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我国煤炭行业首个OTA无线射频实验室建成(2023-02-15)
【摘要】 2月15日,中国煤炭报讯,近日,我国煤炭行业首个OTA无线射频实验室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科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的建成,填补了行业矿用5G设备空中3D辐射性能测试方法及手段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井下5GNR、Wi-Fi等无线产品的天线、终端和基站设备的射频发射分析验证能力,将对推动和促进5G无线通信技术及装备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发挥巨大作用。OTA(Over-The-Air)无线射频测试系统可对无线设备的空中3D辐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用于验证产品在三维空间中的“辐射发射功率”与“辐射接收灵敏度”,是无线射频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通过OTA无源(Passive)及有源(Active)测试,可将产品内部辐射干扰、产品结构、天线方向、射频芯片收发算法等因素考虑进去,为产品射频性能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煤炭行业,无线射频,3D辐射
【煤 炭】国内首套高阶智能快速掘进装备在山西离柳矿区投用(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由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高阶智能快速掘进设备,在山西省河东煤田离柳矿区完成工业性试验,并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现场验收,标志着智能化快掘系统在山西省复杂地质条件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据了解,此套高阶智能快速掘进装备总长150多米,通过一键操作实现掘进、支护、运输平行连续作业,单月最高进尺提高至500米,掘进速度是传统装备的2倍,作业人员可减少2/3,有效破解了采掘失衡的关键性难题,一举打破该地区煤矿进尺纪录。
【关键词】高阶智能,掘进装备,山西离柳
【煤 炭】6个涉煤项目荣获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奖(2023-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煤炭报讯,近日,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行业赋能专题赛结果揭晓,6个涉煤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能源集团物资公司国家能源智慧供应链团队的“AI+国能e购智能化服务平台”、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公司煤矿多场景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团队的“煤矿多场景巡检机器人群产业化”,以及国能乌海能源信息公司乌海能源5G+XR智慧矿山团队的“5G+XR技术在智慧矿山领域的研究与应用”3个项目荣获AI+能源创新方案赛(解决方案类)一等奖。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团队的“矿山安全智能管控解决方案”,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聚精会神团队的“聚睛会神—边缘AI践行煤矿安全生产的使命担当”2个项目荣获AI+能源创新方案赛(解决方案类)三等奖。
【关键词】涉煤项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煤 炭】榆林化学百万吨级粉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开车(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新浪新闻讯,近日,位于陕西榆神工业区的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化学)启动投料仪式。这个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中的热解启动工程120万吨/年粉煤热解装置,作为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的“龙头”,是我国首个单系列百万吨级粉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2022年12月26日投料成功产出粉焦和煤焦油以来,装置运行平稳,生产负荷逐步提高,为我国煤炭分质清洁转化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热解启动工程采用陕煤集团自主创新研发的粉煤快速热解技术,以粉煤为原料,通过流态化粉煤热解拔油、提气等煤炭分质利用方式快速热解,产生煤焦油、煤气和粉焦,具有反应时间短、碳转化率高、焦油收率高、装置规模易大型化、粉焦品质好等特点,提升了煤炭中氢、碳元素进入后端产品的比例,综合能效高,碳排放量少。
【关键词】榆林化学,粉煤热解,示范装置
【煤 炭】科技让煤炭行业的坚守更安心(2023-01-29)
【摘要】 1月29日,在产煤大省山西省,数百座矿井的煤矿职工们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除夕这天依然坚守岗位,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光与热。在科技的辅助下,这种坚守变得安心。新元煤矿是山西省首座5G矿井,近年来,新元煤矿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采掘智能化工作面、作业流程智能管控平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AI智能分析、井下物流一体化派送等场景应用,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在新元煤矿的调度指挥中心,巡检机器人、皮带集控系统、主动AI智能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辅助系统将井下的场景实时传递到调度室,井下一些被忽略的问题不时地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从调度指挥中心传达到井下,并快速解决。
【关键词】科技,煤炭行业,5G矿井
【煤 炭】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网易新闻讯,我国煤炭开采以地下煤炭开采方式为主,随着地下煤炭开采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大采高综采综放工作面已成为地下煤炭开采的重要发展趋势。煤炭综放开采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开采率和开采时效,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煤矿灾害防治的严峻性。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矿用防灭火专用液(JTF-I)集凝胶、黄泥灌浆、三相泡沫、氮气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特别是继承了泡沫的扩散性能和凝胶良好的固水特性。一方面,水浆生成泡沫之后,缓慢形成凝胶,能把大量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浆液中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浆水在采空区里的滞留率;另一方面,形成的凝胶能以泡沫为载体对采空区的高、中、低位火源或浮煤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且能固结90%以上水分并形成凝胶层,防火时能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并隔绝氧气,灭火时能长久地吸热降温,防止火区复燃。
【关键词】防治技术,煤矿,采空区
【煤 炭】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或将成为内蒙古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发展网讯,在前不久召开的鄂尔多斯市两会和自治区能源局全区能源工作会议,准能集团科研攻关成果“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写入了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区能源工作报告中。结合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准能集团完成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实验室燃烧试验、3兆瓦半工业化燃烧试验、150兆瓦现役锅炉的示范改造及工业化验证,取得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发电关键指标新突破,煤耗降低50g/kWh。随着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准能集团科研人员发现了纳米碳氢燃料具有优良理化特性,并依据其特性逐步探索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产业集群,内蒙古,煤基纳米
【煤 炭】关键技术创新让煤炭利用清洁高效(2022-12-30)
【摘要】 12月30日,光明网讯,用煤炭发电,如何实现既高效又清洁。科技部“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项目给出高分答案。该示范项目位于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内,包含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总经理梁志宏表示,超超临界机组使蒸汽温度达600℃~620℃,压力达31兆帕左右,基本达到当前技术经济综合平衡前提下的“天花板”。在“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项目中,相比于传统一次再热机组,蒸汽会“回炉”再热一次。在“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项目中,主蒸汽进入超高压缸做功后,送入锅炉一次再热系统加热,再进入高压缸做功;高压缸排汽被再次送回锅炉二次再热系统加热,将温度提高至620℃,然后进入中压缸做功,最后进入低压缸做功后排入凝气器。蒸汽通过二次再热,提高了中压缸入口蒸汽温度,从而提高了中低压缸效率。
【关键词】关键技术,煤炭利用,超超临界
【煤 炭】射线选煤技术龙头,新技术从煤矿到非煤矿(2022-12-30)
【摘要】 12月30日,网易新闻讯,美腾科技是煤炭行业智能分选领域龙头,射线分选市占率超60%。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分选、智能工厂、感知仪器和智能管理四大核心产品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公司射选技术渗透率有望加速。将煤和矸石进行分离是煤炭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煤矸分选方法分湿选与干选,湿法选煤是目前我国选煤厂常用的选煤方法,占比95.76%,但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节能增效以及煤矿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湿法选煤的弊端日益凸显。而射线技术不耗水、不产生煤泥,节能环保、并可自主智能运行,2015年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进行高精度智能射线干选机的研发,智能射线干选技术进入快速开发期,目前在动力煤分选方面从单位产能投入比、生产成本、分选效率等方面有优势。
【关键词】射线选煤,煤矿,煤矸分选
【煤 炭】煤矿堵漏风技术防治煤自燃(2022-12-30)
【摘要】 12月30日,百度新闻讯,煤炭开采过程中,通风及巷道密闭性对于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煤矿井下采空区的遗煤自然发火问题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堵漏风技术是通过破坏煤自燃的供氧条件达到防灭火目的的重要技术方法,主要有构筑密闭墙、喷涂堵漏风等方法。喷涂堵漏风技术因施工灵活、用量小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喷涂材料主要有混凝土和聚氨酯类材料两大类。喷涂混凝土存在固结时间较长,施工回弹率高,水泥、砂子等材料运输量大,喷涂作业步骤程序繁琐等问题。聚氨酯材料易燃,喷涂设备要求高,操作不方便,且聚氨酯固化后易产生裂缝,影响隔风效果。
【关键词】煤矿,堵漏风,技术
【煤 炭】准能集团两项技术通过鉴定,可使原煤价值提升18倍(2022-12-01)
【摘要】 12月1日,内蒙古日报讯,日前,由国能准能集团研发中心研发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和“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两项技术,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两项技术,标志着国能准能集团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趟出新路,为煤电实现“双碳”目标找到了“金钥匙”。“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和“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技术方案。纳米碳氢燃料用于火力发电技术,可实现节煤降碳。2021年中国燃煤发电量5.34万亿度,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应用于火力发电可节煤50g/千瓦时,全年可节约标煤2.67亿吨,按照标煤单价1600元/吨计算,全年可节约发电煤耗成本4272亿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6亿吨,产生碳排放经济效益386.28亿元。
【关键词】准能集团,原煤价值,工业化
【煤 炭】石家庄企业高端技术成果为国家级示范矿井“赋智”(2022-11-30)
【摘要】 11月30日,石家庄日报讯,近日,集智能掘进、智能采煤、智能运输、智慧调度指挥等高端技术于一体的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被认定为全国II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该矿井智能化建设融入了省会重点工业企业——冀中装备石煤机公司成套智能化掘进技术成果,成为验收过程中的一大亮点。石煤机公司在参与建设姚桥煤矿智能掘进工作面过程中,采用了具备自动截割、自主导航、惯导、视距遥控、人员接近识别与预警、环境监测等功能在内的煤巷掘、探、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成套技术装备。操作者可在地面调度中心,实时监测掘进面工作状态,通过地面和井下构成的环网传输系统,远程集中控制成套掘进设备的各种动作,达到煤矿减人提效、本质安全生产、智能高效掘进的目的。
【关键词】石家庄,智能采煤,智能运输
【煤 炭】青海省煤炭分选正式进入智能时代(2022-11-23)
【摘要】 11月23日,青海日报讯,近日,青海省首套煤矿ICS智能干选系统在海拔3100多米的鱼卡矿区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成,标志着青海省智慧矿山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地面筛分煤炭拣选进入智能化时代,人工选矸成为历史。ICS煤炭智能干选机采用X射线智能识别方法,针对入选原煤煤质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再通过高压风系统将煤或矸石排出,实现精准分离。使用ICS煤炭智能干选生产线替代人工,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把选矸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减少粉尘、噪音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实现煤与矸石精准分离,减少洗选成本,实现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青海省,煤炭分选,智能
【煤 炭】创新应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变废为宝(2022-11-18)
【摘要】 11月18日,山西日报讯,近日,山西日报以《技术创新 变废为宝》为题,对山煤国际霍尔辛赫煤业创新应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安全“抠”出了长子焦化厂(废弃)及县城北外环公路下压的煤炭资源,蹚出了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的新途径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今年年初,该煤业在五盘区3501工作面应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通过充填粉煤灰等废弃物,多采出价值约5.2亿元的优质煤炭47.5万吨,同时还有效防止了地面下沉危害地表建筑物。这一核心技术的攻克和创新应用,不仅实现了以废换“宝”,而且大幅提高了矿井的“含绿量”。
【关键词】创新应用,注浆充填,开采技术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纳米碳氢燃料燃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2022-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煤炭网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利用4000大卡热值的长焰动力煤制取出50%浓度的纳米碳氢燃料,在半工业化装置上进行燃烧试验,在炉膛温度只有180—200℃维持稳定独立燃烧,且炉内温度稳定上升,燃料中煤炭的燃烬率达100%,实现了低热值煤制取的低浓度纳米碳氢燃料在低温下持续稳定燃烧,进一步验证了纳米碳氢燃料“赋能”特性。初步判断,该燃料较同浓度普通水煤浆热值提升50%以上,火电机组节煤达50克/千瓦时以上,降低碳排放达160克/千瓦时,这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纳米碳氢燃料试验取得重大突破,体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纳米碳氢,燃料,煤炭燃烬
【煤 炭】打井不下井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创新智能化建井(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智能化建井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我国煤矿快速建井技术和装备的新突破,创建了“有人安全巡视、无人掘进操作”的智能化建井新模式,填补了煤矿智能化建井多项技术空白,引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方向。“可可盖煤矿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陕西榆林,井田上覆岩层被厚厚的风积沙松散层覆盖,基岩以泥岩、弱胶结性砂岩为主,具有强赋水、弱胶结、易变形、遇水泥化的特性。传统的‘钻爆法’建井模式难以适应,容易引起突水、溃沙、坍塌等事故灾害。”
【关键词】陕西,石油集团,智能化
【煤 炭】商汤科技发布智能矿山AI感知系统 助力煤炭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智通财经讯,以提升采矿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助力煤矿企业降本增效为目标,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00020)推出了智能矿山AI感知系统,以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赋能传统煤矿生产和开采领域,加速煤炭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2022年以来,商汤科技智能矿山AI感知系统已实现在神东煤炭集团、中煤集团、开滦集团等旗下多个煤矿部署落地和试运行。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细分场景覆盖面广、长尾应用多等核心问题在业务流程中愈发凸显,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的极大挑战。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202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应持续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包括“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煤矿的智能化目标。
【关键词】商汤科技,智能矿山,煤炭企业
【煤 炭】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4位专家上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煤科讯,近日,Elsevier出版集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康红普院士、王国法院士、高富强研究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康红普院士、王国法院士、高富强研究员、潘俊锋研究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单年度)。顶尖科学家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 教授团队发布,基于引用次数、h因子、hm因子等六种引用指标的打分,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
排名前2%的科学家。其中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统计了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科研状态及长期科研表现,较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煤科,顶尖,科学家
【煤 炭】新一代5m大采高短壁采煤机研制成功(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上海煤科讯,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科研发的新一代大采高单滚筒短壁采煤装备暨MG300/395-NWD型采煤机顺利完成出厂试验,即将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为响应国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理念,实现生态和效益双赢格局,上海煤科天地采掘积极探索短壁工作面充填绿色开采技术和装备,与窑街煤电集团、中国矿业大学等知名校矿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用技术攻关,深度参与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窑街煤电“三下”急倾斜特厚煤层膏体充填开采项目,专门为5m厚煤层短壁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开采而自主开发了高端智能装备暨MG300/395-NWD型单滚筒短壁采煤机。
【关键词】新一代,5m大采高短壁,采煤机
【煤 炭】国内首台不停机更换托辊机器人研制成功并应用(2022-09-30)
【摘要】 9月27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讯,近日,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田立勇副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带式输送机不停机更换托辊机器人,在中煤华晋公司王家岭矿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在更换托辊机械设备空白,带式输送机不停机更换托辊机器人在王家岭矿成功应用,实现功能上的新突破。该机器人是国内首台更换带式输送机托辊的专业设备,解决煤矿带式输送机不停机更换托辊问题,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为煤矿智慧矿山建设增添了亮点。
【关键词】辽宁,机器人,中煤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