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限制饮食能减缓大脑衰老(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新华社讯,限制卡路里摄入被认为能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但科学界长期以来并不清楚这背后的机制。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美国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约200种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果蝇品种,将它们分两组饲养,一组按正常饮食饲养,另一组则限制饮食,后者获得的营养只有正常饮食所含营养的10%。研究人员发现了5个具有特定变异的基因,这些变异在饮食限制下显著影响寿命,其中有两个基因在人类遗传学中具有对应物。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这两个果蝇基因中一个叫mtd的基因,其在人类和小鼠中对应OXR1基因。OXR1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进一步测试发现,OXR1影响逆转运复合体,它是参与细胞蛋白质和脂质再利用的一组蛋白质。逆转运复合体功能障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研究显示了饮食限制如何通过mtd/OXR1维持逆转运复合体的作用来减缓大脑衰老。当营养获取受限时,逆转运复合体通路在保护神经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mtd/ OXR1能保持逆转运复合体的功能,且对于神经元功能、大脑的正常老化以及饮食限制下的寿命延长是必需的。研究人员说,通过限制饮食,细胞增强了OXR1的表达,实际上增强了细胞中蛋白质正确分类的机制。此外,增加果蝇的mtd表达可以使它们活得更长,这使得研究人员推测,增加人类的OXR1表达水平也可能有助于延长寿命。研究人员下一步将确定哪些特定化合物在衰老过程中会增加OXR1表达水平,以延缓大脑衰老。
【关键词】限制饮食,减缓,大脑衰老
【健康医疗】日本研究揭示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机制(2024-01-09)
【摘要】 1月9日,新华社讯,日本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与线粒体内一种酶MTU1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下降有关。新发现有望帮助研发治疗这种疑难病的新药。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英国《核酸研究》杂志上。据日本东北大学、熊本大学、筑波大学日前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是一种以重度肝功能低下为主要症状的罕见小儿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病,可致死亡。此前已有研究显示,这种疾病与线粒体内的转运核糖核酸(tRNA)硫化修饰酶MTU1的基因突变有关,但分子水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关键词】日本,可逆性,婴儿,肝衰竭
【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帮助发现新型候选抗生素(2024-01-09)
【摘要】 1月9日,新华社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发现了可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新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潜力成为新型抗生素药物。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首先测试了约3.9万种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并利用测试数据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等信息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被称为蒙特卡洛树搜索的算法,不仅使模型可以预测每个分子的抗菌活性,还能预测分子的哪些化学亚结构可能导致这种活性。为进一步缩小候选药物范围,他们还训练了另外3个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这些化合物对3种人体细胞是否具有毒性。研究人员利用上述模型的集合预测了约1200万种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确定了5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他们从中选取280种化合物在培养皿进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最终挑选出属于同一类化合物的两种候选抗生素。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都对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型候选,抗生素
【健康医疗】新型化合物有望成为治疗乙肝候选药物(2024-01-05)
【摘要】 1月5日,新华社讯,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通过计算机筛选发现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能阻碍乙肝病毒基因组合成,与其他药物联用有望成为治愈乙肝的候选药物。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筛选出30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被称为iCDM-34的小分子新型化合物表现出抗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活性。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细胞死亡发现》杂志上。
【关键词】日本,乙肝,候选药物
【健康医疗】活的人体细胞具有共振频率(2024-01-04)
【摘要】 1月4日,新华社讯,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他们通过精密设备能够在活的人体细胞中检测出共振频率。相关研究有望为疾病诊断提供新思路。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哈维尔·塔马约教授等研究人员以活的单个人体乳腺细胞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关实验。在多次反复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金和硅制成50微米长、270纳米厚的微型悬臂,从培养皿中取出单个人体乳腺细胞,这个过程中细胞振动带动了悬臂振动。通过激光仪器,研究人员可以精细测量出这种细微的运动。该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X·生命》杂志上。
【关键词】人体细胞,共振频率,疾病诊断
【健康医疗】美国一女性双子宫妊娠诞下双胞胎(2023-12-26)
【摘要】 12月26日,新华社讯,美国女性凯尔茜·哈彻罕见地有两个子宫。更为罕见的是,她的两个子宫各孕育了一个宝宝,日前其成功诞下一对异卵双胞胎女儿。据院方描述,哈彻此次孕期表现并无异常。由于各占一个子宫,相比普通双胞胎,两个胎儿生长发育空间更大。哈彻分娩期间,院方投入了双倍人手,在监测和记录方面也加大投入,这可能是她这次分娩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美国,双子宫,妊娠
【健康医疗】澳大利亚首个移植子宫内孕育的婴儿诞生(2023-12-21)
【摘要】 12月21日,新华社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12月19日报道,该国首名接受子宫移植的女性于本月15日在位于悉尼的皇家妇女医院分娩一名健康男婴。这名男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的婴儿。报道援引的数据显示,世界每500名女性中就有约1人患有子宫性不孕,即先天无子宫或因子宫发育不良、病变而无法正常怀孕,子宫移植被认为是让这些女性受孕的唯一途径。移植后的子宫能维持功能约5年,从而大大增加接受移植者孕育健康胎儿的机会。全球首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的婴儿于2014年10月在瑞典诞生。
【关键词】澳大利亚,移植子宫,婴儿
【健康医疗】美研究发现吸烟可使大脑萎缩(2023-12-18)
【摘要】 12月18日,新华社讯,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大脑组织减少,虽然戒烟可以阻止这种损伤,但无法使已损伤的脑组织复原。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生物精神病学·全球开放科学》杂志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说,不少研究一直以来只关注吸烟对心肺的伤害,却忽视了对大脑的损害,新研究发现了吸烟行为与脑损伤的直接关联,有助于解释为何吸烟者面临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
【关键词】美国,吸烟,大脑萎缩
【健康医疗】美国流感病例数近期持续上升(2023-12-14)
【摘要】 12月14日,新华社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美国流感病例数持续上升,估计当前流感季美国已有至少260万感染病例,其中住院病例2.6万例,死亡病例1600例。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每周流感住院病例数持续上升。截至12月2日的一周,全美流感住院病例超过5700例,儿童流感死亡病例为4例。至此,本次流感季美国共报告12例儿童死亡病例。
【关键词】美国,流感,病例数
【健康医疗】美国首次批准治疗镰状细胞病基因疗法(2023-12-11)
【摘要】 12月11日,新华社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2月8日批准两种治疗镰状细胞病的基因疗法,这是美国首次批准适用于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病患者、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美药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两种基因疗法具有“里程碑意义”。两种疗法名为Casgevy和Lyfgenia,其中Casgevy是美药管局批准的首款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标志着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进步。
【关键词】美国,镰状细胞,基因疗法
【健康医疗】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备用机制”获揭示(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新华社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侵袭性癌症提供新方案。该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癌症免疫学研究》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博士、该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米尔德雷德·加尔维斯表示,自然杀伤细胞和CD4﹢T细胞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可能成为免疫系统在免疫疗法的帮助下对抗某些类型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免疫系统,癌细胞,备用机制
【健康医疗】日本新研究探明一种乳腺癌治疗机制(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新华社讯,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药物诱导癌细胞老化的过程中有一种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探明这个机制有助于开发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上发表论文说,两种主要治疗乳腺癌的药物阿霉素和阿贝西利能够让乳腺癌细胞老化,在相关过程中有一种名为ATP6AP2的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能够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度,在经相关药物治疗的癌细胞中,ATP6AP2的浓度下降,使癌细胞出现酸化等变化,从而导致癌细胞老化,帮助控制癌症。
【关键词】日本,乳腺癌,治疗机制
【健康医疗】迄今最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公布(2023-11-30)
【摘要】 11月30日,科技日报讯,经过历时5年、超35万小时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超2亿英镑的投资,英国生物银行30日发布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了这一有史以来最受瞩目的同类项目。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罗里·柯林斯表示,对于从事健康研究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宝库,它能为全球的诊断、治疗和治愈带来变革。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国生物银行此次公布了来自50万名参与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新数据。这将推动新的诊断、治疗和治愈方法的出现,更为独特的是,通过剥离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全科医生姓名等,这个受保护数据库可供全世界经授权的研究人员使用。这一成果提供了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健康状况,为研究人员贡献了“终极工具箱”,使以前无法实现的关于疾病发展的联系和发现成为可能。
【关键词】最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健康医疗】研究显示消极情绪也有用(2023-11-27)
【摘要】 11月27日,新华社讯,美国心理学工作者协会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尽管愤怒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但它也可以成为人们实现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目标的强大动力。这项研究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教授希瑟·兰奇博士说,已经被人们研究了数十年的情绪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一个人所处环境中的事件的反应,目的是提醒这个人注意需要采取行动的重要情况。根据兰奇的说法,愤怒在刺激人们追求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面的效果只适用于目标更具挑战性的情况。当目标较容易实现时,愤怒似乎与实现目标没有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愤怒、无聊或悲伤等通常被认为是消极的情绪可能是有用的。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负面情绪
【健康医疗】联合公报指出:全球麻疹病例持续增加(2023-11-20)
【摘要】 11月20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1月16日发布联合新闻公报指出,估计2022年全球麻疹病例数达到约900万,死亡人数约13.6万,比2021年分别增加18%和43%,其中大多数是儿童。世卫组织与美国疾控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2000至2022年全球消除麻疹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麻疹持续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2022年,全球有37个国家暴发了大规模或破坏性麻疹疫情,远高于2021年的22个国家。为预防麻疹,儿童应接种两剂麻疹疫苗。报告指出,虽然2022年全球麻疹疫苗接种率略有上升,但数据显示,2022年仍有近2200万名儿童错过第一剂麻疹疫苗,另有1100万名儿童错过第二剂。全球第一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为83%,第二剂疫苗接种率为74%,远低于95%这一预防麻疹疫情社区暴发所需的两剂疫苗覆盖率。报告说,麻疹死亡风险最高的低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只有66%。在2022年错过第一剂麻疹疫苗的2200万名儿童中,一半以上生活在安哥拉、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等国家。
【关键词】全球,麻疹,病例
【健康医疗】日本部分居民血检异常(2023-11-14)
【摘要】 11月14日,新华社讯,日本媒体11月12日援引一项最新调查报道,大阪府摄津市部分居民血液中有机氟化合物含量偏高,健康受到威胁。调查人员分析,这可能与当地河流和地下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含量超标有关。近期,日本关西地区多座城市的河流和地下水检测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超标,大阪府摄津市是其中之一。当地一个由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市民团体今年9月以来组织居民参加血液检测。结果显示,87名受检居民中,31人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这一市民团体决定扩大检测范围,将对当地1000名居民做血检,并根据调查结果要求日本中央政府采取对策。
【关键词】日本,血检,异常
【健康医疗】深度睡眠不会切断大脑与外界的联系(2023-11-13)
【摘要】 11月13日,新华社讯,睡眠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与环境脱节的行为状态,睡觉就意味着人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中断。但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深度睡眠并不会完全切断大脑与外界的联系。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受试者会根据研究人员说的话,在特定睡眠阶段作出微笑或皱眉的反应。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27名发作性睡病患者和22名没有该疾病的人,发作性睡病的特征为白天犯困以及清醒梦的出现频率较高。研究团队通过固定在头皮上的电极捕捉电信号生成的脑电图记录研究对象脑活动。研究发现,当这些研究对象睡觉时,研究人员反复要求他们皱眉或微笑,所有人能对至少70%的提示作出正确回应。
【关键词】深度睡眠,大脑,外界
【健康医疗】去年全球130万人死于结核病相关疾病(2023-11-09)
【摘要】 11月9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11月7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国际社会需作出更多防治努力。报告说,自2000年以来,全球抗击结核病的努力挽救了7500多万人的生命。2022年全球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出现显著复苏,全球共有75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结核病,这是世卫组织1995年开始全球结核病监测以来的最高数字。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比2021年的140万人有所下降。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估计有1060万人患有结核病,比2021年的1030万人有所上升。耐多药结核病仍然是公共卫生危机。2022年估计有41万人患有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其中仅有约五分之二的患者接受了治疗。报告说,国际社会在研发新的结核病诊断方法、药物和疫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领域的整体投资水平制约了这些进展。《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汇总从192个国家和地区卫生部门收集的数据。报告提供了有关结核病流行状况的关键数据和证据,有助于各国将相关目标和承诺转化为行动。
【关键词】全球,结核病,相关疾病
【健康医疗】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被低估(2023-11-06)
【摘要】 11月6日,新华社讯,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被低估。该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卫生健康保护,优化气候信息和服务。报告指出,在所有极端天气中,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最高,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国家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约6万人“超额死亡”。报告还指出,热浪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此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干旱等问题也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的风险以及多种对气候敏感的传染病的传播,如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以及由食物和水传播的疾病。
【关键词】气象组织,报告,极端高温,健康影响
【健康医疗】美国婴儿死亡率20多年来首次上升(2023-11-02)
【摘要】 11月2日,新华网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婴儿死亡率较2021年上升3%,这是美国婴儿死亡率20多年来首次上升。这份由美疾控中心国家生命统计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有20538名婴儿死亡,死亡率从2021年的千分之5.44上升到2022年的千分之5.6,上升了3%。其中,出生28天内的婴儿死亡率较前一年上升3%,出生28天至364天婴儿死亡率较前一年上升4%。这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婴儿死亡率首次呈现上升趋势。报告还显示,美国不同族裔群体的婴儿死亡率不同。非洲裔婴儿死亡率总体最高,印第安裔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婴儿死亡率位列第二、第三。据美疾控中心介绍,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包括先天畸形、妊娠期短和出生体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等。报告显示,2022年,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导致的婴儿死亡率上升。
【关键词】美国,婴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