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EMP研发船用可再生能源系统获NK原则批复(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Eco Marine Power公司(EMP)的船用可再生能源系统日前已经获得了日本船级社(NK)颁发的原则批复(AIP)。据介绍,EMP研发的Aquarius Marine Renewable Energy(MRE)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动力集成系统,包括硬帆(rigid sails)、船用等级太阳能电池板、能源存储模块、充电系统和船用计算机,使船舶能利用风和太阳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的帆将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确定位置,以最适合当前的天气条件,并且在不使用或天气不好时可以将帆放下和存放。这种硬帆是基于EMP公司的EnergySail技术,这些可再生能源装置甚至可以在船舶停泊时或进入港口后使用。每个EnergySail可以配置一个组合,包括传感器、光伏面板或其它发电装置。
【关键词】EMP,船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原则批复
【船 舶】七〇四所自主研发国内首套抗倾减摇复合功能船舶姿态控制系统(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自主研发的具有抗倾、减摇复合功能的船舶姿态控制系统顺利通过工厂验收(FAT验收),各项功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体现了国产高端船舶装备的实力,系统功能及设备外观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七〇四所自主研发中国首套具有抗倾、减摇复合功能的船舶姿态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补偿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补偿能力大,舱室利用率高、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等特点。
【关键词】七〇四所,抗倾减摇,船舶姿态控制系统
【船 舶】IHC开发零排放氢动力耙吸挖泥船概念(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荷兰皇家IHC公司(Royal IHC)正在开发零排放概念挖泥船,以实现该公司的零排放愿景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在与荷兰交通及水管理部(Rijkswaterstaat)的创新合作中,Royal IHC正在探索一种名为“LEAF”(低能耗自适应燃料)的新型挖泥船,预计这艘新船将在2024年投入使用。荷兰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它需要提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从2023年起可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考虑到这一点,Royal IHC一直在研发氢动力耙吸式挖泥船(TSHD),用于维护荷兰的海岸线。就排放而言,LEAF挖泥船仅释放水蒸气。在船舶的制造过程中和生产绿色氢气时只会释放出少量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此外,LEAF挖泥船上的许多设计特征还有助于降低能耗,包括电动传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
【关键词】IHC,零排放氢动力,耙吸挖泥船
【船 舶】美国打造无人拖船致力无人船舶技术发展(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美国无人驾驶船舶技术开发商Sea Machine Robotics和Foss Maritime拖船公司联手,将合作打造美国首艘无人拖船“Rachael Allen”号。据悉,该艘拖船具有90吨系柱拉力,功率为6866马力,将安装无人自动航行系统,集成自动传输、远程操控设备、障碍物探测和回避等功能,可有效提高拖船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船舶领域的不断渗透融合,无人船舶技术成为全球研发热点。除了美国之外,中、日、韩、欧等国家均在大力推动无人船舶相关技术的发展,当前大多处于小型无人船舶的远程遥控实船测试阶段。未来,随着远程遥控船舶技术、完全自主船舶技术突破,船舶将由人为控制为主逐步转为系统控制为主,实现少人/无人运营。
【关键词】美国,无人拖船技术,无人运营
【船 舶】荷兰船企研发运输二氧化碳拖驳船概念设计获BV型式批复(2021-04-19)
【摘要】 4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荷兰船企联合开发的一种二氧化碳运输和存储驳船-推拖船组合概念近日获得了法国船级社(BV)颁发的原则批复(AIP)。据了解,这种组合概念由荷兰皇家Niestern Sander船厂和荷兰皇家Imodco Wagenborg航运公司联合开发,是为Carbon Collectors计划组成部分而开发的。Niestern Sander船厂表示,“很自豪这种包括海上单点系泊系统的二氧化碳驳船-推拖船组合已经收到了法国船级社的原则批复,这一重要里程碑表明这种二氧化碳运输和存储概念符合所有国际法规规则要求,将能在实践中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方案。”由荷兰发起的Carbon Collectors计划,旨在海上气田或者客户选择的其它存储设施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存储,首先由专门定制的驳船在客户的场地和管线码头捕获二氧化碳,然后进行运输,最后注入存储设施中。这种组合概念将最少包括2艘5500立方米的驳船,由推拖船提供运营。随着详细设计获批,这种概念船预计将于2023年推出首支组合船队。
【关键词】荷兰船企,二氧化碳运输,拖驳船设计
【船 舶】广船国际自主研发船舶行业无组织VOCs移动式治理设备(2021-04-12)
【摘要】 4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4月8日,由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所属子公司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行业无组织排放VOCs移动式治理设备通过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的技术评议。标志着该设备作为创新型首制设备即将投入市场,填补了国内船舶行业在中等风量、紧凑机型、可移动式、高效率、一站式处理的无组织排放VOCs治理设备的空白。该设备采用有效预过滤+沸石转轮+催化氧化+数字化控制的先进处理工艺技术,高度集成优化设计,打造出一套具有“整机移运,高效率,一站式处理”特点的整体式结构处理设备,可有效应用于船舶工业有机废气治理,为工业生产企业提供方案设计、设备制造、运营维护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关键词】广船国际,无组织排放VOCs,移动式治理
【船 舶】Babcock公司LNG再液化技术订单实现里程碑(2021-04-09)
【摘要】 4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液态气体方案专家Babcock公司的LGE业务部门近日接获了5份LNG蒸发气体(BOG)再液化技术供应合同。这也标志着Babcock公司ecoSMRT系统的第50份合同,这是这项LNG再液化技术运营使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悉,这种LNG蒸发气体再液化技术名为ecoSMRT,此次的5份新供应合同将交付至韩国现代重工新建造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其中,这5艘船中的4艘将租赁给新加坡的壳牌油轮公司(Shell Tankers)运营,预计将从2022年开始交付至多家船东。Babcock公司称,这将使壳牌公司租赁的配备ecoSMRT技术的船舶数量超过了20艘。每套ecoSMR系统每年能减少多达1.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该系统在管理LNG运输船排放方面也扮演了重要作用。ecoSMR系统还能将船舶的运营生命周期最大化,从而支援船舶行业向净零未来转型。
【关键词】Babcock公司,LNG再液化技术,净零转型
【船 舶】东国制钢推出2种新船板降低空船重量提升船舶性能(2021-04-06)
【摘要】 4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韩国第三大钢铁企业东国制钢4月1日宣布,该公司已自主开发出2款高级船用厚板“DK-LP Plate”的新板型,并计划在年内实现商业化生产。东国制钢表示将以大型船舶为中心,向韩国造船企业提供这种高级厚板,为造船和海运行业减轻船舶重量、降低能耗提供助力。“DK-LP Plate”是东国制钢的高级厚板品牌,是一种采用顶级轧制技术制造的多重厚度厚板,其特点是通过轧钢过程中细致的强度调节,可以在一张厚板上适用多重厚度,无需焊接即可将不同厚度的厚板制成整体结构。借助“DK-LP Plate”,造船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处理大型船舶结构中需要改变钢板厚度的部分,其最大优点就是无需焊接,从而省略后续加工和部分检查工序,可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并提高稳定性。
【关键词】东国制钢,新船板研制,提升性能
【船 舶】大宇造船自主研发旋筒风帆系统获DNV原则性认可(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2日,大宇造船表示已从挪威船级社(DNV)获得了VLCC和LNG船适用的环保船舶技术“旋筒风帆系统(Rotor Sail System)”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此次获得DNV认可的大宇造船旋筒风帆系统(DSME Rotor Sail System),作为新一代环保船舶辅助动力技术之一,可以实现节约燃料和减少排放的效果。旋筒风帆也被称为Flettner旋筒,是指在船舶甲板上设置垂直圆柱,通过航行过程中圆筒随风旋转的力量,利用可再生的风能为船舶行进提供动力的装置。与同体积的设备相比,旋筒风帆推进力大、安装简单、容易管理。这种机械帆利用被称为Magnus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能为船舶提供额外的推力,从而节省大量燃料和减少排放。
【关键词】大宇造船,自主研发,旋筒风帆系统
【船 舶】欧洲船企联手推出风动力集装箱船概念(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船东和船舶运营商们寻求减少船舶排放的方法,风力辅助动力正在席卷海事行业。据悉,DetlevLoll公司和TECHNOLOG公司联合推出的一种新的集装箱船概念,日前加入了新的风动力货船系列设计的大潮,这一新设计旨在减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完全消除航运业的排放。两家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帆船,能运输500个集装箱在全球海洋零排放航行,不仅在顺风环境中,而且在平静或不利于风的海域也行。这种设计概念包括氢和电池系统,使该船即使在无风环境下也能无排放运营。
【关键词】欧洲船企,风动力集装箱船,无排放运营
【船 舶】江南造船研发氨燃料动力中型液化气船获LR原则性认证(2021-03-15)
【摘要】 3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英国劳氏船级社(LR)向EXMAR公司颁发了氨燃料(NH3)动力40000立方米中型液化气体运输船(MGC)的原则性认可证书(AIP),这是船舶替代燃料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船型(Panda 40P MGC)由江南造船研发设计,氨燃料供应系统由瓦锡兰气体解决方案公司提供相关方案。本次对新技术的评估按照LR船舶分类和散装液化气体运输规则(适用于气体船)及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建造和设备国际规范(IGC规则),对设计基本面进行了全面审查。此外,结合EXMAR公司在氨运输船运营上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进行了风险评估,以确保使用氨燃料对船上人员、船舶结构强度或完整性造成影响的风险按照LR ShipRight完成基于风险的设计(RBD)。其中包括一次危险识别分析(HAZID),以获得原则性认可。
【关键词】江南造船,氨燃料动力,中型液化气船
【船 舶】外高桥造船联合多方共同开发设计新型LNG船(2021-03-15)
【摘要】 3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有限公司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美国船级社(ABS)、LNT Marine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的中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设计方案。该协议的合作方还包括卡塔尔天然气公司以及康菲、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等国际巨头企业。协议的签署为推进联合开发项目(JDP)铺平了道路,该项目旨在通过参与各方的优势互补和技术共享,实现基于LNT A - box?货物围护系统的新型LNG运输船开发设计。液化天然气货物围护系统是LNG船的核心技术,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仅有一些渐进式改进。LNT A - box?货物围护系统是天然气运输A型舱领域的最新设计,相较于当前市场主流方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联合开发项目将以该系统为基础推动中大型LNG运输船的设计研发,对当前国际液化天然气运输技术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外高桥造船,新型LNG船,开发设计
【船 舶】GE与印度船厂GRSE合作研发电力混合推进系统(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通用电气(GE)动力转换(Power Conversion)业务部门近日和印度Garden Reach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GRS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此次的谅解备忘录将推动双方协同为未来商船和军船项目设计电力和混合推进系统。据悉,作为全球商船和军船领域集成、全电力和混合推进系统先锋,GE Power Conversion充分了解船舶的动力、能源、控制操作需求,凭借技术设计和专业知识,为客户交付灵活、可靠的集成、全电力和混合推进系统方案,全球已有大约1500艘船采用了该公司提供的推进系统。GRSE主席兼总经理RAdm V K Saxena指出,“可替代推进系统不仅能提高整体效率,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对可替代推进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迅速找到有效的可实施方案。电力和混合推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快速发展和有希望的方案,这些技术具有重要的军用应用。我们期待将我们的造船能力与GE Power Conversion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面向未来。”
【关键词】GE,印度船厂,电力混合推进系统
【船 舶】新型3D打印船舶部件首次成功安装在油轮上(2021-02-19)
【摘要】 2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由美国船级社(ABS),新加坡胜科海事和3D Metalforge组成的制造联盟已将改进的3D打印零件安装到了ConocoPhillips旗下的极地油轮“Polar Endeavor”油轮上。两家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创建了功能性离心泵轴,盐水/空气喷射器组合喷嘴以及用于“Polar Endeavour”轮上的废水泵耦合装置。该船的每个新零件不仅通过了行业检查,而且还通过了安全检查。据了解,该产品的性能也优于许多大规模生产的替代产品。3D打印已经在海军工程领域发展迅猛,许多造船厂正在试用该技术来生产最终用途零件。西班牙造船商Navantia甚至与加的斯大学(UCA)合作开发了专用的海上3D打印机。工程师使用他们称为“ S-Discovery”的自定义系统,能够为Monte Udala Suezmax油轮的通风系统制造两个格栅。鉴于荷兰海军等其他海事机构越来越多地按需提供3D打印备件,因此该项目也可以作为提高商用船上零件可用性的先驱。
【关键词】新型3D打印,油轮安装,性能优越
【船 舶】Ballard联合GEV开发燃料电池动力氢运输船(2021-02-08)
【摘要】 2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5日,巴拉德(Ballard)动力系统公司宣布与澳大利亚Global Energy Ventures(GEV)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将共同开发一种名为C-H2船的新燃料电池动力船,设计用于运输压缩的绿色氢。Global Energy Ventures是一家为区域市场的能源运输提供综合压缩运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C-H2船小规模示范运行所需的功率预计低于10兆瓦;C-H2船配备可装载2,000吨压缩绿色氢的存储系统,满载时所需推进动力功率将达到26兆瓦。根据谅解备忘录,GEV将负责C-H2船的设计批准、开发、融资、运营,以及动力系统的集成。巴拉德将基于FCwaveTM技术负责C-H2船的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并将协助GEV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该船中。巴拉德的FCwaveTM系统所需的氢气燃料将来自于C-H2船上存储和运输的压缩绿色氢。GEV执行董事Martin Carolan先生表示:“此谅解备忘录是我们开发C-H2船的重要一步,氢燃料电池目前已处于航运零排放技术的最前沿。我们十分期待此次与巴拉德的合作,C-H2船的系统及功率将根据我们大规模运输压缩氢解决方案开发计划的需求进行研发。”
【关键词】Ballard,GEV,电池动力氢运输船
【船 舶】大连重工成功研制全球首艘新型双燃料VLCC船用曲轴(2021-02-04)
【摘要】 2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重工”)为全球首艘新型双燃料超大型油轮研制的世界首支7X82DF型曲轴日前在大连重工泉水临海重大装备研制基地顺利交付。7X82DF型曲轴的顺利交付,是大连重工继成功出产全球首支世界最大23000标箱集装箱船用W12X92型曲轴、中国首支曼恩系列特大对接11S90ME-C型曲轴后,再次在全球新型双燃料超大型油轮用曲轴的制造领域中登顶,填补了世界空白。截至目前,大连重工已累计出产各型船用低速曲轴近900支,彻底打破了国外大型船用低速曲轴对中国造船业的长期掣肘,拥有了“有多大船,就能造多大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力,让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船等机、机等轴”瓶颈成为历史。
【关键词】大连重工,船用曲轴,全球首艘
【船 舶】NES研发新型集成桥楼方案首次装船交付(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Havyard船厂向船东NorskFisketransport公司交付了一艘活鱼舱船“Reisa”号。值得一提的是,“Reisa”号是全球首艘使用Norwegian Electric Systems(NES)公司研发Raven INS桥楼系统的船。当Raven集成导航系统(INS)获得DNV GL船级社颁发的型式批复时,它是全球首个获得形式批复的采用集成计算机系统的桥楼方案,而不像通常那样将各种不同款软件组合在一起。这种集成桥楼的设计能实现更简单和更灵活,并为未来海上数字化和绿色革命提供更高的运营可靠性和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NES,桥楼系统,海上数字化
【船 舶】NETSCo与LR合作研发美国琼斯法案风机安装船(2021-01-29)
【摘要】 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美国东北技术服务公司(NETSCo)和英国劳氏船级社(LR)北美分公司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JDP),双方将开展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一种符合美国琼斯法案要求的风力涡轮机安装船(WTIV),为新兴的美国海上风电场市场提供服务。目前美国东海岸需要在2030年之前安装12吉瓦的海上风电容量,在2035年之前总装机容量为29.1吉瓦。作为NETSCo和LR联合开发项目协议的一部分,NETSCo公司将负责WTIV的概念设计,重点是满足美国东海岸和美国五大湖区的发展要求,比如吊车负荷,甲板空间和船舶吃水。该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特点是,将使用美国造船市场上常见的船体形状,从而确保可以在美国船厂建造。
【关键词】NETSCo,合作研发,风机安装船
【船 舶】三星重工研发环保船用设备海上实证平台“助攻”国产配套(2021-01-08)
【摘要】 1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三星重工1月7日宣布,该公司已被最终选定为由韩国造船海洋设备研究院(KOMERI)主导的“多功能海上试验验证平台高性能系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该项目是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釜山市提供资金支援的韩国国策课题之一,将在由政府主导建造的2万吨级实证船舶上搭载三星重工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船舶解决方案“SVESSEL”,计划到2023年年底前完成韩国船用设备企业的环保设备性能验证以及高性能系统的研究。该多功能海上试验验证平台高性能系统建成之后,韩国船用设备企业即可利用三星重工的“SVESSEL”智能平台,更快速、更系统地收集数据并进行验证。由此,三星重工的船舶建造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有望在帮助韩国船用设备产品性能及品质改善方面取得划时代的成果。
【关键词】三星重工,环保船用设备,助攻国产配套
【船 舶】挪威船企联合研发新型LNG燃料加注船(2021-01-04)
【摘要】 1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挪威Kanfer Shipping公司和挪威CGR Arctic Marine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独家协议,将合作开发LNG燃料加注技术。据悉,CGR公司已经设计和研发了一种LNG燃料加注船及气体输送系统,能降低LNG燃料加注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根据这份授权许可和开发协议,Kanfer将向全球LNG燃料加注行业的客户(包括航运公司、港口、贸易商和燃料公司)独家市场推广CGR公司的液态甲烷燃料加注船(LMBV)和其它技术。CGR公司则将应用其先进技术于Kanfer公司具有专利的可拆卸船尾船(Detachable Stern Vessel,DSV),这是一种先进的铰接式拖驳船,可使散装的LNG货物更容易、更快、更高效的运输。
【关键词】挪威船企,新型LNG燃料加注船,高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