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材】世界首个负碳硅酸盐水泥(2023-02-02)
【摘要】 2月2日,生态和绿色低碳混凝土讯,一家名为Brimstone Energy的加利福尼亚州初创公司为一种新工艺申请了专利,该工艺将波特兰水泥的排放量降至零。Brimstone Energy改用另一种岩石,硅酸钙,当它被加热制成石灰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它只会产生二氧化硅,这是一种可用于替代粉煤灰的副产品,粉煤灰是一种来自燃煤发电厂的废物,是典型水泥中的另一种成分。而随着燃煤电厂的消失,粉煤灰这种材料的可用性越来越低,而且它是标准产品中的另一个排放源。虽然其他一些初创公司正在努力制造新型水泥,也可以减少排放,但Brimstone Energy希望制造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行业标准波特兰水泥。“Brimstone Energy不仅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消除水泥制造过程中的排放,它的创新创造了一个机会,我们的建筑环境可以成为碳汇,“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的Carmichael Roberts说,该公司去年领导了硫磺石的55万美元A轮融资。Roberts称这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对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用负碳硫磺波特兰水泥建造的建筑物和桥梁可以成为气候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棘手的责任。当Brimstone Energy处理硅酸钙时,最终也会得到成堆的镁,这是一种自然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物质。这意味着即使水泥现在是用化石燃料制成的,它仍然可以是碳中和的。而如果它是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它“将是高度负碳的”。该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其第一个试点工厂,并将与现有的水泥和混凝土制造商合作。
【关键词】世界,首个,负碳硅酸盐水泥
【建 材】6家水泥企业入选黑龙江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数字水泥网讯,1月30日,黑龙江日报发布《6企业入选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中显示6家水泥企业入选黑龙江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据数字水泥网了解,黑龙江省工信厅12月23日发布《2022年全省高耗能行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名单》,《名单》中显示哈尔滨石化、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冀东水泥黑龙江有限公司、鹤岗鑫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鸡西赛龙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六家水泥企业入选。所谓能效“领跑者”,是指某一用能产品能源消耗最低的行业标兵。能效“领跑者”制度是通过确立行业标杆,即现有最高能效标准,号召其他企业相关用能产品能效向其看齐,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产品能效水平。黑龙江省自2021年起,在钢铁、水泥、原油加工等行业开展能效“领跑者”企业遴选,2021年至2022年间,黑龙江全省共有9家能效“领跑者”,涉及水泥、有色金属、炼油3个行业。评选高耗能行业企业能效“领跑者”要综合考虑行业能源消费量、节能潜力、能源计量统计基础、能效标准等情况,并且满足单位产品能耗达到省内同行业最高水平;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禁止、淘汰目录的落后用能设备和产品等标准。从2022年开始,黑龙江省政府对于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关键词】黑龙江,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建 材】围绕“双碳目标”,水泥窑用替代燃料检测恰逢其时(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国水质检讯,节煤增效是水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据统计,水泥生产60%以上的生产成本为能耗成本(90%的能源消耗为燃煤)。对比分析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源,燃煤消耗导致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30%。以2021年为例,我国水泥熟料产量为18.4亿吨,按基准能效水平117千克标准煤/吨熟料计算则为2.15亿吨标准煤。据此预估,2021年,燃煤所致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3.6%。为积极落实国家水泥工业“双碳”“双减”目标,也为做好煤炭燃料成本管理,较多数水泥企业纷纷实施“水泥窑替代燃料技术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已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鼓励类,将得到有力推广支持。而固体生物质燃料是绝大多数水泥企业愿意进行燃料替代升级的关键选择。固体生物质燃料指的是通过机械高温高压成型技术将农林废物(秸秆,花生壳,稻壳,木屑等)加工形成的一类环保燃料,主要是用来代替燃煤进行清洁燃烧。以秸秆—固体生物质燃料为例,一条5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尾煤全部用秸秆替代,每年可实现CO2减排37.3万吨。
【关键词】双碳,固体生物质燃料,碳中和
【建 材】平邑中联水泥:顺利通过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平邑中联水泥讯,近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通过公告,平邑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山东省2022年度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平邑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继2019年后,再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近年来,平邑中联坚守“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始终坚持科技强企、创新兴企,不断健全技术创新激励体系,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将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新产品等作为研究方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攻破行业技术壁垒,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公司依托济南大学、南京凯盛等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深入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建立了新材料研究院、绿色建材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多个科创平台,取得科技成果50多项,授权国家各类专利10多项,建立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双向链接的快捷通道。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的通过,表明在通过企业认定三年内,企业有机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争取到国家和政府更多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为下一步推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平邑中联水泥,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
【建 材】金隅琉水水泥数智化转型项目入选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2023-01-06)
【摘要】 1月6日,金隅集团讯,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名单》,琉水公司参与研发并作为应用企业申报的“水泥生产线智能诊断创新应用”项目成功入选。“水泥生产线智能诊断创新应用”项目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边缘数据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融合应用,采用先进的平台+APP技术架构,开发针对建材行业的标准设备模型、机理模型和算法模型,实现了基于微服务式的四大应用,包括3D数字双胞胎、智能巡检、故障诊断分析和预测性维护应用,被纳入多场景智能化与机器人成套技术科技专项。项目结合传统巡检经验建立机理模型,融合声音、振动、电气、图像及工艺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建立设备综合健康度评估算法、设备异常综合诊断算法和预测性维护算法模型,实现了故障诊断预测在线化、模型化,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了设备维护策略。其中,生产线智能巡检监控诊断改变了巡检维护工作模式,不仅能通过多元数据整合和大数据分析提高设备故障预测及时、准确性,从而避免故障以及事故的发生,还能构建具备可复制性的设备知识库,实现智慧设备管理,为后续开发更多专用场景无人巡检装置提供借鉴,为实现智能无人工厂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关键词】金隅琉水水泥,数智化转型项目,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建 材】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国家重点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水泥网讯,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生态环境部组织征集并筛选出一批先进低碳技术,编制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包括6类共35项低碳技术。其中“生活垃圾生态化前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后处置技术”名列其中。“生活垃圾生态化前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后处置技术”运用窑外生态化前处理和窑内无害化、资源化后处置结合的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处置。首先,利用微生物发酵及物理干化、机械分选等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预处理,得到水泥窑垃圾预处理可燃物(CMSW)、无机灰渣、金属、渗滤液等,然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烧成系统对垃圾预处理可燃物(CMSW)进行多点协同处置,达到替127代部分燃料(煤炭)的效果,同时无机组分可制成水泥生料喂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中替代部分原料。该技术通过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达到替代传统燃料,实现节能减碳的效果。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建 材】金隅集团“数智化转型”连获三项国家级荣誉(2022-12-14)
【摘要】 12月14日,北京日报讯,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示了2022年度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案例、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金隅集团多家单位榜上有名。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获北京市推荐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承德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天津金隅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内蒙古伊东冀东水泥有限公司、陕西金隅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本次国家工信部公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是聚焦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六大应用模式,征集遴选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易复制推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旨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化应用,全面支撑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作为服务商,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应用企业申报的“水泥生产线智能诊断创新应用”,由于在数字化管理领域创新性强、成效突出,具有显著的领航示范效应,获得北京市认可和推荐,并成功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目的是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承德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成功揭榜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国范围内仅99家企业入围。
【关键词】金隅集团,数智化转型,国家级荣誉
【建 材】工信部:推动水泥行业高端绿色化发展,多项技术和产品目录2022年...(2022-12-12)
【摘要】 12月12日,工信部讯,11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公开征求对<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2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中提到,为推动建材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工信部拟制定《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2年本)》。经地方、行业推荐以及专家审议,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涉及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等行业的技术包括大型生料终粉磨辊压机系统、预热器及预分解系统升级改造、水泥窑窑衬系统模块化装配式集成节能技术、第四代中置辊破篦冷机、水泥立磨终粉磨技术及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富氧燃烧技术装备、低碳水泥、面向水泥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水泥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矿山综合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排放管理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厂安全管控平台、高性能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加气混凝土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机制砂石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多项技术和产品。
【关键词】工信部,高端绿色化发展,产品目录
【建 材】山东:全国首次实现,赤泥材料成水泥替代品(2022-12-12)
【摘要】 12月12日,大众日报讯,赤泥作为典型大宗固废,目前综合利用率不超过6%,主要以堆存为主。但由于赤泥碱性强、盐分高、含有重金属,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植被,还严重污染周围土壤与水体,尤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易引发溃坝,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及居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实现赤泥综合利用迫在眉睫。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在淄博经开区正式投产。项目以山东高速集团与山东大学共同研发的“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制备土木功能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技术成果为基础,开展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生产与推广应用,在全国首次实现了拜耳赤泥制备低碳固废基胶凝材料全替代水泥用于交通工程基层和路基建造,开创了一种拜耳赤泥高附加值大宗量利用新方法。
【关键词】山东,全国首次实现,赤泥
【建 材】华润水泥:2项智数化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2022-11-29)
【摘要】 11月29日,数字水泥网讯,11月14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100个入库案例名单,产业数字化方向智能工厂领域共有12个典型案例,华润水泥2个智数化项目成功入选其中。水泥本次申报的《基于“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工业设备智能维护项目》是将传统的人工巡检、人工判断故障并进行现场维修的方式,转变为通过采集设备多维度动态数据,建立设备健康状态分析模型,从而实现远程智能诊断、预测设备故障,指导现场提前预检预修,完成设备预测性维护的新模式;《5G物联网低碳智造云网融合规模应用项目》是借助5G物联网技术完成采集现场生产数据,构建智数化应用、设计并训练算法模型,进一步通过云网融合,对现场生产管控实现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节能降碳增效作用。2022年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工信厅通信函〔2022〕224号)是由工信部牵头组织开展,旨在进一步发挥移动物联网在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作用,入库案例名单是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择优推荐、专家评估审查后产生。
【关键词】华润水泥,智数化项目,移动物联网
【建 材】宁夏建材:乌海赛马水泥认定为内蒙古2022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22-11-29)
【摘要】 11月29日,宁夏建材讯,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认定机构2022年认定的第一批206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备案公示,乌海赛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列其中。为打造一流建材企业,推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乌海赛马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2018年3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配备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2018年-2022年共开展研发项目2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4项。未来,宁夏建材及各成员企业将继续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落实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将宁夏建材打造成科技环保型标杆企业。
【关键词】宁夏建材,乌海赛马水泥,高新技术企业
【建 材】我国首个水泥减碳及钢渣资源化协同利用项目投产,为碳达峰碳中和...(2022-11-25)
【摘要】 11月25日,大河网讯,11月14日上午,我国首个水泥减碳及钢渣资源化协同利用项目,在河南省济源中联有限公司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运用迈上新的台阶,为钢渣规模化安全应用于建材,实现高值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子。该项目由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建成一条钢渣干法原位捕集利用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生产线和一条高效复合掺合料生产线,每年直接捕集水泥窑尾烟气二氧化碳1.6万吨,资源化利用钢渣生产固碳辅助性胶凝材料30万吨,生产高效复合掺合料30万吨。后期,将再建设一条30万吨高效复合掺合料生产线。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65亿元、利税3200万元,通过减少水泥中熟料用量和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每年可综合减少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工业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普遍存在投资强度高、捕集能耗高、碳利用困难等问题。本项目技术创造性地实现了烟气二氧化碳低成本原位捕集和高值利用的有机统一,不仅有效解决了钢渣中因过量游离氧化钙而引起的安定性不良问题,且通过调控形成适量的纳米碳酸钙和无定型二氧化硅提高了钢渣的水化活性,实现了钢渣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我国首个,水泥减碳,钢渣资源化协同利用
【建 材】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走向世界前列(2022-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融媒产业网讯,日前,经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家组鉴定,水电九局西藏公司依托西藏自治区在建最大内需水电站研发的《青藏高原复杂条件碾压混凝土绿色筑坝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科研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开发了青藏高原复杂条件下碾压混凝土制备、温控防裂、层间结合筑坝关键技术。发明了混凝土表面保温保湿防风新技术和当地凝灰岩粉碾压混凝土应用技术,研发了碾压混凝土出机口 VC值动态控制技术,开创了青藏高原复杂条件碾压混凝土坝绿色建造与高质量建设的先例。研发了水电工程复杂开挖料源深度利用等绿色成套关键技术,实现“一料多用、物尽其用”和“稳定优质、绿色低耗”的砂石骨料制备,解决了水电工程开挖可用料少且易施工污染的“卡脖子”问题,开创了大型坝后式发电厂房水电工程中无开采料场、不设弃渣场的先例,保护了高原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实现了绿色建造。还构建基于数字挛生大坝的智能建管技术体系和系统,解决了覆盖全参建方全业务全要素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数据治理难题;研发了适应恶劣环境的指标监测、智能喷雾、插拔式通水的智能温控软硬件成套系统,实现了全坝全时空智能化温控,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降低了高原建设者劳动强度,提高了质量水平,为工程建设赋能。
【关键词】青藏高原,,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世界前列
【建 材】铁铝酸盐水泥在华龙一号核电站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国建材报讯,“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及中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目前,我国核电设施基本位于沿海区域,核电设施中部分涉海水子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结构受海水侵蚀严重,导致工程维护维修成本大幅度增加。由于这些子项通常位于地下或与海水直接接触,维护维修的难度也较大。因此,核电工程需要抗海水腐蚀性能更好的混凝土,以减少运维成本,提升经济性能。同时,也为四代更长寿命的核电工程做技术储备和验证。2021年7月,鉴于铁铝酸盐水泥示范应用的需要和华龙一号核电站实际使用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实施铁铝酸盐水泥华龙一号核电站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支持铁铝酸盐水泥在漳州华龙一号核电站进行示范应用。示范项目选择非核安全构筑物子项,计划浇筑共计约18万立方米混凝土。示范项目在工程实施的同时开展大量研究工作:优化水泥生产控制参数,保障铁铝酸盐水泥质量稳定性;优化铁铝酸盐水泥性能以适合大规模现浇施工;开发铁铝酸盐水泥专用外加剂;研究制定适合铁铝酸盐水泥性能特点的施工工艺;研究制定铁铝酸盐水泥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等。2021年12月31日,示范项目选择北护岸三段B-15沉箱作为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首次浇筑的永久构件,单件方量达574.52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首次浇筑一次性取得成功。截至目前,示范项目已完成浇筑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2万多立方米,计划2022年年底完成浇筑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9万立方米。
【关键词】铁铝酸盐水泥,华龙一号核电站,重大进展
【建 材】天津水泥院参与编制的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发布(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中材国际讯,近日,由天津水泥院参与编制的2项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GB/T 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GB/T 23050-2022),主持编制的《水泥工业用组合式选粉机》(JC/T 999-2022)、《水泥工业用中置辊破熟料冷却机》(JC/T 2716-2022),参与编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超细粉体立式辊磨机》(JC/T 2713-2022)、《组装式砖瓦隧道窑》(JC/T 2665-2022)等4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两项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由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3)归口。这是天津水泥院首次参与两化融合标准的编制工作,在标准项目执行过程中,天津水泥院通过自身在两化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积累沉淀,与其他参编单位两化融合领域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水泥工业用组合式选粉机》是基于2006版标准的修订,该标准的修订以规范新的水泥工业用组合式选粉机设计、制造、装配等环节,可改变国内相关制造企业无适宜标准可用的现状,倒逼生产规范化。《水泥工业用中置辊破熟料冷却机》为新制定标准项目,立足我国实际情况,使标准具有可行性,利于该类技术先进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组合式选粉机和中置辊破熟料冷却机作为公司水泥装备主营设备之一,其技术及设备已实现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沙特、阿联酋、土耳其、埃及、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并成功进入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国外业主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认可度。
【关键词】天津水泥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建 材】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FSCR技术助力水泥行业除尘脱硝(2022-10-27)
【摘要】 10月27日,中国水泥网讯,近日,宁夏、重庆等地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收紧了三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其实,近年来,已有河南、河北、山东等十余个省份相继公布了本省对于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要求。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已成为企业环保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水泥行业推行超低排放势在必行,但相比于资金投入,更难的还是体现在技术层面,尤其是氮氧化物治理上。目前,国内已兴起低氮技改、SNCR技术、SCR技术等多种脱硝技术,但由于水泥废气的高尘、高湿且成分复杂的特性,现行氮氧化物治理技术依然存在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不高,氨逃逸量大、运行成本高,脱硝率不理想等问题。与此同时,在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教授王作杰交流中得知,目前没有任何技术路线考虑与水泥生产工艺深度融合,实现氮氧化物减排的同时还可节能降耗,为碳减排做必要的贡献。“对此,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天津中材(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17年开始研究水泥工业废气氮氧化物末端治理新技术及设备开发——FSCR替代水泥窑预热器C1筒技术。”王作杰表示。据了解,FSCR技术是基于高温过滤材料的逐渐成熟,结合水泥生产工艺,在常规催化剂最适合操作温度段,完全除掉粉尘后实施氮氧化物催化还原的工艺技术,即低尘高温SCR催化脱硝技术。王作杰介绍,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粉尘零排放、氮氧化物达到超低排放值,同时还解决了热量被带走的弊病。“高温过滤替代C1旋风筒,可使分离效率提高到99.99%,原C1出口粉尘和携带热量基本全部回收,降低系统热耗,甚至有使原窑系统熟料产能提升的潜力;C1替代设备阻力完全可以适应原风路系统,无需更换高温风机及电机,比其它低尘SCR系统更节能耗。”
【关键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FSCR技术,除尘脱硝
【建 材】全球首条万吨6级预热器水泥线技改工程圆满完成(2022-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国建材讯,近期,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天津水泥院承包的徐州中联万吨一线技改项目成功点火,标志着全球首条万吨规模5级升级为6级预热器生产线的技改工程圆满完成。该项目还采用了天津水泥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条万吨线四代中置辊破篦冷机。两项技术在万吨线上成功应用,成为天津水泥院在创新领域又一里程碑,也加快了徐州中联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步伐。在建设过程中,双方共同克服了疫情所带来的诸多困难,做到了防控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关键词】全球首条,预热器水泥线,技改
【建 材】京兰水泥科技助推磷石膏变废为宝(2022-09-28)
【摘要】 9月28日,荆门晚报讯,9月22日,来到位于京山市永兴街道盘堰村的湖北京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只见永兴分公司厂内高塔林立,机器轰鸣,两条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等待拖运水泥的罐车一字长龙排列着。来到大型原材料储存库,但见库内堆积了大量像小山似的无害化处理完成的磷石膏,正在通过大型铲车及输送带运送至配料站,最终变身为水泥。磷石膏在这里完美蝶变,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磷石膏是磷化工行业产生的废弃物,通常生产1吨磷酸可产生4.5-5.0吨磷石膏。2008年,经京兰水泥研发部攻关,终于取得用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的初步利用科研成果,这一惊人的突破既节约资源,又对化工垃圾进行合理利用,一举多得。经多年持续研发和技术改进,京兰水泥逐步在各分公司推广无害化处置及利用磷石膏。2008年至今,京兰水泥仅京山市所属的永兴、钱场两家公司已经无害化利用磷石膏总量达120万吨左右,通过不断技改,磷石膏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目前每年无害化利用可达12万吨磷石膏,现无害化利用率已达到水泥年产量的3%-6%,而且产品品质优良,连续多年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2021年被评为“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等级用户满意企业”。
【关键词】京兰水泥,磷石膏,技术改进
【建 材】中国建材集团:打造世界首套减碳固碳管碳行业标杆(2022-09-26)
【摘要】 9月26日,中国建材讯,9月19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赴合肥出席中建材(合肥)新能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二期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项目投产仪式,并宣布项目启动。中建材(合肥)新能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二期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项目是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是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继全球最大全氧燃烧光伏玻璃生产线后,首次将自主研发的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技术应用在玻璃生产线,填补了行业空白,再次创造了光伏玻璃行业的“国内第一、世界首创”。该项目集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首次采用变压吸附耦合吸附精馏的创新工艺,以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项目的正式投产将助力中国建材集团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建材+”一体化绿色产业链,打造全球玻璃行业减碳、固碳、管碳的典范,为国家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建材力量。
【关键词】中国建材集团,世界首套,减碳固碳管碳
【建 材】尧柏集团“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通过省级专家组论证(2022-09-23)
【摘要】 9月23日,陕西省水泥协会讯,近年来,国家对水泥脱硝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进一步解决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烟气NOx超低排放的难题,引领行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尧柏集团旗下陕西柏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研发团队,投入千万元对适合水泥窑NOx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研究。近日,陕西省水泥协会组织召开了陕西柏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在实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论证会。专家评审组在实丰公司实地查看“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及工程”氨水消耗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环保数据,工业技术公司工作人员对“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进行详细汇报。随后,专家评审组通过听取和审阅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对该项技术的环境保护价值、市场应用前景进行全方位科学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提问,工业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向东逐一进行回答。最终,经过专家评审组的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技术稳定可靠,有利于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同意该项技术通过论证。
【关键词】尧柏集团,水泥窑烟气DDN深度脱硝技术,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