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川崎汽船将与关西电力合作研发LCO2船运发展CCS价值链(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川崎汽船宣布,与关西电力株式会社(KEPCO)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联合研究用于开发碳捕获和储存(CCS)的液化二氧化碳(LCO2)船运。两家公司将合作研究关西电力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液货二氧化碳的最佳船舶运输方案和船运成本,并致力于在未来发展CCS价值链。CCS是一种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预计将在促进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项联合研究将探索适用于长途和大规模运输的LCO2船运方式,建立更加灵活的CCS价值链。
【关键词】川崎汽船,LCO2船运方式,CCS价值链
【船 舶】Oscar Propulsion研制成功船舶螺旋桨水下降噪技术(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Oscar Propulsion公司和英国思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日前已经共同提出了一种减少船舶螺旋桨水下辐射噪声的方法。据Oscar公司称,其具有专利的PressurePores系统能通过在螺旋桨叶片上设置少量的孔来减少螺旋桨叶尖涡流空化,这些泄压孔的增加,将使船舶螺旋桨运营更加静音。PressurePores对螺旋桨空化和URN有重大的缓解作用,可以在干船坞或水中安装到新的螺旋桨或改装到现有螺旋桨上。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尤其适用于在敏感环境中运营的军船、游艇、渔船、海工船以及游轮和研究船,可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螺旋桨,包括吊舱和推进器。
【关键词】Oscar,Propulsion,船舶螺旋桨,水下降噪技术
【船 舶】韩国造船海洋与欧洲合作开发大容量船用燃料电池技术(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HD现代集团(原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表示,该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2023)上,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 Institute)、爱沙尼亚燃料电池零部件制造商Elcogen签订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水电解系统开发”的合作意向协议(MOU),三方将联合开发船用燃料电池以及发电用燃料电池,确保掌握环保制氢技术。根据此次协议,韩国造船海洋将与弗劳恩霍夫、Elcogen合作进行船用以及发电用大容量固体燃料电池系统的详细设计和试制品测试。韩国造船海洋计划,利用弗劳恩霍夫的水电解技术和Elcogen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开发出环保制氢技术。
【关键词】HD现代集团,船用燃料电池,环保制氢技术
【船 舶】外高桥造船研发首艘LNG/氢燃料VLCC获RINA原则性认可(2023-01-06)
【摘要】 1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上海外高桥造船(SWS)开发的使用创新推进装置的超大型油船(VLCC)获意大利船级社(RINA)原则性认可。该装置可将船舶阻力降低5-10%,船舶排放将超过IMO 2050目标要求。这一创新设计是将单个大型螺旋桨的推力分成两个较小的螺旋桨来实现,减少了螺旋桨完全浸没所需的压载吃水,从而减少了压载舱的容积,在不影响载货能力的情况下,最终减少船舶整体尺寸和所需的推进功率。同时,该船将通过使用船舶加注的LNG燃料和在船上生产的氢燃料来实现IMO 2050年的脱碳目标。上海外高桥造船开发的LNG/H2燃料船的总体布置是基于与荷兰MARIN、利比里亚船旗国、瓦锡兰、ABB、Helbio(Metacon AB 的子公司)和RINA的联合开发。
【关键词】外高桥造船,创新推进装置,脱碳目标
【船 舶】中国船级社开展CO2制冷系统船用研究获重要突破(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国内外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氟利昂制冷剂由于受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影响,正面临被全面禁用和替代的风险。近年来,既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又不导致或很小导致全球变暖的环境“友好”的CO2制冷剂在陆地冷库、速冻加工、商超制冷、冷链运输等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诸多成熟应用案例,在远洋渔船上应用的需求也愈发凸显。中国船级社(CCS)积极响应行业需求,基于“技术先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立项开展了“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在远洋渔船上应用安全研究”项目。CO2制冷系统相较于传统氟利昂制冷系统,不仅可提高效率,节能环保,解决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问题,还有助于降低船上大量使用氨制冷剂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行业长期以来对氨安全性的担忧。通过该项目研究形成的CCS 《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和《产品检验指南》完善建议,将填补国内CO2制冷系统船用技术标准的空白,可为CO2制冷系统在远洋渔船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可拓展应用到其他船型上。
【关键词】中国船级社,CO2制冷系统,船用研究
【船 舶】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海盾”低压岸电箱获得CCS型式认可证书(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的“海盾”低压岸电箱获得中国船级社(CCS)签发的型式认可证书,这是继“海盾”电缆管理系统后,公司获得的第二个岸电系列产品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低压岸电箱是船舶靠港后,通过低压方法获取岸上电源的一种重要船电设备,由熔断器、继电器、指示灯、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等部件组成,适用于额定电压AC380V/AC440V、频率50/60Hz的三相或单相交流配电系统。低压岸电箱的研制促进了安全化、高效化、快捷式使用岸电系统,进一步保障供电系统精准调度,提高了船舶备航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下一阶段,威海重工科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力绿色航运,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低碳智慧港口贡献力量。
【关键词】威海重工,低压岸电箱,自主研发
【船 舶】三星重工自主开发LNG动力船蒸发气体回收系统完成实证测试(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0日,韩国三星重工宣布在其巨济造船厂的“造船?海洋LNG综合实证设备”上,成功完成了自主开发的LNG动力船蒸发气体回收系统“BReS”的实证测试,并获得了美国船级社(ABS)颁发的结果认证(SoF)。“BReS”是在LNG动力船的燃料储罐内将自然气化的LNG蒸发气体再液化后回收的系统,被认为是可以降低LNG动力船燃料消耗量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韩国业界人士指出,三星重工的LNG综合型实证设备通过采用新一代天然气液化、再液化工程设计,以及提高浮式天然气供应设备效率的新制冷剂工艺,能够独立验证LNG核心技术的性能,覆盖了LNG生产、运输、储存、供应等全价值链所需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关键词】三星重工,LNG动力船,蒸发气体回收
【船 舶】七一一所联手陕柴重工研制新一代智能中速机获认证(2022-12-19)
【摘要】 12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七一一所自主设计、陕柴重工制造的CS27智能中速机获得中国船级社设计认可证书,标志着我国首款高端智能型船舶中速机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CS27智能中速机缸径270mm,冲程390mm,额定转速750r/min,采用了全国产电控共轨、可变配气、可调增压等柔性可控技术,通过智能电子管理系统一体化综合优化,实现了单缸最高功率418kW、最高平均有效压力29bar,IMOTierIII排放模式下最低油耗率178g/kWh(带泵)的先进指标,并配置了故障诊断系统。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动力更强、运行和维护成本更低。6CS27做为国内首款智能中速柴油机,采用智能油气管理系统、可变配气、可调增压、故障诊断系统、一体化SCR后处理等智能化技术,可使该型柴油机在运行中更加绿色、高效、可靠、智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七一一所,智能中速机,创新突破
【船 舶】三星重工“无人船”技术完成海上船舶实证测试(2022-11-29)
【摘要】 1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三星重工宣布,搭载自主研发远程自主航行系统“SAS(Samsung Autonomous Ship) ”的“世界路”号实习船完成了在韩国西海海域连接南海和东海的岛屿沿岸进行海上实证测试,这也是韩国首次在海上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航行船舶实证测试。在自主航行过程中,“世界路”号29次成功避开了与其他船舶相遇的碰撞危险,保持了安全航行。特别是在经过海上作业活跃的离於岛附近时,在从“世界路”号的船头和右舷前方同时接近的多艘渔船发生复合碰撞危险的情况下,“SAS”自主航行系统在实时感知后作出了认知计算和避碰决策,每5秒就提示一次正确、安全的回避路径,证明了其性能的优秀。三星重工表示,此次海上实证是根据韩国海洋环境特征,在复杂多样的碰撞危险情况下,对“SAS”自主航行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进行确认的测试,其实证成功也成为三星重工自主航行技术进一步升级的契机。
【关键词】三星重工,无人船技术,自主航行
【船 舶】十一所成功研发国内首套波纹板全位置自动焊机(2022-11-28)
【摘要】 11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期,中国船舶集团第十一研究所研发的国内首套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波纹板全位置自动焊机成功中标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波纹板自动焊机项目,打破国外企业对波纹板自动化焊接技术的长期垄断。LNG薄膜型液货围护系统是建造LNG装备产品的核心,其中MARK III型LNG薄膜型液货围护系统专利技术长期为国外公司垄断。因此,当前国内MARK III型LNG薄膜型液货围护系统所用设备基本由国外进口,购买作为关键工艺装备的波纹板自动焊机价格高昂,且焊机存在代差限制、后期维修保养成本较高等问题,直接制约我国造船企业在世界LNG船舶市场上的接单和交付能力。中国船舶集团第十一研究所主动融入集团公司LNG产业布局,聚焦LNG船产业链。为实现国产LNG船波纹板自动焊机“从0到1”的突破,十一所坚持创新,集中优势科研力量,研究波纹板自动化焊接技术,自主设计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开发,最终成功研制波纹板全位置焊机工程样机并通过了权威机构的认证。
【关键词】十一研究所,波纹板自动焊机,打破垄断
【船 舶】振华重工南通传动研发升降单元系列产品通过CCS型式认可(2022-11-28)
【摘要】 11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升降单元系列产品获CCS(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振华重工(ZPMC)也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认可的研制企业。ZPMC升降单元产品占有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按照每套风电安装船用升降系统设计包含120至144台升降单元,升降系统所含升降单元出厂前均需随机选取一台完成原型试验,每个升降单元还要完成100%空载基础上的100%额定载荷试验。按照公司月产百台升降单元能力测算,面临“生产一年、试验需要两年”的出厂认证难题。为适应市场需求,真正发挥试验对产品质量把关的作用,CCS联合ZPMC提出了型式认可等系列试验替代方案。即完成系列产品图纸审核;从材料认可、焊接、机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全过程质量把关、对产品系列开展型式认可;在型式认可试验完成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额定载荷试验等一系列检验手段,完成产品出厂规范的优化调整,确保合格产品快速交付用户,助推国内风电安装船高效投入运营。在CCS全程见证下,在ZPMC 3000吨大推力试验台上,完成了第一个系列升降系统的型式认可试验,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又连续完成了两个系列升降系统型式认可试验。系列型式认可试验的通过,确保了在制风电安装船用升降系统出厂认可覆盖。
【关键词】振华重工,升降系统试验,CCS认可
【船 舶】挪威企业合作研发氨燃料动力二氧化碳运输船(2022-11-28)
【摘要】 11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挪威Breeze Ship Design公司宣布将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氨燃料动力CO2运输船,用于CO2交易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该船设计的CO2运载能力约为40000吨,建造完工后将用于在北欧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进行CO2交易,并最终将CO2在北海地区卸载进行CO2海上注入。该船的推进系统将采用氨燃料动力,并将对推进器和螺旋桨配置进行优化,以满足在北海地区的恶劣天气下与海上装载系统进行连接和断开,并对水下CO2注入井进行持续的高压CO2喷射。据悉,挪威Breeze Ship Design公司目前已经参与了数十项低排放和零排放船舶设计项目,主要包括采用氨、氢、甲醇和其他生物燃料动力的双燃料推进系统设计以及新型内燃机和燃料电池技术开发。
【关键词】挪威企业,氨燃料动力,二氧化碳运输船
【船 舶】哈工程研发国内首艘寒地电推船下水(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哈工程联合哈电集团、黑龙江省航运集团北方船舶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条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领航之星”在松花江某支流下水。“领航之星”也是全国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绿色智能内河船,其动力系统设计各项指标走在国内前沿。该船为纯电动内河游览船,动力电池采用4组总容量60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设计总吨位138 吨,定员53人。船长约27米,宽约6米,由2台60kW船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并配有高效螺旋桨,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操作性,深静水试航速度不小于18km/h,船航速12km/h,续航力约8小时。“领航之星”电推船动力系统设计仅用半年就完成了研发、设计、建造等过程,正式开启了我国寒地电推船的领航之旅,开启“双碳”时代我国东北高寒地区航运事业新篇章,为我国内河航运贡献哈工程“新动力”。
【关键词】哈工程,寒地电推船,国内首艘
【船 舶】Cavotec推出超快兆瓦级电动船舶充电系统(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全球工程集团Cavotec日前已经推出了超快兆瓦级充电系统(MCS),这预示着船舶充电领域的重大突破。MCS是一个交钥匙直流充电解决方案,作为从电网到入口功能,该系统能通过仅一台连接器,提供高达3兆瓦的电力,支持船舶行业的脱碳。Cavotec公司充电解决方案业务产品管理副总裁J?rn Bullert介绍说,“这种系统能在一个可靠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装置中,将船舶安全和快速的连接到电源,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系统,MCS大幅减少了充电时间,将船舶停航时间降至最小。”
【关键词】船舶充电,重大突破,助力脱碳
【船 舶】大宇造船开发军民两用船舶网络安全技术(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大宇造船在高丽大学信息保护研究生院举办的“2022智能移动研讨会”上发布了《对2024年船舶网络安全强制化规定的应对方案》。为应对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自2024年1月1日(对应于船舶建造合同日期)起强制生效的网络安全统一要求(URs E26 & E27),大宇造船正在与韩国船舶网络安全“强小企业”DSLAB Company共同进行新一代智能船舶和智能舰艇网络安全技术的国产化开发,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果。
【关键词】大宇造船,军民两用船舶,网络安全技术
【船 舶】苏州横海研发国产首台船用LNG潜液泵获CCS型式认证(2022-10-14)
【摘要】 10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苏州横海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横海) 研发的LNG潜液泵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型式认可证书。 该型LNG泵是专用于LNG动力船双燃料供气系统,也是国内首款获得船级认证的LNG动力船供气系统用燃料泵。本次认证的LNG潜液泵采用多项国际领先技术:永磁超低温潜液电机技术,推力平衡技术和高效多级叶轮技术。永磁超低温潜液电机发热量较低,大大降低了BOG损耗;推力平衡抵消了泵轴向的反向推力,使低温轴承载荷大大降低,从而增长泵的寿命。该公司经过3年的研发,数百小时的超低温测试,性能稳定可靠。此款泵已经用于国内多个船用项目。
【关键词】船用LNG潜液泵,CCS型式认证,领先技术
【船 舶】Svanehoj推出LNG动力船专用新型低温潜水泵(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LNG需求的增加,LNG动力船的建造订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Svaneh?j公司为应对近年来液化气体燃料供应需求的增长,推出一种用于LNG动力船的新型电动低温潜水泵——CS泵设计,这种新的低温潜水泵已经在不久前举行的德国汉堡海事展SMM 2022展会期间对外展示。近年来,Svaneh?j公司将自己定位为长轴深井泵的领先供应商,其中的电机和其它电气部件位于船舶甲板上。此次新推出的低温潜水泵是一种安装在船舱底部的潜水泵,使Svaneh?j公司成为船舶行业首家能为电动燃料系统提供深井泵和潜水泵的供应商。在配备了潜水燃料泵的LNG动力船中,由于气体中的杂质而导致泵堵塞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堵塞会降低泵的效率,导致磨损增加和运营中断。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在此次新的低温潜水泵的设计中,Svaneh?j公司开发了一种专门的自清洁LNG过滤器,能确保最佳的流量,从而解决了这一挑战。
【关键词】LNG动力船,低温潜水泵,自清洁LNG过滤器
【船 舶】大船集团和光威复材合作研发船海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2022-09-26)
【摘要】 9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与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船海装备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碳纤维全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各型碳纤维、碳纤维机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具备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设计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等。公司于2017年9月1日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碳纤维企业,并确立了在碳纤维行业的领军地位。碳纤维是一种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擦、耐腐蚀、导电导热、比重小、重量轻、强度高和柔软可加工等特性,是世界新材料领域最先进的高科技替代型复合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而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可以达到钢的7-9倍。据了解,在船舶风帆上使用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大大减轻重量增加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防火、耐腐蚀以及抗化学药品。另外,使用这种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将具有不同形状的构件组合在一起,预制成有限的几个外形复杂的组合构件,而不需要先加工出许多单个构件,然后再进行大量的组装。
【关键词】光威复材,碳纤维复材,增加使用寿命
【船 舶】GTT成功研发多功能无压载水LNG船概念(2022-09-21)
【摘要】 9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法国GTT公司近日开发了一种多功能LNG支线船&燃料加注船概念,无需使用压载水也能在全球运营。这是GTT在以往无压载水项目以及最近建造的膜式LNG燃料加注船的经验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概念船舶,既可以作为一艘LNG燃料加注船,也可以作为一艘地区支线船运营。该设计包括了许多优点,例如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简化运营,减少腐蚀和延长使用寿命。在简化运营方面,该设计配有2个相同的货物储罐,并且在船首区域配备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防侧倾罐。与此前的设计相比,此次的“Shear-Water”号采用了一套双螺杆方位推进系统,提高了机动性能,并能在空载恶劣条件下提供高功率储备。更低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带来了排放的减少,与传统船舶相比,新设计的平均功率降低了10%以上。GTT的这种全新无压载水设计概念已被证明可实现安全航行,“Shear-Water”号更是标志着真正的环境进步,同时又具经济优势。
【关键词】GTT,无压载水设计,经济优势
【船 舶】现代重工研发全球首艘4万立方米LCO2船获LR设计批复(2022-09-09)
【摘要】 9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英国劳氏船级社(LR)向韩国现代重工开发的全球首艘4万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LCO2)运输船颁发了设计批复。据悉,该型船设计长239米,型宽30米,将是同类船中全球最大的,将配备7个IMO C型货舱,全部采用创新的钢设计,既实现更轻的材料尺寸,同时又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这种材料的进步使现代重工能设计总能力高达4万立方米的运输船。LR将在技术法规和使用新材料开发的C型储罐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新船完工后,将用于运输高压下的液化二氧化碳,将从大气中提取的碳运输到储存设施中。
【关键词】现代重工,液化二氧化碳,高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