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我国滨海养殖池年际动态遥感监测结果出炉(2022-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在遥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环境遥感》上发表了题为《2016~2021年中国沿海养殖池塘10米空间分辨率年际变化》的研究文章。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滨海养殖池总面积达8628.79平方公里。2016~2021年,中国滨海养殖池持续减少,净损失1139.97平方公里,下降幅度为13.21%。浙江省滨海养殖池减少最为显著(38.24%),其次是广东(27.93%)和江苏(19.87%);福建和天津的滨海养殖池面积略有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7.24%和2.13%。在退塘还湿等政策支持下,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成效显著。
【关键词】滨海养殖,滨海湿地,保护,恢复,成效显著
【海洋经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海南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喜获丰...(2022-11-08)
【摘要】 11月8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讯,11月4日,由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海南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一号”,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现代智慧海洋牧场起网第一批渔获。2022年3月14日,“普盛海洋牧场一号”平台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完成建造并交付,总长86米、宽30米、高18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搭载智能渔业养殖系统、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设施,采用海上清洁能源供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入级中国船级社。为贯彻落实“大食物观”,解决传统养殖网箱抗风浪能力差、能源供给困难、无法搭载现代化养殖设备等问题,广州能源所持续深耕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技术,现已完成40米、60米、80米、100米、120米等系列化平台设计,获广东、福建、海南等地10余个商业订单,在珠海、福州、湛江、乐东等地建成并实海况运行4座,预计2023年将有10座以上投入运行,助力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海洋优质蛋白。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牧场,产业融合
【海洋经济】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生态动力学团队在国际海底区域(The AREA...(2022-11-04)
【摘要】 11月4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讯,国际海底区域(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s, The AREAs)属于全人类共有,是我国拓展深海空间、资源等的战略新疆域。近年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抓手的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成为国际海底区域海洋治理的焦点,攸关新的国际海底秩序和规则,也是当前联合国和国际海底管理局有关国际规则制定谈判的焦点。当前,西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成为国际海洋治理的重点关注区,该区域共有4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申请了5块国际海底矿区,我国拥有2块,分别是海山上分布的富钴结壳合同区和海盆上分布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因此,该区域的海洋治理方案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深海资源和空间权益。黄浩研究员带领的海洋生态动力学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密切跟踪国家管辖外海域(含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治理,重点聚焦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等国际规则制定过程,并剖析相关规则对我国深海大洋活动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以“Using habitat classification and large-scale spatial planning model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areas: a case study in the area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为题发表于《Marine Policy》杂志。在西北太平洋发表有关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的文章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本篇文章的发表,为西北太平洋划区管理工具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提出了西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划区管理工具的技术体系和划区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力支撑我国在该区域的谈判主动权,提升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治理的话语权。
【关键词】海洋治理,西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划区管理工具
【海洋经济】全球首艘零排放邮轮入级DNV(2022-11-03)
【摘要】 1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新成立的挪威邮轮公司Northern Xplorer决定将其首艘零排放邮轮选择入级DNV船级社。这艘邮轮据称是全球首艘零排放邮轮,将由葡萄牙West Sea船厂建造,由挪威船舶设计公司Multi Maritime设计,载客250人,将配备ABB全电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同时,该船还将配备辅助可再生能源供应系统,包括风能和太阳能。预计这些技术将使该船能在挪威峡湾和更远的地方实现零排放航行。DNV将参与该船的建造和调试阶段,验证该船的设计和结构完全符合挂旗国要求和国际强制性要求,作为获得和保留所有安全运营所需认证的基础,包括该船所有主要图纸以及船体、机械、船舶系统和设备安装的计划批准。
【关键词】挪威,邮轮,零排放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所成功研发耐高压固态纳米材料(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了题为“One-step method to prepare coccinellaseptempunctate-like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high sensitivity SERS detection”(IF= 6.137)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制备出七星瓢虫状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在模拟高压下实现10-6 M 磷酸乙醇胺分子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耐压性,为未来深海原位检测低浓度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供了新手段。
【关键词】深海原位检测,灵敏度,耐压性
【海洋经济】中集太平洋海工将建中国首艘氨燃料加注船(2022-10-11)
【摘要】 10月1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讯,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宣布与国际航运巨头Fratelli Cosulich集团旗下Fratelli Cosulich Bunkers Singapore签署建造一艘氨燃料加注船的谅解备忘录(MOU)。作为一种零碳船用燃料,氨燃料易储存和运输、能量密度较高、产业基础完善、生产成本低,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氨还可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及碱性膜燃料电池,利用已有的燃料电池技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燃料在相同的温度下能够达到与氢燃料相近的功率密度,被认为是可替代氢用于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该谅解备忘录是一个联合开发项目,将与意大利船级社(RINA)和新加坡Seatech设计公司合作开发这型氨燃料加注船。一旦该笔建造订单正式生效,该船将成为中国船厂建造的首制氨燃料加注船。
【关键词】航运业,氨燃料,零碳
【海洋经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支撑高校海洋能装置研发试验(2022-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简称“技术中心”)依托海洋动力环境实验室,针对清华大学研制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开展了测试试验。在为期11天的试验中,双方试验人员顺利完成了试验装置的吊放布局、设备调试、造波测试、数据采集等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此次测试试验的顺利完成,为该波浪能发电装置进一步的结构设计优化、水下锚链布局设计、动力输出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等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截至目前,技术中心依托海洋动力环境实验室顺利完成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研发的新型海洋能发电装置的测试试验工作,体现了技术中心扎实的试验测试能力,以及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海洋能,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洋经济】我国自主研发首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正式投用(2022-10-08)
【摘要】 10月8日,央视新闻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正式投入生产应用,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提升海洋油气装备一体化整体研发能力,推进海洋高端装备国产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海洋油气地震勘探中,物探船通常使用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人工地震波穿透海底地层,在不同层位形成反射波,物探船再接收并记录这些反射波,通过计算使地层成像,从而推断出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实现控制震源激发、接收勘探数据、解算定位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是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油气勘探精度具有重要作用。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是构建我国完整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亮”拖缆采集系统、“海源”震源控制系统、“海途”综合导航系统以及“海燕”系列水鸟等多种复杂的水上和水下设备组成,能够完成震源激发、过程监测、数据接收、实时定位以及水下设备控制等海上油气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全过程。目前整套装备运行状态良好,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质量优异,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工装备,国产化
【海洋经济】集美大学祁第教授科研团队找出了导致北冰洋快速酸化的幕后推手(2022-10-08)
【摘要】 10月8日,东南网讯,9月30日,集美大学(第一完成单位)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科研团队在Science(IF=63.7)在线发表题为“Climate change drives rapid decadal acidification in the Arctic Ocean from 1994 to 2020(《气候变化导致1994年到2020年北冰洋快速的年代际酸化》)”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集成北冰洋28年船载观测数据,揭示北冰洋海洋酸化速率为全球最高,且为全球其他开阔大洋的3-4倍,并进一步提出“ice melt-driven enhanced anthropogenic CO2 acidification(融冰驱动增强人为CO2酸化)”的创新机制,阐述了气候变化下北冰洋海冰退缩是导致快速酸化的幕后推手。这是集美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刊发研究成果,实现了科研工作的历史性突破。同时,这也是我国大陆地区近20年来在海洋科学领域以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仅有的几篇Science文章之一,具有极强的原创学术价值,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
【关键词】海洋科学,集美大学,北冰洋,海冰退缩,快速酸化
【海洋经济】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研发出国际首个耦合海底热通量的陆架海“海水...(2022-09-05)
【摘要】 9月5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发出国际首个耦合海底热通量的陆架海“海水-海底”双向耦合模式(FIO-SSCM)。该研究首次揭示出海底热通量在陆架海区域的海水温度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海洋环境预报、海底声学及海洋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海底是海水和海底质沉积物的三大核心界面之一,海底热通量是海水和其下底质沉积物之间的热量交换,直接影响着海水和底质沉积物两者的温度时空演变特征。海底热通量在不同海区具有迥异的驱动机制,在深海,海底热通量主要由地球内部热量散失引起的海底热流所驱动,而海底热流的强弱分布则主要与板块运动有关;在陆架浅海,海底热流非常微弱,而底层水温的显著变化则通过海水与底质沉积物之间的热传导产生显著的海底热通量。观测表明,在温带陆架海区域,底层水温变化引起的海底热通量可达10瓦每平方米量级,这一热通量较平均海底热流量值高出数百到上千倍。世界上大部分海域为深海大洋,而宽广绵长的温带陆架浅海是中国近海的典型特征。此前国际主流的海洋模式中只考虑了海底热流的微弱作用,长期忽视了陆架浅海底层水温变化所驱动的海底热通量。开展浅海海底热通量研究,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此研究领域的新突破,加深了对我国濒临特殊海洋环境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海底热通量,陆架海,海洋生态
【海洋经济】海洋三所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大陆海岸侵蚀状况分布(2022-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海岸地质研究室海滩修复团队在海岸侵蚀脆弱性特征及其评价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我国大陆沿岸海岸侵蚀脆弱性的中、高等级区域占比较大、且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三大河口、江苏沿岸和渤海湾地区。研究以自然、人为、社会和经济等10个因素为指标,对近40年两个时期的我国大陆沿岸海岸侵蚀脆弱性进行评价。影响海岸侵蚀脆弱性的主控因子由第四纪岩性逐步转变为围填海、人工岸线的增大和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次要因子也由近岸波高转变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和风暴增水,其他一般影响因素亦逐步由隐性转变为显性。与海岸带固有的自然属性相比,人类活动对海岸侵蚀脆弱性和侵蚀风险的危害程度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沿海地区,海岸侵蚀,地区分布
【海洋经济】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评审(2022-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8月24日,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STIPS)业务化应用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STIPS集成了地震信息和水位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显示、定量海啸数据库、海啸实时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和一键发布等多个功能模块。除了具备现有系统的全部功能外,STIPS应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震源机制估算方法,得到较为合理的震源机制,从而提高海啸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水位数据处理方面,针对全球潮位数据不连续的问题,应用了片段化数据的水位特征值提取技术,方便预报员快速提取海啸观测信息;海啸数值模拟方面应用基于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的全球化海啸数值模拟技术,在时效性和应用范围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与会专家认为该系统是预报中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智能化海啸预警决策系统,系统设计架构合理、功能完整、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能够满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业务化工作需求,评估测试的海啸预警时效性和准确性达到国内和国际海啸预警业务运行指标。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评审,并建议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优化和完善,并积极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沿海地区,海啸预警
【海洋经济】我国自主研发的“海蜇号”海试成功(2022-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近海底面移动探测系统——“海蜇号”在南海甲烷渗漏区、3000米以深海域海试验收成功,标志着我国海底原位保真取样技术迈向国际一流。据了解,国内外市场上有多种较为成熟的设备用于深海作业和海底观测,然而这类设备都不具备原位样品保真保存能力。可靠的样品是精细化研究的先决条件,我国仍缺乏可在近海底精确定位并集多种探测、保真取样于一体的海底移动平台。“海蜇号”由中国地调局广州海洋局测试所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重大专项团队项目,联合浙江大学等国内优势力量自主研发而成,是一套集原位探测、保真取样、无损转移和测试技术于一体的近海底面移动探测系统。“海蜇号”设备最大工作水深超过3000米,可在绝大多数海域进行作业,保证在海底快速移动且定位精确可控,水下作业更具灵活机动性。同时,其搭载了多种保真取样(海水、孔隙水和沉积物)装置。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底原位保真取样,国际一流
【海洋经济】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在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领域取得突破(2022-08-01)
【摘要】 8月1日,科技日报讯,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组成了优势科研攻关团队,基于青岛超级计算与大数据中心的神威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针对国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特点,创新性地设计了海洋环流模式的自适应四级并行框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经度-纬度-深度”三维空间剖分和高效并行;发展了基于RMA通信的复合分块并行算法和动态LDCache调度算法,设计了海洋环流模式与主从核架构适配的细粒度优化算法;开展了“双精-单精-半精”的三级混合精度优化,实现了海洋环流模式在保证计算精度条件下,计算速度和大规模并行可扩展性有效提升。通过以上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相当全球500 米超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模拟测试,加速比近线性,并行规模高达两千七百万核(27988480核),并行加速效率高达99.29%,浮点计算峰值达到1.97 PFLOPS,在大规模超算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该重大成果有望能够大幅度、实质性提高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的预测保障能力,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科技突破。研究成果“swNEMO_v4.0: an ocean model based on NEMO4 for the new-generation Sunway supercomputer”近日发表在地球系统模式发展领域权威期刊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上。
【关键词】海洋环流,计算速度,大规模并行,超算领域
【海洋经济】我国高校首颗高分辨多光谱水色小卫星“海丝二号”完成在轨测试(2022-08-01)
【摘要】 8月1日,科技日报讯,7月24日,我国高校首颗高分辨多光谱水色小卫星“海丝二号”在轨测试评审会暨交付仪式在厦门举行,标志着经过一年的在轨测试后,“海丝二号”将投入业务化运行阶段,为日后开展科学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海丝二号”是由厦门大学和航天东方红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的微纳光学遥感卫星,于2021年6月11日搭载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在轨测试以来,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各项功能性能符合要求,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条件。“海丝二号”已为厦门湾、福建近海以及境内外多个热点区域拍摄了2.6万多张图片,获取超过8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数据。这些珍贵卫星照片中,水环境里浮游植物、赤潮等清晰地“尽收眼底”,为评估水域的生态环境状态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下一阶段,“海丝二号”卫星将进一步为海岸带、浅海岛礁、内陆湖泊河流等水环境监测提供助力,还将应用于海洋的执法、碳汇的评估和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海洋生态,遥感卫星,海洋数据,业务化运行
【海洋经济】中科院南海所林强研究员团队在我国南海和东海近岸海域发现2个海...(2022-08-01)
【摘要】 8月1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强团队在海龙目鱼类资源与分类领域取得研究新进展。他们基于近岸海龙目鱼类资源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在我国南海和东海近岸海域发现2个海蛾鱼新种,分别命名为南海海蛾鱼(Spinipegasus nanhaiensis sp. nov.)和中华海蛾鱼(Pegasus sinensis sp. nov.)。相关成果相继发表于《动物分类学》《动物学研究》。海蛾鱼是一类小型底栖的海洋硬骨鱼类,隶属于海龙目,海蛾鱼科,广泛分布于从南非到夏威夷的印度-太平洋温带和热带近岸海域。长期以来,海蛾鱼作为药源生物在中药材市场广受青睐,同时在水族观赏市场也大量流通。我国之前共记录有海蛾鱼3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及其以南的近岸海域,通过对样本的形态和遗传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林强团队在厦门、阳江和北海海域确认2个新的海蛾鱼物种。其中,中华海蛾鱼(Pegasus sinensis sp. nov.)模式产地为福建厦门近海,其原本一直被认为是飞海蛾鱼(Pegasus volitans);南海海蛾鱼(Spinipegasus nanhaiensis sp. nov.)模式产地为广东阳江近海,其长期以来被认作短尾海蛾鱼(Spinipegasus laternarius)。新增的2个海蛾鱼新种正模及副模标本目前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全球海蛾鱼科鱼类自此从6种增加至8种,其中我国近海共分布有5种。
【关键词】海洋生物,海蛾鱼,新种
【海洋经济】天-海-岸全覆盖,广州大力构建海洋预警监测体系(2022-08-01)
【摘要】 8月1日,广州日报讯,近年来,广州大力构建和完善海洋预警监测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较完善的由天基、海基、岸基组成的海洋立体综合观测网。在重点海域共布设了35个自动观测站,包括17个海况视频站、9个咸潮观测站、5个浮标站、4个岸基站,可实现对广州海域内海流、潮位、波浪和气象、生态等多种观测要素的全天候自动观测。为确保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渠道畅通,扩大海洋预警报服务覆盖面,广州开展了预警报需求调研,共收集沿海企事业单位、重点保障目标和渔船(渔民)等的海洋预警报信息接收手机号码2000多个,基本覆盖了广州市沿海重点群体。在海洋灾害影响期间,保障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接收有效的预警报信息。截至目前,今年共向沿海重点群体发布了台风预警消息55期、风暴潮警报2期、赤潮预测周报28期、预警报短信共86万余条。
【关键词】广东广州,海洋预警,海洋观测
【海洋经济】科学家发现大灭绝后蠕虫“策动”海洋生态系统复苏(2022-07-04)
【摘要】 7月4日,新华社讯,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中强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合作者,利用遗迹化石大数据以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为例,评价了以软躯体生物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大危机之后的抗灾恢复能力。这次大灭绝导致90%以上的海洋生物物种灭绝,海洋环境极其恶劣。陈中强联合团队通过对不同环境地层剖面记录的2万余枚遗迹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软躯体生物在大灭绝后约300万年就已经复苏,远远早于骨骼生物的复苏时间。此次研究认为,生态大危机后海洋最早的探险者蠕虫“牺牲”了自己,成就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繁荣,是它们“策动”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灾后重建。
【关键词】软躯体生物,抗灾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经济】哈尔滨工程大学年轻团队研发“深海医师”机器人,填补国产空白(2022-07-04)
【摘要】 7月4日,中青网讯,我国海上风电塔有4300个,但可以潜入水下60米的专业检测人员却不到200人,作业过程不仅需要专用潜水设备和支持母船,而且还要看海况和天气,存在作业窗口期短、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作业水域较深时,人工下水检测过于危险,而且成本过高,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伤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国外已经研制了一系列的水下检测机器人,但国内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国内首套海洋结构物水下无损检测机器人,通过了科技部相关部门的验收,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名“深海医师”可用于水下500米,实现了国内水下无损检测的工程化示范应用,填补了该领域的国产空白。
【关键词】海工装备,检测机器人,示范应用
【海洋经济】AS500海洋岛礁应用环境浮空平台首次外场升空试验获成功(2022-07-01)
【摘要】 7月1日,航空工业特飞所讯,6月24日,AS500海洋岛礁应用环境浮空平台在湖北荆门漳河成功完成首次外场升空试验,历时三个月时间,平台升空高度、有效载重能力、连续留空时间、抗风能力、任务系统联试等10余项试验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后续将转场广东搭载通信设备进行全系统演示验证。“海洋岛礁应用环境浮空平台研制”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海洋覆盖的应用示范网络”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针对南海岛礁使用环境特点,研制一套可支持较高载荷重量、具备较强的驻空抗风能力、可连续留空半月的系留气球系统,搭载宽带通信设备升空,实现10000平方公里海洋区域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示范应用。该项目由中山大学牵头,研究团队包括3所“双一流”高校、4家上市公司及5家央企等15家单位。航空工业特飞所作为该项目四个子任务总体单位之一,负责通信平台载体的研制。针对南海岛礁使用环境特点,研究系留气球系统环境适应性和岛礁综合保障需求,创新性地开展浮空平台总体技术方案研究、系统抗强风技术研究、高温高湿高盐雾强紫外线材料结构设计与防护技术研究、模块化设计与总装集成联调联试以及岛礁条件下的系统布置与运行保障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南海岛礁,海洋通信,升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