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新加坡无条件批准韩国两大船企合并交易(2020-08-27)
【摘要】 8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5日,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宣布,新加坡反垄断审查机构——新加坡竞争与消费委员会(CCCS)已经对现代重工集团与大宇造船的企业合并作出了“无条件批准”的决定。这意味着离韩国两大船企正式完成合并又进了一步。新加坡竞争与消费委员会在给韩国造船海洋的通知书表示“两家企业间的企业合并并没有违反竞争法”,最终结束了审查程序。
【关键词】新加坡,无条件批准,韩国船企合并
【船 舶】康士伯海事助力挪威最绿色帆船安全和可持续航行(2020-08-25)
【摘要】 8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挪威作为一个航海国家,拥有悠久的航海传统和历史,在打造可持续的全球方面具有知识和资源优势。8月20日,挪威启动了一个名为" One Ocean "的可持续项目,旨在联合全世界人民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海洋,并且相互交换知识。" One Ocean "的项目之一是高桅帆船"Statsraad Lehmkuhl"号为期19个月的环球航行,旨在获得和交换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都与康士伯海事致力于可持续海事运营的理念相匹配,因此,康士伯公司通过长期资助"Statsraad Lehmkuhl"号的方式,支援"One Ocean"项目。有了康士伯的卓越合作,"Statsraad Lehmkuhl"号现在已经成为同级船中最绿色的帆船。
【关键词】康士伯海事,最绿色帆船安全,可持续航行
【船 舶】日本船企7月仅获8艘订单接单量持续萎缩(2020-08-18)
【摘要】 8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新造船洽谈停滞,日本船企接单量持续萎缩,手持订单连续16个月下滑。8月13日,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SEA)发布了日本船企2020年7月接单量的最新数据。今年7月,日本船企接单量约为8艘46.975万GT,同比下降16%,连续第6个月呈现同比下滑趋势。根据JSEA的数据,7月日本船企总计接获了8艘新船订单,包括4艘杂货船、3艘散货船和1艘油船。前7个月,日本船企总体接单量也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总计为74艘341.8万GT,同比降低35.2%。其中包括11艘杂货船(77.265万GT)、48艘散货船(200.485万GT)和15艘油船(63.33万GT)。
【关键词】日本船企,7月接单量,持续萎缩
【船 舶】日本造船巨头欲退出造船市场(2020-08-17)
【摘要】 8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在全球造船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曾是日本第二大船企的造船巨头三井E&S控股(原三井造船)连年亏损,不得不“断臂求生”彻底退出船舶建造市场,其商船建造业务将“转移”至扬子三井造船和常石造船。今年年初,三井E&S控股决定在2021年3月底之前彻底结束千叶工厂的造船业务,将造船业务整合到玉野舰船工厂以及中国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6月,三井E&S控股又与日本最大的防务集团三菱重工协商,将玉野舰船工厂的舰船业务出售给三菱重工,收购工作预计在2021年10月末之前完成。
【关键词】三井造船,退出船市,船用发动机业务
【船 舶】克拉克森:下半年全球航运市场将复苏(2020-08-13)
【摘要】 8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克拉克森日前表示,全球航运市场有望在下半年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未来的复苏充满信心。据悉,由于油轮和天然气板块的出色表现,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船舶经纪业务的基本利润增长了35%,预计下半年将保持稳健增长。该公司报告指出,绿色环保是全球新造船的趋势,目前全球手持订单中有23%使用替代燃料,而现有船队中这一比例仅为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许多船舶建造项目被推迟,但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出现“追赶效应”,活跃度会有所上升。
【关键词】航运市场,经济刺激计划,下半年复苏
【船 舶】今年首次,韩国船企7月接单量反超中国(2020-08-13)
【摘要】 8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克拉克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球新船订单量总计24艘68万CGT,其中韩国船企接单量达12艘50万CGT,占全球订单总量的74%,位居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中国船企接单量总计为24艘14万CGT,占全球订单总量的21%。日本船企接单量为1艘3万CGT,占全球份额4%。这也是韩国造船业今年首次单月订单超过中国。在韩国船企7月接获的12艘新船订单中,现代重工集团就占据了11艘。除了4艘LNG船外,现代重工集团还获得了6艘成品油船和1艘客滚船,总价值约为10.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今年上半年接单量20亿美元的一半以上。韩国另外两大船企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在7月则未接获任何新单。
【关键词】韩国船企,7月接单量,反超中国
【船 舶】韩国企业联手斥资超5亿美元建设大型修船厂(2020-08-06)
【摘要】 8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3日,韩国公司Hankook Technology与大宇造船旗下分公司大宇造船海洋建设、庆南重工签订了旨在推进固城船舶修理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的三方业务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6500亿韩元(约合5.44亿美元),将在韩国庆尚南道固城郡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1920492平方米的修船厂。该园区建成后,将拥有可修理6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的4座大型干船坞,以及8艘10万吨级大型船舶可同时靠泊修理的码头设施等。根据三方协议,Hankook Technology负责全面推进该项目的各种行政程序,大宇造船海洋建设负责修船园区的建设施工,庆南重工负责推进该项目资本金出资、建设费用、项目建设各种许可证的办理等事项。园区建成后,三方还将共同推进该修船厂的经营生产。
【关键词】韩国企业,联手斥资,建设大型修船厂
【船 舶】船用厚板降价,韩国钢企无奈向船企低头让步(2020-08-05)
【摘要】 8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韩国现代制铁宣布,该公司与现代重工集团、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等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围绕今年上半年船用厚板价格的谈判已经结束,考虑到造船企业接单业绩的下降,现代制铁将船用厚板价格每吨下调了3万韩元(约合177元人民币)。韩国产业界人士表示,虽然韩国钢铁、造船业两个行业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不景气,但鉴于造船业需求大幅萎缩,以至于在两个行业船用厚板价格谈判的拉锯战中,钢铁企业在价格先做出了让步。
【关键词】韩国钢企,船用厚板降价,供过于求
【船 舶】韩国造船海洋与蔚山科技产业园签订船用融合技术开发协议(2020-07-28)
【摘要】 7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蔚山科技产业园与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未来技术研究院签订了新一代船用融合技术共同开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家机构将与正遭受造船业不景气影响的蔚山地区中小船用配套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环保型高性能新材料以及3D打印船用零部件等技术并获得相关国际船级社的认证,同时,还将构建旨在开发船用燃料电池和液化氢运输船的核心零部件等新一代船用融合技术的共同研究开发事业支援体系。
【关键词】韩国造船海洋,蔚山科技产业园,船用融合技术开发
【船 舶】欧盟拨款1.42亿欧元支持LNG动力船改装等环保项目(2020-07-28)
【摘要】 7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通过新的资金承诺,欧盟正在支持其成员国转向更环保的运输燃料。欧盟委员会近日在一份声明中称,近1.42亿欧元的资金将分配给总计19个环保项目。许多项目涉及LNG动力船改装,以及在港口安装相应的基础设施。这笔资金是推动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7月16日,欧盟宣布将向140个重点运输项目注资近22亿欧元,预计这些项目将有助于整个欧洲大陆建立缺失的运输线路,支持可持续运输并创造就业机会。
【关键词】欧盟拨款,LNG动力船改装,环保项目
【船 舶】法国巴黎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投行(2020-07-21)
【摘要】 7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业界著名咨询公司Petrofin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显示,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银行。该研究还表明,全球银行船舶融资的萎缩速度可能正在放缓。截至2019年底,为该行业提供融资的40家领先银行的总投资组合总额为294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007亿美元,这组数据是自该研究机构于2008年开始监测投资组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数据显示,该投资总额2019年下降2.1%,远低于前一年(2018年)银行贷款,暴跌13%。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投资组合几乎达到了180亿美元,位居榜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以166.5亿美元排名第二,中国进出口银行排在第三位。
【关键词】法国巴黎银行,最大航运投行,融资萎缩放缓
【船 舶】新船订单大降,日本最大船企业绩大幅下滑(2020-07-20)
【摘要】 7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于全球造船业竞争激化、船价下降,日本最大船企今治造船时隔两年再次出现业绩下滑,接单量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而大幅下降。今治造船近日披露,2019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该公司整体销售额为3806日元(约合人民币248.11亿元),同比减少了2%,是过去两年来首次同比下滑。今治造船解释称,这是因为大型集装箱船等船舶建造量达到历史最高,但由于中韩造船业竞争加剧导致船舶单价全面下滑等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受此影响,2019财年经常利润也在过去两年来首次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扩大导致海运市场低迷,船舶更新需求急剧萎缩,2019财年今治造船接获的新船订单量也大幅下降至26艘,仅为上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关键词】需求萎缩,今冶造船,业绩大幅下滑
【船 舶】欧盟第三次暂停韩国两大船企合并审查(2020-07-16)
【摘要】 7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4日,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在其网站上宣布,对韩国两大船企拟议中的18亿美元合并交易的审查已经再次暂停。不过,欧盟委员会并未说明暂停审查的原因。今年1月和3月,欧盟委员会曾两次暂停对韩国两大船企合并的审查,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企业无法即使提供所需信息。欧盟委员会在6月3日宣布重启合并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出炉的最终期限定在9月3日。6月中旬,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表示,已经收到了欧盟委员会的中期报告,将尽快提交更多信息。业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预计将重点关注合并是否会对LNG船、LPG船建造领域的市场竞争造成损害。
【关键词】欧盟委员会,韩国船企合并,暂停审查
【船 舶】韩国船企及机构踊跃加入IMO“零排放联盟”(2020-07-14)
【摘要】 7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 7月8日表示,作为韩国政府出资的研究机构,该所已正式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IMO)为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初始战略(Initial GHG Strategy)目标而成立的“零排放联盟(Getting to Zero 2030 Coalition,GTZ)”。此前, 韩国已有大宇造船、HMM(现代商船)、韩国船级社(KR)、韩国海洋交通安全公团等4家海事相关企业和机构成为该联盟会员。该联盟成立之初拥有60家成员,目前已发展到110多家成员。
【关键词】韩国船企,IMO“零排放联盟”,踊跃加入
【船 舶】全球新船订单量跌至历史最低(2020-07-08)
【摘要】 7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克拉克森在7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269艘575万CGT,同比下降58.3%。这是自1996年克拉克森开始编纂相关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在此之前最低值是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的658万CGT。即使是与2016年上半年造船业严重低迷时的766万CGT相比,也下降了25%。上半年,中国船企共承接145艘351万CGT新船订单,接单量占全球市场61%。韩国船企共承接37艘118万CGT新船订单,日本船企共承接36艘57万CGT新船订单。
【关键词】全球新船订单,历史最低,中国船厂
【船 舶】超级油轮运费暴跌,不到三月高点十分之一(2020-07-07)
【摘要】 7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全球原油需求尚未复苏,油轮数量远超货物,运费出现暴跌。6月底的数据显示,自波斯湾向亚洲地区运输原油的VLCC(超大型/超级油轮,装运量约为200万桶原油)运费已经跌至2万美元/日的水平。这一价格不仅不到3月时创下的历史新高纪录——25万美元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如去年同期的2.8万美元/日。纵览市场,所有油轮类别费率均接近或正处于多年以来的低点,油轮前景保持负面。
【关键词】超级油轮,运费暴跌,前景负面
【船 舶】BDI指数暴涨400%,散货船市场快速回暖(2020-07-01)
【摘要】 7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经济快速回暖,中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迅速增加带动中大型散货船日租金大涨,让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自6月以来一路狂飙,过去一个月从低位反弹近4倍,创下近7个月来新高。BDI指数连续三周保持涨势,BDI指数在6月17日上涨192点,录得历史最高单日百分比涨幅。6月18日,BDI环比涨幅22.55%,刷新史上最大单日涨幅。6月19日,BDI指数报收1555点,在这一周里,BDI指数从6月15日的973点增至1555点,单周涨幅近6成。6月26日,BDI报1749点,较月初上涨236%,再创本年新高。
【关键词】BDI指数暴涨,散货船市场,快速回暖
【船 舶】上半年全球前12家集运公司有11家缩减运力(2020-06-29)
【摘要】 6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据知名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的研究报道,由于新冠疫情迫使货运需求下降,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排名前列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已经减少了船队数量,并从市场上将船舶撤下。全球12大集装箱运输公司中就有11家运力下降,只有一家船公司增加了运力。这家唯一例外的船公司就是韩国的HMM,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该公司在同一时期增加了运力,目前已经接收了其12艘超大型船舶订单中的首批船舶。对于HMM而言,这一大幅增长意味着该公司目前在运力市场上排名第九,超过了Yang Ming,拥有近552,000 teu,比年初增加了163,200 teu。但是船队的大规模增长已经导致了该韩国航运公司大量船只失业。据这家分析公司称,目前该航运公司有五分之一的船队处于闲置状态。
【关键词】上半年,集运公司,缩减运力
【船 舶】经济回暖,BDI指数创单周最大涨幅(2020-06-24)
【摘要】 6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上周,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站上了近六个多月的新高,并创下了单周最大涨幅。截至6月19日,BDI指数报1555点,周涨幅为68.47%,创下周度涨幅最高纪录。周一,BDI报1558点,涨幅为0.19%。目前BDI指数表现强势,主要是因为中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加,以及巴西铁矿石的产量和出口增加。需求回升刺激钢材产量大幅增加,带动原材料铁矿石的需求增加,巴西到青岛的铁矿石海运费和澳大利亚到青岛的铁矿石海运费都出现了大幅上调。除此之外,美国、澳洲发往国内的煤炭增加也推动BDI指数的上涨。
【关键词】经济回暖,BDI指数,创单周最大涨幅
【船 舶】全球汽车运输船需求大幅下降(2020-06-23)
【摘要】 6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汽车运输船的需求已大幅下降。最初的下跌出现在2020年1月初,经历2月和3月出现小幅回升之后,3月中旬又遭到重创,一路下行至今。这意味着,相比于更早进入封城状态的东方国家,较晚出现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对该领域需求下降的影响要大得多,也就是说西方市场需求是汽车市场的主动力。截至目前,全球对汽车运输船的需求总量总体同比下降了18%。
【关键词】汽车运输船,全球需求,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