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青海: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2.2%(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讯,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完成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2.5%的基本目标,力争完成下降14.5%的激励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0.48、0.03、0.55、0.15万吨。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控制水平显著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青海,2025,非化石能源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两项技术获国际创新赛事大奖(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科环集团烟台龙源公司两项技术分别获两大国际创新赛事大奖。“大型燃煤锅炉混氨低碳燃烧技术的仿真模拟”夺得“2022第六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之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企业组第七名,荣获二等奖和团队优秀组织奖。“燃煤锅炉混氨燃烧低碳技术”获“2022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两项技术旨在改变传统高碳排放燃煤发电方式,探索运用清洁零碳氨燃料替代一定比例煤炭,为燃煤机组提供一种源头减碳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家能源,创新,技术
【煤 炭】内蒙古煤制烯烃年产能超过300万吨(2022-09-29)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目前内蒙古煤制烯烃年产能超过300万吨,居全国第一。在煤制烯烃形成规模化产能过程中,我区煤炭加工由主要以炼焦为主向现代煤化工为主转变,形成了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等煤基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区大力发展下游配套产业,依托产业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升级进一步“吃干榨尽”煤炭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进入“十四五”时期,在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带动下,全区工业投资年增速超过21%,占全部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煤制烯烃等为主的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增速超过20%,远远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关键词】内蒙古,300万吨,十八大
【煤 炭】港媒:中国煤制气技术突破意义重大(2022-08-30)
【摘要】 8月5日,参考消息网,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中国的工程师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技术突破,从而可能结束我国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并有助于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甲烷化反应——即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工艺——是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技术中的关键一步。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外国技术完成这一过程。不过,工程师说,由中海油下属的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将消除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必要性。《科技日报》8日援引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侯建国的话说:“(这种催化剂)实现了煤制天然气领域全产业链条技术国产化,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对持续稳定供应天然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媒,中国煤制气,技术
【煤 炭】煤矿智能化建设换挡提速(2022-08-30)
【摘要】 8月5日,中国能源报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大唐集团能投公司龙王沟煤矿、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等煤矿相继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打出了“样本”。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速,山西、内蒙古等地持续推进煤炭智能化开采。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工作面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到特厚煤层的综采、综放开采的全覆盖。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煤炭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应通过技术创新、点面结合等方式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换挡提速
【煤 炭】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设智能矿山等十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2022-08-30)
【摘要】 8月17日,科技部讯,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部15日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启动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工作。此次印发的通知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强研发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首批支持建设十个示范应用场景。这十个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慧法院、智能供应链。
【关键词】科技部,首批,智能矿山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煤层底板水防治技术创业内先河(2022-08-30)
【摘要】 8月29日,中国煤碳报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将大直径钢管及清淤技术成功应用于煤层底板水防治,这在国内露天煤矿防治水领域尚属首次。下属宝清公司露天矿地质松软,地层以粘土、砂岩为主,属松散软岩类,各岩层的渗透性能差别较大,含水层不易疏干,尤其是煤层底板水不易疏干,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及排土作业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公司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根据《首采区专门水文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煤层底板现状,首次自主设计采用长度185米、直径1米、总重35吨的钢管,且钢管周边铺设毛石和粗砂,钢管内安设钢丝绳加以特殊构件等铺设于煤层底板。
【关键词】国家能源集团,煤层底板水,技术
【煤 炭】国内首台边帮智能开采系统在山西省成功应用(2022-07-28)
【摘要】 7月19日,黄河新闻网讯,截至7月16日,经过5个多月的实验性开采,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露天矿边帮智能开采成套装备在位于山西朔州的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边帮煤炭开采工艺技术体系的日趋成熟,为解决我国露天煤矿边帮压覆资源回收难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路径,该项技术已具备了在大型露天煤矿全面推广的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回收技术发展滞后,以安太堡煤矿为代表的国内400多座露天煤矿普遍存在边帮位置大量遗存被弃采的“呆滞煤”问题。中煤平朔4号煤层平均厚度14.7米,倾角8°,顶底板为泥岩或粗粒砂岩,中间夹有4层以上的矸石,煤层结构较复杂。该套设备在试验性开采期间,多项关键技术得到了充分验证。远程集中控制技术实现了巷道作业无人化,通过交互式平台实时监控掘采过程,设备间自动协同作业,远离边坡危险区域。
【关键词】智能开采系统,山西省,成功应用
【煤 炭】变革性技术撑起煤矿生产“安全伞”(2022-07-27)
【摘要】 7月8日,煤炭素来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但是,传统的煤炭生产方式存在矿难事件频发、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矿工作业艰苦危险、开采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2021年1月,位于安徽的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张集矿1613A工作面采用“110”工法,成功留巷500米,标志着我国首个分层开采“110”工法取得成功。“N00”工法的应用,则使工作面由“跳采”变为连续开采,且能够实现Y形通风,降低采准巷道掘进率约90%,提高资源回收率约40%,同时可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和煤炭开采成本,被业界誉为“第三次矿业技术变革”。
【关键词】变革性技术,煤矿,生产
【煤 炭】5G赋能 山西煤矿开启“数智化”转型新时代(2022-07-27)
【摘要】 7月12日,山西经济日报讯,近年来,能源结构转型需求的凸显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着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向清洁化和智能化转型。我省借助大数据和5G技术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此前,我省已建成全国首张煤矿井下5G专网、全国首座5G煤矿等。同时,我省已建成21座智能化煤矿,有23座煤矿实现5G入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累计减人1350人,减人比例达32.1%。“采掘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智能化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在推进5G数字经济发展历程中,山西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5G智慧矿山的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等,已打造30余家5G+智慧矿山项目案例,有效解决行业风险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智矿通”有效推动5G技术与煤炭产业链融合,为煤矿安全生产与智慧管理赋能,推动了矿山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山西移动董事长魏春辉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矿山领域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升级数智供给,助力行业实现更深层次数智化转型。
【关键词】5G赋能,,山西,煤矿
【煤 炭】煤矿智能化建设换挡提速(2022-07-26)
【摘要】 8月5日,中国能源报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大唐集团能投公司龙王沟煤矿、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等煤矿相继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打出了“样本”。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速,山西、内蒙古等地持续推进煤炭智能化开采。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工作面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到特厚煤层的综采、综放开采的全覆盖。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煤炭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应通过技术创新、点面结合等方式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政策及市场需求为依托,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已在煤矿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换挡
【煤 炭】内蒙古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振动机械网讯,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要求,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源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一是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指引作用;二是加快煤炭领域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项目部署;三是强化科技力量在“双碳”领域的功能定位和使命担当;四是加快构建煤炭领域碳中和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五是加强煤炭领域碳中和科技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内蒙古,煤炭,创新
【煤 炭】智能采掘:技术遁地“数”造新矿山(2022-06-30)
【摘要】 6月2日,潇湘晨报讯,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是贵州的支柱产业。推动煤炭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助力。5月27日,贵州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提出,努力突破智能采掘关键技术,开展煤炭地下气化等试点,开展新一代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预测预警技术研发,为打造全国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提供资源保障。通过“揭榜挂帅”推动科技创新,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突破了煤矿工作面无人开采、掘进面少人开采等关键技术难题,贵州逐步蹚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为实施“科技入黔”、加强智能采掘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智能采掘,技术,矿山
【煤 炭】从煤炭起家到科技大咖,帝斯曼的百年进化史(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界面新闻讯,全球领先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商帝斯曼与世界最大的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宣布达成商业合并协议(BCA),未来双方将以帝斯曼-芬美意(DSM-Firmenich)的全新姿态重新起航,并将在营养、美丽和健康领域建立起行业领先的创新合作关系。消息一出,引得食品行业内外纷纷讨论。过去20年,帝斯曼逐步转型为聚焦健康、营养和生物科学的公司,2021年9月,帝斯曼宣布了新的战略决策:公司将集中全部资源和能力,解决与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有关的社会及环境问题。为配合这一战略转型,帝斯曼对公司运营架构进行简化,将健康、营养和生物科学重组为3个业务组,每个业务组都有明显的机会造福于人类和地球健康,为帝斯曼的增长计划提供支持。
【关键词】煤炭,科技大咖,帝斯曼
【煤 炭】地方“十四五”节能减排方案密集出炉(2022-06-30)
【摘要】 6月23日,中国能源报讯,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江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力争达到14.5%。在10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作排在首位。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近一个月来,已有内蒙古、云南、河南、天津等近10个省(区、市)陆续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方案,另有山东等地正在征求意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多地被列为重中之重。各地针对具体细分领域的改造目标、行动部署等各有侧重。例如,江西将出台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实施意见,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减量置换政策,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
【关键词】“十四五”,节能减排,密集出炉
【煤 炭】中低温煤焦油制芳烃技术国际领先(2022-06-15)
【摘要】 6月15日,6月13日,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在榆林组织召开“基于沸腾床加氢的煤焦油制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徐春明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打破国外对沸腾床加氢技术的垄断,基于沸腾床技术的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芳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由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广州工程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在实验室小试、中试及5万吨/年重油沸腾床加氢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工业示范,并开发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焦油制芳烃成套技术。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芳烃
【煤 炭】中科院召开“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2022-05-28)
【摘要】 5月25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讯,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 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主持会议,并宣读了专项立项通知、组织机构等相关文件。会议听取了专项负责人吕清刚作的“专项任务目标与实施方案”汇报。张涛与专项依托单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俊强签订任务实施责任状。 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发展规划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相关负责同志,专项科技咨询委员会、专项协调组、总体组、监理组、任务承担单位负责人、各级任务负责人及核心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部分线上)。
【关键词】中科院,清洁燃烧,先导科技
【煤 炭】“数字”驱动煤炭全链条开发(2022-05-28)
【摘要】 5月27日,中国能源报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能源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明确,“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煤炭产业领域的全面应用”,煤炭数字化投资规模约120亿元。除了采煤,运输、洗选等更多环节将转为“数字”驱动。曹勇表示,煤矿开发涉及生产、安全、机电、技术等系统部署,层次多、结构复杂,智能化建设是各系统、各组成环节全面升级转型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系统”上,更主要的是实现全局化信息的交互和高效应用。“关键在设备,核心在智能,需要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从设计之初就介入整个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延伸智能设备制造产业链,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与服务转变、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
【关键词】“数字”,驱动,全链条
【煤 炭】我国氨煤混燃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2022-05-27)
【摘要】 5月13日,能源杂志讯,1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对外发布“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40兆瓦等级燃煤锅炉氨混燃比例为35%的中试验证,标志着我国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目前占我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减少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该技术通过对氨煤混燃机理实验研究、40兆瓦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工业试验研究,验证了燃煤锅炉混氨燃烧的可行性,开发了火电机组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专家表示,该项技术成果将改变传统高碳排放的燃煤发电方式,逐步实现化石燃料替代,大幅度缩减燃煤机组碳排放,为我国未来燃煤机组实现大幅度碳减排探索出一条有效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化石能源高效清洁高效利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氨煤,混燃技术,世界性
【煤 炭】全国首套国产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联合试运...(2022-05-27)
【摘要】 5月13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讯,5月11日上午,全国首套国产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联合试运转发布会在陕煤小保当公司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朱周岐、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来兴平,中煤科工、西安重装西煤机、宁夏天地奔牛及北京天玛等科研院所、设备厂家代表出席发布会。陕煤集团党委委员,陕西煤业总经理王世斌,陕煤集团副总工程师、榆北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石增武,小保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征参加发布会。发布会开始前,与会嘉宾莅临联合试运转现场进行实地参观,详细了解了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国产化发展历程和此套国产装备试运转的技术突破及亮点。与会专家对小保当公司全国首套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中厚煤层,联合试运,陕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