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欣海船舶设计研发瑶光星系列电动客滚船获CCS认可(2025-02-27)
【摘要】 2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瑶光星系列电动客滚船荣获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研究所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这一认证不仅是对欣海船舶设计创新能力的有力肯定,也为中国绿色船舶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系列船舶采用了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配备了大容量锂电池组和高效直流配电板,实现了低排放、低噪音运行。在细节设计上精益求精,通过优化电池舱布局、设置A60级防火分隔,切实保障了船舶的安全性;调整电池舱出入口位置、运用可拆卸模块化电池设计,便于日常维护且降低运营成本。这些创新设计不仅提升船舶运营效率,更体现出欣海船舶对绿色、安全、舒适的执着追求,对群岛居民和游客的责任担当。该系列船舶的成功研发,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为构建低碳、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欣海船舶,设计研发,电动客滚船
【船 舶】打破垄断,振华重工研制国产化电动克令吊即将面世(2025-02-26)
【摘要】 2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上海振华重工与全球知名重吊船船东生效2艘多用途重吊船项目。该项目4艘船上配备的12台350吨克令吊也将由上海振华重工建造。值得一提的是,该批克令吊将采用上海振华重工自主设计制造的电动克令吊,标志着国外企业在多用途重吊船克令吊领域的垄断局面即将被打破。克令吊作为船用起重机,是船舶自备的重要装卸货物装置,多为传统液压驱动形式。与传统的液压吊相比,上海振华重工的电动克令吊优势显著。在能源利用上,其实现了国内首台电动克令吊的研制应用,更运用先进的电力驱动技术,使电机能量转换效率大幅提升,能精准匹配不同作业需求的功率,有效降低能耗,实现高效节能。在环保方面,电动克令吊以电力为动力源,运行过程中无污染物排放,真正做到清洁环保,契合当下绿色发展理念。
【关键词】振华重工,电动客令,高效节能
【船 舶】704所自主研发的智能声学检测生产线正式交付(2025-02-24)
【摘要】 2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新春伊始,中船集团七O四所自主研发的两条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智能声学检测生产线分别在宜兴、广州两地正式建成并交付使用。该生产线实现了声学检测技术与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度融合,以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成为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新标杆。本批次智能声学检测生产线集成了七O四所自主研发的声学检测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产品全线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和检测。其中,声学检测技术成为最大亮点。该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时捕捉产品细微的声学特征,将异音通过特征指标量化,精准识别缺陷并进行分类,实现检测数据与结果可追溯,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远超传统人工检测方式。
【关键词】七O四所,声学检测技术,智能化升级
【船 舶】七一一所自主研发首款氨燃料中速机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2025-02-11)
【摘要】 2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级社(CCS)向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正式颁发了270mm缸径船用大功率氨/柴双燃料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标志着我国在船用清洁能源动力领域又一次取得关键性突破。该型发动机基于此前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智能中速柴油机开发而成,采用自主研制的氨燃料喷射系统、电控共轨系统和电子管理系统等全新架构,通过突破高效、清洁、稳定、可靠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氨燃料最高替代率超过85%的优异性能,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船用替代燃料发动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七一一所,氨燃料中速机,自主研发
【船 舶】Hycamite与商船三井合作船用甲烷裂解技术(2025-01-24)
【摘要】 1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航运公司商船三井下属投资部门MOL PLUS及其伦敦分公司MOLEA共同与芬兰技术公司Hycamite TCD Technologies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推动甲烷裂解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三方将合作实施甲烷裂解技术,用于船舶的发电和推进,旨在加快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具体而言,合作将侧重于研究Hycamite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可能性,利用Hycamite的技术,LNG动力船能在航行时将甲烷转化为氢,并且可以在目的地港口卸载固态碳。
【关键词】商船三井,船用甲烷,裂解技术
【船 舶】韩国成功开发先进自动系泊系统,提高自主船舶停靠操作的安全性和...(2025-01-24)
【摘要】 1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KIMM)成功开发了一种先进的自动系泊系统,旨在提高自主船舶停靠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该技术主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智能决策算法以及强大的动力控制系统,自动靠离泊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精确计算并优化船舶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在复杂多变的港口环境中的自主导航与操控。该创新系统克服了基于线缆的传统系泊方法的局限性,预计2025年投入商业使用,将助力智能港口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韩国KIMM,自动系泊系统,智能港口
【船 舶】海兰信在雅典成功举办希腊船舶通导与自动化技术推介会(2025-01-22)
【摘要】 1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希腊雅典比雷埃夫斯港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船舶通导及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推介会。会上,海兰信国际市场部的专业人员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通导核心产品,包括固态雷达系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以及自动舵等。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还融入了最新的智能化技术,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海兰信还对其在自动化、智能船以及CCTV监控等智能化、信息化系统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些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了对船舶运营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极大地提升了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海兰信,船舶通导,自动化技术
【船 舶】HD现代液氢储罐制造技术获4家船级社认可(2025-01-20)
【摘要】 1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4日,韩国HD现代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表示,该公司开发的液氢储罐真空隔热技术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美国船级社(ABS)、DNV船级社、韩国船级社(K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至此,HD韩国造船海洋已成功掌握了船用液氢储罐的材料选定及验证、船用液氢储罐的焊接技术。这在韩国业界尚属首次。储罐技术是实现液氢大规模海上运输的关键。HD韩国造船海洋于2024年8月与DNV船级社签订了共同开发项目(JDP),着手制定船用液氢储罐制造的详细标准,并制定了标准焊接程序和评价项目,最终获得了DNV船级社的认可。同时,HD韩国造船海洋还成功自主开发了液氢储罐真空隔热技术。如果采用该公司新开发的真空隔热技术,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在-253℃的超低温环境下,液氢储罐的隔热空间可以维持真空状态,大幅降低液氢蒸发率,从而实现无损失地安全运输大规模液氢的目标。
【关键词】HD现代,液氢储罐,真空隔热技术
【船 舶】江南造船全新铝合金B型舱技术获市场认可(2024-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下旬,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与船东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铝合金B型舱在实船项目落地。凭借更优异的性能、更灵活的装载和更低的维护成本等特点,江南造船推出的“BrilliancE II”铝合金B型舱货物围护系统获得了太平洋气体船公司的认可。该围护系统还配备了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新型绝缘系统,在保证BOR不大于0.08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维护便利性、降低维护成本。为了”BrilliancE II”的工程化落地,江南造船突破了研发、设计、生产等各环节难点问题,完成了2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并已全面启动铝合金智能生产线的筹备建设工作。
【关键词】江南造船,B型舱技术,降低维护成本
【船 舶】陕柴重工自主研制中速大功率燃气发动机通过性能鉴定(2024-12-30)
【摘要】 12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中旬,由中国船舶陕柴重工自主开发研制的国内缸径最大、单缸功率最大的SXD6L40/52G中速大功率燃气发动机通过性能鉴定,填补了国内中速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空白,标志着陕柴重工在国产中高速大功率燃气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SXD6L40/52G发动机能够满足TierⅢ排放要求,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寿命超过32000小时。该项目研制过程注重产权保护和成果积累,共产生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项。该产品主要瞄准国内外3MW以上大功率可燃气动力市场,广泛适应LNG、天然气、沼气等可燃气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动力。
【关键词】陕柴重工,燃气发动机,中速大功率
【船 舶】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压载水管理系统通过IMO/USCG岸基试验(2024-12-30)
【摘要】 12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威海重工科技自主设计研发的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在丹麦DHI实验室,按照MEPC.300(72)IMO BWMS Code和USCG regulation 46 CFR 162.060.26要求,成功完成了海水、淡咸水和淡水三种水质共计15轮岸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IMO和USCG压载水排放标准,展现了卓越的性能与可靠性,标志着“海盾”无滤器支路电解压载水管理系统的USCG认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威海重工,压载水管理,自主研发
【船 舶】712所自主研制200千瓦级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交付(2024-12-30)
【摘要】 12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船舶712所自主研制的200千瓦级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正式装车发货,该系统从核心材料到组件均为独立研发,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该系统配备两台100千瓦氢燃料电池,采用高压储氢罐,总储氢量120千克,将为氢电拖轮提供高效电能,发电效率达55%。与传统的电力拖轮相比,氢燃料电池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还提供了高效率的电能输出,确保了动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拖轮的一组电池发生故障时,该系统能迅速响应,确保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安全返航。此次顺利交付是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拖轮领域的首次商业应用,是712所船用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继“三峡氢舟1”号成功示范运行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为青岛港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助于推动中国港口行业绿色转型。
【关键词】712所,船用氢燃料电池,绿色转型
【船 舶】中船安柴首批三台套自主研发320DF双燃料发动机顺利交验(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中旬,中船动力下属中船安柴自主研发的首批3台套6ACD320DF天然气双燃料发电机组顺利完成台架试验,即将作为8万方LNG运输船主发电机组交付客户。据试验数据显示,6ACD320DF天然气双燃料发电机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该机的成功交验,填补了我国在船用大功率双燃料发动机市场上的空白,标志着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诸多优点的6ACD320DF双燃料发动机实现工程化应用。自主研发的320DF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能实现油、气的快速切换,气体模式满足TierIII排放要求,热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中船动力基于320DF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开发出变气缸数、变燃料的系列化机型,可广泛应用于大型LNG运输船、油轮、化学品和集装箱等船舶发电机组和中小船舶主机。
【关键词】中船安柴,双燃料发电机,船用大功率
【船 舶】国内首款替代率90%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获型式认证(2024-11-25)
【摘要】 11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中下旬,在中国船级社上海地区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上,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总经理孟令毅为中国船舶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CS2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颁发型式认可证书。这是国内首款采用甲醇直喷技术实现标定工况替代率超过90%的甲醇双燃料发动机产品,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船用甲醇发动机在甲醇缸内直喷高效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和甲醇高压直喷系统关重件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型式试验严格依照中国船级社规范和指南进行,七一一所科研团队与中国船级社验船师协同,现场对发动机实际运行进行入级验证,各项指标均达到验证要求。CS21DF-M甲醇发动机单缸功率 200 kW,整机功率覆盖800-1800 kW,额定转速1000r/min,排放满足IMOTierII和GB15097中国第二阶段法规限值要求,灵活燃料的设计理念保证了产品可以在甲醇和柴油模式之间进行无感切换,是航运业应对温室气体减排法规的理想之选。
【关键词】甲醇直喷技术,双燃料发动机,绿色航运
【船 舶】上船院便携多参数电子油水界面仪解决行业难题(2024-11-21)
【摘要】 11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成功研发了便携多参数电子油水界面仪,解决了目前液体计量设备功能单一、无法同时获取多项关键参数的行业难题。该产品由院舱容中心研发,是一款国产高精度新型测量产品,专为石油化工、储运贸易和船舶液舱管理等领域设计。该设备集成了油水界面高度检测、油高、水高、温度和密度等多项测量功能,具备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的特点,为液体计量提供了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容量计量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研发过程中,团队攻克了多参数测量数据同步采集与处理的精度控制、传感器信号干扰下的稳定性优化以及复杂液体环境中参数智能校正等核心技术难题。针对液体计量场景中常见的测量误差问题,引入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数据处理算法,成功实现了高精度测量和数据可靠性,满足了液体计量复杂场景的多元需求。该设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石油化工储罐监测、船舶液舱液位管理、液体生产流程控制以及贸易计量等场景中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上船院,油水界面仪,高精度测量
【船 舶】711所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甲醇船用立式磁力泵通过CCS认证(2024-11-06)
【摘要】 11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初,由中国船舶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应用于甲醇燃料动力供给系统的船用立式磁力泵,在完成连续运转、全性能、汽蚀和自激振动等多项性能试验验证后,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并批量应用于130型甲醇-柴油双燃料集散货船甲醇供给系统项目。船用立式磁力泵作为甲醇燃料动力船中甲醇供给系统的关键核心设备,采用磁力驱动,通过动力转矩的无接触传递,实现了在循环增压过程中甲醇燃料这类易燃易爆液体的零泄漏,且设备整体拆装方便、便于维护。该设备结构紧凑,能够保证较高的运行效率,可满足甲醇供给系统小流量、高扬程的水力性能需求。七一一所聚焦关键技术蓄力攻关,实现了船用立式磁力泵产品100%自主可控,突破了国外公司对甲醇燃料船用燃料泵设备的垄断,为实现甲醇产业链核心设备国产化替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七一一所,船用立式磁力泵,国产化替代
【船 舶】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科研成果助力绿色产业变革(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在全球面临严峻气候变化挑战的背景下,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频传捷报,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七〇四所此次重点推出的系列新技术包括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以及多项核心创新算法。这些技术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整个船舶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例如,新研发的复合材料减轻了船体重量,同时大幅减少了传统材料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航行过程中的碳排放。
【关键词】七〇四所,新型环保材料,创新算法
【船 舶】中船动力集团自主研制SCR控制系统通过船级社认证试验(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中船动力集团旗下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控制系统顺利完成了法国必维(BV)船级社的型式认可试验,并顺利获得型式认可证书。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为全球绿色航运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款自研SCR控制系统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船用中速机的SCR控制系统(CP-IAS.ME C)、船用低速机的低压SCR控制系统(CP-IAS-LP C)、船用低速机的高压SCR控制系统(CP-IAS-HP C)。这款基于稳定可靠的自主嵌入式控制器及安全规范的软件设计研制的自主SCR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成本和能耗,通过更快速、更精确的反应控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更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将为船舶制造业提供更为经济、高效的环保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船动力,SCR控制系统,降低成本能耗
【船 舶】豪氏威马与CMT合作开发绿色拆船技术(2024-10-28)
【摘要】 10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豪氏威马与CMT International合作,共同开发了兼具循环、安全且竞争力强的船舶拆解创新技术。这种创新方法为传统废弃船舶的“滩涂拆解”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避免了废弃船舶在危险且高度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拆解操作。通过实现自动化操作及加速拆解过程,同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该系统具备更高的循环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借此实现高效回收船舶中的优质废钢,满足严格的欧洲回收标准。此外,CMT的解决方案通过提供清洁、高等级废钢,为可持续的钢铁生产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豪氏威马,绿色拆船技术,高效回收
【船 舶】三星重工将全面应用“3D数字生产图纸”(2024-10-11)
【摘要】 10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三星重工宣布,从10月份开始所有船舶的建造作业将全面应用“3D数字生产图纸”。至此,从船舶设计到建造过程所需的生产图纸和检查文件等纸质资料全部“消失”,三星重工也成为造船界首家“100%无图纸造船厂”。三星重工期待通过采用数字生产图纸,每年节省60万张纸质生产图纸,以舾装设置图为基准,有望节省45%的LNG运输船设计工时。为了落实数字化和移动作业环境,三星重工计划到2025年为止提供3000台平板电脑,并持续推进性能改善,以便作业者能够轻松使用。
【关键词】三星重工,3D数字图纸,全球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