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乌内阁批准乌克兰海上安全战略实施计划(2024-11-25)
【摘要】 11月25日,央视新闻讯,当地时间11月22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表示,乌克兰内阁批准了乌国防部制定的乌克兰海上安全战略实施计划。他表示,这是加强乌海上安全的重要一步。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乌克兰安全部门和国防部、乌克兰海军和乌克兰国家边防局海岸警卫队对各种威胁的应对能力等。
【关键词】乌克兰,海上安全,国防安全
【摘要】 11月25日,央视新闻讯,当地时间11月22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表示,乌克兰内阁批准了乌国防部制定的乌克兰海上安全战略实施计划。他表示,这是加强乌海上安全的重要一步。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乌克兰安全部门和国防部、乌克兰海军和乌克兰国家边防局海岸警卫队对各种威胁的应对能力等。
【关键词】乌克兰,海上安全,国防安全
【摘要】 1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4日,韩国最大海运公司HMM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20亿韩元(约合26.5亿美元),同比增长67%;实现营业利润14614亿韩元(约合10.9亿美元),同比激增了19倍以上,实现当期净利润17385亿韩元(约合13.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HMM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5453万亿韩元(约合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实现营业利润25127万亿韩元(约合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63.3%。预计年利润规模将超过市场期待值,超过3万亿韩元。凭借第三季度的优异业绩,HMM自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过去的2022年第四季度以后,时隔2年多实现了以万亿韩元为单位的单季营业利润,重返“万亿俱乐部”。这主要得益于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矛盾激化,海运运费大幅上涨。
【关键词】韩国,海运,第三季度,业绩优异,运费上涨
【摘要】 1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5日,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和Seaspan宣布成立合资船舶管理公司OneSea Solutions(ONESEA)。ON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合资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由ONE和SEASPAN共同拥有和运营,利用两家公司的丰富经验和一流的专业知识,为ONE旗下的集装箱船以及ONE从不同船东处租用的集装箱船提供技术管理服务。ONESEA将追求最佳安全性、效率、脱碳和数字化举措,旨在实现ONE船舶运营的卓越运营。
【关键词】日本,船舶管理,新加坡
【摘要】 11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英法两国海军在欧洲海军工业会议上表示,未来将深化与军工企业合作,加快推进舰艇升级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海上威胁。英法两国海军高级官员表示,近年来的地区冲突表明,现代战争中某一型武器更新换代频率,远远高于一型舰艇研发迭代的频率。因此,海军必须建造一批武器架构可随时进行更改调整、能适应40年左右战争变化的舰艇。就在英法宣布推进舰艇升级计划的同时,欧盟也宣布将建造下一代舰艇,该型舰艇预计将在2040年投入使用,预算金额或将超过200亿欧元。此外,美国在2022年1月宣布推出下一代万吨驱逐舰DDG(X),以取代现役阿利·伯克级和提康德罗加级舰艇,在未来水面舰艇编队中承担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打击任务。日本在2024年6月宣称,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2024财年开始建造名为13DDX的新型防空驱逐舰,预计2030年以后开始服役。
【关键词】地区冲突,海上威胁,舰艇升级
【摘要】 11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水晶邮轮确认执行在意大利造船集团Fincantieri的备选订单,增订第三艘61800总吨高端邮轮。这是双方于6月签订的2+1艘远洋邮轮建造备忘录协议(MOA)的一部分。Fincantieri没有透露最新的第三艘邮轮价格,只表示这是一份“大额”订单,这意味着船舶造价在5亿至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5亿至76.9亿元之间)。按照计划,该系列首制船将在2028年春季交付,第二艘交付期未定,第三艘暂定于2032年交付。
【关键词】水晶邮轮,高端邮轮,意大利,船企
【摘要】 11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挪威海工船东Sea1 Offshore宣布,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下单订造了两艘新型海上能源辅助船,具体价格并未公布。与此同时,Sea1 Offshore还透露,该公司正与中远海运重工洽谈订造更多新船的可能性。此次订造的两艘船,船长120米,基于Skipsteknisk的ST-245型设计,配备目前最节能的解决方案,发电机、电池组和推进器配置均经过微调,采用现有最新技术,新船预计将在2027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交付。
【关键词】挪威,海工装备,能源辅助船
【摘要】 11月4日,新华社讯,近日,日本京都大学、筑波大学、广岛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不同光线调节海胆肠道出入口的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提升海胆消化吸收的有效性,该成果为研究动物消化系统的功能调节和进化提供了启示。在本项研究中,三家高校组成的团队利用马粪海胆幼体探索消化道出入口的控制机制。海胆的消化道属于贯通结构,先前研究显示,肠道的入口即幽门会响应光线而打开,存在一条光照射后在血清素和一氧化氮作用下幽门打开的神经通路。本次研究人员发现,马粪海胆肛门响应光线的通路与此前报告的幽门的光应答通路不同,主要是海胆的光受体蛋白、视蛋白2接收到光线后,就会抑制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使肛门打开。研究人员还发现海胆幽门和肛门的开关互相抑制,幽门打开所必需的血清素具有抑制肛门打开的功效,而关闭肛门的多巴胺能诱导幽门打开。此外,海胆肛门的应答通路对蓝光和波长更长的光有反应,而幽门的通路仅响应蓝光。研究人员推测,左右对称动物进化出贯通型消化道的时候,光线的控制机制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日本,海洋生物,海胆消化吸收
【摘要】 10月30日,中国国防报讯,近日,“奥库斯”联盟成员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海军测试了在1万英里(约16093千米)外远程操控无人船只的能力。作为“海上行动”系列军事试验的一部分,三国联盟的海军人员在位于葡萄牙的指挥中心,控制位于澳大利亚水域的无人船,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但具体细节并未透露。本次测试成功,表明“奥库斯”联盟成员国“能够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操控无人船”。近年来,“奥库斯”联盟成员国加强了技术合作。2023年,该联盟宣布将联合开发核动力潜艇。2024年8月,该联盟宣布完成人工智能无人机首次实战状态下的测试。
【关键词】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远程操控,无人船只
【摘要】 10月28日,新华网讯,10月2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MSC地中海航运集团旗下客渡轮运营商Grandi Navi Veloci(GNV)量身打造的MSC/GNV1500客/310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GNV Polaris(GNV·北极星)”号命名交付。这艘豪华客滚船全长218米,型宽29.6米,型深10米,设计吃水6.45米,约46000总吨,载重量8010吨,设计航速为25节。船舶共有12层甲板,配置各类客舱298间。船上可供旅客自由活动的公共区域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全船车道总长度约3100米,可装载超过600辆小轿车或200辆40英尺标准集装箱拖挂车。
【关键词】MSC地中海航运,豪华客滚船,广船国际
【摘要】 10月21日,新华网讯,10月17日,第十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奥埃拉什蓝色科技海洋论坛在葡萄牙奥埃拉什市闭幕。来自中国、葡萄牙、巴西、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与会者就蓝色经济、清洁能源与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表示,中国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愿与葡萄牙及其他全球合作伙伴一道,通过蓝色科技的创新应用,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普及,共同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葡萄牙海洋论坛组织主席卡洛斯·科斯塔·皮纳表示,蓝色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力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加速提升海洋资源管理效率,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政府官员马塞洛·费利佩·亚历山大呼吁全球合作伙伴在蓝色科技与清洁能源创新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
【关键词】蓝色经济,清洁能源,科技创新
【摘要】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邮船(NYK)首席执行官Takaya Soga在东京举行的TradeWinds船东论坛上表示,从2030年开始,NYK在新造船上的投资将远超2023至2026年间预计的1.2万亿日元(约合80亿美元),将主要为订购替代燃料船舶。近期,NYK推出了全球首艘以氨为燃料的商用拖船,成为新能源船舶技术落地的先锋。尽管目前这一燃料船舶的研发尚在起步阶段,但是Takaya Soga对2030年后其商业化的前景充满信心。随着全球对氨、氢等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航运业将迎来新的商机。Takaya Soga预计,在未来的能源贸易中,氨将成为重要的运输商品,且不仅限于燃料用途。
【关键词】日本,加大投入,造船,新能源船舶
【摘要】 10月14日,新华网讯,10月11日,俄罗斯“雅库茨克”号大型柴电潜艇在圣彼得堡下水,这是俄海军接收的最后一艘636.3型柴电潜艇。2016年9月,海军部造船厂与俄军方签订合同,为后者建造6艘636.3型柴电潜艇。636.3型柴电潜艇属俄罗斯基洛级改进型第三代常规潜艇,该型潜艇长73.8米、宽9.9米,航速达20节,最大潜深300米,自持力45天,潜艇乘员52人,潜航排水量4000吨,战斗力较之前型号有大幅提高。
【关键词】俄罗斯,海军,柴电潜艇
【摘要】 10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英国船东North Star与合作伙伴MO4、Principle Power、SMST、VARD船厂和Voith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成立一个专门的行业专家工作组,帮助快速详细设计和测试一种为浮式海上风电场开发定制的新型服务运营船(SOV)概念,以满足商业规模项目的需求。其中,North Star将领导船舶设计过程,确保物流和服务需求被完全整合,以满足实际需求。数字映射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援软件公司MO4将负责评估拟议SOV概念的可行性,重点关注船舶运动、舷梯性能和浮式风力涡轮机基座的移动范围等。Principle Power公司将利用其长达15年的设计、部署和运营浮式风电场的经验提供重要数据,并且定义检查、维护和维修的运营使用案例,确保新型SOV设计能针对下一代浮式风电项目进行优化。跨国海上设备设计和建造专家SMST公司将带来其在舷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不同的“步行工作(walk-to-work)”选项、可行性参数和着陆高度调整解决方案的基本数据,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人员转运。作为主要的集成商,挪威造船集团VARD将组合所有合作伙伴的资源,开发一种新型浮式海上风电场船舶设计,确保每个方面的性能和可操作性都得到优化。跨国技术公司Voith集团则将提供推进方案,选择最合适的动力定位系统,在具有挑战性的浮式海上风电环境中保持稳定性和性能。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浮式
【摘要】 10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芬兰Meyer Turku船厂为皇家加勒比国际建造的第二艘标志系列LNG动力豪华邮轮“海洋星际号(Star of the Seas)”顺利出坞。皇家加勒比的“标志(Icon)系列”豪华邮轮全长365米,总吨达250800吨,总层高20层甲板,其中18层为客用甲板,设有2805间客房,最多可接待7600名游客,打破了皇家加勒比“绿洲(Oasis)系列”在12年前创造并延续至今的最大邮轮世界纪录。“海洋星际号”延续了“海洋标志号”的设计理念,集“海滩休闲”、“度假村”、“主题公园”三大家庭度假元素于一身,拥有八大特色主题世界。
【关键词】皇家加勒比,豪华邮轮,世界最大,LNG动力
【摘要】 9月30日,新华社讯,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公布信息显示,为调查2011年“3·11”大地震后日本东北海域海底断层最新情况,近期“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前往宫城县海域开展探测。9月21日,“地球”号在日本海沟水深6897.5米处向下钻探980米,自海面探测深度达7877.5米,刷新该船保持的深海科学钻探纪录。2012年4月,“地球”号曾在宫城县牡鹿半岛近海对引发大地震的断层进行钻探调查,当时以钻管总长度7752.3米创下深海科学钻探纪录。
【关键词】日本,深海,钻探
【摘要】 9月23日,新华社讯,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约有70%无法被找到,这一“失踪塑料问题”此前一直困扰科研人员。近日,日本九州大学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为调查微塑料对珊瑚礁的影响,在泰国湾采集了4种、共27个珊瑚样本,利用新技术从中提取和识别微塑料,在其中发现了174个微塑料颗粒,大多数尺寸在101到200微米之间。这些微塑料有38%分布在珊瑚表面黏液中,25%在组织中,37%在骨骼中。就微塑料种类而言,尼龙、聚乙炔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见的三种,分别占识别样本的20.11%、14.37%和9.77%。研究还发现,就像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一样,这些珊瑚可能成为了海洋塑料的“厨房下水槽”,从海洋中吸收塑料垃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
【关键词】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颗粒,珊瑚
【摘要】 9月23日,新华社讯,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可利用阳光高效蒸发水分提取淡水,并在夜间自动吸水冲洗盐分,避免盐分沉积导致效率降低。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该装置的核心部件是泡沫镍,即含有大量泡沫气孔的金属镍,其表面积非常大,透气性高,而且很轻。研究人员将生物聚合物聚多巴胺沉积在泡沫镍骨架上形成涂层,然后将泡沫镍部分浸泡在含有另一种生物聚合物孢粉素的溶液中,使大量孢粉素微粒附着在下半部分的泡沫镍骨架上。经过上述处理的泡沫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毛细作用自动抬升水分,其中具有热敏特性的孢粉素起到“智能阀门”的作用。将泡沫镍底部浸在浓盐水中,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下层的孢粉素颗粒会调小“阀门”,少量水分不断被输送到上层并迅速蒸发冷凝;夜间温度降低,孢粉素放松“阀门”,大量水分涌入上层,冲洗附着在泡沫镍骨架上的盐分,两小时就能冲洗干净。
【关键词】加拿大,海水淡化,阳光蒸发水分
【摘要】 9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川崎重工为日本邮船建造的最新一艘LPG双燃料VLGC“LIBERTY PATHFINDER”号举行了命名仪式。该船全长229.90米,宽37.20米,深21.90米,满载吃水11.65米,货舱容积86936立方米。该船配备了使用LPG和重油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此外还配备了轴发电机,在使用LPG燃料时相比日本邮船现有传统燃料同型船可以减少95%以上的硫氧化物排放和2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除了LPG之外,新船还能运输液氨货物。
【关键词】日本,LPG,运输船
【摘要】 9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1日,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SEA)发布了日本船企月度接单量最新数据。8月,日本船企接单量共计13艘44.51万GT,与2023年同期的14艘39.058万GT相比增长14%。按船型来看,8月日本船企接获的13艘新船订单全部为散货船,其中包括4艘灵便型、8艘大灵便型和1艘超巴拿马型船。2024年前8个月,日本船企接单共计203艘898.551万GT,同比增长37.5%,订单船型包括20艘货船共96.849万GT,161艘散货船共698.673万GT以及22艘液货船共103.029万GT。
【关键词】日本,造船,接单量,8月,同比增长,环比下降
【摘要】 9月12日,中国青年报讯,9月初,日本防卫省宣布了一项涉及日本海上力量组织结构调整的重大改革计划,称之为海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兵力重组”。通过重新编排不同类型的舰艇,海上自卫队落实了2022年出炉的日本《防卫建设计划》,并为未来十年的扩军打下了基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由“护卫舰队”和“扫海队”两大部门组成。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新的改革方案将这两个部门合并为“水上舰队”,原有的部队番号将陆续停止使用。重组后,日本的水面舰艇将接受统一指挥,并根据舰艇的特性重新分配部署。官方透露信息显示,新的“水上舰队”将下设3个“水面战斗群”、1个“水陆两栖和水雷战队”以及1个“巡逻警戒群”。其中,3个“水面战斗群”为一线作战单位,每个群所属的舰艇数量比以往的“护卫队群”有所增加,以实现更高的轮换效率。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说法,在紧急情况下,这3个“水面战斗群”还可以协同行动。“两栖攻击和扫雷作战群”则整合了现有的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巡逻防御群”主要用于执行监视任务。
【关键词】日本,海上自卫队,组织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