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巴以冲突死亡过万(2023-11-02)
【摘要】 11月2日,新华网讯,根据联合国网站11月1日公布的数据,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超过860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约1400人死亡。双方死亡人数过万,这已成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叹息,在主要冲突地区的加沙地带,民众正面临“雪崩式的灾难”。加沙战事如果被放任、延续,很可能演变为吞噬整个地区的浩劫。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防止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无疑是亟待取得各方共识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巴以冲突,死亡,过万
【健康医疗】牛疙瘩皮肤病疫情在韩蔓延(2023-10-27)
【摘要】 10月27日,新华社讯,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25日宣布,计划本月底分批采购400万剂牛疙瘩皮肤病疫苗,11月初为本国所饲养的牛完成接种,以期遏制疫情扩散。韩国20日首次报告发现这种家畜传染病,此后确诊病例不断增加。截至25日上午,已出现29例牛疙瘩皮肤病确诊病例,7例疑似病例仍待确认。卫生防疫部门预计未来几周该疫情会进一步发展。农林畜产食品部说,由于牛疙瘩皮肤病疫苗通常在接种3周后产生抗体,如果全国疫苗接种计划按时完成,疫情将在11月稳定下来。据韩联社报道,最先发现牛疙瘩皮肤病疫情的忠清南道已开设19处消毒设施,设置12个检查站,防止跨界运牛引发疫情扩散。尚未发现病例的庆尚南道、全罗南道等地纷纷采取关闭牲畜交易市场等预防措施。
【关键词】韩国,牛疙瘩,皮肤病
【健康医疗】美国22州逾70人感染沙门氏菌与受污染洋葱有关(2023-10-24)
【摘要】 10月24日,健康报讯,美国卫生部门官员24日说,近来22个州70多人感染沙门氏菌,初步调查显示这与食用受污染的洋葱有关。美国媒体报道,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食品企业23日宣布召回多批切块袋装洋葱、洋葱混合菜等产品,起因是8月2日至9月25日期间,22个州的至少73人或因食用这些受污染洋葱感染沙门氏菌,其中15人住院。这些洋葱食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地。被召回产品标注的限制食用期限是2023年8月,早已不在各大商店售卖,但是已经购买的消费者仍有可能存放在自家冰箱里,因此卫生部门提醒民众注意不要食用或二次销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对此事展开调查,以正式确定感染源头以及是否牵涉更多问题食品。
【关键词】美国,沙门氏菌,洋葱
【健康医疗】约三分之一韩国成年人超重(2023-10-18)
【摘要】 10月18日,新华社讯,韩国疾病管理厅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有约三分之一韩国成年人超重。三十多岁的男性中,超过半数人超重。疾病管理厅分析了各地政府提交的肥胖率报告后得出上述结论。这项调查使用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衡量标准,超过25即被视为超重。去年,韩国有32.5%成年人超重,较2021年上升0.3个百分点。从性别看,男性有40.2%的人超重,女性的超重比例为22.1%。从年龄段看,三十多岁是超重的重灾区,有35.8%的人超重。三十多岁的男性中,51.4%超重。疾病管理厅认为,三十多岁的男性超重比例高是因为他们往往长时间坐着工作,锻炼时间较少。从地域看,韩国17个市道中有13个超重比例较前一年上升。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疾病管理厅计划进行深入研究,以弄清该国成年人超重比例上升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韩国,成年人,超重
【健康医疗】日本一临床试验企业篡改试验数据(2023-10-17)
【摘要】 10月17日,新华社讯,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17日通报,一家从事医疗临床试验的企业存在篡改试验数据等违规行为,违规行为可能涉及上百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目前没有接到获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健康受损的报告。根据通报,厚生省今年8月和9月三次检查Medipharma公司,确认该公司在从事受委托的临床试验业务时,存在多种违反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行为,包括篡改试验数据、呼吸功能检查造假、让雇员代替临床试验相关医务人员参加在线研修、隐瞒试验药物保管不当。违规行为持续时间可能长达10年。据多家日本媒体报道,违规行为可能涉及最多123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其中25项试验的对象药品和医疗器械已经通过审批。Medipharma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受制药企业委托,支援实施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包括管理试验日程、制作资料等工作。
【关键词】日本,临床试验,试验数据
【健康医疗】日本新干线将全面禁烟(2023-10-13)
【摘要】 10月13日,新华社讯,日本东海、西日本和九州旅客铁道公司三家新干线运营商一致决定,从明年春天起废除列车上的吸烟室。届时,日本新干线所有列车都将禁烟。这三家铁路公司的每列列车上有2到3个吸烟室,今后将全部废除。这个空间可能会被用来储存供紧急状况下使用的饮用水。三家公司均表示,新措施是考虑到近年来吸烟人数减少,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最早宣布新干线禁烟的是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该公司早在2007年就实施了列车全面禁烟政策。
【关键词】日本,新干线,全面禁烟
【健康医疗】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3-10-12)
【摘要】 10月12日,新华社讯,10月是美国的乳腺癌宣传月。美国癌症学会的最新预计显示,2023年美国新确诊女性乳腺癌病例将达到近30万例。据美国癌症学会介绍,美国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约0.5%。该学会预计,2023年美国将有近30万例新确诊女性乳腺癌病例,约4.37万名女性将因乳腺癌死亡;此外,预计美国今年还会有大约5.57万名女性确诊乳腺导管原位癌。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介绍,乳腺癌是除皮肤癌外美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女性确诊乳腺癌时的中位年龄为62岁。乳房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方法,在肿瘤大到能感觉到或引起症状之前及早发现乳腺癌,更容易治疗。乳腺癌是导致美国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位列肺癌之后。
【关键词】美国,乳腺癌,发病率
【健康医疗】孟加拉国已逾千人死于登革热(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新华社讯,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日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9例。今年以来,该国累计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已有1064例,确诊病例218664例。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局长胡尔希德·阿拉姆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努力采购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登革热疫苗。据当地媒体报道,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日前建议,生活在登革热构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地区内的6至16岁人群接种一种名为Qdenga的新型登革热疫苗。世卫组织在先前通报中说,孟加拉国今年间歇性降雨量大,高温和高湿导致全国蚊子滋生量增多。世卫组织呼吁人们通过使用驱蚊剂等方法遏制蚊媒疾病,穿长袖衣服,尽量减少人蚊接触。
【关键词】孟加拉国,登革热,病例
【健康医疗】美国多地报告本土疟疾病例(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新华社讯,美国阿肯色州日前报告了该州首例本土疟疾病例。今年以来,美国已有4个州确认至少10例本土疟疾病例。这是近20年来美国再度发现本土疟疾病例。今年以来,美国还有3个州报告了本土疟疾病例,其中佛罗里达州7例,得克萨斯州1例,马里兰州1例。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介绍,美国上一次发现本土疟疾病例是在2003年,当时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有8人感染。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疟疾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据美疾控中心网站介绍,美国大多数疟疾病例为输入性病例,从疟疾流行的国家传入。新冠疫情前,美国每年报告约2000例疟疾病例,其中包括5例至10例死亡病例。美疾控中心表示,在美国本土感染疟疾的风险仍然很低。快速、准确地诊断疟疾对于及时治疗患者、防止进一步社区传播至关重要。
【关键词】美国,本土疟疾,病例
【健康医疗】白纹伊蚊滋生导致法国登革热病例频发(2023-09-21)
【摘要】 9月21日,新华社讯,法国公共卫生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法国各地今年已报告多例登革热病例。据法国媒体日前报道,白纹伊蚊已成为登革病毒等病毒在法国传播的重要载体。据法国公共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奥克西塔尼大区报告了8例登革热病例,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报告了5例登革热病例。另据媒体报道,巴黎和西郊的上塞纳省近期共报告5例登革热病例。2022年,法国报告登革热病例超过60例,创下历史新高。白纹伊蚊2004年首次出现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芒通,如今已传播至法国70多个省,成为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病毒在法国传播的重要载体。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关键词】白纹伊蚊,法国,登革热,病例
【健康医疗】气候变化影响三种危险传染病全球防治(2023-09-20)
【摘要】 9月20日,新华社讯,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执行总监彼得·桑兹警告,气候变化和武装冲突正在影响全球防治这三种危险传染病的努力。根据这一基金会9月18日发布的2023年成果报告,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国际项目在新冠疫情后已基本恢复运作。只是,桑兹在一份同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气候变化和冲突带来的挑战在增加,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全球到2030年消灭这三种疾病的目标可能无法实现。这份声明说,疫情后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行动更具挑战性,原因在于几重危机互相关联和叠加,其中包括气候变化。
【关键词】气候变化,传染病,全球防治
【健康医疗】印度报告两例尼帕病毒死亡病例(2023-09-15)
【摘要】 9月15日,新华社讯,印度卫生部长曼达维亚13日证实,该国南部喀拉拉邦报告两例尼帕病毒死亡病例。印度中央政府已向发现病例的地区派出一支医疗专家队开展防疫工作。据当地媒体报道,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地区11日有两人因“非自然原因”死亡,其4名密切接触者正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其中包括一名死者的妻子和孩子。经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实验室检测,死亡病例确诊感染尼帕病毒。目前,喀拉拉邦已就尼帕病毒疫情发出警告,同时对700多人进行病毒检测,包括150多名收治感染者医院的医务人员。喀拉拉邦卫生部长维娜·乔治说,当地政府正在准备抗病毒药物并在该邦的科泽科德、卡努尔、瓦亚纳德等地区设置隔离防疫设施。
【关键词】印度,尼帕病毒,病例
【健康医疗】澳大利亚成年人膳食结构欠均衡(2023-09-14)
【摘要】 9月14日,新华社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12日发布的全国健康膳食调查评估报告显示,该国成年人膳食结构欠均衡,蔬菜摄入不足和非必需饮食摄入过多是主要原因。在影响饮食质量的9个方面中,饮料摄入方面的得分最高,平均为93分,这是因为被调查者常饮用水而不是高热量饮料;肉类摄入方面得分排在第二位,平均为78分;蔬菜摄入方面得分平均只有58分,每10个人中只有4人表示正餐时能够摄入3种或3种以上不同的蔬菜,这是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指标。摄入酒精、蛋糕、饼干、糖果等非必需食品方面得分最低,平均为20分。
【关键词】澳大利亚,成年人,膳食结构
【健康医疗】日本揭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2023-09-08)
【摘要】 9月8日,健康报讯,日本东京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成功使一种名为“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蛋白质在癌细胞内的分布以及癌细胞凋亡过程同时实现可视化,由此揭示了该蛋白质在癌细胞线粒体内的聚积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公报说,几乎所有癌细胞都富含TERT,而正常细胞几乎不含这种蛋白质。在癌细胞中,TERT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也存在于线粒体内。特别是癌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后,TERT会向线粒体聚积。氧化应激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刺激因素之一,科学家猜想TERT在线粒体内聚积对癌细胞抗凋亡特性有重要影响,但一直缺乏直接证据。本项研究中,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将添加了荧光蛋白的TERT导入癌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癌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后的状态。他们发现癌细胞受氧化应激后呈现不同状态:一些癌细胞的TERT会立即在线粒体内聚积,这些癌细胞会在受氧化应激后2小时内死亡;另一些癌细胞内的TERT仍会停留在线粒体外,这类癌细胞在受氧化应激后的72小时后仍有部分存活。研究人员还测算了从受氧化应激到癌细胞凋亡的时间,并建立了TERT向线粒体聚积与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显示,在氧化应激应答初期阶段,TERT向线粒体聚积是癌细胞最终会凋亡的决定因素,而TERT停留在线粒体外的情况下癌细胞不一定会凋亡;到了氧化应激应答第二阶段,TERT向线粒体聚积的癌细胞凋亡速度会相对较慢,而TERT停留在线粒体外却最终凋亡的部分癌细胞会相对更迅速地凋亡。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欧洲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的开放期刊FEBS Open Bio上。
【关键词】日本,癌细胞,凋亡
【健康医疗】全球50岁以下人群癌症新发病例数激增(2023-09-06)
【摘要】 9月6日,新华社讯,最新一期开放期刊《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为182万,比1990年增长了79%。其中,乳腺癌患者占比最高。来自中国浙江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1990年至2019年,50岁以下人群中鼻咽癌和前列腺癌的新发病例数上升最快,估计年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23%。另一方面,50岁以下人群中肝癌的新发病例数据估算每年下降2.88%。从癌症死亡病例来看,2019年,50岁以下人群中约106万人死于癌症,比1990年上升了近28%。2019年,在50岁以下人群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或患癌后健康危害最大的是乳腺癌、鼻咽癌、肺癌、肠癌和胃癌,而肾癌和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增幅最大。杂志配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说,这一分析结果颠覆了人们对50岁以下人群患癌症类型的认知。虽然癌症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有证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50岁以下人群的患癌病例数一直在上升。不过,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区和国家差异上,很少有研究从全球视角或50岁以下人群患癌风险因素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从此次研究的患癌趋势来看,研究团队估计,到2030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及相关死亡人数仍将继续走高,其中40岁至50岁人群风险最大。
【关键词】癌症,新发,病例数
【健康医疗】以色列通过干细胞创建出人类早期胚胎模型(2023-08-31)
【摘要】 8月31日,新华社讯,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创建出了人类早期胚胎模型,并成功将其在子宫外培养到14天的发育阶段。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根据公报,这一研究建立在该机构研究人员此前合成干细胞的小鼠胚胎模型的经验之上。研究人员表示,这一人工模型可准确模仿同一时期胚胎发育阶段的所有结构和特征,包括胎盘、卵黄囊、绒毛膜囊和确保其充分生长所必需的外部组织。研究人员还强调说,他们构建的人工模型虽然在结构上与人类胚胎非常接近,但并不等同于胚胎。研究人员说,精卵结合成受精卵后的一个月内是充满剧变的时期。但出于伦理和技术原因,对这一阶段胚胎发育的研究存在困难和挑战,这一时期就像一个“黑匣子”,许多谜团尚未解开。该人类胚胎模型可帮助判断早期胚胎是否发育正常,从而预防出生缺陷。此外,这一研究还将有助于揭示多种类型不孕不育症的原因,促进组织和器官移植新技术的研发,并为无法在活胚胎上进行的实验带来启发——例如测试药物暴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等。
【关键词】以色列,干细胞,人类,胚胎模型
【健康医疗】脊灰病毒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08-28)
【摘要】 8月28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8月25日宣布,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已在8月16日召开相关评估会议。世卫组织8月25日发布声明说,经过讨论,委员会已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当前病毒传播形势及未来防控提出一系列建议,总干事采纳建议并于8月23日决定,脊灰病毒的传播风险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词】脊灰病毒,传播风险,公共卫生,事件
【健康医疗】单克隆抗体成功预防移植后器官排斥(2023-08-21)
【摘要】 8月21日,科技日报讯,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接受肾移植的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时,一种人造抗体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这一发现为新型单克隆抗体在人体临床试验取得进展扫清了道路。该研究30日在线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称,目前预防器官排斥的药物总体上效果不错,但它们有很多副作用,如抑制免疫系统,使患者面临感染和器官损伤的风险,而且许多疗法会导致糖尿病和高血压等非免疫并发症。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移植
【健康医疗】恩美曲妥珠单抗组合疗法二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III期研究达PFS主...(2023-08-17)
【摘要】 8月17日,医药魔方讯,8月16日,Seagen宣布,TUKYSA联合HER2 ADC药物Kadcyla治疗既往接受过紫杉烷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III期HER2CLIMB-02临床试验达到了无进展生存的主要终点。次要终点总体生存期数据尚未成熟。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情况在联合治疗组中更为常见,不过联合治疗组中没有出现新的安全信号。Tucatinib是一种口服小分子HER2激酶抑制剂,可抑制HER2及HER3磷酸化,进而抑制下游MAPK和AKT信号通路和细胞生长,并在表达HER2的肿瘤细胞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Tucatinib已在4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默沙东拥有该产品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以外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
【关键词】商业化,乳腺癌,肿瘤细胞
【健康医疗】天然存在的戴尔福特菌及其分泌的哈尔满碱有潜力控制疟疾传播(2023-08-17)
【摘要】 8月17日,生物谷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分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誉教授Marcelo Jacobs-Lorena博士和他的同事们与葛兰素史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部门的研究人员合作,证实了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菌及其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能抑制蚊子体内疟原虫的发育,这意味着蚊子无法将疟原虫传播给人类。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技术含量低,易于复制,而且不使用基因改造技术。这种方法还能与现有的有效控制策略完美配合。
【关键词】分子微生物,基因改造,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