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材】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贯通,废渣用于生产水泥熟...(2023-07-24)
【摘要】 7月24日,科技日报讯,据内蒙古科学技术厅消息,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全线贯通,该生产线采用的技术实现了粉煤灰作为工业废渣的全部利用转化。据介绍,该生产线由内蒙古蒙西集团和鄂尔多斯国投集团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并投资建设,隶属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西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内蒙古最早探索利用火力发电厂废弃物——高铝粉煤灰为原料提取氧化铝技术的企业之一,早在2003年就在中试生产中实现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半连续化生产,相关技术课题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20年来,技术攻关团队在借鉴波兰成熟生产工艺和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经过机理研究、中试试验和2次工业化试验,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通过对生产线进行长时间反复调试验证,掌握了氧化铝熟料自粉化的微观机理,攻克了熟料自粉化率持续偏低的技术难题,探索出一整套适用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的配料、煅烧、熟料自粉化及高温粉料输送等工艺、技术、生产方法。
【关键词】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水泥熟料
【建 材】智慧农业巧用水泥余热(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中国水泥网讯,6月20日,山东省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记者见面会。枣庄市人大代表,枣庄市工商联副主席,华沃(山东)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前君在见面会上对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做了有关介绍。企业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21年,投资建设的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通过科技手段对水泥窑炉的余热和废气进行回收,充分有效地运用到农业果蔬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水泥窑炉在生产过程中达到环保零排放,还充分利用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植物生长的叶面肥使用,仅此举措,减少农业生产成本达60%左右。据了解,华沃(山东)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4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匡四村。该公司拥有2500t/d全能工厂生产线2条,另有一条4000t/d全能工厂生产线在筹建中。
【关键词】智慧农业,水泥余热,华沃水泥
【建 材】尧柏特种水泥集团工业技术公司再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中国水泥网讯,近日,陕西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柏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颁发专利证书。该项技术通过增加一套提高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在不追求窑产量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分解炉中多余的热量来提高余热发电进口温度,从而有效提高余热发电量。工业技术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水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提产增效、清洁生产”为目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截止目前,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8项,其中7项获得授权,1项审核中,范围涵盖水泥窑废气脱氮装置、水泥窑协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布袋除尘器喷吹管用快速拆装结构等行业尖端技术。
【关键词】尧柏特种水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建 材】鱼峰集团连续两年斩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06-02)
【摘要】 6月2日,广西鱼峰集团讯,5月3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北部湾港旗下的鱼峰集团《高铁低钙抗蚀胶凝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斩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继2022年鱼峰集团获此殊荣后,今年再攀高峰。《高铁低钙抗蚀胶凝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由鱼峰集团牵头,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绿色水泥产业工程院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通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逐步突破,终成正果。该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鉴定,项目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项目成果已在我国西部首个“华龙一号”核电站(防城港)、全球首个小堆核电“玲龙一号”核电站(昌江)获得应用,在南海某机场、北部湾某大型港口和防护基地、广西藤峡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中获得应用,产生直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支撑了海洋、核电等重大工程建设。
【关键词】鱼峰集团,广西科技进步奖,关键技术
【建 材】华新入选“原材料工业2023二十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2023-06-02)
【摘要】 6月2日,华新水泥讯,6月1日至2日,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州举办,大会发布了“原材料工业2023二十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华新“大比例替代化石燃料技术”入选,再次展示了华新在绿色低碳发展上的雄厚技术实力。大比例替代化石燃料技术由华新研发。针对我国原生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成分复杂、热值低、性能不稳定等特点,采用窑外生态化前处理和窑内无害化、资源化后处置结合的技术原理,首先对生活垃圾进行预均化处理,利用微生物发酵及物理干化、机械分选等预处理工艺,得到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CMSW)、无机灰渣、金属、渗滤液等中间产物,然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烧成系统对CMSW及无机灰渣多点协同资源化利用,实现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本技术是国际首例原生垃圾完整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集成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2022年,已安全处置利用各种固废1500余万吨。
【关键词】华新,原材料,低碳技术
【建 材】金意陶真石釉陶瓷技术研究项目科技成果登记获受理(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讯,5月16日,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对“对位数码模具真石釉陶瓷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在内的四个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申请项目进行公示。据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是由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主要针对“陶瓷行业中大理石瓷砖和陶瓷岩板上层的装饰发色材料如陶瓷墨水和其它发色原料很难渗入釉层,图案纹理简单地浮于产品表面,无法体现石材的通透和纹理的立体层次感”而开展的研发。目前,研究成果已解决上述问题并可形成产业化。
【关键词】金意陶陶瓷,技术研究,科技成果
【建 材】广东省首次采用全免撑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新型建造体系(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讯,5.0产业新空间是珠海市落实“产业第一”重要抓手,位于珠海市高新区的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在广东全省首次采用全免撑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的新型建造体系,跑出了加速度,实现了高层工业厂房同步全面施工,为珠海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该工程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栋高标准厂房(建筑最大高度为53.64米)、宿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将以生物医药与健康为主导产业方向,重点发展元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药研发生产、医用耗材生产、芯片设计研发及制造等领域。该工程采用国际领先“无支撑预应力双T板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性能化设计、BIM深化出图、构件部品工厂化生产、施工机械化吊装、智慧化管理等新型建筑工业化特征,预制率达70%以上。
【关键词】广东首次,全免撑装配式
【建 材】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引领建材工业革命性突破(2023-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讯,2022年11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的研发攻关,强调行业科技创新要着眼当下与未来、近期与远期,通过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研究,赋能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2023年4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行业有关专家,就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诠释。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是突破材料既有性能和功能的局限,主要性能实现倍增甚至数量级提升,或兼具有自适应、自修复、自感知、定向等新功能,可满足平时抢修、国防现代化、极端环境、高端装备、前沿领域等不同场景需求的,超快硬、超高强、超耐温、超耐腐蚀、超耐辐射等超高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新材料。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的攻关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层面:一是通过组分复合优化,对既有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改进、提升,实现材料原有性能的倍增或材料消耗成倍减少,降低环境负荷;二是通过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基本功能单元的重构、结构的创新设计与组装,在功能上实现质的突破或颠覆,性能上实现数量级提升或获得新功能;三是通过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发明出全新化学组成、全新结构的,具有超高性能或独特功能的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新材料,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超级材料,革命性突破
【建 材】唐山冀东启新水泥:国内首条水泥窑协同垃圾发电生产线助力高质量...(2023-05-05)
【摘要】 5月5日,纵览新闻讯,近年来,唐山市古冶区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在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固废及余热发电循环产业项目的厂房内,一车车生活垃圾由垃圾压缩车运到这里,抓斗机将发酵好的垃圾运入焚烧炉,通过能源转换将其变为清洁电能。据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10月20日顺利投产,是国内首条水泥窑协同垃圾发电生产线,近期将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相比于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该项目将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充分利用。其中废渣用于水泥原料配料;废水处理后用于工业循环生产;废气则作为熟料冷却后利用或直接进入水泥窑系统生成稳定的熟料矿物。以年处理12万吨垃圾计算,该项目与传统垃圾焚烧发电相比,可减少废气排放6.4亿立方米,其中减排二氧化硫19.44吨、氮氧化物58.32吨、粉尘12.96吨、氯化氢32.4吨。项目采用国内首创的“综合固废、离线焚烧炉、余热发电、水泥窑”联合处理垃圾的生产线,不仅实现了综合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还改善了企业用能结构,降低了碳排放,而且通过发电上网,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国内首条,水泥窑协同,垃圾发电
【建 材】海螺三碳研究院在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04-27)
【摘要】 4月27日,中国水泥网讯,4月23日,海螺三碳研究院联合南开大学共同研发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合成气系统在白马山水泥厂完成设备安装、试验工作,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这标志着海螺集团在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抢抓碳减排技术主动权,努力破解水泥行业“双碳”难题,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海螺集团与南开大学联合开展二氧化碳高效转化制备合成气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研发。该项目从2022年1月正式启动,经过三碳研究院与南开大学创新团队联合攻关,在催化剂研发、PVD/SPS法膜电极制备、电解槽3D打印、多系统耦合等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设计研发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合成气系统。该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合成气,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二氧化碳高效转化制备合成气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经过质子-电子转移过程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一氧化碳。经测算,中试成功后,工业化应用,单设备每年可转化二氧化碳达1400吨,生成合成气900吨,年节约标煤450吨。
【关键词】海螺三碳研究院,二氧化碳高值化,双碳
【建 材】“尘硝一箱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召开,达到国际...(2023-04-19)
【摘要】 4月19日,中国水泥网讯,2023年4月18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湖南省株洲市组织召开了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尘硝一箱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生产现场,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讨论,均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创新性地设计开发了高温金属滤袋除尘模块及SCR脱硝技术模块于一箱化的烟气处理系统,保证NOx排放浓度<50mg/Nm3,氨逃逸<2.5mg/Nm3,系统压损<1050Pa,系统温降<5℃,并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据了解,从2020年4月开始,“尘硝一箱化SCR脱硝项目”历经工艺路线比选、现场考察、可研报告评审、实验室喷吹试验、初设评审等环节,于2021年5月启动项目设计、生产、制造、安装,并于同年11月在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应用,已稳定运行一年以上。经第三方机构检测,NOx排放浓度4.2mg/m3,氮逃逸0.23mg/m3,实现了水泥窑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物的高效处理。项目已于2022年7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当前,水泥行业正处于面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超低排放技术将成为国内水泥企业的“标配”。“尘硝一箱化SCR脱硝项目”有效解决了氮氧化物与粉尘颗粒物超低排放的难题,有望在水泥行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尘硝一箱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际先进水平,脱硝
【建 材】LCR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实现超低排放,拒绝氨逃逸超标(2023-04-11)
【摘要】 4月11日,中国水泥网讯,作为水泥行业三大污染物之一的氮氧化物,其超低排放治理难度最大,部分水泥企业为了达到氮氧化物的低排放,过量甚至超量喷氨水,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增加了水泥厂氮氧化物治理过程中的“氨逃逸”问题。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脱硝事业部常务副总陆寿江表示,目前水泥企业主流的脱硝方式有分级燃烧脱硝技术、SNCR脱硝技术、SCR脱硝和LCR脱硝技术等,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但SNCR和SCR可能造成的氨逃逸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做到氮氧化物与氨逃逸同时超净排放,成为当前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之一。水泥行业也亟需一种脱硝效率高、无氨逃逸,无二次污染且投资、运行成本较低的脱硝技术。面对这一难题,仕净科技推出了自主研发的LCR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LCR脱硝技术,是指针对烟气排放所含氮氧化物,使用高效脱硝塔进行整体治理,在15-280℃的温度范围内,高效脱硝塔利用液态脱硝剂的催化反应来达到处理氮氧化物,LCR脱硝融合了吸收、催化反应等技术,将氮氧化物变成H2O和N2,无二次污染,该技术具有中低温高效特点,脱硝效率95%,氮氧化物排放最低可以降到10mg/m3以下,同时可以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达到尘、硫、硝、氨的超低排放。如,LCR脱硝技术在登封中联水泥5000t/d熟料生产线应用后,实现了NOx排放浓度小于50mg/m3,SO2排放浓度小于30mg/m3,氨排放浓度小于5mg/m3。
【关键词】LCR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超低排放,氨逃逸
【建 材】东方测控助力水泥工业智能升级(2023-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水泥网讯,在水泥区域市场竞争你追我赶、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关口,数字化、智能化是“热点”“风口”,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水泥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的过程中,东方测控从未缺席。从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磨矿优化控制系统,到多年潜心研发成功的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再到目前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东方测控以优质的在线分析仪赢得水泥行业极佳的声誉和口碑后,依旧坚持创新,结合水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智能化需求,打造切实能为水泥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产品。据介绍,东方测控将检测与控制的“软硬”技术有效结合,以智能矿山、在线元素分析仪、自动化验室、窑磨专家控制系统、设备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PHM)、轨道式智能巡检系统、无人行车、智慧物流系统、智能管控平台、三维数字工厂等为核心,为水泥企业提供整体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矿山开采智能化、生产控制专家化、质量检测系统化、装车物流无人化、企业管理可视化、经营决策智慧化,助力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东方测控,水泥工业,智能升级
【建 材】天津水泥院:两项生产线项目获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2023-03-17)
【摘要】 3月17日,天津水泥院讯,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名单,天津水泥院参评的两个项目获得优秀建材工业工程设计奖项,其中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7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优化升级技改项目荣获建材工业工程设计行业一等奖,巴基斯坦杰拉特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6700T/D)荣获三等奖。槐坎项目是一条集最新烧成、粉磨、环保、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技术装备为一体的示范线,项目从施工到投产仅用一年时间,体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中国速度。项目采用数字化、可视化、流程化、模型化的全流程生产管控系统,全生命周期设备智能运维及健康管理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水泥工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项目排放指标、能耗指标在全国乃至国际处于领先水平,是国内具有“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特点的大型现代化熟料生产示范基地。巴基斯坦杰拉特项目,是在老厂内建设一条日产6700t/d熟料生产线,因地制宜实现了新旧生产线的合理搭接,项目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成后考核指标先进,熟料热耗697Kcal/kg,熟料系统电耗20.7kwh/t,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噪音的排放远低于合同规定的限值,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擦亮中国装备“新名片”。
【关键词】天津水泥院,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
【建 材】泰安中联:水泥行业首条世界级低能耗新型干法水泥全智能生产线典...(2023-03-14)
【摘要】 3月14日,泰安中联讯,泰安中联作为我国水泥行业首条世界级低能耗新型干法水泥全智能生产线,自诞生起就是行业内“两化”融合的典范。公司始终贯彻落实新天山水泥“三精管理”经营理念,牢固树立“稳定的质量、一致性的质量”“标准偏差最小化”的品质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持续探索智能化绿色水泥工厂建设。为稳定产品质量,公司成立QC小组,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制约因素逐项进行攻关,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推动产品质量良性发展,水泥标准偏差值由年初的1.59降至0.93,水泥窑日产提升150t,熟料综合电耗实现44.35kwh/t,同比下降0.36kwh/t;水泥工序电耗实现28.46kwh/t,同比下降0.35kwh/t;熟料标煤耗实现94.11kg/t,同比下降0.74kg/t,各项能耗指标达到一级能耗企业水平。
【关键词】泰安中联,世界级,低能耗
【建 材】鲁中水泥:技改提升产能,建造淄博市首条最大产能生产线(2023-03-03)
【摘要】 3月3日,中华网讯,2月14日,工人正在鲁中水泥有限公司日产7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现场进行焊接。该条生产线是在原有的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技改,将5条合计日产能3820吨的建通窑与1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合并,整合为一条日产7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生产线,年产熟料可达210万吨,成为淄博市首条最大产能生产线。技改于去年2月开工,一期工程6月投产运行,改造后比以前提高产能30万吨,产值增加2亿元。二期工程将于3月中旬投产,可实现扬尘减少、生料电耗和熟料烧成电耗及热耗降低,收尘效率、均化效果提高。
【关键词】鲁中水泥,提升产能,首条最大产能生产线
【建 材】浙江虎鹰水泥:成功发明出世界首创的“缓凝熟料”(2023-03-03)
【摘要】 3月3日,浙江新闻讯,获得职工科学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的,还有虎鹰水泥的缓凝熟料(特种熟料)发明创造及开发利用项目、耐司康药业阿奇霉素母液工艺优化项目。在虎鹰水泥,正高级工程师楼美善带领团队经过近二年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试验、试生产,成功发明了特种熟料——缓凝熟料,用该缓凝熟料磨制的水泥可广泛用于凝结时间长的特殊混凝土工程,属世界首创,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中国建材冶金机械技术创新二等奖。楼美善深耕水泥行业30多年,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水泥混凝土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而在耐司康药业,制造一部助理工程师胡翔与其团队通过反复地实验和探索,完成了阿奇霉素母液工艺的优化工作。“工艺优化后,一批阿奇霉素母液的处理时间可以节省8小时以上,减少了员工的操作步骤和设备的占用时间,并且每批母液收率也能提高10%以上,每年可增加收益50万左右,且收率比较稳定。”胡翔介绍,阿奇霉素母液的工艺优化对于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经济成本都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浙江虎鹰水泥,世界首创,缓凝熟料
【建 材】冀东水泥智慧矿山5G无人驾驶项目入选行业典型案例(2023-02-07)
【摘要】 2月7日,人民网讯,在人民网主办的2022人民财经高峰论坛上,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孙海峰发布了《数造新实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案例研究(2022年)》蓝皮书。中国联通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与金隅冀东水泥、山西联通、慧拓智能联合建设的智慧矿山低碳新动能5G技术应用项目作为行业典型案例入选蓝皮书。该项目是我国水泥矿山行业率先实现挖卡协同作业、无人驾驶运输、自动卸料的采、运、排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绿色智慧矿山项目。据了解,阳泉冀东水泥5G矿山自动驾驶项目利用5G低时延,大带宽和高可靠性的特性,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无人矿卡运行的安全性。注重和生产相结合,实现真正的商用落地和运营。针对矿山生产特点的采、运、排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的领先优势在于面向全矿无人化运输运营的“采”和“排”两端。挖卡协同作业方面创新地运用时空分离方法动态规划路径,提升了计算效率和成功率,解决了找铲时间长的难点。行驶过程中采用无人运输智能配速关键技术,根据不同路况智能匹配矿车速度,使矿车运输速度、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大大提高。卸料方面首创提出协同智能卸料系统。由联通智网科技提供的5G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采用AI的融合感知算法,结合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切换技术,将破碎站里外的情况充分掌握,研判,决策车辆在合适的时间出入破碎站,真正实现矿车无人干预的自主卸料作业。
【关键词】冀东水泥,智慧矿山,5G无人驾驶项目
【建 材】双碳背景下新型含氟聚芳硫醚材料助力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2023-02-03)
【摘要】 2月3日,元琛科技讯,元琛科技科创研究设计院近期开发出一种含氟官能团的聚芳硫醚材料(PPFS),优点特性表现在其出色的机械强度、自润滑性、电气绝缘性、耐腐蚀性等综合性能。该材料可应用于航空、机械、电子、化工、汽车、高铁等高科技行业,随着低碳发展并结合元琛科技原有产品应用,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电力、钢铁等工业领域的高性能含氟聚芳硫醚除尘材料。本方法主要采用本位聚合方式,单体原料在氟化剂和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的共同作用及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氟氯单体,新的氟化单体在经过等离子诱导等方式用于聚芳硫醚树脂的合成,从而赋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通过对聚芳硫醚树脂原位改性、功能进行设计和优化,并利用合成AI技术,结合化学基础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实验数据分析计算模型,有效引入氟氯原子官能团,并借鉴菲利普等国际原有合成路线的做法,将合成的单体进行配位聚合,进行氟功能嫁接,在满足高强度、高阻燃性能基础上,提升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同时依托于高性能聚芳硫醚纤维性能及结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耐磨性和抗冲击性,避免了原有不同材质混纺的缠结性差的问题,在保持低阻力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过滤效率。
【关键词】双碳,新型含氟聚芳硫醚材料,高质量发展
【建 材】华新水泥入选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和成效突...(2023-02-02)
【摘要】 2月2日,工信部讯,1月29日,工信部公示了《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和成效突出地区名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和成效突出地区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相关申报和评审工作。《名单》公示时间为2023年1月29日-2023年2月3日。名单中,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数据安全大脑与工业安全态势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经湖北省经信厅推荐被列入整体典型案例名单中。
【关键词】华新水泥,工信部,数据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