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研发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卤代烃污染修复材料和技术”项目支持下,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该菌剂在厌氧脱卤呼吸过程中获得能量、繁殖生长,可高效地将高浓度四氯乙烯、三氯乙烯、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等完全脱氯为无毒的乙烯,性能媲美国际知名的KB-1菌剂,填补了国内空白。此菌剂的多种型号可将各种氯代甲烷、氯代乙烷和氯代丙烷等氯代烷烃厌氧脱卤降解无害化。目前,博诚环境已建成高标准菌剂生产线,研发了碳源、电子供体、电子受体和生物刺激因子等发酵材料配方和发酵工艺参数,实现厌氧脱卤菌剂规模化经济、高效生产。博诚环境于2020年参与了由上海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卤代烃污染修复材料和技术”项目,主要负责卤代烃生物修复菌剂研制与生产线建设、地下水卤代烃生物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验证。博诚环境研发的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结合已授权的“一种包气带污染土壤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方法”“一种地下水和含水层土壤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方法”两项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治理修复氯代烃污染场地。
【关键词】修复,技术,研发
【绿色环保】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热试点火成功(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5月26日,由中冶长天子公司长天能环总承包建设的揭阳东江国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热态试车点火取得圆满成功,即将正式投料运行。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重点工程——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主要配套环保工程,为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在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各参建单位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共同努力确保了热态试车点火成功。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废综合处置项目位于揭阳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环保中心内,其中焚烧及物化综合处理子项目投资约3.8亿元,占地面积约115亩,可处置HW11、HW50等15大类危险废物,年收集处理危险废物6万吨,包括焚烧处理规模3万吨/年,物化处理规模3万吨/年。各类污染物经焚烧处置后的烟气指标优于《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要求。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揭阳大南海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及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企业提供危废处置服务,并有效缓解揭阳市及周边其他地区危险废物处置压力。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压力
【绿色环保】东湖高新集团率先打造国内污水行业减污降碳新范本(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6月6日,国内首个市内风光水多能互补尾水发电站一期示范项目在武汉成功发电。该项目由东湖高新集团、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和武汉大学协同研发建设,能够将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水力发电,再配置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多能互补,产生源源不断的绿电。污水处理厂是当下城市重要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基础工程,为保证市政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厂区设备常年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一方面用电量巨大,另一方面尾水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为将减污降碳真正落到实处,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阳逻污水处理厂利用尾水具有稳定的出力条件和尾水结构适合安装的优势,率先在国内推出尾水发电站模式。项目一期安装有18千瓦轴流式水轮发电机,利用排入长江的污水处理厂尾水落差进行水利发电,并在泄水池上方配置建设分布式实验用光伏电站和分布式风力发电,能够在保证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合理利用风光水三种新型能源,充分实现了多能互补。据测算,该项目水轮机组年均利用小时数为8500小时,是光伏电站发电时间的8倍,一期电站整体每年可生产清洁电量150000千瓦时,实现替代标准煤76.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1.9吨。根据规划,东湖高新集团将以阳逻污水处理厂为示范基地,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国内污水厂“碳减排”样板。除了尾水发电,还将在全厂光伏发电、污水余热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化实施,将污水处理厂从耗能工厂转变为“能源工厂”,助力污水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该示范项目的实施,是东湖高新集团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践行“双碳”战略的成功试水,为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环保】国内首个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承建的陕煤澄合矿业公司西卓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工程正式开工。此项目是国内首个矿井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北京华宇在加大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煤矿作为煤炭行业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资源,如何挖掘这些派生资源的非生产性价值,充分利用煤矿环保技术协调好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尚需探索的重要课题。此次一体化应用项目采用矿井热害治理、矿井回风余热利用、矿井水余热利用、空压机余热利用以及空气能、太阳能热水制备等专利技术,充分回收矿井回风、矿井排水、空压机余热、矿井降温冷凝热等余热资源,通过冷热两用热泵机组,冬季生产50℃热水,夏季生产0℃~7℃冷水,可彻底解决西卓煤矿冬季建筑采暖与井筒防冻,夏季建筑空调与井下降温以及全年职工洗浴热水供应等问题。同时,此项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集控系统,可以实现按需供热、供冷和全系统无人值守,是煤炭行业矿井废热综合利用,实现高效智能、低碳环保的精品示范工程。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2万吨,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经济价值约600余万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益
【绿色环保】“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课题通过验收,促绿...(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受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的委托,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承担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研究任务,日前正式通过了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课题验收。《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课题从国家战略定位出发,深入分析了绿色技术研发的特点,当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现状与主要问题,科学界定了未来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深入探究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提出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若干建议。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课题组最后形成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总报告以及《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特点研究》、《政府支持生态环保研究项目建议研究》、《绿色技术领域创新联盟发展研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专题报告等相关研究成果,有力支撑和直接参与起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全面完成了课题任务书所有要求与研究内容。据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
【关键词】资源,配置,高效
【绿色环保】新技术为新疆棉田穿上环保新衣,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为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一项新技术正在新疆喀什地区的田间地头推开,高强度的高堡膜大面积使用,给棉田穿上环保的“新衣裳”。据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出具的试验示范报告,2021年新型高强度地膜,使用6个月后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比传统地膜回收率提高30%;综合成本每亩地降低50元;棉花单产增加6.5%—10.4%,经济收入增加14.8%—22.8%。2021年,麦盖提县拨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了农田残膜污染整治力度,对高堡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专项补贴,面积达30万亩。今年,麦盖提县种植棉花面积达62万亩,通过高堡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有效治理农田白色污染的问题。专家表示,高堡膜高强度易回收,既达到回收残膜目的,又节约了资源,对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污染,整治,力度
【绿色环保】国内首套新型高炉煤气脱硫工程在安钢建成(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国内首套高炉煤气精脱硫“水解+兰碳吸附”工程在安钢建成,该工程建成投用为冶金行业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路线。高炉煤气精脱硫是冶金行业超低排放重点难点问题,是钢铁业界不断进行工艺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安钢经过不断探索、系统分析,确定采用“水解+兰碳吸附”高炉煤气精脱硫新的工艺技术路线,集成完成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该工程具有占地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无废水废气排放,无固废危废排放等优点。该技术路线属于国内首创,同时也解决了焦炉煤气精脱硫的技术难题,为冶金行业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了安钢方案。为找准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工艺路线,安钢先后派人到兄弟企业及专业厂家就治理工艺、运行现状、排放指标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安钢高炉实际情况,对水解段塔体布置方式、系统阻损、水解效率、脱硫指标进行研讨。对该项目最关键的加压、水解和脱硫等组成单元,泽众设计公司成立专业团队,将水解单元作为重点部分,通过考察预处理水解剂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结合实际进行水解装置图纸设计转化,掌握了水解单元及配套设施设计要素,同时将脱硫单元作为技术核心,为项目整体达标运行做好支撑。面对复杂的工艺流程及高要求的施工精度,集团公司抽调泽众设计公司、工程管理公司、缔澄环保公司、建设公司、能源环保处等单位专业骨干人员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周密详尽的施工方案,克服无经验借鉴、高空吊运交叉作业等多重困难,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尤其是在项目关键设备——脱硫塔的运输安装工作中,提前对有限的施工现场进行路面硬化,为单体高30米,重量70吨的12座脱硫塔吊运安装开拓出一条新的路线,节省了大量倒运时间。与此同时,吊运设备选择使用更经济实惠且完全满足项目需要的260吨履带吊进行作业,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
【关键词】工程,设计,建设
【绿色环保】天津大学成功研制仿生向日葵追光智能材料(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受向日葵向光特性启发,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能“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基于MXene增强液晶弹性体的仿生向日葵管状液晶驱动器。近日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都会向光生长,这是由于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更好生长。作为向光性植物的典型代表,向日葵不仅可以感知阳光的方向并随之响应,而且可以自发不断地紧紧追踪阳光运动,表现出了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物智能。近年来,如何设计和开发仿生向日葵的向光性智能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材料科学家竞相关注的焦点。液晶弹性体是一类优异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兼具聚合物弹性和液晶各向异性,同时具有多刺激响应性、类似肌肉的机械性能、可逆驱动变形以及形状可编程等性能,在仿生智能材料、人工肌肉和自适应系统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发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光聚合的二维MXene纳米单体,通过原位光聚合到主链型交联液晶弹性体中,极大增强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赋予其优异的光驱动能力。这种新材料能够像植物茎一样向光照射的方向弯曲,还具备在三维空间内所有角度快速感知、连续跟踪和自适应地与入射光相互作用的能力,实现了类似向光性植物的自适应光源精准追踪。
【关键词】光源,精准,追踪
【绿色环保】我国钢铁业“以氢代碳”新进展:首次试验高炉纯氢冶炼技术(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压力巨大。氢冶金是清洁的革命性钢铁生产技术,利用氢代替碳作为冶金过程燃料和还原剂,反应产物是水。与传统的碳冶金相比,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实现清洁生产目标。 近日,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上海大学与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民营企业昌黎县兴国精密机件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了我国首次以纯氢为喷吹气源的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开发试验。据悉,试验中系统运行正常,相关数据达到预期标准。通过此次试验,实现了降低焦比1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以上和铁产量增加13%以上。同时,获得了钢铁生产中大规模安全使用氢气的宝贵经验。氢与传统炼铁过程的耦合是此次项目试验中的关键难题之一。氢气和铁矿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吸热,会造成高炉温度下降。怎样最大程度使用氢气,还保障炉温是技术难点。为此,技术团队在试验中采用富氧喷氢、装料调控等手段解决了高炉富氢与传统炼铁过程的耦合协调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进行半工业化或工业化规模的纯氢冶金试验,大规模的氢源是基础,但大规模使用氢,存在生产安全隐患。张玉文提到,这次试验也突破了大规模氢气供应和氢气安全使用难题。
【关键词】氢气,安全,使用
【绿色环保】深能环保自主研发国内首台超千吨级大型焚烧炉排顺利下线(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内首台11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在中山市顺利下线。这是由深能环保自主研发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焚烧炉排。SEC-SLC型1100吨级焚烧炉排可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湿垃圾、污泥等多种物料,做到因“料”制宜,确保垃圾充分、均匀燃烧。安装时,模块化的设计让安装更加便利,10天便可以完成整套设备的安装;使用时,该焚烧炉排采用双列并列式的结构,每列分为多个独立单元,均可做到独立驱动,在便于操作的同时,有利于物料均匀燃烧。这台超千吨级的大型焚烧炉排将用于武汉二期垃圾焚烧项目,每天可处理1100吨垃圾,单套设备可服务125万人口。该设备的下线,标志着深能环保在垃圾焚烧炉设备研发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二十年来,深能环保在国产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道路上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智造”,现已具有225吨/日、300吨/日、400吨/日、500吨/日、600吨/日、750吨/日、1000吨/日、1100吨/日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焚烧炉排成套产品,并申请获得焚烧炉排相关技术专利43项,逐渐形成具有深能环保特色的国际一流定制化炉排技术体系。目前,深能环保下属项目共配套50余条生产线。焚烧炉排成套设备已开展对外销售服务,并已服务于20余个项目,以齐全的配套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广受客户好评。
【关键词】湿垃圾,污泥,物料
【绿色环保】我国焦化行业首例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成使用(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历经7个月建设周期,为焦化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邢台园区提供全套设计的焦炉烟气75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正式投用,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此项目是全国焦化行业首例建成投用的焦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对整个焦化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示范引领和指导意义。经首次取样检测,二氧化碳产品气干基含量99.62%,优于捕集工段98.5%的设计指标。后期经提纯后的高纯级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可达99.99%,优于冷冻食品、饮料、调味剂所用的国标《GB 10621-2006 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99.9%的标准,可广泛应用于气体肥料、制冷剂、工业原料、食品应用等诸多领域。旭阳集团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设计采用化学吸收法捕集工艺及深冷分离法提纯工艺,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7500吨,回收的二氧化碳经深度提纯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实现“变废为宝”,在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链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可在未来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税支出,促进“碳汇交易”,对于企业来说可谓一举多得,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作为一个开放性产学研平台,将持续增加企业绿色能源相关技术储备,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为进一步深化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焦炉,烟气,示范引领
【绿色环保】同阳科技二次供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让清水流畅千家万户(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天津同阳科技二次供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连续自动监测被测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客观地记录二次供水水质状况,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变化,为用户监管平台提供水质监测数据,防治水污染事故。适用于自来水水厂及管网监测、末梢水、箱式二次供水、市政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监测、直饮水供水等领域。二次供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由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组成,形成了对二次供水系统的水质监测和数据上报的完整系统。取代了传统、繁琐、人工二次供水系统监测分析,实时监测关键参数浊度、余氯、pH、温度等,还可支持自由选配其他参数,建立实时、远程、准确、自动的二次供水监测系统。
【关键词】传输,设备,组成
【绿色环保】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闽启建(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2021年12月10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此次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将出资约2.6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由新公司出资约3千万元购买福州大学的技术服务。合作三方将进一步聚焦我国发展氢能产业化存在的“卡脖子”难题,充分利用福州大学在合成氨及“氨-氢”转化催化技术领先优势,坚持产学研用融合,打造一支国家级“氨-氢”能源产业创新团队,共同建设氨工业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发展集绿氨产业、氢能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于一体的“零碳循环”的万亿级产业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零碳,循环,产业链
【绿色环保】高-低温催化剂满足“全负荷”脱硝超低排放并解决空预器堵塞与腐...(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实现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的火电机组全负荷、全工况的环保达标运行目标,实现机组启、停和低负荷范围内脱硝装置正常投运并达标,宝钢湛江钢铁领导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决策,宝钢湛江钢铁、宝钢科技部、宝钢中央研究院与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成功地实现“高-低温催化剂”在发电厂烟气“全负荷”NOx超低排放上的应用。宝钢湛江钢铁电厂350 MW燃煤机组于2018年12月进行“150~420℃高-低温SCR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等量替换原中高温催化剂),于2019年1月投运并达到“全负荷”NOx超低排放要求。在电力系统还未实现的“全负荷”脱硝超低排放的情况下史无前例地真正做到了“全负荷”NOx超低排放,这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有力支持和高水平脱硝技术的创新探索。SCR系统“150~420℃”运行意味着机组在并网前5~10小时就达到了NOx超低排放要求,使深度调峰提高到10%~20%负荷的能力,这在煤炭供应紧张及双碳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机组投运三年多时间,无论是启、停炉阶段还是深度调峰阶段从未发生过NOx超排现象,没有任何一个超排点,证明了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和抗中毒能力。在各种燃料工况与运行工况下,SCR系统运行都非常稳定,氨逃逸率很低,彻底解决了原有的空预器堵塞与腐蚀问题。如上所述,应用高-低温催化剂所达到的技术提升与技术效果非常显著,所生产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关键词】创新,探索,脱硝技术
【绿色环保】天能开拓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可对废旧锂电池安全回收并修复再造(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天能控股集团在总部浙江省长兴县和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项目投资协议》。而在这之前,天能集团已在长兴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的能力。据了解,天能控股集团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浙江、江苏、安徽等七省建成十六大生产基地,拥有10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目前,天能控股集团已在20余省份建设了规范有效的回收体系,年处理废旧铅蓄电池能力共达95万吨。同时,天能控股集团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联合,采用国内领先的技术装备和工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了“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制备的电池级高纯硫酸钴”“废旧动力锂电池清洁回收绿色循环工艺”等5项省级新产品新技术,其技术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相关关键工艺技术已申请专利27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可以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安全回收,并可修复或再制造成合格的锂电池原材料,重新用于锂电池的生产,打造了行业领先的产业链循环运营示范模式。这一项目还获得了工信部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梯次、再生利用双白名单认证。
【关键词】运营,示范,模式
【绿色环保】河南首家废旧锂电拆解企业开工建设,从“退役”锂电池中回收稀有...(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综合利用问题,成为业界持续攻坚的难题之一。河南省三门峡泓远循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置两万吨废旧锂电池的拆解能力。据了解,这家公司是由三门峡招商局于2020年招商引进的高科技、技术型新能源专业公司。公司隶属于上海鎏明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等离子技术。企业通过多年的不断攻关,创新离子拆解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拆解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还对废旧锂电池“吃干榨净”,将“退役”锂电池进行环保拆解并充分回收钴、镍、锂等稀有金属材料,彻底消除废旧动力电池带来的环境隐患。据悉,一般情况下,如果容量性能降到30%以下,动力蓄电池就不能再梯次利用,只能拆解报废。电池被拆解后,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例如钴、锂、镍等贵金属。将这些资源再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公司废旧锂电池拆解基地建成后,将成为豫西及辐射山西、陕西等区域的新矿山零碳金属生产基地,经济效益显著,每年可削减工业碳排放1万多吨,将为三门峡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关键词】新矿山,零碳,金属
【绿色环保】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实际运行效果超出预期目标(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响应国家调峰要求,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二期#3、#4机组将常规中温催化剂更换为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运,投运两年以来,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烟气温度241℃时,脱硝系统喷氨投运,系统快速响应,27分钟出口氮氧化物达到34mg/Nm3左右,达到超低排放。实现了并网即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的目标,体现了巨大的环保优势。目前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已经在华电、国电投、国能、华能等集团二十多台机组成功投运,体现了巨大经济环保效益,有力推动了燃煤电厂脱硝技术创新。未来华电光大将继续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战略方向,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做出特有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环保】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被工信部确定为“绿色园区”以来,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能源利用、资源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管理运行等方面要求全流程绿色化,持续探索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园区建立了《高新区环境质量执行标准体系》和《高新区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体系》,严格要求入驻企业按照这两项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规范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处理方式。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对园区重点企业与项目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治理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据了解,园区目前已构建六大产业链,主要有风电装备产业链、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非金属资源深加工-现代建材-尾矿利用产业链、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产业链、废水回收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园区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绿色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下,园区也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哈密绿建环保科技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新型材料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广场砖、路沿石、砌块等建筑材料,其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周边厂矿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自2017年建厂以来,企业已累计生产各类建材产品15万立方米,相当于帮助哈密减少了8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排放
【绿色环保】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启建(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近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全球“绿氢和蓝氢”需求将达7500万吨。发展氢能产业是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然而氢气储运难和安全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研究发现,氨作为高效储氢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易液化储运、安全性高和无碳排放等优势。作为我国氨工业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2018年,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等开发出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的低碳安全高效“铁钌接力催化”合成氨成套新技术,实现在年产20万吨合成氨装置上工业应用,打破了国外近30年的技术垄断。在此基础上,该中心进行“氨-氢”绿色能源重大技术攻关,创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温催化剂,使传统高温“氨分解制氢”的温度大幅下降,并设计开发出氨低温制氢加氢站装置和新型“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攻克了“氨-氢”能源循环的关键技术瓶颈,有望发展一条契合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的“清洁高效合成氨—安全低成本储运氨—无碳产氢用氢”的全链条特色氢能经济路线,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条崭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全链条,特色,氢能
【绿色环保】新型催化剂助力高效绿色制备氨气(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但传统的合成氨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能耗高且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目前,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合成的电催化合成氨技术,被公认为是一种绿色节能的高效碳减排技术。其中,设计制备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是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课题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的赵焱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证明,新型单原子催化剂“钼单原子负载的二维磷化硼催化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合成氨催化剂,有望大幅提高制氨的产率,减少物料和能量的浪费。相关成果发表于《能源与环境材料》上。目前,在全球低碳经济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影响下,开发新型绿色合成氨技术替代传统合成氨工艺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电催化还原氮气合成氨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合成的绿色节能高效技术。团队通过研究筛选发现,钼单原子负载的二维磷化硼催化剂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氮气活化还原合成氨能力,同时在抑制析氢竞争反应等方面性能同样突出。
【关键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