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新工艺,利用可再生玻璃纤维制造汽车部件(2021-09-10)
【摘要】 9月1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一研究项目中,多家公司共同开发利用可再生玻璃纤维制造部件的工艺,其首个产品是电动汽车的电池壳体端盖(battery housing cover)。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研究人员探讨如何将由可持续材料制成的部件用于生产汽车和飞机。这些可持续性材料基于纺织行业的可再生纤维或可重复使用塑料。在“Cosimo”(可持续性出行复合材料)项目中,该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已经存在,由DLR和奥格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Augsburg)等合作伙伴联合开发。该项目旨在通过久经考验的树脂转换模塑(RTM)工艺加工新塑料材料。RTM工艺主要用于汽车行业,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大批量生产。该项目仅使用可再生玻璃纤维无纺布,电动汽车的电池壳体端盖由非织造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关键词】可再生玻璃纤维,电动汽车,电池壳体端盖
【新能源汽车】法拉利专利展示智能空调系统,可根据乘客身体温度优化气流(2021-08-27)
【摘要】 8月27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法拉利不仅是性能和速度的代名词,还致力于在其他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例如可能应用于Purosangue车型的智能空调系统。由ferrari296forum论坛成员发现的空调系统专利,展示了一种先进的气候控制系统,听起来很适合豪华轿车。该系统考虑了外部太阳辐射和乘客身体不同部位的温度,可根据体型、穿着的衣服数量甚至性别来优化气流。系统通过热像仪读取温度,然后会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决定从空调通风口(也就是法拉利所说的“多个通风设备”)排出空气的最佳流量、方向、循环和温度。无论外部天气条件如何,确保所有乘客享受最佳温度体验。然而,申请专利不代表开始生产,有些时候,各公司只是想保护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酷的概念。
【关键词】法拉利,智能空调系统,豪华车
【新能源汽车】印度用农业废渣生产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2021-08-19)
【摘要】 8月19日,盖世汽车讯,印度研发创新实验室Sentient Labs(由KPIT Technologies公司孵化以及前期投入技术)与MACS——Agharkar研究所(ARI)合作研发了全球首个直接用农业残渣生产氢气的技术,以用于燃料电池车。此种制氢技术采用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农业残渣,如水稻、小麦或玉米残渣。该工艺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直接从农业残渣中生成氢气,再进一步生成甲烷,重新转化甲烷蒸汽以产生额外的氢气。这一工艺可以避免印度农村燃料大量的生物物质,产生有机肥和二氧化碳,应用于各个行业。Agharkar研究所所长Prashant Dhakephalkar博士表示,与目前采用的传统厌氧消化工艺相比,我们技术的制氢效率提高了25%。
【关键词】农业废渣,生产氢气,效率高
【新能源汽车】Sakuú Corporation开发3Ah锂金属固态电池,将能量容量提高100倍(2021-08-06)
【摘要】 8月6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动化多工艺增材制造领域领导者Sakuú Corporation公司宣布,已开发出3Ah锂金属固态电池,其性能等同或超过当前的锂离子电池。Sakuú一直在开发共第一代固态电池(SSB)技术及旗舰增材制造平台,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投入商用。这种一代电池包含30个子电芯,采用锂金属和专有打印陶瓷隔膜。其设计使用当前的行业标准正极材料,未来可以支持更高电压的正极,能够产生多达25%的能量。这种新电池非常适合消费者、航空和出行应用,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Saku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开始向战略伙伴提供样品,第四季度为早期接触合作伙伴提供样品。
【关键词】新电池,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
【新能源汽车】本特勒公司推出创新无B柱车门概念,更轻便、更安全(2021-08-06)
【摘要】 8月6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德国金属加工专业公司本特勒(Benteler)开发出不带B柱的全新车门概念。与市场上的现有解决方案相比,这一可投产产品更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材料性能,不仅使出行更轻、更安全、更具可持续性,而且更便于乘车人员进出车辆。据介绍,该创新车门概念基于AlSiMg合金铝结构,在所有负载情况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甚至超过ALIVE项目参考车辆的要求。这表明车身优化特别重要,尤其是在扭转刚度和车顶挤压方面,以及车门结构侧碰撞方面。此外,这一结果是在车辆增重很少的情况下实现的,与目前的少数量产解决方案相比,这是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全新车门,更轻便,更安全
【新能源汽车】福特推出Refresh95车舱空气滤清器,帮助改善车内空气质量(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将从今年开始推出名为Ford Refresh95的全新标准认证车舱空气滤清器,并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覆盖其大部分产品线。Ford Refresh95将在美国组装,采用全球采购过滤介质,是福特的全新标准高级车舱空气滤清器。其设计旨在当空气通过车辆的加热、空调和通风系统时,帮助减少来自车辆内、外部的微小颗粒。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据美国环保署(EPA)介绍,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颗粒,构成的健康风险最大。
【关键词】福特,车舱空气滤清器,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俄罗斯科学家提出用甲醇为电动汽车发动机发电(2021-07-23)
【摘要】 7月23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Ural Federal University)的Sergey Shcheklein教授和Aleksey Dubinin教授研发了一种采用甲醇为电动汽车发动机发电的技术。该合成气体被注入到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电化学发电机中,氢气在SOFC阳极中被氧化,此种化学反应的能量会被转化为电能。一氧化碳会进入到一个单独的燃烧室,并在燃烧室中被空气氧化,释放出热能。此种热能被用于使甲醇汽化,并将涉及到将甲醇转化为气体混合物的催化剂加热,所剩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关键词】甲醇,电动车,发电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为“食盐”锂提取工艺申请专利,可将成本降低30%(2021-07-16)
【摘要】 7月16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申请一项新专利,涉及使用食用盐从矿石中提取锂的工艺。该锂提取工艺可将相关成本降低30%。特斯拉在专利申请中总结了自己的新方法:在所描述的从粘土矿物及其组合物中提取锂的方法中,提取过程包括提供含锂的粘土矿物,将阳离子源与粘土矿物混合,对粘土矿物进行高能研磨,并进行液体浸出,以获得富含锂的浸出溶液。这比仅添加食盐要稍复杂一些。但据特斯拉在专利申请中介绍,主要的阳离子源确实是NaCl。特斯拉计划,将这项新工艺用于其在内华达州的锂矿,该矿占地超过1万英亩。
【关键词】特斯拉,新专利,降低成本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4680无极耳电池投产,续航里程增加16%(2021-07-16)
【摘要】 7月16日,新能源汽车网讯,近日,有消息爆料称,特斯拉此前发布的4680无极耳电池已经投产,并且有特斯拉员工在结构化电池组上签名表示激动。据悉,该电池在去年9月发布,电池直径更宽、高度更高,仅由950个电芯组成,单体能量密度提高5倍,约300kWh/kg。同时,相较于有极耳电池技术来说,它去掉了主要的发热不见,减少了内阻,电池的热稳定的控制性更好,在参数方面,整车续航里程也将增加16%,电力相比有极耳电池提升了6倍。目前,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以及Model S Plaid等新车型并没有搭载该电池组,具体其首发时间目前并不确定。
【关键词】直径更宽,高度更高,能量密度高
【新能源汽车】X2F推出全新成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具有复杂形状的汽车照明应用(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X2F尝试将一种新的成型技术投入商用,利用控制粘度(低压)和专利脉冲封装方法(pulse-packing approach),为各行业创造高价值组件。该公司的目标是对难以成型的材料进行复杂的成型。X2F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Rick Fitzpatrick表示:“我们创立这家公司,不是为了解决粘度问题。而是将材料粘度降至可流动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注入压力。我们针对这一工艺专门设计了挤压螺杆。”另外,X2F也可对带有60%碳纤维或60%玻璃填料的PEEK树脂进行成型,从而制造更复杂、更坚固、更耐用、性能更高的部件。
【关键词】全新成形,复杂形状,汽车照明
【新能源汽车】大众首次采用喷胶粘粉成形工艺,将3D打印用于生产过程(2021-06-24)
【摘要】 6月24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推动3D打印机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该公司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主要工厂首次利用喷胶粘粉成形工艺(binder jetting)来制造零部件。传统3D打印工艺使用激光和金属粉末逐层构建组件。喷胶粘粉成形工艺则通过喷射粘合剂和加热过程使粉末成型。使用喷胶粘粉成形组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比如这些组件的重量仅为用钢板制造的组件的一半。目前,大众是唯一一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3D打印技术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Christian Vollmer表示:“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在未来几年提高3D打印的效率,使其适用于生产线。”
【关键词】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寻求合作
【新能源汽车】东京理科大学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重量,有助于制造更轻的汽车(2021-06-04)
【摘要】 6月4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最近,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的研究人员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可以同时优化纤维的厚度和方向,从而减轻增强塑料的重量,有助于开发更轻的飞机和汽车。东京理科大学的Dr.Ryosuke Matsuzaki及其同事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可根据复合结构中的位置,同时优化纤维方向和厚度。与恒定厚度线性层压模型相比,可在不影响其强度的情况下减轻CFRP重量。比起仅采用纤维导向方法,通过这种同步优化方法,可以使材料减重超过5%,同时提供更高的负荷传递效率。
【关键词】新方法,减轻重量,轻型汽车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铝硫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660Wh/l(2021-06-04)
【摘要】 6月4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欧洲AMAPOLA(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可销售铝硫电池)项目中,研究人员分析电池中铝和硫和结合情况。这两种元素的地壳储量都很丰富。该项目旨在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比锂离子电池更大的储能能力,以应用于运输和航空航天等特定市场。从电池层面看,这种铝硫电池预期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660Wh/l)和比能量(400Wh/kg),利用基于新型高导电和低成本深共晶溶剂(DES)的创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PGEs),从而实现了成本更低、更轻、更坚固和更安全的电池概念。
【关键词】铝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新专利曝光,可探测充电站电缆泄露保证充电安全(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最近申请了一项专利,展示了一种泄露探测技术,以改进其正在研究的充电系统。正如专利文件所示,该技术能够探测到电缆泄露,并警告或通知用户,让用户能够留住负载,并使用另一根没有泄露的电缆。此外,特斯拉还能够立即发现泄露,并着手修复充电电缆,进而改善用户服务。除了打造超快充电站,特斯拉还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例如由客服修复刹车故障等。
【关键词】新专利,监测,电缆泄露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无负极钠离子电池,外形更小/成本更低(2021-05-21)
【摘要】 5月21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Peng Bai实验室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的无负极钠离子电池。Peng Bai为该校能源、环境和化学工程系的助理教授。用钠离子取代锂离子,并取消负极的概念并不新鲜。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无负极电池总是很快就失效,或者容量非常低,或者需要对集流器进行特殊处理。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电池要小得多,而且成本更低。在新电池设计中,负极侧只用一层铜箔作为集流器,即电池中没有活性负极材料。钠离子不是流动到负极,而是被转化为金属,直到再返回正极。研究人员表示,电动汽车中有四分之一的成本来自于电池。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锂离子电池相当,但使用的是比锂更常见的金属,而且因为没有负极,比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更小,成本更低。
【关键词】钠离子,外形小,成本低
【新能源汽车】科德宝开发新一代导电密封件,可用于电力驱动装置(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科德宝密封技术公司(FST)推出新一代导电密封件。该密封件名为“eCONevo”,可以防止因电腐蚀引起的轴承损坏,并提高电磁兼容性。该公司表示,现在,由碳化硅制成的新一代半导体元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800V驱动器,以及其他电动和混合驱动器中。这些碳化硅半导体元件每秒可转换20000次的高电流。每个转换过程都能引起轻微的电压波动,其过冲频率为1或2兆赫,处于中波无线电的范围内。如果不进行调整,这些频率会转移至电驱动器的转子轴上,并从产生不良副作用,这种破坏性影响称为电腐蚀,会降低轴承的性能和寿命。科德宝密封技术公司表示,其新一代导电密封件旨在消除这两种影响。eCONevo是一种非常薄的导电非织造材料,将其附着在径向轴密封圈上,并在转子轴和电机外壳之间直接提供电接触。
【关键词】防止电腐蚀,导电非织造材料,提高电磁兼容性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电解质,提升锂空气电池循环稳定性(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专用材料公司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 PLC)和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在开发实用稳定的锂氧电池电解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研究人员Dr. Alex Neale表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精确控制成分比例,可以使某些电解质成分失去反应性。“使用现有低挥发性组分来精确配制电解质,能够满足锂空气电池技术对电解质的具体要求,从而极大地提升循环稳定性和功能性。研究人员表示,此次的电解质设计提供了基准配方。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有助于了解和开发能够实际使用的新正极架构,从而提升转换效率,并进一步延长循环寿命。
【关键词】提升转换效率,提升稳定性,延长循环寿命
【新能源汽车】昆士兰大学开发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比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长3倍(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盖世汽车讯,随着可持续性能源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大更好的电池。据外媒报道,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更具有可持续性,而且使用寿命更长。这种新型电池可应用于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和电网存储中心。UniQuest已进入原型开发阶段。但是,由于石墨烯-铝电池的容量有限,这项技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超越锂离子电池。
【关键词】充电快,可持续,寿命长
【新能源汽车】通用发布Ultium Charge 360,简化电动汽车充电体验(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通用在4月28日宣布,已经与7家大型充电服务供应商达成合作,让电动汽车车主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寻找充电桩,并且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支付。这些协议是Ultium Charge 360的一部分,后者是通用新的充电战略计划,它整合了充电网络、通用旗下品牌的应用程序,以及其他产品和服务,旨在简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体验。通过通用发布的应用,车主可以查看全美和加拿大共6万个充电桩的实时信息,例如充电桩是否已经被占用,以及是否正常工作等等。通用已经与Blink Charge、ChargePoint、EV Connect、eVgo、Flo、Greenlot和SemaConnect签署了协议。
【关键词】简化程序,提升充电体验,促进推广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锰基正极材料,使锂电池充放电次数翻倍(2021-04-09)
【摘要】 4月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香港城市大学(CityU)的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更稳定的锰基正极材料。与现有钴和镍正极材料相比,新材料的容量更高,更加耐用。即使充放电次数增加一倍,也能保持90%的容量。这一发现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提供了启示。在领先锰基候选材料中,LiMnO2成本较低,更环保,而且理论容量更大。但是,这种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稳定性差。香港城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刘奇博士指出,锰基材料结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子结构中发生的姜-泰勒畸变。研究团队将界面工程应用于原子结构,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扰乱长程共线轨道有序性,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姜-泰勒畸变。
【关键词】锰基正极材料,容量更高,更加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