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量子存储领域新进展!中科大实现高性能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2020-03-10)
【摘要】 3月10日,集微网讯,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等人采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出高保真度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并基于自主研制设备首次实现稀土离子的电子自旋及核自旋相干寿命的全面提升。相关成果分别于2月20号和28号发表在著名物理学期刊Optica和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为解决扩展性问题,研究组采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首次在掺铕硅酸钇晶体中刻蚀出光波导,研制出可集成的固态量子存储器。波导区域距晶体表面150微米,波导宽度为20微米,可以与其他微纳电子学及微纳光学器件进行集成加工。由于波导区域内的光场功率密度高,实验所需的控制激光功率相比块状晶体所需功率下降了约30倍。实验中演示了原子频率梳(AFC)以及低噪声回波恢复(ROSE)两种光量子存储方案,并通过参考光信号与存储器读出光信号之间的干涉,测定了存储保真度。两种方案对应的保真度分别超过99%和97%,表明这种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量子存储,中科大,新进展
【电子信息】新突破!韩国研发了替代氮化镓生产蓝光LED的新型材料(2020-03-09)
【摘要】 3月9日,集微网讯,据韩媒Business Korea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于日前宣布,一个KIST团队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化合物,可以取代氮化镓来生产蓝光LED。此前日本开发出一种制造高质量氮化镓的方法,用于生产蓝光LED,这种蓝光LED被用作智能手机、显示器、电子产品和高频设备的核心设备。据悉,韩国研究小组使用一种由铜和碘合成的碘化铜化合物(CuI)来生产蓝光LED。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碘化铜半导体可以发出蓝光,其亮度是氮化镓半导体的10倍以上,此外在光电效率和长期设备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研究人员研发的碘化铜半导体可以在低成本、缺陷小的硅衬底上生长,因此具有使用目前市面上可买到的大尺寸硅衬底(300毫米)的优势。此外,碘化铜薄膜的生长温度与硅基工艺中使用的温度(低于300摄氏度)相似,因此可以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沉积碘化铜薄膜。因此,它可以应用于低成本、简单的硅半导体工艺。这些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通过在硅衬底上生长高质量的铜卤素单晶碘化铜,实现高效的蓝光发射,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展示了一种新的使用铜卤素化合物的半导体材料新技术。
【关键词】韩国,蓝光LED,新型材料
【电子信息】业内首创!锐石创芯推出能同时支持5G SA和NSA ENDC的射频前端产...(2020-03-02)
【摘要】 3月2日,集微网讯,据锐石创芯官方发布,由于5G系统复杂度的提升,5G通信终端中射频前端器件的成本比重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复杂度也显著提升。为了应对手机厂商对5G射频前端成本及布板面积的挑战,锐石创芯推出了业内首创能同时支持5G SA和NSA ENDC技术的射频前端产品RR88643-91。据介绍,RR88643-91是业内首颗兼容5G N41及支持N41/B41 PC2的射频前端模块。也同样支持NSA模式下的LB+n41和MB+n41等ENDC模式。尤其针对中移动Band3+n41 EN-DC组合,RR88643-91进行了深入的设计优化以解决双PA工作模式下的交调信号(IMD4、IMD6)带来的B3 RX de-sense问题。此次锐石创芯推出的RR88643-91在NSA模式下能省去一颗外置N41频段发射模块的需求,在节省面积和成本方面优势凸显。且在同等功率下,RR88643-91效率优势明显,有利于降低5G应用的功耗。
【关键词】锐石创芯,射频前端产品,业内首创
【电子信息】支持所有频段!高通展示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国软件网讯,高通在总部圣地亚哥召开发布会,展示第三代5G基带芯片X60。高通X60支持目前全部主要频段及其组合的5G基带及射频系统,支持SA、NSA双组网,支持毫米波、Sub-6GHz(FDD/TDD)、5D TDD和FDD载波聚合和动态频谱共享。高通总裁安蒙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季度高通会向合作伙伴提供X60基带,X60终端预计在明年年初上市。由此看来,X60很有可能将会搭配骁龙875成为明年安卓阵营的旗舰组合。高通介绍,X60基于5nm工艺制程打造,这是全球首个5nm制程基带芯片,功耗进一步降低、整体性能更强。据悉,X60下载速度可达7.5Gbps,上行速度可达3Gbps;支持Voice-Over-NR 5G语音技术。
【关键词】支持全频段,高通,5G基带芯片
【电子信息】世界首个在CMOS芯片集成带有量子点的量子集成电路问世(2020-02-21)
【摘要】 2月21日,贤集网讯,CEA-Leti和CEA-IRIG合作开发了一个量子集成电路,据悉,这是世界上首个在CMOS芯片上带有量子点的量子集成电路。该芯片采用 28nm FD-SOI 制程工艺,集成了模拟和数字功能(包括多路复用器,缓冲器,信号放大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这些都在 CEA-Leti 量子计划中设想的未来量子加速器的仪器要求之中。据了解,除了需要在硅上获得可靠的、纠缠的和相干的量子位之外,这项工作的目的还在于生产能够路由众多信号以寻址数百个量子位矩阵的电子设备。这些结果也证明了 CEA-Leti 的 FD-SOI 技术中的低温仪器方面的专有技术价值,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非硅量子设备,例如超导量子位。首次集成以及最近发布的基于硅的量子位的性能,证实了硅依然是一个有力的行业竞争者,因为它可实现快速操作,同时保持竞争保真度,同时在可扩展的占位面积上具有受控的制程可重复性。
【关键词】CMOS芯片,量子集成电路,问世
【电子信息】博通全球首发Wi-Fi 6E芯片BCM4389!速度翻番超2Gbps(2020-02-17)
【摘要】 2月17日,贤集网讯,14日,博通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面向智能手机移动平台的Wi-Fi 6E芯片组“BCM4389”,完美实现新规范的同时,各方面的指标都碾压前代,号称吞吐带宽提升5倍、延迟降低2倍、功耗降低5倍、蓝牙配对加快2倍,蓝牙音频也完全流畅。,预计下一代高端智能手机将搭载。据介绍,博通的BCM4375芯片支持2x2 2.4 GHz和2x2 5 GHz,工艺为28nm,而新款的BCM4389则增加了2x2 6 GHz的支持。BCM4389是博通在BCM4375的基础上开发的,除了支持6GHz三频段同时运行和160MHz通道之外,BCM4389还带来了额外的能效提升,这得益于其16nm工艺技术和架构的改进。除此之外,蓝牙5.0功能也得到了MIMO支持。CM4389则采用新的16nm工艺,支持两个Wi-Fi 6E数据流,三频段并发,支持80/160MHz通道,数据传输率达到2.4Gbps(PHY物理层速率2.63Gbps),手机上的实际速度也可达2.1Gbps,延迟能稳定在2ms左右,而电流仅为0.5mA。
【关键词】博通,首发芯片,速度翻番
【电子信息】刷新5G速率记录!爱立信在5G毫米波下实现4.3Gbps下行(2020-02-14)
【摘要】 2月14日,集微网讯,爱立信官方宣布,其工程师团队实现了5G毫米波下4.3Gbps的传输速度,这是迄今为止最快的5G速度。爱立信使用基于高通Snapdragon X55 5G Modem-RF系统的5G智能手机连接至爱立信无线系统Street Macro 6701,以4.3Gbps的下行速度传输数据。商业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和终端支持,将在2020年向5G用户提供。这一突破对于增强移动宽带应用来说是个好消息,比如多人游戏、增强现实游戏和复杂视频流。更高的下行速度也将扩大通信服务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固定无线接入的机会,蜂窝mmWave的连接速度将比光纤快四倍。
【关键词】5G速率,爱立信,刷新记录
【电子信息】胶体量子点激光二极管问世,有望颠覆光电子器件制造(2020-01-15)
【摘要】 1月15日,贤集网讯,胶体量子点材料由于具有激发光谱宽、半峰宽窄、颜色可调和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1月14日《自然通讯》杂志上刊登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项最新研究,为胶体量子点技术商业化带来了希望。研究团队将经过精心设计的胶体量子点纳入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LEDs)中,这种二极管包含一个集成的光学谐振器,可以像激光一样工作。这些新颖的双功能器件为多功能、更易制造的激光二极管开辟了道路。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改变从光电子学到化学传感、医学诊断等众多领域。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量子点组的负责人Victor Klimov表示:“这一新的突破,以及我们在量子点化学和设备工程方面取得的其他最新进展,表明由溶液组装而成的激光二极管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量子点显示器和电视机已经可以作为商业产品使用。胶体量子点激光器或是下一代产品。”
【关键词】胶体量子点,激光二极管,光电子器件
【电子信息】日本发现新型铋系层状超导体,零能耗高速纳米电子器件将成为现实(2020-01-06)
【摘要】 1月6日,贤集网讯,日前,日本发现新型铋系层状超导体,零能耗高速纳米电子器件将成为现实。日本注重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研究层面。其中,新型铋系层状超导体有望成为层状功能性材料的新设计指标。日本首都大学东京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具有由铋、银、锡、硫和硒构成传导层的新型层状超导体。拥有二维层状结构的化合物会显示出高温超导和热电转换等多种功能性。不仅是功能性,还可能出现由二维电子状态引起的特殊物理现象,这也是具备二维层状结构的化合物的特征,科学家们一直期待能发现拥有前所未有新特性的新型层状化合物。此次的研究结果首次发现4层型铋系层状化合物具备块体超导性。以此为契机,有望加速具备4层传导层的铋系层状化合物的功能性材料开发。明确石墨烯超导材料原子排列,有望实现零能耗高速纳米器件。
【关键词】日本,新型超导体,纳米电子器件
【电子信息】国产半导体材料取得全新突破(2020-01-03)
【摘要】 1月3日,集微网讯,国内半导体业除了在众所周知的核心芯片加速国产化替代之外,在短板之一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也在重兵压阵。近日,国内厂商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据金十数据报道,中国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公司宣布,该公司生产的半导体领域用系列——石英产品通过日本东京电子株式会社(下称“TEL”)的官方认证。据悉,这是石英股份效仿日本推行产学研结合,在2019年与中国南京大学合作,最终成功掌握了高纯石英砂的提纯核心生产技术,把石英砂的纯度提高到99.999%以上。这意味着国产半导体用石英系列产品已经打破欧美企业的桎梏,具备了进入TEL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市场准入条件。石英股份此举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地位,石英股份也顺势成为我国半导体生产辅助材料的领头羊。此次获得TEL的官方认证,意味着国产的石英材料将被应用于国际半导体制程领域的扩散环节。
【关键词】国产,半导体材料,全新突破
【电子信息】全球首款,成都中电熊猫基于IGZO技术100英寸8K液晶显示屏成功点...(2020-01-03)
【摘要】 1月3日,集微网讯,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首款基于IGZO技术的100英寸8K GOA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显示面板日前成功点亮。据人民看点报道,作为全球首款完全自主设计开发的、基于IGZO技术的超高清8K GOA显示面板,该产品的成功点亮标志着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在迎战未来8K超高清时代的战斗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这也标志着IGZO技术应用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对于中国电子、中电熊猫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行政法务部部长陶家顺表示,这块8K的电视面板上面有3300万只TFT(薄膜晶体管),包括RGB三色的话将近1亿个器件同时驱动,可以把像素点变得很小,所以画面的清晰度就非常高,满足了大家对显示效果越来越高的追求。目前项目组正在对产品进行画质调试,为尽快实现8K视频实时播放全力冲刺。
【关键词】成都中电熊猫,8K液晶显示屏,成功点亮
【电子信息】全球首个2.1GHz低频3G/4G/5G多模商用站点正式开通(2019-12-26)
【摘要】 12月26日,36氪讯,全球首个2.1GHz低频3G/4G/5G多模商用站点在潍坊联通正式开通。山东联通联合爱立信公司,在现网2.1GHz LTE硬件上通过软件升级混模开通3G/4G/5G三种模式,并使用商用终端成功完成相关业务的验证。与高频段相比,低频段具备广覆盖、低成本的特性,所以,2.1GHz 和3.5GHz高低频组网将是5G SA阶段增强5G覆盖能力和上下行速率的重要手段。2.1GHz相比3.5GHz具有天然的频段优势,传播距离更远,绕射及衍射能力更强。2.1G频率是FDD模式,重耕为5G后与2.6G频率相比,具有空口时延更短、边缘速率更高、室内覆盖更好的优点。这是全球首个2.1GHz低频3G/4G/5G多模商用站点,也是国内首个基于商用终端在商用网络设备上完成端到端业务验证的2.1G低频5G案例。
【关键词】全球首个,低频多模商用站点,正式开通
【电子信息】破解国产倒片机自动化难题,京仪装备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晶圆自动...(2019-12-19)
【摘要】 12月19日,集微网讯,据北京亦庄官方消息,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仪装备”),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破解了国产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自动化难题。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艺,用力过猛容易导致晶圆表面破损,力度太小晶圆则会自动脱落,加之晶圆表面的高精密性,倒片机只能夹住晶圆的两边进行自动翻转,这就给自动翻转倒片机的研发带来了难题。京仪装备技术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通过改变力的传感器作用原理,同时对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设计,终于攻克了国产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不能自动翻转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仪装备研发的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已经在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得到成功应用。早期型号倒片机则已经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关键词】京仪装备,国产倒片机,自动化难题
【电子信息】中科院研发世界首个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2019-12-10)
【摘要】 12月10日,集微网讯,据中科院官网消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先导中心研究员朱慧珑及其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具有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据悉,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是集成电路2纳米及以下技术代的主要候选器件,但其在提高器件性能和可制造性等方面面临着众多挑战。在2018年底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会议IEDM上,来自IMEC的Ryckaert博士将垂直纳米器件的栅极长度及沟道与栅极相对位置的控制列为关键挑战之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并获得获得多项中、美发明专利授权。朱慧珑课题组系统地研发了一种原子层选择性刻蚀锗硅的方法,结合多层外延生长技术将此方法用于锗硅/硅超晶格叠层的选择性刻蚀,从而精确地控制纳米晶体管沟道尺寸和有效栅长;首次研发出了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的自对准高k金属栅后栅工艺;其集成工艺与主流先进CMOS制程兼容。课题组最终制造出了栅长60纳米、纳米片厚度20纳米的p型VSAFET。原型器件的SS、DIBL和电流开关比(Ion/Ioff)分别为86mV/dec、40mV和1.8×105。
【关键词】中科院,自对准栅极,纳米环栅晶体管
【电子信息】全球首颗基于AVS3标准的8K解码芯片诞生(2019-12-03)
【摘要】 12月3日,贤集网讯,在IBC2019上,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AVS产业联盟、当虹科技、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和鹏城实验室联合发布了首个基于AVS3标准的8K端到端解决方案,全球首颗基于AVS3标准的支持8K分辨率、120P的超高清芯片Hi3796CV300同时推出。本次解决方案的编码器合作伙伴是领先的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和云视频服务提供商当虹科技。AVS3是AVS工作组制定的面向8K的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海思经与AVS产业联盟、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紧密合作,于本次会上推出基于AVS3的8K端到端解决方案,方案由海思Hi3796CV300芯片支持的8K机顶盒、当虹视频编码器和8K电视组成。为满足我国8K及5G产业应用的需要,AVS工作组开展了面向8K及5G应用的第三代AVS标准(AVS3)的制定工作,AVS3将为新兴的5G媒体应用、虚拟现实媒体等提供技术规范,引领未来5年到10年8K超高清和VR视频产业的发展。AVS3视频部分已于2019年初完成基准档次制定,正进行国家标准立项申请。
【关键词】AVS3标准,8K解码芯片,诞生
【电子信息】台清大研究团队成功开发量子加密对抗量子黑客(2019-11-26)
【摘要】 11月26日,集微网讯,“量子电脑”成为全球科技龙头竞相追逐的新科技,连带迫使全球数百亿商机的电子商务和国防安全不得不面对前所未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台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宣布,成功完成台第一次量子加密通信测试,通过“光子”在光纤网络内传递加密需要的密码。根据台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携手新竹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使用“光子”在光纤网络内传递加密需要的密码。在量子世界里,这些极其微小的粒子展现许多违反直觉的量子特性,其中之一就是和“分身术”相似的状态叠加性。这种“量子分身术”提高了量子电脑的运算能力,也让量子加密通信拥有完美的安全性。不过,户外环境替量子加密通信增添了不少挑战。研究团队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和地面震动对量子加密的干扰,把每个光子均匀散佈在数个脉冲波内,再让光子进入数公里长的大学校园光纤网络传递密码。据公布的研究资料,光子陆续抵达接收端的“量子解码器”后,被进行分析并产生完整的密码,这些完全保密的密码最后经过“一次性密码本”完成最终加密通信。研究团队也透露,下一个目标将在竹科园区旁建构一个量子通信网络,为更大型的量子网络铺路。
【关键词】台清大研究团队,量子加密,量子黑客
【电子信息】OLED技术新突破,日本厂商完成喷墨列印方式产线(2019-11-26)
【摘要】 11月26日,由日本Panasonic与索尼OLED 部门统合而成的「JOLED」,在周一(25日)于日本石川县举行了「能美事业所」的完工仪式。计画在2020年时,要让独步全球的喷墨列印OLED面板生产方式,正式的进入量产。JOLED的石桥义社长在致词中表示「不仅是生产线,也完成了全球首条印刷方式的生产线」,强调在意义上的重大。JOLED的强项在于,能利用类似喷墨列印机般的技术,来将发光材料涂布在基板上。目前称霸全球OLED面板市场的南韩厂商,在制程中使用蒸镀技术,需要真空环境与光罩技术,成本较高。而JOLED的独家喷墨印刷制程,在成本上则较为低廉。OLED喷墨印刷制程是将数十兆分之一升(Picoliter)以下的溶液,以每秒数百次以上的频率喷洒图样在印刷对象上的制程技术。比起传统真空蒸镀制程,材料使用效率提升,可大幅提升良率。喷墨列印技术是把空穴传输及可发红、绿、蓝三色高分子材料当成「墨水」,通过微米级的列印喷头喷涂在ITO导电玻璃衬底的子像素坑中,然后形成三基色发光单元。
【关键词】OLED技术,新突破,喷墨列印方式
【电子信息】全球首个用于5G网络毫米波段的积层带通滤波器问市(2019-11-20)
【摘要】 11月20日,电子工程世界讯,TDK公司推出了全球首个5G移动通信网络28 GHz频段用积层带通滤波器,进一步丰富了公司高频积层产品阵容。这个新的高频元件基于TDK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和精密积层技术,插入损耗低至1分贝,衰减高达30 分贝,低群延迟只有0.25 毫微秒。由于采用先进的端子设计,该新元件能够可靠地将频率波动抑制在毫米波段内。新的MMC系列尺寸仅为2.5 x 2.0 x 0.9 mm,因此是一款十分适用于高频的带通滤波器,而且还能去除5G基站等移动通信设备中RF收发器电路杂散信号。公司现在提供客户特定元件样品,且MMC系列已计划量产。展望未来,TDK将进一步拓展滤波器产品阵容,支持不断增加的毫米级波段,提供可满足无线通信设备的电路应用需求的积层带通滤波器。
【关键词】5G网络毫米波,积层带通滤波器,问市
【电子信息】武汉“造”,全球可量产的最小规格Mini-LED发布(2019-11-15)
【摘要】 11月15日,集微网讯,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上,武汉光电工研院及孵化企业联合发布了自主研发的Mini-LED芯片级封装产品,规格为380μm×380μm×200μm,体积是芝麻的1/30。据悉,这是全球目前可量产的最小规格Mini-LED。此次发布的Mini-LED封装产品,采用“三合一”方式,将分别显示红、绿、蓝三色光的芯片封装在一颗灯珠中,构成单位点可独立控制的全彩像素光源。其像素点间距可低至0.5mm,这也是当前RGB自发光显示应用Mini-LED能做到的点间距极限值。据了解, Mini-LED又可以称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一般来说是指用于显示应用的芯片尺寸在50μm-200μm之间的倒装LED芯片,比Micro-LED尺寸略大,弥合了传统LED和Micro-LED之间的技术和应用空隙。
【关键词】武汉广电工研院,芯片级封装产品,量产
【电子信息】NTT首次在美国使用超现实观看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试验(2019-10-11)
【摘要】 10月11日,C114讯,NTT和美国职棒大联盟(MLB)将NTT的超现实观看技术(Ultra Reality Viewing)用于MLB季后赛,首次在美国成功通过宽屏图像合成和传输实现了逼真的实时观看体验。该演示试验于10月7日在纯品康纳室内球场举行的美联分区系列赛坦帕湾光芒VS休斯顿太空人比赛中进行。演示试验中使用安装在体育场内的多个摄像机拍摄整个体育场,并将拍摄的高清视频(12K宽)和6声道本地音频实时传输到新泽西州的MLB工作室中超宽屏幕(2.3m×11.9m)上播放。这项超现实观看技术创造了独特的观看体验,将远程观众带入到球场,并营造了现场气氛。
【关键词】超现实观看技术,现场演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