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阿里将于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2024-07-31)
【摘要】 7月31日,界面新闻讯,近日,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宣布,预计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中小企业的全球采购流程。据官方介绍,该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将深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天猫国际及Lazada等。值得关注的是,该引擎还具备预测采购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它能够精准预测企业的未来采购需求,并据此提供采购建议,助力企业优化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阿里,人工智能,采购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术】360:联合国内15家最强大模型推出“AI助手”(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周鸿祎在业内会议宣布,360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四大国民级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用户可一站式体验国内最强的15家大模型。这15家大模型包括:智谱AI、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混元、讯飞星火、华为云、MiniMAX、零一万物、面壁智能、阿里云、deepseek、学而思九章大模型、Kimi的大模型产品。
【关键词】大模型,AI助手,智能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蔚来自研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流片成功(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蔚来宣布旗下全球首颗车规5nm高性能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这标志着蔚来已实现硬件芯片/底层软件自主设计。据介绍,这款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心CPU架构,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可实现“高动态范围高性能ISP”,拥有6.5 G Pixel /s像素处理能力,处理延时小于5ms。同时,该芯片还具备行业最高等级的原生安全设计,双芯片毫秒级备份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蔚来,5nm,智能驾驶芯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天马厦门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和Micro-LED产线点亮(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6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举办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和Micro-LED产线点亮活动,现场点亮10.25英寸车载仪表显示屏、23.8英寸高品质显示屏以及7.5英寸Micro-LED显示屏,标志着两条产线正式进入试产试制的新阶段。作为新一代液晶显示高世代线,上述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专门针对中小显示领域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换型节奏快的特点进行产线设计。当前,显示行业中有三条第8.6代AMOLED产线在建,同样聚焦中尺寸的平板、笔电等IT类产品。关于天马未来是否会有相关新线布局,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冰峡表示,行业中第8.6代 AMOLED 新线的产能释放速度、放量的规模、良率等短期内或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IT等中尺寸产品向OLED技术过渡也需看市场接受程度。此外,在Micro-LED领域,天马正在加快推进 Micro-LED 领域技术和工艺的开发。总体看,此次Micro-LED产品点亮标志着其Micro-LED技术和产品能力趋于成熟。
【关键词】新型显示面板,Micro-LED产线,设计产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推出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备受瞩目的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ODCC)2024 夏季全会在大连顺利召开。此次ODCC夏季全会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众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兴通讯热设计专家刘帆,在大会上介绍了《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提案》。刘帆指出,冷板式液冷技术作为当下的主流液冷技术路线,正面临着传统单相水冷技术所带来的挑战。由于水基工质的导电性和腐蚀性,传统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这对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工质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兴通讯持续深耕有水液冷系统产品开发,开展“冷板级、设备级、机柜级、机房级”的多维可靠性设计,以匠心设计搭配高端标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能液冷方案,助力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兴通讯,液冷技术,前沿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老板电器发布烹饪大模型“食神”(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4日,老板电器发布的“食神”AI烹饪大模型正式与外界见面。这也是老板电器近年来继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工厂”、发布首套“数字厨电”和“AI”烹饪助理后,又一次烹饪变革的努力和尝试。据介绍,AI烹饪大模型通过“观察”烹饪的温度、时间、光照、声音、气味,感知用户的角色、身份、情绪、动作,并将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与大模型数据匹配,从而规划出适合的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在发布AI烹饪大模型的同时,老板电器也宣布了品牌的全面升级,正式提出了“享受创造,因自由因成全”的品牌全新价值主张。此前,老板电器提出了“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新企业定位。在此基础上,老板电器将以“科技+人文”作为的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推动数字烹饪科技的普及。
【关键词】老板电器,大模型,烹饪
【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本软银最新技术验证:太赫兹用于车联网可行(2024-06-06)
【摘要】 6月6日,C114通信网讯,太赫兹通信技术拥有超大带宽、超高速率、私密性好等特点,是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潜在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中、美、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来自日本的最新消息显示,软银株式会社针对300GHz太赫兹频段,进行了新一轮技术验证,并在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中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之前,业界普遍认为,传播损耗所带来的覆盖能力下降,是困扰太赫兹应用的最大难点。但在此次技术验证中,日本软银通过采用高增益天线和波束赋形技术,成功地对140米长度的道路进行了覆盖。更重要的是,技术验证中小区网络边缘依然有足够的信号,说明未来实现更远距离的覆盖是可行的。从太赫兹技术应用角度来看,高增益天线是对抗信号衰减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是个巨大挑战。在此次验证中,软银再次提升了太赫兹天线接收灵敏度,将天线体积压缩了近一倍。软银表示,相较于5G采用的毫米波频段,太赫兹波拥有更宽频带,有望为B5G和6G时代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提供支持。
【关键词】日本软银,技术验证,车联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台积电准备生产HBM4基础芯片:采用N12FFC+和N5制程技术(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C114通信网讯,针对当前人工智能(AI)市场的需求,预计新一代HBM4存储将与当前的HBM产品有几项主要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存堆栈链接接口标准,将从原本就已经很宽的1024比特,进一步转向倍增到超宽的2048比特,这使得HBM4内存堆栈链接将不再像往常一样,芯片供应商将需要采用比现在更先进的封装方法,来容纳堆栈链接接口超宽的内存。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欧洲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提供了有关接下来将为HBM4制造的基础芯片一些新细节。未来HBM4将使用逻辑制程来生产,由于台积电计划采用其N12和N5制程的改良版,借以完成这项任务。相较于存储供应商目前没有能力可以经济的生产如此先进的基础芯片,这一发展预计使得台积电借此也能在HBM4制造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台积电,基础芯片,制程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vivo X100 Ultra首发汇顶自主知识产权超声波指纹(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vivo X100系列影像新旗舰发布。汇顶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首发搭载于X100 Ultra,凭借创新架构与自研算法,带来更好的解锁体验。此次汇顶科技与vivo创新合作,将共同拉开超声波指纹大规模普及的序幕。作为屏下指纹技术的创新先驱,汇顶科技推动解锁体验的再次跃升。基于汇顶自研CMOS 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工,全新超声波指纹方案的信噪比表现更为出色,可获取更清晰的指纹图像,支持秒速识别,即使油手指或湿手指解锁也能解锁;利用超声波感应用户指纹谷、脊等立体特征,构建出精准的3D指纹地图,识别安全性再次提高。
【关键词】汇顶,知识产权,超声波指纹
【新一代信息技术】MediaTek发布天玑7300系列移动平台(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通信世界网讯,5月30日,MediaTek发布天玑7300系列移动平台,包括天玑7300和天玑7300X,采用高能效的台积电4nm制程。天玑7300提供出众能效和性能,可满足终端设备对多任务处理、影像、游戏和AI运算的高要求;天玑7300X支持双屏显示,适用于折叠屏形态终端设备。天玑7300系列的八核CPU包含4个主频为2.5GHz的Cortex-A78核心,以及4个Cortex-A55核心,与天玑7050相比,采用先进4nm制程的Cortex-A78核心在相同性能下功耗节省可达25%。MediaTek HyperEngine游戏引擎结合八核CPU与Arm Mali-G615 GPU,游戏体验相较于同类产品显著提升,游戏帧率和能效可提升20%。同时,该平台还支持智能调控、5G/Wi-Fi游戏连接优化、蓝牙LE Audio和双链路真无线立体声音频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MediaTek,天玑7300,移动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英德两国首次实现量子互联网关键连接(2024-05-01)
【摘要】 5月1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据外媒报道,量子互联网的发展迎来关键一步,来自英国、德国的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制作、存储和检索了量子信息。而共享量子信息的能力,对于开发用于分布式计算和安全通信的量子网络至关重要。量子计算将有助于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如优化金融风险、解密数据、设计分子和研究材料特性。若要减轻量子信息长距离传输时的丢失带来的风险,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将网络分成更小的部分,并用共享量子态将它们全部连接起来。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量子存储设备必须能与另一个能够用来创建量子信息的设备进行“对话”。据悉,两国研究人员首次创建了可将这两个关键组件连接起来的系统,同时还能够通过常规光纤来传输量子数据。
【关键词】英德,量子互联网,关键组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5G-A新突破:北京移动推出1.2Gbps上行大带宽(2024-04-30)
【摘要】 4月30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了全国首次室内5G-A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的外场验证。现场测试数据显示,上行峰值速率可达1.2Gbps,较单载波上行速率提升了4.5倍。本次验证最终采用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实现上行体验最大化。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让5G-A“新技术”和中国移动优质频段资源结合,不仅大幅提升用户上行体验,也验证了新技术在提升网络上行传输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未来支持大规模高清视频上传、XR应用以及云游戏等大带宽场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解决方案。
【关键词】5G-A,北京移动,上行双载波
【新一代信息技术】诺基亚宣布完成首个B106标准数据呼叫(2024-04-28)
【摘要】 4月28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了首个采用B106标准的数据呼叫,在向公共事业公司提供专用5G无线服务的努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供应商与美国Anterix公司合作,在美国的诺基亚工厂进行了此次呼叫。在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波多黎各,Anterix是“900MHz频段授权频谱的最大持有者”,该公司利用900MHz频段向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专用无线网络。诺基亚解释说,B106在3GPP Rel-18中的标准化为公共事业“更广泛的终端生态铺平了道路,包括可能是理想选择的Cat-M终端”。公司指出,5G可以为公共事业公司开辟新的专网用例,包括“优化电网性能自动化智能电网,更严苛的网络性能要求有助于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取更多价值”。Anterix首席技术官表示,该行业有一条“确定的5G演进道路”,这反过来又支持了公用事业公司实现电网现代化和实现环境目标的努力。
【关键词】诺基亚,B106标准数据,授权频谱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在6G新要素安全标准化领域获新突破(2024-04-26)
【摘要】 4月26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SG17(安全研究组)2022~2024研究期第五次全会于瑞士日内瓦召开。6G受新业务、新技术、新风险驱动,引入新要素。围绕6G新要素安全,中国移动本次在SG17成功推进4个立项和2个结项。“算力”是 6G 网络新引入的资源要素,中国移动主导两个新研究立项《算网融合数据安全指南》《基于DLT的算网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指引》,对6G网络资源与算力层相关的数据安全和服务安全进行威胁分析及安全保障措施建议。“智能”是6G网络新引入的能力要素,中国移动主导新研究立项《ICT的AI安全评估指南》、主导标准结项《数字孪生网络安全》标准,针对支撑6G网络智能分析决策的计算面和数字孪生体,制定安全保障需求和风险评估方法建议。“分布式”是6G网络新引入的架构要素,主导结项报告《基于零信任的通信网访问控制平台指南》可指导分布式网络间做动态信任评估及适度安全部署。主导新标准立项《支持密码算法敏捷和迁移的量子安全分布式账本系统建设指南》,为6G区块链的抗量子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移动,6G,安全标准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首颗5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2024-04-25)
【摘要】 4月25日,C114通信网讯,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创新院”)向国盾量子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国盾量子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后续还计划通过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等向全球开放。测控系统和量子计算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硬件。其中,测控系统需要和量子计算芯片交互,实现信号的精确生成、传输和处理,会极大地影响量子计算机整体性能。为了验证大规模测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及各项指标,最直接的方式是定制专用芯片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测试。为此,量子创新院定制研发了504比特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得益于量子创新院在超导量子计算芯片方面优秀的研发、加工能力,这枚定制芯片在集成超过500比特的同时,量子比特的寿命、门保真度、门深度、读取保真度等关键指标,有望达到IBM等国际主流量子计算云平台的芯片性能,可以充分满足千比特测控系统验证的需求。
【关键词】超导,量子计算芯片,测控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阿里云联发科宣布为手机芯片适配大模型(2024-03-28)
【摘要】 3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智能手机芯片厂商MediaTek联发科宣布已成功在天玑9300等旗舰芯片上部署通义千问大模型,首次实现大模型在手机芯片端深度适配。通义千问在离线情况下依然可以流畅运行多轮AI对话。阿里云方面表示,将和联发科深度合作,向全球手机厂商提供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联发科是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最高的半导体公司,2023年第4季度出货超1.17亿部,苹果以7800万出货量位居第二。
【关键词】阿里云,联发科,大模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专家在IEEE 802.1牵头首个AI网络标准立项(2024-03-28)
【摘要】 3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在3月IEEE 802(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委员会)全会上,中国移动在802.1 Nendica(Network Enhancements for the Next Decade)工作组成功主导立项AI计算网络研究项目(AI computing Network,AICN),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担任该项目的主导人之一(co-leader)。AICN研究项目聚焦AI计算发展对网络提出的需求,分析现有相关技术与AI计算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IEEE标准范围内探讨潜在解决方案和对应标准考量,推动以太网更好地服务AI计算。IEEE标准协会作为国际以太网领域的权威标准化组织,定义802.1、802.3等多个以太网标准。本立项不仅是AI网络在IEEE的首个立项,也是中国移动首次在IEEE 802.1 牵头立项,是全调度以太网(GSE)技术国际标准的重要突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AI网络技术成为产业创新焦点,中国移动正在智算中心网络领域持续发力,面向下一代智算中心网络,原创性地提出全调度以太网,于23年5月联合产业发布全调度以太网技术(GSE)架构,旨在构建标准开放、自主可控的新型智算中心产业生态,以网强算,助力AI产业发展。
【关键词】AI网络,标准立项,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世界第一AI芯片升级4万亿晶体管、90万核心(2024-03-12)
【摘要】 3月12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Cerebras Systems发布了他们的第三代晶圆级AI加速芯片“WSE-3”(Wafer Scale Engine 3),规格参数更加疯狂,而且在功耗、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性能翻了一番。晶体管数量继续增加达到惊人的4万亿个,AI核心数量进一步增加到90万个,缓存容量达到44GB,外部搭配内存容量可选1.5TB、12TB、1200TB。峰值AI算力高达125PFlops,也就是每秒12.5亿亿次浮点计算,堪比顶级超算。它可以训练相当于GPT-4、Gemini十几倍的下一代AI大模型,能在单一逻辑内存空间内存储24万亿参数,无需分区或者重构。用它来训练1万亿参数大模型的速度,相当于用GPU训练10亿参数。四颗并联,它能在一天之内完成700亿参数的调教,而且支持最多2048路互连,一天就可以完成Llama 700亿参数的训练。
【关键词】AI芯片,晶体管,缓存容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沃达丰宣称AI聊天机器人取得突破,子品牌VOXI在英最先部署(2024-03-11)
【摘要】 3月11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英国沃达丰宣布,其子品牌VOXI是该国第一家部署大语言模型(LLM)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运营商,并详细介绍了一项试图通过生成更复杂的客户响应来改善用户体验的试验。这家运营商表示,其与埃森哲合作开发了聊天机器人,并采用了ChatGPT框架。它最初计划在更广泛的推广之前,先在少数VOXI客户中进行试验。据称,该聊天机器人提供了更多“像人一样”的互动,而试验将有助于识别和解决任何初期问题。沃达丰解释,与埃森哲的合作“是加速VOXI应用AI的更广泛战略举措的一部分”。聊天机器人采用了一个“安全框架”,其中“纳入了旨在保护客户的原则和指导方阵,以确保负责任和道德地部署AI”。英国埃森哲生成式AI业务主管马克·法布雷斯(Mark Farbrace)表示,“客户体验只是这项技术在整个组织中大规模普及的开始”。1月份,沃达丰集团与微软达成了为期十年的AI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欧洲和非洲的公共组织。
【关键词】沃达丰,聊天机器人,ChatGPT
【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光镊”可捕获和操纵噬菌体(2024-02-29)
【摘要】 2月29日,人民网讯,抗生素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科学家正在不断寻找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新方法,噬菌体成为“救星”之一。噬菌体是一种捕食细菌的病毒。但利用噬菌体对抗细菌感染的相关疗法面临一大挑战,即为特定感染找到合适的噬菌体就像大海捞针。目前的方法不仅涉及繁琐的培养程序,而且分析也极其耗费时间。近日,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芯片上的纳米“光镊”,能以最小光功率捕获、操纵和识别单个噬菌体,有望加速甚至改变基于噬菌体的疗法,治疗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Small》杂志。
【关键词】噬菌体,纳米“光镊”,捕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