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获突破(2021-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日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主导完成的“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黄陵矿区位于黄陇煤田,煤与油型气共生,开采条件复杂,致灾因素多,危险性高。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黄陵矿业通过自主创新,揭示了含煤地层和采掘扰动区油型气分布涌出规律,首创了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技术体系,并研发了适用于煤与油型气共生煤田的智能开采配套装备,制定了智能化开采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建成了首个国家智能化开采示范基地。该项目消除了油型气威胁,使油型气防御面积减少30%、生产效率提高20%、人员减少70%。
【关键词】煤与油,智能开采,含煤地层
【煤 炭】全国煤炭行业首个5G漏缆技术在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煤矿测试成功(2021-11-30)
【摘要】 11月30日,潇湘晨报讯,近日,全国煤炭行业首套基于pRRU+漏缆组网的5G技术在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煤矿12406综采工作面测试成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5G信号全覆盖,使煤机远程控制和煤机上搭载的4k高清摄像头视频回传成为可能,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再插新羽翼。5G漏缆技术尤其适合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能够有效克服薄煤层5G天线部署难题和5G天线难以打穿整个综采面等弊端,可实现有漏缆部署的地方就有5G信号覆盖,能高效捕捉到煤机在割煤作业时的动态情景,实现煤机上搭载的4k高清摄像头视频数据的实时回传,具有可移动、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让整个采煤作业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流畅,为煤炭企业井下安防、危险场所作业、虚拟现实、高清视频回传、高精度实时定位、远程控制、井下无人驾驶、协同运维等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5G漏缆技术,伊金霍洛旗,煤炭行业
【煤 炭】《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2021-11-30)
【摘要】 11月30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2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取得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建立了采动覆岩结构与含水层富水性演化的时移综合立体探测方法。二是创新性提出了桥式含水结构的概念,创建了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桥式含水结构分区方法,确立以导水裂隙带高度作为桥式含水结构划分的准则,从空间上实现对桥式含水结构分区。三是建立了柠条塔矿覆岩完整波速数据库,发现了采动地下水“三阶段”流动规律。四是揭示柠条塔风沙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构建了下沉预计模型。五是构建了采煤地面塌陷损伤程度的分类分区评价体系和Fisher预测模型,研发了黄土沟壑采煤塌陷区的谷坊群式、隔坡梯田式、垄沟式地表裂缝治理技术,提出了风沙滩地采煤塌陷区“三圈式”生态修复模式。六是构建煤炭开采与生态重建协调的生态修复模式。
【关键词】陕北煤矿,水资源,生态修复
【煤 炭】我国首个露天矿边帮煤回收示范项目开工(2021-11-22)
【摘要】 11月22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16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发展)承担的,我国首个露天矿边帮煤“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回收示范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边帮煤开采示范项目顺利开工。据悉,以平朔安太堡矿为代表的国内400多座露天煤矿普遍存在边帮遗存“呆滞煤”问题,造成大量煤炭资源浪费和边坡滑坡安全事故风险隐患。本次开工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边帮煤开采示范项目,在露天开采工艺及技术装备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有望让我国露天煤矿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对提升我国露天煤矿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关键词】露天矿,煤回收,技术装备
【煤 炭】全国煤炭行业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山西落成(2021-11-11)
【摘要】 11月11日,山西日报讯,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计算中心日前在山西晋城举行发布仪式,该中心成为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课题研究和创新孵化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承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着力将矿山行业知识和数据进行收集、研究,构建行业知识图谱,开展创新方案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此次发布了7项创新应用、3项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以智能洗选-选煤参数优化为例,采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后的洗选工艺参数,预估可使每千万吨原煤的收益提升3200万元,实现从“人控”到“数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升级提速。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落成,将大幅加速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煤炭行业,人工智能,山西
【煤 炭】矿区自动驾驶风潮涌动(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经济新闻网讯,相比井工矿,露天矿空间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由于矿区普遍面临招工难、成本高、事故频发的问题。自动驾驶能够减少人力,提高生产安全性,成为解决矿区尤其是露天矿区痛点的关键所在。市场需求旺盛,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使得露天矿区成为自动驾驶落地的优选场景。如今自动驾驶已经在国家能源集团宝日希勒矿区、华能集团伊敏矿区、宝武集团马鞍山南山矿区、大唐集团宝利矿区等露天矿区展开无人化改造与运营,车辆类型以自动驾驶矿卡为主,极少数矿区已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安全员作业,业内车辆速度已高达40公里/小时,超过有人驾驶的30km/h,无人驾驶综合效率不低于有人。
【关键词】自动驾驶,矿区,无人驾驶
【煤 炭】智能矿山系统建设找到关键突破(2021-10-27)
【摘要】 10月27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2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下称“采矿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召开。该采矿展每两年举办一次,首次参会的华为公司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化亮点。华为矿鸿通过统一数据接口,利用独特的软总线技术实现煤矿的万物互联、系统智能协作,搭载矿鸿操作系统的井下设备实现超级互联和跨系统的智能联动,助力煤矿企业建设“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为煤矿工业互联网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华为矿鸿打通数据,也为煤矿数字化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打通煤矿井下井上作业流程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三屏联动;通过智能智慧屏和本安音视频终端为载体,实现综采、机电、运输、通防、皮带等生产队的作业场景统一管理。作业标准化、新人易上手、业务经营可沉淀、区队协同作业,将系统提升作业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智能矿山,华为,数字化平台
【煤 炭】智能化煤矿巨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完成科技成果...(2021-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陕西榆林召开了“智能化煤矿巨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创新:一是提出了“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字煤矿智慧逻辑模型,形成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二是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压力—位姿感知统一描述方法,研发出智能监测传感器,形成了工作面稳定性协同智能控制技术。三是创新研发了智能化快速掘进系统,实现了掘锚一体机—锚运破一体机—双跨过渡运输联合作业。四是开发了全矿井网络化智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多系统的一网协同。五是首次构建了矿区全域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智能化煤矿管理系统,实现了需求动态预测、信息实时反馈、生产精准组织、装备自适应控制、人员安全智能分析,形成了煤矿智能化集中管控新模式。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技术装备
【煤 炭】首个煤矿实验室AI计算中心落成,山西煤矿智能化迎新节点(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中商网讯,在地面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观察着几百米深的井下各类设备的运转情况。这就是5G+AI+智能感知技术加持下煤矿生产的一幕场景。自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多地掀起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热潮。“无人跟进作业、有人安全巡视、地面远程操控”的状况已经在多座煤矿变为现实。通过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计算中心,可将矿山行业知识和数据进行收集、研究,构建行业知识图谱,开展创新方案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实验室于华为AI平台打造了煤矿智能边缘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智能AI应用推送到各边缘矿点,实现井下传感数据、探水作业、皮带传输、违规作业的实时监控与AI分析,大幅度提升矿点安全生产水平。引入煤矿智能边缘一体化解决方案后煤矿企业推动煤矿向无人化、少人化的目标迈进,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综合效益,保障了井下生产安全,提高了煤矿管理效率。
【关键词】煤矿实验,山西,智能化
【煤 炭】世界首台全适应型煤矿掘进机在沈阳诞生(2021-09-29)
【摘要】 9月29日,沈阳日报讯,26日,北方重工总装车间,一台大型设备下,2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做最后阶段的调试。不久,这个庞然大物将发往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现场。它也是由北方重工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主梁中置换步行走式(全适应型)煤矿掘进机。这台掘进机直径5.87米,总长约98米,总重近600吨,由多达20个复杂系统构成,具有开挖、支护、出渣、喷混、瓦斯检测等多种功能,日掘进能达100米,掘进速度是传统爆破工法的50倍。这台即将上岗的掘进机,是世界首台主梁中置换步行走式(全适应型)煤矿掘进机,实现了对主机设计、后配套行走、自动锚杆等数十项重大工艺及技术优化提升,可以解决困扰煤矿掘进机施工诸多难题,在煤矿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实现小转弯、快支护、零空顶。
【关键词】煤矿掘进,瓦斯检测,复杂系统
【煤 炭】“智”联山西,释放煤机产业集群效应(2021-09-27)
【摘要】 9月27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25日,山西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一届一次理事会暨智能煤机装备成果发布会于晋城召开。在省工信厅指导下,50多家业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手,释放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全国首个煤炭行业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轨道巡检机器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等一批高端智能化煤机技术成果新鲜出炉。在新成果发布环节,智能测控技术、无人值守控制技术、智能制动技术、轨道巡检机器人、无人驾驶井下运输车、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等各种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为煤矿“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目标提供了“智”力保障。其中,由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山西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煤机,人工智能,轨道巡检
【煤 炭】潞安化工新元煤矿项目荣获2021世界5G大会一等奖(2021-09-07)
【摘要】 9月7日,潞安化工讯,9月1日,2021世界5G大会闭幕式上,“5G应用设计揭榜赛决赛”结果公布,一等奖3名,“新元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位列其中。在潞安化工集团公司指导下,新元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共同建设“新元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并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慧煤矿。新元公司部署完成了全国首个井上、下5G网络;全国首家完成井下基站防爆煤安双认证;完成了公网专用+边缘计算部署,联合研发完成了全球首个上行峰值速率1100 Mbit/s,下行峰值速率300Mbit/s的时隙配比为3∶1的典型工业应用5G网络;实现了网断业不断的“UPF+”方案部署;完成了控制、视频分组传输的SPN切片融合网络建设;煤矿行业首个完成了MEP应用部署等七大网络创新。积极开展了5G技术井下应用场景探索研究工作,在采掘工作面远程操作、机器人无人巡检、物联网应用、视频AI识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工作,实现了安全和效益的双提升。
【关键词】潞安化工,新元煤矿,5G
【煤 炭】神东煤炭集团与华为煤矿军团联合启动智能安全管理体系研究项目(2021-09-02)
【摘要】 9月2日,神东之声讯,8月31日,神东煤炭集团与华为煤矿军团智能安全管理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神东国际交流中心举行。项目领导组组长、神东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华在讲话中强调,要以安全为基、智能为翼,铸就神东安全高效绿色智能转型发展大计。当前,神东的安全管理虽然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管理仍然依靠“人盯人、人防人、人管人”,安全管理漏洞仍然存在,“人机环管”方面缺乏安全智能预警系统等。运用数字化手段转变煤矿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煤矿“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促进煤矿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是确保神东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神东与华为的强强联合,必将实践出一条中国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科学发展之路,成为助力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的典范。
【关键词】神东煤炭,华为,智能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填补行业空白(2021-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煤炭网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碳资产公司自行研发的“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系统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参数的在线监测和排放量的自动计算分析,填补了二氧化碳在线监测行业的空白,推动碳资产行业发展。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碳盘查”手段,可以有效对控排企业的二氧化碳实时排放量进行监测。该公司参考《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以及《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技术标准,搭建出一套完整的二氧化碳在线监测可视化系统。
【关键词】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煤 炭】中信重工与华为战略合作,共同研发煤矿智能化开采核心技术(2021-08-25)
【摘要】 8月25日,证券日报讯,24日晚,中信重工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8月24日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八部委《关于加快煤炭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共同努力加快煤炭智能化发展,共同致力于煤矿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难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建设“少人化”“无人化”生产矿井。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双方尚未对具体合作交易做出安排。该协议的签订对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预计不会产生影响,对公司长期经营影响尚需后续具体业务合作的推进及实施情况而定。
【关键词】中信重工,华为,煤矿智能化
【煤 炭】宁煤煤制油环保科技成果通过评价(2021-08-11)
【摘要】 8月11日,中国能源报讯,宁夏煤业集团煤制油公司日前对外称,煤制油仪表管理中心申报的《超大型动力岛及多等级蒸汽管网节能减排智能控制及国产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项目历经4年攻坚克难和创新研发,在“多炉多机多等级蒸汽管网”控制系统优化、超高温减温减压器国产化、煤间接液化副产低热值火炬气掺烧等创新技术、重大装备及节能降耗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开发形成了较为领先的大型煤间接液化安全、绿色、智能、经济的动力装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多炉多机多等级、燃料复杂多变和低品质非稳定流量火炬气回收掺烧的优化控制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宁夏煤业,煤制油,环保科技
【煤 炭】国内首创“煤矿采空区原矸流态化泵送充填技术”试验成功(2021-08-11)
【摘要】 8月11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煤矿采空区原矸流态化泵送充填技术”是充填开采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由陕煤技术研究院现代煤炭开采技术研究所和韩城矿业公司共同主导,于近期在桑树坪二号井试验成功,实现了井下长距离矸石料浆安全输送并取得关键性数据。试验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煤矿采空区原矸流态化泵送充填技术”具备工业化推广的条件,同时填补了我国充填开采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该技术主要是将矸石破碎制浆后利用矿用工业充填泵通过充填管路泵送至采空区进行充填,达到了充分利用井下空区资源的目的,从而实现矸石不升井资源化处理的环保目标。
【关键词】煤矿,二号井,工业化
【煤 炭】煤炭产业互联网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新浪新闻讯,煤炭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随着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铁路运输网络的铺设,煤炭产运销业务辐射在全国各地。作为煤炭行业创新模式与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昕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昕科高创”)启动了“互联网+”与煤炭产运销融合的探索,大力投入研发,终于实现了对煤炭运销产业一体化管理研究的重大突破。目前,产品涵盖了煤炭运销系统、网络货运平台、煤炭供应链金融平台、无人值守称重系统、智慧场站系统、煤炭大数据平台、矿山税费征收管理平台、煤炭物流园系统、数字电厂管理平台等。
【关键词】煤炭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煤 炭】国内首个煤炭高效直装工艺上线(2021-07-27)
【摘要】 7月27日,科技日报讯,7月2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天津港务基于自主研发“流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煤炭高效直接装船工艺安全高效完成重载作业超4.3万吨,标志着我国专业化煤炭港口码头首个煤炭高效直装工艺在国家能源集团正式上线成功。据悉,煤炭港口“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涵盖皮带速度精确检测、煤炭料流精确追踪、皮带秤自动校正、流程路径智能启停、工作任务在线切换等功能,料流追踪位置误差小于10米,重量误差小于5‰,是国内首个可以在线实时智能切换的散料皮带流程控制系统。高效直装工艺的成功应用,有效减少了煤炭进入堆场的堆取作业能耗、释放了港口堆场场存容量、降低了煤炭堆存期间产生自然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煤炭的周转率,为煤炭港口的高效低碳运转和集团能源一体化协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煤炭,高效直装,工艺
【煤 炭】我国首个煤炭高效直装工艺落地天津港(2021-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近日,国能(天津)港务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基础上,创新煤炭高效直接装船工艺,完成重载作业10列,共4.3万吨,标志着我国专业化煤炭码头首个煤炭高效直装工艺在天津港成功应用。该工艺每年可提升全流程作业效率6%以上,为港口专业化煤炭高效流程生产模式打通了智能通道,开创了国内散料行业流程智能化控制的先河。“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涵盖皮带速度精确检测、煤炭料流精确追踪、皮带秤自动校正、流程路径智能启停、工作任务在线切换等功能,料流追踪位置误差小于10米,重量误差小于5‰,是国内首个可以在线实时智能切换的散料皮带流程控制系统。高效直装工艺的成功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还有效减少了煤炭进入堆场的堆取作业能耗,释放了港口堆场场存容量,提高了煤炭的周转率,为煤炭港口的高效低碳运转和能源一体化协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直装工艺,煤炭,天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