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湖南首个基于公路物联网的智慧收费站亮相(2023-03-24)
【摘要】 3月24日,中国公路网讯,日前,湖南省G0401长沙绕城高速鹿芝岭智慧收费站顺利开通运营,进一步创新高速公路收费站智慧化服务新模式,全面满足广大司乘人员便捷出行要求。湖南高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科公司”)根据鹿芝岭智慧收费站现状与特点,以物联网为抓手、云计算为底座、人工智能为手段,综合部署了云支撑平台、多合一栏杆机、多功能诱导屏、智能关道机、智慧收费机器人等多项智慧化设施,打造出湖南省首个基于公路物联网的智慧收费站样板,有效推动了收费站迈向收费少人化、管理智慧化、业务标准化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湖南,公路物联网,智慧收费站
【公路运输】带挂梁T型刚构体系转换为连续刚构体系危桥改造方案在广东普通公...(2023-03-17)
【摘要】 3月17日,中国公路网讯,近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国道106线锦江大桥危桥改造工程开工,这是广东省首次在普通公路上尝试将带挂梁T型刚构体系转换为连续刚构体系的危桥改造方案。锦江大桥是国道106线上广东省仁化县至湖南省汝城县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它横跨锦江电站水库,全长181米,为T构带挂梁结构,跨径组合为“52.5米+80米+37.5米”。该桥于1994年4月建成通车,由于桥梁结构体系先天不足,运营至今先后进行了2次维修加固和1次纠偏措施。桥梁主要存在T构箱梁破损、露筋、锈蚀、挂梁老化、纵向和横向裂缝等多种病害,经检测鉴定为四类危桥。该项目桥梁改造方案为体系转换,采用钢混组合梁代替原桥挂梁,通过结合段使之与T构形成连续刚构体系,维持原桥长181米、宽10米不变。
【关键词】广东,刚构体系,危桥改造
【公路运输】重庆争创“无人机+路政执法”标准示范(2023-03-17)
【摘要】 3月17日,中国公路网讯,据日前召开的重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会消息,今年,重庆将拓展无人机执法监管的多领域运用场景,在通车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和嘉陵江中心城区段航道实现电子建模全覆盖,力争创建全国首个“无人机+路政执法”示范标准。今年,重庆将高标准实施“重庆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升级管理服务平台数字化应用功能并向数字执法平台过渡;全面深化数字执法室在执法勤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加强智能化监管执法终端配备运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探索数字化监管场景应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重庆还将全面推进区县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确定4个区县支队开展执法标杆单位创建试点工作;加强跨区域执法联动,推进执法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深化“跨界+联合”执法新模式;持续推动成渝地区交通运输执法协同发展,深入探索川渝滇黔西南地区交通执法协作机制。
【关键词】重庆,无人机,路政执法
【公路运输】国产工程数字化内容中台iLink正式发布,赋能全员、全过程协同管...(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公路网讯,2月28日,致力于工程数智化的北京天工国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工国信”)正式发布iLink工程数字化内容中台,赋能工程企业的全员、全过程协同管理,高效推进数字化交付。数字化协同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工程建造领域的主流,跨专业、跨组织、跨区域的协同大幅提高了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效率,推进了数字化交付。iLink具有项目管理、协同设计管理、交付管理、文档数据管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移交过程管理等功能,帮助工程企业解决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流程、协作与管理问题。在数据赋能下,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数字化内容,无论是图纸、模型,还是Word、PDF等格式文件都由iLink来进行存储、传递;标准、规范、种子文件都可以固化在iLink中,方便各项目调用、更新;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组织之间的协作都通过iLink专业流程一体化开展。
【关键词】工程数字化,iLink平台,协同管理
【公路运输】同类型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广西培森柳江特大桥全桥合龙(2023-02-24)
【摘要】 2月24日,中国公路网讯,日前,由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广西路建集团、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广西交科集团、广西桂通工程管理集团参与建设的“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全桥合龙仪式在来宾市象州县举行,标志着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全幅贯通,向全线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培森柳江特大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是贺巴高速(象州至来宾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桥长约2580米,主桥采用(145+280+145)米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跨长度位居目前同类型桥梁跨径世界第一。该项目自2020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重点开展了“基于BIM的主箱梁快速建造技术研究”等“十项关键技术”研究,有力破解了工程建设的痛点难点堵点,实现了“高品质绿色快速建造”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全桥合龙
【公路运输】全国首座,高速公路给重卡充换电仅需3分钟(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公路网讯,2月9日,蜀道集团成渝电走廊充换电重卡项目首发仪式在成都举行,项目首批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成都龙泉民生物流园充换电站建成后完成第一次运营服务,标志着全国首座高速公路重卡充换电一体站——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顺利建成,为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港港联动,便利物流运输奠定基础。目前第一阶段已实现资中停车区充换电站和龙泉民生物流园充换电站建成开通,建成的充换电站已通过联动调试,经综合评估,充换电设备可靠性、稳定性均已达到新能源重卡要求,换电过程仅需3~5分钟,自动换电成功率达99%,24小时内可完成换电次数最高为168次,适配于大部分重卡车型,有效解决新能源重卡中长途补能难题和续航焦虑,为行驶在成渝高速公路的新能源重卡提供优质、高效的换电服务,同时提高重卡货物运输效率,节约物流成本30%。第二阶段计划于2023年第二季度末建成重庆永川服务区、重庆果园港充换电站,全线打通全国首条高速公路电走廊。
【关键词】高速公路,重卡,充换电站
【公路运输】“中国芯”新一代94GHz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在京发布(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公路网讯,2月7日,助力智慧交通——“中国芯”新一代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新技术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发布的新一代94GHz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由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院士创新团队研发,在技术上实现了“中国芯”、远距离、全覆盖、高可靠、高精度、多场景六大突破。它首次采用国产94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打破了高频段毫米波雷达芯片进口受限局面,解决了核心元器件“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频段毫米波雷达芯片的自主可控;探测纵向距离达1200米以上,横向覆盖范围达50米,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有效解决了传统毫米波雷达远距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引领智慧交通感知能力建设迈向新台阶,对促进车路协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智慧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芯,高性能,毫米波
【公路运输】世界最高悬索桥索塔首桩开钻,创6项世界之最(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集微网讯,近期,张靖皋长江大桥水上主塔首根钻孔桩顺利开钻,大桥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实现了2022年全面开启大桥基础建设施工目标。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主跨230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具有6项“世界之最”、6项“世界首创”。南航道桥南主塔高350米,建成后将是世界最高悬索桥索塔,同时也是张靖皋长江大桥两座航道桥四个主塔中唯一一座水上主塔,主塔距离江堤约1200米,为通航安全和环保等考虑,主塔采用全栈桥施工,作业人员、混凝土材料等通过栈桥上下或运输。南航道桥南主塔为门式索塔,塔柱结构为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门式塔柱。索塔桩基整体采用行列式+梅花式混合布置,共计97根钻孔桩,钻孔桩直径2.8米。张靖皋长江大桥连通张家港、靖江、如皋三市,跨江段全长约7.9公里,设南、北两座航道桥及南中北三段引桥,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项目预计2028年完工。
【关键词】悬索桥,世界之最,首桩开钻
【公路运输】世界最高海中大桥首榀钢箱梁成功吊装(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公路网讯,1月12日16时30分,世界最高海中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榀箱梁成功吊装,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上部结构安装新阶段,大桥建设取得新进展。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其中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666米的全漂浮三跨吊悬索桥,主塔高270米,共有213个钢箱梁节段,是目前世界通航净空最高的海中大桥。特殊的建设环境为伶仃洋大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设团队经过3年多的平行研究,联合多家单位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优化了整体式钢箱梁的构型,在世界上首次将超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提高至88米/秒,为跨海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显著提升了我国特大型桥梁建设技术水平。
【关键词】海中大桥,首榀箱梁,技术储备
【公路运输】创两项“世界第一”、两项“首次应用”,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2023-01-06)
【摘要】 1月6日,中国桥梁网讯,1月6日零时起,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北十堰至河南淅川高速公路(湖北段)(以下简称十淅高速)正式通车运营。十淅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库特大桥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桥址距丹江口大坝约24.4公里,桥梁全长1076米,主跨760米。全桥共有196根斜拉索,其中单根斜拉索最长约395.7米,重达54.1吨。特大桥中跨主梁共含48榀梁段,采用钢—UHPC轻型组合梁结构形式,其中最大吊重梁段长16米,宽31.6米,高3.8米,重达417.4吨。这座特大桥仅新材料、新工艺就使用10多项。其中,有多项属于首次应用或处于行业领先水平:CFRP高强碳纤维锚杆应用;发明具有阻尼锁定功能的新型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自主设计了钢—混凝土组合围堰;研究形成了旋挖钻斜坡坚硬岩层大直径桩基施工方法、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锚固桥台成套控裂施工方法。大桥建成后,创下两项“世界第一”和两项“首次应用”: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首次采用正交异形板+UHPC组合桥面板、可调节限位无轴力连接装置的应用。
【关键词】十淅高速,特大桥,世界第一
【公路运输】甘肃首个5G智慧桥梁清傅公路项目“桑园子黄河大桥”主塔顺利封顶(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公路网讯,近日,由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清傅公路“桑园子黄河大桥”主塔实现封顶。至此,大桥建设全面转入主梁架设及拉索安装阶段,为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清傅公路是G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61公里,总投资133亿元,计划于2024年6月建成通车。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是甘肃打造的首条“5G+智慧公路”示范项目,也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甘肃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桑园子黄河大桥”为双塔三跨半漂浮体系结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菱形“双子塔”,南塔高152米,北塔高133米,采用斜拉索桥设计。作为清傅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桑园子黄河大桥”是国内八度以上地震区首座分幅连塔斜拉桥,也是目前甘肃省内规模最大,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最多的斜拉桥。大桥建成后,对于构建甘肃“三廊六通道”交通主骨架和黄河上游交通生态廊道,完善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动兰州与周边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助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甘肃,智慧桥梁,清傅公路
【公路运输】数据赋能,海信交管大数据应用平台创新局(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ITS114网讯,“十四五”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智慧交通建设的跨越期。围绕智慧交通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尤其《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交通全方位向“数”融合,已成行业共识。今年以来,海信在交通云脑建设上不断锐意进取,从数据管理、智慧仓和视频AI引擎三个方面入手,打造更好用易用的交通云脑。在智慧仓构建上,海信深度解析缓堵保畅、安全整治等7大类业务场景,实现一百余个业务场景的建模,提炼出数百种业务应用模型。尤其是海信实现了建模工具可视化、高效化,行业首创14个交管专业算子简化建模步骤、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将传统数据分析响应周期由天缩短至小时级,0代码基础也可快速上手,数据分析全员参与。在视频AI引擎升级上,海信积累了4大类200+核心AI算法,主要场景准确率90%以上。以拥堵识别为例,海信利用高点监控视频资源进行拥堵的判别,工程环境下准确率达到98%。
【关键词】海信,数据赋能,应用平台
【公路运输】4项技术在广东省内首次应用,茂湛高速改扩建一期工程交工验收(2022-12-26)
【摘要】 12月26日,中国交通新闻网讯,12月23日,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发布消息,项目一期工程于当天通过交工验收,观珠至林屋段共69.4公里具备双向八车道通行条件。项目在科研、绿色双碳、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应用微创新22项,其中路面3D智能摊铺工艺、无人驾驶碾压机群、安全防撞缓冲车与主动智能预警系统及抗差异扰动混凝土等4项技术在省内属首次应用。项目试点的3D智能摊铺工艺和无人驾驶碾压机群,施工前只要将相关参数输入系统,摊铺机和碾压机即可根据3D数据实现自动精准化作业,施工轨迹精度可控制在2厘米,碾压更加均匀,能有效降低人机交互作业的安全风险,为后续改扩建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借鉴。
【关键词】茂湛高速,改扩建,新技术
【公路运输】中交天和成功打通盾构机全国产化“最后一公里”(2022-12-20)
【摘要】 12月20日,中国交通新闻网讯,近日,应用于超大直径盾构机装机的主轴承由中交集团全资子企业中交天和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该主轴承直径达8米、总重量达41吨,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造的首台套直径最大、单台重量最大的盾构机主轴承,可用于直径16米级盾构机的装机。经国家轴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和专家组评审,认定该主轴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进口同类主轴承相当,满足超大直径盾构机的装机应用需求。盾构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装备,被称为“世界工程机械之王”,超大直径盾构机更被誉为“王中之王”,承担着穿山越岭、过江跨海的重任。
【关键词】中交天和,盾构机,主轴承
【公路运输】世界首创“抽屉”式沉管对接(2022-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公路网讯,12月10日,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及最后一节沉管(E23)钢壳完成制造,出运至广东珠海桂山岛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及舾装等施工,计划在2023年年中进行浮运沉放。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段长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为世界最宽、最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其中,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公司负责18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的钢壳建造。最终接头采用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方案为世界首创,其套嵌于E23管节扩大端内,将像推出“巨型抽屉”一般,在水下与已沉放的E24管节对接、合龙。最终接头的构造形式极其复杂、几乎无经验可借鉴,且结构和装置的空间交叉、工序组织复杂,精度匹配要求高,制造极其困难。建设团队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了全国第一条巨型钢结构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钢壳管节制造自动化率超过70%,保证了制造精度及焊缝、涂装质量合格率达100%。
【关键词】沉管对接,抽屉式,世界首创
【公路运输】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成功转体(2022-11-28)
【摘要】 11月28日,中国公路网讯,11月22日凌晨,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1标迎来关键节点,该标段施工的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连续跨越4条铁路线(7股铁路线)实现成功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最宽、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等多项转体桥世界纪录。该转体桥为钢箱梁T构转体桥,超宽超高异形三维不对称结构,转体总重15800吨,采用整幅转体方案,是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由城投公路负责建设。转体桥长190米,梁宽由40.5米渐变至99.3米,梁高达8.2米,桥面最大纵坡6.04%,桥梁两端最大高差达到12米多,重心偏离桥墩中心8.7米,两端长度、重量相差太大,常规转体方式难以实现,施工难度极高,目前国内外尚无施工先例。
【关键词】漕宝路,转体桥,施工难度
【公路运输】国内首次,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用上钢渣沥青混合料(2022-11-22)
【摘要】 11月22日,中国公路网讯,近日,苏州市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在G1522常台高速(苏嘉杭高速北段)路面养护工程中,创新引进了钢渣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材料实践运用于试验段摊铺,本次试验段长度1080米,在上面层SUP-13沥青混合料中掺加40%的钢渣代替玄武岩骨料。此次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成功摊铺,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还是首次,为验证钢渣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可行性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前,课题组相关参与单位已累计开展各类室内试验近百次,在室内配合比和性能试验均成功的基础上,结合2022年上半年省道干线公路养护大修工程试验段的经验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了钢渣掺量。铺筑完成的钢渣沥青路面外观均匀密实、黑亮平整。此次试验段的铺设,为钢渣沥青混合料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钢渣沥青,路面养护
【公路运输】沿江高速四川卡哈洛金沙江大桥,首创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索塔“身...(2022-11-18)
【摘要】 11月18日,集微网讯,11月15日,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主导投资,四川路桥承建的沿江高速宜金段控制性工程四川卡哈洛金沙江大桥云南岸主塔施工突破百米大关,两岸主塔索塔间的下衡梁波形钢腹板安装也同步施工完成,标志着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由下索塔顺利转入中索塔施工阶段,为主塔按时封顶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川卡哈洛金沙江大桥位于川滇交界,横跨金沙江及溪洛渡水电站库区,与云南省大永高速相连,主桥为1030米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四川岸主塔高175米,锚碇采用重力锚+框架基础,云南岸主塔高197米,锚碇采用重力锚+扩大基础。本次浇筑的云南岸主塔第九节段整体长8.7米,宽6.2米,高6.0米,浇筑方量为160立方米,安装的两岸主塔下横梁波形钢腹板总重约340.8吨。
【关键词】沿江高速,金沙江大桥,突破大关
【公路运输】亚洲最大跨度公路断面地下互通立交通车运营(2022-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公路网讯,日前,由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亚洲最大跨度公路断面地下互通立交——厦门海沧疏港通道通车运营。该通道将助力厦门市实现跨岛发展战略,迎接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蔡尖尾山2号隧道为该项目控制性工程,被誉为“国内最复杂的城市地下互通立交枢纽之一”,其中5处位于主线和匝道分岔的大断面,像是在大山肚子里建立交桥,最大开挖面积超420平方米,给项目团队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建设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了“一种可变断面的二衬台车”实用新型专利。该台车可实现尺寸变化、纵横向移动,号称“变形金刚”。仅凭一部台车,便能完成5处超大变断面隧道施工。针对厚度仅有1.2米的超小间距中夹岩柱施工难题,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剥洋葱”爆破法施工,运用“穿袖子”“切豆腐”“做肠镜”等创新工艺工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开挖、爆破、防水等一系列难题。
【关键词】亚洲,公路断面,地下交通
【公路运输】上海首条,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22-10-31)
【摘要】 10月31日,ITS114网讯,上海市道运中心介绍,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正式出台了《上海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导则》。2022年9月底,由市道运中心、城投公路共同建设的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安全水平、增强道路交通韧性,为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于2021年12月初正式启动建设,全长83.512公里,运用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以建设全要素感知、全链条服务、全时空管控、全智慧管理的“新一代智慧公路”为目标,完成了“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四大类内容建设,构建了“人、车、路、网、云”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高速公路智慧运维和韧性管控体系,致力于让城市交通出行更加“畅、安、舒、美”。
【关键词】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试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