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近期欧盟绿色步伐明显放缓(2023-09-18)
【摘要】 9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几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能源、气候和环境政策改革,并出台了多项立法配套措施。但是,欧盟绿色步伐近期明显放缓。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更关心的是本国的民生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思想逐渐占据上风。不论是环境立法方面的阻力,还是产业政策调整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2050年净零目标的实现势必受到拖累。4年前,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绿色新政”时,曾赢得世人称赞。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呼吁暂缓推出新的绿色立法。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即到明年欧洲选举前都不会通过新立法了。一段时间以来,欧洲议会围绕《自然恢复法》展开激烈斗争。该法是欧盟绿色协议的支柱目标之一,旨在到2030年恢复20%的陆地和海域自然风貌。但该法也引起了极大争议,原因是各成员国都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农民和农业利益集团的游说压力,而中右翼的欧洲人民党则表示坚决反对,并发起了一场反对该法的运动。为此,欧委会不得不进行修订以便推动该法进入下一阶段的最终谈判。由此看来,各成员国已经从原先的自然恢复立场大幅后退。当前欧洲政治已经在为明年的大选做准备,欧洲保守党和中右派正在尝试建立新联盟,环境政策有可能成为其首要攻击目标。这种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使得所有涉及农业和土地利用相关问题的立法变得愈加复杂,新的环境立法几乎不可能获得通过。
【关键词】绿色,协议,支柱
【绿色环保】最新研究:全球变暖促加拿大高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和巨大环境变化(2023-09-14)
【摘要】 9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加拿大高纬度北极地区(高北极)野外调查数据发现,全球变暖加速或推动了该地区的永久冻土融化和巨大的环境变化。这项研究结果根据对加拿大北极群岛一个地区过去60年的景观演化进行重建所得。该论文介绍,1980年代以来,北极的气候变暖一直在扩大,永久冻土加速融化急剧影响并改变着北极景观。永久冻土融化会释放大量储碳并加速全球变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永久冻土融化的物理过程对该地区景观变化的影响却不清晰。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hawn M. Chartrand与合作者一起,利用实地观测、物理模型以及2019年采集的环境数据,研究了阿克塞尔海伯格岛Muskox山谷永久冻土解冻和融化早期阶段的景观变化和河道发展。他们对比了其数据与1959年的影像,重建了该地区在60年内的景观演变史。论文作者发现,加拿大高北极地区新的河流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受到与永久冻土融化相关的几何地面图案变化的影响。在当前的暖化气候下,局部加快的谷底基质侵蚀速度和冰楔热退化或随时间流逝导致地表塌陷。他们还发现,通常用来预测非永久冻土地区河道发展的因素不会影响北极的景观演变。论文作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怎样的底层过程,决定了北极和高海拔永久冻土景观应对以夏季变率加剧为特征的全球变暖。
【关键词】加速,融化,急剧
【绿色环保】日本7800吨核污水全部排入海洋,第二批已在路上(2023-09-14)
【摘要】 9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一批次的核污染水全部排出,意味着约7800吨的核污染水已经流入太平洋。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称,从8月24日开始的第一批次排放,共排出经处理的核污染水7800吨。由于排污管道内会残留少量核污染水,东电在9月11日使用工业用水对排污管道进行了全面清洗,随后开始着手第二批次排污。据目前的消息,第二批次排污最早可能在9月底开始,排污量与第一次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按计划,2023年内,日本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上述操作还将循环无数次,整个排污过程至少需要30年。9月2日下午,包括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内的多个在野党,与90余个市民团体在首尔市中心再次举行大规模集会,参加人数约有5万人。抗议人群高举标语谴责日本,并敦促尹锡悦政府采取措施,阻止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月30日表示,日方声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的水可以安全饮用,但自己却出于某种原因拒绝这样做,她呼吁日方在这一敏感问题上,“最大限度地展现透明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日也指出,如何处置核污染水,绝不是日本一家私事,也不仅仅是个别国家之间的事,而是事关污染海洋还是保护海洋、破坏环境还是呵护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还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环境,危害,健康
【绿色环保】哈萨克斯坦将就是否建设核电站举行全民公投(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9月1日在议会上下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表示,将就建设核电站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托卡耶夫在讲话中指出,核能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政治问题。他也坦言,对于是否需要建设核电站的问题,国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建设小型核电站。不过,部分民众和专业人士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对于民众的疑虑,托卡耶夫表示,考虑到塞梅核试验场给该国人民带来的长久痛苦,这些疑虑完全可以被理解。因此,托卡耶夫强调,对于是否应该建设核电站这样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做出决定,这也是他在2019年选举前向该国民众做出的承诺。目前,举行公投的确切日期暂未决定。
【关键词】重大,战略,问题
【绿色环保】国际最新研究: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个不同地点的相机陷阱的数据分析显示,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该论文介绍,城市特征与住在城市的动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不同城市在面积、人口密度、土地覆盖、发展阶段和气候上都有差异,而野生动物群落在物种构成以及个体物种性状上也有差异。此前,多尺度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群落的影响一直缺乏充分理解。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利用725个相机陷阱的数据,评估了城市本地哺乳动物群落的组成以及每个物种的相对占有率。这些相机陷阱覆盖北美20座城市,包括美国的芝加哥、洛杉矶、亚特兰大和奥斯汀以及加拿大的埃德蒙顿。他们从这些影像中鉴定出37种本地哺乳动物物种,包括黑熊、花栗鼠、美洲狮和白尾鹿。论文作者发现,物种占有率和多样性与更温暖和植被更少的城市呈最显著的负相关性。比如,佛罗里达州的桑福德市比其他气候相似的城市拥有更多的绿色植被,该城市能比植被更少的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支持多样性更丰富的哺乳动物群落。
【关键词】数据,分析,显示
【绿色环保】美国芝加哥大学报告:近十年全球新增空气污染6成来自印度(2023-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发布了年度“空气质量生命指数”(AQLI)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南亚。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又是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而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这里。2013年到2021年间,南亚地区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增加了9.7%,导致该地区整体居民的预期寿命减少6个月。最严重的四国(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减寿则多达5年。PM2.5来自工业、机动车辆排放、火灾等活动,具有致癌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36%的肺癌、34%的中风和27%的心脏病与这些排放有关。芝加哥大学的新报告强调,PM2.5空气污染是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外部威胁,比烟草对人类预期寿命的减损危害还大。如果按照世卫的建议,将PM2.5浓度限制在5微克/立方米的指导标准水平,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将延长2.3年。2013年-2021年,全球空气污染增量的约59%来自印度的。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在印度新德里,PM2.5年均浓度超过126.5微克/立方米,那里的居民平均寿命因此缩短10多年。
【关键词】预期,寿命,减少
【绿色环保】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政客可饮用福岛核污染水“支持”东京(2023-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月30日表示,美国政界人士可以饮用福岛第一核电站排入海洋的核污染水来显示其支持日本的做法。本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因此,扎哈罗娃30日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牵涉科学维度的问题,理应根据现有法律和适用科学指标进行分析。这就是为什么俄方呼吁日方在这一敏感问题上最大限度地展现透明度。至于美方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态度,则完全是政治利益操弄。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24日表示,鉴于日方此前宣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计划,俄方已从7月8日起对产地为日本的海产品加强监管。该机构指出,日本对俄出口的各类食品必须提供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日前发布消息称,该部门正加强对从日本进口鱼类和海产品的放射性物质指标检测力度,一旦发现超标将对其供应采取限制措施。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塔诺夫表示,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作业将严重损害日本形象。
【关键词】排海,问题,放射性
【绿色环保】日本宣布8月24日开始,将核污染水排海(2023-08-23)
【摘要】 8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当地时间20日,岸田文雄曾赴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当时他称,核污染水排放是“绝不能拖延的课题”。当天,岸田文雄还跟东京电力公司干部交换了意见。21日,岸田文雄与日本全国渔业联合会和福岛县渔业联合会的干部会面,就福岛核污染水的安全问题进行说明。岸田文雄曾称,“站在国家立场,已到了应该做出核污染水排海判断的最后阶段。”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受地震、海啸双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根据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将在2023年夏天正式开启福岛核污水排放。但这一决定遭到国际社会广泛质疑和反对,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担忧。
【关键词】潜在,经济,利益
【绿色环保】巴西推动采矿业绿色转型(2023-08-23)
【摘要】 8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巴西首批出口的“绿色锂矿”在圣埃斯皮里图州的维多利亚港装船启程。据巴西媒体报道,这批锂矿主要用来制造锂电池等产品,在开采和提纯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尾矿,且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水。巴西矿产资源丰富,是铁矿石、铝土矿、锰矿等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据巴西矿业协会统计,2022年巴西仅铁矿石一项就出口3.44亿吨,出口额为289亿美元,约占巴西2022年出口总额的8.6%。由于采矿业长期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近年来“绿色矿业”概念在巴西得到更多关注。巴西矿业协会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5年对该行业的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其中超过65亿美元将用于社会环境行动,相较上期(2022—2026)预测增长超过50%。一些巴西矿石开采及加工企业也在使用最新技术减少碳排放。例如,矿业巨头淡水河谷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减少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一些矿区建立了尾矿过滤工厂,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此外,一些废弃物还可被用于建设用砂的生产,淡水河谷发布的报告显示,这种材料可以替代从河床中提取的天然砂,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的建设。
【关键词】技术,减少,碳排放
【绿色环保】气候变化影响广泛,马来西亚棕榈油预计明年至少减产100万吨(2023-08-18)
【摘要】 8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根据马来西亚气象部门的数据,在上世纪70年代,包括该国首都吉隆坡在内的很多城市全年超过32℃的高温天数不到一半,如今这一数字普遍接近300天。高温干旱导致全球多种作物减产、供应短缺,加上当地货币林吉特贬值等一系列原因,让马来西亚过去一年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成本升高。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高温天气将导致棕榈油减产,同时市场预期2023年下半年棕榈油需求增长,多种原因使6月初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涨超20%。该国棕榈油局负责人表示,气候原因可能导致明年该国棕榈油产量进一步减少100万至300万吨。
【关键词】产量,进一步,减少
【绿色环保】气候专家:厄尔尼诺现象已出现,全球明年或更热(2023-08-18)
【摘要】 8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目前,南半球正处于冬季,但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天气。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表示,今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温度上升。具体来看,2023年7月初,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在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观测到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的专家表示,秘鲁沿海水域,尤其是北部水域的温度比正常值高了三四度。专家预测到今年秋冬时节会发展成为中等至强厄尔尼诺。伯吉斯表示,当前,这种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尚未与大气层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遥相关,因此全球气象机构正在密切观察这一事件。尽管每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不尽相同,但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发展下去,引发2024年气温升高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温度升高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包括热浪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就越有可能变得更强烈,更频繁。
【关键词】早期,预警,系统
【绿色环保】日方预计最早于8月底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2023-08-10)
【摘要】 8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朝日新闻》7日披露称,日方预计最早于8月底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8月18日,美日韩领导人将在美国举行会谈,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称,首相岸田文雄计划从美国回到日本后召开阁僚会议,并决定核污染水排海的确切时间。据报道,岸田文雄访美期间将分别与美国总统拜登、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双边会谈,向他们说明核污染水排放的安全性、科学依据以及排海后的应对措施等问题。《朝日新闻》引述日本首相官邸匿名人士的话称,决定确切的排海时间后,日本政府至少需要一周时间用于准备工作和通知才能正式实施排海。福岛县沿海将从9月开始解禁拖网捕鱼,日本政府希望避免在捕鱼季开始后排放核污染水,所以其目前的设想是在8月底左右开始排海。日本共同社7日则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日本政府正探讨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在韩国,抗议日本不负责任行为的示威活动仍在持续。据韩联社等媒体报道,“韩国环境运动联合”组织7日在首尔世宗文化会馆前举行示威,并表示该组织从上月6日开始已收集到34万人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签字。
【关键词】正式,实施,排海
【绿色环保】美国研究机构:世界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2023-08-10)
【摘要】 8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变暖,加利福尼亚海岸冬季海浪的平均高度也在增加。事实上,自1970年以来,加利福尼亚冬季海浪高度已经上升了近一英尺(约合30厘米)。研究称,随着气候变暖,至少13英尺(约4米)高的巨浪变得越来越常见。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家彼得·布罗米尔斯基表示,巨浪可能会导致海岸遭受更多的洪水和侵蚀。此外,当海平面在风暴期间进一步升高时,更多的海浪可能会淹没低洼地区、破坏沿海基础设施。事实上,强烈风暴和巨浪造成的破坏已经开始显现。去年冬天,加州的强风暴和巨浪摧毁了悬崖、破坏了码头,还淹没了该州风景如画的1号高速公路的部分地区。更可怕的是,随着海平面上升,即使是中等高度的海浪也会达到巨浪的威力。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太平洋的风暴活动有所增加,这直接就导致巨浪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数据显示,1996年至2016年巨浪发生的频率,至少是1949年至1969年的两倍。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海洋学家加里·格里格斯称,虽然50多年来海浪高度上升一英尺的幅度并不大,但这一发现与科学家们所知道的、世界海洋随着变暖而发生的情况是一致的:由于极端风暴的增多和对海岸造成的破坏,海洋正在变得破坏力越来越强。
【关键词】风暴,巨浪,破坏
【绿色环保】7月份美国多地出现创纪录高温(2023-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国媒体7月31日报道,7月份美国多地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而未来几天,热浪将再次席卷美国南部地区,加之中部地区的极端高温情况尚未得到缓解,本周全美或将打破超过140个现有的高温纪录。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多个城市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高温纪录。南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市创下了连续44天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的高温纪录、西南部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市创下了连续31天最高气温超过43摄氏度的高温纪录,而在东南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基于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反映高温对人体实际感受的高温指数已经连续46天超过38摄氏度。7月份菲尼克斯市的平均气温达到了39摄氏度,超出该市月度平均气温最高纪录足足2摄氏度。天气预报显示,由于季风雨的来临,8月1日和2日该市的高温情况将有所缓解,但到本周周中,该市的最高气温将回升至43摄氏度以上。而到周末,该市的最高气温或将达到47摄氏度。与此同时,即使有了季风雨带来的降温,7月31日当天,美国南部腹地和南部平原地区仍有4000多万人收到了高温警报。而随着热浪的再次来袭,以及中部地区的高温不退,本周全美各地或将有超过140个高温纪录被打破。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8月2日的最高气温或将超过43摄氏度。
【关键词】高温,警报,热浪
【绿色环保】多国人士: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染水是极不负责的表现(2023-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一意孤行,无视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质疑,执意要将超过130万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各方敦促日方正视国际社会正当合理关切,履行应尽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停止强推排海计划,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由太平洋岛国民间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组成的民间组织“太平洋核问题集体”近日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众多质疑声音,一旦启动排海计划,可能造成长久危害,脆弱的太平洋岛国将是排海计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并没有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意见。日方还企图通过增加“海外发展援助”来分化太平洋岛国,“太平洋核问题集体”对此表示担忧并多次给予谴责。澳大利亚知名时政评论人士戴若·顾比表示,澳大利亚近期有官员呼应了太平洋岛国论坛有关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立场,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前需要通过科学评估,让外界完全知情”。德国《明星》周刊网站刊文称,研究人员发现了福岛地区的鱼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情况,黑鲷鱼并非唯一受放射性污染的样本,这加剧了各方担忧。日本的一些贸易伙伴已开始对从日本进口的海产品进行放射性测试,一些批发商叫停了与日本的海产品贸易。
【关键词】安全,问题,质疑
【绿色环保】TICA-SEBIGAS将荒废土地变废为宝(2023-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专业生物质技术提供商TICA-SEBIGAS与当地创新型农业创业公司Wakonda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合同。根据合同内容,SEBIGAS将建设一座以刺梨仙人掌茎和其他农业副产品为原料,产出电力、热能以及高品质有机肥料的沼气厂。Wakonda项目始于被苛养木杆菌污染的地区,当地的土地所有者不再耕种。这些土地与普利亚与意大利南部的大量地区一样,不再适合种植优质农作物,且面临着无人耕种和被荒废的风险。未来投运后的沼气厂每年可处理约16000吨的刺梨仙人掌茎、橄榄渣、酒渣、乳清和家禽粪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0吨。在该项目中,SEBIGAS将作为技术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支持,并负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该工厂的装机容量为300kW,其产出的电力将出售给当地电网,产出的热量将在Wakonda公司的生产中被充分利用,同时,富含养分的沼渣将作为周边土地的肥料。
【关键词】种植,优质,农作物
【绿色环保】研究显示: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永久化学品”(2023-07-26)
【摘要】 7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美国地质调查局一项新研究显示,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有毒的“永久化学品”,广泛接触此类物质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对来自全美700多个住宅、企业和饮用水处理厂的自来水样本进行检测,以查找是否存在被称为PFAS的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最终,研究人员在45%的样本中检测出至少一种此类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含量超过基准水平及美国推荐含量。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接触高浓度PFAS物质可能扰乱激素、妨碍肝脏功能、增加患肾或睾丸癌的风险、降低婴儿出生体重和损害孕妇健康。近年来,美国水污染事件屡见不鲜。美国广播公司今年4月曾报道称,美国密歇根弗林特市居民表示,自9年前当地爆发水污染危机以来,他们一直在与长期健康问题艰难抗争。2014年至2015年期间,弗林特市应急管理人员为节省资金,将城市水源地从休伦湖改成了受到严重污染的弗林特河,导致10万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被铅和军团菌污染,12人死于军团菌感染引发的肺炎,当地民众身心健康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
【关键词】含量,超过,基准
【绿色环保】欧盟循环经济新举措提升汽车行业资源效率(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13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加强汽车行业循环性的措施,涵盖汽车的设计、生产和报废处理。这一举措将加快欧盟实现其环境和气候目标,同时加强欧盟单一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欧盟应对与汽车行业持续转型的相关挑战。汽车行业是资源最密集的行业之一。欧洲的汽车行业占塑料总消费量的10%,相当于每年600万吨。此外,该行业在钢铁(17%,每年约700万吨)、铝(42%用于所有运输设备,每年约200万吨)和铜(6%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中占很大份额。汽车的电气化将进一步增加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需求。在欧洲,每年有600多万辆汽车报废并被当作废物处理。车辆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并耗费资金。最近的评价表明,提高车辆生产和报废处理的可持续性迫在眉睫。为了实现欧盟的气候和韧性目标,汽车生产必须走可持续和脱碳的道路,减少对初级资源的依赖。如何让新车更具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对于解决资源依赖性、降低环境影响以及促进车辆使用寿命结束时的重复使用和回收再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设计,生产,报废
【绿色环保】极端天气笼罩全球,引发多重经济影响(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东北部当地时间7月9日起遭暴雨袭击,多地发生洪灾。纽约州哈德逊河谷下游部分地区一天的降水量相当于往年夏季三个月的降水量。美国国家气象局对佛蒙特州部分地区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洪水警报,佛蒙特州州长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紧接着美国部分地区持续遭遇热浪侵袭。西南部亚利桑那州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连续多天超过43摄氏度。美国国家气象局12日称,全美有超过1.11亿人处于极端高温预警之下。高温峰值可能在14日至17日出现,届时美国多地高温纪录都可能被打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气候科学家塞皮认为,地球“至少12.5万年”以来从未像现在这样热。至少今年这个漫长而艰难的夏天充斥着致命的高温,熊熊燃烧数月的大火和连连暴雨及洪水,至少自6月起,从海地到南亚小国就已经面临极端气候带来的夏日考验。日本全国各地包括东京持续酷热的天气,九州北部则连天暴雨。同时,九州福冈县、大分县等多地洪灾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灾情严重,日本媒体报道,自7月9日以来,主要集中在九州地区的破纪录大雨,迄今已造成13起山体滑坡灾害。泥石流冲毁房屋,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根据统计,三天的雨量导致福冈县、佐贺县、大分县的18条河流决堤,引发洪灾。加拿大的夏天则定格于可能燃烧数月的特大火灾。如今900万公顷的土地已在烟雾中消失,面积是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11倍。1989年加拿大的绝对年度纪录已被远远超过。仅一天时间加拿大全国就有677起火灾,386起未得到控制。自5月初以来,约有15.5万人因火灾而被迫离开家园,是40年来的最高数字。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等地则发生了小规模野火,法国部分地区还出现森林火灾。
【关键词】遭遇,热浪,侵袭
【绿色环保】可口可乐在印度推出100%rPET瓶(2023-07-13)
【摘要】 7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可口可乐印度公司推出100%rPET瓶包装的Kinley水。据称这是印度首个使用 100%rPET瓶的包装饮用水品牌。新瓶子带有独特的标签,显示“100%由回收食品级塑料制成”。rPET来自Srichakra Polyplast公司,该公司号称已经获得EFSA(欧洲食品安全局)和FSSAI(印度食品安全和标准局)认证。rPET瓶坯由世界著名的塑料包装制品制造商ALPLA公司提供。印度食品安全和标准局曾在2016年禁止在食品接触中使用再生塑料。2021年9月17日,印度修订了塑料废物管理规则,允许在食品接触材料(FCM)中使用再生塑料。根据该修正案,再生塑料可用于储存、携带、分发或包装即食或饮用的食品。流程管理要求,来源必须是食品级规格,通过再生验证挑战试验,产出物监控计划,过程符合GMP。
【关键词】废物,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