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淮北矿业集团2个技术装备被国家能源局列为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2021-07-01)
【摘要】 7月1日,淮北矿业集团讯,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共26项,涉及煤炭行业的仅有2项,分别为淮北矿业集团“煤矿物联网平台与单兵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和桃园煤矿KJZ21矿井轨道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项目。该项目成功研发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环境下WiFi无线传输距离短、稳定性不足、带宽低、延时高的问题,并实现数据传输跨基站无线漫游等功能。同时注重小型化、多功能、实用性装备设计,打通井下各系统数据接入通道“最后一公里”。该项目2020年获安徽省科学进步三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进步三等奖,并取得发明专利一项。目前,该项目已在淮北矿业集团信湖矿、袁店一矿2处煤矿全面应用。
【关键词】淮北矿业,技术装备,煤炭行业
【煤 炭】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研发出新技术(2021-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近日,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一项以固体二氧化碳(干冰)为主角的《干冰相变惰化防控技术及装备》研发成功,解决了停产期间工作面自燃现象发生,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2019年起,针对该问题晋能控股集团联合中国矿业大学攻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顶煤及采空区煤体注二氧化碳气体防灭火工业性试验。通过试验,开发了“停采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仿真系统”,模拟停采工作面采空区压力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的耦合时空演化过程,预测高温危险区域,为制定停采面防灭火措施提供技术支持;研发了“煤矿停采面温度观测系统”,实现了停采期间对支架顶部及尾梁后部的煤体温度变化监测和停采面高温区定位;研制了移动式干冰相变发生器,该装置主体圆筒直径1米,长1.2米,容积0.942立方米,易于运输和操作。
【关键词】晋能控股,新技术,停采面
【煤 炭】国内首条高寒地区长距离双向运输输煤系统带煤成功(2021-06-18)
【摘要】 6月18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国家能源集团消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露天矿至电厂输煤系统成功实现破碎站-缓冲仓-电厂重载联合运行,向电厂输送煤炭1944吨,缓冲仓累计上煤4562吨,最大瞬时煤量2140吨/时,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保护齐全有效,标志着输煤系统首次带煤取得圆满成功。国家能源集团胜利露天矿至发电厂输煤系统全长13公里,沿线跨越和穿越了公路、铁路、河流、电力线路11条,是国内首条高寒地区长距离、双向运输、水平转弯、多点驱动、中部卸载输煤系统。输煤系统首次成功带煤运行,进一步检验了系统的建设质量,为进一步优化系统调试方案、测试系统运行状况,尽早正式投入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输煤系统,缓冲仓,露天矿
【煤 炭】全国首个F5G矿山项目正式商用部署(2021-06-09)
【摘要】 6月9日,河南日报讯,日前,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联合华为举办全国首个F5G矿山商用发布会,标志着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F5G项目正式商用部署。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将在矿山智能化建设、创新场景孵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在全国范围树立F5G矿山智能化标杆。据悉,F5G即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第五代固定网络技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于2020年2月定义。此次F5G矿山商用部署采用的F5G全光工业网方案基于工业光环网技术,具有大带宽、确定性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特点,针对井下场景,从架构、协议和工艺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了电气、业务、部署和维护四大安全特点,提升了井下通信网络的本质安全。基于F5G技术的煤矿应用安全可靠、方便灵活,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有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效率和数字化水平。
【关键词】5G矿山,合作协议,智能化
【煤 炭】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地面瓦斯治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1-06-03)
【摘要】 6月3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矿地面瓦斯治理现场,3台红色游梁式抽油机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在机器的运转下,深埋于地下近千米的北三采区突出危险区2号煤层瓦斯顺着管道被源源不断地抽采到地面,从今年3月3日三口井开始排气调压到5月25日已累计排气57673立方米,达到了预期抽采效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集团地面瓦斯治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找到了一条从根本上破解矿井深部煤层瓦斯治理难题的新路径,是高质量发展七大专项攻坚行动取得的重大成果。这是该集团借鉴石油煤层气地面开发经验,采用地面水射流径向水平破煤瓦斯治理技术对矿井突出危险工作面实施的瓦斯区域治理工程项目,是河北省首家成功应用此项技术的煤炭。
【关键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瓦斯治理
【煤 炭】单套最大立式炉粉煤热解技术获突破(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新浪新闻讯,26日,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榆林煤化工产业促进中心合作开发的“SXSY型立式炉粉煤热解技术开发及工业化示范”科技成果,在西安通过了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审,专家认为该技术焦油产率较高,解决了粉煤热解过程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热焦余热回收,节能减排和综合经济效益显著,为煤炭分级清洁利用提供了创新路径。该技术以块煤筛下粉煤(粒径小于30mm)为原料,通过SXSY型立式炉粉煤进行低温热解生产焦粉、煤焦油和煤气。他们开发的粉煤连续均匀布料关键技术,解决了炉内粉煤透气性问题;炉内复合集气布置关键技术实现了颗粒料吸附自洁作用,解决了气固分离难题,焦油粉尘含量小于0.2%;采用立排多通道管状热焦余热回收和干法熄焦技术,吨焦副产0.2吨的1.2MPa饱和蒸汽,热焦余热可回收60%以上。
【关键词】煤热解,煤焦油,炉内粉煤
【煤 炭】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荣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近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收到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该公司自主设计制作的“一种煤矿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实用新型专利是由塔山煤矿公司主导研发的一套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参照时下最便捷的网约车用车模式,用车单位只需在手机APP上提交入井时间、入井人数、工作量等信息,系统就会智能匹配相应车辆,并将车辆编号、发车时间一并告之。该系统利用专业化大数据分析手段,通过对入井胶轮车行驶时段、运行里程、车辆空驶率、车辆闲置时间比率等关键数据、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实现了胶轮车运行效率的量化管理和胶轮车运输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入井人员提供了便利,大幅减少了调度人员工作量。据悉,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矿井运输效率比过去提高了20%,车辆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晋能控股,新型专利,系统
【煤 炭】陕煤集团澄合矿业王村斜井煤炭地下气化试验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1-05-21)
【摘要】 5月21日,中国煤炭网讯,近日,陕煤集团澄合矿业公司在王村斜井实施的煤炭地下气化试验项目新3#气化炉一次性成功点火,目前运行稳定,每小时可生产合成气体1000立方米左右,最高可达到2100立方米,气体有效组分达到70%左右。据了解,王村斜井煤炭地下气化项目首次将钻井式和矿井式地下气化技术进行融合,在全国属于首例。项目启动以来,已初步掌握并具备了煤炭地下气化施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分离控制注气点后退——水雾化气化”技术、井下远程控制、防火防爆自动检测与预防等12项科研成果,20余项专利技术。下一步,该矿将认真落实相关部署安排,在中国矿业大学技术服务团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大纲要求,扎实做好气化试验各项工作,为打造全国煤炭地下气化示范基地献策献力。
【关键词】陕煤集团,地下气化,试验项目
【煤 炭】大唐国源矿业攻克特厚煤层智能化放顶煤难题(2021-05-19)
【摘要】 5月19日,中国能源报讯,近日,从中国大唐国源矿业传来喜讯——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放顶煤实验成功。这标志着该公司智能化水平又有了新的提升,离建成全国智能化示范矿井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近年来,由于放顶煤煤矸识别技术尚未成熟,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放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成为该公司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建设中的一大短板。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该公司专门成立放煤技术研发团队,专研放煤工艺,依托德国玛珂电液控一键采煤技术,以61617综放工作面为“试验田”,积极寻找综放工作面后部放煤的规律性,制定放煤程序逻辑顺序,经过反复试验和大量的数据比对,终于攻克了智能化放煤难题,实现了智能一体化连续放煤,彻底补齐了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短板,迈上了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更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源矿业,特厚煤层,智能化
【煤 炭】国内首套煤矿井下智能化供电系统山西研制成功(2021-04-25)
【摘要】 4月25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山西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安易电气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先后突破井下传统供电系统通信端口互不兼容、整体管理技术落后等“卡脖子”问题,研制出国内首套煤矿井下智能化供电系统。“煤矿井下有成百上千台电气设备,都需要供电系统来保障。以前,一旦供电设备出问题,就可能会影响一个工作面、甚至一个盘区的安全生产。”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安易电气有限公司技术员连朝阳介绍,如今,只要在设备上轻点按键,就能远程操控百米井下的供电设备。据了解,井下智能化供电系统将设备运行情况以文字、数据、视频、图像、图形等数据实时上传,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预警,提高了设备开机率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关键词】供电系统,安全生产,晋能控股
【煤 炭】山西承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项目启动(2021-04-22)
【摘要】 4月22日,黄河新闻网讯,20日,山西省承担的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项目在太原启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一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启动以来,取得的众多技术突破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坚实支撑。“煤间接液化产品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化”示范项目针对煤间接液化低值产品高值转化关键共性技术,深入研究FT合成低值产品活化和定向转化的催化与反应工程科学问题,突破FT合成尾气制芳烃、石脑油和轻质柴油制高品质航空煤油组分、费托合成蜡制备高端润滑油基础油等核心技术,打造我国较为完善的煤间接液化产业链。
【关键词】山西,节能技术,重点项目
【煤 炭】山西柳林创新煤炭开采技术年可节约资源183万吨(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中国新闻网讯,为使全县宝贵的主焦煤资源实现节约利用和高效开采,山西省柳林县积极引进中国矿业界顶级专家、中科院何满潮院士在柳林建立了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作为柳林煤炭产业提质增效和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平台,在全县开始推广“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煤炭开采新技术。目前在4座煤矿推广应用,年可节约煤炭资源183万吨,价值10亿元。柳林县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开发宝地。境内煤炭、煤层气、铝矾土、石灰岩、石膏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特别是煤炭探明储量54.3亿吨,远景储量达100亿吨,其中4#优质主焦煤被誉为“国宝”,是全国优质主焦煤生产基地,全县生产矿井达到23对。
【关键词】山西柳林,煤炭开采,技术
【煤 炭】侏罗系煤田顶板水害防治技术获重大突破(2021-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能源报讯,长期以来,因缺乏有效的水害防控手段,现有顶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已难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侏罗系煤炭资源的开发。近日,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书宁研究员牵头研发的“煤层顶板含水层涌水动力学机制及水害防控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这一技术在宁夏、陕西等地多个矿区推广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标志着困扰煤炭行业多年的侏罗系煤炭开采顶板水害问题有了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2017年至2019年,项目组进行重点攻关,创新性提出了采煤工作面涌水量多阶动力学动态预测技术,实现了工作面采动过程涌水量的精准动态预测;提出了基于沉积和构造耦合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多目标非线性模型的顶板水控制疏放技术,有效缓解了含水层过度疏放、疏放水周期长、疏放水工程投入过大等问题。
【关键词】侏罗系煤田,水害防控,矿井安全
【煤 炭】煤矿老窑采空区精细探查关键技术获突破(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日前取得煤矿老窑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精细探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实现多项技术创新,解决了多层含水层、老空区、小构造精细探测技术难题,提高了煤炭资源量计算精度。据悉,这一技术研究成果针对老窑透水事故占煤矿水害事故80%的严峻现状,对我国14个煤炭基地采空区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科学分类,揭示了采空区的宏观规律,确立了老窑采空区精细探测框架体系,揭示了集成应用多种方法综合勘探的思路是探测老窑采空区及积水的有效途径,成功攻克了制约老窑采空区探测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关键词】关键技术,煤炭资源,采空区
【煤 炭】晋能控股装备集团金鼎公司又一项专利技术成功转化应用(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日前,从晋能控股装备集团金鼎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液压自移滑靴式设备列车,经过百余批次的整机试验后,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庄矿、寺河矿等多个矿井综采工作面作业中成功应用,大大提升现场作业安全性,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液压自移滑靴式设备列车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中的一个运输设备。之前使用的传统设备列车,采用“铺设轨道+绞车钢丝绳牵引”的方式对其进行移动,由于设备列车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员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等相关准备工作,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同时巷道有起伏,移动设备列车时存在跑车、掉道、列车自滑移等诸多安全隐患。液压自移滑靴式设备列车主要由滑靴式平板车、推移千斤顶、连接梁等部件组成,取代传统设备列车靠绞车牵引,通过液压千斤顶的推拉实现设备的迈步自移,可满足设备总重185吨的承载要求。
【关键词】晋能控股,金鼎公司,技术
【煤 炭】晋华炉获首尔国际发明展金奖(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日前,从第16届首尔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传来好消息,合成气/蒸汽联产炉(晋华炉)代表中国参展并斩获金奖。据悉,一直以来,高灰、高硫、高灰熔点的“三高”劣质煤利用是煤炭行业的痛点,不少煤化工企业对“三高”劣质煤的气化束手无策。晋华炉的技术突破让困扰多年的“三高”劣质煤气化问题迎刃而解,该项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获得美国、加拿大、韩国等12个国家的发明授权,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煤炭清洁、绿色、生态、高效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此前,晋华炉曾荣获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项目一等奖、2019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同时,入选了中国煤炭科技、煤化工和石化行业“十大新闻”,连续两年入选石化行业“十大国之重器”等。
【关键词】晋华炉,国际发明,技术突破
【煤 炭】华为利用5G技术与山西煤矿的合作,既是试点,更是双赢(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网易新闻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前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与山西省共建的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揭牌及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了。签约的规格代表了山西最高水平,表明了山西对此次签约的看中。根据有关说明: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主要是利用工业无线控制网络、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助力山西实现煤矿提质增效、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的目标,促进山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发展。对于华为而言,此次山西的煤矿5G可能会成为其全国范围的试点,一旦山西煤矿5G进入商业化运行,将会在全国范围的煤矿进行推广。
【关键词】5G技术,华为,山西煤矿
【煤 炭】“双百吨”矿用装备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湖北日报讯,2月21日从鄂企航天重工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大采高煤矿井下综采“双百吨”矿用装备荣获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据悉,该装备包括100吨蓄电池防爆铲板搬运车和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两型车2018年初成功研制,改写了目前国内外支架搬运车载重量80吨的历史,成为煤炭领域世界最大矿井辅助运输装备。其中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入围工信部装备司《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关键词】科学技术,支架搬运,运输装备
【煤 炭】我国首个竖井掘进机施工的井筒贯通(2021-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煤炭报讯,近日,伴随着井筒岩石破碎掉落的声音,掘进机钻头从下部巷道破孔而出,云南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工程出线兼交通竖井导井顺利贯通。该导井直径5.8米、深282.5米,采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天地奔牛公司参与制造的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施工,从开始钻进到顺利贯通,总计用时90天。除去外部因素影响,竖井掘进机施工纯钻进时间为36天,平均进尺达到7米/天,最大日进尺达到10.9米,是国内首个利用竖井掘进机成功施工的井筒。“金沙江1号”竖井掘进机凿井工艺形成的掘、排、支相结合的全新凿井工艺,避免了传统钻爆法对岩石的扰动,将人员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井筒凿井成井速度,扩大了竖井掘进机施工的应用范围,填补了我国矿山竖井掘进机施工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竖井,掘进机,煤炭科工
【煤 炭】安全技术中心积极为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2021-02-01)
【摘要】 2月1日,潇湘晨报讯,安全技术中心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现场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优势,积极为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受济宁市能源局委托,安全技术中心组建专家组参加济宁市“专家查隐患”活动。自12月7日起,专家组陆续对济宁辖区煤矿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及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等情况进行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分析问题隐患产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出具检查报告。科学化、专业化的隐患排查,促进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发挥了安全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安全技术,地方政府,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