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全球首款多阵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问世(2020-03-02)
【摘要】 3月2日,中国软件网讯,2月26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所、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出一款基于多个忆阻器阵列的存算一体系统,在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时的能效比图形处理器芯片高两个数量级,大幅提升计算设备的算力,且比传统芯片的功耗降低100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如何用计算存储一体化突破AI算力瓶颈,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热点。寻找合适的硬件,是提升算力的基础之一。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通过优化材料和器件结构,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忆阻器阵列。为解决器件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系统识别准确率下降问题,他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训练算法,仅需用较少的图像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并通过微调最后一层网络的部分权重,使存算一体架构在手写数字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19%,与软件的识别准确率相当。
【关键词】多阵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问世
【软件产业】重磅!紫光展锐发布新一代5G SoC——虎贲T7520(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集微网讯,26日,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今日正式发布新一代5G SoC移动平台—虎贲T7520,以先进的工艺、新一代低功耗设计,大幅提升的AI算力和多媒体影像处理能力,将为5G智能体验带来更好的选择。虎贲T7520是紫光展锐第二代5G智能手机平台,采用6nm?EUV制程工艺,以及多种先进设计技术,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功耗再创新低。虎贲T7520采用4 个 Arm Cortex-A76核心,4 个 Arm Cortex-A55 核心,GPU采用 Arm Mali-G57核心,5G 速度下,将带来优异的流媒体和游戏体验。虎贲T7520基于紫光展锐5G技术平台马卡鲁开发,集成了全球首颗支持全场景覆盖增强技术的5G调制解调器,可拓展大带宽4G/5G动态频谱共享专利技术,使运营商在现有4G频段上能够部署5G,最大限度利用既有资源,并满足未来5G共建共享的需求,有效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加快5G部署。同时,虎贲T7520针对速度高达500KM/h的高铁场景进行技术优化,帮助用户在高速旅行的同时,尽享5G带来的畅快体验。
【关键词】紫光展锐,新一代,5G移动平台
【软件产业】腾讯优图开发出新算法,能精准识别戴着口罩的人脸(2020-02-24)
【摘要】 2月24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腾讯优图自研了一套口罩佩戴识别专用AI算法,即便戴着口罩也能精确进行人脸识别,准确率高达99.5%。除此之外,腾讯优图官方介绍还称,这套AI算法还能识别出人员口罩佩戴方式是否错误。具体来看,腾讯优图的这套AI算法可以识别5种佩戴口罩方式的人脸,分别是未佩戴口罩、口罩仅遮挡嘴部、口罩仅遮挡下巴、口罩未遮挡面部和正确佩戴口罩。算法通过优图的人脸质量模型,先对要识别的人脸进行口罩遮挡判断,再对口罩遮挡区域进行信息提取,判断准确率目前已达99.5%以上。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如人脸支付等,该AI算法会在对口罩遮挡状况进行相应判断后,再决定是否引导面部遮挡较多的人员进行其他方式的身份验证。目前该算法已经在多个地区陆续落地,配合人体识别技术(ReID),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摸排登记外来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腾讯优图,新算法,口罩人脸识别
【软件产业】英特尔发布低温量子控制芯片HorseRidge,朝量子实用性迈进一步(2020-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软件网讯,英特尔研究院(IntelLabs)19日公开了最新低温量子控制芯片HorseRidge的技术规格,并称其现在可以证明“量子实用性”。英特尔称,量子实用性意味着这款芯片具有必要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保真度,可实现从研究到商业可行性的飞跃。英特尔研究院量子硬件总监JimClarke表示:“如今,量子研究人员只是研究少量量子位,使用的是小型的、定制设计的系统,这些系统采用复杂的控制和互连机制。而英特尔HorseRidge芯片大大降低了这一复杂性。我们系统地扩展至量子实用性所需的数千个量子位,未来我们将继续朝着让量子计算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方向迈进。”量子计算机采用完全不同的计算体系结构,其中计算处理可以同时在多种状态下进行。传统计算机使用表示为1或0的二进制数字或“字位”,而量子计算使用的是可以“叠加”的“量子位”,从而可以同时表示为1、0、或者1和0兼有。
【关键词】英特尔,低温控制芯片,量子位控制
【软件产业】Intel 10nm 14核心至强曝光:同频性能暴涨54%(2020-02-18)
【摘要】 2月18日,中国软件网讯,日前,SiSoftware数据库里又出现了一颗新的Intel10nm Ice Lake-SP至强处理器,型号不详只显示代表工程样品的Intel 0000字样,规格方面14核心28线程,核心基础频率2.0GHz(加速频率未知),二级缓存17.5MB,三级缓存21MB。目前代号Cascade Lake-SP的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家族中是没有14核心的,更早的第一代才有,但三级缓存只有19.25MB,所以这颗新U只能是下一代10nm的新品。测试结果显示,这颗新的14核心28线程算术性能360.36GOPS,多媒体性能1471.17Mp/s,高精度加密性能23.04GB/s。对比一颗二代可扩展至强金牌6132,双路组成28核心56线程,主频3.2GHz的情况下,可以基本代表架构能力的算术性能为749.80GOPS,换成同样核心同样频率,10nm的要领先多达54%!
【关键词】Intel,10nm,性能暴涨
【软件产业】完全自主可控!紫金山实验室发布超低成本大规模毫米波相控阵芯片(2020-01-20)
【摘要】 1月20日,集微网讯,据人民网报道,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于1月19日宣布完全自主可控、成本超低的大规模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问世,突破了毫米波通信技术商用的主要障碍。据了解,紫金山实验室重点培育和开发的毫米波通信核心芯片和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具有速度快、覆盖广、成本低的优点,实现中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突破,有益于推动我国在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进入商用阶段,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紫金山实验室专家团队通过硅工艺突破了这项难关,将大规模相控阵天线产品成本降低到了可商用水平,基本得到克服 CMOS 芯片走向大规模推广引用的核心技术环节。
【关键词】紫金山实验室,毫米波,相控阵芯片
【软件产业】全球首个用青蛙细胞制造“活体机器人”诞生,遭破坏时可自愈(2020-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软件网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细胞,创造出史上首个“活的微型机器人”,有两条短腿,能靠自己的力量活动。这是一种由生物细胞组成的可编程机器人,可自主移动。它不是新物种,不同于现有的器官或生物体,却是活的生物体。科学家将非洲爪蟾的皮肤细胞和心肌细胞组装成了全新的生命体,这些毫米级的异种机器人可以定向移动,还可以在遇到同类的时候“搭伙”合并。它们还可以被定制成各种造型,如四足机器人,如带有“口袋”的机器人。未来可期的是,带有“口袋”的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递送药物。这些机器人还可以用来寻找危险的化合物或放射性污染物;在人体动脉中移动刮除斑块,拆除这些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定时炸弹”。
【关键词】青蛙细胞,活体机器人,自愈
【软件产业】中兴通讯完成业界应用距离最长NB-IoT海面超远覆盖测试验(2020-01-03)
【摘要】 1月3日,贤集网讯,近日,中兴通讯(0763.HK / 000063.SZ)在福州市完成NB-IoT和eMTC海面超远覆盖测试。测试中, NB-IoT极限应用距离可延伸到110km以上,这是目前业界应用距离最长的NB-IoT网络连接;同时,eMTC极限覆盖可达100km以上。这一测试结果充分证明,NB-IoT和eMTC技术具备了提供最广覆盖及最强性能IoT网络服务的能力。此次测试验证基于3GPP R13/R14协议,NB-IoT超远覆盖方案将CP(循环前缀)从1个符号扩展为3个符号,外场测试评估中极限覆盖小区距离超过110km。在小区半径75km覆盖距离处覆盖性能良好,NB-IoT上下行业务速率可达到峰值120kbps和76kbps,eMTC上下行业务速率可达到230kbps和196kbps,完全满足物联网业务速率要求。测试结果为NB-IoT和eMTC海面超远覆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从技术层面为海面物联网应用发展扫清障碍,有效拓展物联网的应用场所。
【关键词】中兴通讯,NB-IoT,海面超远覆盖测试验
【软件产业】日本研发出新型神经形态网络,能够人类大脑类似功能:记忆、学习...(2019-12-27)
【摘要】 12月27日,贤集网讯,由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领导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宣布,已经成功地制造了由众多金属纳米线组成的神经形态网络。使用该网络,该团队能够产生与人类独特的高级大脑功能相关的电学特征,例如记忆、学习、忘记,变得机警并恢复平静。联合研究小组最近通过整合涂有厚度约1纳米的聚合物(PVP)绝缘层的大量银(Ag)纳米线,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类似于大脑的网络。两根纳米线之间的连接点形成行为类似于神经元突触的可变电阻元件(即突触元件)。包含大量复杂相互作用的突触元件的纳米线网络形成了“神经形态网络”。当将电压施加到神经形态网络时,它似乎在“努力”寻找最佳电流路径。研究团队测量了电流流过网络时电流通路形成,保持和失活的过程,发现这些过程总是随着过程的发展而波动,类似于人脑的记忆,学习和遗忘过程。观察到的时间波动也类似于大脑变得机敏或恢复平静的过程。该研究小组目前正在使用神经形态网络材料开发类似大脑的存储设备。该团队打算将存储设备设计为使用与当前计算机所使用的原理完全不同的原理进行操作,例如,它必须在特定的限制内快速做出决定。
【关键词】日本,新型神经形态网络,大脑类似功能
【软件产业】甘道智能发布全球首款物联网生态区块链通信控制模组,实现上链数...(2019-12-26)
【摘要】 12月26日,贤集网讯,12月24日,由杭州甘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趣链科技与海尔云裳物联合资公司)的“全球首款物联网生态区块链通信控制模组“物链1号”发布会”隆重举行。与传统硬件有着本质区别的是,“物链1号”区块链模组,将区块链和产业物联网做到0距离的融合,物链的方式获取数据,通过趣链科技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和丰富行业场景的应用探索,将实现人们所期待的“真相随处可见,信任无处不在”的美好生活愿景。物链1号”模组的三大创新突破:第一、区块链技术硬件化:创造性地将区块链操作系统融合到硬件板卡中,实现区块链+物联网一体化;第二、高扩展能力:完备的硬件扩展能力,支持多系统平台,丰富的硬件集成接口,能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各行业领域;第三、诚信链接,真实可靠:通过源头可信数据采集,上链后数据通过趣链科技国产自主可控的联盟链平台,真正实现安全、可靠、防篡改;另外,它还具备IoT设备数字身份验证、设备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存证、数据溯源等多个功能特性。
【关键词】甘道智能,物联网生态区块链,通信控制模组
【软件产业】研华科技推出业界首款8TB宽温SATA SSD高性能SQFlash 840系列(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贤集网讯,为助力工业应用实现更快捷和更可靠的连接,工业闪存解决方案SQFlash的全球主导供应商研华科技,宣布推出业界首款8TB 宽温SATA SSD,即高性能SQFlash 840系列。SQFlash 840 系列具有高性能、大容量和全面存储安全保护三大特性,外形规格可在2.5"及M.2 2280之间灵活定制。SQFlash 840系列采用最新Toshiba BiCS3/BiCS4 3D NAND闪存技术,是首款单硬盘容量高达8 TB的宽温SATA SSD。产品采用最新控制器技术,内置LDPC和RAID-ECC纠错引擎,可增强SSD耐用性和数据完整性,可满足多领域工业级应用。SQFlash 840系列有效增加了容量,其中2.5" SSD增至8TB,M.2 2280增至2TB,适用于国防、运输和网络领域的宽温应用。在数据保护方面,SQFlash 840系列产品按照TCG-OPAL和TCG-Enterprise预设所有数据安全机制,以提高SSD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关键词】研华科技,业界首款,高性能SQFlash
【软件产业】量子软件应用新进展,本源量子成功交付虚拟量子计算系统(2019-12-03)
【摘要】 12月3日,贤集网讯,11月28日上午,本源量子——中国海洋大学虚拟量子计算系统软件交付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顺利举行。本源量子此次成功交付的量子软件系列产品包括EmuWare量子虚拟机、QPanda量子软件开发包、Qurator量子软件开发插件、Origin Cloud OS量子云软件等内容。该系列量子软件产品由本源量子独立开发,提供了面向科研和工业应用的一站式量子计算仿真开发环境,并且结合海洋大学的具体研究应用进行了深度的定制。本源量子的EmuWare V2.0包含三种运行在神威太湖之光上的量子虚拟机:全振幅、部分振幅和单振幅量子虚拟机。本源量子此次成功交付系列软件产品,标志着双方第一阶段以搭建基础平台为目标的合作圆满完成。基于此平台,双方将开展第二阶段的多方位合作,预计在海洋超算与大数据处理、海洋超算与人工智能、海洋动力过程计算、海洋药物研制与筛选等方面展开重点合作,多方位探索合作模式。并持续推进探索量子计算技术应用落地。此次交付也是国内首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量子计算软件在国产超算平台上的首次成功部署和应用,提供了世界领先的量子计算模拟和研发环境。
【关键词】量子软件应用,本源量子,成功交付
【软件产业】新一代国产CPU龙芯中科即将问世(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根据龙芯中科的消息,龙芯中科2019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将于12月2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启,将推出龙芯新一代处理器架构产品。 据悉,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RISC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的频率最高为1GHz。龙芯3A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其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龙芯3A的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6GFLOPS。龙芯3B是首款国产商用8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支持向量运算加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
【关键词】国产CPU,龙芯中科,即将问世
【软件产业】德国康佳特和Hacarus推出基于稀疏建模的AI工具组(2019-11-29)
【摘要】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模块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德国康佳特和日本AI专业公司Hacarus近日公布了全球首款使用稀疏建模(Sparse Modeling) 技术的 人工智能 (AI)嵌入式计算机工具组。稀疏建模技术仅需少量训练数据,即可完成高精确度的预测。这在基于视觉的检查系统中是一大特殊优势,因为在生产质量较高的同时,产品的不良率自然会降低。采用稀疏建模(Sparse Modeling),只需50张左右的影像图片,便可创建全新的检查模型,相较传统AI所需的1000张或更多影像,大幅减少。Hacarus的稀疏建模工具组可独立使用,也可加装到现有的检查系统中。它的主要客户是视觉系统供应商和系统整合商。另一大用户群体包括了部分机器和系统制造商,他们希望在设备中使用视觉AI技术,但因为个体顾客繁杂设备种类需要适应性的算法而尚未真正采取行动。
【关键词】康佳特,Hacarus,AI工具组
【软件产业】东京大学结盟台积电 合作研究先进半导体技术(2019-11-29)
【摘要】 11月28日,新浪科技讯,日本东京大学和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近日宣布将在先进半导体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双方将利用台积电先进的工艺试制产学联合设计的芯片,并共同研究支持未来运算的半导体技术。东京大学27日宣布了这一合作项目,称双方将打造一个先进半导体技术联盟,东京大学为此已于10月初成立“系统设计实验室”,该实验室将采用台积电的开放创新平台“虚拟设计环境”设计芯片,且台积电还将向实验室提供晶圆共乘服务。东京大学校长五神真说,希望日本产业界利用这一联盟,和世界上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工厂对接,帮助日本尽早实现“社会5.0”战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非常高兴东京大学成为台积电新的合作伙伴,相信这一联盟将使很多创新想法变成产品,创造更加富足的社会。成立于1987年的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家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企业,该公司目前为苹果、华为等诸多企业代工生产半导体芯片。
【关键词】东京大学,台积电,先进半导体
【软件产业】英特尔发布oneAPI,引领软件变革,致力未来异构计算(2019-11-26)
【摘要】 11月26日,在2019年超级计算大会上,英特尔发布了一项全新软件行业计划oneAPI,助力充分释放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时代多架构计算的潜力,同时发布了一个oneAPI beta产品。 英特尔oneAPI行业计划,为跨多种包括CPU、GPU、FPGA和其他加速器在内的异构计算,提供了一个统一和简化的应用程序开发编程模型。oneAPI的发布源自英特尔数百万小时软件工程开发的努力,并且标志着一个行业内的变革,从今天受限、封闭的编程方法演变到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模式,助力开发人员实现跨架构的参与和创新。oneAPI提供一个通用、开放的编程体验,让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架构,无需在性能上作出妥协,也大大降低了使用不同的代码库、编程语言、编程工具和工作流程所带来的复杂性。oneAPI保留了现有软件投资,包括支持现有语言,同时为开发人员创造更多丰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灵活性。
【关键词】英特尔,oneAPI,异构计算
【软件产业】中兴通讯首次在Linux基金会孵化开源社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产业...(2019-10-12)
【摘要】 10月12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在Linux基金会旗下AI基金会(LF AI)举办的TAC(技术控制委员会)会议上,由中兴通讯贡献的深度学习推理优化框架Adlik获得一致投票通过,成为该基金会下第六个社区级项目,标志着中兴通讯在Linux基金会的首个开源社区正式孵化。Adlik是LF AI中首个聚焦深度学习模型推理阶段的项目,其宗旨是使深度学习模型能够高效地运行在多种部署环境下。利用Adlik,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将主流训练框架如TensorFlow、Keras、Caffe、PyTorch等训练出的模型进行编译和优化,并根据模型部署的硬件环境自动选择优化的运行时环境,从而提升模型的推理效率,减少时延和能耗。目前Adlik已成功应用在中兴通讯人工智能平台uSmartInsight中,该平台可为运营商提供可部署于网络各个层次、不同位置的智能引擎,为网络实现泛在的智能识别、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LF AI成立于2018年3月,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开源创新。加入LF AI后,Adlik有望与其他开源项目碰撞出火花,为模型市场中的模型如Acumos等提供多样化的优化部署方案,同时也有望实现在其他开源项目智能模块中的部署。
【关键词】中兴通讯,开源社区
【软件产业】微软Win 10X“飞马座”项目曝光,或为传统笔记本带来全新界面(2019-10-12)
【摘要】 10月12日,IT之家讯,除了硬件之外,微软近日举行的Surface活动也涉及软件,该公司发布了适用于全新计算设备类别的Windows 10新版本,名为Windows 10X,用于双屏和可折叠设备。据熟悉该系统开发的人士称,整个Windows 10X(Windows Core OS)不仅适用于双屏和可折叠设备,Windows 10X使用代号为Santorini的自适应“外壳”(shell),能在不同的外形尺寸设备中使用相同的外壳。微软正在开发一个名为“Pegasus(飞马座)”的新项目,将Windows 10X的独特用户界面带入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外形尺寸以及不同风格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中。借助“飞马座”项目,微软可以使用现代代码重建桌面体验,并且将针对传统的外形尺寸定制相同的Windows 10X体验。Windows 10X或“飞马座”项目不会取代当前的Windows 10体验,并且新的用户界面仅在新设备上提供,Windows 10X相关的UI改进可能会在明年的Insider预览版中开始出现。
【关键词】微软,飞马座项目
【软件产业】Intel加速7nm EUV工艺:2021年量产,Xe架构GPU首发(2019-10-12)
【摘要】 10月12日,电子产品世界讯,尽管2019年Intel已经量产了10nm工艺,但因为多年延期,导致10nm工艺进度没跟上,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以致于Intel的处理器出现供应短缺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Intel还在努力推进7nm工艺,最快2021年量产。7nm是Intel下一代工艺的重要节点,而且是高性能工艺,其地位堪比现在的14nm工艺,而且它还是Intel首次使用EUV光刻的制程工艺,意义重大。根据Intel之前公布的信息,其7nm EUV工艺相比10nm工艺晶体管密度翻倍,每瓦性能提升20%,设计复杂度降低了4倍。7nm工艺的首款产品就是Xe架构的GPU加速芯片,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AI及高性能计算,最快2021年量产,也就是2年后7nm EUV就能担大梁了。目前Intel正在加速7nm EUV工艺的步伐,今年8月份就订购用于7nm EUV工艺节点的材料和设备,比预期速度更快。
【关键词】Intel,7nm,EUV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