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铁】河钢非金属3D打印机日前正式投用(2020-03-30)
【摘要】 3月30日,河北工人报讯,在河钢承钢的增材制造服务示范中心,非金属3D打印机日前正式投用,并以PSB粉末为原料成功打印了多个批次的零件。至此,河钢承钢的增材制造服务示范中心实现了3D打印中金属打印和非金属打印双重功能。河钢承钢增材制造服务示范中心于去年3月投用,首先投入使用了金属3D打印机,到目前已经成功打印了百余批次钛合金、不锈钢、模具钢等材质零部件,包括汽车模具、军工雷达配件、飞机零部件,交付了多项打印服务订单。此次投用的非金属3D打印机,采用SLS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成型材料包括树脂砂、低温蜡、PSB粉、尼龙等非金属材料,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文化创意等领域,这也意味着河钢增材制造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河钢,3D打印,智能制造
【钢 铁】首钢一院多中心科研创新结硕果(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首钢网站讯,2019年3月29日,首钢技术研究院迁顺技术中心、京唐技术中心挂牌成立,首钢“一院多中心”技术创新体系变革拉开帷幕。一年来,科研创新硕果累累:启动26项“及时、高效”科研项目,目标完成率达到91%;技术研究院产研协同项目37项,目标完成率达到92%。两地技术中心取得科技成果9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3项;依托“首钢—一汽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首发产品DH590/DH780高强钢成功亮相一汽集团2019年度红旗新材料成果新闻发布会,实现零部件轻量化12%以上;完成科技成果验收评价95项,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的19项,占比20%。共计获行业及省部级奖项17项次,同比增加6项次,其中“高效环保变压器用高性能取向硅钢制备技术”项目荣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关键词】首钢,科研成果,一院多中心
【钢 铁】鞍钢两个规格EPS汽车大梁钢通过用户考验(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搜狐财经讯,近日,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成功生产出5mm和8mm两个规格的热轧EPS大梁钢板,其钢板表面质量、性能及冲压成型性均满足用户要求,这也是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EPS生产线投产以来,首卷通过用户“考验”的EPS热轧钢板,为鞍钢热轧产品“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为满足鞍钢对环保型钢卷表面处理技术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鞍钢于2019年5月建设一条年产30万吨的EPS(Eco PickledSurface)生产线,2019年9月具备供货能力。该技术能使钢板表面形成光滑、清洁的表面即所谓绿色表面。该产品可取代酸洗产品,更主要的是在EPS处理后钢卷还可继续进行冷轧、连续热镀锌等工艺处理,从而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生产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鞍钢,EPS,新产品
【钢 铁】陕钢创新研究院成功研发高强度抗震钢筋(2020-02-27)
【摘要】 2月27日,中国冶金报讯,2月24日,由陕钢创新研究院与汉钢公司协同研发的高强度抗震钢筋试轧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标志着陕钢集团高端建筑钢材研发进入了新阶段。经取样分析,钢材屈服强度较目标值高25mpa左右,强屈比在1.26以上,钢材的抗震性能良好,弯曲性能良好,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无异常组织,平均晶粒度达到10.5级,标志着高强度抗震钢筋开发初步获得成功。为提高产品的品牌质量,研发项目组已对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着手第二次的批量试轧。本次成功试轧为创新研究院更高强度钢筋研发,在成分、温度、轧制及冷却等工艺设定上提供了可靠参考,有力促进高强度钢筋研发速度提升。
【关键词】陕钢,钢筋,高强度
【钢 铁】攀钢率先在国内钒制造领域使用5G技术(2020-02-17)
【摘要】 2月17日,中国铁合金网讯,近日,西部物联成都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中国移动攀枝花分公司5G网络基站,率先在国内钒制造领域使用5G技术,推动无人吊车、AGV无人叉车等在股份公司攀枝花钒厂钒氮合金生产线成功投运。这标志着攀钢与华为全面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条产线融合了信息、制造、控制、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采用了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5G技术,完成了无人吊车、AGV无人叉车、传输线集成,具备最优混配料、智慧物联传输、生产物料自主转运、产品自动包装、12座窑全线集中远控和物流连续自动等功能。
【关键词】攀钢,钒钛,5G
【钢 铁】欧洲钢铁技术平台预计将于2020年1月启动欧洲绿色钢铁项目(2020-01-24)
【摘要】 1月24日,冶金信息网讯,根据欧洲钢铁技术平台(European Steel Technology Platform,ESTEP)声明,欧洲绿色钢铁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1月启动,以支持欧盟实现“2030年气候和能源目标”、“2050年气候中性长期战略”,该战略将通过低碳或碳中性炼钢技术实现。这项为期18个月项目将制定实现欧洲中期和长期钢铁工业脱碳的技术路线图。项目还将分析融资方式,评估欧盟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并确保结果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宣传。项目将综合评估有前景技术、产业转型方案、政策选择和影响。ESTEP秘书长Klaus Peters评论道:“欧洲绿色钢铁项目完全符合Horizon Europe中清洁钢铁伙伴关系提案范围。事实上,在欧盟寻求实现欧洲2050年气候中立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已经开始研究实现低碳和碳中立解决方案的突破性技术。对建立清洁钢铁伙伴关系期望很高。在欧洲钢铁工业加速向碳中立转型的起始阶段,这种伙伴关系将提供协同效应的机会。”
【关键词】欧洲,绿色钢铁,启动
【钢 铁】全球最大绿色氢气生产项目H2FUTURE创新工厂在奥钢联成功投产(2020-01-24)
【摘要】 1月24日,冶金信息网讯,全球最大的绿氢试验工厂日前在奥地利林茨的奥钢联厂成功投产,新工厂的设计是能源转型技术的里程碑,也是钢铁行业逐渐脱碳的一个技术里程碑。奥钢联集团是全球著名的钢铁冶炼企业,同时也是奥地利最大的废气排放者,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奥钢铁业一半、全行业的10%,如今愈加严格的气候保护要求迫使该集团采取对策。另根据全球气候目标,奥钢联目前正在研究一种混合技术的可行性,将现有的焦炭高炉与部分绿氢结合起来。据奥地利《工业杂志》报道,奥钢联集团将投资10亿欧元兴建混电和氢能钢铁厂,将五个高炉中的三个改为电炉,预计2030年将建成。该集团CEO艾本斯坦纳表示,该措施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即每年减少三至四百万吨。
【关键词】氢冶金,奥联,试产
【钢 铁】鄂钢率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2020-01-03)
【摘要】 1月3日,湖北日报讯,历经一年零四个月提档升级,鄂城钢铁公司1月1日宣布,在全国长流程钢铁行业中率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炼钢排出的水经多道环保工序处理后,可达标回用。2018年8月以来,鄂钢对每一个生产单元的用水管“动手术”,先将115根管道精减至80根,然后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全厂已改造排水管网7100米、新水供水管道1500米,切除漏失点27处,每小时可节约新水250立方米。“焦化酚氰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综合废水处理站提质改造”等项目先后启动。随着水利用绿色智慧系统基本建成,全厂水系统“取、制、供、用、排、回用”等环节将实施统一动态管理。目前鄂州每月吨钢新水消耗环比下降40%,用水效率符合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水平。
【关键词】鄂钢,零排放,工业废水
【钢 铁】宁钢两座高炉煤比双双突破170kg/t(2020-01-03)
【摘要】 1月3日,杭钢集团网站讯,2019年12月以来,宁钢两座高炉煤比双双突破170kg/t大关,跃居国内同类型高炉煤比前列。截至目前,高炉煤比持续稳定在170kg/t左右。具体数值如下:1号高炉煤比170kg/t、燃料比510kg/t;2号高炉煤比175kg/t、燃料比515kg/t;优于行业平均煤比144.2kg/t、燃料比529.0kg/t。今年下半年,宁钢炼铁厂以提高喷煤技术、降低焦比为炼铁技术进步和降低铁水成本的突破口,开展产能提升技术攻关,制定一系列操作规范,不断优化高炉生产指标,确保炉况稳定顺行。
【关键词】高炉,煤比,宁钢
【钢 铁】攀钢在非钢领域推广应用钒(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国冶金报讯,2019年,攀钢持续抓好钢铁行业所需的钒铁、钒氮合金等产品的产销工作,在非钢领域推广应用钒,取得了明显成效。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钒技术总监、攀枝花钒制品厂厂长邓孝伯表示,近两年,钢铁市场有所回暖,攀钢抓住有利时机,将钒资源转化为市场最需要且盈利最大的产品。同时,攀钢坚定不移地在非钢领域推广应用钒,全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据了解,攀枝花钒制品厂是攀钢最重要的钒产品生产基地之一,钒氮合金和钒铁都是其产能较大的产品,其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多种钒精细化工产品。2019年以来,攀枝花钒制品厂在抓好主要产品生产的同时,重点对钒铝合金、高纯五氧化二钒等新产品进行了提质攻关,以良好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市场青睐,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
【关键词】攀钢,钒产品,推广
【钢 铁】全球单体最大的煤气净化装置在马钢全面投运(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马鞍山日报讯,12月26日10时,随着阀门逐一开启,来自1号、2号焦炉的荒煤气顺利进入8号、9号初冷器和6号电捕,马钢化工能源公司顺利完成一净化煤气和氨水到新AS装置程序的切换,这标志着全球单体最大的煤气净化装置在马钢全面投运。据了解,马钢化工能源公司南区原先两套煤气净化系统分别于1994年和2004年投运。经过多年的运行,系统存在设备老化、煤气硫化氢指标弱化、维护费用过高等诸多问题。为改进和优化工艺,马钢投资3.8亿元,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上马一套新AS煤气净化装置,以替代原有的一、二净化系统。该项目采用国产自主化新AS工艺,设计每小时处理煤气18万立方米,是目前全球单体处理量最大的焦炉煤气净化装置,代表了国内领先的煤气净化技术及装备水平。
【关键词】马钢,煤气净化装置,全球单体最大
【钢 铁】本钢自主研发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上线(2019-12-26)
【摘要】 12月26日,中国冶金报讯,12月20日,本钢集团信息化中心自主研发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3个月以来,系统运行稳定、顺畅,达到了预期目标。该系统的成功上线,将为本钢煤炭和进口粉矿、块矿等重要原料精准入储提供准确数据,为本钢均质化管理和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今年5月初,本钢提出了打造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项目。该项目不仅要建立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而且要同步完成铁区MES(制造执行系统)改造、运输调度系统优化以及铁路局信息系统对接等工作。针对项目工期短,软件开发和工程施工难度大等实际,本钢多次组织会议推动项目有序实施,并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克服了多个系统同时改造和系统之间衔接等问题,最终成功研发出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关键词】本钢,铁路信号,自动识别
【钢 铁】鞍钢止裂钢领军市场(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无缝钢管网讯,日前,由鞍钢独家供货的世界最大载箱量、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动力2.3万箱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岛下水。该船舱口围边等关键部位采用了最大厚度为90毫米、3800毫米超宽幅止裂钢,挑战了极限规格,实现了全球首次应用,这是继2016年鞍钢80毫米止裂钢首次用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2万箱集装箱船之后,在我国集装箱船用止裂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据了解,止裂钢属于船舶用钢中的高尖端产品,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多用于集装箱船甲板、舱口围边等关键部位。近年来,海上物资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带动了集装箱船向大型化发展,国内外一线船厂纷纷设计并建造1万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鞍钢集团自2014年起开始止裂钢技术攻关。2018年,鞍钢承接国内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全部9艘超大型集装箱船止裂钢的合同,进一步奠定了鞍钢船舶用钢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领军地位。
【关键词】鞍钢,止裂钢,90mm
【钢 铁】本钢研发成功国内最高强度冷成型汽车用钢(2019-11-15)
【摘要】 11月15日,辽宁日报讯,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参考和借鉴的条件下,在本钢设备临近设计极限的前提下,本钢科研团队依靠一次次模拟实验,终于研发出国内最高强度冷成型用汽车产品MS1180。这是本钢高强钢继热成形领域2000MPa级超高强韧性热冲压成形钢实现全球首发后,在高强钢冷成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据介绍,最高强度冷成型用汽车产品MS1180,可满足辊压成型技术要求,广泛用于制备汽车门槛、防撞梁等安全结构件。
【关键词】本钢,汽车钢,最高强度
【钢 铁】河钢集团热作模具钢H13宽板国内首次实现工业化量产(2019-11-11)
【摘要】 11月11日,河钢网站讯,日前,河钢集团500吨热作模具钢H13宽板交付客户。这标志着河钢集团自成功研发该产品以来,在国内首次实现热作模具钢H13宽板的工业化量产,将对国内热作模具钢H13宽板的开发起到示范作用。热作模具钢,用于制作热锻模、热挤压模等对金属进行热变形加工的模具。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要求热作模具钢具有很好的高热强性、热疲劳性、韧性等性能,高品质的热作模具钢H13宽板,成为检验国际、国内钢企新产品研发的“试金石”之一。
【关键词】河钢,模具钢,工业化量产
【钢 铁】宝武湛江首卷冷轧高强钢下线(2019-11-05)
【摘要】 11月5日,西本新干线讯,由宝钢工程承担技术总成和机组EP的湛江钢铁冷轧超高强钢机组一次性热负荷试车成功,生产出第一卷冷轧钢卷板。据悉,1000MPa以上超高强钢机组,世界仅有几条机组。湛江钢铁冷轧超高强钢工程主要生产汽车板用高强钢冷轧板,主要机组设备包括一条连退/热镀锌超高强钢机组(CAGL)、一条重卷机组(RCL)、一条半自动包装机组(PA)。其中连退/热镀锌机组是一条超高强钢专业生产线。产品最高强度等级为1180兆帕,为普通冷轧板强度的2倍以上,设计年产能38万吨。冷轧超高强钢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湛江钢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将持续提升湛江钢铁汽车板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影响力。
【关键词】宝武湛江,冷轧高强钢,投产
【钢 铁】国内轧钢加热炉首台“智脑”在马钢投用(2019-11-05)
【摘要】 11月5日,西本新干线讯,11月5日,由马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国内轧钢加热炉首台“智脑”——炉顶取气式轧钢加热炉分段燃烧监测控制系统,在马钢四钢轧总厂2250热轧2号加热炉安全稳定运行已超过200天,并显示出有效指导现场加热炉燃烧控制优越功能和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势。该系统上线运行从源头减少了能耗和废气排放,是产线工艺技术上的一个创新和突破。通过该项目成功投用,马钢取得专利2项、技术秘密1项,下一步将在马钢内部20多座轧钢加热炉推广使用,为建设绿色工厂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马钢,轧钢,控制系统
【钢 铁】5G将驱动钢铁下一轮生产变革(2019-10-15)
【摘要】 10月14日,中国冶金报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社长陆闻言近日表示,进入5G时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的应用,预计将驱动钢铁行业下一轮效率提升和生产变革。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钢铁行业必须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趋势,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必须注意的是,钢铁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超低排放改造大限日趋临近,部分地区的停产、限产成为常态。未来钢铁必将是绿色+智慧。绿色钢铁和智慧钢铁将对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和生产方式提出新要求。
【关键词】5G,钢铁
【钢 铁】JFE“Ferro Coke”炼铁新技术进入新试验阶段(2019-10-10)
【摘要】 10月10日,冶金信息网讯,JFE目前在西日本地区建造了一座试验工厂,是东日本试验工厂的10倍,预计明年3月份完工。经过试运行,将于7月份进入30天重复测试。这一技术使用了超级计算机对铁焦颗粒轨迹进行分析,通过固液混合技术,控制干馏风炉的气体量和温度,对试验高炉和实际高炉内的最佳配置进行确立。这一项目是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和JFE钢铁、日本制铁、神户制钢三家高炉炼钢厂联合开发的“环保型炼铁工艺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JFE,技术开发
【钢 铁】我国钢铁智能制造“五化”发展已启幕(2019-09-09)
【摘要】 9月9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钢铁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展望——钢铁未来梦工厂》报告。展望报告认为,我国钢铁智能制造的“五化”发展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建设智能“钢铁未来梦工厂”的美好蓝图将逐步实现。展望报告认为,当前以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先进工艺有机融合的工业制造技术,以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群,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将形成推动钢铁智能制造发展的“三驾马车”,其迅猛发展必将给钢铁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推动钢铁智能制造“五化”发展和智能“钢铁未来梦工厂”的逐步实现。
【关键词】智能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