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新方法可通过监测废水早期预警麻疹疫情(2025-05-15)
【摘要】 5月15日,新华社讯,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通过创新废水病毒监测方法,在休斯顿报告首例麻疹感染病例之前,当地废水中发现了麻疹病毒,可提供疫情早期预警信号。研究团队运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技术,识别病毒遗传物质,该技术对公共卫生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美麻疹病例持续上升,研究团队正将此方法应用于得克萨斯州西部麻疹疫情监测。
【关键词】废水监测,麻疹疫情,早期预警
【摘要】 5月15日,新华社讯,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通过创新废水病毒监测方法,在休斯顿报告首例麻疹感染病例之前,当地废水中发现了麻疹病毒,可提供疫情早期预警信号。研究团队运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技术,识别病毒遗传物质,该技术对公共卫生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美麻疹病例持续上升,研究团队正将此方法应用于得克萨斯州西部麻疹疫情监测。
【关键词】废水监测,麻疹疫情,早期预警
【摘要】 5月15日,新华社讯,世卫组织于2018年第71届世卫大会上提出以“三个十亿”目标为核心的规划,即全民健康福利覆盖人口新增10亿人、发生突发卫生事件时受到更好保护人口新增10亿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人口新增10亿人。世卫组织发布2024年成果报告,显示“三个十亿”目标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第一个“十亿”目标新增约4.31亿人,第二个“十亿”目标新增约6.37亿人,第三个“十亿”目标新增14亿人,已超目标。报告强调,这些进展仍不足以实现与卫生相关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面临资金受限等挑战。
【关键词】三个十亿,世卫组织,全球卫生
【摘要】 5月9日,界面新闻讯,5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指出,全球卫生融资正经历“记忆中最严重的动荡”,美国削减资金导致1.4亿人暂停热带病治疗,50个国家的艾滋病服务陷入瘫痪。他强调,海外发展援助骤减叠加地区冲突,使疟疾、脊髓灰质炎等疾病防控成果面临倒退风险。WHO已将2026-2027年预算削减21%,并冻结非关键领域招聘以应对6亿美元资金缺口。
【关键词】卫生融资公共卫生全球合作
【摘要】 5月9日,新华社讯,5月6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通报,六个州报告七例姆班达卡沙门菌感染病例,患者年龄从不足1岁到55岁不等,43%为5岁以下儿童6。调查显示,所有病例均与接触家庭饲养禽类有关,病原体基因测序显示高度同源性,追溯至两家关联孵化场。此次疫情凸显家庭养殖禽类的卫生风险,CDC建议避免儿童直接接触禽类,并加强养殖场卫生监管。
【关键词】沙门菌食源性公共卫生
【摘要】 4月23日,健康报讯,英国伦敦夏洛特女王和切尔西医院确认,该国首位接受子宫移植的女性于今年2月产下一名女婴。36岁的格蕾丝因先天子宫功能不全,于2023年接受姐姐捐献的子宫,成为英国首例。格蕾丝通过体外受精孕育,并在医院接受密切监护,最终通过剖腹产诞下女儿,母女二人状况良好。这一成就为英国有子宫功能障碍的女性带来了受孕的希望,全球首个移植子宫孕育的婴儿于2014年在瑞典诞生。
【关键词】子宫移植,生育希望,医学突破
【摘要】 4月23日,健康报讯,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免疫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内脏脂肪产生的白细胞介素7支持调节性T细胞生存并抑制2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能防止脂肪组织内的炎症,进而抑制2型糖尿病发病。实验鼠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7受体对于维持内脏脂肪中的调节性T细胞至关重要,该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的信号促进了调节性T细胞的生存,从而调控血糖值。这一成果有望为开发2型糖尿病新免疫疗法提供思路。该研究从免疫学角度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上,而这一新机制的发现,将研究重点转向了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控制2型糖尿病,可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根本的治疗方法,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此外,这一研究也为未来开发基于免疫调节的新型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望推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免疫疗法,白细胞,介素
【摘要】 4月18日,新华社讯,欧盟委员会于近期正式通过《健康数据空间法规》(EHDS),旨在建立统一的医疗数据共享框架。该法规要求成员国在 2025 年底前建立国家健康数据访问服务,确保患者可免费获取个人医疗数据(如电子处方、实验室报告),并推动跨境数据互操作性。对于企业,法规要求生物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厂商等在2029年前开放临床试验数据、基因数据等用于研究,同时强化数据隐私保护,禁止将健康数据用于商业广告或保险定价。法规还设立了 “健康数据访问机构”,负责审批数据使用申请,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处以最高全球营业额 4% 的罚款。
【关键词】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跨境
【摘要】 4月18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乌克兰战争进入第三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最突出的公共卫生挑战。数据显示,68%的乌克兰人自战争爆发后健康状况恶化,46%出现心理健康问题,41%被诊断为精神障碍。战争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和抑郁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前线地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仅25%的患者能获得有效治疗。WHO在乌克兰支持建立了24个地区级心理健康行动计划,并培训了多学科康复团队,但资金短缺和基础设施损毁导致服务覆盖不足。此外,战争引发的人口流离失所、经济崩溃和医疗系统瘫痪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健康危机的复杂性。
【关键词】乌克兰,心理健康,应激障碍
【摘要】 4月7日,健康报讯,第12批援南苏丹中国医疗队近日来到南苏丹首都朱巴的苏皮里中学,为该校三年级40余名学生开展卫生健康科普课。医疗队讲解并演示了七步洗手法,还介绍了热射病的症状、预防及急救方法。此次健康宣教进校园活动是医疗队在南苏丹的首次尝试,得益于苏皮里中学的支持。医疗队计划未来继续在南苏丹的学校和社区开展类似活动,帮助当地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从源头预防疾病。
【关键词】健康宣教,热射病,预防
【摘要】 4月11日,经济参考网讯,全球脑机接口技术迎来新突破。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医疗领域延伸至教育、游戏等非医疗领域。脑机接口是一种采集脑部神经信号并转化指令的变革性人机交互技术,可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类。侵入式信号质量高但风险大,非侵入式无创但信号质量低,半侵入式则兼具一定优势。2024年以来,脑机接口领域成果频出,如“神经连接”公司完成多例人体植入手术,中国团队研发出高通道脑机接口芯片等。2025年,技术持续进步,AI赋能提升了其实时性和低延迟性能,高密度柔性电极与解码算法创新推动半侵入式技术发展。近期,“神经连接”公司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 UCSF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改进脑机接口植入设备,中国“北脑一号”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也取得新突破,帮助瘫痪和失语患者恢复部分功能。
【关键词】脑机接口,智能交互,医疗突破
【摘要】 4月3日,健康报网讯,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神经学》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一种新型脑机接口设备。该设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领衔研发,通过植入失语中风患者大脑语言中枢的电极记录神经活动,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神经信号转化为语音。研究中,一名失语18年的47岁女性患者参与测试,设备在其默念句子时每80毫秒捕捉一次神经信号,每分钟可“读出”47至90个单词,接近自然对话语速(每分钟160个单词)。与传统辅助通信设备相比,新系统可在3秒内完成语句解析与语音转化,而传统设备需超过20秒。该技术使用患者本人声音样本构建语音合成器,显著提升合成语音自然度。尽管仍存在延迟,但研究团队对设备未来帮助无法说话的人重新获得表达能力持乐观态度。
【关键词】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中风康复
【摘要】 3月31日,健康报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代谢》杂志发表论文指出,不良饮食可能与肺癌风险相关。研究通过实验室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发现,肺癌中糖原作为致癌代谢物发挥了重要作用,糖原水平越高,肿瘤生长速度越快、恶性程度越高。实验中,高脂高糖饮食的小鼠血液糖原水平升高,促进肺部肿瘤生长;当糖原水平下降时,肿瘤生长减缓。研究认为,高脂高糖饮食提高糖原水平,为肺癌细胞提供生长原材料,糖原水平可作为肿瘤生长和死亡率的预测因子。研究人员强调,均衡饮食、积极锻炼、减少酒精摄入是保持长期健康的关键,健康饮食习惯对预防肺癌至关重要。
【关键词】肺癌,饮食,糖原
【摘要】 3月27日,新华社讯,巨噬细胞可将被吞噬的细菌转化为自身代谢所需营养,且从死亡细菌中获取营养效率更高。国际研究团队将巨噬细胞置于不同环境比较其代谢情况,发现吞噬活菌时,巨噬细胞内部调控机制会限制营养获取,以防止潜在危险成分或调控炎症反应强度。该成果为应对抗生素耐药性及研发新型疫苗或抗生素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巨噬细胞,死亡细菌,营养
【摘要】 3月25日,健康报网讯,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发布今年宣传主题:“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流行:承诺、投入、行动”,呼吁采取实际行动终结结核病流行。结核病仍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全球平均每天有3425人死于结核病、近3万人感染。2023年全球有超过820万结核病患者获得诊断和治疗服务,但患者估计数与新增诊断病例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2023年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承诺加快努力终结结核病流行,世卫组织强调需加快落实指导和政策,强化国家战略,提供充足资金,采取大胆、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支持创新、缩小防治和护理服务差距并推动研究与技术进步。受持续冲突等因素影响,现有进展尚不足以实现2018年设定的全球结核病防控目标,即到2030年将结核病死亡率降低90%,发病率降低80%。
【关键词】结核病,防控,资金
【摘要】 3月20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区域麻疹病例达12.7万例,为1997年以来最高,主要归因于常规免疫接种率下降——2023年约50万儿童未接种首剂麻疹疫苗。
【关键词】欧洲区域,麻疹病例,免疫接种
【摘要】 3月20日,新华社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日前决定将5种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和1种精神药物纳入国际管制。世卫组织日前发布通报说,建议由世卫组织药物依赖性专家委员会提出。该委员会分析在全球市场上流通的精神活性物质的健康风险和益处,如果有证据表明某种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会对各国人口健康造成危害,委员会就建议将其纳入国际管制。根据通报,被列入管制的5种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包括丙托吡尼秦、美托吡尼秦、N-哌啶基依托尼秦、N-去乙基异丙托尼秦和六氢大麻酚。前4种为合成阿片类物质,有证据表明使用这些物质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并且没有已知的治疗用途。六氢大麻酚为半合成大麻素,有充分证据表明其使用方式构成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作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的药物卡立普多此次也被纳入国际管制。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卡立普多的非医疗用途在许多国家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风险。
【关键词】联合国,药物,国际管制
【摘要】 3月14日,央视新闻讯,3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更新《心理疾病诊疗指南》,首次将虚拟现实(VR)疗法列为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推荐治疗方案。该决策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结果,例如韩国首尔大学利用VR模拟高空环境治疗恐高症,有效率高达82%。中国多家企业同步推出VR心理治疗平台,结合AI算法个性化调整场景难度。此外,伦敦书展期间展出的《VR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一书,系统梳理了该技术的伦理边界与疗效评估标准。
【关键词】虚拟现实,心理疾病,诊疗指南
【摘要】 3月14日,央视新闻讯,英国首相斯塔默于3月13日宣布将废除英格兰地区的国民保健制度(NHS England),这一成立于1948年的公共医疗体系因效率低下、候诊时间过长等问题饱受诟病。NHS高管集体离职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改革紧迫性。
【关键词】英国,废除,国民保健
【摘要】 3月7日,新华社讯,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年患病率上升,但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则因患者居住的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这项由国际研究小组展开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全球癌症数据库分析并预测了2022年和2050年185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总体情况和按年龄组划分的情况。研究人员还使用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死亡率数据库分别调查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10年的趋势。结果显示,202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为230万例,死亡病例为67万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分别增加38%和68%。研究还发现,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并不均匀。富裕地区乳腺癌的诊断率更高,但中低收入国家由于缺乏早期筛查和治疗选择有限,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更高,低收入国家50岁以下人群死于乳腺癌的可能性约是高收入国家的4倍。
【关键词】乳腺癌,存活率,地区差异
【摘要】 3月7日,新华社讯,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日前宣布,他们与其他高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工具,可通过分析人体组织样本来自动鉴别结直肠癌。传统病理检查中,医生需要通过查看数字显微镜载玻片,逐点标记癌变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位置,来鉴别诊断结直肠癌。于韦斯屈莱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工具能自动分析样本,并突出显示包含不同组织类别的区域。这一工具可减少医生的工作量,从而更快预测和诊断,并提出治疗意见。负责设计这一工具的于韦斯屈莱大学研究人员法比·普雷杰表示,在显微镜样本分类方面,这种人工智能工具能够识别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所有组织类别,准确率达96.74%。于韦斯屈莱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尽管目前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但必须谨慎、逐步地将这种人工智能工具引入临床。研究团队已决定将这款人工智能工具免费开放,以鼓励更多研究与合作。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细胞出版社下属的《太阳神》杂志上。
【关键词】芬兰,直肠癌,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