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空客测试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2023-04-13)
【摘要】 4月13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迅,据外媒报道,近日,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及子公司联合进行了无人机自主化空中加油技术飞行测试。报道称,这一阶段测试分两次进行,共出动1架A310 MRTT加油机和12架次Do-DT25无人机,测试飞行时间约12小时,目的是为开发无人机自主化空中加油技术进行相关验证。据悉,该技术属于空客公司“自主伙伴”项目的一部分。A310 MRTT加油机是空客公司在A310客机基础上研制的多用途加油运输机,既可用于空中加油,也可经改装后,用于人员、货物运输和医疗后送任务。Do-DT25无人机是空客公司研制的一款低成本靶机,现被该公司用于技术测试和验证。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称,两次测试飞行分别持续约6小时,4架Do-DT25无人机在测试飞行期间自主接受人工智能和协作控制系统指挥,没有人员参与。无人机在测试飞行中与A310 MRTT加油机的最小距离达45.72米。
【关键词】技术测试,空客,空中加油
【高端装备】德法联合开展100%SAF排放影响的飞行测试(2023-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迅,近期,德国航空航天研究中心(DLR)与赛峰、达索航空和法国航空航天实验室(ONERA),在ECLIF3和VOLCAN项目的支持下,使用空客A321neo共同开展双发使用100%替代燃料的飞行试验,深入研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排放的气候影响。此次试验,DLR使用其“猎鹰”研究机跟飞,在大约100米的近场以及几千米远的远场轨迹中,对使用不同配方、采用HEFA工艺(加氢处理氢酯和脂肪酸)的SAF在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排放进行测量。研究飞行计划开展约15次,于2023年2月底至3月底在法国海岸特别预留的空域进行。此次试验的重点为CFM LEAP-1A发动机在贫油燃烧模式下(煤油粒子的排放已降低了几个数量级),飞机排放物的构成及原因。此前,DLR的ECLF项目和VOLCAN项目均就双发使用100%使用替代燃料的飞机开展了飞行试验,验证了使用纯替代燃料的飞机可有效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
【关键词】运行需求,飞行试验,气候影响
【高端装备】智能传感器可预警地面和建筑物坍塌(2023-04-04)
【摘要】 4月4日,科技日报讯,据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网站报道,韩国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一种可检测地面或结构坍塌迹象的智能传感器和实时远程监控系统。这一设备的开发始于要寻找一种即时感应地面运动引起的斜坡或建筑物倒塌的方法,以便立即作出反应。该传感器在检测到地面运动时会打开LED警告灯。现有的测量地面运动的系统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因为它们通常仅供专家使用、成本高且难以掌握。传感器可很容易地安装在易于坍塌的区域,检测到的坡度变化小至0.03°。一旦感觉到坍塌迹象,传感器会立即打开LED灯发出警告。传感器采用高效光透射透镜技术,无论白天黑夜,即使在100米的距离内,LED警报也能肉眼可见。当警示灯亮起时,救援人员可远程实时了解受影响区域的情况,这有助于他们采取具体措施,如与有关当局分享坍塌的进展情况。与现有传感器相比,新传感器更易于安装且成本更低,安装和运行成本降低了50%以上。更重要的是,由于其超低功耗,它们可运行近一年而无需更换电池。这些传感器有望广泛应用于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地区,因为它们即使在-30℃至80℃的极端温度下也能正常工作。
【关键词】远程监控,传感器,成本低
【高端装备】NASA资助开发可持续航空复合材料技术(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全球航空资讯,近期,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已向14个研究机构(团队)提供了总价值5000万美元的奖励经费,支持高速率复合飞机制造(HiCAM)项目,用于研究飞机结构制造工艺和先进复合材料。HiCAM旨在降低成本并提高美国本土制造复合材料结构的生产效率,同时进一步降低航空公司燃料使用并减少排放,使商业航空更具可持续性。NASA可持续飞行国家合作伙伴关系任务整合经理Richard Wahls博士表示,HiCAM将从多个技术角度,为大容量单通道机队创造全方位技术价值,加速航空业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为了促进可持续飞行国家合作伙伴关系,HiCAM与多家公立、私营企业参与的合作伙伴先进复合材料联盟(ACC)合作,使合作伙伴能够利用彼此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增加美国航空业对采用这些专业技术成果可能性。获得NASA奖励性研发资金的联盟内组织,将自筹匹配等额资金开展研究工作。NASA兰利研究中心HiCAM项目经理Richard Young博士表示,参研各方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加速相关技术的开发,并将成熟技术过渡、推广应用至下一代空中交通运输装备中。
【关键词】奖励经费,降低成本,生产效率
【高端装备】智能袜子能提醒老人跌倒风险(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科技日报讯,英国诺丁汉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纺织品专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智能袜子,可提醒老年人注意跌倒的风险,准确率超过94%。这种智能袜子也可在老人跌倒后提醒家属或急救人员,以便尽快采取措施。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材料》杂志。跌倒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毁灭性影响,实时提醒护理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员有老人跌倒,有助于挽救生命。智能袜子的脚踝处嵌入了一个微型运动传感器,通过带蓝牙的可拆卸微控制器与手机等设备相连。袜子内嵌的电子电路非常小,不会对舒适度造成影响。另外,运动传感器被封装在树脂内,所以这款智能袜子可像普通衣服一样清洗。
【关键词】老年人,舒适度,准确率
【高端装备】海上滑翔机制造商Regent获得洛马投资(2023-03-23)
【摘要】 3月23日,飞行国际迅,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投资下一代地效翼技术。3月22日,该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透露了他们对波士顿初创公司Regent的战略投资,Regent正在建造一种被称为“海上滑翔机”的飞行器。Regent公司将其全电动、地面效应机翼的飞行器描述为“飞机的高速与飞行器的低运营成本的结合”。该公司表示,该型号仅在水上运行,能够以高达2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内运送乘客和货物。它可以执行包括后勤支持、货物运输和搜救等任务。
【关键词】战略投资,滑翔机,低成本
【高端装备】爱尔兰无人机交付初创公司扩展到美国和欧洲大陆(2023-03-23)
【摘要】 3月23日,全球无人机网迅,世界上最成功的无人机送货公司之一将在2023年扩展到欧洲和美国大陆。Manna Aero已经在爱尔兰的多个地点完成了超过100,000次无人机送货,并且有望在个人密集区域达到每天超过1,000次送货城市市场。但它不会随处可用。Manna并没有在美国发布其第一个目标市场。“没有人会全力以赴地扩大规模,”首席执行官Bobby Healy在最近的Tech First播客中说。“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证明我们可以在多个市场开展业务,并且我们可以在一个非常密集的区域每天进行一千次交付。这就是我们今年夏天将在都柏林所做的事情。”谷歌姊妹公司Wing可能正在美国领先的无人机交付领域,目前在达拉斯-沃思堡地区以及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开展交付业务。相比之下,亚马逊的无人机送货工作进展缓慢。但Manna Aero的规模已接近与Wing大致相似,并且已证明能够在其多个地点每天执行2,000至3,000次航班。
【关键词】无人机,目标市场,送货
【高端装备】欧洲计划将未来支线飞机排放量减半(2023-03-15)
【摘要】 3月15日,全球航空资讯网迅,欧洲清洁航空研究计划已经启动了一系列项目,旨在使低排放混合动力客机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并倡议为成熟化相关技术做出更多努力。欧盟2023年1月份启动了首轮资助的20个清洁航空项目,总资金超过7亿欧元(7.44亿美元),其中5个聚焦混电支线项目(HERA)。第二轮提案涉及8个主题,预算超过3.5亿欧元,其中两个与HERA有关。HERA项目可以使用可持续的电子燃料或氢燃料,目标是减少50%的碳排放。首轮资助的HERA项目涉及兆瓦级混电推进系统、热管理、千伏级电力分配和分布式电推进的机翼设计。第二提案涉及创新的机身和尾翼设计,以及为飞机设计开发一个开放的数字平台。在清洁航空计划下,基于HERA项目将开发一种飞机架构,将不同的技术集成在一起,还将研究对运营灵活性、网络规模和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并与欧盟航空安全局共同制定认证规则。该项目正在研究一架50~100座的飞机,在5~10兆瓦的装机功率下,可承担400千米的支线任务,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相关人士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50%的动力必须来自电池或燃料电池。该机借鉴“洁净天空”计划下设计的90座混电支线飞机概念。HERA项目将基于技术成熟度确定2035年投入使用的混电支线飞机概念方案和基于现有飞机的验证机设计,验证机可在2025年之后的清洁航空计划第二阶段实现首飞。该项目目前有两种架构选择,一种是传统的双发飞机,一种是分布式电推进设计。目前有两个项目在研究混电推进系统,“用于混合动力支线应用的创新演示验证机”(AMBER)是由GE公司所属的Avio Aero公司牵头的一项耗资3400万欧元的项目,旨在开发一个2.25兆瓦的系统,这种系统基于GE公司的催化剂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并通过氢燃料电池持续提供动力;用于支线飞机的混合电力推进系统(HE-ART)是一个6000万欧元的项目,由罗罗德国公司牵头,以赛峰公司的Aneto涡轮螺旋桨为基础开发系统。罗罗德国公司表示,该项目将测试2.15兆瓦~2.85兆瓦不同的功率组合。
【关键词】混合动力,航空项目,推进系统
【高端装备】持续的监管挑战让亚马逊的无人机业务停滞不前(2023-03-15)
【摘要】 3月15日,全球无人机网迅,亚马逊的无人机送货服务PrimeAir再次受到监管障碍的阻碍,让专家质疑无人机送货的整体未来。在CNBC获得的一段新视频中,亚马逊无人机送货负责人大卫·卡本证实,PrimeAir已经开始进行耐久性和可靠性测试,这是获准在城市地区上空安全飞行所必需的。如果该公司想在全球推出一支飞行航母机队,则该测试是该公司需要克服的关键联邦监管步骤。这只是阻碍交付无人机公司整体流程的众多监管障碍之一。除了监管障碍外,PrimeAir还面临无人机需求下降的问题。这两项挑战都让专家们怀疑亚马逊无人机送货服务的广阔前景。“在无人机交付成为普遍现实之前,需要回答许多问题,”数字转型咨询公司PublicisSapient的旅游和酒店主管NickShay告诉Verdict。“这些问题包括与电池寿命、航程、可以在给定区域工作的无人机数量、避免碰撞、对野生动物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以及解除更重订单的能力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耐久性,可靠性,广阔前景
【高端装备】加拟派首辆月球车寻找水冰(2023-03-09)
【摘要】 3月9日,科技日报迅,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日报道,加拿大目前正在建造该国首辆月球车,这辆月球车重约30公斤,预计最早于2026年发射,拟携带6个有效载荷,探索月球南极地区,在月球的土壤中寻找水冰。加拿大航天局已经将该任务合同授予了加拿大航空航天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几家加拿大私企及学术机构。阿尔伯塔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克里斯·赫德参与月球氢自主中子光谱仪(LHANS)的研制,该设备旨在通过识别月球土壤中氢的存在来探测水冰。赫德说,当LHANS与月表下的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寻找来自太空的辐射信号,这些信号中的数据可用于确认氢的存在。赫德解释说,就像地面结冰时水会与土壤颗粒混合一样,水冰也会与月球表面的矿物颗粒混合。弄清楚月球土壤由什么组成,将为月球水冰可能的位置提供地质背景,“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水冰,那么这个仪器能检测到的其他元素可告诉我们水冰所在的土壤类型。”赫德指出,此次任务将重点关注月球南部被永久遮蔽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成为水冰的“冷阱”。在月球上发现水冰将使宇航员能在月球表面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推进太空探索。
【关键词】加拿大,探索月前,土壤类型
【高端装备】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将于今日发射(2023-03-08)
【摘要】 3月8日,安徽日报迅,3月8日,全球航空咨询网迅,3D打印技术在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美国一家名为“相对论”的太空公司6日宣布,世界上首枚3D打印的火箭将于8日,也就是今天发射升空。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枚3D打印火箭高33.5米,据称是目前世界上尝试轨道飞行的最大3D打印物体。火箭的发动机也由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该公司表示,这次任务主要测试该公司独有的3D打印技术。利用这项技术,该公司可以在60天内用原材料制造火箭,同时3D打印需要的零件也更少。
【关键词】3D打印,美国,测试
【高端装备】罗罗正在测试B-52新型发动机(2023-03-02)
【摘要】 3月2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airandspaceforces网站3月1日报道,罗罗表示,正在对两台F130发动机进行测试,以确认它们的紧密配合性能,并测试新的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两台F130于去年12月在斯坦尼斯“启动”,测试的目的是测量进气道周围的气流,为B-52的新型双发短舱提供最终设计信息。每架B-52将在4个双发短舱中安装8台F130发动机。而短舱必须重新设计,因为F130发动机的尺寸与它们将要更换的TF33发动机不同,而且它们在B-52机翼下的位置也不同。罗罗于2021年9月赢得了一份价值26亿美元的合同,将为B-52轰炸机重新配备新型发动机,并将制造多达650台F130发动机,为75架B-52轰炸机提供动力,包括备件。美国空军表示,在B-52退役之前,该项目就能收回成本。B-52目前计划在2050年退役。
【关键词】进行测试,发动机,紧密配合
【高端装备】手持订单920亿,新加坡两大海工巨头完成合并(2023-03-02)
【摘要】 3月2日,国际船舶网迅,2月28日,胜科海事发布公告称与吉宝岸外与海事的拟议合并已经结束。胜科海事收购了吉宝岸外与海事的全部已发行和实收资本,然后发行了36,848,072,918股的吉宝岸外与海事对价股份进行合并。交易完成后,吉宝岸外与海事股东拥有合并后的公司54%的股份,胜科海事的股东将持有扩张后公司的46%股份,而吉宝企业及其股东将拥有54%股份。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新加坡交易所以胜科海事的名义交易。吉宝岸外与海事的前负责人王能耀(Chris Ong)被任命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了解,胜科海事在去年4月与吉宝企业(Keppel Corp)达成协议,计划合并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创造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海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海工船舶行业清洁解决方案的公司。同年10月,双方又重新修订了协议条款,将合并交易改为收购,由胜科海事直接从吉宝企业收购吉宝岸外与海事的100%股份。之前协议中的“合并实体(Combined Entity)”将不再存在,拟议中的合并实体与胜科海事之间的一比一换股,以及将胜科海事的上市地位转让给合并实体这些计划也将不再适用。胜科海事将保留其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的上市地位,如果得到少数股东的批准,将直接向吉宝企业发行胜科海事新股。交易完成后,吉宝岸外与海事将成为胜科海事全资子公司。今年1月,这项交易获得了新加坡证交所的批准。胜科海事表示,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约18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920.18亿元)的手持订单,有望受益于更广泛的地理足迹、更大的运营规模、以及新加坡两家领先海工公司的更强能力所带来的更大协同效应。
【关键词】合并,新加坡,股份
【高端装备】英国将加入欧盟下一代旋翼机计划(2023-02-23)
【摘要】 2月23日,国际船舶网迅,据简氏防务网2月22日报道,英国有望加入欧盟的欧洲下一代旋翼机技术(ENGRT)计划,为2035年后开发垂直起降(VTOL)飞机技术打下基础。莱昂纳多直升机公司战略发展副总裁在2月21日至23日于伦敦举行的国际军用直升机(IMH)会议上表示,随着欧洲下一代旋翼机技术ENGRT已于2022年底正式启动,英国可以在稍后阶段与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典一起加入该计划。
【关键词】英国,技术,垂直起降
【高端装备】韩国将在主要城市的智能物流网络中使用机器人和无人机送货(2023-02-23)
【摘要】 2月23日,全球无人机网迅,韩国政府正在启动一个创建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项目,旨在将客户订单与无人机和机器人车辆交付之间的时间缩短到一小时以下。韩国先驱报报道了韩国国土交通部的公告,该计划称该计划旨在在2026年通过机器人和次年通过无人机在主要城市快速交付产品。它引用的新闻稿描述了在关键地点围绕微型履行中心(MFC)创建快速物流网络。这些设施将配备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使用数据流来预测订单需求的起伏,主动组织快速发货,并自动管理库存。该计划的核心是一个临时称为智能物流发展委员会的公私咨询机构。它将汇集来自相关活动的公司,包括物流、运输系统、信息技术和零售。预计参与者提供的见解和专业知识将塑造配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资源的MFC网络的创建,以允许在韩国城市中通过无人驾驶车辆或无人机几乎立即处理和运输订单。目标是将客户等待接收订单的时间减少到30到60分钟。
【关键词】韩国,无人机,物流
【高端装备】ChatGPT引爆人形机器人拐点,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2023-02-16)
【摘要】 2月16日,智能制造网迅,前几天,有消息称特斯拉将于3月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原型——“Tesla Bot”Optimus(擎天柱),再次点燃了整个机器人市场,有机构表示,市场对于今年开放订购“擎天柱”预期强烈,预期数量达10万台级别。此前在特斯拉2022年AI日上,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机首次亮相,整体设计与人类一致,共用特斯拉汽车AI系统,当时还展示了擎天柱Optimus在汽车工厂搬运、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的视频,并称其售价预计每台不到2万美元。人形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拟态物,对千行百业都有着高适配性,可以打通工业、商用、家用的场景限制,横跨一二三产业无数应用场景,在如今这个人口负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时代,拥有者无限的市场潜力。也正是因此,近两年人形机器人掀起热潮,成为科技企业们瞄准的新方向,打造成支撑企业未来持续成长的新动能。2022年,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亚马逊注资机器人“Digit”,连三星也投资了两足步行机器人“HUBO”。国内企业也不遑多让,如优必选的Walker系列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量产交付的人形机器人,还有小米、达闼等科技企业跨界入局,争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巨大机遇。市场机构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呈现乐观态势,如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而高盛则预计,到2035年,在蓝海市场情景下,人形机器人市场能够达到1540亿美元的规模,接近截至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
【关键词】新方向,新动能,蓝海市场
【高端装备】印度签下史上最大客机订单(2023-02-16)
【摘要】 2月16日,搜狐网迅,当地时间14日,印度航空公司宣布将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订购合计470架飞机,总数超过以往任何单家航企一次性采购飞机数量。根据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该航空公司将购买250架空客喷气式飞机,包括210架A320neo系列飞机和40架A350,按照2018年的价格计算,价值接近850亿美元。同时,该航空公司计划购买220架波音机型,包括190架737Max、20架787和10架 777X,波音表示按照标价计算价值约为340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印度航空还有25架空客飞机的租赁,加在一起购买总数将达到495架。这个订单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航空公司十多年前购买460架空客和波音飞机的订单总和,是商用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据悉,印度航空为印度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由印度传奇人物J.R.D.塔塔创立,在经过69年的国营历史后,去年被塔塔集团斥资152亿美元完成了私有化,使印度航空重回塔塔家族的怀抱。在被国内第一财团塔塔集团接管后,印度航空不仅卸下了数十年来的亏损和负债,同时还获得了坚实的经济支撑。媒体分析指出,在塔塔集团领导下的印度航空,正试图从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卡塔尔航空手上“分一杯羹”,让印度人转变以往需要在迪拜和多哈转机的出行习惯,使印度成为未来的大型航空枢纽。目前,印度航空是印度最大的国际航空公司,但其国内航空市场份额去年只占不到9%。印度航空的目标是在2027年年底之前占有30%的国内份额。印度总理莫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航空的这笔“史上最大交易”是推动印度航空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印度航空公司新任CEO Campbell Wilson表示,他们现在正在努力恢复印度航空的国际声誉,摆脱以往延迟、破败、机队老化和服务不佳的形象。
【关键词】印度,商用航空,采购飞机
【高端装备】欧盟资助诺丁汉大学1000万英镑以开展净零航空研究(2023-02-09)
【摘要】 2月9日,全球航空咨询网迅,据themanufacturer网站2023年2月6日报道,由英国诺丁汉大学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IAT)牵头的3个研究项目共获得欧盟“清洁航空联合机构”(Clean Aviation Joint Undertaking)1000万英镑(约8149万元)资助,用于资助对未来净零航空的研究。基于诺丁汉大学近年来在电气化技术发展方面成果的“赫卡特”(HECATE,旨在结合传统和新兴技术进行发电系统研发)、“新生”(NEWBORN,旨在开发一种经过航空航天认证的兆瓦级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和“赫亚”(Hybrid-Electric Regional Aircraft,HERA,混合电推进区域飞行器)都是“清洁航空联合机构”的一部分项目,该机构是欧盟领先的研究和创新计划,旨在使航空业为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基础。航空业要达到欧洲绿色协议“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做出实际改变以大幅减少燃料消耗。以下是3个受资助项目的目的和进展:基于“赫卡特”项目,诺丁汉大学的团队将致力于研究混合动力飞机所需的高功率、电力电子转换器--包括将设计过程数字化,从而开发出所需的“技术积木”;“新生”项目计划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将以液态氢为燃料的航空分级燃料电池推向市场,用于大型涡轮动力飞机。项目还将解决高功率密度高压能量转换、推进系统和下一代微管热交换器的问题,目标是在2026年项目结束时实现整体推进系统效率达到50%。诺丁汉大学将验证一种创新的电力传动系统,与目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相比,其电机和电力电子技术在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产生了实质性变化;最后,“赫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开发一种全新的飞机。这种飞机大约有50至100个座位,将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准备好投入使用,并将使用电池或燃料电池的混合电推进,从而在保持完全合规的情况下将碳排放降低最多90%。
【关键词】碳中和,航空业,创新计划
【高端装备】日本国产“大飞机”研发失败(2023-02-08)
【摘要】 2月8日,安徽日报迅,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2月7日宣布,将终结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SpaceJet研发项目。这意味着,经历十余年曲折后,这一项目最终宣告失败。三菱重工2008年启动SpaceJet研发,同年3月成立三菱飞机公司。SpaceJet原名MRJ,意为“三菱支线喷气客机”,采用双发动机,单通道,设计座位不超过100个,主要面向中短途航空客运市场,迄今累计耗资大约1万亿日元(按现行汇率约合513亿元人民币)。SpaceJet研发过程一波三折,原定2013年交付首批飞机,因技术问题一再推迟。三菱飞机公司成立以来多次出现巨额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研发经费一砍再砍,直到2020年10月项目暂停。作为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SpaceJet在研发之初备受瞩目,获得日本政府资助。订单最多时一度达到大约450架,客户包括日本两大航空运营商全日空控股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共同社7日援引航空业界人士的话报道,在一些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看来,SpaceJet研发项目“注定失败”。在这家媒体看来,三菱重工一味闭门研发、轻视利用外部资源的企业文化或许要为项目失败承担部分责任。三菱重工说,研发项目既已叫停,三菱飞机公司也将随之关闭。
【关键词】研发项目,日本,资不抵债
【高端装备】韩国造船海洋获两型16艘新造船订单(2023-02-01)
【摘要】 2月1日,国际船舶网迅,2月1日,KSOE宣布,获得欧洲托运人12艘甲醇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价值2.53万亿韩元(20.5亿美元)。KSOE表示,新船将由三湖现代重工建造,计划2026年12月之前分批交付。与传统燃料相比,甲醇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更少,因此成为下一代环保燃料,获得越来越多船东的青睐。自2021年8月KSOE首次获得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以来,该公司目前已经接获47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是该型船全球手持订单最多的船厂。根据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以20英尺集装箱当量计算,甲醇动力船占去年全球集装箱船订单的21%。
【关键词】环保燃料,订单,超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