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世行:35%资金要有气候协同效应(2020-12-14)
【摘要】 12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世界银行集团(世行集团)9日宣布,在未来五年平均35%的资金要有气候协同效应。这一目标取代了前五年的目标,即在2020年前达到28%。此外,世行还将努力确保这些资金的50%用于支持气候适应和增强韧性。这是世行集团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适应其日益严重的影响而宣布的多项举措中的两项。到2020年前达到28%的气候协同效应目标是在首个《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设定的目标。35%平均协同效应的新目标将纳入第二个《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21~2025)。世行集团行长戴维·马尔帕斯表示:“气候变化使我们的发展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较贫困的国家受气候事件的影响最大,包括洪水、干旱和粮食不安全。除了增加气候融资外,我们还在努力实现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成功转向低碳发展的成果。”世行集团表示,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世行集团各机构——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逾830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可再生能源34吉瓦,为50多个国家的亿万人民改善了水文气象数据和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其他良好的发展成果。去年世行集团的气候投资总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关键词】集团,活动,承诺
【绿色环保】巴西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面积增加近一成(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当地时间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巴西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面积同比增加9.5%,创2008年以来同期最大规模。数据显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巴西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面积达到11088平方公里,几乎是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的7倍。其中,巴西北部帕拉州遭砍伐的雨林面积最大,达到5192平方公里,同比增加34.4%。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高峰期发生在1995年,当年遭砍伐面积达29059平方公里。到1998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3200平方公里。2004年,遭砍伐面积再次超过2万平方公里,达到27772平方公里。此后,巴西政府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各种盗伐行为,在2012年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面积达到最低水平,当时砍伐面积下降至4571平方公里。亚马孙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总面积5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雨林总面积的一半。这片雨林横跨8个南美国家,其中60%位于巴西境内。有关专家表示,亚马孙雨林对全球生态及气候平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今这片雨林仍面临着乱砍滥伐、过度农业开垦和工程建设等诸多问题的严峻考验。巴西环境部长里卡多·萨列斯(Ricardo Salles)表示,该国将继续加大对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巡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砍伐活动,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亚马孙雨林。
【关键词】全球生态,气候,平衡
【绿色环保】日本福岛一核堆放大量核污染木材,东电拟焚烧处理(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日本共同社11月28日报道,对于堆放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树木,以及反应堆报废作业中产生的可燃废弃物,东京电力公司日前表示,将加快推进完善焚烧设备的工作,计划2021年3月全面运转,以确保今后作业所需设施的设置空间。据报道,为设置保管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的储罐等,东电砍伐了厂区内的树木。目前保管的木材大约有13万立方米,由于被事故中飞散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不能搬出厂区。东电表示,焚烧设备2017年11月着手建设,已基本完工,正在试验阀门和泵等。报道称,焚烧设备全面运转后每天可焚烧95吨。运转产生的气体将在用滤网去除放射性物质后排放,如浓度出现异常数值,则停止运转。焚烧后的灰烬将装入钢铁容器内放进储藏库保管。报道指出,12月以后,将进行模拟废弃物和实际被污染废弃物的焚烧试验,确认设备的性能和放射性物质排放量是否有问题。不过对于焚烧后的灰烬,具体处理方法尚未敲定。东电表示,“由于附着了放射性物质等,与一般的核电站废弃物不同,正与中央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推进研究。在决定最终处理方式前,将安全地保管在厂区内”。
【关键词】污染,废弃物,焚烧试验
【绿色环保】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军者(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11月2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现了突飞猛进增长,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万分之410的重要门槛。2020年,这种上升趋势仍在继续。在当日举行的在线新闻发布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回答总台记者关于中国为实现节能减排所做出的贡献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军者。塔拉斯说:“中国于九月份宣布将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很好的消息。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个领军者,同时也是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重要输出国。”塔拉斯同时指出,缓解空气污染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可同步进行,通过从传统化石能源,例如煤和石油向清洁能源转化,这样能降低空气污染,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塔拉斯最后表示,很高兴看到全球众多国家都参与到《巴黎协定》中,努力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摄氏度。中国加入到该事业当中,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关键词】能源,转化,碳中和
【绿色环保】米兰率先通过城市空气质量立法,明年户外禁止吸烟(2020-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20日,意大利米兰市议会新闻发言人向媒体通报,米兰市议会常务委员会19日就城市《空气质量条例》立法议案进行审议和表决,最终以25票赞成,8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该项立法议案。该项立法从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步加强对空气排放的质量监控和管理。据报道,根据米兰市《空气质量条例》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全市在10米范围内有人地区,包括公交车站、公园、体育设施等公众场所,户外一律禁止吸烟。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10米范围内是否有人,户外公众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空气质量条例》同时规定,每年10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米兰城区一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在阳台、户外公众场所进行烧烤。米兰城区使用木材或木炭作为燃料的披萨店,必须在2023年10月1日以前达到A1级排放标准。条例同时还对城区建筑工地粉尘,以及屏蔽粉尘外散等相关城市环保问题,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及违规处罚措施。
【关键词】具体规定,违规,处罚
【绿色环保】印度民众违法放鞭炮,新德里排灯节空污达近4年最糟(2020-11-23)
【摘要】 11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中央社”报道,尽管印度国家绿色法庭在排灯节前已宣布禁放鞭炮令,但许多印度民众对此视而不见,在11月14日排灯节当天仍放鞭炮到深夜,导致首都新德里空气质量达近4年排灯节来最糟。据报道,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农民大量焚烧稻梗等废弃物,造成包括新德里在内的北部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防止排灯节期间空气质量继续恶化,印度国家绿色法庭在排灯节前紧急下令,11月9日午夜起到11月30日午夜,德里国家首都辖区不得销售及燃放烟花爆竹。不过,许多民众对此视而不见,执法单位也无法有效遏止,从排灯节前一晚到排灯节当晚,在新德里都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新德里警方表示,11月14日共立案1206件出售和使用鞭炮案件,并逮捕850名违反政府禁燃鞭炮禁令者。当地媒体称,印度排灯节当晚空气质量指数平均达到454的“严重”等级,是4年来新德里空气质量最糟的排灯节。第二天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维持在“严重”等级,同样是4年来最糟。气象专家表示,如果焚烧农业废弃物等污染源无法排除,新德里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仍然不乐观。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在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有73%的家庭至少有1到2名家庭成员出现咳嗽、眼睛灼热等症状,在新德里这一比例高达85%。
【关键词】污染源,无法,排除
【绿色环保】英国公布绿色工业革命10项计划(2020-11-23)
【摘要】 11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8日提出了一项宏大的绿色工业革命10项计划,该计划涵盖清洁能源、交通、自然和创新技术等领域,旨在推动英国在2050年之前消除其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该计划将动用超过120亿英镑的政府资金,截至2030年时促进3倍以上的私营部门投资,以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建立适应未来的绿色产业,还将提供和支持多达25万个就业岗位。10项计划是围绕英国的优势设立的,包括:海上风能,氢能,核能,电动汽车,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Jet Zero(喷气飞机零排放)理事会和绿色航运,住宅和公共建筑,碳捕获,自然,创新和金融。由英国汽车产业打造的电动汽车已占据欧洲非常可观的一部分市场,世界最受欢迎的电动车车型之一也来自英国。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泛咨询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之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证实,根据严格的零排放标准,英国将从2030年开始停止售卖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及货车,这比早期的计划提前了10年,并于2035年开始停止售卖混合动力汽车,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英国工业向可持续、绿色的未来转变。为了推进这项措施,鲍里斯宣布:英国将投入13亿英镑,加快在英格兰各地的家庭、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设置电动汽车充电桩,让车主更便捷地为电动汽车充电;投入5.82亿英镑,为购买零排放或超低排放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降低其购车成本,并鼓励更多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未来四年,英国还将投入近5亿英镑来研发和批量生产电动汽车电池。
【关键词】进一步,减排,创造
【绿色环保】外媒:毛里求斯漏油事件清污工作有望2021年1月完成(2020-11-16)
【摘要】 11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5日,日本长铺汽船公司表示,针对8月因该公司货船搁浅在毛里求斯海域引发的燃油泄漏事故,其后续清污工作有望在2021年1月完成。据报道,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漂浮在海面上的所有原油都已经被清理干净。同时,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约30公里的海岸线上,清除油污的工作也进展顺利,整个清污工作有望在2021年1月完成。当地时间7月25日,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在毛里求斯东南部海域搁浅。8月6日,货船船体破裂,大量燃油泄漏。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这艘货船载有约4000吨燃油,至少1000吨燃油已泄漏至附近海域。货轮由日本的长铺汽船拥有并管理,由商船三井租用。
【关键词】泄漏,附近,海域
【绿色环保】南非批准大城市自行发展清洁能源供电(2020-11-16)
【摘要】 11月16日,中国环境报讯,南非政府能源部近日批准南非两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自行利用清洁能源提供电力,旨在补充电力供应短缺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南非的电力一直由国有电力公司埃斯科姆独家生产提供,但是自2007年开始,因经济发展、发电设备陈旧失修、用户恶意欠费等原因,南非各大城市一直受到断电停电的困扰。国有电力供应商埃斯科姆公司主要使用煤炭发电,经营着一批燃煤发电厂,其排放约占南非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的总人口约为1000万,两个城市计划发展使用更加可持续的能源,如太阳能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开普敦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建造一个光伏太阳能发电厂,并采购更多的可持续能源。开普敦计划明年开始对嵌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电厂进行招标,希望尽快开始从大型独立电商采购可再生能源。开普敦能源与气候变化执行总监拉瑟普表示,如果进展顺利,开普敦可能会在大约3—5年时间里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
【关键词】能源,供应,多样化
【绿色环保】桌山大火引发关注,南非政府:山火高发季来临(2020-11-09)
【摘要】 11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因开普敦著名景点桌山日前发生的一场大火,南非政府2日发出提示,南非山火高发季节已经临近,南非民众,特别是西开普省民众应在山火高发季来临前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31日下午,因遭遇大风天气,南非著名景区桌山突发森林大火。由于风力过大,大火一度难以控制,最终消防部门用时一天时间才基本把大火扑灭。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山火让肩负经济复苏重任的南非旅游业备受打击,同时也引发南非社会广泛关注。南非西开普省消防部门提示,南非山火高发季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南非民众务必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该部门负责人布伦特·斯特恩(Brent Styan)强调:“这里我们要敦促南非民众,在户外活动时必须保持小心谨慎,特别是打雷或吸烟时要格外小心,发生火灾时及时报告消防部门。”此外,南非日前备受干旱天气困扰,用水资源匮乏成为应对山火高发季的障碍。对此,南非西开普省消防部门透露,目前西开普省及周边地区大坝水位保持稳定,平均水位为总水量的79.8%。但布伦特·斯特恩仍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随意浪费淡水资源,因为保存它的最佳时间是在我们拥有它的时候。”
【关键词】预防,措施,扑灭
【绿色环保】美媒:空气水质恶化危及民生,美环保政策“开倒车”恶果初显(2020-11-09)
【摘要】 11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今日美国报》网站10月29日刊载题为《特朗普的环境保护局改写了有关空气和水能资源的条例》的报道,作者系记者贝丝·伯格。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过去4年里为放宽有关空气、水质到野生动物的各类监管条例而采取了近100项在环保政策上开倒车的做法。与此同时,据10多名接受《今日美国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环境保护局前职员说,在标志性的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的几十年里,环境保护局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限制和局限。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了将致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声称这一协定给美国造成了不公平的经济负担。在与佩恩斯维尔隔湖相望的密歇根州,涵盖底特律及其周边的一个高度工业化地区中的部分区域,很多年来一直未能满足环境保护局有关二氧化硫含量的空气质量标准。而环境保护局自己的预测显示,按照特朗普的政策,未来五年,密歇根州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35%以上。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硫
【绿色环保】日首相菅义伟:日本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综合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6日下午,日本临时国会开幕,首相菅义伟在会上发表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施政演说,内容包括行政改革、新冠疫情以及日本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等。据报道,菅义伟在演说中,谈及了环保问题。他称,“日本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完全进入脱碳社会。”具体而言,菅义伟表示,日本今后将积极推进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及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技术的研究。此外,他还称,将“从根本上”减少火力发电的比例。据介绍,此次临时国会的会期为41天,日本朝野将在会议期间就内政外交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关键词】新一代,太阳能,零排放
【绿色环保】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生态危机(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英国皇家学会学报》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数量近20年来下降超50%。科学家警告,如果海洋温度继续升高,珊瑚规模还会进一步萎缩。研究人员发现,1995年至2017年间,沿大堡礁2300公里长的珊瑚群落中,大、中、小型珊瑚数量均减少了50%以上。研究表明,2016年和2017年创纪录的水温上升导致珊瑚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对大堡礁珊瑚数量的减少影响很大。2020年初,大堡礁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白化现象,其影响还有待评估。科学家表示,珊瑚的大规模白化是海洋发出的“紧急求助”信号,人类应行动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珊瑚白化是指珊瑚颜色变白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表明珊瑚变得更脆弱。如果生长环境恢复正常,珊瑚可以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数十年时间。报告的作者之一、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教授特里·休斯指出,如果未来海水温度升高能够控制在1.5至2摄氏度之内,珊瑚还能生存,否则将凶多吉少。由于珊瑚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珊瑚数量的减少对大堡礁的生态平衡将产生负面影响。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2019年发布的报告将大堡礁的前景展望从“糟糕”调至“非常糟糕”,主要原因是对各方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缺乏信心。此间媒体认为,大堡礁面临的生态危机也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措施不力、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消极密切相关。澳政府近年来在能源绿色转型上步调缓慢,拒绝作出具体的减排承诺。从2015年起,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就进入了不降反升的通道。
【关键词】减排,目标,萎缩
【绿色环保】日本核污水入海计划引韩国不满,济州岛知事称将起诉(2020-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日媒报道称,日本政府打算把大量储存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对此,韩国政府和民间均表现出不满,强烈要求日本立刻停止该项计划的准备。韩国济州岛知事元喜龙(音译)20日表示,如果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岛核电站污水,将向国内外法庭提起诉讼。他表示,日本政府应立即停止核污水排放的相关准备工作。另外,应透明地提供与核污水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资料,并就污水处理方案(与他国)进行协商。元喜龙强调,如果日本政府拒绝此要求,济州岛将动用一切手段来应对。他补充道,日本国民也反对排放污水,将召集代表韩日沿岸居民的“居民原告团”,在两国法庭上以日本政府为对象提起民事和刑事诉讼,同时还将向国际法庭提示诉讼。此外,韩国外交部20日透露,日本对向大海排放核污水一事的立场是“尚未作出决定”。韩国政府正在关注相关动向,同时以国务调整室为中心进行应对。此前,韩国外交部曾表示,政府将继续把保护国民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密切关注日方的污水处理活动,并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携手应对。
【关键词】国际法庭,诉讼,污水
【绿色环保】全球服装企业需提升水污染风险意识(2020-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简称“CDP”)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时装和纺织行业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待提升,以开发更多与水安全相关的商业机会。CDP的研究表明,尽管水污染所带来的实质性风险越来越多,包括监管处罚、失去社会经营许可以及品牌形象的损害等,但在时装和纺织行业内,企业对水污染的意识和信息透明度却持续降低。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提供了其环境数据;其中,只有10%意识到了水污染风险存在于整个服装价值链中各个阶段。研究发现,在136家应投资者及客户要求通过CDP披露其对水的影响的时装和纺织公司中,只有不到一半(62家)在2019年提供了相关数据。在这62家披露水相关信息的公司中,只有7家(11%)意识到了其价值链中存在水污染问题。报告分析了62家涉及时装/服装、鞋履和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公司的数据,其中包括Adidas AG、Burberry、Gap Inc、H&M和Kering。根据投资者和企业客户的要求,这62家公司在2019年通过CDP的水安全调查问卷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分析发现,这些公司所报告的大部分实质性污染风险出现在其价值链的制造阶段。而在价值链其他所谓极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部分,其实质性风险则极少。甚至只有1/10(11%)的企业意识到其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也会造成水污染,且没有一家公司认为价值链现阶段所存在的污染可造成实质性的财务或战略风险。
【关键词】品牌,形象,损害
【绿色环保】印度首都空气质量开始恶化,或导致新冠疫情变遭(2020-10-19)
【摘要】 10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临近冬季,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空气质量又像往年一样开始逐渐恶化,人们担忧这会使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目前,新德里是印度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已有超过30万人确诊,死亡人数多达5000余人。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专家拉哈里亚博士称,空气污染会使呼吸道或肺部疾病患者病情恶化。另外,还有研究指出,在空气严重污染的地区,新冠病毒的感染率较高。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5月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几十年来生活在高颗粒物污染地区的人死于新冠肺炎的几率比生活在污染较轻地区的人高8%。而意大利奥胡斯大学的环境科学家和锡耶纳大学的卫生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也发现,在污染较为严重的意大利北部,新冠死亡率高达12%,而该国其他地区的死亡率约为4.5%。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污染和死亡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在印度冬天的几个月里,寒冷的空气会将污染物留在大气中,这进一步加剧了车辆、建筑活动、废物燃烧和使用不洁净燃料造成的污染。虽然,在实施停止经济活动等封锁措施后,印度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根据天气预报,近日,污染水平已经开始逐渐攀升,并将从10月中旬开始变得更糟。报道称,从7日到12日,德里地区的空气质量出现了6月份以来的首次“糟糕”。德里首席部长此前宣布了一项治理污染的运动,计划通过填埋坑洞和密切监控建筑工地等措施来控制污染。
【关键词】污染,死亡率,相关性
【绿色环保】日媒:日本政府最快月内决定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2020-10-19)
【摘要】 10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日本共同社15日报道,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氚的污水处理方式,日本政府基本决定排放入海。这一决定最快将于10月内举行会议最终敲定。据报道,所谓核污水,是在冷却核反应堆后残留的废水,虽然福岛核电站一直在对相关核污水进行处理,但其中一种名为“氚”的放射性物质难以被去除,导致污水持续堆积。据介绍,目前,日本所有的核污水都储存在核电站内,但预计到2022年夏天,储存核污水的水箱容量将会达到极限。相关人士表示,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将含氚的核处理水排放入海。排放入海需要设备施工并接受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审查,预计到开始排放将花两年左右时间。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将为获得国内外的理解进行说明,并将与福岛县及渔业团体进行讨论。日本首相菅义伟也表示欲尽快得出结论,称“希望作为政府尽快决定处理方针”。
【关键词】会议平台,推进,具体化
【绿色环保】叙利亚三省大面积林火已被扑灭(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叙利亚政府11日宣布,近日在叙中部和西北部3个省份肆虐的大面积林火已被全部扑灭。叙利亚农业部长穆罕默德·哈桑·盖泰纳对媒体说,自9日凌晨以来,叙中部霍姆斯省和西北部沿海塔尔图斯省、拉塔基亚省共发生156起林火,林火于11日被全部扑灭。为防止林火复燃,叙军方出动直升机对着火区域实施降温作业。拉塔基亚省农业局长蒙齐尔·海尔拜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省过去48小时共发生95起林火。目前,消防人员仍在当地执勤排查,以防再次起火。据叙利亚媒体11日报道,在霍姆斯省、塔尔图斯省和拉塔基亚省发生的林火共造成4人死亡,相关部门已开始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今年入夏以来,受高温和干燥天气影响,叙利亚中部和西北部林区频繁发生大规模林火。9月上旬,中部哈马省迈斯亚夫山区发生林火,约7平方公里森林被烧毁,成为灾情最严重的地区。
【关键词】林火,复燃,污染
【绿色环保】加拿大政府拟全面禁止使用超市塑料袋等六种塑料制品(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加拿大政府10月7日宣布,将把6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列入拟于明年生效的全国性塑料制品禁令中。被列入“黑名单”的塑料制品包括超市和杂货店常用的购物袋、吸管、搅拌棍、用于包装饮料罐等的六环塑料套、餐具,以及由难以回收的塑料制作的打包饭盒。但用于制造个人防护装备或医疗用品的塑料将不在禁令范围内。这是执政的自由党落实其2019年大选竞选承诺之一的举措。加拿大政府正力求在2030年实现“零塑料垃圾计划”。联邦政府与各省和地区政府已共同订立“零塑料垃圾战略”。此前一天,加拿大西部产油大省阿尔伯塔省发布了意在推进清洁技术及经济多样化的《天然气愿景与战略》,作为其经济复苏的一项重要规划。其中提出,到2030年,阿尔伯塔省将打造成为北美西部的塑料回收中心。针对联邦政府的禁塑令,阿尔伯塔省天然气厅副厅长纳利回应表示,联邦政府应注重构建循环经济,而非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并将它们标为有毒物质。据加官方提供的数据,加拿大人每年抛弃300万吨塑料垃圾,当中仅9%被回收利用,绝大多数塑料垃圾则被填埋。在加拿大,每年使用的塑料袋多达150亿个,每天使用的塑料吸管近5700万根。该国淡水环境中的大部分塑料垃圾都是一次性塑料制品。
【关键词】推进,清洁,技术
【绿色环保】斯里兰卡将21个非法垃圾集装箱“退回”英国(2020-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27日,斯里兰卡海关表示,载有21个垃圾集装箱的货轮已于26日启程前往英国。这些垃圾此前从英国运送至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政府称,这违反了关于有害物质运输的国际法。据报道,这些垃圾总计260吨,在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通过船只运送至科伦坡港口。这21个集装箱原本据称装有废旧床垫、地毯和毛毯,但实际包含医疗垃圾。斯里兰卡海关没有透露所运医院垃圾的类型,但有官员说,以往装运这类有害垃圾的集装箱内含有医院使用过的破布、绷带。斯里兰卡海关发言人说,“托运人已经同意收回这21个集装箱,”“我们正在努力争取向那些负责将集装箱运进斯里兰卡的人索赔。”此外,另有242个集装箱于2017年至2018年从英国运至斯里兰卡,至今仍滞留在该国。斯里兰卡政府目前正采取法律行动,要求将这些集装箱“退回”。
【关键词】法律,行动,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