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在新疆建成(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科技日报讯,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这也是我国建成的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探测获取的海量数据无法及时全部接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卫星应用效能发挥。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为载体,可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信息传输,是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优势在于可用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太赫兹(THz),相较于微波通信提高了十倍到近千倍。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微波X频段是单车道,微波Ka频段是四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
【关键词】高速通信,星地,常态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成立(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科技日报讯,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透露消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正式成立,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受邀担任智库名誉主编。据悉,“量子计算观察”智库由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委员会、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四方联合创办,将针对全球量子计算研究及产业发展进行跟踪分析并发布前瞻研判信息。“量子计算观察”智库将优先为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102个成员单位提供相关参考信息。据悉,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成立于2018年,目前产业联盟单位共计102家,其中上下游生产制造联盟18家,应用生态联盟54家,科普教育联盟30家。
【关键词】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前瞻
【新一代信息技术】5G-A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2024-09-03)
【摘要】 9月3日,科技日报讯,在日前举办的2024“5G-A技术创新及数智应用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A无线融合新架构白皮书》,标志着中国移动在推动5G-A技术发展道路上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创新的5G-A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构建融合通用的算力处理单元CCU,异构计算实现多业务灵活共享。通过创新CCU与BBU灵活配置的动态组网技术,打破硬件资源与站点强绑定的传统方案,有效支撑新技术新业务应用。此基础上,5G-A 无线融合新架构可以继续演进,以匹配后续新技术及业务的发展需求。方向一是分布式智能化计算能力部署,满足更低时延业务和本地处理的需求;方向二是CCU计算能力升级,随着业务爆炸式发展,CCU智能化计算能力受限,引入智能化计算能力升级的CCU+,以补充计算能力。
【关键词】新台阶,生态系统,发展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发布(2024-08-27)
【摘要】 8月27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日前正式发布。该架构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底层软件提供了统一的专用硬件功能、实现规范和调用接口,可大幅度提升区块链网络中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的效率。此次发布的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包括系统架构、功能实现规范、接口规范等。国内任意厂家均可参考开放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规范来设计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专用硬件,并参考开放的接口规范,让不同的区块链软件平台调用相关功能,实现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整体系统性能提升。同时,该架构还可以支撑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连接与协作,助力建成链间“朋友圈”,减少不同应用链上主体数据交互的难度,促进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专用硬件功能兼容,实现可互换性、互操作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区块链,效率提升,一致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实现同一光纤传输(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德国莱布尼兹大学光子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士领导的团队,首次让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搭乘”同一光纤通道成功传输。这意味着在理论上,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可使用现有基础设施。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库士团队使用电—光相位调制技术,来精确调整激光脉冲的频率,使其与纠缠光子的颜色相匹配。如此一来,量子数据和传统数据能够在相同的颜色通道中传输,而不会破坏纠缠光子所携带的量子信息。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是将传统互联网与量子互联网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有助释放光纤电缆中的其他颜色通道,传输更多数据。
【关键词】成功传输,量子信息,更多数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科学家发明出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2024-08-16)
【摘要】 8月16日,科技日报讯,15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该所研究员刘驰、孙东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主导的研究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挑战日益增多。该研究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开辟了晶体管器件研究的新领域,为热载流子晶体管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关键词】晶体管,新领域,生成机制
【新一代信息技术】X射线以创纪录精度洞察微芯片“内心”(2024-08-12)
【摘要】 8月1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使用X射线,以4纳米超高精度观测了先进计算机微芯片的“内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研究团队制作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有望推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据悉,这项技术使X射线光束不是聚焦于样品的某个纳米点,而是让样品在纳米尺度移动,使照射在其上的X射线光束的移动路径形成一个精密网格,网格上的每个点都会记录样品的衍射图案。由于单个网格点间距离小于光束直径,成像区域存在重叠,因此可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算法据此能以高分辨率重建样本图像。
【关键词】世界纪录,信息技术,纳米
【新一代信息技术】阿里将于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2024-07-31)
【摘要】 7月31日,界面新闻讯,近日,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宣布,预计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中小企业的全球采购流程。据官方介绍,该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将深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天猫国际及Lazada等。值得关注的是,该引擎还具备预测采购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它能够精准预测企业的未来采购需求,并据此提供采购建议,助力企业优化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阿里,人工智能,采购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术】360:联合国内15家最强大模型推出“AI助手”(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周鸿祎在业内会议宣布,360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四大国民级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用户可一站式体验国内最强的15家大模型。这15家大模型包括:智谱AI、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混元、讯飞星火、华为云、MiniMAX、零一万物、面壁智能、阿里云、deepseek、学而思九章大模型、Kimi的大模型产品。
【关键词】大模型,AI助手,智能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蔚来自研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流片成功(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蔚来宣布旗下全球首颗车规5nm高性能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这标志着蔚来已实现硬件芯片/底层软件自主设计。据介绍,这款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心CPU架构,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可实现“高动态范围高性能ISP”,拥有6.5 G Pixel /s像素处理能力,处理延时小于5ms。同时,该芯片还具备行业最高等级的原生安全设计,双芯片毫秒级备份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蔚来,5nm,智能驾驶芯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天马厦门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和Micro-LED产线点亮(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6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举办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和Micro-LED产线点亮活动,现场点亮10.25英寸车载仪表显示屏、23.8英寸高品质显示屏以及7.5英寸Micro-LED显示屏,标志着两条产线正式进入试产试制的新阶段。作为新一代液晶显示高世代线,上述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专门针对中小显示领域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换型节奏快的特点进行产线设计。当前,显示行业中有三条第8.6代AMOLED产线在建,同样聚焦中尺寸的平板、笔电等IT类产品。关于天马未来是否会有相关新线布局,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冰峡表示,行业中第8.6代 AMOLED 新线的产能释放速度、放量的规模、良率等短期内或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IT等中尺寸产品向OLED技术过渡也需看市场接受程度。此外,在Micro-LED领域,天马正在加快推进 Micro-LED 领域技术和工艺的开发。总体看,此次Micro-LED产品点亮标志着其Micro-LED技术和产品能力趋于成熟。
【关键词】新型显示面板,Micro-LED产线,设计产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推出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备受瞩目的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ODCC)2024 夏季全会在大连顺利召开。此次ODCC夏季全会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众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兴通讯热设计专家刘帆,在大会上介绍了《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提案》。刘帆指出,冷板式液冷技术作为当下的主流液冷技术路线,正面临着传统单相水冷技术所带来的挑战。由于水基工质的导电性和腐蚀性,传统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这对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工质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兴通讯持续深耕有水液冷系统产品开发,开展“冷板级、设备级、机柜级、机房级”的多维可靠性设计,以匠心设计搭配高端标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能液冷方案,助力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兴通讯,液冷技术,前沿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老板电器发布烹饪大模型“食神”(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4日,老板电器发布的“食神”AI烹饪大模型正式与外界见面。这也是老板电器近年来继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工厂”、发布首套“数字厨电”和“AI”烹饪助理后,又一次烹饪变革的努力和尝试。据介绍,AI烹饪大模型通过“观察”烹饪的温度、时间、光照、声音、气味,感知用户的角色、身份、情绪、动作,并将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与大模型数据匹配,从而规划出适合的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在发布AI烹饪大模型的同时,老板电器也宣布了品牌的全面升级,正式提出了“享受创造,因自由因成全”的品牌全新价值主张。此前,老板电器提出了“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新企业定位。在此基础上,老板电器将以“科技+人文”作为的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推动数字烹饪科技的普及。
【关键词】老板电器,大模型,烹饪
【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本软银最新技术验证:太赫兹用于车联网可行(2024-06-06)
【摘要】 6月6日,C114通信网讯,太赫兹通信技术拥有超大带宽、超高速率、私密性好等特点,是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潜在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中、美、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来自日本的最新消息显示,软银株式会社针对300GHz太赫兹频段,进行了新一轮技术验证,并在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中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之前,业界普遍认为,传播损耗所带来的覆盖能力下降,是困扰太赫兹应用的最大难点。但在此次技术验证中,日本软银通过采用高增益天线和波束赋形技术,成功地对140米长度的道路进行了覆盖。更重要的是,技术验证中小区网络边缘依然有足够的信号,说明未来实现更远距离的覆盖是可行的。从太赫兹技术应用角度来看,高增益天线是对抗信号衰减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是个巨大挑战。在此次验证中,软银再次提升了太赫兹天线接收灵敏度,将天线体积压缩了近一倍。软银表示,相较于5G采用的毫米波频段,太赫兹波拥有更宽频带,有望为B5G和6G时代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提供支持。
【关键词】日本软银,技术验证,车联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台积电准备生产HBM4基础芯片:采用N12FFC+和N5制程技术(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C114通信网讯,针对当前人工智能(AI)市场的需求,预计新一代HBM4存储将与当前的HBM产品有几项主要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存堆栈链接接口标准,将从原本就已经很宽的1024比特,进一步转向倍增到超宽的2048比特,这使得HBM4内存堆栈链接将不再像往常一样,芯片供应商将需要采用比现在更先进的封装方法,来容纳堆栈链接接口超宽的内存。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欧洲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提供了有关接下来将为HBM4制造的基础芯片一些新细节。未来HBM4将使用逻辑制程来生产,由于台积电计划采用其N12和N5制程的改良版,借以完成这项任务。相较于存储供应商目前没有能力可以经济的生产如此先进的基础芯片,这一发展预计使得台积电借此也能在HBM4制造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台积电,基础芯片,制程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vivo X100 Ultra首发汇顶自主知识产权超声波指纹(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vivo X100系列影像新旗舰发布。汇顶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首发搭载于X100 Ultra,凭借创新架构与自研算法,带来更好的解锁体验。此次汇顶科技与vivo创新合作,将共同拉开超声波指纹大规模普及的序幕。作为屏下指纹技术的创新先驱,汇顶科技推动解锁体验的再次跃升。基于汇顶自研CMOS 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工,全新超声波指纹方案的信噪比表现更为出色,可获取更清晰的指纹图像,支持秒速识别,即使油手指或湿手指解锁也能解锁;利用超声波感应用户指纹谷、脊等立体特征,构建出精准的3D指纹地图,识别安全性再次提高。
【关键词】汇顶,知识产权,超声波指纹
【新一代信息技术】MediaTek发布天玑7300系列移动平台(2024-05-23)
【摘要】 5月23日,通信世界网讯,5月30日,MediaTek发布天玑7300系列移动平台,包括天玑7300和天玑7300X,采用高能效的台积电4nm制程。天玑7300提供出众能效和性能,可满足终端设备对多任务处理、影像、游戏和AI运算的高要求;天玑7300X支持双屏显示,适用于折叠屏形态终端设备。天玑7300系列的八核CPU包含4个主频为2.5GHz的Cortex-A78核心,以及4个Cortex-A55核心,与天玑7050相比,采用先进4nm制程的Cortex-A78核心在相同性能下功耗节省可达25%。MediaTek HyperEngine游戏引擎结合八核CPU与Arm Mali-G615 GPU,游戏体验相较于同类产品显著提升,游戏帧率和能效可提升20%。同时,该平台还支持智能调控、5G/Wi-Fi游戏连接优化、蓝牙LE Audio和双链路真无线立体声音频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MediaTek,天玑7300,移动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英德两国首次实现量子互联网关键连接(2024-05-01)
【摘要】 5月1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据外媒报道,量子互联网的发展迎来关键一步,来自英国、德国的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制作、存储和检索了量子信息。而共享量子信息的能力,对于开发用于分布式计算和安全通信的量子网络至关重要。量子计算将有助于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如优化金融风险、解密数据、设计分子和研究材料特性。若要减轻量子信息长距离传输时的丢失带来的风险,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将网络分成更小的部分,并用共享量子态将它们全部连接起来。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量子存储设备必须能与另一个能够用来创建量子信息的设备进行“对话”。据悉,两国研究人员首次创建了可将这两个关键组件连接起来的系统,同时还能够通过常规光纤来传输量子数据。
【关键词】英德,量子互联网,关键组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5G-A新突破:北京移动推出1.2Gbps上行大带宽(2024-04-30)
【摘要】 4月30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了全国首次室内5G-A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的外场验证。现场测试数据显示,上行峰值速率可达1.2Gbps,较单载波上行速率提升了4.5倍。本次验证最终采用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实现上行体验最大化。上行双载波互补聚合技术让5G-A“新技术”和中国移动优质频段资源结合,不仅大幅提升用户上行体验,也验证了新技术在提升网络上行传输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未来支持大规模高清视频上传、XR应用以及云游戏等大带宽场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解决方案。
【关键词】5G-A,北京移动,上行双载波
【新一代信息技术】诺基亚宣布完成首个B106标准数据呼叫(2024-04-28)
【摘要】 4月28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了首个采用B106标准的数据呼叫,在向公共事业公司提供专用5G无线服务的努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供应商与美国Anterix公司合作,在美国的诺基亚工厂进行了此次呼叫。在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波多黎各,Anterix是“900MHz频段授权频谱的最大持有者”,该公司利用900MHz频段向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专用无线网络。诺基亚解释说,B106在3GPP Rel-18中的标准化为公共事业“更广泛的终端生态铺平了道路,包括可能是理想选择的Cat-M终端”。公司指出,5G可以为公共事业公司开辟新的专网用例,包括“优化电网性能自动化智能电网,更严苛的网络性能要求有助于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取更多价值”。Anterix首席技术官表示,该行业有一条“确定的5G演进道路”,这反过来又支持了公用事业公司实现电网现代化和实现环境目标的努力。
【关键词】诺基亚,B106标准数据,授权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