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2025-02-18)
【摘要】 2月18日,C114讯,2月16日0时10分,一架满载新鲜榆林羊肉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顺利起飞,并在2小时47分钟后平稳降落在西安蓝田机场,成为国内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更是我国低空经济在物流运输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据了解,此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无人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货运无人机,最大载重1.5吨,单次航行覆盖范围达1200公里。其搭载的智能感知与自主避障系统,赋予了无人机夜间航行能力,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此次首航,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物流行业的新发展,也让各界对低空经济实际应用产生了新期待。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以及技术持续创新,低空经济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创新应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无人机,首航,低空物流
【高端装备】每秒能跑10米,全球最快四足机器人“黑豹”来了(2025-02-10)
【摘要】 2月10日,IT之家讯,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推出了全球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黑豹”,它可以稳定跑出超过10米每秒的速度,与100米短跑运动员的最快奔跑速度接近。“黑豹”机器人的研发,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据报道,研究团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黑豹”机器人的研究,并将目标速度设定在了15米每秒。这一目标的设定,无疑是对当前技术水平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更加迅速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机器人,最快,研发
【高端装备】仿昆虫微型机器人飞行长达15分钟(2025-02-05)
【摘要】 2月5日,新华网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受昆虫启发,成功研制出一款邮票大小的飞行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在空中飞行15分钟,超过以往所有昆虫大小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时长。而且,其拥有极佳的灵活性,能表演翻滚等特技动作,可用于植物授粉或检查人类无法探及的飞机部件等工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据悉,新研究采用了传统飞行机器人的设计方案,但机器人很多部位由关节相连,大幅提升了其灵活性和弹性。同时,这种设计使关节的受力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研究团队还使用类似肌肉的软执行器来驱动翅膀,而非像传统飞行机器人那样使用标准的电动机。
【关键词】灵活性,机器人,飞行
【高端装备】中国航协团标赋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应用(2025-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2024年12月25日,国产机坪加油设备首台套首批次应用签约暨交付仪式在广州白云机场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加油栓领域的技术自主化和国产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更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团体标准T/CATAGS 77-2023《机场加油栓技术规范》实施应用的成功案例。《机场加油栓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机场加油栓设备技术标准的空白,确保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提高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我国机场建设和运营安全,降低了民航供油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国外垄断技术的依赖,增强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技术还可推广至石油化工、船舶、核电以及市政建设等其他行业领域。
【关键词】技术规范,成功案例,竞争力
【高端装备】时速400公里,全球运营速度最快动车组发布(2025-01-02)
【摘要】 1月2日,科技日报讯,2024年12月29日,全球运营时速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CR450动车组在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方面国际领先。具体来看,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达时速450公里,运营速度时速为400公里,未来投入商业运营后可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CR450动车组样车的制动距离更短、运行稳定性更优,在运营速度提升的情况下,制动距离基本相当。CR450动车组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减重10%。CR450动车组舒适度指标更优,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可为旅客提供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乘坐体验更好。CR450动车组在行车与控制、司机智能交互、安全监控、旅客智能服务等领域均得到全面升级。
【关键词】动车组,领先,便捷高效
【高端装备】我国新一代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装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2025-01-02)
【摘要】 1月2日,IT之家讯,2024年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新一代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装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连续走行捣固稳定车、轨道除雪车等首批装备在昆明下线,并将于近期分别在中国铁路昆明、北京、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试用。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装备进入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工务机械化养路向更加可靠更加高效更高水平迈进创造了条件。据悉,此次下线即将投用的DWL-32K连续走行捣固稳定车和GCX-1000K轨道除雪车,由国铁集团立项研发,联合铁建装备、铁科院、昆明局集团公司、太原局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铁路相关部门将对首批试用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装备动态采集数据,开展科学分析,持续优化完善装备性能功能。
【关键词】铁路,机械装备,新阶段
【高端装备】我国首台600公斤级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2025-01-02)
【摘要】 1月2日,新华网讯,2024年12月27日,国产首款自主研制600公斤推力级涡扇发动机在四川成都首次点火启动。该款涡扇发动机具有高空1.5万米以上、高速0.8马赫以上、长航时飞行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主要用于高端无人机。按计划,该款发动机将于2025年6月完成首飞,2026年完成定型,将极大提升我国1.5-4吨级无人机能力。据悉,这款发动机推力达到600公斤,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具有长寿命、低油耗、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点,可作为高空高速无人机动力,其衍生的系列产品还可以用于公务机动力。
【关键词】点火,发动机,成功
【高端装备】首次整机试验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2024-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220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在河北涞源试验中心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能力正式形成,为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该发动机采用闭式补燃循环系统,具有大推力、高室压、高比冲的技术特点。研制队伍开展了发动机起动关机控制、高压大流量氢氧预燃室、高效率大流量氢氧推力室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制队伍秉承“数字世界反复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工作理念,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计算、仿真分析工作,实现了首次整机试验圆满成功。试验考核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起动、关机及组件工作的协调性和匹配性,验证了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发动机,火箭,动力基础
【高端装备】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2024-12-17)
【摘要】 12月17日,科技日报讯,日前,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该装置具有履带、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寻—挖沟—敷埋”一体化作业能力,敷埋作业速度可达1000米/小时,机器人本体关键部件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近年来,我国海上新能源发电不断发展壮大,海底电缆敷埋施工正面临新挑战,过去的作业方式和场景受到限制。国外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无法适应我国近海的稀软土质,存在易沉陷、行进难等问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底作业需求,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研究迫在眉睫。在海里,每深一米都是新的尝试和考验。为解决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海缆感知能力差、持续作业时间短等问题,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牵头的研发团队,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在稀软土海床行进难题,最大敷埋作业速度较此前的产品提升了近一倍。
【关键词】机器人,自主可控,水下作业
【高端装备】适航取证进度再更新,AG600完成两项试验试飞(2024-12-11)
【摘要】 12月1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圆满完成冷却通风及过热探测环境温度测量试验试飞。冷却通风及过热探测环境温度测量试验是为了验证在高温和发动机最大功率条件下,发动机短舱内各设备工作温度是否满足设备温度限制要求。AG600飞机具备灭火功能,因此在执行火场救援任务时,会面临高温环境。此次试验试飞任务的圆满完成,将为后续适航取证任务的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试验试飞,验证,奠定基础
【高端装备】AG600飞机沉积静电地面试验顺利完成(2024-12-02)
【摘要】 12月2日,央视新闻网讯,近日,AG600飞机全机沉积静电地面验证试验(MOC5)在湖北荆门顺利完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航电部党支部、试飞党支部与试验方中国商飞上飞院一所环境集成部第二党支部在荆门漳河机场试验场地联合成立了AG600飞机沉积静电地面验证试验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试验顺利完成。全机沉积静电地面验证试验是为表明AG600飞机沉积静电防护能力和CCAR25.899条款符合性的机上地面试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云层中灰尘、雨、雪、冰等颗粒摩擦时会产生静电,积聚的静电不仅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造成燃油箱燃爆和乘客电击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开展飞机沉积静电防护设计和适航验证工作。
【关键词】飞机,试验,顺利完成
【高端装备】我国无人机动力电源领域获重要技术突破(2024-11-27)
【摘要】 11月27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空域顺利完成试飞。此次试飞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无人机动力电源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此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高比能宽温域锂电池的成功应用,为无人机在寒区作业、应急救援、巡逻监测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这不仅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性能和效率,也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该技术还为电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随着这一技术的持续推广,未来无人机产业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无限可能。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突破,领先水平
【高端装备】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铝基跨尺度3D制造技术(2024-11-19)
【摘要】 11月19日,科技日报讯,近期,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文燎勇课题组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铝基跨尺度3D制造技术,为柔性电子、光学防伪和光电集成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自然·材料》杂志。文燎勇介绍,这项铝基跨尺度3D制造技术通过多层压印和阳极氧化的创新结合,实现了对纳米、微米和宏观多个层面的自定义设计和精细调控,展示出极高的灵活性和精确性。这一技术在多种器件制造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智能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制造中,高精度跨尺度制造技术能够将不同结构需求的传感器件集成在一起。该技术具备高度个性化定制的能力,非常适合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3D,创新结合,定制
【高端装备】世界最快中低速磁浮开工建设(2024-11-12)
【摘要】 11月12日,科技日报讯,11月11日,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体总包设计的世界最快中低速磁浮快线——长沙至浏阳市域(郊)铁路黄花机场至浏阳段(以下简称“长浏快线”)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全世界已建成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和日本爱知、韩国仁川,中国北京、长沙、凤凰、清远(尚未运营)等6条快速磁浮。长浏快线是中国第5条磁浮,也是全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市域快线,在中低速磁浮制式设计时速、工程规模等领域进行了重大突破。目前世界上已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线路设计速度一般不超过120公里/时,而长浏快线设计速度为160公里/时,属于世界首例。
【关键词】开工建设,市域快线,重大突破
【高端装备】AG600飞机襟翼及其连接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开试(2024-11-06)
【摘要】 11月6日,央视新闻网讯,10月29日,AG600飞机襟翼及其连接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强度所上海分所顺利开试。襟翼是飞机机翼后缘的可动部件,是飞机关键的增升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飞行安全。根据CCAR-25的规定,襟翼及其连接的疲劳符合性验证至关重要,襟翼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是飞机结构全尺寸疲劳试验的重要部分。襟翼疲劳试验是通过模拟襟翼在实际飞行中承受的气动载荷、惯性载荷等多种交变载荷,确定襟翼结构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性能,预测其疲劳寿命;损伤容限试验则是考虑襟翼结构在含有初始缺陷(比如微小裂纹)的情况下,研究缺陷在循环加载过程中的扩展规律,评估结构在规定的检查周期内,能否安全地承载而不发生灾难性失效,以此来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为襟翼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提供依据。
【关键词】飞行安全,试验,襟翼
【高端装备】AG600完成最小离地速度表明符合性试飞(2024-10-29)
【摘要】 10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10月25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最小离地速度表明符合性试飞在陕西蒲城顺利完成。最小离地速度表明符合性试飞的圆满完成,代表着AG600飞机最高试飞风险的失速特性、颤振、空中最小操纵速度、地面最小操纵速度和最小离地速度试飞科目已经全部攻克,为后续审定试飞的安全和取证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最小离地速度试飞是继失速特性、空中最小操纵速度和地面最小操纵速度等高风险科目试飞之后,最后开展的在地面效应区里面的大迎角、高姿态和全推重比范围的极限科目,也是运输类飞机试飞中难度最大的高风险科目之一,对飞机起降包线的安全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试飞,圆满完成,全部攻克
【高端装备】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二子级静态点火试验圆满成功(2024-10-22)
【摘要】 10月22日,科技日报讯,10月21日下午,朱雀二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以下简称ZQ-2E)二子级顺利完成静态点火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悉,此次试验重点考核ZQ-2E二子级动力系统工作的协调性,采用发动机定时关机方案,按飞行试验典型二子级加注量进行全过冷液氧甲烷双推进剂同时加注,参考飞行试验任务射前流程及二次点火典型飞行时序进行考核。试验过程发动机点火两次,依次验证二子级发动机额定工况起动、额定工况工作、节流工况转级、节流工况工作及节流工况关机等场景。点火试验完成后,按流程有序开展推进剂泄回泄出及置换回温等后处理工作。
【关键词】运载火箭,试验,动力系统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打桩船主油缸下线(2024-10-17)
【摘要】 10月17日,科技日报讯,10月15日,由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二航局牵头研发攻关的全球最大打桩船主油缸,在江苏常州恒立液压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重型液压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组油缸缸径1.6米、行程长21米,打破了世界纪录,其额定推力达5000吨,相当于一次性可推动1000头平均重5吨的非洲象。油缸的成功下线,为即将问世的超级打桩船顺利交船起到决定性支撑作用。据介绍,该组油缸成功自主研发,打破了我国大型打桩船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专家组评审认为,该打桩船主油缸及核心部件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关键词】世界纪录,自主研发,设备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2024-10-08)
【摘要】 10月8日,央视新闻网讯,近日,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首次点火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其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此次点火试验,是整机试验验证阶段的首个重大试验,主要任务是验证整机设计、制造的有效性和试验测试系统的功能完整性,为全面开展整机验证奠定基础。这次成功实现燃气轮机点火,是继今年2月首台样机总装下线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成果,标志着项目研制全面进入整机试验验证阶段。
【关键词】里程碑,自主研制,绿色发展
【高端装备】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首飞(2024-09-19)
【摘要】 9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在重庆明月湖顺利完成首飞。据了解,该无人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旗下翌翔无人机团队自主研制。该无人机采用团队研制的太阳能发电适压直驱系统、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大尺寸长翼展气动外形、一体化成型轻质碳纤维机身、前后双螺旋桨同轴驱动系统、创新型氢动力电推进吊舱,机身结构紧凑,附属部件简单。整机具有巡航耗能少、续航时间超长特性,可实现跨昼夜超长航时飞行。太阳能氢能无人机结合了太阳能和氢能两种清洁能源,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各部件能源输出的精准控制。其主要控制逻辑为太阳能产电无条件优先输出,氢能转化电力补足输出缺口。
【关键词】首飞,混合动力,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