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发布的《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由顾忠泽团队牵头起草,东南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等21家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皮肤芯片的相关术语定义、皮肤芯片的外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生物性能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微流控芯片为载体的皮肤芯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促进行业规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芯片,标准,技术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首次完成扩展CL一体光模块验证,加速400G ROADM全光网发...(2024-10-30)
【摘要】 10月30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在扩展C+L波段一体化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支持400Gbit/s超长距的扩展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的实验室验证测试,加速推动中国电信400G ROADM全光交换网络的发展建设。在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电信研究院着力推动扩展C+L一体化相干光模块的产品研发与应用。本次测试的CFP2-DCO光模块使用扩展C+L波段一体化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以及硅光相干接收机,波长覆盖扩展C+L波段要求的1524nm-1627nm,背靠背OSNR容限、纠前误码率容限和接收灵敏度等关键性能参数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并具备扩展C+L波段超过100nm的波长连续调谐能力,秒级快速切换。此次400G扩展C+L波段一体化CFP2-DCO光模块的成功研制与测试验证,将有效加快400G ROADM全光网向扩展C+L波段一体化方向的演进。
【关键词】测试,网络,发展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无需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问世(2024-10-23)
【摘要】 10月23日,人民网讯,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电子制造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不需要半导体材料的有源电子设备器件。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虚拟与物理原型》杂志上,为将来的电子制造开辟了新途径。团队使用普通的3D打印机和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打印了这些无半导体器件。虽然这些器件性能还不足以与传统半导体晶体管相比,但它们已能执行一些基本的控制任务,比如调节电动机的速度。这项新技术使用的能量较少,产生的废物也更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3D打印,半导体,新途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团队首次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2024-10-09)
【摘要】 10月9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于近日在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成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亚毫米波无线通信传输。据悉,这是国际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也是0.5THz频段以上迄今最远距离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实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参与组织联合实验,中国电科54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参与部分研制。本次实验充分验证了利用太赫兹/亚毫米波超导接收系统开展太赫兹通信的独特优势,完成了地面外场高速数据太赫兹通信传输实验验证及系统性能评估,为未来空间/空地大容量太赫兹通信、以及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多学科平台建设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关键词】技术,实验,通信传输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首条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升级扩建(2024-10-08)
【摘要】 10月8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在国家有关部门及安徽省的支持下,我国首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启动升级扩建。这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芯片生产、整机组装等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核心环节将进一步提升,超导量子计算机自主制造能力增强。据悉,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现有整机组装间也开始扩容。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博士介绍,现有整机组装间至多容纳5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同时组装,扩建后将满足同时组装至少8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需求。
【关键词】量子,升级,自主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界首个大模型-多智能体应用实现核心网运维降本增效”成功荣...(2024-09-27)
【摘要】 9月27日,C114通信网讯,9月25日,在2024年ICT中国高层论坛暨国际信息通信展主论坛上,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起的“ICT中国案例(2024年度)”评选活动正式揭晓结果并进行现场颁奖。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移动浙江有限公司与华为三方联合申报的“业界首个大模型-多智能体应用实现核心网运维降本增效”案例经过初审、二轮评审、等级评议后脱颖而出,成功荣获“一等奖(卓越案例)”。通信大模型及核心网运维智能体的应用,重塑了已有运维流程,实现了能力智能化和流程前移,带来了大幅度的效率提升。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联合华为在通信大模型方面持续创新,孵化出更多的智能体应用,全方位赋能运维生产流程,并在全国推广落地。
【关键词】大模型,降本增效,获奖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在新疆建成(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科技日报讯,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这也是我国建成的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探测获取的海量数据无法及时全部接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卫星应用效能发挥。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为载体,可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信息传输,是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优势在于可用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太赫兹(THz),相较于微波通信提高了十倍到近千倍。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微波X频段是单车道,微波Ka频段是四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
【关键词】高速通信,星地,常态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成立(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科技日报讯,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透露消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正式成立,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受邀担任智库名誉主编。据悉,“量子计算观察”智库由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委员会、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四方联合创办,将针对全球量子计算研究及产业发展进行跟踪分析并发布前瞻研判信息。“量子计算观察”智库将优先为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102个成员单位提供相关参考信息。据悉,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成立于2018年,目前产业联盟单位共计102家,其中上下游生产制造联盟18家,应用生态联盟54家,科普教育联盟30家。
【关键词】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前瞻
【新一代信息技术】5G-A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2024-09-03)
【摘要】 9月3日,科技日报讯,在日前举办的2024“5G-A技术创新及数智应用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A无线融合新架构白皮书》,标志着中国移动在推动5G-A技术发展道路上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创新的5G-A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构建融合通用的算力处理单元CCU,异构计算实现多业务灵活共享。通过创新CCU与BBU灵活配置的动态组网技术,打破硬件资源与站点强绑定的传统方案,有效支撑新技术新业务应用。此基础上,5G-A 无线融合新架构可以继续演进,以匹配后续新技术及业务的发展需求。方向一是分布式智能化计算能力部署,满足更低时延业务和本地处理的需求;方向二是CCU计算能力升级,随着业务爆炸式发展,CCU智能化计算能力受限,引入智能化计算能力升级的CCU+,以补充计算能力。
【关键词】新台阶,生态系统,发展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发布(2024-08-27)
【摘要】 8月27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日前正式发布。该架构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底层软件提供了统一的专用硬件功能、实现规范和调用接口,可大幅度提升区块链网络中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的效率。此次发布的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包括系统架构、功能实现规范、接口规范等。国内任意厂家均可参考开放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规范来设计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专用硬件,并参考开放的接口规范,让不同的区块链软件平台调用相关功能,实现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整体系统性能提升。同时,该架构还可以支撑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连接与协作,助力建成链间“朋友圈”,减少不同应用链上主体数据交互的难度,促进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专用硬件功能兼容,实现可互换性、互操作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区块链,效率提升,一致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实现同一光纤传输(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德国莱布尼兹大学光子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士领导的团队,首次让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搭乘”同一光纤通道成功传输。这意味着在理论上,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可使用现有基础设施。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库士团队使用电—光相位调制技术,来精确调整激光脉冲的频率,使其与纠缠光子的颜色相匹配。如此一来,量子数据和传统数据能够在相同的颜色通道中传输,而不会破坏纠缠光子所携带的量子信息。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是将传统互联网与量子互联网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有助释放光纤电缆中的其他颜色通道,传输更多数据。
【关键词】成功传输,量子信息,更多数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我科学家发明出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2024-08-16)
【摘要】 8月16日,科技日报讯,15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该所研究员刘驰、孙东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主导的研究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挑战日益增多。该研究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开辟了晶体管器件研究的新领域,为热载流子晶体管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关键词】晶体管,新领域,生成机制
【新一代信息技术】X射线以创纪录精度洞察微芯片“内心”(2024-08-12)
【摘要】 8月1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使用X射线,以4纳米超高精度观测了先进计算机微芯片的“内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研究团队制作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有望推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据悉,这项技术使X射线光束不是聚焦于样品的某个纳米点,而是让样品在纳米尺度移动,使照射在其上的X射线光束的移动路径形成一个精密网格,网格上的每个点都会记录样品的衍射图案。由于单个网格点间距离小于光束直径,成像区域存在重叠,因此可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算法据此能以高分辨率重建样本图像。
【关键词】世界纪录,信息技术,纳米
【新一代信息技术】阿里将于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2024-07-31)
【摘要】 7月31日,界面新闻讯,近日,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宣布,预计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中小企业的全球采购流程。据官方介绍,该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将深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天猫国际及Lazada等。值得关注的是,该引擎还具备预测采购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它能够精准预测企业的未来采购需求,并据此提供采购建议,助力企业优化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阿里,人工智能,采购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术】360:联合国内15家最强大模型推出“AI助手”(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周鸿祎在业内会议宣布,360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四大国民级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用户可一站式体验国内最强的15家大模型。这15家大模型包括:智谱AI、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混元、讯飞星火、华为云、MiniMAX、零一万物、面壁智能、阿里云、deepseek、学而思九章大模型、Kimi的大模型产品。
【关键词】大模型,AI助手,智能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蔚来自研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流片成功(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蔚来宣布旗下全球首颗车规5nm高性能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这标志着蔚来已实现硬件芯片/底层软件自主设计。据介绍,这款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心CPU架构,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可实现“高动态范围高性能ISP”,拥有6.5 G Pixel /s像素处理能力,处理延时小于5ms。同时,该芯片还具备行业最高等级的原生安全设计,双芯片毫秒级备份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蔚来,5nm,智能驾驶芯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天马厦门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和Micro-LED产线点亮(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6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举办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和Micro-LED产线点亮活动,现场点亮10.25英寸车载仪表显示屏、23.8英寸高品质显示屏以及7.5英寸Micro-LED显示屏,标志着两条产线正式进入试产试制的新阶段。作为新一代液晶显示高世代线,上述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专门针对中小显示领域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换型节奏快的特点进行产线设计。当前,显示行业中有三条第8.6代AMOLED产线在建,同样聚焦中尺寸的平板、笔电等IT类产品。关于天马未来是否会有相关新线布局,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冰峡表示,行业中第8.6代 AMOLED 新线的产能释放速度、放量的规模、良率等短期内或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IT等中尺寸产品向OLED技术过渡也需看市场接受程度。此外,在Micro-LED领域,天马正在加快推进 Micro-LED 领域技术和工艺的开发。总体看,此次Micro-LED产品点亮标志着其Micro-LED技术和产品能力趋于成熟。
【关键词】新型显示面板,Micro-LED产线,设计产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推出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备受瞩目的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ODCC)2024 夏季全会在大连顺利召开。此次ODCC夏季全会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众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兴通讯热设计专家刘帆,在大会上介绍了《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提案》。刘帆指出,冷板式液冷技术作为当下的主流液冷技术路线,正面临着传统单相水冷技术所带来的挑战。由于水基工质的导电性和腐蚀性,传统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这对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工质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兴通讯持续深耕有水液冷系统产品开发,开展“冷板级、设备级、机柜级、机房级”的多维可靠性设计,以匠心设计搭配高端标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能液冷方案,助力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兴通讯,液冷技术,前沿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老板电器发布烹饪大模型“食神”(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4日,老板电器发布的“食神”AI烹饪大模型正式与外界见面。这也是老板电器近年来继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工厂”、发布首套“数字厨电”和“AI”烹饪助理后,又一次烹饪变革的努力和尝试。据介绍,AI烹饪大模型通过“观察”烹饪的温度、时间、光照、声音、气味,感知用户的角色、身份、情绪、动作,并将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与大模型数据匹配,从而规划出适合的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在发布AI烹饪大模型的同时,老板电器也宣布了品牌的全面升级,正式提出了“享受创造,因自由因成全”的品牌全新价值主张。此前,老板电器提出了“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新企业定位。在此基础上,老板电器将以“科技+人文”作为的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推动数字烹饪科技的普及。
【关键词】老板电器,大模型,烹饪
【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本软银最新技术验证:太赫兹用于车联网可行(2024-06-06)
【摘要】 6月6日,C114通信网讯,太赫兹通信技术拥有超大带宽、超高速率、私密性好等特点,是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潜在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中、美、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来自日本的最新消息显示,软银株式会社针对300GHz太赫兹频段,进行了新一轮技术验证,并在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中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之前,业界普遍认为,传播损耗所带来的覆盖能力下降,是困扰太赫兹应用的最大难点。但在此次技术验证中,日本软银通过采用高增益天线和波束赋形技术,成功地对140米长度的道路进行了覆盖。更重要的是,技术验证中小区网络边缘依然有足够的信号,说明未来实现更远距离的覆盖是可行的。从太赫兹技术应用角度来看,高增益天线是对抗信号衰减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是个巨大挑战。在此次验证中,软银再次提升了太赫兹天线接收灵敏度,将天线体积压缩了近一倍。软银表示,相较于5G采用的毫米波频段,太赫兹波拥有更宽频带,有望为B5G和6G时代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提供支持。
【关键词】日本软银,技术验证,车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