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陕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高性能海淡膜技术产品(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目前国内海水淡化产能逐年增加,但是国内海水淡化膜市场处于被国外垄断状态。国产海淡膜在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海淡膜无法在拥有高脱盐率的同时具有高通量,且稳定性不够好,衰减比较快;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脱盐率,会采取增加涂层的方法,初期脱盐率和通量还比较理想,但运行一段时间或者清洗后,涂层被冲刷掉,综合性能会快速下降。陕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海淡膜技术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高端、运行稳定、价格亲民以及定制化方案。在广东某海水淡化工程试用案例中,在同等运行条件下,鼎澈膜的系统脱盐率与国际某知名品牌系统脱盐率持平,这表明海淡膜片具备非常稳定的综合性能。除此之外,产品价格上,鼎澈膜的产品和国内产品价格持平,质量上对标国际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而且鼎澈膜通过不断对市场应用场景的调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针对性产品,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多元化,新开发出超抗污染、低压高脱盐、低压高通量、耐酸、低能耗海淡等更适用于当前市场的产品。
【关键词】增加,涂层,脱盐率
【绿色环保】加工废弃风化煤用于土壤改良技术获新突破(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关于奖励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的决定》,授予5人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及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20项。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废弃风化煤制取腐植酸基有机—无机肥料技术的绿色开发与示范应用》(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对改良土壤实现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这一项目技术可实现废弃风化煤的高值转化利用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标,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等方面,在实现作物增产与土壤改良的同时,将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新疆干旱区气候特征和沙漠化盐碱化荒漠土壤特征以及强烈的阳光紫外线辐射作用,使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较低,土壤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腐植酸类肥料对于改良土壤与实现作物增产至关重要。
【关键词】改良,土壤,作物增产
【绿色环保】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获突破(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23日,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搭载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组成“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顺利安装。此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平台位于南海海域,单机容量5.5兆瓦,由三峡能源牵头,联合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内风机厂商自主研发,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升级、挖潜深远海风能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据悉,漂浮式海上风电被业内寄望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探索。与传统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机组可实现在深远海部署风力发电机的愿景,在获取深远海域稳定优质风电资源的同时,不影响近岸渔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活动。然而,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普遍面临技术、成本与产业链成熟度低等困难。2018年起,依托广东省有关科研项目,三峡能源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相继攻克了台风频繁、海况复杂、波浪恶劣等条件下,抗台风机组、半潜式基础及系泊系统、动态电缆设计、一体化安装及拖航、风机+平台一体化就位等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主要方案均为国内自主的核心技术。 “三峡引领号”轮毂中心距海平面约107米,相当于近37层居民楼的高度;叶轮直径158米,相当于3架波音747并排的宽度;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化足球场。基础平台和风电机组根据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漂浮平台排水量约1.3万吨,与一艘万吨级巨轮的排水量相当。为此,安装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在国内首创可定位至0.01米的高精度吸力锚,攻克复杂海况下大容量风机的一体化拖航,以及风机+平台一体化就位等技术。
【关键词】风电,高端装备,制造
【绿色环保】国素生态科技公司打破酸碱法提取纤维素的污染模式(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龙须草是湖北省十堰市著名特产,素有“十堰三大宝,苞谷、红薯、龙须草”之称;十堰龙须草叶窄、绵软、纤维长、拉力强、含硅量比一般龙须草低3%,为全国最佳品种之一。因龙须草加工过程中需加入化学原料,对水质污染严重。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十堰所有龙须草加工的化工企业纷纷下马。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近8年研发,拥有多项植物生物质生态利用的系列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其中气相纳米催化分离技术,将植物“三素分离”,整个过程无污染,打破了100多年来酸碱法提取纤维素的污染模式。目前公司在十堰的十堰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试运行,项目占地面积3000m2,设计产能两万吨。二期厂房占地8000m2,另有1000亩产业园区预留地待建,计划建成上下游新型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据介绍,生产过程首先是把干燥打碎后的龙须草送入锅炉蒸熟,经过搅拌、磨碎分离、挤压出浆、筛滤、浸泡沉淀等十几道工序进行物理分离,最终分离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三素产品”,全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唯一使用的自来水也是经过过滤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沉淀下来的淤泥经过晾干、研磨后成为价值更高的生态肥料。
【关键词】规模,生态,产业
【绿色环保】“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落成启用(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这是我国首个研制成功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也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建成将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防灾减灾(如天气预报)等国家重大需求,为国际气候与环境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这个名为“寰”(Earth Lab)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协同设计,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核心软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集成耦合了包含大气、海洋、陆面、植被生态、大气化学、海洋生化、陆地生化在内的7个分系统模式,能够模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演变规律,对地球的过去进行反演,对现在进行观察,对未来进行预测。新落成启用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整体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具备地球表层各圈层的模拟能力,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地球系统的各种过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设的“区域高精度环境模拟系统”也将显著提升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使我国防灾减灾水平跃升到新高度,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支撑。未来,日地空间环境模式、大陆冰盖模式和固体地球模式建设并逐步耦合到地球系统模式中,将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关键词】应对,环境,问题
【绿色环保】烟气除尘新应用——转炉放散气采用金属滤袋袋式除尘器精除尘项目...(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由山东瀚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江环保”)承建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8# 120t转炉超低排放改造放散气精除尘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该转炉一次烟尘改造前采用LT干法静电除尘工艺进行烟尘回收及处理,电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浓度为50-80mg/Nm3。为满足国家及山东省超低排放要求,日钢决定在放散杯阀与放散烟囱间设置金属滤袋除尘器,实现转炉放散气粉尘的超低排放。该项目的成功建设,进一步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为钢铁行业解决转炉一次烟气除尘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精除尘系统采用金属滤袋的袋式除尘器,具有过滤精度高、阻力小、不怕烧袋、滤材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接口过渡时间短等显著的节能环保特点,是钢铁行业转炉烟气治理技术的一次创新,值得在全行业推广。
【关键词】金属,滤袋,袋式除尘器
【绿色环保】二氧化碳工业固定利用技术获突破(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碳减排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各界开足马力出实招。在以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外,“用碳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固碳利用技术也成为业内探讨的热点。专家表示,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三嗪醇,是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一条可行之路。据介绍,固碳利用是指二氧化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固定利用。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做成稳定的固碳产品,实现二氧化碳的工业固定利用,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与其它二氧化碳固定或封存产品相比,生成1吨三嗪醇需要消耗1吨二氧化碳,是目前二氧化碳利用率和固定量最高的产品;同时,三嗪醇也是目前能量消耗最少的一种二氧化碳固定产物,可实现长期固碳,二氧化碳一旦被以此形式‘封印’,便很难再释放返回大气中。据了解,三嗪醇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如通过三嗪醇合成的三嗪胺比现有三嗪胺生产方法可减少1倍的原料消耗,具有低成本、低碳排放、低内能等优点,目前三嗪胺的市场容量高达千万吨级,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同时,三嗪醇还可应用于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治理,且无需再进行废水和烟气“消白”二次治理,预计市场容量也高达千万吨;此外,三嗪醇还可用作漂白剂、杀菌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及缓释肥,市场需求为百万吨级。据介绍,该二氧化碳工业固定利用技术已有实验项目开展中试,打通了工艺流程,得到纯白色固体三嗪醇,且三嗪醇纯度高于85%。如果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预计可封存二氧化碳数亿吨,有望成为减少碳排放的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
【绿色环保】全球首个直接零碳排放氨合成方法问世(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新近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直接零碳排放氨合成方法,这在全球属首次,有望加快绿色氨生产的步伐,催生新的绿氨经济。氨是全球重要的化肥生产材料,有助于维持全球的粮食生产。目前,人们使用名为“哈伯—博世流程”的成熟工艺。但该工艺生产1吨氨会排放出1.9吨二氧化碳,氨生产过程的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8%。有鉴于此,莫纳什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于磷盐的生产过程,这一新工艺有望克服氨生产过程中碳密集的弊端。研究人员解释称,他们目前正在探索的直接零碳氨合成方法包括电化学氮还原反应,该反应只需空气、水和可再生能源,即可在室温和压力下产生氨。而且,最新研究证明了利用反应堆中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氨和肥料的潜力,反应堆可以小到冰箱大小,因此,最新方法可以在农场或社区推广。氨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国际航运的理想零碳燃料,预计到2025年,市场价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研究人员之一、国际著名化学家道格·麦克法兰教授认为,使用碳中和生产技术,到2050年也可以将氨用作燃料,取代化石燃料。
【关键词】碳中和,生产,技术
【绿色环保】天津环科院与华为合作推出生态环境智能体(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近日在天津开幕。在生态环保领域,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生态环境智能体——危险(医疗)废物智能体联合产品首次亮相,在展会上显得尤为引人关注。据了解,这一智能体联合产品,通过利用华为高性能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结合5G网络通讯技术、AI人工智能预警预报系统等物联网+监管手段,实现了对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及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实时监控,和对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效果及转运处置全过程管控。系统通过对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信息、运输时长、转运路线及处置能力进行大数据收集和数据对比,对医疗废物产生方信息和接收处置单位处置能力进行精确分析,并实时纠正处置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记录并调取视频监控,为精准执法提供科学依据。这项成果的应用,将彻底改变医疗废物处置、运输的传统监管模式,实现从现场抽查到远程监控、从人工记录到智能轨迹管理的转变,促进天津市医疗废物处置监管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智能,轨迹,管理
【绿色环保】微生物菌株出马,畜禽业污染物变废为宝(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从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畜禽养殖废弃物微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微生物降解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李兆君表示,项目实施以来,研究明确了养殖废弃物微生物高效转化与高值化利用调控机制,探明了畜禽废弃物昆虫资源高效转化机制与调控原理,揭示了畜禽废弃物资源转化中抗生素高效降解调控机制。项目创新研制了废弃物农田利用、能源利用、基质利用、新型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为废弃物利用提供了技术和设备;集成了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畜禽、不同养殖工艺的技术模式,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高效,转化,高值化
【绿色环保】我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投入使用(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项目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我国首台用于医疗废水处理的电子束装置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装置已经在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试运行数月。经过第三方检测,电子束辐照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医疗废水指标优于国家传染病医院排放标准,对病毒有明显去除作用,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星状病毒去除率达到100%,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0MPN/L,能够实现医疗污水中抗生素的完全降解,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本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利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由中广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项目创造性地将电子束辐照技术与医疗消毒灭菌相结合,研制团队用时5个月攻克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医疗废水领域的应用工艺及核心装备等难题。同时,建立适用于医疗废水中病毒浓缩及检测的方法,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和其他潜在病原体在医疗废水中传播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效,安全,解决
【绿色环保】上海浦东先行先试上线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5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发布政企携手打造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积极探索运用数据赋能,示范引领“双碳”目标的落地。此次发布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全面整合了电力、水务、燃气、政府、社会等多方系统平台数据,以企业能源碳排放量、清洁能源碳减排量、交通电能替代碳减排量等能源碳排数据为分析对象,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用能客户提供能源碳监测、能源碳评估及能源碳预测等功能。据悉,在能源碳监测功能中,平台依据《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构建碳监测算法,为政府提供能源碳排热力图,使政府直观地了解区域能源碳排情况。同时,平台根据历史能源碳排数据,生成各区域、行业、企业(园区)的能源碳排同比、环比增速信息,辅助政府科学、高效地开展区域规划、产业升级、高碳排企业监管。平台为企业提供“碳查查”服务,企业通过输入自身能耗、行业类别等信息,自动生成企业能源碳排信息,形成平台黏性。在能源碳评估功能中,平台基于对区域、行业、企业的能源碳排监测数据,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各区域、行业、企业的能源碳排放增速,评估是否已经实现碳达峰,并进行评级打分,为各区域、行业“双碳”对标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自身能耗,行业,能源
【绿色环保】加快技术研发,两款产品可实现HBCD有效替代(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HBCD一直广泛应用在保温材料、电子器材、涤纶纺织品、汽车等领域。但HBCD对人类和环境会构成潜在的长期危害,环境介质中的HBCD还很容易进入到生物体内,并且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HBCD的毒性较高,而且长期接触或使用会对生殖系统、甲状腺系统等身体机能产生损伤,大量的HBCD长期累积还可能存在致癌风险。正因为此,HBCD淘汰势在必行。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相关的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在HBCD替代品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有相关产品,如甲基八溴醚和溴化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脱颖而出,具备了工业化替代的供货条件。甲基八溴醚和溴化SBS两款HBCD替代品通过调整聚苯乙烯发泡板材的加工工艺,调整阻燃剂的使用形态,能够实现对HBCD的有效替代,而且环境风险低。尽管目前两款替代品售价仍然高于HBCD,但在今后随着用量增加,形成规模生产后,其生产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可实现应用效果和生产成本的同步替代。
【关键词】规模,生产,降低
【绿色环保】科技支撑四川省乡镇污水处理提效节能(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据四川省科技厅网站4月26日消息,为打好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四川省通过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由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四川大学、龙泉驿区电力提灌站等产学研单位在岷江、沱江流域联合实施“乡镇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针对现有中小规模乡镇污水厂的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处理设施分散、工艺复杂、运管成本高等问题,在污染物深度去除、膜污染控制、剩余污泥减量及提效节能与智能控制等方面集中攻关,取得了良好示范效应。一是研发了城镇生活污水新型除磷剂及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二是筛选出新型生物反应器载体材料,有效提高了生物反应器各功能区内污泥浓度和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污泥产量;三是集成了“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试验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据悉,该研究成果探索提出了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技术体系和运管模式,推动了四川省乡镇污水处理提效节能技术升级,改善了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了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绿色环保】欧卡环保专利技术设备破解高校实验室危废处置难题(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危废污染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化学实验室危废具有成分复杂、产生量大、处置难度大,部分实验室存在将废液简单稀释后直接排入下水道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妥善处置实验室废液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专门针对化学实验室废液进行终端处置的技术路线极少,常见的方式是混入其他固体危废后进行焚烧,这种方式不仅影响处置效率,产生的灰渣属于危废,需要二次处理。山东欧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欧卡环保”)经过多年努力,针对这一类危废处理的痛点和难点,与山东大学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完成了等离子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试验。这套设备在使用运行过程中安全平稳、无二次污染、噪音低、处理快、占地面积小,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等离子终端处置实验室废液危废定制设备主要由预处理系统、等离子焚烧裂解及玻璃化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智能化电控系统等组成。这项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处理各种无机、有机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设备分为固定式、移动撬装式、车载式三种,可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满足任何规模和场地的处理要求。固定式设备可用于规模化处理;移动撬装式可快捷组合安装,单节拆卸进行清理、维修、替换,安全可靠、维修方便;车载式设备可用于应急处置,机动灵活。设备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瞬间裂解有害物质,产生的灰渣和飞灰最终形成可回收再利用的灰渣玻璃体;智能控温、精准焚烧、热效率高达90%以上,较传统的等离子技术降低直接运营费50%以上;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智能一体化控制,让操作易学易懂易掌握。
【关键词】规模化,处理,移动
【绿色环保】电子束可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会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在深圳联合召开项目成果发布会,宣布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以下简称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项目对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要求做出快速响应,率先在P3实验室开展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实验,验证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和穿透深度可控等优势。这一项目充分考虑了冷链环境因素对电子束灭活病毒的影响,为开发冷链食品外包装预防性消毒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标志着我国低能量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技术走在国际前列。项目为解决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污染问题提出的电子束消毒技术方案,在低能电子帘加速器应用、自屏蔽系统及束下传输系统设计等多处进行技术创新应用。设备总体实现不影响食品和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较优的冷链食品处理效率和灭活病毒效果。评审组建议尽快安装到应用现场进行示范,进一步形成产品,加快使用,并把电子束消杀技术应用于其他货品新冠病毒灭活。 截至2021年3月,经过11批次、190个样本的验证实验,研究团队全面掌握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方法,以及不同病毒滴度、载体介质、吸收剂量等影响下的灭活效果数据。实验结果表明,5~10KGy的电子束吸收剂量可完全灭杀滤纸表面的活体新冠病毒,经过三代盲传不显阳性,充分验证了电子束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
【关键词】开发,冷链,食品
【绿色环保】申菱环境污泥低温干化技术助力污泥减量(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作为污水治理的终端环节及水污染防治的重难点,污泥处理处置受到国家长期的关注。在提质增效的新发展格局下,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治水风向对污泥处理处置的促进作用将愈发凸显。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着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为污泥处理大型环保设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申菱环境污泥干化处理采取“热泵低温干化(70℃)+冷凝除湿”的组合工艺,主机采取全不锈钢框架结构,双层网带设计,中间配置强化干燥风道。设备低温常压运行,无安全隐患。过程无尾气及废水外排,无二次污染。每消耗一度电可去水4.0kg以上,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相比直接蒸汽干化节省40%的运行费用,整体既节能又环保。
【关键词】组合,工艺,环保
【绿色环保】氧化法脱硝:一种无氨低碳的高效脱硝技术(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目前,钢铁行业脱硫、除尘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相应的指标,在技术路线上有很多选择。由于烧结烟气温度、湿度和烟气的组成比较复杂,烟气脱硝技术不够成熟。因此,针对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的开发是未来几年钢铁行业污染物控制的主要工作之一。其中,氧化脱硝技术是采用强氧化剂将不易被吸收的NO氧化为可溶可吸收的高价氮氧化物,再通过湿法、干法/半干法吸收工艺进一步吸收反应去除高价氮氧化物。氧化法具有对烟温要求低、占地面积小、脱硝效率高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烧结烟气脱硝上。目前较为成熟应用的氧化方式主要包括亚氯酸钠溶液法、二氧化氯法、臭氧法等。氧化脱硝技术是将难溶于水的NO氧化为高价态的NOx,其中NO2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213g/dm3,利用高价态NOx易溶易吸收的特性,借助原有的脱硫工艺完成脱硝,实现超低排放。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氧化法脱硝以其脱硝效率高、烟气不需要升温(低碳排)、不产生氨逃逸、改造难度小、对烟气状态要求低、易于布置及控制等诸多优势,得到了逐步推广,为钢铁企业深度治理与绿色发展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已成为烧结烟气脱硝工艺中的生力军。
【关键词】钢铁企业,深度,治理
【绿色环保】托普索SOEC电解池生产装置,为水电解制氢提供卓越的性能(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托普索公司计划投资新建一生产装置,用以制造生产高效固态氧化物电解池(SOEC)。装置总产能为每年500MW,并可扩展至5GW每年。与现有的标准碱性或PEM电解池相比,托普索独有的SOEC电解池效率高达90%以上,将为水电解制氢提供卓越的性能。该装置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生产运营。近年来,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绿氢工厂对于新一代电解技术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此次的新建装置,将使托普索有能力满足未来市场的增长需求。同时,该装置的生产设施自动化开发也是同类工厂中规模最大的。该项目将于2022年开始建造,2023年之前投入生产运营。托普索的大型SOEC生产装置的电解池产能为每年500 MW,可扩展至5GW,该产品将是基于托普索专有的高温电解SOEC技术的工业规模电解池,与现有标准技术(例如PEM和碱性电解)相比,氢输出量可增加30%。
【关键词】需求,快速,增长
【绿色环保】中建环能MagCS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获得广泛推广(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年度总结展望会暨2021年度(第15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大会上,中建环能MagCS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凭借在水处理领域持续开拓创新,赢得了客户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被授予“用户口碑奖”。MagCS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是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在磁絮凝、磁分离领域多年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成套水处理技术。MagCS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相对高密沉淀的优势就在于“利用比重大的磁介质作为载体,极大加强其重力沉降性”。该技术占地面积小、处理出水稳定可靠,尤其能高效去除污水的浊度,以及TP和SS等污染物,特别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城市初期雨水处理、河湖及景观水治理、施工废水处理等领域。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温州、泉州、淮安、合肥、深圳、武汉等地的30多个项目中应用,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和客户美誉度。
【关键词】项目,应用,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