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能源科技创新规划出台 五大路线攻关前沿技术(2022-04-29)
【摘要】 4月4日,九派新闻讯,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2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近日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制定了技术攻关路线图。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方面,规划提出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开发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支撑技术方面,提出加快战略性、前瞻性电网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建设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双向互动、智能高效的先进电网;突破能量型、功率型等储能本体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满足能源系统不同应用场景储能发展需要。
【关键词】能源,科技创新,前沿技术
【煤 炭】新疆首个煤炭无人化验室在石河子投运(2022-04-29)
【摘要】 4月29日,明珠生活讯,天业集团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炭智能化验系统全面投运,运行效果良好,这也标志着该公司原料煤检测实验室率先在新疆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和阳光化。据介绍,煤炭智能化验系统是在实现煤炭自动化采样后的又一次技术升级。天业集团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质检技术团队紧盯行业技术前沿,依托项目正在实施的“高端煤化工智能管理平台”,通过PLC控制系统设计,将机器人操作、样品传送接收、工业分析等10个模块和系统数据分析单元高度融合,使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化验数据,可自动完成煤质分析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等核心项目,全程实现无人操作和数据自动采集上报工作。该系统在大幅提升化验效率及可靠性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化验成本、压缩了煤炭暂存周期,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新疆,煤炭,无人化验室
【煤 炭】中科院召开“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2022-04-29)
【摘要】 4月29日,中科院重大任务局讯,中国科学院“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 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主持会议,并宣读了专项立项通知、组织机构等相关文件。会议听取了专项负责人吕清刚作的“专项任务目标与实施方案”汇报。张涛与专项依托单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俊强签订任务实施责任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是重点任务之一。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做好“双碳”工作,院党组决定紧急部署“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先导专项
【关键词】中科院,煤炭清洁,战略性先导
【煤 炭】煤制天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2022-03-23)
【摘要】 3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院)透露,其与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1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CNGC-2气体调节剂和CNJ-8甲烷化催化剂供货合同。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煤制天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建成投产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均采用国外公司的技术,煤制天然气项目催化剂的国产化进程缓慢,成为煤制天然气的技术难点。2010年,西南院开题立项进行煤制天然气技术工艺包及关键催化剂研究;2021年,该研究项目在庆华集团煤制气公司工业侧线开车成功。历经十二载,我国煤制气工艺技术与催化剂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与国外催化剂相比,西南院CNGC-2气体调节剂变换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CNJ-8甲烷化催化剂提升了单程甲烷化反应的转化效率,可适用于更低的氢碳原子比(H/C)和汽气比,是更节能、更高效、适应性更强的新型催化剂。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西南化工,国产化
【煤 炭】山西省首套高端综采成套设备即将在王家岭煤业投入生产(2022-03-18)
【摘要】 3月18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近日,在王家岭煤业井下18106综采工作面,随着控制台一声“开始”,转载机、破碎机、采煤机缓缓启动,王家岭煤业南翼智能化大采高设备开始井下联合调试。此套设备是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承揽的全省首套高端化、智能化综采成套设备,目前设备运行正常,将有力推进王家岭煤业矿山智能化建设步伐,助推山西省煤炭工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此套设备配套了永磁变频一体机、永磁直流电机、AI摄像头等先进水平的新设备,通过惯导技术、无线遥控、精准移架控制、红外、压力及角度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达到了地面、井下均可控制,具备一键启停、记忆割煤、系统集中监控、煤流扫描、自动跟机、自动调直、视频全覆盖等功能。
【关键词】山西省,王家岭煤业,晋能控股
【煤 炭】推广先进选煤工艺,发挥源头洁煤作用(2022-03-18)
【摘要】 3月18日,中国煤炭报讯,我国近年来已开展了选煤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以获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项目——“国华科技选煤工艺包”为例,该项目采用原料煤不预排矸不分级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选、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细煤泥浮选机粗精选、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联合工艺,在中国、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的600余座选煤厂得到应用。与其他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建设的炼焦煤选煤厂投资和加工费低20%至40%,电耗低40%至60%,吨原煤介耗低1千克。未来,大力推广高效、简化、节能的先进选煤工艺和装备,潜力巨大;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源头,在洗选过程中采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在清洁加工环节提质降炭将大有可为。
【关键词】选煤工艺,洁煤作用,联合工艺
【煤 炭】全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到813个,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共计减少37...(2022-03-16)
【摘要】 3月16日,中国网讯,应急管理部于3月14日举行了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法规科技司司长王端武指出,近年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矿山安全科技进步,在煤矿智能化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智能化工作面数量上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到813个,与2020年相比增加65%,其中,采煤面为477个,与2020年相比增加43%;掘进面为336个,与2020年相比增加109%。已有29种煤矿机器人在370余处矿井现场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
【煤 炭】宿迁发电有限公司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获科技部点名表扬(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九派新闻讯,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获科技部点名表扬,该公司大力发展先进煤电技术,引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供电煤耗指标优于常规机组11个百分点,为行业提供了示范。该公司二期科技示范项目高分通过科技部验收,作为唯一火电企业代表参加了国家“十三五”科技展,荣获全国煤电首个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21年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国安装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获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荣誉,同时获评全国电力科普教育基地。
【关键词】供电煤耗,宿迁发电,技术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大流量智能泵站技术填补煤炭行业空白(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近两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联手国内知名院校和相关企业,不断提升大流量智能泵站技术研发水平,助力高产高效工作面建设,填补了我国煤炭行业技术空白。2020年7月,国内首套矿用1350L/min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在上湾矿试运行一周年,各项状况良好,正式投入运行。该泵站创造了国内外矿用乳化液泵站的最大流量纪录,为国内8.8米及以上采高开采提供了可靠动力保障,标志着我国特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又一次飞跃。结合各矿井工作面实情,神东集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完善大流量泵站在各矿井的应用,针对补连塔矿开采特点,引入我国首套800L/min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此泵站最大流量800L/min,最大压力37.5MPa,可实现集中远程供液,填补了国内空白。
【关键词】智能泵站,煤炭行业,技术
【煤 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太原市今年将建成一座智能化煤矿(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潇湘晨报讯,2月23日消息,根据省能源局《2022年度全省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太原市今年将建成1座智能化煤矿,建设3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3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今年,山西省将持续推动5G技术在煤矿关键领域的应用。推动30座煤矿开展5G场景应用,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要全部实现智能化。加快推进供电、排水、皮带实现无人值守,机器人巡检能上尽上,加快煤矿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太原市,5G场景
【煤 炭】宁夏煤田测井资料实现数字化管理(2022-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能源报讯,由宁夏煤炭地质局承担的“全区煤田测井资料集约化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近日通过评审。该项目实施周期一年,通过收集全区钻孔信息、测井资料,经整理去重汇总,建立全区煤田测井资料数据库1套,开发全区煤田测井资料集约化管理应用系统软件1套,实现了煤田测井资料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基本实现了全区煤田测井资料的科学统一管理,有效促进了宁夏煤田地质信息化体系建设,为完善全区基础地质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宁夏煤田,数字化管理,测井资料
【煤 炭】三维引擎打造中煤创新联盟数字化“发动机”(2022-01-29)
【摘要】 1月29日,网易新闻讯,在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下,煤炭行业长期面临着生产风险高、环境污染大、设备管理难等行业痛点,亟需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建设与运营水平。2021年由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软硬件核心供应商、高校、研究机构、行业专家等共同成立了中煤智能创新联盟,联合探讨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软硬件及先进技术路线,力争形成行业领先的国产化数字煤炭平台。面向全生命周期应用的三维可视化引擎,是构建数字化平台底座的一项关键技术。作为联盟的首创成员,图为技术基于煤炭行业数据标准,以快速、直观方式构建及展示煤炭企业数据资产,为联盟单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三维引擎,煤炭行业,数字平台
【煤 炭】山西焦煤绿色开采回收资源价值近10亿元(2022-01-27)
【摘要】 1月27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以《山西焦煤绿色开采回收资源价值近10亿元》为题,对山西焦煤在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矿智能化两个重要方向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的工作进行了报道。在绿色开采技术方面,主要分为充填开采技术、炼焦煤精采细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废弃矿山利用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在充填开采技术方面,山西焦煤集团于2019年立项开展了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研究”,2020年底通过了项目竣工验收。该项目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全国第一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二是山西省第一家成功落地的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三是全国矸石充填开采项目的高度和长度第一,开采高度4.8米、充填工作面长度131米。
【关键词】山西焦煤,绿色开采,煤矸石
【煤 炭】我国氨煤混燃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2022-01-26)
【摘要】 1月26日,能源杂志讯,24日,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对外发布“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40兆瓦等级燃煤锅炉氨混燃比例为35%的中试验证,标志着我国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目前占我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减少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该技术通过对氨煤混燃机理实验研究、40兆瓦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工业试验研究,验证了燃煤锅炉混氨燃烧的可行性,开发了火电机组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据了解,该技术成果开发了可灵活调节的混氨低氮煤粉燃烧器,并配备多变量可调的氨供应系统,完成了对氨煤混燃技术的整体性研究,为更高等级燃煤锅炉混氨燃烧系统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案。
【关键词】氨煤混燃,技术,二氧化碳
【煤 炭】神东煤炭井下综采工作面5G应用取得新突破(2022-01-25)
【摘要】 1月17日,中国神华官网讯,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与华为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601728)榆林分公司联合宣布,在乌兰木伦煤矿12406综采工作面成功部署华为LampSite EE解决方案,实测5G上行多用户峰值达到3.4千兆/秒,单用户上行速率达到随时随地300兆比特/秒以上,刷新井下5G网络上行峰值容量新高度。此方案的成功部署为乌兰木伦煤矿井下虚拟现实AR/VR、高清视频回传、井下安防、危险场所作业、采煤机远程控制、巡检机器人数据回传等多种场景,提供充足的5G传输带宽。本次测试,采用面向煤矿综采面场景的LampSite EE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符合煤矿井下防爆要求的4个(或以上)5G pRRU基站、背靠背天线设计、基于3.5G 200兆赫频谱开通上行超宽带能力(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和2:3时隙配比),首次实现上行3.4千兆/秒峰值吞吐率,为综采面提供了一张体验平滑、超大容量的5G无线网络。
【关键词】神东煤炭,井下综采,5G应用
【煤 炭】中国神华2煤矿7项目获评煤炭行业标杆(2021-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神华官网讯,近日,中国神华两个煤矿和七个项目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行业标杆煤矿和标杆案例,展现了中国神华在理论研究、管理创新、装备升级、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中国神华神东补连塔煤矿、准能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获评2021年煤炭行业标杆煤矿,大柳塔矿连续采煤机远程智能化控制案例、活鸡兔矿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在极近采空区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应用、上湾矿煤矿单进案例、榆家梁煤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案例、神东集团基于作业成本法应用下的煤炭企业定制精准生产管理体系、神东集团基于选煤厂价值最大化的运营管理方案研究与应用、宝日希勒露天矿无人驾驶综合智慧能源应用案例7个项目获评2021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关键词】中国神华,煤炭行业,创新成果
【煤 炭】2021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在京发布(2021-12-29)
【摘要】 12月29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26日,2021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发布会以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为发布单位,由《智能矿山》《煤炭科学技术》杂志共同主办,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采用线下主会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线上观看总人数超过2.5万。本次发布会共发布了14项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大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露天煤矿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编组成功运行、多种新型快速掘进装备系统现场投入使用、大型矿用设备节能传动技术应用效果显著、煤炭行业“煤智云”大数据平台建设启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坚硬薄煤层智能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效果显著、矿山鸿蒙操作系统发布等重大进展、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煤矿智能化巨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成功并在张家峁煤矿应用、“少人巡视,无人操作”智能采煤工作面迈向常态化应用、煤矿智能化相关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通过验收、煤矿机器人集群研发应用启动、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等。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露天煤矿,装备系统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高水份褐煤点火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21-12-14)
【摘要】 12月14日,中国煤炭网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烟台龙源承接的集团胜利电厂项目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该公司研发的高水份褐煤大功率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获得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火电行业技术空白。该电厂新建2×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设计煤种为全水分高达37%以上的高水分褐煤,锅炉点火系统采用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取消常规燃油系统。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燃烧高水分褐煤的无燃油电站项目,点火技术难度大。施工过程中,专家和研发设计人员充分分析论证、合作攻关,顺利解决煤粉管道、风水管路安装过程中的碰撞问题、煤质原因导致的燃烧器结焦问题等,保障了首次点火、168小时试运行等重大节点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高水份,褐煤,点火技术
【煤 炭】陕西煤业: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21-12-08)
【摘要】 12月8日,中国能源报讯,日前,由陕煤黄陵矿业公司主导完成的“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陕西煤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最新成果。近年来,陕西煤业聚焦煤炭科技前沿,开展高效掘进、灾害治理、节能环保、智能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等5大类核心技术的研究应用。陕西煤业36对生产矿井54个采煤工作面有41个实现智能化,智能化产能达到1.6亿吨/年,智能化产占比85%,建成4大类35套快掘系统,最高单进突破2800米;生产辅助系统已实现100%智能化,5大类机器人和智慧平台加速推进,已实现采煤、掘进、辅助、机器人、监测监控、智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科研资金162亿元,完成科研项目599项,5个项目达到国际领先,4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
【关键词】陕西煤业,技术创新,节能环保
【煤 炭】国内首条长距离,“煤来灰去”输送系统投运(2021-12-02)
【摘要】 12月2日,科技日报讯,今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所属的沈阳设计院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首条长距离“煤来灰去”输送系统——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至胜利发电厂工程,正式移交业主投产运行。该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寒地区散状物料运输系统运行环境差、环保要求高等重大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难题,实现了高效节能、高度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多重示范。根据“见不到煤、看不到灰”的高标准要求,沈阳设计院创新提出了“煤来灰去”的设计方案:采用同一条带式输送机上带面运煤、下带面运灰,建设规模正向输煤1000万吨/年、反向输送调湿灰200万吨/年,主运带式输送机单机长度8642米。
【关键词】输送系统,煤来灰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