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国内首条厨余垃圾智能机器人分拣线落地郑州(2021-03-05)
【摘要】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正式启动。该分拣中心拥有国内首条厨余垃圾智能机器人分拣线,厨余垃圾日处理规模达到100余吨,处理能力为每小时10吨。据介绍,这条厨余垃圾智能机器人分拣线是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循环利用一条链、智慧监管一张网”的理念来进行智慧管理,以“日产日清“为垃圾处理的目标,对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该厨余垃圾分拣线与其他同类型垃圾分拣线相比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对厨余垃圾进行除杂,大大提高了厨余垃圾的纯度,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智能化、数字化处理。
【关键词】循环,利用,智慧监管
【绿色环保】方信立华超低温脱硝催化剂成功运用于太钢集团回转窑超低排放工程(2021-03-05)
【摘要】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由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复合材料厂1x600t/d轻烧白云石回转窑超低排放工程于2020年底正式运行,其脱硝系统采用北京方信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生产的150℃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目前,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4个月,最低达到近零排放。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了氮氧化物在超低温条件下催化脱除,将会在钢铁烧结、白灰窑等非电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方信立华科技有限公司何洪研发团队长期从事低温脱硝技术研究,针对不同行业的烟气特点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解决了低温含硫条件下的NOx脱除问题,公司生产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曾成功运用于两个“世界首套装置”,即:2015年运用于世界首套焦炉烟气低温脱硝装置---宝钢湛江钢铁焦化项目焦炉烟气净化设施,2018年运用于世界首套烧结烟气180℃低温SCR脱硝项目---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3#烧结机烟气180℃低温SCR脱硝。随着非电行业超低排放的深入推进,何洪研发团队通过不断实验攻关,催化剂的适用温度不断降低,并创造了多项应用业绩。太钢回转窑超低温催化剂的成功运行,标志我国烟气治理水平站上了新的台阶。
【关键词】示范,引领,作用
【绿色环保】抗低温污水处理设备用于野外施工,通过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考验(2021-03-05)
【摘要】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2月18日,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野外施工营地抗低温污水处理成套装备成功应用到了中国中铁国道109高速公路妙峰山野外施工营地的污水处理中。据悉,这套装备实现了模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无人值守、抗低温、可移动等特点,其出水水质达到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尤其是经过近期北京门头沟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考验,设备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水泥搅拌、设施养护、道路洒撒、冲厕等回用需求,适合高寒地区野外施工的生活污水处理要求。装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野外施工,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下环保设备的空白。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魏源送研究员介绍,这一成套装备的核心技术,气升循环技术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攻关课题,获得突破后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与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三代污水处理成套装备,并根据野外施工的环保需求,在上述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适应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装备:野外营地抗低温环保成套装备,耐高温、高湿、高盐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装备,船载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等。据介绍,目前我国野外施工大都远离城市污水处理管网,营地生活污水处理是问题。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优势互补,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关键词】模块,智能化,互联网
【绿色环保】首钢朗泽研发气体生物发酵制乙醇技术实现产业化(2021-03-05)
【摘要】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2月上旬,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朗泽)获悉,首钢朗泽研发了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含有CO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钢铁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物排放等一直被诟病。尤其是钢铁冶炼中排放的尾气,不仅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带来碳、氢等资源浪费。据悉,首钢朗泽先进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是将工业尾气经过预处理后送至生物发酵装置,经发酵、蒸馏脱水后产出浓度≥99.5%的燃料乙醇,同时分离出高品质的菌体蛋白,可作为高端水产蛋白饲料原料;产生的污水可用于生产沼气,再经提纯后用于生产压缩天然气。整个工艺流程所产生的废水还可处理回用,发酵尾气变成蒸汽用于蒸馏,从而实现废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吃干榨净,循环利用。首钢朗泽河北公司年产4.5万吨燃料乙醇工业化项目于2018年5月正式投产,生产的燃料乙醇产品进入国家指定的E10封闭系统;蛋白饲料经国家核准后可销售给饲料生产企业;压缩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反哺”给钢铁公司使用。成本上,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相比粮食乙醇更经济。我国钢铁产量约8亿吨,利用一半的炼钢尾气资源每年可生产500万吨燃料乙醇,原料资源丰富,便于利用且收集成本低,产业规模潜力巨大,可以促进钢铁企业“非钢”经济发展;减排上,与传统尾气燃烧发电工艺相比,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减排67%,生产过程中可实现CO2一次减排约30%,汽油添加燃料乙醇后CO2能够再次减排30%~35%。
【关键词】气体生物,发酵,技术
【绿色环保】“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肯定(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召开了由河钢集团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成果鉴定会,会议专家一致鉴定这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为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并荣获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我国环保领域最高奖。这一项目针对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和副产物资源化的需求,研发了催化净化、协同吸收、集并吸附、能效利用、副产物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催化剂、凝胶材料、吸附材料三类功能材料,构建了污染物协同治理、能源高效利用和副产物资源化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体系,在钢铁行业实现了污染物超低排放,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效率提高40%以上,固废减少50%以上,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技术,支撑,示范引领
【绿色环保】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工程技术(深圳)中心设立(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深圳市属国企深圳环保科技集团获批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工程技术(深圳)中心,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国内首个综合综合性环境保护危废处置工程中心,为污染防治攻坚、无废城市建设和“双区建设”输出环保力量。依托深圳环保科技集团33年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深圳中心将持续破解危险废物的多元、多样处置难题,技术体系覆盖重金属资源化、废酸资源化、焚烧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安全填埋等全链条,向广向深向难突破,创建系列工程应用示范,培育更加先进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平衡全国区域性研发力量和实现创新结构多元化。推动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高水平建设和运行管理,利用深圳宝安、广东云浮、江苏南通、广西防城港、福建福州等地作为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深圳模式,为我国大中城市有效解决城市危废问题探索新路,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使产业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
【关键词】研发力量,创新,结构
【绿色环保】污泥耦合掺烧全量处置技术在深圳应用(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污泥耦合掺烧全量处置工程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污泥能源化利用生态示范园投产。项目具备6000吨/日(按含水率80%计)的掺烧处置能力,推动深圳建设“无废城市”,助力大湾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丰电厂内,由华润电力携手中电环保建设,总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利用污泥耦合掺烧技术进行“全链条、全闭环”处置,实现市政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项目依托华润海丰电厂的广东省首台超低排放百万机组,机组炉膛温度极高,污染物消除更彻底,能量转化更有效。二噁英排放浓度远低于国际排放标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排放量也低于国际排放标准。截至2019年底,深圳五大河流水质全部达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但受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限制及邻避效应影响,深圳本地污泥处置落地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长期依赖异地处置。华润电力积极配合深圳市政府,全力探索污泥处理处置的“新路线”,最终实现了超大型城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径和创新模式——“厂内深度脱水+掺烧焚烧”。
【关键词】污泥,耦合,掺烧
【绿色环保】首钢朗泽研发气体生物发酵制乙醇技术实现产业化(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首钢朗泽研发了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含有CO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据悉,首钢朗泽先进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是将工业尾气经过预处理后送至生物发酵装置,经发酵、蒸馏脱水后产出浓度≥99.5%的燃料乙醇,同时分离出高品质的菌体蛋白,可作为高端水产蛋白饲料原料;产生的污水可用于生产沼气,再经提纯后用于生产压缩天然气。整个工艺流程所产生的废水还可处理回用,发酵尾气变成蒸汽用于蒸馏,从而实现废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成本上,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相比粮食乙醇更经济。我国钢铁产量约8亿吨,利用一半的炼钢尾气资源每年可生产500万吨燃料乙醇,原料资源丰富,便于利用且收集成本低,产业规模潜力巨大,可以促进钢铁企业“非钢”经济发展;减排上,与传统尾气燃烧发电工艺相比,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减排67%,生产过程中可实现CO2一次减排约30%,汽油添加燃料乙醇后CO2能够再次减排30%~35%。
【关键词】综合,循环,利用
【绿色环保】智能机器人助力浙江打响“无废城市”攻坚战(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目标。在浙江某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中心,除了传统的机械筛分设备之外,现场应用了智能分选机器人,正在对输送线上的物料快速精准分选。这款机器人可以精准分选出传统的机械筛分设备无法分离的木头、编织袋、塑料管、鞋子、塑料膜、玻璃瓶、油漆桶等杂质,整个分拣过程非常流畅,不需要人工操作。单台机器人每个小时可以分拣大约2400件杂质,而且,机器人的分拣速度会随着输送线的运行速度自行调整,因为这个垃圾分选系统具有自适应能力。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智能分选机器人不仅可以识别物料的种类,还可以识别物料的3D轮廓,对进入输送线的超高超大物料提前躲避,并计算出最优空间抓取位置,从而避免了机器人与大件物料的撞击。除了对物料采用所见即所得“点对点”精准识别之外,这款还能对自身健康状况实时监控,对可能存在的故障提前预测,并提出诊断报告,尽可能减少现场停机维护时间,提高设备使用率。
【关键词】自适应,能力,调整
【绿色环保】瀚蓝分享高效节能低NOx的新型炉排焚烧技术(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举办的“2020年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创新应用暨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举行,瀚蓝环境受邀出席与同行探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新技术、新应用。瀚蓝非常注重环保设备研发与创新,自2018年底与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共同签署《关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炉排技术许可及联合改进协议》,即正式引进三菱重环V型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炉排技术,取得该技术的国内排他许可,双方共同促进该炉排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改进优化和推广运用。现瀚蓝可提供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焚烧炉全产品系列服务。该焚烧炉全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高效燃烧,灰渣热灼减率、烟气排放浓度指标等均优于同行业标准,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以上。瀚蓝获得许可的首台SGF-V型生活垃圾焚烧炉已在湖北孝感项目成功试运行。湖北孝感项目的运行数据表明,新型炉排炉采用烟气内循环技术可把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1.4左右,不仅可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浓度,而且减少总的烟气量,提高锅炉效率,可提高发电量,减少约10%烟气处理费用;通过降低灼减率,增加发电量,具备高效、节能、减排的突出优势,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另外,该炉排结构设计更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垃圾分类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电厂效益及运行水平。孝感项目取得成功后,双方将有条件继续共同联合改进,并促进V型焚烧炉排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推广运用和改进优化。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排
【绿色环保】超低温SCR催化剂在宝钢湛江钢铁球团烟气150℃脱硝项目投运成功(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的500万吨球团生产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烧结球团设备(回转窑直径φ6.96m,长度52m,烟气量1410000Nm3/h),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烧结球团领域中的领航着。500万吨球团烟气150℃低温脱硝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会对我国烧结、球团烟气脱硝技术发展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500万吨球团烟气150℃超低温SCR脱硝项目由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其核心技术——“低温催化剂”由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并生产制造。针对球团烟气成分复杂、烟气量及NOx波动大、含氧量和含湿量较高的特点,上海瀚昱公司组织精干研发团队,在刘少光教授带领下,充分发挥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较强优势,研发出在150~200℃低温段及120~150℃超低温段都有着优异脱硝性能并且适用于球团、烧结、焦化、水泥、垃圾焚烧、生物质焚烧、危废焚烧等领域的SCR脱硝催化剂,为此项目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超低温催化剂在整个启停炉过程中表现也非常优异,2020年12月23日由于球团及加热炉检修,停运一天,在停炉和启炉的整个过程中,NOx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没有任何超排点。
【关键词】球团,烧结,焦化
【绿色环保】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团体标准出台,填补国内外无标可依的空白(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由浙江大学主编,浙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28-2020)团体标准,将于2021年01月0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的在线检测。该标准的制订对于规范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装备水平及其工程应用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国内外尚无公开的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的相关标准可供采用或借鉴。2018年4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进行立项。随后,由浙江大学牵头,浙能锦江环境等行业领军企业组成的联合编制组,历时2年半时间,经过标准文本编制、专家论证、示范点建设和意见征求等阶段,最终于2020年12月22日正式发布团体标准。该标准共8章22节91条,规定了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各方面标准,旨在填补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无标可依的空白,可满足政府监管、市场应用和公众监督的迫切需求,有助于规范和推动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在线,检测,技术
【绿色环保】技术破冰,盈峰环境四季洗扫车破解冬季作业难题(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针对冬季作业环境,盈峰环境创新研发了一款适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作业的18吨四季洗扫车。18吨四季洗扫车集常规洗扫、强力洗扫、快速洗扫、冬季洗扫作业能力于一体,创新配置双风机、双烘烤系统,可以进行快速作业或超污路面作业,还可复合热风机加热,在冬季零下10℃环境下作业。适用于城市道路冬季作业、道路常规洗扫保洁、以及路面清洗、路缘清洗、路元和路缘石立面刷洗作业。“双级气力抽吸耦合、双热风蒸发、管路加热保温、作业完成后一键排水”等技术,解决在冬季-10℃左右环境中洗扫作业路面不形成连续薄冰的行车安全,以及水路系统结冰难题。在垃圾量相同的前提下,扫路洗扫作业速度较常规洗扫车作业速度提高1倍以上,解决洗扫车在保证作业质量前提下,作业速度上不去的行业难题。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冬季时间长,城市环境卫生要求高。18吨四季洗扫车一经上市,非常受北方区域市场的喜爱。
【关键词】路面,清洗,路缘清洗
【绿色环保】新回收工艺有望大量减少塑料废料(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多层塑料材料在食品和医疗用品包装中无处不在,这是因为多层聚合物可赋予塑料薄膜特殊的性能,如耐热性或水分控制等,但常规方法很难回收这些多层塑料材料。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创了一种使用溶剂回收多层塑料中聚合物的新方法,该技术有望大幅减少塑料废料对地球环境的污染。全球每年生产约1亿吨多层热塑性塑料,每种热塑性塑料由多达12层不同的聚合物组成。其中总量的4%是制造过程本身产生的废物,由于无法分离聚合物,几乎所有热塑性塑料最终都被送到填埋场或焚化炉中。通过使用一系列以聚合物溶解性热力学计算为指导的溶剂洗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教授乔治·胡博领导的团队使用“溶剂定向回收和沉淀(STRAP)”工艺,对一种普通商用塑料中的聚合物进行了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在化学特性上类似于用于制造原始塑料薄膜的那些材料,如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和聚乙烯二甲酸酯等。该团队目前正在使用回收的聚合物来制造新的塑料材料,以证明该工艺将有助提高回收效益。特别是,它可以使多层塑料制造商回收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产生的40%的塑料废料。研究团队还准备对其他多层塑料展开试验,以扩展STRAP工艺的使用。随着多层塑料的复杂性增加,确定可溶解每种聚合物溶剂的难度也增加。研究人员已着手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模型,以计算出目标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在溶剂混合物中的溶解度,从而缩小可溶解聚合物的潜在溶剂的数量。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开发一种计算系统,使研究人员能够找到溶剂组合以循环利用各种多层塑料。研究团队还希望了解所用溶剂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绿色溶剂数据库,使其能更好地平衡各种溶剂系统的功效、成本和环境影响。
【关键词】塑料,薄膜,特殊
【绿色环保】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通过鉴定(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基石,衣服、装修材料、口罩等都要用到烯烃。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优势明显,建议加快新一代催化剂推广应用,并早日建成第三代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甲醇制烯烃技术是一个包括高效流化床反应器、催化剂等在内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主要发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介绍,2006年6月,第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完成万吨级工业性试验,于2010年8月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煤基甲醇制取烯烃的工业化。2010年5月,第二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完成万吨级工业性试验,于2014年12月实现首次工业化。此后,大连化物所对该技术持续创新,在对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和烯烃选择性控制原理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研发了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新一代催化剂的工业化和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在甲醇制烯烃技术领域保持了持续的国际领先地位。
【关键词】新一代,催化剂,推广应用
【绿色环保】深水环境开发新型活性炭处理精细化工废水技术(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如东深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东深水”)由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深圳市水务集团联合出资成立,主要接纳处理洋口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内的企业废水。公司自运营以来,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成立新技术研发基地,进行了大量的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研发团队累计解决技术难题20多项,有效地保障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针对此精细化工园区废水开发出一套新型活性炭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工艺。精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在采用了“高效沉淀池+臭氧高级氧化+活性炭生物滤池”工艺下,出水COD可以稳定在70mg/L~80mg/L之间,达到《化工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排放标准,深度处理出水COD组成主要为难降解有机物。为响应苏经发2018[46]号文出水COD低于50mg/L的提标改造要求,进一步去除难降解的痕量有机物,进行了大量的小试、中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采用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确保出水COD低于50mg/L稳定达标。开发出“精细化工园区工业废水新型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此工艺采用颗粒活性炭对园区大规模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进行吸附深度处理。此工艺在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工艺和设备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落地前期通过不断研究,利用和生产上原型同尺寸比例缩放的吸附过滤单元装置对精细化工废水进行了长时间活性炭微型快速穿透(MCRB)实验研究,MCRB实验模拟现场大型活性炭床的穿透情况,加快了活性炭吸附实验速度,避免了传统穿透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及时预测出活性炭处理费用以及精选高吸附量活性炭。开发出集吸附过滤单元装置及活性炭装填、提取、输送、脱水等于一体的自动化成套装置。
【关键词】中试,生产性,试验
【绿色环保】中国首个“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贝士德仪器”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化工学院成功举办。“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由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西交大青年拔尖人才马和平教授、杨庆远教授主导成立,以建立吸附分离领域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为目标。马教授课题组对国内外吸附分离相关仪器厂商进行评估,了解到贝士德仪器在吸附表征领域具有全手段分析方法,其现有仪器产品功能囊括气体吸附、蒸汽吸附,可燃气体吸附、腐蚀性气体吸附,真空吸附、高压吸附、超高压吸附,容量法吸附、重量法吸附,静态法吸附、动态法吸附,纯组分吸附、多组分竞争吸附、化学吸附等等,可对吸附分离科学技术研究给出全套解决方案,遂选择与贝士德仪器进行合作,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吸附表征技术的研究,探索国际吸附分离前沿技术与成果。目前“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已经装备多款国际先进的吸附分离仪器设备,包括BSD-PS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SD-PM高性能比表面积及微孔分析仪,BSD-PMC腐蚀性气体吸附分析仪,BSD-PH全自动高温高压气体吸附仪,BSD-VVS多站重量法真空蒸汽吸附仪,BSD-MAB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BSD-MASS在线质谱气体分析系统等。
【关键词】前沿,技术,成果
【绿色环保】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离不开CCUS技术(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如果不广泛应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国的净零排放目标几乎都将无法实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CCUS设施,才能达到深度减排目标以缓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报告称,多项研究和试点项目表明,CCUS技术在帮助重工业和化石燃料行业的减排方面潜力巨大,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过渡。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能源技术领域采取行动。根据该报告,未来5年间,预计全球现有的燃煤电厂和工业工厂将排放约6000亿吨二氧化碳,而加装CCUS设备可以有效帮助这些工厂减少排放。与此同时,CCUS技术还能助力低碳氢的生产。报告显示,在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融入CCUS技术,也可帮助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IEA预测,到2070年,使用CCUS技术从化石燃料中生产的低碳氢将占全球氢产量的40%。此外,对于那些在经济性或技术上无法直接减少排放的领域,CCUS技术还可以直接从大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它们永久储存,从总量上帮助减少碳排放量。
【关键词】研究,试点,项目
【绿色环保】新低温催化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催化方法,将很多塑料内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转化成了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后者是很多工业化学品和消费品的基本原料。新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为塑料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从食品包装到医疗领域所用的无菌材料再到价格低廉的部件等,塑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全球每年制造出的塑料产值约为2000亿美元,但其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是一大难题。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员解释说,使塑料有用的特性也是使它们可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就是它们的化学惰性,塑料通常不会与环境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这使塑料自然分解的速度异常缓慢,而人工分解又会消耗大量能源。为更好地将塑料中的聚乙烯“变废为宝”,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联催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将废弃塑料中的聚乙烯转变为高价值烷基芳族分子,而且还可以高效、低成本、低能耗地进行。研究人员解释称,常规方法需要500至1000摄氏度才能将聚烯烃链分解成小块,然后让它们重组成由气体、液体和焦炭混合而成的产物,而他们的新催化过程的最佳温度为300摄氏度附近,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有助于将聚合物分解为多种大分子。而且,新过程没有进行多次转换,流程简单。此外,新方法不需要添加溶剂或氢,只需氧化铝催化剂上的铂即可进行串联反应,这一反应既打破了坚韧的碳-碳键,又重新排列了聚合物的分子“骨架”,形成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这些分子可广泛用于制造溶剂、油漆、润滑剂、清洁剂,药品等。据悉,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提升这一过程的效率。
【关键词】聚合物,分子,骨架
【绿色环保】陶朗升级瓶片分选技术提升PP和PE分选纯度和回收率(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陶朗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强化了针对PP和PE的分选效率,使客户能够回收纯度更高的PP和PE片材,并大幅提升塑料回收率。随着聚烯烃的使用持续增长,全球的聚烯烃市场到2027年预计将达40亿美元。PE和PP都是聚烯烃,如果混在一起,会对回收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分选将成为聚烯烃塑料回收再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使用合适的分选技术,可以实现PP和PE的分类回收,并确保回收后的纯度,使再生后的材料达到食品级标准,可以重新作为食品包装使用,推动实现循环经济。分离PE和PP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陶朗的全新升级的NIR传感器则能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巩固了陶朗作为分选技术领导者的地位。目前,陶朗共有2款针对碎塑料片材的分选设备,即全新升级的INNOSORTFLAKE片选机和AUTOSORT?FLAKE片选机。这两款片材分选设备作为旗舰型产品AUTOSORT分选设备的有机补充,能够一站式实现从整瓶/混合塑料的初步分选到破碎后片材的精细提纯,适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后成分复杂的可回收物的分选任务。随着回收企业对处理量的需求不断提升,陶朗在本次技术升级中,也进一步提高了INNOSORTFLAKE设备的分选产能,在原来2通道和3通道设备的基础上,推出了4通道的设备,产能也提升到了6吨/小时。
【关键词】回收,纯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