现调压,是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经济运行的关键部件。有载分接开关内部电弧放电情况下,电弧功率大,能量密度高,且由于内部油室狭窄,瞬态承载数兆帕压力,存在爆炸风险,需要进行压力释放。压力释放阀可对有载分接开关的防爆起到重要作用,而该装置防爆性能要求极高,研制难度大,长期以来依赖进口。
【关键词】变压器,成功研制,自主研发
【电力设备】国网湖北电力研发配电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国家电网报讯,11月14日,湖北襄阳供电公司樊城供电中心员工接到配电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发出的短信,便迅速到现场抢修,10分钟后为线路恢复供电。配电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通过实时监测配电线路的行波信息,将配电网故障定位在百米内。在湖北省配电网中,供电半径长,配电自动化终端布点间隔普遍为“公里级”,部分区域甚至长达10千米。当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后,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研判故障区域,但无法准确确定故障点。线路故障排查和原因分析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存在用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关键词】配电网,行波测距,配电自动化
【电力设备】低碳院成功研制55千瓦级高效SOFC发电系统(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之声讯,11月17日,低碳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GFC)项目成果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55千瓦级高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专家在宁夏煤业IGFC试验基地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现场考核。低碳院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础上,承担了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依托项目“10MW级IGFC系统集成研究”,进一步研究开发大功率SOFC发电系统,突破了SOFC多堆模组集成技术,实现了单热区模组输出功率达到55千瓦。项目开发了氢气燃烧启动技术,实现了氢气安全点燃和精准控温,掌握了燃料电池发电、尾气燃烧耦合高温换热等复杂热平衡管理技术,实现了高温热区能量综合利用,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55千瓦级高效SOFC发电系统。
【关键词】发电系统,高效发电,燃料电池
【电力设备】国家光伏储能实验实证基地多种储能技术三年运行数据对比(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9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最新数据。经过了近三年运行,储能产品应用实战效果正在拉开距离。据悉,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于2021年11月启动试运行,2022年1月正式运行,该平台计划近60亿元,分五期建设,整体规划布置光伏储能实证实验方案约640种。此前一期二期已成功并网,三期工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并网。而根据此前两期的储能运行数据来看,其中在产品效率方面,不同技术储能电池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储能电池充放电效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全钒液流电池下降最严重,下降3.75%。而三元锂电池储能的电池系统充放电效率下降较为明显。
【关键词】储能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
【电力设备】南京电网基建工程首次应用预制舱式技术改造变电站(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在南京市六合区110千伏瓜埠变电站改造工作现场,南京电网基建工程首次应用预制舱式技术改造变电站。1991年投运的110千伏瓜埠变电站地处南京市六合区太红线附近,目前,该座变电站的设备已达使用年限。为此,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启动改造工作,改造内容包括主体设施、出线改造两项单体工程,新上2台50兆伏安变压器,改造2回110千伏出线、8回35千伏出线、14回10千伏出线。本次改造采用预制舱式技术,基于户外箱式变电站产品的成熟智能建造技术,结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特点,将变电站内的一、二次系统设备在工厂安装调试后,现场直接吊装完成即可。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升级改造
【电力设备】北京亦庄智造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北京亦庄讯,近日,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这是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产线,标志着该企业研发生产的纯锂50安时数全固态电池迈向量产新阶段。其中,固态电芯是纯锂新能源的一大核心突破。传统锂电池的电芯是由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构成的,而通过研发有机无机融合固态电解质这种新材料,纯锂新能源开发出固态电芯,从根本上替代了电解液、隔膜等热失控介质,能在近百度高温下正常安全使用,三百度高温下无燃烧起火,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
【关键词】北京亦庄,储能安全,固态锂电池
【电力设备】高端电容器一体化综合试验平台成功运行(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电网头条讯,近日,中国电科院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高端电容器一体化综合试验平台,开展了12毫法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试验。这标志着该平台目前可覆盖工程用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全电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的增容改造、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是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核心组部件,长期被国外垄断。为提高国产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产品质量,在国网特高压部的组织下,中国电科院建立专业攻关团队,结合实际制订试验测试方案,形成统一技术标准,并建立了具备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全套性能测试能力的高端电容器一体化综合试验平台。
【关键词】电容器,直流输电,中国电科院
【电力设备】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研发再获新突破(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南京大学讯,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测试,面积为1.05 cm2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8.2%,刷新了该尺度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产业化进程。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0月14日以《Homogenized contact in all-perovskite tandems using tailored 2D perovskite》为题,发表于Nature期刊。据悉,谭海仁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新型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团队在小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中接连取得突破,先后实现24.8%(Nature energy 864, 4, 2019)、26.4%(Nature 603, 73, 2022)与28.0%(Nature 620, 994, 2023)的认证纪录效率。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