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复宏汉霖H药联合化疗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2023-11-02)
【摘要】 11月2日,药智新闻讯,近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通用名: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的III期临床研究(ASTRUM-002)已成功达到预设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主要研究终点。ASTRUM-002为一项三臂、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旨在比较H药、H药联合汉贝泰或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根据RECISTv1.1评估的PFS。结果显示,H药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显示出明显的PFS改善,达到预设的优效性标准,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关键词】复宏汉霖,H药,III期临床研究
【生物产业】康方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药一/二线治疗IO初治NSCLC(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药智新闻讯,近日,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AK112)单药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未经免疫疗法治疗(IO)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b期临床研究结果重磅发布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官方期刊《胸部肿瘤学杂志》(JTO,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IF=20.4)。这项研究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该Ib期研究旨在确定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药治疗作为晚期NSCLC患者一线或二线治疗的最佳剂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早期数据曾于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发表。本次在JTO发表的为截至2022年10月5日,中位随访时间10.4个月的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治疗剂量、既往治疗史和PD-L1表达如何,晚期或转移性NSCLC都可受益于依沃西单药治疗,临床前景广阔且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康方,PD-1/VEGF双抗,依沃西
【生物产业】罗氏公布III期临床试验BEAT-SC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药智新闻讯,近日,罗氏公布III期临床试验BEAT-SC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含铂化疗作为ES-SCLC的一线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FS获益。BEAT-SC研究是目前全球首个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国际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主要分析结果显示,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组成的联合疗法可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改善PFS。在此次中期分析时,OS数据尚未成熟。研究将继续进行,直到计划的下一次统计学分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的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该联合用药的新安全性信号。该研究数据将在近期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关键词】罗氏,III期临床试验,BEAT-SC研究
【生物产业】远大医药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33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2023-10-26)
【摘要】 10月26日,药智新闻讯,近日,远大医药用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的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给药,是远大医药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研发进展。GPN00833主要活性成分丙酸氯倍他索具有高效的局部抗炎活性和较强的毛细血管收缩作用,产品独特的纳米制剂工艺有效解决了激素产品低水溶性导致的生物利用度低及安全性风险;本次III期临床研究,拟入组252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旨在评价GPN00833用于治疗中国人群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和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GPN00833在美国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及两项III期临床试验均成功的达到了临床终点,产品已于今年上半年向美国FDA递交了NDA申请。
【关键词】远大医药,GPN00833,III期临床试验
【生物产业】石药集团SYHA1813研究成果在ESMO发布(2023-10-26)
【摘要】 10月26日,药智新闻讯,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SYHA1813在复发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成果已于2023ESMO大会以Minioral的形式进行了汇报(编号:506MO)。该研究是一项开放、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ChiCTR2100045380),旨在评估SYHA1813在复发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截至2023年4月12日,脑膜瘤队列入组了11例复发的脑膜瘤受试者(5例男性,6例女性),中位年龄为50岁(范围:34-76),包括1名WHOI级,6名WHOⅡ级和4名WHOⅢ级。入组的受试者每日口服给予SYHA1813的剂量为15mg或20mg。初步结果显示,SYHA1813在复发性脑膜瘤受试者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客观缓解,且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石药集团,SYHA1813,ESMO发布
【生物产业】恒瑞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用于直肠癌III期研究入选ESMO优选口头报...(2023-09-26)
【摘要】 9月26日,药智新闻讯,欧洲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10月20日至10月24日盛大召开,其中Late-breakingAbstract(LBA)研究作为ESMO年会的重中之重,将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据爱医时空编辑部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陶凯雄教授处获悉,其团队开展的“新辅助短程放疗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长程放化疗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对照Ⅲ期试验(UNION)继2023ASCO壁报亮相后,又成功入选2023 ESMO proffered paper presentation(优选口头报告),为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卡瑞利珠单抗在直肠癌领域的治疗再添力证。
【关键词】恒瑞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直肠癌
【生物产业】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复宏汉霖H药汉斯...(2023-09-13)
【摘要】 9月13日,药智新闻讯,9月11日,复宏汉霖宣布,其首个创新型单抗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ASTRUM-004)数据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WCLC)发布,并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进行口头报告。H药汉斯状(通用名: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复宏汉霖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型产品,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ASTRUM-004为一项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H药联合化疗与化疗两组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于全球多地包括中国、欧盟波兰、土耳其等国家开设研究中心并入组537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H药显著改善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sq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基于ASTRUM-004研究结果,H药已于2022年正式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qNSCLC。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复宏汉霖,H药汉斯状
【生物产业】首次公布,罗氏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五年...(2023-09-11)
【摘要】 9月11日,药智新闻讯,9月10日,罗氏公布了全球III期临床试验IMpower133研究和IMbrellaA扩展研究的试验结果。在IMbrellaA扩展研究中,12%的患者在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OS超过5年,这一数字也成为该领域新的里程碑。该研究结果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3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进行公布,该试验结果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领域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首个五年患者生存报告。IMpower133试验中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数据与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值得关注的药物安全信息。继2018年全球III期临床试验IMpower133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发布后,截至目前,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作为用于一线治疗ES-SCLC的免疫疗法组合。
【关键词】罗氏,阿替利珠单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生物产业】全球首款,罗氏Alecensa ALK阳性NSCLC三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2023-09-04)
【摘要】 9月4日,药智新闻讯,瑞士巴塞尔时间上周五(9月1日),罗氏宣布Alecensa(艾乐替尼)III期ALINA研究与基于铂类的化疗相比,在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无病生存期(DFS)的主要终点。Alecensa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口服药物,由罗氏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发,用于被诊断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Alecensa现已在100多个国家/地区获批作为ALK阳性转移性NSCLC的初始(一线)治疗,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Alecensa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III期试验中证明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的ALK抑制剂。
【关键词】全球首款,罗氏,Alecensa
【生物产业】恒瑞医药降脂创新药瑞卡西单抗公布一项III期研究结果(2023-08-30)
【摘要】 8月30日,药智新闻讯,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心血管疾病领域学术会议之一,2023欧洲心血管学会(ESC)年会于8月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期间,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抗PCSK9单克隆抗体瑞卡西单抗(SHR-1209)的III期临床研究(REMAIN-1)入选Late-breakingScience口头报告。该研究旨在评估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由葛均波院士及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共同牵头。研究结果显示,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且疗效可持续,同时在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给药周期灵活,有助于提升患者用药的便利性。
【关键词】恒瑞医药,瑞卡西单抗,III期研究结果
【生物产业】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持续6年以上,诺华公布Leqvio最新长效研究数据(2023-08-30)
【摘要】 8月30日,药智新闻讯,美国时间8月28日,诺华公布了ORION-8试验的最新长期研究数据,该试验为ORION-9、ORION-10、ORION-11试验的III期开放标签扩展。研究数据表明,Leqvio(乐可为,Inclisiran)与他汀类药物每年两次联合给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疗效可持续超六年。ORION-8是迄今为止Leqvio完成的最大临床试验,作为Leqvio一致性长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支持性研究。诺华此前已完成四项相关试验(ORION-9、ORION-10、ORION-11和ORION-3),患者每六个月接受一次Leqvio给药,最长给药时间达三年。近80%(78.4%(95%CI:76.8,80.0))的患者达到了预先指定的LDL-C阈值,LDL-C水平平均降低约50%(49.4%(95%CI:48.3,50.4))。这些结果均显示出一致的疗效,与初始试验结束时观察到的LDL-C降低相当。此外,长期安全性数据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Leqvio具有良好且优越的安全性。
【关键词】有效性,诺华公布,Leqvio
【生物产业】拜耳BRT-DA01疗法治疗帕金森病: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2023-08-30)
【摘要】 8月30日,药智新闻讯,8月28日,拜耳集团及其旗下独立运营的临床阶段细胞治疗子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 LP公布了研究药物bemdaneprocel(BRT-DA01)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的详细信息。Bemdaneprocel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干细胞衍生疗法。上述数据已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大会上公布。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目标,即证明bemdaneprocel在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所有12名受试者中均具有安全性和耐受性,且一年内没有报告与该疗法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有两起与bemdaneprocel无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一起外科手术引起的癫痫发作和一起新冠病例)均已解决,且没有后遗症。此外,18F-DOPAPET影像扫描展示了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中细胞存活和植入的证据。18F-DOPAPET影像扫描是一种神经放射学技术,用于实现帕金森病的多巴胺能活性的可视化并对其进行评估。世界运动障碍病学会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MDS-UPDRS第三部分(运动功能检查)和运动功能状态评估工具Hauser Diary显示,两个组别的次要探索性临床终点均有改善,其中高剂量组的受试者显示出更大的改善。
【关键词】拜耳,BRT-DA01疗法,帕金森病
【生物产业】中国首个TCR-T产品I期临床研究成果(2023-08-25)
【摘要】 8月25日,生物谷讯,近日,国际著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刊发了中国首个获批IND批件的TC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TAEST16001的I期临床研究成果,在此期刊物特邀了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为文章作了特别点评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TAEST16001的I期临床研究为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转化中迈出关键一步。TCR-T细胞免疫治疗是指从患者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样本,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将筛选到的高亲和力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导入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高亲和力的TCR-T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后,可以寻找并特异识别肿瘤细胞,通过激活机制释放细胞因子、穿孔素等对肿瘤细胞进行连续杀伤,从而发挥清除肿瘤的效应。
【关键词】中国首个,TCR-T产品,I期临床
【生物产业】精神分裂症新药ulotaront两项III期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2023-07-31)
【摘要】 7月31日,医药魔方讯,住友制药和大冢制药共同宣布,其在研ulotaront(SEP-363856)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两项III期DIAMOND 1和DIAMOND 2研究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DIAMOND 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固定剂量的多中心III期临床,旨在急性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中评估ulotaront (50mg/天和75mg/天)与安慰剂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为期6周,共纳入435名受试者。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在第6周PANSS评分与基线变化的主要终点上,两组均不优于安慰剂(LS均值:ulotaront 50mg/d和75mg/d治疗组分别为-16.9和-19.6,而安慰剂组为-19.3)。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ulotaront 75mg/d和100mg/d治疗组在主要终点上没有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第6周时,与安慰剂相比,两组ulotaront治疗组的PANSS评分从基线下降的数值更大(ulotaront 75mg/d和100mg/d治疗组的LS均值分别为-16.4和-18.1,而安慰剂组为-14.3)。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ulotaront,未达到主要终点
【生物产业】艾伯维获得CHMP对Epcoritamab的积极意见(2023-07-28)
【摘要】 7月28日,药智新闻讯,7月27日艾伯维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给出积极意见,建议授予Epcoritamab(TEPKINLY?)有条件上市许可,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或多线全身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预计欧盟委员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布关于Epcoritamab获批该适应症的最终决议。艾伯维关于Epcoritamab申请的获批是基于EPCORE NHL-11/2期、开放性、多中心、关键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评估了Epcoritamab在包括DLBCL在内的复发、进展或难治性CD20+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总缓解率,为63.1%。最常见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近期,最新结果已在多个医学大会上呈现。
【关键词】艾伯维,CHMP,Epcoritamab
【生物产业】礼来制药Donanemab临床3期重磅结果公布(2023-07-18)
【摘要】 7月18日,药智新闻讯,7月17日,礼来制药公布了TRAILBLAZER-ALZ2的3期临床研究的完整结果,结果显示donanemab显著减缓了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和功能的下降。这些数据作为专题研讨会在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发布,并同时发表于《JAMA》。礼来此前宣布,donanemab3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以及所有认知和功能次要终点。礼来上季度已完成了向FDA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得到反馈。此外,礼来目前正在向全球其他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大部分将在年底前完成。TRAILBLAZER-ALZ2临床研究结果将有力支持礼来向监管部门申请批准donanemab治疗淀粉样蛋白阳性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患者,无论其tau基线水平如何。
【关键词】礼来制药,Donanemab,临床3期
【生物产业】利用RNA靶向β细胞,从源头解决胰岛素依赖,管线预计3年内进入临...(2023-07-14)
【摘要】 7月14日,生物谷讯,公开资料显示,一家美国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WiNK Therapeutics宣称正在利用RNA技术从源头解决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依赖问题。该公司设计了一种RNA分子靶向人类胰岛β细胞,这种RNA分子可以将两种不同的遗传有效载荷递送到β细胞中,实现“双管齐下”的效果。一种有效载荷可以制造新的胰岛β细胞,另一种在细胞表面制造保护性蛋白质阻止1型糖尿病中的自身免疫细胞攻击β细胞。目前,该公司的相关在研管线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3年内会进入到临床试验中。
【关键词】RNA靶向β细胞,胰岛素依赖,3年进入临床
【生物产业】PNAS:新型RNA纳米颗粒疗法或能阻断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的扩散(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生物谷讯,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In vivo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siRNA delivery using lipid–polymer nanoparticles for multiple myeloma therap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RNA纳米颗粒疗法,其或能促使多发性骨髓瘤无法移动及发生突变,这种新型疗法或能关闭血管中一种吸引癌症的功能,从而使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扩散的通路失去功能。
【关键词】PNAS,新型RNA纳米颗粒疗法,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产业】Lancet Neurol:小型临床试验表明一种改良的CAR-T细胞有望治疗重...(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生物谷讯,来自一项小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一种称为CAR-T细胞的先进血癌免疫疗法的改进形式经调整后可能能够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即一种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项临床试验使用的改良型CAR-T疗法提供了更持久地减少重症肌无力症状的潜力,而且耐受性良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7月的Lancet Neu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fety and clinical activity of autologous RN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in myasthenia gravis (MG-001):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open-label, non-randomised phase 1b/2a study”。
【关键词】Lancet,Neurol,CAR-T细胞,重症肌无力
【生物产业】AI+高通量数字生物技术,颠覆大分子药物研发范式,Aureka完成千...(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生物世界讯,近日,Aureka Biotechnologies(以下简称“Aureka”)完成了由险峰旗云和纽尔利资本共同投资的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后,Aureka将进一步加速其AI+高通量数字生物技术大分子药物开发平台的搭建和寻找药物设计通用法则的研究步伐。Aureka的技术平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依托高通量单B细胞功能筛选技术、基于合成生物学的蛋白快速进化技术,结合结构启发式的AI建模和设计技术,打造了数据驱动的干湿闭环智能免疫疗法发现平台,从而显著提升了药物研发的精准度和效率。仅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Aureka就成功地完成了从设计、合成、表达、筛选到表征的整个流程,并从数百万种可能性中筛选出了超过100个具有功能性的双抗分子,其中部分分子甚至在功能性上超过了目前临床上的阳性药物。这项成果已经在Nature旗下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现在,基于这个项目的合作管线已经进入了IND-enabling阶段。
【关键词】数字生物技术,大分子药物研发,Aur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