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Cemre船厂建造全球首艘电制甲醇燃料SOV下水(2024-06-14)
【摘要】 6月14日,环球网讯,近日,土耳其Cemre船厂为丹麦船东ESVAGT建造的全球首艘电制甲醇(e-methanol)燃料风电场运维船(SOV)顺利下水。这艘新船由ESVAGT在2022年下单订造,是世界上第一艘可使用绿色燃料SOV。该船由挪威设计公司HAV Design与ESVAGT合作开发,有望改变海上风电服务的发展路径,并支持市场获取碳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该船全长93米,宽19.60米,最大吃水6.50米,航速约14节,能够为124人提供住宿,将按照DNV入级规则建造,悬挂丹麦国旗。该船将由电池和双燃料发动机提供动力,能够使用从风能和生物碳中生产的可再生电制甲醇航行,每年约可减少4500吨二氧化碳排放。该船采用最新技术,设计考虑到了舒适性和高可操作性,提供了高效率的工作空间,确保技术人员在海上风电场的安全转移。另外,该船还为船上的船员及技术人员提供娱乐活动,包括健身设施、游戏室、电影院和个人住宿。SOV也配备了一个直升机停机坪,用于快速进入和从岸上转移。预计新船将在今年年内交付,部署在沃旭能源(Orsted)英国东海岸Hornsea 2风电场服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沃旭能源计划为这艘SOV提供电制甲醇燃料。
【关键词】SOV,电制甲醇,完工
【船 舶】中国船燃完成国内最大单船生物燃料油加注(2024-06-10)
【摘要】 6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在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所属“新亚洲”轮成功加注3850吨生物燃料油(B24)。供油作业全程用时1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国内最大单船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标志着国内船用生物燃料油规模化供应迈上新台阶。作为石油基柴油的可再生替代品,使用低碳环保的生物柴油对我国实现降碳目标、控制大气污染、丰富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及提高交通运输燃料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加注的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进行物理调和而成,可以减少约20.4%的碳排放。通常情况下,新型燃料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转换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但生物燃料油可直接在船舶主机及锅炉中使用,无需改造现有船舶发动机等动力设备,因此也被称为“即用型绿色燃料”。对于只能或可以选择使用传统燃料的船舶来说,使用生物燃料油是极有吸引力的选择。本次船用生物燃料油顺利加注实现了中国船燃在“绿色航运”能源供应领域新的突破,展现了央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担当,增强了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了企业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生物燃料,最大,加注
【船 舶】江南造船重磅推出第二代B型舱围护系统(2024-06-07)
【摘要】 6月7日,澎湃网讯,近日,在29届希腊国际船舶海事展览会(Posidonia)上,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重磅推出第二代“BrilliancE? II”B型舱围护系统。首个搭载第二代“BrilliancE? II”B型舱的船型是150000立方米极大型乙烷运输船(ULEC)并获得了美国船级社(ABS)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江南造船在2019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代“BrilliancE?”B型舱围护系统,获得美国船级社(ABS)的认可。该型船的研发凝聚了江南造船深耕全冷式液化气船20多年的丰富经验,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舱低温围护系统(BrilliancE?),并成功应用于全球最大、世界首制超大型全冷式乙烷运输船,船型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BrilliancE?B型货物围护系统具有船体线型匹配性好、无晃荡损坏、无装载限制、“鲁棒”结构、免维护易维修、液舱疲劳设计寿命长、液舱整体吊装、建造周期短等优点。在首制船交付以后,江南造船的研发团队并非止步于此,将BrilliancE?B型舱围护系统的核心技术可衍生到极大型乙烷运输船(ULEC)、大中型LNG船和LNG燃料舱围护系统上,使江南造船的B型舱围护系统谱系化,形成覆盖整个液化气船系列。
【关键词】围护系统,自护研发,液化气船
【船 舶】万邦重工融合数字与AI技术维修应用生产线投产(2024-06-04)
【摘要】 6月4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为探索船舶维修行业未来时代发展模式,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历经长期持续的努力和技术积累,精心设计策划,成功构建了融合数字、智能、绿色与低碳理念的“未来修船万邦硅谷”及应用生产线,至今已投产运营数月。这一变革创新不仅为船舶维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基础,揭示了未来修船科技前沿技术应用的实景。以物联网与信息数字技术为核心,借助全覆盖的5G网络,客户及相关方能够实时登录数字生产管理平台,直观体验关联数据支持下船舶机电设备维修的实时场景。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检测数据管理中心,摒弃了传统的部件测量方式,实现了检测量具到PC端的数据无线采集与传输,为维修方案决策提供了更为精准、及时的信息与数据支持。此外,万邦重工自主研发的自动气阀研磨一体机,在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缸头维修平台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摒弃了传统手工研磨方式,实现了自动化作业,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品质。“未来修船万邦硅谷”致力于创新高效、高质量的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准。万邦重工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船舶电机维修全自动组装与调试生产线,大幅度提升了工作的精准度、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关键词】数字生产,效率提升,AI
【船 舶】日本企业联手研发全球首艘生物质燃料船(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邮船携手旗下子公司NYK Bulk & Projects(NBP),与常石造船和英国可再生能源企业Drax Group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将开发“世界首艘”生物质燃料船及其配套动力技术。合作方将首先开展研究,开发一种船用生物质燃料系统,包含燃料供给装置、可燃气体发生装置、分离装置等。该系统将利用气化技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生物质,产生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将被用于为发电机提供动力,从而推动生物质燃料船前进,并为其提供部分内部动力。通过安装生物质燃料系统,与使用化石燃料相比,可以使船舶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减少22%。如果研究进展顺利,合作方将共同探索在2029年底之前建造一艘生物质燃料船的可能性。根据协议,日本邮船将提供其在海运脱碳方面的知识,NPB将提供其在生物质颗粒海运方面的见解。与此同时,常石造船将致力于船舶设计和建造以及生物质燃料系统。Drax作为生物质燃颗粒生产商,是项目发起人。
【关键词】生物质,全球首艘,碳中和
【船 舶】现代重工船舶备件3D打印融合新技术获认证(2024-05-20)
【摘要】 5月20日,搜狐财经讯,近日,韩国HD现代重工宣布,其联合韩国业界开发的在航船舶维护零部件3D打印融合技术通过了美国船级社(ABS)的新技术使用合格性认证(NTQ;New Technology Qualification)第二阶段认证。在船舶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领域,采用3D打印技术得到国际认证,这在全球尚属首次。MRO物料指维修、维护和运营所需的物品,包括备件、工具、化学品、配件以及其他耗材、消耗品等。美国船级社和韩国船级社将负责推进该项目的质量监管和保证等相关业务,为将其推广普及为国内外具有公信力的3D打印MRO零部件进行合作。9家造船海运企业及相关机构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完成该项目的概念设计及危险源辨识评价(Hazard Identification Study),成功完成了基本设计。此次HD现代重工获得的NTQ认证,是美国船级社确认新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成熟度和合格性,提供技术早期应用和实现方针的认证。该技术开发成功并实现商业化后,如果船舶的MRO材料达到量产,只需要2天即可实现供货,即普通产品的供货时间将从目前最长的13天缩短11天,订制产品的供货时间将从目前最厂的233天缩短231天。如此有望确保韩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新市场主导权。
【关键词】3D打印,商业化,技术认证
【船 舶】沪东中华完成国内最大MRAK Ⅲ型围护系统安装平台单舱整体吊装(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H1904A)的MARK Ⅲ型围护系统安装平台仅用半天完成单舱整体吊装,创造国内围护系统安装平台的最大吊装吨位、尺度纪录。沪东中华工艺技术研究所持续推进主建产品的工艺创新,联合生产管理部、搭载部、总装二部和安环保卫部等部门推进达飞23000TEU围护系统安装平台模块扩大化建造攻关研究。此次围护系统安装平台模块重量达300吨,宽度超50米,整吊难度大幅增加。工艺技术研究所先后组织3次吊装工艺安全评审会,开展2次现场安全检查,通过技术攻关,有效解决整吊难题,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该项目通过工序前移、并行作业大幅提高模块建造效率,吊装及完善周期从9天缩短至半天。该船安装平台模块完整性达到100%,上船后通电后即可运行,为后续施工创造便利条件。液货围护系统专用安装平台是LNG船建造的关键工艺装备,沪东中华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NO.96型和MARK Ⅲ型两种围护系统安装平台设计建造能力的船企。本次吊装圆满完成,进一步彰显公司在LNG核心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关键词】双燃料,集装箱,围护系统
【船 舶】全球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智能化拖船在天津港投产启用(2024-05-06)
【摘要】 5月6日,每日新报讯,近日,全球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拖轮“津港轮36”和陪试船“津港轮37”在天津港正式投产启用。其自主伴航系统研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芬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全面实现项目预期指标,所涉及关键硬件国产自主化达90%,感知、规控、人机交互等核心算法软件100%自主研发。这是天津港集团加快智慧港口建设,联合中国船级社、科研高校、造船方等项目研发单位,在港作拖轮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此次投产的两艘高度智能化拖轮为天津港“第二代津港智能拖轮”,由镇江船厂建造。该型船全长34.6米、船宽11.2米、型深5.22米、设计吃水3.92米、设计航速12.5节,拥有多项行业技术创新成果:拥有行业最领先的自主伴航能力,融合感知功能,实现自主控向控距控速,兼具智能避碰专利级能力,航路优化、近距离防碰撞辅助安全航行;拥有最安全的船体结构与破舱稳性设计,大俯瞰作业更加游刃有余,最大舱室(机舱)进水也能安全返港;拥有最智能的AUTO-0无人机舱,灵敏感知设备数据,自主故障分析、风险预警、辅助决策,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互联互通;提供最精准的能效与排放管控,首创港区电子围栏功能,收集船舶作业全流程数据,得出发明专利级能效指数EEOI;拥有最实用的分体滑道驾控台,应用人体工程学,举手投足间尽览各类航行信息。
【关键词】拖船,自主研发,智能化
【船 舶】赫伯罗特集装箱船完成史上最大规模LBM燃料船对船加注(2024-04-15)
【摘要】 4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赫伯罗特LNG双燃料集装箱船“Brussels Express”号在鹿特丹港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液化生物甲烷(LBM)燃料船对船加注作业。这次加注行动由荷兰LNG和LBM供应商Titan Clean Fuels、STX集团(STX Group)与赫伯罗特共同完成。Titan通过“Alice Cosulich”号加注船向赫伯罗特的“Brussels Express”号运送了多达2200公吨的LBM燃料。此次交易标志着赫伯罗特开始使用LBM作为可持续航运燃料,这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LBM船对船加注。在这次加注中,STX集团和Titan Clean Fuels公司合作,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口液化、储存和输送大量均衡的生物甲烷,并通过了完全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的ISSC认证。行业联盟SEA-LNG指出,海运业使用的LBM或生物LNG是由可持续生物质原料生产的,这意味着它不会与粮食、纤维或饲料的生产产生竞争,正如欧盟的RED II和美国的可再生燃料标准等法规所规定的那样。目前,生产生物LNG的生物甲烷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约占航运业年能源需求总量的10%。这项开创性的交易表明,大量LBM的燃料供应是可能的,也是可扩展的。然而,在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方面仍需取得更多进展。
【关键词】加注,生物能源,脱碳
【船 舶】韩国三大船企加快机器人应用,破解“用工荒”难题(2024-04-10)
【摘要】 4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HD韩国造船海洋旗下三家造船子公司都在不断加大投资引进各种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特别是现代三湖重工在机器人应用方面跑出了“加速度”,成为韩国船企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后起之秀”。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在重点围绕焊接和涂装作业推进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同时,计划斥资2亿多美元将目前10%左右的机器人自动化率最高提升至70%,引领未来海洋产业模式转换。三星重工大力推进船舶建造工序中的自动化、无人化作业转型,并已开发出适用于薄膜型货舱焊接作业的激光高速焊接机器人,有望在此基础上大幅提高LNG运输船的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近年来高附加值和环保船舶订单的不断增加,韩国造船业在迎来高景气周期的同时,却因熟练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备受困扰。为此,韩国三大造船企业正在加快引进协作机器人(Cobot)等自动化、机械化设备,全力构建现代化设备体系,在缓解“用工荒”,提升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为转型为数字化智能船厂奠定基础。在HD韩国造船海洋的统一规划下,HD现代重工、现代三湖重工、现代尾浦造船正在联合推进基于数字化的“造船未来战略(Future of Shipyard,FOS)”项目,并计划在2030年之前转型成为智能船厂。
【关键词】机器人,劳动力,数字化
【船 舶】全球首个船用甲醇燃料交易平台落户上海临港(2024-04-08)
【摘要】 4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绿色航运集团(Green Marine Group)签订合作协议。绿色航运集团将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全球首个“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台”,为绿色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有效的工具来管理远期价格风险并促进绿色甲醇实物交易,助力临港新片区更好配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绿色燃料资源,构筑全球领先的绿色航运服务生态。绿色航运集团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专注于甲醇船舶的运营和管理、绿色甲醇认证培训,是马士基开展绿色甲醇“船对船”加注主要的服务机构之一,此次签约是绿色航运集团首次在中国布局。绿色航运集团将在临港同时设立国内首个绿色甲醇培训认证中心,为上海市开展国际航行船舶甲醇“船对船”加注提供功能配套,助力上海市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作为航运脱碳的一部分,绿色甲醇、氨等新燃料船舶陆续投入运营,全球范围内至少80万名船员将需要“再培训”以提升技能,满足新能源船舶运营需要,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岸基工作人员。船用甲醇燃料交易平台和绿色甲醇培训认证对上海港布局绿色新能源加注服务意义重大。
【关键词】燃料交易,航运,长三角
【船 舶】全球首个氨燃料加注码头获批(2024-04-02)
【摘要】 4月2日,新浪财经讯,近日,近日,挪威民防局(DSB)批准了在挪威弗洛罗峡湾基地(Fjord Base)建设氨燃料加注设施的计划。该设施由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旗下Yara Clean Ammonia、挪威氨加注初创公司Azane Fuel Solutions和Fjord Base规划。该许可标志着氨燃料成为安全、低排放的航运替代燃料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氨在燃烧期间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SOx)排放,并可显著减少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排放,氨被航运业广泛视为最有前途的新型船用燃料之一。目前,氨燃料正逐渐进入市场化商业化的运用阶段。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低排放航运燃料。尽管行业对氨作为脱碳航运燃料的兴趣很高,但氨燃料从生产端到船舶应用一直有所欠缺。该氨燃料加注码头是Yara Clean Ammonia和Azane计划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推出的码头网络的一部分。加注码头将由一艘驳船改装而成,可装载1000立方米或650吨低排放氨。许可证允许每年进行多达 416 次加注作业,其中多数预计将是为定期停靠弗洛罗峡湾基地的海工支持船加注。氨燃料码头将推动海运业的脱碳进程,并展示氨作为零排放航运燃料的优势。
【关键词】配套,替代燃料,脱碳
【船 舶】齐耀环保全工艺流程碳捕集系统交付,为全球首套(2024-03-13)
【摘要】 3月13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齐耀环保自主研发的覆盖吸收、压缩、液化和存储等全工艺流程的船用碳捕集系统(OCCS)在长荣海运(EVERGREEN)、NK船级社等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圆满完成试航任务并顺利交付。该系统适配14000TEU大型集装箱船EVER TOP,全套系统具备吸收、压缩、液化和存储等全套功能,各项性能指针均满足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船舶碳捕集技术利用胺类吸收剂选择性地对船舶尾气中的CO2进行捕集、分离,并将富集的CO2进行压缩液化成液态形式进行运输、封存或利用,碳捕集系统主要由吸收模块、再生模块、压缩制冷模块和存储模块组成。齐耀环保先后突破了高效CO2捕集技术、低能耗CO2分离技术、低温CO2深度液化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CO2捕集系统样机,系统CO2综合捕集率达80%以上、解析CO2纯度达99%以上。同时,通过运用新型吸附剂、分区工艺参数控制等核心技术,系统能耗大幅降低,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是全球首个涵盖吸收、压缩、液化和存储等全工艺流程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实船项目,是在长荣海运的鼎力支持下,齐耀环保多年深耕船舶排放治理领域创新实现技术转化的成果,对推动行业标准建设、支撑IMO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碳捕集,全工艺流程,压缩液化
【船 舶】MARIC研发设计新年超大型油船第一单(2024-03-11)
【摘要】 3月11日,新浪财经讯,近日,江苏韩通船舶宣布与全球领先大船东签订了两艘31.9万载重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建造合同,预计将于2026交付。该型最先进的VLCC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此次签约的全新一代VLCC,采用了最新先进技术与设计标准,设计了匹配船东码头要求的全新线型,结合高效螺旋桨及节能装置应用,满足常规燃料下EEDI第三阶段要求;采用创新的结构设计,在结构轻量化的同时兼顾建造便利性;安装洗涤塔和高压SCR,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满足深水抛锚等特殊船级符号更高要求;满足LNG/甲醇/氨三种替代燃料ready设计。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将续写MARIC在VLCC油船领域的优良业绩,也再次验证了MARIC的VLCC油轮设计专业能力。MARIC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VLCC船型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第一型29.7万吨VLCC,到国内第一条满足CSR规范的30.8万吨VLCC,国内最大载重吨的32万吨VLCC,以及绿色环保型31.8万吨VLCC,MARIC始终是我国VLCC船型设计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原油船,节能装置,超大型
【船 舶】中国船企合作打造全球首艘CNG运输船交付(2024-03-07)
【摘要】 3月7日,每经网讯,近日,中集安瑞科全球首艘压缩天然气(CNG)运输船顺利交付。此次交船及命名的全球首艘CNG运输船,货舱系统由石家庄安瑞科采用国际标准设计制造的数百支高压气瓶、调压及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组成。船舶以天然气为动力,双燃料主机驱动,船长110米,设计航速14节,入级美国船级社和印尼船级社双船级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交付后,在印尼服务于国家调峰电厂岛屿间的天然气运输,每航次运输压缩天然气量可达70万方。中集石家庄安瑞科凭借领先全球的天然气储运装备制造能力,获得了这份国际首创的天然气CNG运输船项目订单。中集安瑞科突破了CNG运输船的总体布置、货物系统、燃料系统、安保系统、航行性能、结构强度设计等诸多难题;同时,倾注着印尼业主方、合作伙伴ETI公司及两家船级社等多家单位的大量心血和鼎力支持,造就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又一成功典范。CNG运输船为天然气的运输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填补了海上运输天然气形式的空白,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船的交付和商业运营掀开了全球CNG运输行业的新篇章,也为将来氢气的海上运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CNG,天然气,产业链
【船 舶】中国船舶集WinGD与三菱造船合作完成氨燃料供应系统初步设计(2024-03-01)
【摘要】 3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GD与日本造船及技术开发商三菱造船株式会社合作(以下简称“三菱造船”),共同完成了X-DF-A氨燃料发动机供应系统的初步设计(Ammonia fuel supply system ,简称“AFSS”),为船舶氨燃料应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WinGD此前已与行业多家领先企业达成广泛合作关系,旨在开发适用于各种船舶设计的氨燃料发动机和燃料系统解决方案,此次AFSS设计是广泛合作伙伴关系的首个成果,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双方将共同努力在减排监管要求实施之前,为远洋船舶运营商供应氨动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包含燃料阀单元、燃料调节和所有相关管道等,还包括保证氨燃料安全应用的系统与功能,如氨捕集系统、冲洗和排放管理。得益于相关合作,WinGD将开发适合各种船舶设计的X-DF-A发动机,提供发动机和辅助燃料系统的安装规格。三菱造船将结合发动机设定性能参数提供船舶设计,并进一步开发其现有的AFSS,以便与WinGD的氨燃料发动机共同应用。
【关键词】氢燃料,发动机,合作
【船 舶】韩华海洋成功开发CII智能监测技术,应用于全球最大VLAC(2024-02-19)
【摘要】 2月19日,环球时报讯,近日,韩华海洋宣布,该公司成功开发出了船舶碳排放强度指数(CII)智能监测技术,为船东有效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环保新规提供了新的环保经济航运解决方案。碳排放强度指数是利用燃料使用量、航运距离等航运信息,将船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指数化的值,是表明船舶单位运输工作量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从2023年1月1日开始,IMO正式实施了碳排放强度指数评级制度。根据这一环保新规,IMO每年对所有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限于EEDI适用船舶种类),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船舶赋予从A到E的等级。如果获得E等级或连续3年获得D等级,船舶在更新能效管理计划(SEEMP)并接受再验证之前,将被限制航行。韩华海洋将CII监测技术与公司之前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HS4?(Hanwha Smart Ship Solution& Service,原大宇造船DS4?)”相连接,可以自动计算在航船舶的碳排放强度指数,其特点是,不仅可以预测在航船舶当前的CII等级以及本次航次的等级,还可以预测本年度的年末CII标准等级。韩华海洋开发的CII智能监测技术,将应用于该公司近期承接的系列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
【关键词】智能监测,碳排放,VLAC
【船 舶】ABB联合MAN打造DFE+推进解决方案可为LNG船节能增效(2024-02-07)
【摘要】 2月7日,搜狐财经讯,近日,挪威船级社(DNV)量化评估了ABB与MAN Energy Solutions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双燃料Electric+(DFE+)解决方案为液化天然气(LNG)船东所带来的优势。该解决方案由MAN公司的四冲程49/60DF双燃料发动机和ABB Dynamic AC动态交流电网与控制系统组成,旨在解决LNG船舶独有的能效问题。DNV海事咨询在评估后认为,双燃料DFE+概念“哪怕与目前市面上最高效的传统双燃料LNG船舶推进设计相比,也是一种颇具竞争力且更高能效的替代方案”。由于对船舱空间的需求更小,“保守估计”至少可提升5%的货物装载量。DNV还提到,根据船舶运输量的增加,通过结合其他优化性能的步骤,DFE+概念可实现节能达6~7.5%。作为MAN公司四冲程产品组合的最新产品,MAN 49/60DF发动机专为LNG船进行了优化。同时,该发动机与ABB的Dybnamic AC动态交流系统高度兼容,可将传统交流和变频的优点有机结合,确保发动机以最佳速度运行,大幅降低总油耗量。
【关键词】双燃料,发动机,绿色环保
【船 舶】大连造船无人机检验技术实船应用成功(2024-02-05)
【摘要】 2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生产管理部联合设计院、项目组在11.5万吨原油船4号船上实现行业内首次应用无人机替代拖轮完成船舶吃水、船舯线、雷达盲区、航行灯光照角度四项试航报验项目。通过实船应用,得到船东、船检的高度认可,并以无人机的参数为最终结果对报验单签字确认。此次无人机技术的全面应用,是在原无人机航行灯光照角度测量、吃水测量系统的基础上,继续研发雷达反射装置、无人机挂载云台等硬件设备,并对应开发雷达盲区测量软件模块,历经1年时间完成现场调试与实船试验。最终完成一整套无人机报验系统,并应用于试航船舶,达到安全施工、降低船舶试航成本的目标。在11.5万吨原油船4号船试航测量报验过程中,船东、船检全程参与并通过无人机系统的操作屏、驾驶室雷达显示屏等设备监督测量过程和测量数据。不仅有效规避了人员参与试验的作业风险,同时解决了试验项目的海况和海域限制,这是船舶试航迈向智能化的重要一步。在大连造船本部无人机应用的基础上,山船重工和大船天津两个基地也将推广应用,并策划船舶在码头系泊阶段完成主体项目报验,进一步缩短各船型试航周期。
【关键词】无人机,试航,试航
【船 舶】全球首艘改装全冷集装箱船首航成功(2024-02-01)
【摘要】 2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研发设计的全球首艘改装全冷集装箱船“XH DOLPHIN”轮顺利从智利返航,回到浙江大麦屿始发港,首航圆满成功。“XH DOLPHIN”轮是由1艘1700TEU集装箱船改造而来,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经历4个月技术升级改造,2023年11月正式投入营运,是台州市开通南美直航航线的首艘营运船舶。作为改装船,“XH DOLPHIN”轮从发电机容量扩充、配电系统改造、冷藏插座箱及冷藏箱远程监控系统布设、SCR加装、货舱通风系统改造及货舱风机节能系统增加、燃油舱容积扩大、脱硫塔增设以及更换高效桨,加装消涡鳍、前置预旋导轮和舵球节能装置等多个方面对原船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通过改造,该船可以装载508个FEU冷藏集装箱,燃油舱容量3075立方米,续航能力20000海里,能效指数得到进一步优化,排放到达TierⅢ相关要求。船东远在万里之外的办公室可以清楚了解船上冷藏箱运行情况,并可以及时远程调整冷藏箱运行参数。
【关键词】集装箱传,冷链,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