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巴斯夫完成Wintershall Dea的勘探和生产业务转让(2024-01-29)
【摘要】 1月29日,巴斯夫讯,2023年12月21日,巴斯夫、LetterOne和Harbour Energy plc(Harbour)签署了一项业务合并协议,将Wintershall Dea的勘探和生产业务转让给Harbour,包括其在挪威、阿根廷、德国、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不包括Wintershall AG)、埃及和丹麦(不包括Ravn)的勘探和开发资产以及勘探权,以及Wintershall Dea的碳捕集与封存(CCS)许可证。作为交换,在交易完成时,Wintershall Dea的股东——巴斯夫(72.7%)和LetterOne(27.3%)——将获得总计21.5亿美元的现金对价(巴斯夫所占股份:15.6亿美元)和Harbour公司发行的新股,相当于在扩大后的Harbour公司中总计持有54.5%的股份(巴斯夫所占股份:39.6%)。通过此次交易,巴斯夫朝着实现其宣布的退出油气业务的战略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词】巴斯夫,,勘探生产,业务转让
【化 工】荷兰化肥巨头OCI出售两处资产(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2023年末,荷兰化肥巨头OCI在5天内出售两处资产,交易价格总计7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6亿元)。2023年12月18日,OCI宣布,将其在美国爱荷华肥料公司(IFC)的全部股份,以3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Koch AG & Energy Solutions LLC (KAES)。此前的12月15日,OCI就宣布以36.2亿美元的价格将氨和氮肥合资企业Fertiglobe 50%的股份,出售给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由此,Adnoc在Fertiglobe中的股份将增至86.2%。爱荷华氮肥厂总产能为350万吨/年,包括氨(85万吨/年)、颗粒尿素(46万吨/年)、尿素硝酸铵液体肥料(170万吨/年)和柴油废气液。Fertiglobe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和氨海运出口商之一,中东和北非最大的氮肥生产商,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和阿联酋都有生产设施。两项交易将于2024年完成,OCI将获得72亿美元的免税总现金收益。
【关键词】荷兰化肥巨头,OCI,出售资产
【化 工】投资65亿美元,陶氏将建200万吨/年聚乙烯新装置(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化新网讯,2023年12月,陶氏公司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就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萨斯喀彻温堡的Path2Zero投资项目作出最终投资决定。该投资将在萨斯喀彻温堡新建全球首个净零排放的一体化乙烯裂解装置及衍生物生产设施。该项目计划投资65亿美元,包括一个新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年产能200万吨的聚乙烯装置,以及对该工厂现有的裂解装置进行改造的设施,使其达到净零排放。陶氏公司称,将在2024年开始建设这一项目。新项目预计将分阶段上线,第一阶段将于2027年投产,增加约128.5万吨/年的乙烯和聚乙烯产能;第二阶段将于2029年投产,增加约60万吨/年的产能。
【关键词】陶氏,200万吨/年,聚乙烯
【化 工】世界最大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工厂将被出售(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化工新材料讯,2023年12月,据彭博社消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 SE)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正在与一家顾问公司合作,准备出售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卡维尔的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生产线。根据道达尔能源公司的年报,其和SABIC共同拥有位于卡维尔的苯乙烯生产厂,年产能为120万吨,道达尔完全拥有聚苯乙烯装置,据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工厂。据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出售计划还处于初期阶段,两家公司最终可能会决定保留该工厂。该交易的总价值将至少可以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
【关键词】世界最大,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工厂,出售
【化 工】ANDOC再对收购科思创提新报价(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2023年12月,据路透社/德国商报消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正准备以每股约60欧元的价格向科思创提出最新收购报价,这可能使这家德国塑料和化学品生产商的估值达到约113亿欧元。此前,ADNOC收购科思创一事因报价不足一直未能成行。不过,由于与OMV的项目已经基本敲定,现在谈判可能会获得更多动力。截至2022年底,科思创拥有产能包括MDI约177万吨,TDI约80万吨,聚醚约142万吨,PC约160万吨,2022年全年的营业收入达到约180亿欧元。其中MDI产能全球第三,TDI和PC产能全球第一,聚醚全球第二。ADNOC一直希望摆脱对原油业务的依赖,而寻求收购科思创正是其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之前,ADNOC已提出收购巴西石化生产商Braskem SA的股份,并正在与奥地利石油公司OMV AG达成协议,以创建一家价值超过300亿欧元的石化公司。
【关键词】ANDOC,收购科思创,新报价
【化 工】千亿级新石化巨头将诞生(2024-01-08)
【摘要】 1月8日,聚烯烃人讯,2023年12月,据多家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OMV)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准备宣布合并双方持有股份的两家企业,即合并北欧化工和博禄公司,建立一个新的千亿级石化控股实体。该人士说,即将公布的框架协议将包括注资,以确保双方在新公司中拥有相同的股权。据此前彭博社报道,双方对北欧化工(包括其在博禄的股份)的可能估值约为100亿美元。合并后实体的总估值可能超过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6亿元(包括潜在的协同效应)。目前,OMV持有北欧化工75%的股份,Adnoc持有其余25%的股份。同时,Adnoc持有博禄54%的股份,北欧化工持36%的股份,其余股份公开上市。OMV本身由奥地利政府持有多数股权,Adnoc持有24.9%的股份。据悉,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全球重量级企业。届时,Adnoc和OMV将分别持有合并后实体47%的股份,这将使6%的股份成为自由流通股。
【关键词】千亿级,新石化巨头,诞生
【化 工】英力士将收购利安德巴塞尔的环氧乙烷及衍生物业务(2024-01-08)
【摘要】 1月8日,化工在线讯,英力士公司2023年12月宣布已达成协议,以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收购利安德巴赛尔的环氧乙烷和衍生品业务,包括得克萨斯州贝波特的工厂。该交易包括一座42万吨/年的环氧乙烷工厂、一座37.5万吨/年的乙二醇(EG)工厂和一座16.5吨/年的乙二醇醚工厂,以及贝波特工厂的相关第三方业务。英力士是欧洲第二大环氧乙烷制造商,仅次于巴斯夫公司,这项交易标志着其进入美国环氧乙烷市场。该交易预计将在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
【关键词】英力士,收购,利安德巴塞尔,环氧乙烷
【化 工】巴斯夫宣布将分拆农产品、涂料、电池材料三大业务部门(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2023年12月,据德国商报报道,巴斯夫宣布将把农产品、涂料、电池材料这三个大型业务部门从公司的现有结构中分离出来,转入法律上的独立单位。此次分拆的三个部门将拥有自己的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但仍将是巴斯夫集团的一部分。出售这些业务部门并不是巴斯夫实施分拆措施的目的,巴斯夫强调,目前还没有出售这些部门的计划。此次分拆的主要原因是:今后将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巴斯夫希望通过调整业务管理来提高竞争力,将更具差异化的单个业务管理方法与该业务的产品优势以及作为一家综合公司的定位结合起来,以满足特定客户行业的需求,让独立出去的部门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关键词】巴斯夫,分拆,农产品,涂料,电池材料部门
【化 工】利安德巴塞尔收购进入塑料回收赛道(2024-01-02)
【摘要】 1月2日,利安德巴塞尔讯,2023年12月,利安德巴塞尔(LYB)宣布已收购位于德国Leiferde的Source One GmbH的少数股权,这是一家塑料废弃物采购和工程公司,专门为难以回收的消费后塑料废弃物开发技术解决方案。LYB和Landbell都将成为Source One的股东。(Landbell是一家全球服务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着一个由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和回收组织组成的综合网络。)Source One是一家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的运营咨询公司。凭借全面的方法、创新的技术和可衡量的结果,Source One公司以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因此,Source One是循环经济整个产业链上各参与者之间的一个全球接口。自2019年以来,Source One已为20多个国家的品牌制造商、生产商、零售商、市政当局、政府和消费者成功实施了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废物管理和回收项目。
【关键词】利安德巴塞尔,收购进入,塑料回收
【化 工】全球苯乙烯面临长期过剩(2023-12-25)
【摘要】 12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由于产能过剩、供应进一步增加和下游需求疲软,市场对全球苯乙烯市场看衰,其中以欧洲最为突出。目前,市场人士普遍预计,直至2030年,全球苯乙烯市场都将保持结构性过剩。而由于市场基本面看跌,同时欧洲受全球最高生产成本的拖累,导致越来越多苯乙烯工厂被关闭、停产和降负荷生产。2023年迄今为止,欧洲苯乙烯生产商利润率面临极端挑战,主要由于能源价格高企,加之下游衍生物聚苯乙烯(P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需求持续下降。根据标普全球数据,通常情况下原料苯和苯乙烯现货价格之间需要每吨200~250美元的价差来保证利润,但2023年大部分时间里,该价差一直远低于这一水平。2024年第一季度,苯乙烯前景依然不佳。由于需求疲软,欧洲一些生产商将不得不降低运行率。由于生产商都在亏损,欧洲将不得不依靠进口。由于欧洲能源价格上涨,欧洲已成为世界上苯乙烯生产成本最高地区之一。考虑到欧洲需求减少和全球苯乙烯产能的增加,研判至2030年苯乙烯将维持结构性过剩。同时,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亚洲产能过剩对苯乙烯的全球经济性和价格构成了压力。标普全球最新报告显示,由于下游需求弱于预期,预计亚洲苯乙烯利润率短期内仍将看跌。但随着亚洲下游ABS和PS需求改善,预计2024年下半年市场将转强。
【关键词】全球苯乙烯,面临长期过剩
【化 工】巴斯夫签约将再次收购海上风电场股份(2023-12-25)
【摘要】 12月25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12月5日,巴斯夫宣布Vattenfall公司将向巴斯夫出售Nordlicht 1号和2号项目49%的股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深入和独家的讨论,双方已就此事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正式表达了共同的目标。这是巴斯夫第二次计划收购Vattenfall海上风电场的股份。2021年,巴斯夫收购了坐落于荷兰的Hollandse Kust Zuid风电场的股份,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巴斯夫从这个1.5千兆瓦的海上风电场获得49.5%的电力。根据巴斯夫的说法,第二次收购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在2025年做出最终投资决定之前,Nordlicht 1号和2号风电场将于2026年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8年全面投入运营。
【关键词】巴斯夫,再次收购,海上风电场
【化 工】巴斯夫削减支出转向储能业务(2023-12-18)
【摘要】 12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由于经济环境持续充满挑战,市场前景堪忧,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预计2024年的开局并不容易。该公司高管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在中国的低碳裂解装置和一体化装置投资,同时全面削减成本和资本支出。巴斯夫首席财务官德克埃尔弗曼表示,巴斯夫的成本削减计划是非常真实的。巴斯夫调整成本结构的重点是在欧洲。例如当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仍然比2019~2021年的标准高出40%。巴斯夫的目标是到2026年底削减11亿欧元的成本,其中包括关闭工厂,并对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主要生产基地进行生产改造,同时将显著降低在欧洲的全球业务服务和数字业务服务部门的成本等。11月24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表示,正酝酿收购由巴斯夫控股的Wintershall Dea,该公司的估值可能超过100亿欧元。这也是目前巴斯夫剥离业务,助力企业经营的缩影。在进行剥离百亿欧元业务的同时,巴斯夫也为自己在万亿储能市场开辟了一条专注正极材料和电池回收的业绩增长线。
【关键词】巴斯夫,削减支出,转向储能
【化 工】三井化学正在考虑缩减其国内苯酚业务(2023-12-18)
【摘要】 12月18日,中塑在线讯,据ICIS报道,作为业务重组的一部分,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正在考虑缩减其国内苯酚业务,并优化国内裂解装置和聚烯烃业务,以便在本十年末转型为特种化学品生产商。三井化学之所以正在“酝酿缩小国内苯酚/丙酮工厂的规模”,理由是日本生产商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因供应过剩决定在2024年10月前退出双酚A(BPA)业务。苯酚和丙酮是生产双酚A的原料。根据ICIS供需数据库的数据,三井化学千叶的工厂每年可生产11.4万吨丙酮和19万吨苯酚;堺的工厂每年可生产12万吨丙酮和20万吨苯酚。
【关键词】三井化学,考虑缩减,国内苯酚业务
【化 工】住友化学正式退出日本尼龙原料的国内生产业务(2023-12-11)
【摘要】 12月11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4日,住友化学发布消息称:决定在2024年3月底之前关闭爱媛工厂(爱媛县新浜市)的环己酮生产设施,并退出该业务。该工厂于1973年开始运营,产能10万吨/年。此前2022年10月,住友化学正式停运其位于爱媛县新居滨市的8.5万吨/年的己内酰胺生产设施,结合上述新闻,这意味着住友化学此番将完全退出日本尼龙原料的国内生产业务。同时,12月4日住友化学宣布:已决定将其全资子公司Sunterra Corporation的农用聚烯烃(PO)薄膜业务通过公司分拆转让给Takiron C.I. Corporation将来成立的子公司(“Takihyo”)。分拆实施日期定于2024年3月1日。鉴于严峻的商业环境,包括国内市场趋势日趋成熟和最近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持和加强竞争力,住友化学决定将在日本和国外拥有强大农用材料供应链的日本Takiron C.I.作为最佳所有者。此前日本住友化学表示,预计2023财年将出现950亿日元(合6.28亿美元)的亏损,这将是其11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关键词】住友化学,退出日本国内,尼龙原料
【化 工】英力士完成从伊士曼化学公司收购德克萨斯城生产基地(2023-12-11)
【摘要】 12月11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1日,英力士(INEOS)宣布已完成从伊士曼化学公司收购伊士曼德克萨斯城生产基地、60万吨醋酸工厂以及所有相关的第三方业务,双方还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探讨醋酸乙烯单体长期供应协议的备选方案。INEOS乙酰公司表示完成这项战略性收购,将有助于推动其乙酰业务的全球发展目标。此前,INEOS将其领先的Cativa醋酸技术授权给伊士曼化工德克萨斯城生产基地,用于生产醋酸。伊士曼德克萨斯城的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利用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原料,这将有助于支持INEOS乙酰的业务增长和生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该生产基地的增塑剂装置将继续归伊士曼所有,但现在将由INEOS负责运营和维护。
【关键词】英力士,伊士曼化学,收购德克萨斯城基地
【化 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酝酿收购巴斯夫控股的Wintershall Dea(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化工新材料讯,11月24日,据彭博社消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正酝酿收购由巴斯夫控股的Wintershall Dea,该公司的估值可能超过100亿欧元。一个月前,巴斯夫首席财务官Dirk Elvermann也向美国新闻网站证实了剥离这家石油天然气公司72.7%股份的目标。Wintershall Dea希望在2024年年中之前合法分离与俄罗斯相关的业务,巴斯夫希望将非俄罗斯部分货币化,其余部分则由投资公司Letterone掌控。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在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巴斯夫的销售额下降了五分之一,经营业绩下降了40%以上。据悉,目前巴斯夫已将四个销售项目提上日程,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子公司Wintershall Dea——巴斯夫在几年前就已计划将其与母公司分离。感兴趣的买家包括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和挪威生产商Equinor,阿布扎比的一家主权财富基金也在意向方之列。在进行剥离百亿欧元业务的同时,巴斯夫也为自己在万亿储能市场开辟了一条专注正极材料和电池回收的业绩增长线。
【关键词】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收购,巴斯夫控股公司
【化 工】世界上最大的苯乙烯工厂或被出售(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化工新材料讯,据彭博社11月20日消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 SE)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正与一名顾问合作,准备出售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卡维尔的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生产线。知情人士表示,道达尔能源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正在考虑出售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卡维尔的美国巨型工厂,该工厂生产从塑料包装到一次性杯子和绝缘材料等各种产品所需的化学原材料——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生产线。目前两家巨头正在与一名顾问合作。这些生产线的总价值至少可达10亿美元。该人士表示,工作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最终可能决定保留该工厂。TotalEnergies的代表拒绝置评。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化学品制造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关键词】世界最大,苯乙烯工厂,或被出售
【化 工】跨国化企强劲现金流增添发展后劲(2023-11-27)
【摘要】 11月27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跨国化企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虽然经济活动仍未发生显著复苏,全球需求依然处于非常疲软的水平,但是企业的现金流却出现强劲增幅,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伊士曼财报显示,在削减库存的有力措施支持下,该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5.14亿美元,远高于2022年同期的2.56亿美元。强劲的现金流增幅主要得益于库存大幅削减。另一家跨国化企科思创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的自由经营现金流增至3.08亿欧元,是2022年同期3300万欧元现金流的近10倍。除伊士曼和科思创外,巴斯夫、陶氏等跨国化企都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报道了现金流的提升。
【关键词】跨国化企,强劲现金流
【化 工】拜耳考虑拆分作物科学部门(2023-11-27)
【摘要】 11月27日,中国化工报讯,11月8日,德国拜耳公司在公布第三季度巨额亏损后,宣布计划削减管理层级,并评估拆分方案。2023年三季度,拜耳实现销售额为103.42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6.85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31.3%,主要原因是作物科学部门的收益下降;净利润则为-45.69亿欧元,2022年同期则为5.46亿欧元。拜耳作物科学部门三季度销售额同比持平,为43.65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下降至负2400万欧元,而2022年同期为6.29亿欧元,主要是由于草甘膦产品价格下降。此外,通货膨胀引发销售成本上升也导致收益减少。拜耳正计划采取措施加强其财务表现并促进创新。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拜耳眼下正在评估分拆其旗下的消费者健康或作物科学部门。
【关键词】拜耳,考虑拆分,作物科学部门
【化 工】国际巨头朗盛宣布出售聚氨酯业务(2023-11-20)
【摘要】 11月20日,朗盛官网讯,11月6日,朗盛宣布下调2023年利润目标,同时,宣布目前公司已启动聚氨酯系统业务部的出售计划。据悉,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昂和全球需求的下滑导致这家德国化工巨头削减其股息和盈利前景。目前,朗盛预计2023财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亿至5.5亿欧元。除此之外,第四季度,朗盛特种化工产品的需求预计将低于预期。农用工业客户的主动去库存化,以及与供应商有关的香精香料业务部门在Botlek(荷兰)生产基地的限产,都会对业绩产生额外影响。除了将股息减少将进一步避免现金流出减少净金融债务外,朗盛目前已启动的聚氨酯系统业务部出售计划预期收益也将有所贡献。作为朗盛集团仅存的聚合物业务,该业务部门已不再符合集团的战略定位,集团近年来已对其业务组合进行了系统性调整。
【关键词】朗盛,出售,聚氨酯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