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日本发明一种可用于表面自净材料的新技术(2020-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化新网讯,日本研究人员从一种白蚁的翅膀表面构造中获得灵感,发明了可从雾中收集水滴的新材料。日本龙谷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通讯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研究了在澳大利亚生活的一种白蚁,这种白蚁会在雨季飞行,其翅膀表面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雾滴形成水滴,再将水滴弹掉。研究人员由此产生灵感,将两种二芳基乙烯分子混合起来制造了一种结晶膜,成功模拟了这种白蚁翅膀的表面构造。这种膜能吸附与自然界中雾滴相似的、直径100微米以下的微小水滴,并形成更大的水滴供收集和利用。
【关键词】自净,材料,结晶膜
【石 化】创新技术助力深水中试采可燃冰成功(2020-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化新网讯,可燃冰第二轮试采项目于201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其复杂程度、施工难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比如,本次创新采用水平井试采,井身要横穿极易坍塌的深水浅软地层,面临着井口和井壁的稳定、高造斜率等极大困难,犹如“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而且这种特殊地层决定了所有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海洋工程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克服了深水浅软地层开路钻井、高造斜段管柱下入等世界性难题,形成了深水浅软地层水平井工程技术体系。
【关键词】试采,可燃冰,深水
【石 化】国内首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风险探井压裂成功(2020-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化新网讯,截至4月19日,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吉平1H井完成全部23段水平井压裂施工,创造了单井用液量、单井加砂量、单段加砂量和单段加砂强度等多项技术新指标,标志着国内第一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水平井重点风险探井压裂成功。按照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统一部署,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专项技术团队,重点负责整口井的压裂设计及现场实施的监督指导。技术团队经多次方案论证,最终制定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段内不同簇数、小簇间距、高强度加砂、连续加砂模式、不同砂粒径比例及暂堵方式等技术对策。吉平1H井压裂施工的成功,探索了适应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压裂技术,充分认识了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的特殊性,积累了具有针对性的压裂工艺方法和经验,为中国石油稳油增气拓展了新的资源领域。
【关键词】压裂,酸化,页岩气
【石 化】自主学习的智能定向钻井系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2020-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化新网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定向钻井系统,利用历史钻井数据模拟钻井作业,应用自主学习算法生成钻井指令,实现高效定向钻进。该智能系统能够增强工具面控制能力,提高实钻井眼轨迹与预设值的吻合度,减少后期纠正井眼轨迹工作量,同时降低钻井成本。人工神经网络通过自主学习模拟施工人员日常操作,经训练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井眼轨迹偏差,减小井眼弯曲度,提高机械钻速。成熟的神经网络可以媲美一个定向钻井专家的决策能力,并控制决策失误率在3%以内。
【关键词】井眼,弯曲度,机械钻速
【石 化】区块链成为油气行业发展的创新增长点(2020-03-25)
【摘要】 3月25日,中化新网讯,区块链被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颠覆式创新。国内外石油公司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油气生产核算、能源交易、数字提单、数字货币及行业联盟等方面。多家石油公司开展了尝试并建立了相关的能源交易平台。未来,区块链在油气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勘探开发领域可以通过私有链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招投标管理。通过与数字油田结合,对井场的生产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在炼油化工领域可以结合物联网,将数据和设备上网上链,实现数据共享;在装备制造及工程技术领域,可以实现放射源追踪、大型设备的核心部件运输、安装、维修等环节的追溯。
【关键词】生产,数据,物联网
【石 化】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技术取得突破(2020-03-25)
【摘要】 3月25日,中化新网讯,日前,我国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技术取得突破该技术开辟了煤基原料合成MMA的新路线,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该技术采用煤化工下游产品为原料,突破了氢甲酰化、轻醛缩合、醛氧化、酯化四步反应的催化剂及工艺开发中存在的难题。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离子液体在该技术中的成功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离子液体绿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煤化工,离子液体,绿色
【石 化】新型催化剂变废料为有用材料(2020-03-25)
【摘要】 3月25日,中化新网讯,借助一种新型催化剂,印度研究人员成功将石油废料甲苯转化为苯甲酸,后者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抗真菌、细菌感染的药物。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荷兰《应用催化B:环境》杂志上。一般情况下,复杂的有机反应要使用有机溶剂,这使反应较为昂贵,并会产生有毒废物。与之前做法不同,印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使用水作为溶剂,并利用一种叫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绿色氧化剂来转化甲苯。甲苯氧化时通常会产生四种产物,但使用一种新型双萘酚助稳铂纳米催化剂后,只产生苯甲酸。
【关键词】甲苯,苯甲酸,氧化剂
【石 化】中国石油化工领域首个院士工作室揭牌(2020-03-25)
【摘要】 3月25日,中化新网讯,近日,中国石油石化院举行“杨万泰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这是中国石油在化工领域成立的首个院士工作室,是石化院科技研发模式的开创性举措。工作室将充分利用国内专业学科高端专家,聚焦系列化、高端功能化聚烯烃新材料的研究,推进产学研合作之路实现新发展。当前,我国炼油产能过剩,炼油向化工转型升级是推动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化工业务中,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的总产量约1000万吨/年,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市场化、差异化、特色化方面存在差距。石化院通过引进一名高分子化学领域的院士,打造高附加值合成树脂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开展烯烃的高值化转化成套技术开发,抢占国内烯烃基化工材料领域战略机遇。清华大学杨万泰院士在自由基聚合、烯烃转化成树脂材料、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具有多项工业化成功案例和小试储备技术。通过建立中国石油化工领域首个院士工作室,打造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从解决当前急需的材料入手,开发高端新产品,提高树脂材料成套技术开发的速度。
【关键词】高端,功能化,聚烯烃
【石 化】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工艺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应用(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化新网讯,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工艺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工艺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技术壁垒,在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15万吨/年和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公司30万吨/年的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装置成功实现工业应用,产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标准,装置运行状态良好,目前,应用该工艺技术的企业“三废”排放显著降低,与国外浓硫酸烷基化技术相比,可节约投资40%。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已签署了该工艺技术的合作推广协议,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复合,碳四,烷基化
【石 化】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油气生产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油服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将业内领先的ForeSite技术和CygNet物联网平台强强联合,成功研发出ForeSiteEdge系统,成为全球首个将人工举升、生产优化与物联网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技术系统。ForeSite平台通过参照历史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和物理模型,形成直观可视化界面,借助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利用ForeSite平台已经完成了15万口井的人工举升优化,大大提高油井生产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和建模,调整举升参数,自主管理机械采油系统,同时运用预测技术防范风险,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实现持续的自主生产优化。
【关键词】人工举升,采收率,优化
【石 化】火箭推进剂无水压裂技术实现航天和油气行业跨界融合(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化新网讯,将航天科技中的固体火箭推进剂跨界引入到油气压裂中,研发出PSI-Clone推进剂无水压裂技术,不需要使用任何压裂液和支撑剂,节约水资源,环保效果显著,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和作业时间。与LPG压裂和水力压裂技术相比,推进剂压裂更经济、更环保、适应性更强,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突破性和颠覆性,压裂级数不受限制,压裂装备少,占地小。目前传统水力压裂的施工成本相对便宜,但如果加上后期处理费用,火箭推进剂则更具有成本、环保优势。该新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1000多口直井,增产幅度在一倍以上。
【关键词】推进剂,无水,压裂
【石 化】机器学习大幅优化河流沉积模式综合解释(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化新网讯,机器学习大幅优化河流沉积模式综合解释技术入选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岩心识别重要的沉积模式,揭示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的区域沉积模式。这种半自动-自动化的方式对沉积物信息进行分类,为分析地质体超大数据域开辟了新的途径,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有效解决了大数据域的解释需要专业人员消耗大量时间的问题。机器学习还为传统沉积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严谨的途径,即将不确定性信息整合到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中,从数据中自动检测沉积学特征和量化数据域内的不确定性程度。
【关键词】机器学习,沉积学,量化
【石 化】可自动消失的塑料(2020-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化新网讯,近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Lucy Hughes发明的由有机鱼废弃物制成的生物可降解一次性塑料-MarinaTex在全球数千参赛作品中突出重围,最终获得2019年戴森设计大奖国际冠军的殊荣。MarinaTex是一次性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替代品,由有机鱼废弃物和取源于当地的红藻制成。它具有和塑料一样的外形和触感,相比石油加工制造而成的塑料具有更结实、更安全及可持续的特点。MarinaTex使用红藻结合从鱼废弃物中提取的蛋白质的独特配方,从而达到很高的连结强度和弹性。它在家即可降解,也就是说在4至6周内它就能在家用食物垃圾中分解,且不需要特定的垃圾管理基础设施来处理。MarinaTex的原材料源于水产捕捞业的副产品,有助于减少现有的资源浪费,实现有机资源循环利用。Lucy表示,仅一条大西洋鳕鱼便可以制造出1400个MarinaTex塑料袋。水产加工业的废弃物包括内脏、血液、甲壳、贝壳、鱼皮、鱼鳞等,这些废弃物最终会被填埋,产生大量浪费。通过广泛的研究,Lucy发现鱼皮和鱼鳞具有坚固、灵活的蛋白质结构,非常适合用于生物塑料的生产。有机黏合剂选择了琼脂。最终,她研发出一种与塑料类似但能实现生物降解,透明且坚固的材料-MarinaTex。能够获得戴森设计大奖的认可,将有助于MarinaTex获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机会,在项目应用的形式和功能上走得更深更远。
【关键词】鱼废弃物,琼脂,生物降解
【石 化】卢克石油油田数字化生产系统获奖(2020-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莫斯科报道,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因其集成生产系统荣获Com News 2019年度最佳油气IT项目奖,该系统被用于该公司西西伯利亚资产的商业运营项目。工艺与工程中心作为SouthYagun、EastIkilor和西西伯利亚其他油田周边地区智能油田项目的一部分,采用的模型是俄罗斯最广泛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就油井和工艺设施而言,先进的数字工具可以控制12个开发资产项目和160多个生产井和注水井。新的数字化模式和关键生产管理过程的计算机化,提高了生产实体的整体效率,优化了生产。Com News奖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十大关键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突破项目表彰大会。
【关键词】集成生产,IT项目,数字化
【石 化】油气公司将利用VR技术提供油气运营(2020-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油气产品2019年12月29日消息称,领先的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表示,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正在寻找创新方法,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的优势。该公司的最新报告《油气领域的虚拟现实-专题研究》详细介绍了油气公司如何使用VR进行地下研究、培训和模拟,以及开发和改进流程和产品。通用电气公司贝克休斯利用VR技术来模拟培训室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VR技术帮助公司专注于设备的数字化设计,以精确到一分不差。在安装阶段前,它可提供有关设备和工作机制的更高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虚拟现实技术帮助英国石油公司接受专业化训练,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英国石油公司与马士基培训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平台,以提高海上钻井团队的知识。英国石油公司利用位于丹麦斯文德堡和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模拟设施,BP率先在钻探活动中创造了物理条件。雪佛龙在其位于加州的ElSegundo炼油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减少维护过程中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金钱。VR眼睛可模拟精炼设备和叠加在3D模型上的传感器数据,使技术人员能快速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康菲石油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更好地利用其现有的通信和可视化技术。该公司的挪威分部已经建立了陆上钻井中心(ODC),以在北海开展钻井活动。ODC包括一个3D可视化套件,用于创建一个由领域专家组成的虚拟团队。这个虚拟团队评估实时数据以及井下钻井设备的3D可视化。
【关键词】虚拟现实,可视化,模拟培训
【石 化】人工智能将是实现可持续和绿色能源的关键(2020-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019年12月23日阿布扎比报道根据,今天在2020年1月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之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人工智能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技术。这份名为《人工智能:改变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报告,是基于对人工智能预测影响的综合文献综述,由近70份独立顾问报告、期刊文章、新闻文章和分析以及政府文件汇编而成。报告表明,人工智能将成为许多行业可持续性改善的共同因素,并成为其他创新的推动者。普华永道(PwC)目前的预测显示,到下一个十年年底,将人工智能用于环境应用可能为全球经济带来5.2万亿美元的贡献,同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在1月14日举行的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主播会议“未来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其中一个主要议题将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进展如何加速可持续发展。虽然人工智能领域大多数商业投资的重点主要是创造新的收入或削减运营成本,但《世界未来能源首脑会议报告》中所列的资源指出,可持续性收益往往与财务收益并驾齐驱。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有助于回答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算法,可持续
【石 化】长城钻探全可溶桥塞填补国内空白(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化新网讯,12月4日,长城钻探压裂公司传来喜讯,这个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可溶桥塞通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会委员会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全可溶卡瓦、超短密封胶筒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原则,长城钻探压裂公司经过3年的研发推广应用,成功攻克“可溶材料制备和评价、全可溶卡瓦、超短密封胶筒、泵送小尺寸全可溶桥塞”4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发全可溶桥塞实现系列化产品的空白。全可溶桥塞完全满足当前页岩气井分段压裂工具“下得去、丢得开、封得住、全可溶”的性能需求,在推动页岩气上产中成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7年以来,长城钻探先后在中国石油四川威远、昭通和中国石化西南页岩气区块成功应用50多井700余支全可溶桥塞,成功率达100%。今年6月,又成功中标了中国石化江汉涪陵区块500支可溶桥塞合同。现场应用证明,全可溶桥塞性能优异,不仅大大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而且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可溶桥塞,钻探,页岩气
【石 化】世界首艘液态氢运输船下水(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化新网讯,12月11日,日本川崎重工业(KHI)举行了世界首艘液态氢运输船的下水仪式。该运输船将于2020年秋季完工。川崎重工携手丸红、J-POWER和英荷壳牌石油等,正在推进利用在澳大利亚开采的低价煤炭制造氢、然后向日本出口的计划。2020年度将启动使用此次的运输船、把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运到日本的验证。
【关键词】澳大利亚,液态氢,日本
【石 化】石油市场的大数据将对生产商更加有利(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9日消息称,过去一个月来,三大石油预测机构对明年库存水平变化的看法出现了分歧,其中两家机构对生产商的展望略有好转。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和欧佩克都认为,如果欧佩克+产油国继续像过去那样开采石油,全球石油库存将在2020年上半年增加,但是EIA和OPEC都下调了增加规模的预测。他们对2020年下半年的预测也变得更加乐观。这三家机构认为石油库存量在2020年全年仍将增长,但是OPEC认为库存量可以忽略不计,每天仅6万桶,而EIA看到的库存量已从上月的34万桶削减至30万桶。这些数字是基于欧佩克国家继续以10月份的水平生产石油的基础上得出的,但国际能源署除外,该机构上月将沙特的石油产量定为每日1020万桶。IEA和EIA都继续抑制对2019年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而欧佩克的预测则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从年度平均水平来看,变化相对较小,IEA将其全年预测下调了2万桶,至每日98万桶,而EIA的下调幅度更大,为每日8万桶,至76万桶。IEA对今年第三季度的需求增长做出了重大调整,将需求增幅从上个月的每日126万桶下调至109万桶。这与前几个季度的情况类似,在前几个季度,随着实际数据开始显现,相对强劲的初步预测被大幅下调。EIA在8月和9月的数据中对其第三季度的评估做出了类似的下调,将日增幅降至84万桶,这意味着IEA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下调。现在,年平均需求增长数据完全由第四季度支撑起来,IEA预计第四季度的需求仍将增长188万桶/天,EIA预计为134万桶/天,欧佩克为131万桶/天。2020年的需求增长前景比今年要好。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测
【石 化】我国“合成气制高碳醇”取得关键进展(2019-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经济网讯,利用合成气清洁转化,直接制取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一种新技术日前已完成万吨级工业试验,近日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合成气是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组分供化学合成用的一种原料气,由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焦炉煤气、污泥和生物质等转化而得。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气可以生产一系列化学品,但通常需要“多步走”,成本随之上升。上述技术创新性地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碳材料负载的新型钴-碳化钴基催化剂,在大型浆态床反应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气一步制高碳醇联产液体燃料的万吨级工业试验。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催化剂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属于原创性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高碳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于合成增塑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及多种精细化学品,其后加工产品在纺织、造纸、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该项目的推广实施,有望为精细化工行业提供廉价而充足的高碳醇原料来源。此外,该项目通过调变催化剂可以改变产物中高碳醇与液体燃料的比例,提升煤制燃料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碳醇,精细化工,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