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全球PVC贸易格局生变(2023-06-12)
【摘要】 6月12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标准普尔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公司无机化学品业务负责人哈里托马斯表示,未来几年,随着原本作为全球聚氯乙烯(PVC)需求中心的中印两国PVC产能大幅增加,全球PVC市场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受此影响,印度的PVC需求将逐渐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将加大出口力度以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他区域方面,欧洲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正在减少PVC产量,从而减少出口量。美国生产商则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在利率大幅上升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国内PVC需求大幅下降,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平衡国内需求低迷的困境。
【关键词】全球PVC,贸易格局生变
【化 工】全球MMA需求恢复增长(2023-06-05)
【摘要】 6月5日,中化新网讯,近期,据几家全球领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生产商和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的分析,在2022年需求和价格触底后,全球MMA市场正在恢复增长。据标普全球的数据,2022年,全球MMA需求约为382万吨,较2021年的383万吨略有下降。据标普全球预测,继2022年需求小幅下降后,预计2022年~2027年,MMA需求将以年均3.6%的增速恢复增长,预计2027年需求将达到450万吨。报告称,2022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占全球MMA消费量的63%。主要MMA生产商在其最新财报中也支持了需求预期增长,市场复苏的早期迹象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加强。三菱化学是世界上最大的MMA生产商,其产能为117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20%以上。三菱化学提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MMA消费国,其需求已经呈现复苏迹象。欧美的MMA供需情况并不乐观。标普全球表示,与许多化学品一样,MMA的复苏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复苏。2022年中国占全球MMA需求的30%,其次是美国,占18%,西欧占12%,韩国为9%。中国对MMA的消费主要是生产PMMA,预计2022年~2027年,PMMA的需求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中国市场未来的驱动力是高端产品,因此目前MMA的国内供应将无法满足需求。
【关键词】全球MMA,需求恢复增长
【化 工】印度对涉华季戊四醇启动反倾销调查(2023-06-05)
【摘要】 6月5日,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讯,5月12日,印度商工部贸易救济总局在印度官方公报发布消息称,应印度国内企业Kanoria Chemicals & Industries Limited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沙特阿拉伯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印度税号为2905.42.9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暂定为9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2020年、2020~2021年、2021年4月~2022年6月以及倾销调查期。
【关键词】印度,涉华季戊四醇,反倾销调查
【化 工】阿科玛宣布收购德国电池及电子产品胶粘剂生产商Polytec PT(2023-05-29)
【摘要】 5月29日,化工新材料讯,5月19日,阿科玛宣布收购德国电池及电子产品胶粘剂生产商Polytec PT。在按计划完成对Polytec PT的收购后,阿科玛将增加Bostik波士胶的产品供应,以应对快速增长的电池与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Polytec PT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公司,专注于为电子市场开发用于电池和工程胶粘剂的热界面材料。该公司年销售额约为1500万欧元,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德国卡尔斯巴德。Polytec PT在热界面材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实现电池快速充电和高效散热的关键所在,Polytec PT已在该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地位。Bostik波士胶5月18日在上海举行了亚洲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开幕仪式。此次收购还将补充Bostik波士胶在工程胶粘剂方面的产品系列。依托于阿科玛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预计5年后,该项目将使波士胶系列产品在这些高价值应用中实现约5000万欧元的营业额。
【关键词】阿科玛,宣布收购,PolytecPT
【化 工】2023美国化企50强出炉(2023-05-29)
【摘要】 5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5月,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基于2022年财务业绩,公布了2023年美国化工企业50强报告。其中,陶氏、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赛尔占据前三名。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前50名化学品生产商的销售额合计为3767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1.4%,创下该年度调查的新纪录。在公布利润数据的43家公司中,化学品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8%,至552亿美元。16家公司盈利下降,只有盛禧奥出现亏损。2022年,陶氏、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赛尔和西湖等大型石化品生产商也出现盈利下降。近年来,石化行业新增大量产能,使得该行业正处于周期性低迷期。此外,由于俄乌冲突,2022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油价较2021年同期飙升33%,挤压了企业盈利。相比之下,化肥制造商2022年业绩非常辉煌。磷肥生产商美盛的销售额增长了54.8%,位居美国化工50强第四。氮肥生产商CF工业的销售额猛增71.1%,位居美国化工50强第八。电动汽车电池用锂的主要供应商雅保增长更多,销售额翻了一番,排名从去年的24位上升到今年的15位。
【关键词】2023,美国化企50强
【化 工】到2027年亚洲将引领全球聚氯乙烯产能增长(2023-05-22)
【摘要】 5月22日,油气新闻网讯,5月9日报道,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通过2023年至2027年期间新建和扩建项目的产能增加,到2027年,亚洲将以70%的份额引领全球聚氯乙烯行业的产能增加。GlobalData最新报告显示,到2027年,亚洲新建和扩建项目的聚氯乙烯年总产能预计将达到777万吨。包装和建筑行业对聚氯乙烯的需求增加是推动亚洲聚氯乙烯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GlobalData分析评论,从即将开启的新建项目来看,该地区预计将从12个计划和宣布的项目中增加618万吨/年的产能,而从现有聚氯乙烯项目的扩建来看,该区域预计将从7个计划和公布的项目中新增159万吨/年的产能。
【关键词】2027年亚洲,引领全球聚氯乙烯,产能增长
【化 工】106亿美元,两大锂业巨头宣布合并(2023-05-22)
【摘要】 5月22日,中化新网讯,5月10日,澳大利亚锂化学品公司Allkem与美国锂业巨头Livent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将合并成立一家综合性锂化学品生产商,企业价值约为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5亿元)。该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底完成,Allkem将拥有新公司56%的股份,其余股份归Livent所有。两家公司表示,按未来估计产能计算,此次合并将缔造全球第三大锂生产商,公司将在纽约上市。由于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锂的需求强劲增长,Allkem的股价今年迄今为止已经上涨了15%。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这种金属的需求将激增5倍以上。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Allkem和Livent这两家全球锂化学品公司将在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下,将其高度互补的资产、增长项目以及在提取和加工方面的运营技能结合起来,以满足对锂化学品产品迅速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两大锂业巨头,宣布合并
【化 工】两大百年老店合并完成,帝斯曼-芬美意正式成立(2023-05-15)
【摘要】 5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5月9日,帝斯曼-芬美意宣布已顺利完成合并事宜,并由此成立了一家聚焦营养、健康和美丽领域的新公司。帝斯曼-芬美意表示,通过创造性地应用经验证的科学、依靠数据驱动的创新能力以及卓越的运营标准,致力解决营养、健康和美丽领域中的社会需求、个人渴望以及地球所需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创造生活所需、消费者所想且对地球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据悉,帝斯曼-芬美意由四大高效互补的事业部组成:香氛与美容事业部利用优质和丰富的天然、合成和生物技术成分,打造令人愉悦的高品质香气;风味、质构与健康事业部致力于帮助客户创造美味、营养、实惠且可持续的食品和饮料产品;人类营养与关爱事业部致力于为膳食添加关键性的营养元素;动物营养与保健事业部致力于高效可持续地提供健康动物蛋白,并利用大数据推动畜牧业向更加可持续、透明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帝斯曼-芬美意在泛欧交易所上市,业务遍及近60个国家,收入超过120亿欧元,拥有近3万名员工。
【关键词】合并完成,帝斯曼-芬美意,正式成立
【化 工】欧洲特化品企业首季业绩超预期(2023-05-15)
【摘要】 5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期,欧洲特化品企业陆续公布了第一季度业绩。这些企业的业绩报告显示,尽管盈利情况同比有所下降,但仍普遍高于分析师的预期。考虑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局面,目前欧洲特化品行业总体形势仍然较好,暂未受到欧美市场波动的强烈影响。阿克苏诺贝尔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至9400万欧元。主要原因是销量下降、成本上涨和重组成本。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较上年同期下降4%,达3.05亿欧元,但超过了标普资本智商分析师普遍预计的2.75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同比下降5%,至2.18亿欧元,超过了普遍预计的1.79亿欧元。阿克苏诺贝尔表示,由于欧洲市场韧性以及中国需求反弹,销量下降幅度没有去年同期那么大。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涂料业务销售额为10.5亿欧元,同比增长5%;高性能涂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达到16.1亿欧元。凯米拉宣布,该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达到9540万欧元。得益于该公司纸浆及纸张、工业水务两个业务部门的业绩有所改善,产品涨价推动销售额同比增长18%,达到9.06亿欧元。EBITDA同比增长62%,达到1.841亿欧元,超过了标普预期的1.714亿欧元。EBIT翻了一番多,达到1.334亿欧元,超出预期的1.186亿欧元。凯米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ri Rosendal表示:“EBITDA增长超过60%,达到了历史新高。不过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强劲的利润率将有所下降。”
【关键词】欧洲特化品,首季业绩,超预期
【化 工】液化空气签订新绿色贷款协议(2023-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液化空气旗下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签署5亿元绿色贷款协议,为其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两套新制氢装置和相关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此项绿色贷款遵循《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设定了严格的氢气生产标准,规定了低碳氢生产的排放阈值。同时,这是支持低碳氢生产的全球首个绿色贷款。这两套新制氢装置将替换原有的第三方煤制氢装置,每年可减排3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00万户中国家庭的用电排放量。
【关键词】液化空气,绿色贷款协议
【化 工】17.5亿美元,杜邦收购Spectrum塑料集团(2023-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杜邦公司5月4日宣布,已与安盈投资(AEA Investors)达成最终协议,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pectrum塑料集团。该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末完成。Spectrum主要为特种医疗设备和组件提供材料和技术,包括挤压医用管材、导管技术、医用气球、软包装和薄膜等。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学、手术机器人和心血管等快速增长的关键治疗领域是Spectrum的战略重点。目前公司拥有2200多名员工。杜邦表示,Spectrum完全符合杜邦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向具有长期增长趋势和吸引力的终端市场提供创新的特种材料和解决方案。杜邦认为,该交易将加强其在快速增长且低周期性的医疗健康市场中的地位。收购完成后,杜邦合并收入的约10%将来自医疗健康业务。
【关键词】杜邦,收购,Spectrum塑料集团
【化 工】欧盟“碳关税”正式通过(2023-05-04)
【摘要】 5月4日,中化新网讯,北京时间4月25日16时10分,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标志着欧盟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正式通过。同日,欧洲议会正式批准了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TS)改革方案。该方案提高了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ETS涉及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较2005年的水平削减62%,较此前欧盟委员会提议的目标高出一个百分点。根据修订后的ETS,免费排放配额将从2026年起逐步取消。据悉,欧盟CBAM的主要内容是,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环节中,欧盟将针对碳排放水平较高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费用或配额,因而被称作欧盟“碳关税”,将涵盖铁、钢、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欧盟CBAM是欧盟“绿色新政”战略的核心内容,旨在解决碳市场机制下可能存在的“碳泄漏”问题。欧盟认为,如果一些公司将总部设在欧盟,同时将高碳排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气候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或者一旦欧盟地区流通的商品被高碳排进口产品所替代,就会发生“碳泄漏”。
【关键词】欧盟“碳关税”,正式通过
【化 工】陶氏与林德合作开发加拿大净零碳排放乙烯及衍生物综合体(2023-05-04)
【摘要】 5月4日,烃加工网讯,陶氏化学4月25日宣布,已选择林德公司作为其工业天然气合作伙伴,为其位于加拿大艾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堡的净零碳排放集成乙烯裂解装置及其衍生物工厂供应清洁氢气和氮气。陶氏和林德项目的最终投资决定都需要得到两家公司各自董事会和各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将做出最终投资决定,2027年可能启动第一阶段。根据双方的框架协议,林德公司将完成拥有和运营的世界规模空气分离和自热重整综合体的设计和工程。该综合体将与林德公司在萨斯喀彻温堡的现有业务整合。陶氏化学能源与气候业务副总裁Edward Stones表示,林德的合作对于陶氏推进萨斯喀彻温堡基地脱碳计划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业务发展。到2030年,陶氏净零碳排放乙烯裂解装置和衍生物综合体将使其全球乙烯产能的约20%脱碳,同时使其全球聚乙烯供应量增长约15%,并支持整个价值链约10亿美元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增长。林德公司美洲高级副总裁Dan Yankowski表示,陶氏净零萨斯喀彻温堡项目将是全球工业脱碳的一个里程碑式项目。
【关键词】陶氏,林德,净零碳排放,乙烯及衍生物
【化 工】默克再次推动出售其颜料业务(2023-04-24)
【摘要】 4月24日,化工在线讯,医药和科技巨头默克公司将再次推动出售其颜料业务。据报道,有兴趣的各方买家可以在4月12日之前提交不具约束力的报价。潜在买家包括专业化学品集团Altana、中国制造商和一些财务投资者 。但是默克公司和Altana公司对此都未明确表态。早在去年11月份,就有媒体报道,默克公司在再次探索出售其颜料业务。当时默克委托投资银行协助其出售颜料业务部,以此来助力公司核心部门的发展。默克公司的颜料业务主要为涂料、塑料和化妆品提供珠光或金属光泽,从属于电子部门。珠光效果颜料业务占了总颜料业务营业额的很大一部分。而电子部门主要生产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化学品,以及LCD和OLED。颜料业务在2022年为默克带来了4.39亿欧元的年收入,比去年增长了7%。尽管如此,2022年默克集团的总营业额为220亿欧元,相较于其它业务,颜料业务的收入就显得不值一提。因此,默克公司的老板表示,会将公司的重点放在新的药物研制、实验室材料和半导体业务上,所以必须对其它业务有所取舍。
【关键词】默克,推动出售,颜料业务
【化 工】美环保署发布《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大幅收紧环氧乙烷排放标(2023-04-24)
【摘要】 4月2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适用化工企业的《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包括大幅收紧环氧乙烷排放标准。该修正案还包括苯、丁二烯、氯丁二烯、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的减排,有200多家美国化工厂将受此影响。修正案要求,如果化工企业使用、生产、储存或排放上述6种化学物质中的任何一种,则必须对其进行警戒值监测。美国环保署表示,收紧排放标准将每年减少6053吨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这些有毒物质已知或怀疑会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美国环保署的目标包括每年减少58吨环氧乙烷排放,与2020年全美排放估值相比减少63%。该提案将使氯丁二烯的排放量减少74%。美国化工理事会(ACC)表示,该机构将特别关注该修正案。ACC此前曾表示,美国环保署对环氧乙烷的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评估存在重大缺陷,将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并可能严重夸大环氧乙烷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影响。AC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环氧乙烷的过度保守监管可能威胁到从电动汽车电池到消毒医疗设备等产品的供应。
【关键词】美环保署,《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环氧乙烷
【化 工】欧洲乙烯二季度前景不明朗(2023-04-17)
【摘要】 4月17日,中化新网讯,据普氏能源资讯报道,由于需求持续疲软,3月大部分时间里,欧洲乙烯市场的现货交易都很疲软,并在贸易链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不确定性,欧洲乙烯市场的第二季度前景并不明朗。整个2023年第一季度,欧洲乙烯需求一直低迷。原因在于,关键的食品包装、汽车和建筑行业等终端用户消费很疲软。市场参与者表示,疲软的终端市场给上游聚乙烯市场带来了压力,导致3月大部分时间里聚乙烯订单量都很低。特别是3月乙烯合同结算价上涨30欧元/吨后,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下游衍生物市场卖家难以转嫁原料成本的上涨,造成整个价值链低迷。不过,尽管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整个3月欧洲乙烯市场的基本面仍然比2022年第四季度末更加平衡。整个3月,由于需求疲软,乙烯现货市场交易冷淡,衍生物市场买家需求也非常有限,导致一些乙烯买家减少了合同购买量,因为他们担心大量产品树脂无法出售。卖家也据此作出反应,使欧洲乙烯生产负荷率处于70%~80%的较低水平,生产商仍试图减轻买家需求偏弱的影响。鉴于终端需求有限、供应减少和现货活动疲软的基本面,市场参与者对今年第二季度的前景仍持悲观态度。市场人士预计,第二季度乙烯需求仍将有限,买家将维持合同消费量,不需要新增购买量,从而进一步掩盖潜在的现货市场活动。但同时,市场消息人士表示,欧洲乙烯生产商似乎无意恢复满负荷生产。这样,欧洲乙烯市场价格前景并不明朗。
【关键词】欧洲乙烯,二季度,前景不明朗
【化 工】3.3亿美元,英力士完成收购三井化学业务(2023-04-17)
【摘要】 4月17日,化工新材料讯,4月3日,英力士苯酚宣布完成从日本领先的化学品制造商三井化学公司收购三井苯酚新加坡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总代价为3.3亿美元。新加坡裕廊岛该企业的营业额为7.5亿美元,每年生产超过100万吨产品,产品包括异丙苯(产能为41万吨/年)、苯酚(产能为31万吨/年)、丙酮(产能为18.5万吨/年)、α-甲基苯乙烯(产能为2万吨/年)和双酚A(产能为15万吨/年)。据悉,裕廊苯酚和双酚A资产的增加,与英力士现有的资产组合非常契合英力士的发展,并为英力士在德国、比利时和美国的生产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整合机会。英力士苯酚公司业务总监Gordon Adams说:“通过此次收购进入亚洲市场,使英力士苯酚拥有独特的能力来支持我们全球客户的未来增长计划,同时我们期待开发与双酚A相关的新市场和客户关系,双酚A将是英力士的新产品。”
【关键词】英力士完成收购,三井化学业务
【化 工】化工材料新巨头Envalior诞生(2023-04-10)
【摘要】 4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讯,4月3日,一家全新的化工材料企业Envalior正式成立。Envalior年营业收入约为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在全球拥有约4000名员工,是全球顶尖的工程材料公司之一。Envalior由工程材料领域两个行业领导者——帝斯曼工程材料业务与朗盛原高性能材料业务部合并而成,归全球私募股权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和朗盛所有。2022年5月,安宏资本联合朗盛以38.5亿欧元的价值收购了帝斯曼工程材料业务。该业务与朗盛高性能材料业务合并为一家合资企业,朗盛持股40%,安宏资本持股60%。由EN和VALIOR组成的企业品牌反映了Envalior的愿景:EN代表参与、进取、工程、环境(engaging, enterpris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valior代表价值驱动和价值创造(value-driven and value-creating)。Envalior由三个全球部门组成:高性能材料、特种材料和中间体。Envalior为轻质元件提供材料以替代金属。Envalior还助力电动汽车发展,其材料被应用于电池和充电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电力电子等。Envalior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行业。据悉,Envalior旗下产品包括聚酰胺(PA6、PA66、PA46、PA410)、PET、PPS,PBT工程聚合物,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己内酰胺、硫酸铵等产品。
【关键词】化工材料新巨头,Envalior,诞生
【化 工】4300万欧元,科思创完成增材业务出售(2023-04-10)
【摘要】 4月10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4月3日,科思创已成功完成将其增材制造业务出售给3D打印公司Stratasys。该集团已于2022年8月宣布将以约4300万欧元的售价出售增材制造业务。此外,还商定了高达3700万欧元的潜在收益,这取决于各种绩效指标的实现情况。科思创剥离的业务包括员工、研发设施、生产资产和在荷兰、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办事处,以及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庞大网络。该业务为普通聚合物3D打印工艺提供材料解决方案。增材制造业务的产品组合还包括2021年科思创从帝斯曼收购的树脂和功能材料业务的产品,包括Somos和Addigy等品牌。Stratasys是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消费品和教育等行业的应用型增材技术解决方案的大型以色列3D打印公司全球企业。近30年来,对客户业务需求持续深入的关注推动了公司有针对性的创新,目前公司已获得批准和待批准的增材技术共有1200项,这些创新在从设计原型到制造模具再到终生产零件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创造了新的价值。
【关键词】科思创,增材业务,完成出售
【化 工】环保因素日益影响石化业规划方向(2023-04-03)
【摘要】 4月3日,中化新网讯,近期,标普全球公司燃料、化学品和资源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Mark Eramo在世界石化大会上表示,减少碳排放的努力使化学品生产商对未来的规划变得极其复杂。Eramo认为,此前,在考虑是否建设新生产装置时,企业仅需要确保能源和原料成本优势、市场渠道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但现在,在企业希望投资的司法管辖区,无论是美洲、中东、欧洲还是亚洲,还必须具备碳管理能力。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生产资产的范畴。此前,石化业规划的区位选择往往依托于原料和市场的位置。在环保压力上升后,区域的碳管理方法和水平将成为重要的区位选择因素。此外,石化业规划的区位选择也开始考虑上下游问题,许多跨国石化企业开始考虑原料、市场以外的因素,如供应链如何组织,废物如何回收,新兴替代原料如何组织运输,甚至是哪里有更强的碳管理能力。这在往年是不多见的。如今,石化企业在进行规划时,环保问题是其重要参考因素。
【关键词】环保因素,日益影响,石化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