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州公司开发突破性技术,可用微型电池启动汽车(2021-04-09)
【摘要】 4月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加州Battery Advanced Development Inc.公司开发突破性电池技术,采用特别的化学物质组合作为电极和电解质。该公司正在申请专利,并致力于生产一款标志性产品,希望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款电池技术确实是一项重大进展,将带来诸多改变,比如你不再需要通宵给电动汽车充电,只需打开汽车引擎盖更换电池,就像给手电筒换电池一样。同时,新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是一次性电池,不能充电,使用成本较高;其次是废旧电池处理问题,容易引起环境危机。这款电池很小,而且寿命较长,使用这样的电池,将使电动汽车变得更实用。想象一下你在内布拉斯加州驾车旅行,如果电动汽车没电了,拿出备用电池,就可以进行更换。当其他电动汽车用户在充电站排队等候时,您已提前数小时出发,前往目的地。
【关键词】突破性技术,申请专利,标志性产品
【新能源汽车】雷诺研发电池回收项目(2021-03-25)
【摘要】 3月25日,车云网讯,雷诺正在与索尔维集团及威立雅集团合作,研究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新方法。索尔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有助于应对关键社会挑战的化工解决方案的高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公司,威立雅集团是全球资源优化管理领域的标杆企业。目前,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在储能设施中重复使用,但对其中钴、镍、铝等化学和矿物材料的回收是困难且成本昂贵的。这些金属都具有毒性,钴可对水资源和土壤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为研发该电池回收项目,三家企业将在法国建立一家具备提取、提纯电动汽车电池金属能力的预工业化示范工厂。尽管确切技术尚待研究,雷诺表示,该工厂将有能力提取和净化报废电动汽车电池中含有的有毒金属。?
【关键词】电池垃圾,探索创新,回收利用
【新能源汽车】研究团队开发半固态电极,防止下一代锂电池短路(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盖世汽车讯,为了突破电池设计界限,在既定空间或重量中容纳越来越多的电力和能量,研究人员正在探讨一项更有前途的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两个电极之间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而不是电解液。与其说这种材料是液体,不如说它是固体,但类似于牙医用来填充龋洞的汞合金固体金属,仍然能够流动和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它由钠和钾的混合物制成,在正常的电池工作温度下,处于一种既有固相又有液相的状态。研究小组证明,在不形成任何枝晶的情况下,该系统的运行电流可能比使用固态锂大20倍。下一步将用实际的含锂电极来复制这种性能。
【关键词】半固体,性能高,有前景
【新能源汽车】中美研究人员使用锡代替部分钴,推动超级电容器发展(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一种功能强大的、可持续性微型超级电容器或将问世。在模拟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用锡替代部分钴,并将这种材料与商用石墨烯薄膜相结合,可以制造出低成本、易于开发的电极。这种石墨烯薄膜是一种单原子厚度材料,可以支持电子材料而不改变其性能。中国研究团队在模拟完成后进行了实验,以观测是否可以实现这种模拟。实验结果证实,用锡进行部分替代后,氧化钴结构的导电性明显提高。预计所开发的装置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装置。
【关键词】功能强大,可持续,超级电容
【新能源汽车】拜罗伊特大学开发新型玻璃隔板,可提高电池安全性(2021-03-05)
【摘要】 3月5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拜罗伊特大学将与特斯拉德国公司和瓦尔塔迈科电池公司等知名合作伙伴联手开发由玻璃制成的新型电池隔板。该联合项目名为GlasSeLIB(锂离子电池玻璃隔板),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科技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电池的安全性取决于隔板,因为隔板可以将电极隔开,防止短路。根据项目计划,新开发的隔板是一种“丝状玻璃薄膜”,并且具有至少达到500℃的高耐温性能。在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很多高科技应用中,采用这种隔板,有助于电池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
【关键词】新型电池隔板,提升安全性,延长电池寿命
【新能源汽车】DELO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池粘合剂,具有导热和阻燃性能(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工业胶粘剂制造商DELO推出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结构粘合剂DELO-DUOPOX TC8686,针对量产设计,具有导热和阻燃性能。该公司表示,这种新型粘合剂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中的低压电池,可以将电芯与电池外壳粘合在一起,并能减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目前,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扩产时使用该粘合剂。DELO-DUOPOX TC8686不是机械性连接电池组,并使用间隙填充物散热,而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C至零上85°C之间。该粘合剂在铝材上的拉伸剪切强度为18N/mm2,符合最高使用温度为80°C的汽车强度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灵活性补偿电芯和外壳材料不同的热膨胀行为。该粘合剂的导热系数为1.1 W/m*K,符合UL 94 V-0的阻燃要求。该产品呈米黄色,可常温储存,而且可被摄像头检测到,便于精确控制应用。此外,该导热填充物仅具有轻微的研磨性,有助于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关键词】粘合剂,导热,阻燃
【新能源汽车】汉高提供Sonderhoff系统解决方案,可保护电动汽车电池(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汉高为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运营技术平台,其Sonderhoff品牌支持定制化密封、胶粘和灌封解决方案,并提供适合电动汽车的系列产品。采用Sonderhoff Fermapor K31产品系列中的室温交联双组分聚氨酯泡沫材料,对安装在汽车底部的电池外壳进行无缝密封,可以保护电池免受潮湿、腐蚀和灰尘的侵袭;同时能够抑制振动,并使聚氨酯材料对温度和化学物质具有耐受性。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防护,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关键词】无缝密封,保护电池,延长寿命
【新能源汽车】IBM利用更少的量子比特模拟新材料,有助于开发高性能电池(2021-02-09)
【摘要】 2月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研究团队从完全不同的视角出发,利用目前有限的量子资源,更好地进行材料设计。通过调整方法并成功模拟一些分子,可以达到比以前更高的准确度,而不需要更多的量子比特。研究人员将更多信息有效置入数学函数中,并将其用于模拟,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而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可以利用目前的小型量子计算机,更精确地计算氟化氢(HF)等聚合分子的性质。”作为IBM的长期量子研究合作伙伴,汽车制造商戴姆勒(Daimler)对这一研究结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于开发性能更高、续航时间更长、价格更低的电池,这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材料设计,量子资源,模拟分子
【新能源汽车】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发电浆糊可用于储氢(2021-02-09)
【摘要】 2月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和先进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储氢的浆料,并称其为“电浆糊”(power paste)。这种材料可提供高能量密度,适用于包括电动滑板车和汽车在内的所有车型。据介绍,这种电浆料基于固体氢化镁,可以在室温和常压下对氢进行化学存储,并根据需要重新释放。因其在250℃以上才会分解,将使用这种材料的车辆放在夏日阳光下暴晒数小时,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研究人员表示,添加燃料的过程很简单。滑板车司机不必开车去加燃料站,只需更换盒体,将自来水注入水箱。
【关键词】储氢,电浆糊,固体氢化镁
【新能源汽车】MIT提升碳捕捉电化学反应催化系统效率,可制成汽车燃料、化学原...(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盖世汽车讯,能够捕捉并能转化发电厂二氧化碳的系统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此类系统都相对低效且昂贵。现在,据外媒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方法,能够大大地提升使用催化表面提升碳捕捉电化学反应效率的系统的性能。在此类系统中,通常有一股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水来运输二氧化碳以进行电化学反应。此类气体穿过水时行动缓慢,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碳的转化速度。新设计确保了这股二氧化碳一直集中于靠近催化剂表面的水中,从而可将该系统的性能翻倍。
【关键词】新设计,碳捕捉,性能翻倍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光敏纳米结构电极,提高制氢效率(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与法国能源、环境与健康化学过程所(ICPEES)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新型日光-光敏-纳米结构电极,为绿色制氢铺平了道路。ICPEES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联合研究实验室。长期以来,一直通过电解将水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然而工业电解槽能耗很大,并且需要大量投资。该团队研究人员受到光合作用的启发,开发出具有特殊设计和结构的电极,可以在太阳光下分解水分子。这一过程被称为光催化。
【关键词】绿色制氢,光合作用,光催化
【新能源汽车】谷歌推出AI路径规划功能,可提供通往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最佳路线(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27日,谷歌宣布为电动汽车车主推出一项新功能,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筛选数千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并找到通往充电站的最佳线路。该技术所提供的路径规划功能清楚了表明了当今美国电动汽车(EV)充电业务极其混乱。谷歌指出,电动汽车具备的路径规划功能犹如一种“解谜”功能,因为电动汽车车主需要在车辆续航里程范围内找到正确的充电站,还需要找到所需的特定充电插头。该项新功能只适用于安装了谷歌安卓汽车系统(Android Automotive)为主要操作系统的电动汽车。
【关键词】筛选,解谜功能,特定插头
【新能源汽车】伯克利实验室开发新技术,有助于大幅提升电池性能(2021-01-21)
【摘要】 1月21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伯克利实验室(Berkeley Lab)的科学家利用新方法阐明锂离子电池中了解最少的部分,为大幅提升电池性能奠定基础。研究人员通过该实验室能源技术领域科学家开发的一项技术,希望阐明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有机分子结构。众所周知,这些分子存在于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中,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人们对其知之甚少。电池科学家Gao Liu表示,设计更优异的电解质系统,有助于打造下一代电池。
【关键词】新方法,大有机分子,提升性能
【新能源汽车】科学家开发新型金属玻璃电极,大幅提升甲醇燃料电池性能(2020-12-31)
【摘要】 12月30日,盖世汽车讯,在汽车和科技行业,甲醇氧化基燃料电池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提高其能量表现,科学家们建议使用由钯基金属玻璃薄膜制成的电极。据外媒报道,来自远东联邦大学(FEFU)及奥地利、土耳其、瑞士和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针对此类应用开发了一种新型金属玻璃。钯基金属玻璃薄膜中含有金和硅添加剂(Pd79Au9Si12)。该团队开发的金属玻璃电极在氧化甲醇方面比铂基类似物的效率高85%。此外,受益于非晶态结构,这种金属玻璃更耐腐蚀。对于具有晶体结构的铂基电极来说,腐蚀的危害很大。为了投入实际使用,必须将该电极按比例放大并进行调整,以适应真实的燃料电池。预计该团队将继续寻找最佳金属玻璃成分,以提高甲醇氧化基燃料电池的稳定性和性能。目前,这种电池的效率系数从40%到60%不等,相比之下,汽油发动机的效率系数只有20%到30%。
【关键词】潜力巨大,新型金属玻璃,更耐腐蚀
【新能源汽车】东芝开发新型磁性材料,可提高电机能量转换效率(2020-12-31)
【摘要】 12月3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东芝公司开发出全新磁性材料,以最低成本大幅提升电机效率,并具有大幅降低功耗的潜力。该公司表示,这种材料适用于火车驱动系统、汽车、机器人及其他高可靠性应用。这种新材料可用作电机的槽楔,特别是在大中型感应电机中,能够极大提高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东芝表示,这种材料的安装成本极低,而且无需更改设计。在感应电机中,通过定子的旋转磁场在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由此所产生的电磁力使转子旋转。该系统配置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维护性强。与之相反,永磁同步电动机通过定子旋转磁场和转子永磁体之间的磁性吸引力来旋转,通常比感应电机更贵,但可控性和效率更高。
【关键词】磁性材料,提升效率,可控性高
【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员设计锂硫电池新阴极,可让续航里程延长至600至800公里(2020-12-31)
【摘要】 12月3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中国香港科技大学(HKUST)工程与环境系教授Cheong Ying Chan 与中国香港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 Tianshou领导了一支研究团队,为锂硫电池(Li–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阴极设计概念,将可大幅提升此类具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的性能。锂硫电池以高能量密度而闻名,同时其主要成分硫储量丰富、重量轻、价格便宜,而且对环境无害。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超500 Wh/kg,明显优于锂离子电池的极限能量密度300 Wh/kg。能量密度更高意味着由锂离子电池供电、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的电动汽车,在由锂硫电池供电时,续航里程可延长至600至800公里。
【关键词】提升性能,锂硫电池,提升续航
【新能源汽车】美国Waymo推出“茧”式安全气囊,全方位保护人员安全(2020-12-18)
【摘要】 12月18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Waymo公司已为其新型安全气囊申请专利。在发生严重车祸时,这种气囊可以完全包覆乘车人员,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这项专利名为“可展开乘客罩”,当发生碰撞时,它可以像“茧”一样全方位保护乘车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车舱里再装一个这样的防护罩,这样可以保护前面的乘客,并显著“降低在事故中受伤的风险”。该专利中写道:“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囊括第二个座椅。安全气囊系统的第二部分可以整合至第二座椅中。当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迅速打开,其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可以在座椅周围形成局部包围,以减少人员受伤的可能性。”该专利于2018年6月提交,并于今年12月获得授权,目前尚未实现量产。
【关键词】茧式,安全气囊,尚未量产
【新能源汽车】科学家开发解析电池材料原子层面结构的新方法(2020-11-27)
【摘要】 11月27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石溪大学(SBU)、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NBL)材料项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以及欧洲的研究人员联手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利用研磨粉末样品数据,解析材料的原子层面结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方法将广泛适用于解析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材料的离子被去除时的常见复杂结构,尤其是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材料。这两种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替代品,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元素储量更丰富。因此,这项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挖掘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材料,并将其用于扩大储能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如电网储能。
【关键词】逆向方法,重要作用,扩大储能
【新能源汽车】迪拜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获专利,可用同一电缆和插头为不同车辆充电(2020-11-27)
【摘要】 11月27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迪拜电力和水务局(DEWA)为电动汽车创新充电系统注册新专利。该机构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可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通用智能充电系统,只需一根电缆和插头即可为各种电动汽车(无论使用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充电。其设计旨在简化流程,便于充电站提供服务。为电动汽车充电时,驾驶员无需自带电缆。作为所有类型电动汽车的一站式站点,充电站会根据车辆需求自动调整电缆和充电方式,让所有电动汽车都通过一个系统充电。目前研发中心正在建立原型以供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简化流程,提供服务,进一步研究
【新能源汽车】韩国研发低成本耐腐蚀催化剂,可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2020-11-10)
【摘要】 11月10日,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催化剂,由具备长期耐久性的过渡金属制成,可以提高制氢效率,而且还通过克服非铂催化剂的耐久性问题,无需使用到铂。该研究小组利用喷雾热解工艺,将少量钛(Ti)注入到低成本过渡金属磷化钼(MoP)中。由于钼价格低廉,且易于处理,因而常被用作能量转换和储能设备的催化剂,但是其弱点是容易被氧化,进而腐蚀。研究人员发现,在催化剂合成过程中,每种材料的电子结构完全得以重构,最终实现了与铂催化剂相同的析氧反应(HER)活性。电子结构的改变解决了高腐蚀性的问题,因此该催化剂比现有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的耐久性提高了26倍,可加速实现非铂催化剂的商业化。
【关键词】低成本,耐腐蚀,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