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科学家:大型AI模型已可自动生成小型AI工具(2023-12-18)
【摘要】 12月18日,C114网讯,据Businessinsider报道,大型AI模型现在已经强大到可以完全自动地创建新的小型AI工具,无需任何人类干预。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和AI科技公司Aizip的科学家团队表示,他们已经能够让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PT运行的模型)基本上实现自我复制。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据报道每天运行成本高达70万美元(当前约499.1万元人民币),而微型AI模型(又称微型机器学习或TinyML)则运行成本低廉,还能轻松嵌入各种设备中。从人脸识别到助听器再到家用电器,TinyML都能胜任特定任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该团队目前专注于创造这些微型AI,并表示设计过程现在可以由更智能的AI自动完成。
【关键词】大型AI模型,小型AI工具,自动生成
【软件产业】量子纠错能力提升6倍:亚马逊展示新款超导量子芯片(2023-11-30)
【摘要】 11月30日,C114网讯,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AWS re:Invent 2023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AWS)高级副总裁 Peter DeSantis 发表主题演讲的最后几分钟,介绍了该公司在量子纠错领域的重大进展。据介绍,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超导量子芯片,量子纠错的效率是标准纠错方法的6倍,这意味着商用级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会在更早的时间面世。当然,Peter DeSantis 也指出,在通往纠错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上,亚马逊还处于早期阶段。这一步是开发硬件高效、可扩展量子纠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每1000次量子操作大约出现一次错误”。此外,AWS还宣布为其Braket门户推出一项新产品Braket Direct,该计划扩展了客户访问量子硬件的方式。此前,亚马逊已经和 IonQ、Rigetti和D-Wave等量子计算机公司达成合作。
【关键词】亚马逊,量子纠错,超导芯片
【软件产业】恩智浦推出软件定义汽车边缘节点专用电机控制解决方案,进一步扩...(2023-11-23)
【摘要】 11月23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11月7日发布S32M2,进一步扩展S32汽车计算平台。专用电机控制解决方案经过优化,可有效提高泵、风扇、天窗和座椅位置、安全带预紧器、后备箱门等汽车应用的效率。S32M2基于S12 MagniV?产品组合,充分融合了恩智浦的电机控制技术经验和S32平台的软件开发优势。这款高度集成的系统级封装解决方案添加了电机控制所需的电源和模拟功能,以及丰富的软件库,作为广泛采用的恩智浦S32K微控制器的集成电机控制方案。它符合新兴软件定义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支持汽车制造商全面优化产品开发,并尽可能提高在S32平台中实现的软件复用率。随着S32M2的发布,恩智浦S32汽车计算平台进一步稳定扩展,同时庞大的Arm?软件生态系统对产品开发也有助益。
【关键词】恩智浦,软件定义汽车,S32平台
【软件产业】谷歌DeepMind推出人耳无法察觉的AI音频水印技术SynthID(2023-11-17)
【摘要】 11月17日,电子工程世界讯,Google DeepMind的AILyria模型创建的音频,包括使用YouTube新音频生成功能制作的曲目,将使用SynthID水印标记,以便人们在事后识别它们的AI生成来源。在一篇博客文章中,DeepMind表示这种水印人耳不会察觉,并且“不会损害听觉体验”,并补充说即使音频轨道被压缩、加速或减速,或者添加了额外噪音,水印仍应可被检测到。像SynthID这样的水印工具被视为防范生成式AI带来某些危害的重要保障。例如,美国总统乔·拜登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呼吁制定一套由政府主导的AI生成内容水印标准。这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当前技术远非防御伪造品的万能解决方案。根据DeepMind的说法,SynthID的音频实现方式是“将音频波转换为二维可视化,显示声音中频谱随时间的演变。”它声称这种方法“与今天存在的任何东西都不同。”
【关键词】谷歌DeepMind,AI音频,水印技术
【软件产业】苹果合作研发突破性算法,可从动态RGB图像中实时重建3D图像(2023-11-02)
【摘要】 11月2日,IT之家讯,苹果公司近日联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演示和介绍了一种突破性算法,可以从动态RGB图像中在线重建3D图像。双方团队挑战低纹理区域,并尝试解决重建图像中固有的模糊性,将目光投向了实时执行的实用解决方案,未来将会引入到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新算法根据历史当前观测结果生成精确的增量重建,解决了同步定位和地图映射(SLAM)系统的动态特性,确保与SLAM更新保持一致。苹果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独特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线性去整合技术,该技术专门用于促进NeuralRecon等技术的在线重建,该技术依赖于学习的非线性更新规则。这一突破有可能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其他需要精确3D建模的行业带来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苹果,合作研发,突破性算法
【软件产业】脑机接口重要突破!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八通道脑电采集芯片即将投...(2023-10-30)
【摘要】 10月30日,集微网讯,日前由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以下简称“脑机海河实验室”)、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云脑”)联合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八通道脑电采集芯片研发成功,未来可应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覆盖智慧医疗、康复训练、睡眠监测、游戏娱乐等多个场景。中电云脑总经理程龙龙表示,新一代八通道国产脑电采集芯片可与市面上现有的商用八通道采集芯片兼容,将在今年11月投片,2024年5月回片,届时将正式应用于自研脑电采集模块、可穿戴便携设备上,并有望大规模商用。该芯片在提升了关键核心参数的同时,结合了系统应用需求,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未来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用于脑认知状态监控、精神疾病/心理疗愈、辅助受伤人群功能恢复、青少年专注力测试、疲劳驾驶情况预警等多个场景。截至目前,我国包括脑电信号在内的生物电信号采集芯片和处理设备仍大量依赖进口,此次研发成功的新一代八通道国产脑电采集芯片,可主要应用在包括脑电、心电、肌电信号在内的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领域,可实现对微弱脑电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关键词】脑机接口,自主研发,采集芯片
【软件产业】中兴通讯发布业界首个T比特级全光接入平台(2023-10-26)
【摘要】 10月26日,IT之家讯,据中兴通讯官方消息,在法国巴黎举办的Network X展会期间,中兴通讯发布了新一代Tbit级确定性全光接入平台ZXA10 C600E。官方表示,ZXA10 C600E新平台,是为满足50G PON的大规模部署应用而研发的新一代Tbit级大容量全光接入平台,具备超高带宽、确定性、开放及绿色等特征,并可灵活兼容ZXA10 C600 / C650 / C620设备的业务线卡,满足网络部署和灵活调配要求。在带宽上,支持1Tbps带宽到槽位,带宽能力是业界水平2.5倍,满足50G PON&10G PON&GPON Combo的无阻塞转发要求,支持从GPON 向 10G PON,并进而向50G PON的平滑演进。在确定性上,提供IP+TDM双平面架构,对于通用的IP包和确定性的精准时延和抖动采用不同的机制进行处理,通过创新性的硬管道切片和低时延技术,满足企业园区对于确定性带宽、时延和抖动的要求。在开放上,基于标准的NetConf/YANG,支持被第三方的SDN控制器和EMS系统管理和对接,支持SDN和NFV,满足向SDN演进和虚拟化部署。在绿色节能上,通过多级节能手段,配合流量预测和技术的优化来降低能耗,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FTTx网络。
【关键词】中兴通讯,T比特级,全光接入平台
【软件产业】手机直连卫星上网,中国电信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现网试验(2023-10-26)
【摘要】 10月26日,IT之家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电信上海应急通信局、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协同,联合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与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同步轨道卫星,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NTN(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卫星现网环境测试验证。据介绍,NRNTN作为终端直连宽带卫星技术标准,是未来天地一体演进方向。本次测试遵循3GPPR17版本国际标准,重点验证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环境下,多终端并发直连卫星场景NRNTN的网络接入能力、数据及语音服务能力,为我国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综合信息网络提供了基础性的实测与论证依据。试验开展了端到端的业务能力验证,成功打通Voice over NR NTN语音通话,语音质量清晰稳定。并成功验证了VoWIFI over NR NTN的混合组网能力,以及多终端并发条件下的网络接入能力。
【关键词】中国电信,运营商,现网试验
【软件产业】刷新世界纪录!中国科大构建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2023-10-11)
【摘要】 10月11日,集微网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月11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据悉,科研人员设计了时空解复用的光子探测新方法,构建了高保真度的准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提升了光子操纵水平和量子计算复杂度。根据公开正式发表的最优经典精确采样算法,“九章三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上一代“九章二号”提升一百万倍。“九章三号”在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所处理的最高复杂度的样本,需要当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前沿”(Frontier)花费超过二百亿年的时间。这一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光量子计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关键词】中国科大,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软件产业】紫光展锐联合罗德与施瓦茨完成业界首个IoT NTN 射频一致性测试用...(2023-09-28)
【摘要】 9月28日,集微网讯,近期,紫光展锐联合罗德与施瓦茨在基于紫光展锐5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卫星通信芯片V8821的测试终端上,验证了业内首个3GPP R17 IoT NTN射频一致性测试用例。这标志着双方在NTN设备认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认了基于V8821开发的终端可用于手机直连卫星场景、车联网场景和天地一体物联网场景,具有强大的商用价值。V8821基于3GPP NTN R17标准,利用IoT NTN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易与地面核心网融合。基于IoT NTN技术终端的成熟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认证测试,射频一致性测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次测试表明了搭载紫光展锐IoT NTN芯片的终端射频接口设计满足系统要求,可以适应多个场景挑战,包括由于通信卫星星座和用户设备之间长距离导致的长RTT、由于卫星快速移动导致的载波频率偏移或多普勒频移、高路径损耗或链路预算以及极化失配或法拉第旋转等。
【关键词】紫光展锐,射频一致性,用例验证
【软件产业】泰国领先移动运营商AIS携手华为,完成亚太首个5G RedCap商用验证(2023-09-28)
【摘要】 9月28日,极客网讯,近日,泰国领先移动运营商AIS携手华为在其5G商用网络中共同完成亚太首个5G RedCap(轻量化5G技术)商用验证。测试采用DTU(Data transfer Unit)、摄像头等业界RedCap商用终端在曼谷700MHz和2600MHz 5G商用网络中进行了完整的商用验证,包括RedCap下行和上行峰值、移动性测试、RedCap和eMBB终端共存测试等。验证结果表明,AIS 5G网络及终端设备RedCap功能已齐备、性能达到预期,这将是RedCap全球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5G RedCap是3GPP R17协议新定义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工业传感、智能穿戴、视频监控等中高速物联场景。通过降低基带、射频及天线复杂度,RedCap比5G eMBB终端具有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等优势。
【关键词】泰国,华为,商用验证
【软件产业】中国移动咪咕首次实现移动端AVS3+HDR Vivid国产化标准融合规模化...(2023-09-26)
【摘要】 9月26日,IT之家讯,杭州亚运会于北京时间9月23日正式开幕,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宣布作为官方持权转播商,在本次亚运会的直播赛事服务中,在咪咕视频、咪咕视频爱看版打造AVS3睛彩视界点播专区、AVS3直播视角,并支持HDR Vivid国产化标准技术。咪咕公司表示,这是业内首次实现移动端AVS3+HDR Vivid国产化标准融合点直播规模化商用,并在小屏试点2K/4K+HDR Vivid,大屏试点8K+双Vivid,为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视音频标准的端到端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表示,未来将对国有技术标准应用效果、系统效能进一步提升,并推广应用于其他重大赛事,开拓以AVS3、HDR Vivid技术为代表的系列国有技术标准的应用前景,充分体现国有超高清技术标准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在全球视听文娱领域实力提升贡献应有的力量。同时,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将继续与产业联盟伙伴密切合作,持续强化国有技术标准应用,应对可能出现的卡脖子风险,实现音视频产业链自主可控。
【关键词】中国移动,咪咕视频,点播技术
【软件产业】阿里云GraphScope获图计算顶级比赛冠军,中国团队首次在该赛道夺...(2023-09-05)
【摘要】 9月5日,极客网讯,近日,图计算领域顶级国际赛事“2023 Graph Challenge”结果揭晓,阿里云GraphScope团队与南京大学等团队联合提交的参赛作品斩获“子图同构”赛道冠军。“子图同构”是图计算领域最核心的学术问题之一,此前从未有中国团队在该赛道夺冠。阿里云与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提交的参赛论文《SMOG: Accelerating Subgraph Matching on GPUs》提出了一种通用、高性能且可扩展的子图匹配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多卡 GPU 的计算能力,显著加速了子图匹配任务的执行速度。此前,业界通常在处理不同子图匹配任务时采用相同的算法,然而,该系统引入了一种创新性的自适应框架,可以根据具体子图选择不同的子图匹配算法。在与业界最新子图匹配系统的对比中,该系统的平均加速比达到了惊人的 204 倍,在众多国际团队中一举斩获“子图同构”赛道冠军。
【关键词】阿里云,图计算,比赛冠军
【软件产业】100倍计算性能提升!芯科科技第三代无线开发平台加码边缘智能(2023-08-30)
【摘要】 8月30日,极客网讯,8月22日,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在其一年一度的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专为嵌入式物联网(IoT)设备打造的下一代暨第三代无线开发平台(也即Series 3平台),全面向22纳米(nm)工艺节点迁移,为市场提供业界领先的计算能力、无线性能和能源效率,同时构建最高级别的物联网安全性,全面满足行业未来10年的需求。芯科科技第三代无线开发平台在前两代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对于边缘智能的倾注和强化。在芯科科技看来,在重要领域的所有物联网应用中,远边缘(far-edge)设备对更强处理能力有强需求,这些重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城市和民用基础设施、商业建筑、零售和仓库、智能工厂和工业4.0、智能家居、个人和临床医疗保健等。第三代平台的推出,将能够应对物联网持续演化带来的挑战,更好地满足这些计算密集型场景应用对高性能、便携性、安全性的需求。
【关键词】芯科科技,开发平台,边缘智能
【软件产业】或突破人工智能当前开发瓶颈,AI模拟芯片能效达传统芯片14倍(2023-08-24)
【摘要】 8月24日,电子工程世界讯,《自然》23日发表的研究报道了一种能效为传统数字计算机芯片14倍的人工智能(AI)模拟芯片。这一由IBM研究实验室开发的芯片在语音识别上的效率超过了通用处理器。该技术或能突破当前AI开发中因算力性能不足和效率不高而遇到的瓶颈。研究团队此次开发了一个14纳米的模拟芯片,在34个模块(tile)中含有3500万个相变化内存单元。研究团队用两个语音识别软件在语言处理能力上测试了该芯片的效率,这两个软件分别是一个小网络(谷歌语音命令)和一个大网络(Librispeech语音识别),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小网络的性能和准确率与当前的数字技术相当。对于更大的Librispeech模型来说,该芯片能达到每秒每瓦12.4万亿次运算,系统性能估计最高能达到传统通用处理器的14倍。该研究在小模型和大模型中同时验证了模拟AI技术的性能和效率,有望成为数字系统的商业可行的替代选择。
【关键词】人工智能,模拟芯片,能效
【软件产业】全球首个可商用生物医药大模型BioMedGPT-10B开源(2023-08-18)
【摘要】 8月18日,开源资讯网讯,水木分子联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宣布开源全球首个可商用多模态生物医药百亿参数大模型 BioMedGPT-10B,可用于提升药物研发各个环节的效率,包括新药立项评估、药物设计和优化、临床试验设计、适应症拓展等。此外,该模型在生物医药专业领域问答能力比肩人类专家水平,在自然语言、分子、蛋白质跨模态问答任务上达到 SOTA,已成功通过了美国医师资格考试。BioMedGPT 是全新的多模态语义理解框架,它运用了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预训练大语言模型 —BioMedGPT-LM 作为桥梁,将自然语言、生物编码语言以及化学分子语言等连接起来。作为连接桥梁,BioMedGPT-LM 能够连接各种生物模态的编码,包括分子、蛋白质、细胞和基因表达数据,同时还能够整合知识图谱、文档、数值实验结果以及其他格式所体现的专业知识。通过跨模态特征融合模块集成,不同模态的生物编码语言、化学分子语言与自然语言能够在同一个特征空间中实现统一融合。
【关键词】可商用,生物医院,大模型
【软件产业】我国科学家成功打造通用类脑人工智能研发基础设施(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电子工程世界讯,1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成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并将其全面开源开放。该平台将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助力探索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据悉,“智脉”是一个基于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与脑模拟计算平台。它以多尺度生物可塑性原理为基础,支持全脉冲神经网络建模,具备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及脑功能和结构模拟能力。目前,“智脉”为类脑人工智能和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系统化的接口组件,包括了不同精细程度的神经元计算模型,丰富的类脑学习与可塑性法则,不同的神经网络连接模式,多样的编码方式,丰富的功能性脑区模型以及软硬件协同系统。这为研发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通用类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软件产业】中兴通讯OTN全系列产品通过国际权威安全认证CC EAL3+(2023-07-31)
【摘要】 7月31日,C114网讯,近日,中兴通讯OTN全系列产品正式通过了国际网络安全认证——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CC(Common Criteria) EAL3+级别。 ZXONE 9700/19700系列、ZXMP M721系列和ZXONE 7000系列等十款主流设备均获得此项认证,中兴通讯因此成为业内OTN产品中首家以整套解决方案作为保护轮廓通过CC EAL3+认证的供应商,为用户打造更加广阔的安全保护边界。本次产品CC认证由荷兰国家通信安全局NSICB最终评估通过,并授权TüV Rheinland Nederland颁发证书。认证由全球知名安全测评实验室荷兰SGS Brightsight完成具体评估过程。作为国际上最权威的安全认证,CC认证在安全性评估方面的专业度及影响力已成为业内主流运营商及相关国家官方采购的重要判断依据。CC认证安全保证级别EAL中第三级(EAL3)——系统测试和检查,是当前通信类产品系统级设备的最高认证等级。本次中兴通讯OTN全系列产品通过了EAL3+(ALC_FLR.2增强)级别认证,表明其软硬件整体在符合EAL3等级要求的基础上,还满足安全缺陷修复的生命周期安全保证要求。
【关键词】中兴通讯,网络安全,权威认证
【软件产业】科学家用量子材料产生类似"3D眼镜"的视角将拓扑材料可视化(2023-07-28)
【摘要】 7月28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拓扑量子材料被视为节能电子和未来高科技的希望灯塔。这些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在其表面传导自旋极化电子,而在内部则不导电。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自旋极化电子中,固有角动量,即粒子(自旋)的旋转方向,并不是纯粹随机排列的。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图中绿色部分),在金属TbV6Sn6上创造出了三维电影般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成功追踪到了电子的行为,并在理解量子材料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维尔茨堡ct.qmat 的创始成员、该项目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乔治-桑焦万尼(Giorgio Sangiovanni)教授将这一发现比作用3D眼镜来观察电子的拓扑结构。他解释说"电子和光子可以被量子力学地描述为波和粒子。因此,电子具有自旋,我们可以利用光电效应测量电子的自旋。
【关键词】量子材料,拓扑材料,可视化
【软件产业】英飞凌Edge Protect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满足系统开发者和监管部门...(2023-07-26)
【摘要】 7月26日,电子工程世界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日前宣布推出Edge Protect?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这款全新的软件解决方案有四类安全配置,能够以不断增强的安全功能满足客户对物联网应用的要求。Edge Protect专门针对英飞凌PSoC?和AIROC?系列产品进行了优化,这款全新的解决方案还提供预先配置的产品安全类别以满足监管要求和行业标准。贝恩公司的研究显示 ,缺乏安全性是采用物联网应用的主要障碍;如果能够更好地解决安全问题,那么将有超过70%的客户会采购更多物联网设备。英飞凌全新的Edge Protect内置安全软件并且通过了“PSA认证”——PAS是Arm在2018年创建的通用安全框架,旨在将物联网和嵌入式生态系统纳入一个通用的安全基准。依托Edge Protect,消费级和工业级物联网OEM厂商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品牌、降低责任风险、保护他们的IP并且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关键词】英飞凌,嵌入式,工业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