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国内首个基于世界模型的机器人任务执...(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湖南日报讯,近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基于世界模型的机器人任务执行系统(R-WMES)。该系统通过学习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和因果规律,具备“类似条件反射的物理直觉”,可在陌生环境中自主规划任务并执行。R-WMES由四大要素组成:任意指定目标、隐空间规划、动态物理交互和视角变换,率先实现了无监督训练的任务执行能力。该技术填补了国内高适应性、强推理能力人形机器人系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作业能力,为成都打造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世界模型,任务执行
【高端装备】中国高校突破无人机新技术,实现“竖叠式”状态协同作业(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杭州日报讯,近日,西湖大学工学院赵世钰实验室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开发了名为FlyingToolbox的空中协同操作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多架无人机在“竖叠式”飞行状态下的高精度协同作业,解决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不可兼得的核心技术难题。研究团队通过柔性电磁对接机构、气流扰动估计与补偿方法等技术,克服了无人机在竖叠式飞行时下洗气流的干扰,实现了全自动工具交换。这一技术为未来空中换电、物资补给等复杂任务奠定了基础,有望应用于危险物品抓取、高空建筑清洁等领域。
【关键词】无人机,协同作业,空中机器人
【高端装备】突破传统模具束缚,3D打印技术重塑无人驾驶小巴制造格局(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天眼新闻讯,近日,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其数字制造工厂内,采用自主研发的 RTM(实时成型模型)技术,通过一体化3D打印技术制造无人驾驶小巴。与传统依赖模具的汽车制造工艺不同,RTM技术利用两个机械臂直接在金属板两侧进行挤压弯折,省去了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加工环节。该技术以AI算法驱动,使首件制作周期比传统冲压快1600倍,迭代周期快4倍,生产效率提升超过70%,同时大幅降低了设备投入和模具成本。目前,翰凯斯的产品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累计售出上千台“城市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底盘。
【关键词】3D打印,无人驾驶,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全球首创:深圳地铁引入缪子成像技术,为盾构隧道拍“CT”(2025-09-04)
【摘要】 9月4日,IT之家讯,近日,深圳地铁联合华北电力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启动盾构隧道缪子成像实时监测项目,历时一年半攻克探测环境适应性、数据采集处理、成像算法研发等关键技术难题。该技术已在地铁15号线、16号线、22号线及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线路施工中应用,累计完成4190米隧道探测,精准识别57处软弱地层。缪子成像技术利用基本粒子穿透能力强的特性,通过地层密度差异成像,实现地下深层结构无损探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探针”。缪子成像技术的应用是轨道交通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将高能物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解决了传统地质探测手段在深度、精度和实时性上的局限。深圳地铁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效率,还为全球轨道交通地下探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然而,技术的推广仍需解决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未来可通过进一步优化算法、降低硬件成本,并拓展至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等领域,最大化其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缪子成像,盾构隧道,地质探测
【高端装备】3D打印技术有潜力让瘫痪者再次行走(2025-08-29)
【摘要】 8月29日,IT之家讯,8月23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学家在《先进保健材料》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脊髓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3D打印微通道支架,植入人类成体干细胞培育的脊髓神经祖细胞(sNPC),引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动物实验中,切断脊髓的大鼠植入支架后,新生神经细胞成功连接现有神经回路,四肢功能显著恢复。团队表示,该技术有望为瘫痪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3D打印,脊髓修复,干细胞
【高端装备】祥鑫科技已完成两代灵巧手开发,实现多个工业化场景应用(2025-08-29)
【摘要】 8月29日,IT之家讯,近期,祥鑫科技已完成两代灵巧手(LH-H01和LH-L02)的开发,并实现工业化应用。第一代LH-H01采用仿生架构和智能算法,具备15个自由度和20个运动关节,通过力位混合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精准抓取,已在焊接产线上下料等场景落地。第二代LH-L02在体积、重量、耐用性和感知能力上大幅优化,整手重量减轻17%,寿命提升3倍以上,配备16个触觉传感器模块,实现高速实时通讯和宽温适应性。目前,第二代产品已通过验证,年产能达30000只,覆盖第一代全部应用场景。
【关键词】灵巧手,工业应用,机器人
【高端装备】合肥航太打造国家级强电磁环境试验平台,助力低空经济航空器安全...(2025-08-29)
【摘要】 8月29日,人民网讯,中航工业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讯,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构建“雷电大数据中心”,并利用AI预测雷暴路径,打造国家级强电磁环境效应试验研究平台。合肥航太深耕飞行器雷电防护领域数十年,其自主研发的机动式全机雷电试验装置、亚洲单层高度最高的雷电综合试验室等设施核心指标全球领先,已为AG600、C919等国产航空器提供雷电防护试验验证。近日,公司建设的强电磁环境防护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入选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中试基地,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跃升的关键平台。
【关键词】雷电防护,强电磁环境,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2025-08-08)
【摘要】 8月8日,光明网讯,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首次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任务。该航空器从深圳起飞,经过58分钟飞行,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运送至150公里外的海上油气平台。相比传统船舶运输10小时以上的耗时和直升机的高成本,“凯瑞鸥”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次试飞实现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海上紧急物资运输和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动航空器,海上运输,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德韩联手开发四足步行人形造船焊接机器人(2025-07-16)
【摘要】 7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初,HD现代三湖、HD现代机器人公司与德国NEURA Robotics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专用于造船业的四足步行人形焊接机器人。该项目以NEURA Robotics的“4NE-1”人形机器人(高180厘米,载重15公斤)为基础,结合HD现代在焊接自动化(路径学习数据)和船厂实证环境的经验,目标解决船厂劳动力短缺问题。NEURA Robotics称此为“认知型机器人在苛刻工业场景的里程碑”,首台样机计划于2026年完成测试。这是HD现代集团2025年5月以来第三次布局人形机器人,此前已与美国Persona AI等企业达成类似合作。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造船自动化,德韩合作
【高端装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发自主手术机器人(2025-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国经济网讯,7月9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宣布成功训练出一款能独立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的AI机器人SRT-H。该机器人通过分析外科医生手术视频学习操作,并在猪的胆囊和肝脏上完成试验,成功率达100%。SRT-H具备实时决策能力,可应对手术中的突发情况,如抓取、剪切和判断解剖结构差异。尽管目前手术耗时比人类医生长,但其成熟后有望缓解外科医生短缺问题,减少人为失误,并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稳定服务。相比之下,现有临床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仍需医生全程操控。2024年全球机器人辅助手术量达270万台,市场规模近100亿美元。
【关键词】AI手术,医疗自动化,机器人技术
【高端装备】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成功首飞(2025-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7月1日,由中国航发动研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该发动机采用多学科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创新,填补了国内该技术方向整机工程应用的空白。此次飞行验证严格按预定方案执行,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在真实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飞行验证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与增材制造深度融合应用于航空动力工程化取得重大进展。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是国内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多学科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研发团队立足前沿技术探索,克服了传统设计制造限制,先后攻克了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零部件一体化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幅降低了发动机结构重量,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的显著提升。此前,该发动机已完成整机性能达标、整机寿命等关键性地面试验,确保了飞行验证一次成功。
【关键词】3D打印,涡喷发动机,自主创新
【高端装备】我国自主研发首套航空运输大模型“天牧”发布(2025-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航空运输大模型“天牧”在南京发布,该模型隶属于低空飞行智慧大脑“天行”中枢系列产品,具备智能问答、辅助决策等核心能力。通过超千万条低空运行规则的学习训练,“天牧”在高算力集群支持下,实现了复杂场景自主查询效率提升50%的技术突破,首次构建了“AI驱动”的低空管服模式。此外,大会同期发布了聚焦低空安全的“天卫”系统和飞行器研发的“天工”系列产品,形成从单装到解决方案的体系化能力,为低空经济赋能各行业提供支撑。
【关键词】低空经济,智能管理,AI驱动
【高端装备】“朱雀三号”有望成为中国首枚实现垂直回收的液体火箭,可回收复...(2025-06-27)
【摘要】 6月27日,光明网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地面全系统测试,计划第四季度首飞。相比“朱雀二号”,其核心突破在于可回收复用技术,预计可降低70%的发射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能力,通过中间一台和十字交叉四台发动机的方向调节,实现推力精准匹配与飞行姿态稳定;二是米级落点精度的回收技术,依托栅格舵与发动机推力动态调整,将回收误差控制在极低范围;三是不锈钢箭体结构设计,兼顾强度与轻量化,为重复使用提供硬件基础。这些技术突破折射出我国民营航天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关键词】朱雀三号,液氧甲烷,垂直回收
【高端装备】哈工程牵头研制出新型四足机器人助力核能安全(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中广核等单位研发的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在“华龙一号”机组完成应用测试。该机器人采用仿生四足设计,具备360度旋转检测臂和断电自锁功能,单次检测覆盖管孔数量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将传热管全面检测周期从10多天压缩至3天内。技术已适配“华龙一号”等主流堆型,预计可降低运维成本超30%。这款新型机器人突破核电高危场景的检测瓶颈,其“壁虎式”设计完美平衡了灵活性与可靠性。双探头协同作业模式不仅重构了检测效率标准,更填补了核电智能运维装备的空白。
【关键词】四足机器人,核电检测,智能运维
【高端装备】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研发成功(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金台资讯,近日,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研发出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LENS,其能耗不足传统系统的10%。该系统模仿人类大脑神经运作,通过脉冲神经网络和事件相机实现高效定位,仅需180KB存储空间(为同类系统的1/300),可识别8公里内的位置。核心算法结合事件相机(动态捕捉亮度变化)与神经形态芯片,以电脉冲形式处理信息,大幅降低能耗并延长机器人续航能力。
【关键词】神经形态计算,低能耗导航,事件相机
【高端装备】AI+3D,精度达0.1mm,工业机器人“视觉大脑”落户合肥(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中安在线讯,近日,安徽迁移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合肥包河区,其研发的AI+3D视觉产品精度达0.1mm,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可引导工业机器人精准抓取汽车零部件等高难度物体,已应用于汽车、白色家电、半导体等领域。迁移科技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北京,此次落户合肥看中当地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潜力,计划将华东业务总部设于包河区。目前,包河区已聚集超50家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关键词】3D视觉,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湖南轨道集团快速磁浮技术刷新世界纪录(2025-05-29)
【摘要】 5月29日,华声在线讯,湖南轨道集团技术中心梁潇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其团队攻克磁浮技术多项“卡脖子”难题,推动中国磁浮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2014年,梁潇牵头长沙磁浮快线建设,完成200余项技术升级,实现99.99%的正点率。2020年,其团队研发的商用磁浮列车跑出160.7km/h 的世界纪录,并制定全国首部时速160km/h快速磁浮设计标准。2022年,梁潇主导全球首个“磁浮+文旅”项目凤凰磁浮,创新“梁包车”模式,降低造价25%。2025年,其团队目标将磁浮交通每公里直接工程投资降至1亿元,推动湖南磁浮技术走向世界。
【关键词】磁浮技术,湖南轨道集团,世界纪录
【高端装备】哈工大为航天国之重器打造高可靠“神经元”(2025-05-27)
【摘要】 5月27日,东方财富网讯,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研制的高可靠性航天电器研究成果通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鉴定,将典型航天电器产品寿命从2万次提升至20万次,关键性能参数和寿命一致性提升36%。航天电器包括继电器、接触器等,是航天装备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以往失效占比达50%。哈工大团队突破极端环境高可靠设计等关键技术,制定质量一致性设计标准并开发专用软件,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该成果由翟国富教授带领近200人团队联合产学研单位完成,已应用于航天工程。
【关键词】哈工大,航天电器,自主可控
【高端装备】八阵图自主研发雷达技术创新成果,为低空经济装上“中国天眼”(2025-05-27)
【摘要】 5月27日,西安日报讯,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雷达处于关键的中游保障环节,为低空飞行提供不可或缺的监测与引导服务。自2017年起,八阵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便专注于相控阵雷达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步构建起了以“低成本芯片-自研厚膜芯片-微系统-高性能产品”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依托厚膜芯片与微系统技术,公司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将大型产品的研发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甚至半年,常规产品的研发周期更是缩短至3~6个月,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研发的低空天气探测雷达,堪称技术创新的典范。通过将频综、收发、波控等多个模块集成于手掌大小的微系统主机板上,它可为低空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飞行安全及城市空中交通支持。其研发的无人机探测雷达,通过多波段智能探测技术,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群的快速搜索、跟踪与处置,同时集成频谱侦察与干扰功能,既适用机场、军事要地等安防场景,又能支撑低空监管与智慧城市建设。
【关键词】八阵图,雷达创新,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达门造船携手CEAD研发船舶3D打印技术(2025-05-23)
【摘要】 5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荷兰达门造船集团与科技企业CEAD合作,在代尔夫特海事应用中心(MAC)推进船舶3D打印技术研发,重点开发“HDPE”型工作船的3D打印船体制造项目。该项目聚焦三大技术优势:提升制造效率、增强可持续性和实现柔性化生产。该型工作船设计多功能,适用于巡检、支援、巡逻等任务。3D打印技术不仅拓展了船体设计的自由度,还为可再生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可能。CEAD专项研发新型复合材料打印工艺,以支持这一创新项目。
【关键词】达门船厂,船舶制造,3D打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