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厦门大学研究人员在南海发现并命名深海新物种(2022-07-01)
【摘要】 7月1日,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讯,近日,厦门大学宋希坤博士与德国巴伐利亚自然历史博物馆、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发表以陈嘉庚和索尔·莱特命名的两个深海新物种。该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通过深海载人潜器或底栖拖网在南海、日本、葡萄牙及南极半岛等海域采集了近百号水螅标本(刺胞动物门:水母亚门:水螅虫纲),对14种深海合螅和1种深海管螅进行了系统厘定或描述。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标本包括3个合螅新物种,研究人员将其分别命名为莱特合螅Zygophylax lighti、嘉庚合螅Z. tankahkeei和似西伯嘎合螅Z. pseudosibogae。其中莱特合螅与嘉庚合螅的命名旨在纪念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与厦门大学海洋科学研究先驱索尔莱特教授。
【关键词】海洋生物,深海,合螅
【海洋经济】南海局开展粤东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调查(2022-06-02)
【摘要】 6月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在广东汕头义丰溪河口共同开展了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及碳储量碳汇调查。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该区域海草床、红树林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摸清区域内的碳分布和碳储量本底情况,并通过碳来源、碳沉积试点研究,评估碳汇能力,探索建立滨海蓝碳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为蓝碳业务化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本次调查共完成红树林和海草床各两条断面、6个站位的全要素采样分析,集合了生物、化学、地质、测绘、遥感等多学科调查任务,是一次综合性的试点研究。接下来,联合调查队将对采集的样品和数据进行分析,摸清汕头义丰溪河口典型生态系统的碳分布和碳储量本底情况,为全面评估该区域碳汇能力积累科学数据,助力粤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红树林,海草床,碳分布,碳储量,碳汇能力
【海洋经济】中集安瑞科为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提供应急增氧系统,刷新国...(2022-06-01)
【摘要】 6月1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这是我国深远海工业化养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据悉,该养殖工船上的新型换罐模式应急增氧系统由中集安瑞科旗下的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研发制造。该产品的成功交付刷新了国内自行建造养殖工船应急增氧系统的历史空白。该新型换罐模式的创新应用,对于清洁能源的运输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海工装备,养殖工船,增氧系统
【海洋经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气候...(2022-06-01)
【摘要】 6月1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气候效应”创新(培育)团队在近岸养殖温室气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fed mollusk ma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a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farming system”为题发表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中科院一区top)。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其中缢蛏养殖产量占全球软体贝类产量的4.9%。尽管养殖解决了食物危机,但对养殖过程中伴随的温室气体交换和碳源汇潜力的了解仍然有限。团队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获得了缢蛏养殖池塘内外多种温室气体浓度、碳酸盐体系各部分组成含量和其他环境参数等,发现人工缢蛏养殖池在光照充足时可以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不仅抵消了其碳汇作用,还贡献了超过75%的综合温室潜力(百年尺度)。研究揭示了缢蛏养殖过程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和二甲基硫的通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估算了缢蛏养殖的综合温室潜力,为进一步评估贝类养殖系统的碳源汇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贝类养殖,温室气体交换,碳源汇
【海洋经济】海洋三所珊瑚礁生物研究获新成果(2022-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西沙群岛常见珊瑚礁生物及其分布图集》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多年来对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成果之一。书中对西沙群岛多个类群的常见珊瑚礁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呈现,包括珊瑚13科102种(包括未定类群)、珊瑚礁鱼类39科205种、软体动物19科100种和其他礁栖生物18科22种,其中含3种中国新记录种和6种西沙新记录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标准,书中收录的物种包括易危种7种(珊瑚),近危种36种(4种鱼类、32种珊瑚),濒危种3种(软体动物)。《西沙群岛常见珊瑚礁生物及其分布图集》可为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也可帮助当地社区、潜水员、游客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员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概况,从而促进其保护。
【关键词】海洋生物,西沙群岛,珊瑚礁
【海洋经济】北京大学谢广明教授团队仿生章鱼软体抓手,可实现水下自适应抓取...(2022-05-16)
【摘要】 5月16日,机器人大讲堂讯,近日,北京大学谢广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wing Sucker Octopus(Stauroteuthis syrtensis)-Inspired Soft Robotic Gripper for Underwater Self-Adaptive Grasping and Sensing”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灵感来自于发光章鱼(Stauroteuthis syrtensis)的软体抓取手,可以实现水下的自适应抓取和感应。该抓取手具有出色的吸力和抓取能力,可以产生单独吸力抓取,单独吸盘闭合抓取及吸力和吸盘闭合共同作用抓取的三种抓取模式。未来,研发团队计划将它应用于水下打捞、物流分类、流水线上异类物体的选择和放置等场景。
【关键词】海工装备,水下机器人,发光章鱼
【海洋经济】海洋三所北极微塑料研究获关注(2022-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评论?地球与环境》发表了题为《北极的塑料污染》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引用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关于北极底栖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的两项研究成果。海洋三所的北极底栖生物体内微塑料监测与研究始于2018年开展的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此后,在中国第九次北极考察至中国第十一次北极考察中,海洋三所持续推进底栖生物及其栖息环境(包括水体、沉积物等)中微塑料污染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被引用270余次,包括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研究报告等。为加强北极塑料污染问题研究,海洋三所专家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北极微塑料监测标准。结合我国北极考察实际情况,制定北极底栖生物及其相关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监测的规程、导则和标准,确保北极微塑料的业务化监测与研究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北极底栖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的监测和危害风险评估。强化底栖生物体内微塑料生物效应的调查与研究,建立危害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加强北冰洋中心区及其邻近海域底栖鱼类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监测与危害风险评估。三是持续推进北极海洋、海冰、大气和底栖生物等全要素中微塑料的同步监测。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提升人类对北极微塑料污染科学认知的调查与研究能力。
【关键词】北极底栖生物,微塑料污染,海洋科考
【海洋经济】国内首个双极化GNSS-R海洋探测载荷成功发射(2022-05-06)
【摘要】 5月6日,北青网讯,5月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8颗卫星发射升空。其中,由天津港保税区一企业牵头、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参与论证研制的国内首个双极化GNSS-R海洋探测载荷,搭载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顺利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载GNSS-R探测是利用导航卫星L波段信号为发射源,在卫星平台上安装反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接收并处理海洋、陆地或移动目标的反射信号,实现被测媒质的特征要素提取或移动目标探测的一种技术,可为全球海洋探测提供海面平均高度、海浪高度、海冰探测、海面风场和海水盐度等重要观测数据。相比于传统的单极化探测,此次发射的双极化GNSS-R海洋探测载荷,可同时完成L波段反射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式探测接收,还能够提高探测精度。GNSS-R海洋探测载荷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提供海面风场信息,为航海出行提供气象信息。
【关键词】海洋探测,双极化,精度提高
【海洋经济】新型海洋温盐剖面测量仪通过评审(2022-05-05)
【摘要】 5月5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制的高船速、大深度投弃式海洋温盐剖面测量仪样机搭载于“智海”号试验船完成海上试验,并通过了现场考核与专家评审。专家组认为,该类型投弃式温盐剖面测量仪完成了高船速、大深度环境下的海洋环境参数测量功能,装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数据准确有效,达到了海试大纲的要求,实现了投弃式海洋环境测量技术新突破,拓展了该类型海洋装备的应用领域和业务范围,此次海上试验将为后续研究项目及相关装备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海洋装备,高船速,大深度
【海洋经济】全球海洋发现5000多种新病毒(2022-04-14)
【摘要】 4月14日,中国青年网讯,《今日美国报》11日报道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发布在《科学》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中存在超过5000种新型病毒。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海洋范围内采集到的3.5万份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病毒为RNA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RNA病毒均与地球上存在的古老基因RdRp有关。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助于了解病毒的演进历史及其对地球生命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病毒,RNA,RdRp
【海洋经济】海洋三所与企业合作创新研发海洋生物中医药产品(2022-04-12)
【摘要】 4月1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4月1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组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学术交流,提出打造海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交流会上,海洋三所围绕海洋创新药物、海洋中药质量标准化、海洋新型药用活性物质研发等方向介绍了8个已具备转化潜力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产业化中试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活性筛选与功能评价平台在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进展。片仔癀药业介绍了该公司科技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现状与规划。通过深入交流,双方在开发方向、合作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将根据市场需求尽快开展创新药物、保健食品、中药标准化等方面研发,并在此基础上共同申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海洋生物资源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片仔癀,海洋中药
【海洋经济】研究发现大规模赤潮球形棕囊藻为独立生态型(2022-04-08)
【摘要】 4月8日,中科院海洋所讯,球形棕囊藻是一种重要的有害藻华肇事种,在欧洲北海和东南海海域经常形成赤潮。1997年,我国东南沿海首次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之后,我国近海多次暴发球形棕囊藻形成的大规模赤潮,造成大量养殖生物死亡,威胁核电运行安全,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在赤潮过程中会形成厘米级大小的“巨囊”,直接影响其危害效应。但是,这一特征究竟是球形棕囊藻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还是受到外在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于仁成研究团队综合应用形态学、色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团队针对球形棕囊藻构建了高分辨率的种下分子标记,将全球的球形棕囊藻分为4个基因型。研究发现,分离于我国南海的部分球形棕囊藻株系属于同一基因型,该基因型的藻株可以形成厘米级“巨囊”,且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but-fuco)作为特征色素,其生理生态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球形棕囊藻株系,是一个以“巨囊”为特征的独立生态型。尽管我国近海存在多种基因型的球形棕囊藻,但南海北部湾海域和广东沿海的球形棕囊藻赤潮主要由该生态型形成。2021年南黄海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赤潮也是由该生态型的球形棕囊藻形成。基于该生态型的遗传序列信息和特征色素组成,研究团队构建了“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的qPCR检测方法和特征色素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过程研究,揭示了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的不同来源和发展过程。相关研究工作深化对全球球形棕囊藻种下多态性的认识,也为阐明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机制、针对性开展赤潮监测和预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洋灾害,赤潮,球形棕囊藻
【海洋经济】专家共研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2022-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30日,自然资源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介绍了野外站的建设背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汇报了2021年度工作进展和五年建设发展规划。与会专家肯定了野外站2021年在组织实施我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数据收集与整编、产品研制、BGC(生物地球化学)Argo数据应用、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就野外站的运行、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建设、观测网建设和数据共享等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据了解,Argo即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是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0年正式启动建设。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前身为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始建于2002年,2019年10月正式纳入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序列,是我国较早开展涉及Argo观测研究的一支创新型科技团队,也是全球海洋Argo系统中设立的11个国家Argo数据中心之一,长期代表我国参与国际Argo计划及其组织的各种活动。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数据,GOOS
【海洋经济】海洋二所新增标本开展瓜头鲸研究(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新增大型海洋生物标本——瓜头鲸的骨骼和表皮标本。据悉,该瓜头鲸生物体于去年在浙江台州临海头门港海域北洋坝滩涂上搁浅。瓜头鲸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自然死亡生物体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知识普及等具有重要意义。海洋二所历时半年完成瓜头鲸标本制作,有效丰富了该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展品,可帮助公众了解海洋哺乳动物及其演化过程,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目前,海洋二所深海生态系统观测与保护团队已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瓜头鲸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对瓜头鲸的线粒体基因组与肠道内共生微生物种群结构展开分析,对其基因遗传多样性与肠道微生物生态进行研究,丰富我国瓜头鲸遗传信息数据库。
【关键词】海洋生物,瓜头鲸,基因组测定
【海洋经济】辽宁省创新探索进行空天海地一体化海冰监测(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去年入冬以来,辽宁省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域逐渐进入海冰期,同时全省多地疫情出现散发,给海冰冰情调查带来严重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探索空天海地一体化海冰监测手段,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海洋预警部门首次应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海冰监测,这也标志着海洋系列卫星在辽宁省自然资源领域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辽宁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利用海洋卫星一号C、D卫星影像,联合省内高校等科研单位开展海冰冰情监测,不仅探索出了一套先进的技术路线,并提供了多期海冰影像和海冰分类数据。经验证,各项监测成果均满足辽宁省海冰冰情预警监测技术要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现有的海冰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丰富了海冰监测成果,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辽宁省,辽东湾,黄海北部海域,海冰监测
【海洋经济】全球首次揭秘深渊沉积黑碳碳汇(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2月10日,《自然》杂志旗下新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在线刊登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曦关于深渊黑碳的最新研究成果《深渊是海洋中一个重要且异质化的黑碳碳汇》。在全球首次报道了深渊沉积黑碳的来源、分布和埋藏通量。据介绍,黑碳(blackcarbon)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环境健康危害等诸多问题,是当前国内外气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尽管海洋很早就被认为是重要的黑碳碳汇,但关于深海黑碳的研究报道较少,对深渊沉积物的黑碳更是从未报道过。研究团队利用学校深渊中心组织的海沟航次和国际合作者的共享航次,获得了阿塔卡马、克马德克、新不列颠、布干维尔、玛索和马里亚纳等6条海沟的沉积物样品。课题组分析了黑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获得了3个重要发现。一是海沟沉积黑碳是来自陆地植被和化石燃料的贡献而不是海洋来源,该发现基本解决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大洋黑碳是陆地来源还是海洋自生来源的争论。二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对海沟黑碳的贡献比例与海沟距离陆地的距离、附近国家的植被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活动水平有关。在靠近欠发达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海沟和布干维尔海沟,植被燃烧的平均贡献超过50%;而在靠近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克马德克海沟以及附近有明显采矿活动的阿塔卡马海沟,化石燃料燃烧的贡献可超过80%。三是基于6条海沟估算得到全球深渊黑碳年埋藏量为1.0±0.5×106吨,该值是前人估算的深海黑碳埋藏量的两倍。这意味着,早期对深渊的忽视很可能大大低估了深海的黑碳碳汇潜力。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上海佘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开放基金的资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欧盟科研基金和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提供了航次经费支持。
【关键词】海洋科学,深渊黑碳,黑碳碳汇
【海洋经济】广州海洋实验室唐丹玲研究团队揭示了南海西南部微塑料空间分布特...(2022-03-01)
【摘要】 3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广州海洋实验室唐丹玲团队采集、分析海表微塑料实测数据,揭示南海西南部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及聚合物构成。相关成果发表于海洋学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海洋科学前沿》上。全球海洋中近60-80%的漂浮废弃物是塑料。由于塑料的难降解性,海洋最终成为了废塑料碎片的主要汇点之一。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目前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全球各类水体环境中,其中陆源排放和海上船只活动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南海西南部岛礁众多,且远离中国大陆,其微塑料污染水平和来源也尚不明确。该研究数据由团队成员于2018年3-4月在南海南沙和西沙附近水域采集,共计22个采样站位。本研究结果揭示微塑料污染广泛存在于南海西南部,但其总体水平较低,超过80%的微塑料粒径小于2毫米。南海西南部的微塑料污染物主要为纤维状和碎片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和赛璐玢(Cellophane)。南沙的海表微塑料丰度高于西沙,而且微塑料的粒径更大一些。此外,南沙的海表微塑料聚合物类型更丰富。南海西南部海表微塑料丰度较低,但聚合物种类繁多,岛礁之间以及海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海上船只往来和部分有人驻守的岛礁是该海域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西沙和南沙的MPs污染差异表明需要加强对船舶和渔业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处理的控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海上、尤其是公海上的塑料垃圾。
【关键词】海洋垃圾,微塑料,空间分布
【海洋经济】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前沿中心在气候变暖地表能量变化研究取得最新进...(2022-02-08)
【摘要】 2月8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宋丰飞教授联合来自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在气候变暖地表能量变化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提出代表地表大气能量变化的地表有效位温(Thetae_sfc)是衡量全球变暖与相应极端天气变化的更为全面的指标。一直以来,地表气温(SAT)和海洋热含量分别是衡量全球变暖的大气和海洋的最重要指标。历来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中都有专门的章节去分析观测和模拟中的SAT和海洋热含量变化。但与海洋热含量代表海洋中的能量不同,地表气温并不完全代表地表大气中的能量,因为它并没有考虑地表大气能量中的潜热部分(与大气中的水汽相关)。SAT在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广泛使用与它拥有长期可靠的观测记录密不可分,但其是否能够代表全球变暖及其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利用观测、多套再分析资料以及CMIP5(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模式的地表气温和地表比湿计算了地表有效位温,检查了历史阶段的地表有效位温变化并探讨了其在未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地表有效位温在最近四十年(1980-2019)的全球变暖速率是SAT的两倍,即大气水汽与SAT变化对全球变暖造成的地表大气能量变化相当。由此可见,水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不可忽略。
【关键词】气候变暖,地表能量变化,地表有效位温
【海洋经济】全球首个仿生鲸鲨震撼亮相上海海昌海洋公园(2022-02-08)
【摘要】 2月8日,海洋知圈讯,1月26日,世界首条仿生鲸鲨“落户”上海,成为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火山鲨鱼馆的常驻嘉宾。据了解,这条高科技庞然大物长约4.7米,与一般家用车尺寸相近。仿生鲸鲨拥有无线遥控、程控游动、多关节仿生推进等技术,能够高度仿真模拟真实鲸鲨动作,在水中自主完成直线、转弯、上浮、下潜、定深、嘴部张合、鳃裂、饵料投掷等动作。目前航天新光已经成功研制出仿生虎鲸、仿生金龙鱼、仿生江豚等1.2米级别型号的产品,研发团队还在尝试大虎鲸以及灭绝的苍龙等仿生水下动物,推动水下智能技术及仿生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关键词】世界首条,仿生鲸鲨,高度仿真
【海洋经济】超强台风加速陆源物质聚集入海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取得新认知(2022-02-08)
【摘要】 2月8日,海洋知圈讯,当前,人类活动干扰是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极端气候事件通过加速“流域-河口-近海”系统入海物质的源汇过程则进一步加剧了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利奇马”台风这一特殊事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石洪华研究员召集有关人员就“利奇马”台风加速陆源物质聚集入海造成的近海生态效应研究方案和台风影响跟踪调查航次安排进行了研讨。项目组根据台风前(7月19-27日)、台风后(8月19–25日)两个航次的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水文、气象等资料,综合利用海洋生态学、生物学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利奇马”台风对莱州湾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影响,并基于捕捉到的浮游植物藻华现象,揭示了“利奇马”台风引发莱州湾赤潮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赤潮发生与水文、化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奇马台风导致了渤海莱州湾沿岸区域强降雨,大量陆源输入导致莱州湾表层水体盐度显著下降,并伴随着溶解态无机氮和硅酸盐浓度上升,导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显著增加,部分海域呈现出赤潮状态,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著降低。近年来,台风在渤海造成的大规模赤潮现象鲜见报道,本研究为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导致陆源淡水和营养物质大量快速排海的生态效应提供了新认知,对于深入认识近海生态系统演变动力学机制,支撑海陆统筹的海洋综合管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极端气候,近海生态,海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