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中国石油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油《强非均质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优质环烷基稠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喻为石油中的“稀土”。新疆准噶尔盆地稠油资源量10亿吨以上,环烷烃含量高达69.7%,为世界之最。该类油藏非均质性强、温度压力低,在新疆油田成功实现商业化开发之前,国内外皆无成功开发先例。经过多年攻坚啃硬,该成果在新疆油田环烷基稠油资源开发中得到全面应用,年产量400万吨以上已保持15年,保障了国家对优质环烷基稠油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这项成果已在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KMK等权益油田成功应用,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稠油,开发技术,新疆油田
【石 化】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专用料获新突破(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化新网讯,日前,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专用料9400XW产品开发实现新突破,据用户反馈,产品分子量分布稳定,可纺性良好,纤维力学强度比同类产品高4%左右。实现了干法纺丝纤维从原料到产品全部为中石化产品的“一条龙”服务。9400XW主要用于生产干法纺丝纤维,燕山石化根据仪征化纤的定制需求,对专用料生产技术展开攻关,提出了明确的生产方案,通过工艺优化,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生产出纤维B值更加低,分子量更加稳定,粒径分布更加集中的高质量干法纺丝专用料。此次9400XW产品质量提升,为我国高性能纤维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有效调整了燕山石化的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稳定,可纺性
【石 化】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化新网讯,12月27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提名奖名单正式出炉,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项目获评中国工业大奖,是中国石化唯一获奖单位。该技术成功打破了70年来国外对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封锁垄断,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成套技术,树立了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品牌形象。我国对国外技术和进口产品的依存度显著下降,国内己内酰胺自给率从30%上升至94%。
【关键词】巴陵石化,石家庄炼化,己内酰胺
【石 化】高档润滑油生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0-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化新网讯,近日,由石化院和润滑油公司联合开发的低黏度PAO润滑油基础油连续化清洁生产成套技术,在润滑油公司1万吨/年工业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实现国内首次工业应用,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020年是该项目攻关最为关键的一年。在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和炼化分公司组织协调下,石化院和润滑油公司密切合作,项目团队科技人员攻坚克难,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按时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低黏度PAO基础油连续生产工业装置,并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高质量低黏度PAO产品。
【关键词】全合成,基础油,连续清洁
【石 化】西门子在中国PTA压缩机组市场获突破(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化新网讯,西门子近日赢得来自新凤鸣集团旗下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的订单,将为其年产220万吨的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提供两套空气压缩机组。该项目计划于2019年第三季度投产,是目前中国单套规模最大的PTA装置之一。在本项目中,西门子提供的空压机组包括STC-GV(200-4)压缩机,STC-GT(140-2)膨胀机和SST-600汽轮机和电机/发电机。作为整套压缩机组的核心设备,西门子STC-GV整体齿轮式离心压缩机采用不同转速的多轴布置和定制化的叶轮设计,保证了PTA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有效避免因设备频繁故障导致停产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一步降低客户全生命周期成本。此外,针对个性化用户需求,西门子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压缩机解决方案,而完善的本地化服务团队更是具备了快速及时的响应能力。
【关键词】新凤鸣,规模最大,PTA
【石 化】日本公司研发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购物袋:一年即可分解(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化新网讯,日本公司开发出了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购物袋,有助于减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据NHK报道,三菱化学和一家包装材料制造商借鉴微生物溶解土壤中垃圾的机制,研发了这种塑料袋。据介绍,这种购物袋的材料由甘蔗等植物成分制成,很容易在海水中分解,而海水中的微生物含量通常比土壤少。他们说,这种袋子在海水中完全分解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制造这种袋子需要一种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它们的价格将是传统塑料袋的6倍以上。三菱化学的一位高管说,公司希望通过推广使用这种袋子来帮助解决海洋塑料垃圾的问题。
【关键词】植物成分,分解,成本
【石 化】Technip FMC的海底配电站获2020年OTC技术创新大奖(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化新网讯,Technip FMC的海底配电站获2020年OTC技术创新大奖,TechnipFMC公司的新海底配电站消除了上游扩建需求,从而降低了海底油田项目的成本。该配电站包括水下变压器、水下变速驱动器,该驱动器采用经过现场验证的WEG VSD、动力传输脐带缆和连接器。总之,现场安装、井口作业和现场扩展都得到了简化。
【关键词】传输,脐带缆,连接
【石 化】哈里伯顿推出油气行业首款智能自动化压裂系统(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化新网讯,哈里伯顿公司日前推出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首款智能自动化压裂系统SmartFleet系统。与目前的压裂队不同的SmartFleet系统通过整合地下压裂测量数据、有效三维可视化和实时压裂指令,为运营商提供实时压裂控制和注入。SmartFleet系统通过地下传感与储层连接,来连续测量聚类一致性和压裂几何形状。该系统应用测量值进行智能调整,改善压裂位置。SmartFleet系统还为用户提供实时、三维压裂几何形状、预测压裂增长和井间相互影响。使用SmartFleet系统的运营商能够通过实时压裂决策和指令,以以往不可能的方式控制压裂效果。SmartFleet系统是此类系统中的第一个,它让操作人员能够看到并控制他们如何实施压裂作业。SmartFleet系统标志着智能压裂的一个进步,使运营商能够在泵送化学品的同时优化压裂效果,提高资本效率和资产性能。
【关键词】压裂测量,三维可视化,压裂指令
【石 化】WFS的海底云计算网络获2020年OTC技术创新大奖(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日前,WFS的海底云计算网络获2020年OTC技术创新大奖,WFS技术的海底云计算网络架构是通过与SCM集成来创建海底Wi-Fi热点而实现的。拥有边缘计算和低功耗管理系统的Seatooth智能设备能够直接无线连接到网络,或者使用AUVs或ROVs来收集数据。
【关键词】边缘计算,低功耗,水下
【石 化】中国科学家解决油田多相流量测量难题(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日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吴应湘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油气水混相流量计量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的测试原理。在由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中,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了油气水分离与计量仪器研发的全部内容,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任务要求,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同时,这项成果成功顺利实现了实用化和产业化——由他们研制的油气水多相流量计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中海油南海油田、大庆油田等生产现场,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对油井产液的混相快速准确计量,且成立了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安徽中科引力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技术的产业化。
【关键词】油气水,分离,计量
【石 化】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微藻生物质利用成套技术(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多年以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微藻生物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微藻高值化利用的方向,锁定微藻用于减排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碳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开发了从烟气NOX高效固定、优良藻种选育、微藻规模养殖、采收加工到微藻生物质利用的全产业链成套技术,创新提出微藻脱硝组合工艺,实现改善环境污染与生产生物能源的集成,验证了微藻高值化利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微藻用于NOX和二氧化碳减排的集成与创新”项目获得中国石化2019年度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一等奖。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展望未来,微藻脱硝技术能够利用污染物生产高价值生物产品,化腐朽为神奇,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具备无限的潜力。
【关键词】氮氧化物,绿色,低碳经济
【石 化】中美学者发现可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材料(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等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黑磷复合材料做成电极片。实验室数据显示,该电极片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这一研究成果9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展具有快速充电能力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成为业界重要目标。季恒星课题组研究发现,黑磷用作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具有极高的质量容量,但容易从层状结构的边缘开始发生结构破坏。科研人员采用高能球磨的办法获得了黑磷纳米片与石墨纳米片并肩平行排列的一种复合材料,使锂离子能够在这种复合材料内高效穿梭。如果能够实现这款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找到匹配的正极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等,将有望获得能量密度达350瓦时/千克并具备快充能力的锂离子电池。
【关键词】黑磷纳米片,快充,商业化
【石 化】量子计算机成功模拟化学反应(2020-09-21)
【摘要】 9月21日,中化新网讯,近日,谷歌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借助量子计算机成功模拟了一个化学反应。相关研究发表于《科学》杂志。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一反应很简单,但却是量子计算机走向实用化的重要一步,未来科学家或许可借助量子模拟来研发新化学物质。由于原子和分子是受量子力学控制的系统,因此量子计算机有望成为精确模拟它们的最佳工具。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存储信息并执行计算,但一直很难达到模拟大原子或化学反应所需的精度。谷歌团队的研究人员使用该公司的Sycamore处理器,模拟了由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二氮烯分子的异构化反应。这一量子模拟与研究人员在传统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吻合。研究人员说,尽管这种反应可能相对基础,不需要用量子计算机进行模拟,但这项研究证实了目前的量子算法可以达到实验预测所需的精度,是量子计算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这一算法进行扩展可以模拟更复杂的反应,甚至可以使用量子模拟来研发新化学物质。
【关键词】氮原子,新化学物质,实用化
【石 化】中石化氢气纯化技术取得新突破(2020-09-21)
【摘要】 9月21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石化首套拥有自主产权技术,能生产燃料电池级高纯氢气的试验装置在高桥石化开工一次成功。该试验装置采用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自有专利技术,能生产满足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氢气。
【关键词】高纯氢气,高桥石化,燃料电池
【石 化】北欧化工推出新循环型聚烯烃产品系列(2020-09-21)
【摘要】 9月21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北欧化工宣布推出一个新的循环型聚烯烃产品系列BornewablesTM。这些优质聚烯烃采用完全从废物流和残渣流中提取的可再生原料生产,其材料性能与原生聚烯烃相同,但碳足迹更低。作为北欧化工聚烯烃现有增值系列的重要延伸,Bornewables可用于所有行业的任何应用。使用这些创新和更循环的产品将有助于使北欧化工的客户在保持现有质量标准的同时,实现他们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据了解,Borenewables组合的推出是北欧化工将其思维定势用于开发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另一个例子,这些技术和产品有助于加速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过渡。北欧化工的客户现在可以使用传统化石燃料原料的替代品,从而在不影响质量或性能的情况下降低自己产品的碳足迹。由于Borenewables适用于最苛刻的应用,包括卫生和食品接触,北欧化工的客户可以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Bornewables的原料完全来自于植物油生产、石油废料和残渣、木材工业、食品工业(例如,废食用油)等废弃物和残渣流。对此,北欧化工表示,重塑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同时使他们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每个人都受益于碳足迹更低、对化石燃料原料依赖性更低的产品。
【关键词】PP,树脂,合成材料
【石 化】压裂新技术助推威荣页岩气田建设(2020-09-21)
【摘要】 9月21日,中化新网讯,自“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威荣页岩气田建设中,紧密围绕“四提一降”目标,发挥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全面推动威荣气田产能建设安全高效开展。针对威荣页岩气田前期压裂改造形成的人工裂缝覆盖率和复杂程度不足等问题,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酸化压裂技术中心通过大量的调研、模拟计算和实验分析,形成了以“密切割、强加砂、暂堵转向”为主的第二代体积压裂技术。在威页23、威页29、威页43等平台试验和推广应用中,平均无阻流量提高60%,增产效果显著。截止目前,威荣气田日产气达到160万方,为后续产能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关键词】酸化压裂,增产,实验分析
【石 化】新技术为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装上安全“门闩”(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化新网讯,日前,记者从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复杂山地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技术通过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填补国际空白。目前,该项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普光气田集输系统,管道腐蚀、应变风险预警率100%,泄漏报警准确率达到98%以上,为普光气田集输管道装上了安全‘门闩’。经过数年的研发,该科研团队完成了以在役高压高含硫集输管道腐蚀检测与风险评价等4项技术为核心的复杂山地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形成了“腐蚀和应变预警灵、泄漏报警准、积液控制与硫沉积治理强、能效综合效率高”的控制链条,为集输系统连续安全环保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泄漏报警准确率大于98%,关断逻辑符合率100%,确保泄漏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降低了气田泄漏的风险。
【关键词】腐蚀,应变,泄漏报警
【石 化】埃克森美孚推出新款发泡聚丙烯材料可提升30%刚度(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化新网讯,埃克森美孚公司推出了新的可发泡聚丙烯Achieve Advanced PP6302E1材料,这是一种易于加工且价格低廉的可持续解决方案,适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工业包装、建筑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大批量生产应用。据介绍,与标准HMS PP发泡材料相比,该新高熔体强度(HMS)牌号可将产品刚度提高30%,从而显著降低成本;它还易于加工,适合进行大批量生产应用。Achieve Advanced PP6302E1的刚度和经济适用性让它适合用于食品及饮料包装领域。可用于生产包装肉类的托盘,用于微波炉烹饪的碗以及各类吸塑托盘和杯子等。它具有绝缘性能,即使在微波炉和洗碗机等高温应用中,它也能够耐油脂和防潮。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包装可在 运输过程中对内容物进行保温,并让包装表面舒适可触。
【关键词】易于加工,价格低廉,可发泡
【石 化】【Rocsole Ltd】LITI-液体储罐检查技术获2020 OTC技术创新大奖(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化新网讯,Rocsole公司的LITI(液体储罐检查)技术和解决方案获2020 OTC技术创新大奖,此技术和解决方案用于提高原油操作储罐的性能。详细的乳剂层成像,可以与人工智能预测工具相结合,从而更高效地改善油质,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收益。
【关键词】原油操作,储罐,乳剂层
【石 化】20万吨/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验证成功(2020-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化新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传来喜讯,该研究所与河北常青集团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联合攻克沸腾床改造均相加氢工艺生产二代生物柴油技术,并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万吨/年规模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上实现成功开车,标志着中科院青岛能源所ZKBH均相加氢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液态分子催化成功量产商业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术,在芬兰、美国等国家加氢生产二代生物柴油技术领域长期领先中国10余年的背景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键词】均相加氢,液态分子,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