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东方风电自主研制全球最长风电叶片通过静力试验(2023-09-13)
【摘要】 9月13日,东方风电讯,9月7日,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的B1260A型叶片,在公司自建全尺寸叶片试验台顺利完成最后一个方向的静力加载测试。至此,该型叶片静力试验所有加载测试工况全部一次性顺利完成。B1260A型叶片是东方风电全新开发的一款高效低载轻量化叶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叶片长126米,是目前全球最长的风电叶片,适用于17-18MW海上风电机组。该叶片采用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大厚度、钝尾缘、高性能翼型,应用气动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和弯扭耦合自适应降载技术,能有效提高叶片的气动性能并降低机组载荷。同时,使用新型材料和新型主梁结构,并基于部件级测试进行充分测试验证,有效降低叶片重量和成本,确保叶片可靠性。
【关键词】东方风电,全球最长,风电叶片
【新 能 源】金风科技刷新全球风电塔架高度纪录(2023-09-13)
【摘要】 9月13日,中国能源网讯,近日,金风科技成功完成185米风电塔架吊装,该高度相当于近60层楼,创造全球陆上风电塔架高度新纪录,为风能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拓展了新的边界。此次吊装的185米风电塔架采用了金风自主研发的钢混塔架技术路线,能够有效拓展“低风速、高切变”区域的可开发市场容量,使低至4.6m/s的风速区域同样具备风电项目开发的条件和更优的投资收益。根据实际风参测算,在同一风资源条件下,185米塔架的机组年平均发电小时数,比160米塔架的机组提高了8.38%,发电收益提升显著。目前,金风科技185米钢混塔架已经获得DNV A-level设计认证证书,这也是金风科技在钢混塔架领域继95米钢混塔架获UL认证、140米钢混塔架获DNV认证后获得的第三张国际认证证书。
【关键词】金风科技,风电塔架,高度纪录
【新 能 源】海上新能源取得新突破(2023-09-12)
【摘要】 9月12日,新华社讯,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20kW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近日在南海成功完成海试,返回广州南沙。这是我国首次在实际海况条件下实现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性验证和工程化运行,有力推进我国深海能源开发利用。海洋温差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之一,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宁波介绍,我国海洋温差能储量丰富,但相关研究此前还处于实验室理论研究及陆地试验阶段。此次海试验证了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可行,同时还验证了海洋温差能发电利用的实用性,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已经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关键词】海洋温差能,发电,新突破
【新 能 源】国内首个风机功率曲线AI模型上线(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龙源电力讯,8月7日,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上线国内首个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图像识别AI模型,率先实现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特性分析筛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填补了行业空白。该技术首次完成了图像识别在风机功率曲线筛查分析领域的应用,实现分析结果的自动化展示,有效提升了问题机组的定位速度与故障分析效率,为提高设备发电性能、推进场站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风机功率曲线,AI模型,龙源电力
【新 能 源】美国太阳能转化氢效率创新纪录(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科技日报讯,美国莱斯大学工程师将下一代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与电催化剂相结合,研制出了一款耐用、成本效益高且可扩展的光电化学电池,其能以20.8%破纪录的效率将太阳能转化为氢气。最新设备可作为一个化学反应平台,利用太阳能产生燃料。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研究团队表示,所有此类设备都只使用阳光和水来生产绿氢,但此次研发的设备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太阳能转化为氢的效率创出新纪录,而且其使用的半导体非常便宜。研究人员希望这样的系统可成为一个新平台,仅以阳光为能量输入,驱动电子发生反应,并生成燃料。
【关键词】美国,太阳能转化氢,效率纪录
【新 能 源】钙钛矿光伏研究取得新进展,转换效率从22.40%提高到25.05%(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上海高等研究院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廉价的材料成本、易于制备大面积器件以及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它的体相和表面的缺陷,如氧空位(VO)、悬空羟基(-OH)和不饱和配位金属原子,易引起载流子累积和非辐射复合损失。此外,钙钛矿中金属、卤素和有机离子的配位不足也会引起界面化学反应,使得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恶化。因此,对PSCs埋底界面的优化是实现其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发了简单有效的策略,通过在SnO2纳米颗粒中加入草酸甲脒(FOA)来同时抑制SnO2体相和表面缺陷以及钙钛矿埋底界面处FA+/Pb2+相关缺陷,实现了有效的靶向缺陷钝化。相关研究成果以Target Therapy for Buried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Enables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25.05% Efficiency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研究,新进展
【新 能 源】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15日,由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轴研科技”)研制的国产首台18MW海上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刷新了我国国产风电主轴轴承最大单机容量的纪录。18MW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搭载轴研科技研发的第二代轴承寿命预测系统,通过高频传感器采集轴承轴向位移、主轴承温度等实时物理信号,再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号预处理、特征值提取,结合轴承设计与试验生成的数学模型,对主轴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当监测参数出现异常时,可反馈预警信号提醒工程师对风机进行调整和维护,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最大限度地护航海上风电运行安全。
【关键词】国内首台,18MW,主轴轴承
【新 能 源】国产操作系统助力全国首套光伏监控系统正式投运(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新能源网讯,近期,中国华能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研发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光伏监控系统——华能睿渥S316在华能青海共和世能光伏电站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光伏电站控制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系统软硬件全部采用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 V10 和飞腾CPU 等国产自研系统和元器件产品,通过对光伏电站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交直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光伏电站AGC、AVC、五防系统和逆变器、汇流箱等发电设备监控一体化,提升了光伏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同时,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等新技术,实现了智能控制、运行优化、故障诊断与预警等功能,全面提升了光伏电站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国产,光伏监控系统,投运
【新 能 源】美国公司开发基于高模量碳纤维/环氧树脂风电叶片,风能捕获率最...(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美国纽约市Xenecore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能量捕获能力的更高效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公司,该公司正在利用其复合材料零件领域的专业知识,设计并开发基于阻力的扇形风力叶片。近期,Xenecore设计了一种单体扇形叶片,称为Fanturbine,由顶部和底部表皮组成,表面覆盖有Xenecore热塑性微球。叶片采用一步压缩成型工艺制造,使用高模量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强度和稳定性,并以尽可能轻的重量抵抗高风荷载。Xenecore的涡轮机设计包括每个涡轮机上的四个风扇叶片,覆盖了约80%的可用表面积。风推动叶片,使转子旋转,从而在涡轮机中产生能量。根据Xenecore的模拟,在理想条件下,风机理论上可以达到最大98%的风能捕获。
【关键词】美国,风电叶片,风能捕获率
【新 能 源】国内首个面向行业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将发布(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科技日报讯,7月18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表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技术”项目支持下,该院新能源中心开发的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将于2023年下半年面向全行业公开发布。风电机组仿真设计是风电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指通过仿真来验证风电机组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设计目标,以此保证风电产品的高可靠性。但目前国内一些相关软件主要依赖国外,尚未形成系统的行业公用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亟待提升软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自主化水平。风电仿真设计软件国产化对于提高全行业的设计和研发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对电网运行全过程仿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
【新 能 源】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一体化装备下线(2023-07-17)
【摘要】 7月17日,明阳智能讯,7月10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MyAC-JS05在浙江舟山正式下线,预计将于7月下旬投运于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MyAC-JS05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风机导管架基础与养殖网箱的深度融合。它以风机导管架为支撑平台,配置高性能网衣系统及智能化养殖系统,形成集海上风力发电、深远海养殖于一体的“风渔”融合智能化装备,可有效提高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化开发水平,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提高项目整体收益。为适应深远海台风频发的恶劣海况条件,MyAC-JS05采用50年一遇环境海况条件抗台风设计,通过网衣方案创新及海工技术突破解决南海海域台风频发的问题,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保障风力发电与深远海养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导管架风机,网箱,一体化装备
【新 能 源】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项目在甘肃瓜州加快建设(2023-06-14)
【摘要】 6月14日,甘肃日报讯,6月,由三峡恒基能脉(酒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是目前投入建设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的原理是通过群组定日镜把太阳光反射至定日镜中间的吸热塔,吸热塔顶端的吸热器利用聚焦的太阳光热能加热熔盐,熔盐转化热能,通过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该项目整个发电区布置在西侧吸热塔下面,配套有一冷、一热两个熔盐罐,通过泵把冷熔盐罐内冷熔盐输送到吸热塔顶端,利用塔顶端的吸热器将熔盐加热到565度,热熔盐返回下方的热熔盐罐,热熔盐和水在蒸汽发生器系统将水转换为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由于热熔盐可以将热能有效储存起来,光热发电项目可以在晚间推动汽轮机发电,可以起到储能作用,更可以在晚间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缺口,对新能源消纳起到调峰作用。该项目预计2024年6月全部并网发电,设计光热年发电1.8亿千瓦时。
【关键词】“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甘肃瓜州
【新 能 源】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成功研发(2023-06-07)
【摘要】 6月6日,中国能源报讯,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近日成功研发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稀土储氢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把氢气变成金属氢化物固体储存起来,储氢体积密度可达到液态氢密度,具有低压、无泄漏、安全等特性。国创中心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并制造出具有优良热量管控能力的高密度氢气回收-再利用系统,成为全国储氢材料应用在回收利用系统的首台套设备。目前,国创中心已建设完成年产10台套固态储氢装置的示范生产线,将有效解决常温常压下储氢合金高效吸、放氢动力学及热力学的产业化技术壁垒,激发稀土储氢材料潜力,促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优化用氢产业结构,平衡氢气资源分布,实现产品在新能源、大型风光电领域储能装置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首台套,固态储氢,研发
【新 能 源】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2023-06-06)
【摘要】 6月6日,央视新闻讯,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试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集成了原位制氢、智慧能源转换管理、安全检测控制、装卸升降等系统于一体,在经受了8级大风、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环境的考验后,连续稳定运行了超过240小时。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在原理上跳出了传统化学的范畴,通过蒸汽压差的物理力学驱动,来全部隔开海水中的90多种复杂元素及微生物对电解水制氢的影响,打破世界上原本需要依靠纯水制氢的传统模式。
【关键词】海上风电,电解制氢,中试成功
【新 能 源】中国重工子公司成功开发HC08空压机,氢能领域核心技术获重要突破(2023-06-01)
【摘要】 6月1日,上证报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江增重工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HC08,通过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检验和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在HC08空压机研制过程中,技术研发团队攻克了“无油离心式空压机”这一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精密智能制造工艺、基于神经网络在线参数辨识的智能控制算法等研究,实现精密空气动压轴承设计、关键部件智能制造工艺、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成功研制宽流量无油离心式压缩机及超高速电机控制系统,可满足60kW电堆的需求。HC08空压机的成功开发,有效推动了江增重工燃料电池空压机系列化研制工作,加速了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生产能力建设,助力重庆市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建设。
【关键词】中国重工,HC08空压机,氢能
【新 能 源】青岛能源所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2023-05-08)
【摘要】 5月8日,新能源网讯,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具有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柔韧拉伸性能,被认为是柔性电源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应用之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包西昌带领的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降低给体材料主骨架之间的电荷转移态和醌类共振效应,设计合成全新的超宽带隙(Eopt = 2.24 eV)聚合物给体材料(图1)。该材料具有较高消光系数且吸收光谱完美覆盖最强太阳辐射范围,并与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该工作获得了效率为15.3%和17.1%的两组分和三组分APSC(与当下经典给体材料相媲美)。该研究为全聚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材料结构。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关键词】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新 能 源】宁波材料所在提升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2023-05-08)
【摘要】 5月8日,新能源网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前期晶体硅和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的基础上,在高效稳定钙钛矿/硅叠层电池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采用一种长碳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发现该添加剂能通过表面自分离和胶束化以改善钙钛矿晶体生长动力学,并在钙钛矿晶界构建类胶状的支架以消除残余应力,使钙钛矿活性层中缺陷减少、离子迁移受抑制以及能级结构改善。研究最终令未封装的钙钛矿单结和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在最大功率点跟踪下连续光照3000小时和450小时的运行稳定性测试中,分别保持了85.7%和93.6%的初始性能。相关成果以Long-chain anionic surfactants enabling stable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s with greatly suppressed stress corrosion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澳门大学研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关键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新 能 源】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海上安装(2023-05-08)
【摘要】 5月8日,央视新闻讯,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海底电缆是跨海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海油观澜号”海底电缆设计水深120米,包含3根35千伏的电缆,以及3根12芯光纤。一端固定在“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另一端连接文昌油田群海上油气平台,将风电生产的绿色电能输送至油气平台。“海油观澜号”装机容量7.25兆瓦,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相当于约3万人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将节约燃料气近1000万立方米。
【关键词】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新 能 源】东方风电7.XMW平台化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2023-05-08)
【摘要】 5月8日,东方风电讯,东方风电独立自主设计开发的首款风力发电机——7.X MW平台化半直驱风力发电机顺利通过型式试验,各项试验结果与设计吻合,指标优良,标志着该型发电机的研制取得圆满成功,东方风电在发电机一体化设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7.XMW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充分兼顾平台化兼容性,采用系统匹配设计理念开发,从整机协同研发着手,以传动链高度集成为基础,以电气链部套成本最优为原则,保证发电机可靠性、经济性的同时,兼顾不同风场气候条件和风资源状况。在电气性能参数匹配、电气系统一体化仿真、谐波及高频附加损耗抑制、结构紧凑化、高效冷却、轴电压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关键部件设计参数合理匹配、降低电气系统整体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东方风电,7.XMW,半直驱发电机
【新 能 源】林德集团为全球首艘氢渡轮供应液氢(2023-04-04)
【摘要】 4月4日,林德集团讯,工业气体公司林德集团近日宣布,该公司已开始向挪威的世界上第一艘氢动力渡轮——MF Hydra供应液氢。除了提供清洁液氢外,林德还开发、建造和安装了燃料密封系统、相关的陆上卡车到船舶加氢设施、船上储罐和燃料处理设备。这艘渡轮已经完成海试并开始商业运营。林德正在开发一系列应用和行业的清洁氢项目,并沿着整个价值链发展其现有的氢业务。
【关键词】林德集团,氢渡轮,液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