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欧洲首个5G智慧铁路港在匈牙利启用(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人民铁道网讯,10月18日,欧洲首个使用5G专用网络管理的智慧铁路港——匈牙利的东西门场站18日启用。据介绍,该项目所需的5G网络由沃达丰匈牙利公司承建,网络设备由华为匈牙利子公司提供。东西门场站位于匈牙利东北部的费涅什利特凯,占地面积85公顷,总投资超过400亿福林(约合9530万美元),是欧洲最大的智能多式联运铁路枢纽,同时也是欧洲第一个使用5G专用网络进行内部通信和技术设备联网管理的铁路港。5G技术用于远程控制全自动龙门起重机进行智能装卸作业,每年可处理100万标准箱。5G技术的应用将使场站运输更快捷、更准确。中国正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因此东西门场站选择华为作为其5G专用网络设备供应商。据该公司介绍,东西门场站的全自动龙门起重机配有20个高分辨率摄像头。凭借5G技术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优势,工作人员只需坐在中控室借助5G传输的高清视频就能远程完成作业,不仅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作业效率也有很大提升。
【关键词】全自动,龙门,起重机
【高速铁路】科技让铁路建设发展更好(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人民铁道网讯,连日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务段在天津西站线路设备提升改造会战中,为充分利用“天窗”时间,使用中型换枕机进行机械化换枕作业,相较原来人工换枕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这只是我们国家铁路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让铁路建设成就更显著。铁路“十三五”圆满收官,“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路网布局不断完善,铁路建设技术更先进。科技让铁路运输安全更有保障。在科技的助力下,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畅通,无论是日常设备检测,还是列车故障处理,科技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北斗系统对铁路的发展有重大意义。3月17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了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家铁路局共同在北京举办的项目验收评审。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在铁路工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和电子地图服务能力,实现铁路工务作业人员及车辆“位置可视化、危险关系可量化、报警方式多样化、问责机制可溯化”的“四化”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有效降低铁路局安全生产风险。
【关键词】示范,工程,项目
【高速铁路】我国铁路勘测应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北斗可替代GPS测量精度达厘...(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人民铁道网讯,10月25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透露,由该院牵头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历时3年多完成,软硬件全部自主研发,基本实现北斗全替代GPS,形成铁路系统新的精密控制测量体系和智能勘测技术。经过3年多攻关,铁四院与相关单位联合研究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解算软件,编制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铁路工程测量体系规范,以及支持多星座的北斗接收机、北斗快速测量小车等设备。铁四院勘察院副总工程师介绍,在铁路勘测中,首先会建立若干个北斗基准站(即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这些点状分布搭建起一张北斗高精度框架网,为控制测量、导航定位、变形监测提供高精度且统一的基础服务,从而实现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点位的厘米级高精度勘测。据悉,铁四院智能勘测技术已试点应用于瑞梅、襄荆、合福、长赣等2000多公里的铁路,未来铁四院承担的铁路勘测将全部运用智能勘测技术。随着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智能勘测技术将为轨道交通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础数据,推动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发展。
【关键词】地基,增强,系统
【高速铁路】以科技之力助力铁路货运提质增效(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人民铁道网讯,中国铁路95306网站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整体升级满半年,平台运行良好,作用日益凸显,累计网上办理货运业务1790万单,涉及货物18亿吨,为物流保通保畅提供了有力支撑。至此,国铁客货运输核心业务完成数字化转型。移动互联网是时代发展必要阶段,12306铁路客票实时交易系统不仅加快了时代的步伐,这意味着中国铁路货运服务系统向数字化迈进的一次大飞跃。铁路95306平台整体升级后,具备7×24小时全天候网上办理功能,为客户提供运单提报流转、费用支付、领货理赔和专用线交接等全流程服务,有效解决了受疫情影响难以在线下办理货运业务和传递单据等问题,极大方便了广大货主发货,同时每年可为货主节省往返铁路货运站的人工、交通等综合成本10亿元以上。据数据显示,依托铁路95306平台,货运办理人均受理量从原来的每日45车提高到400车以上,增长788%;人均制单量从原来的每日27车提高到180车,增长560%,推动了国铁企业提质增效。铁路客货运输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蕴藏着无限可能。95306平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货主少跑腿,大幅提升了铁路货运便利化程度和货主发货体验,有效推动了铁路货运提质增效。
【关键词】便利化,程度,解决
【高速铁路】国内首台隧道除尘装置完成测试运行(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15日,国内首台铁路隧道无砟道床除尘装置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兰州北环线长寿山隧道内完成测试作业。长寿山隧道全长12.5公里,是兰州局集团公司管内第二长大隧道,隧道坡度大,最大坡度11‰,连续坡度长达5.6公里。重载列车爬坡运行时,在钢轨面上撒沙以维持牵引摩擦阻力,堆积在道床和轨道板上的积沙必须定期进行清理。铁路部门多年来采取人工清扫并装袋、轨道车牵引外运的方式进行清沙,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实现机械化清运积沙迫在眉睫。这套隧道除尘装置,由兰州局集团公司和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发,好比一台大型“吸尘器”,核心由除尘系统和物料回收系统组成,采用真空负压抽吸和分离沉降技术,通过自走式挖掘小车或手持式人工吸管进行清理,可实现道床中心5米范围内的积沙清理需求,每小时最多可清理20立方米积沙。据介绍,对于宽度大于1.1米、积沙厚度达10厘米以上的区域,可采用自走式挖掘小车清理。道床表面、钢轨轨底及轨道伸缩缝及其他死角部分,可利用手持式人工吸管清理,从而实现线路积沙全覆盖。试验结果显示,隧道除尘装置只需4到6人配合,用时40分钟就能完成全断面道床40米积沙清理。同样的条件下,用人工方式清理同样多的积沙,则至少需要40多人连续作业1个多小时。
【关键词】物料,回收,系统
【高速铁路】“网管云桌”护航高铁通信安全(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随着徐兰高铁宝鸡南至东岔站间46处无线直放站电缆监测网管接入西安北监控中心,标志着西安通信段高铁“网管云桌”系统正式建成投用,高铁监控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西安通信段新建成的高铁“网管云桌”系统,是将以往分布在6个高铁车间的103套设备进行整合,集中到16台监控终端上,通过引入云计算、信息网络等新技术,以实现通信网管硬件设施精简、数字资源整合、管理效能提升目标。西安通信段担负着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徐兰、大西、西成、银西4条高铁1000多公里营业线路通信设备和网络的维护任务。为保障高铁安全可靠运行,该段的通信网管需要24小时监控高铁防灾、无线通信漏缆等12个系统近万条电路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信息第一时间指导现场应急处置。针对汇接网管类别多、终端操作系统版本不统一等难题,西安通信段全面研判安全风险,逐项完成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端口调测等工作,通过搭建44条千兆自适应虚拟云网络通道,将所有高铁通信监控业务汇接至3套超融合服务器内,以实现集中统一管控,全面提升高铁监控网络安全性能。 “网管云桌”系统开通后,16台监控终端互联互通。这些监控终端中的任意一台电脑都可以查询到所有监控业务,真正实现了网管一站式操作和智能巡检作业。
【关键词】集中,统一,管控
【高速铁路】科技创新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人民铁道网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是亚洲最大TOD项目,也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连接京津冀其他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换乘枢纽、京唐城际铁路以及城际铁路联络线的重要节点。自进场以来,中铁建设集团自主研发了多项环保装置,以科技创新打造绿色站房施工新标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毗邻居住区。为减少声光污染,中铁建设集团项目团队打造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棚,有效隔绝混凝土搅拌工作噪声;在钢筋加工区设置滑轨式半封闭操作棚,配备工业级焊烟收集器,降低环境污染;夜间施工时,所有照明灯加装灯罩,车辆采用灯光信号和对讲机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工程1标段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旅客乘火车可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于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封闭,混凝土,搅拌棚
【高速铁路】福厦高铁展示了中国高铁桥梁建设强大的科技力量(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人民铁道网讯,福厦高铁作为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线全长277.42公里,全线共有104座桥梁、45座隧道,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三个海湾,堪称“海上奇观博物馆”和“桥梁博物馆”,因施工难度大、标准高而备受瞩目。福厦高铁自开工建设以来,在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的指导下,参建单位牢固树立“精品工程、智能福厦”理念,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斩获多个“首次”,创下诸多“第一”,展示了中国高铁桥梁建设强大的科技力量。由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安海湾特大桥,跨海区段长1.56公里,主跨达300米,是世界无砟轨道桥梁“大跨”跨海的“开山之作”。据悉,跨度300米及以上的大跨高铁桥,多采用斜拉桥等半漂浮体系结构。受自然环境影响,桥面高程会随气温升降而变化,影响轨道平顺度。铺设无砟轨道并通行高速列车,对桥梁的结构刚度、动力性能等要求极高。斜拉桥结构本身易变形,在大风频繁的海上环境,既确保跨度又兼顾刚度,是关键中的关键。经过大量模拟试验,设计团队找到了符合要求的钢混叠合梁结构参数。钢混叠合梁由混凝土桥面板与槽形钢梁组成。钢梁自重轻、适应大跨度桥梁建设;混凝土桥面则提升桥梁刚度,两者“强强联手”,满足列车高速通过的需求,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通过努力,设计人员找到了破解之道,即在钢筋混凝土底座与钢筋混凝土道床之间设置隔离缓冲垫层,替代传统设计采用纤维织物土工布的做法。设置隔离缓冲垫层,不仅起到钢筋混凝土底座与道床之间的隔离作用,还实现变形、协调功能,也便于运营期道床的整治、维修。创新研发的现浇双块式无砟轨道,解决了大跨度高铁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难题,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跨海过桥不减速,列车驶过650米长的安海湾特大桥主桥只需6.7秒。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底座
【高速铁路】国内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列车唐山下线(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2日,国内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广东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列车在唐山下线,这是中车唐山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第六代磁浮列车,公司由此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2000mm和1860mm两种轨距磁浮技术平台,为两座城市、两条线路批量提供商用磁浮列车的企业,对推进我国磁浮技术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第六代产品的清远磁浮列车,采用常导电磁悬浮和短定子直线电机牵引技术,磁轨距1860mm,设计时速120km。列车采用集中式双点悬浮控制系统、优良的空气动力学流线型设计、安全可靠的纯液压制动装置,依靠“抱”在轨排下方的常导电磁铁与轨排产生的电磁吸力,使列车浮起约8mm-10mm,由直线电机驱动前进,没有车轮与轨道的振动和摩擦。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技术优势,工程造价低、运营维修成本低的性价比优势,以及安全、低碳、低噪声等绿色环保优势,具备全产业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处于磁浮交通最前沿。
【关键词】产业链,完全,自主
【高速铁路】国际铁路联盟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铁标准(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国际铁路联盟近日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标准,这是高铁设计领域最新的国际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是铁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国际标准组织。此次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标准,是继通信信号、基础设施之后,第三个高速铁路设计领域的国际标准,由国铁集团组织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近年来,我国已主持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60余项高速铁路重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11项高铁系统级标准填补了关键领域的国际空白。
【关键词】重要,技术,标准
【高速铁路】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专项试验顺利完成(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经过工作人员23天的艰苦努力,日前,长三角地区运营铁路首次开展的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专项试验在五峰山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顺利完成,轨道平顺性、动力学指标、接触网参数等各项数据结果均符合评判标准,桥体及行车状态良好,线路状态较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内跨越长江的铁路过江通道目前已增至8条,其中五峰山、沪苏通两座大桥主跨均超1000米,为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建设过程中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此次试验是全路首次针对此类桥梁的专项试验,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自7月13日夜间开始,他们累计安排昼夜“天窗”43个。五峰山长江大桥按照最高试验时速275公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按照最高试验时速220公里开展逐级提速试验,并在主桥相关区域开展交会试验,检测列车通过时桥上轨道平顺状态、动车组动力学响应、地面轮轨力等相关参数,采集列车在不同速度通过大桥时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变化分析,探索高温条件下大跨度桥梁、线路的运行规律。为确保试验顺利进行,上海局集团公司提前调整列车运行计划,针对试验期间出现的恶劣天气影响,迅速采用极端天气行车组织办法。据悉,两座大桥专项试验计划分两年四次实施,每年夏季、冬季各开展一次,采集桥梁在极端工况下的动静态检测数据,通过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段专项试验,掌握气温变化对大跨度桥梁、线路及行车的影响规律,为全路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养护维修、达速运行积累数据和经验。
【关键词】运行,积累,数据
【高速铁路】胶济铁路客专公司推进技改和大修项目提升设备质量(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连日来,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铁路重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为客运上量提供优质安全运输保障,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胶济铁路客专公司聚焦“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配合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单位强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大修项目实施,确保安全资金投入到位;分类梳理今年安排的技术改造和大修项目,把列控地面设备升级和扶梯、安检仪大修等作为优先项目,加强与各单位沟通,缩短项目实施周期,不断提升运输设备质量水平和运营品质。围绕实现全年经营目标任务,胶济铁路客专公司优化运力资源,合理调整产品,努力增运增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积极联系银行开展贷款授信工作,锁定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确保资金流充足;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节支降耗措施,努力降低财务费用,积极推进室藏档案数字化、合同管理系统化、物资采购平台化等工作;加强与各股东方联系沟通,协调各股东方及时审议经营议案,合力推进全年各项重点工作。
【关键词】技术,改造,大修项目
【高速铁路】目前国际技术领先的接触网架线专用设备上线(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杭州维管段使用DHF型恒张力放线车,在京杭运河浙江段沪昆铁路改建工程中成功架设接触网导线。作为目前国际技术领先的接触网架线专用设备,DHF型恒张力放线车具有架线张力大、张力控制精度高、架线操作功能全等特点。为确保安全使用,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杭州维管段特邀厂方技术专家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并编制了《作业车组进入京杭运河工程线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架线作业各环节有序可控。DHF型恒张力放线车作为高铁(客专)接触网架线专用设备,在接触网设备应急抢险、大修、更新、改造等方面使用广泛。下一步,杭州维管段将继续使用好先进装备,为牵引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关键词】确保,安全,使用
【高速铁路】中国首座无砟轨道高铁跨海斜拉桥完成轨道铺设(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作为中国首座无砟轨道高铁跨海斜拉桥,新建福(州)厦(门)铁路安海湾特大桥4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建设期间,中国铁建大桥局建设者成功攻克施工难题,并获多项专利。这是我国在高铁建设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桥中铺设无砟轨道。建成后,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将实现跨海过桥不减速,驶过650米主桥用时不到7秒。据了解,高铁轨道分为“有砟”和“无砟”两种形式,相比之下,无砟轨道的平整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列车通过“有砟”轨道时需要减速,而通过“无砟”轨道则“如履平地”。邢天明表示,由于技术瓶颈限制了无砟轨道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应用,目前国内高铁大跨度桥梁大多采用“有砟”轨道。安海湾特大桥无砟轨道的施工完成,意味着福厦高铁向2023年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福厦高铁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此外,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6个设区市实现“高铁进京”,将有效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
【关键词】跨海,过桥,不减速
【高速铁路】大盾构助力中国最大埋深海底隧道工程(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我国目前最大水压、最大埋深的海底隧道工程——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自2020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现场施工保持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12亿元,占初设批复概算的37%。其中,隧道盾构段预计明年10月贯通。据介绍,深圳至江门铁路(深江铁路)线路正线从规划的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至江门,引入深茂铁路江门站,全长116.3公里,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三角地区主要跨江城际通道。由于线路需要跨过广州、东莞之间的珠江入海口,地质十分复杂,设计方案几经比选,最终由公铁两用大桥改为隧道下穿。据悉,珠江口隧道是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采取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组合施工。线路全长13.6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我国水下隧道的最深纪录,最大水压1.06兆帕,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担10.6公斤的压力,强度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为世界之最。施工面临水文和地质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施工距离超长等众多考验。在位于海底的珠江口隧道工程2标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湾区号”盾构机向前掘进。“大湾区号”盾构机是中铁隧道局、中铁装备联合为珠江口隧道量身打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最大掘进速度达50毫米/分钟,日最快进度达到24米,截至目前已累计掘进近800米,完成了27.3%的施工任务。目前,“大湾区号”盾构机与从东莞虎门始发的“深江1号”盾构机在珠江口海域水下相向掘进,目前已安全穿越海堤等风险源,平稳进入海域段。两台盾构机犹如在茫茫大海中穿针引线,对施工的动态控制要求极为苛刻,最终将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关键词】实现,精准,对接
【高速铁路】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首次在海外高铁安装(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7月15日,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至动车所间走行线首组接触网腕臂成功安装,标志着雅万高铁接触网施工全面展开,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首次在海外高铁安装。雅万高铁“四电”工程项目由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中方施工联合体承建,按照中国技术标准设计并采用中国设备。其中,直接向高铁列车供电的接触网系统采用了中国企业自主生产的“简统化”接触网装备。据悉,全线将安装新型“简统化”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7605套。简统化,指接触网零部件及安装简单统一标准化,具有“三统、一提高”的特性,即“统一技术参数、统一并简化装备结构形式、统一并减少零部件种类,提高关键零部件服役性能”。2015年6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立项《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技术研究》与《高铁时速250公里、时速350公里接触网技术与装备简统化研究》课题,拉开了高铁“简统化”接触网研究的大幕。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简统化”接触网装备产品已在国内的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京张高铁崇礼支线等多个项目中使用,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为确保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在雅万高铁安装成功,中方施工联合体提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测量数据修正腕臂计算软件参数,对本段支柱腕臂进行计算和模拟装配。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控腕臂预配平台大显身手,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测量,腕臂管自动切割、打孔,确保了安装一次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计算,软件,参数
【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筑牢安全防线(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务机械段针对安全生产环节中的急、难、险、重等生产难题,深入开展职工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创效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科技创新保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段锦州换轨车间主任段宏伟、设备技术员赵文成、综合工区工长田更玉共同对换轨车进行合理化改造:通过加装自制扫石器的方法解决石砟卡滞难题;通过在电磁滚筒提升油缸下部加装不锈钢隔磁垫板,有效防止油缸底座被磁化,从源头上防止了皮带损伤难题。针对近两年来新投入使用的换轨车、焊轨车走行挂挡机构频繁“打齿”问题,该段设备科科长赵元培、沈阳机筛车间副主任金秋实从挂挡原理、逻辑控制入手,通过规范点动控制流程,规避了结构缺陷,解决了“打齿”难题。同时,他们还制定了《大机点动挂挡作业指导书》,得到了各主机厂的认可。 活动开展以来,这个段共征集金点子、小建议69条,立项攻关课题13项,组织研制开发技术创新项目6个,有效破解了危及安全生产的难题和顽症,为安全生产筑起了更加坚实的防线。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实用、简单、便于操作,在根治设备隐患、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难题,顽症,创新
【高速铁路】运用科技手段,筑牢“智慧堤坝”(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份以来,湖北、豫南地区进入主汛期,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防洪防汛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集中整治,把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引向深入。该局集团公司围绕隐患排查、预报预警、水害抢险、防洪工程和防洪管理等环节,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筑牢防洪防汛“智慧堤坝”。武汉局集团公司关口前移,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实况气象信息跟踪云雨动态,及时预警、精准布控,督导现场做好防范和应对。他们树立主动避险思维,通过实时监测沿线降雨量,实现雨情精准预警,提前制定工电供联合添乘计划,部署巡查、看守人员及巡检车辆,以雨为令、迅速出动。对管内大别山区的京广线、京九线、合武线,武陵山区的宜万线等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地段,该局集团公司加强辅助检查,科学合理确定防洪病害等级,制定防洪巡查、看守及应急抢险预案。为实现智慧防洪、科学减灾,该局集团公司充分运用无人机影像、卫星地图等监控监测技术手段,对管内所有隧道出入口、防洪重点区段采取“天眼”记录、3D还原、大数据分析,使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观测,精确记录地形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3D建模技术精准分析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在宜万线安装了275处视频监控系统、48处水位计、25处水压计,设置隧道偏压监测系统等技防设施,一旦发生边坡坍塌、危石掉落或水位超限,传感系统将自动发出危险警报,以便及时拦停列车。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柳州站强力打造“科技先锋”品牌(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为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规模化、规范化,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站吹响“科技先锋在行动”集结号,创建“科技先锋”创新团队,以党建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强力打造“科技先锋”品牌。该站强化组织协调,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自主创新研发团队成果领先的“排头兵”。他们将特定的科技项目在车站范围内寻找业务知识以及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和职工加入队伍,参与课题立项和制度推进计划,提供技术业务指导,参与课题考核评价。通过此过程,创新团队完成课题攻关和创新成果40余项,获得全路、省部、集团公司各级奖励21项,为车站节约成本100多万元。其中,《SAM系统计划编制综合智能研究》和《施工安全防护提示系统》分别荣获2020年南宁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安全智能辅助调车监控瞭望仪系统》荣获2020年南宁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四等奖。该站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团队创造力,培养解决现场突出问题技术领先的“特种兵”。他们积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考核和奖励管理办法,调动团队科技攻关积极性。针对车站楼宇自动化(BAS)系统能耗问题,创新团队通过划小单元、优化布局等方式,综合现场管理与旅客候车体验等指标,对6个空调机组,200多个送风口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空调机组开关时间、温度和风量,夏季每月节约电费40万元;着眼柳州南编组场电力消耗居高不下问题,积极走访现场、对接灯具公司,改造9座灯桥、462套照明灯具配比,更换成本较高的灯具,在提高整体亮度和使用寿命的同时,灯具总功率节约58%,年节约费用32万元。
【关键词】综合,智能,研究
【高速铁路】《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通过评审(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会同青海省铁道学会、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对《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进行了技术成果评审。该项研究以翔实的数据、科学的论证、系统的分析成功通过评审,成为了解和研究青藏铁路的重要技术文献。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路段约960公里、穿越多年冻土地带路段约547公里。“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不仅是建设期间必须战胜的挑战,而且是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中必须研究的课题。青藏铁路开通后,青藏集团公司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高原铁路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率先实现了CTC运输调度集中指挥系统全覆盖,建立了大风、行车、安全综合信息等动静结合的监控监测系统,在多个高海拔车站设置道岔自动融雪装置,采取冻土路基主动保温措施,切实保证了冻土路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成功打造出一条“智慧天路”,确保了青藏铁路持续安全畅通、高效运营。随着拉日铁路、兰新高铁、敦煌铁路、格库铁路、拉林铁路等线路相继开通运营,青藏集团公司管内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客货运量大幅增长,运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为更好地把握高原铁路安全发展规律、提升高原铁路客运服务品质和货运保障能力,青藏集团公司以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5周年为节点,会同高原铁路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现场调研、文献研究、资料整合、专家咨询、试验分析、评估报告等方式,全面梳理和提炼运输组织与运营维护、安全与风险防控、环境保护和卫生保障等多项技术的应用成果,精心编制出《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是青藏铁路科技成果运用的一次集中性总结,涉及土木建筑、铁路运输、高原卫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对持续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助力川藏铁路高质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今后高原铁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起到了直接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铁路,高质量,建设